首頁>Club>
寶寶性格比較強,上幼兒園跟小朋友一起玩總髮生衝突,每次都要搶著先玩。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知道規則,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呢?
1
回覆列表
  • 1 # 快樂庭院

    題主描述的孩子性格比較強,每次都要搶著先玩。

    這種強有兩個原因:1,天性性格要強;2,家庭環境中養成的以他為優先的習慣。

    針對第一個原因,我認為是孩子的優點,好好引導,教育得法,這樣的孩子以後我認為很有出息,最起碼會自己生活的不錯。

    對於第二個原因,就要從孩子日常的點滴習慣培養:

    1,如果是老人帶的孩子,那麼很難改,因為老人對隔代人的愛很多時候寬容到了溺愛的程度。

    我聽很多老人說起養孩子,“跟養個寵物是的,好養活”之類的言語;也看到很多家庭老師對待孩子真是寶貝,孩子喜歡吃的盡著孩子吃個夠,之後別人才能吃;孩子喜歡的東西儘可能滿足,換句話就是:孩子是家裡的老大,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對於這樣的孩子,只有一個辦法,從兩個方面著手:

    1,最後不要讓老人長期帶,另外,孩子父母必須有意識地經常和老人溝通,以求老人能意識到對孩子的過度包容是百害無一利,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在平常多和孩子講這問題,

    比如: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挑選此類內容的繪本,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故事,尤其是圖美的圖畫書更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利用故事中的人物啟發孩子聯絡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

    別擔心孩子吃虧,在他因為打亂秩序引起老師的批評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孤立或者反對時,他會自己思考:這是為什麼?此時,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機會,千萬不要 護著他指責別的孩子,一定要告訴應遵守的規則和秩序,引導他如何和夥伴共處。

    只要有心,言行身教,孩子很多方面都和自己的家人相似,自控能力也是一點點增加的。

  • 2 # 暖心秋媽

    3到5歲以下孩子的自控,能力明顯發展的時期,隨著規則意識的增強,孩子也逐漸能夠把爸爸媽媽老師的要求和一些社會規則,又輪流玩,排隊等變成對自己的,自覺要求,他們對於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有了自己的判斷,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在沒有成人監督的情況下,自己監控和調節自己的行為。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自控能力呢?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教給孩子等待的策略。

    告訴孩子等待的具體目標,比如,教孩子認識鐘錶告訴他,時針走到九時,我們就要睡覺了;比如說時針走到七時,動畫片就開始了。

    讓孩子明白,只有等待才會得到想要的東西。

    二、多玩規則性遊戲。

    說到這個規則性遊戲,平時我和我家寶貝喜歡玩“躲貓貓”。

    在玩躲貓貓的時候,我們都會數數,從一數到十以後,才可以開始去找已經躲起來的人。我家寶貝特別喜歡玩這個遊戲。

    孩子們在遊戲中的等待完全是自覺地主動地,因此更容易忍耐和剋制自己。

  • 3 # 埃米爾

    控制自己往往是在自己理性的時候,而不想控制自己往往是在感性的時候。所以用理性的目標似乎不能解決感性的問題。 我想每個人都有這樣感覺,沒有人能夠完全避免,所以只能改善。

    有效的方法是:

    1、把困惑和感受寫下來,寫東西的過程,就是一個促進自己思考的過程,可以幫助自己走出片面的情緒走向理性的對待問題;和朋友傾訴也有類似的效果,因為也要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有時心情不好,自責反而會加重不好的感覺,乾脆就告訴自己人總是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體會這時的感覺吧,在這個時間裡可以什麼都不想和做,只需放鬆和放縱,當前的事情暫時擱下,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如運動、唱歌、翻書等等。但是具體時間還是要給自己一個限定。給自己的放縱保留一個底線。

    3、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提醒自己要愛自己,要讓自己快樂的生活,無論在任何環境都應該去尋找快樂。這樣即使現在是痛苦的,然而是走在通向快樂的路上。

  • 4 # 峻熙圖書館

    今天下班回到家,兒子正專心地在寫語文作業,沒過多久作業寫完了,他喊我:“媽媽,我要背書了。”我快速跑過去,他就不耐煩了,說:“媽媽,你太慢了。”然後他開始背,背到第二句“棉田鋪白銀”,他不會讀“銀yin”,他的心情立刻煩躁了,於是他找各種理由:一是我來慢了,他忘了;二是他所有的字都不認得了……我心裡知道,他有些厭學了。

    看兒子這樣,我把語文書關了,叫兒子從椅子上下來,讓兒子洗了手,兒子覺得很奇怪,不停地問我:“媽媽,幹嘛呀?”我沒說話,只是拿了個柿子放到他手裡,溫柔地說:“兒子,我們來吃柿子降降火。”吃完了柿子,我把兒子抱在懷裡問他:“柿子好吃嗎?”他說好好吃。我問他:“肚子火車站還有火氣嗎?”他笑著說沒有了。“那現在你想幹什麼呢?”我接著問道,兒子馬上說:“媽媽,我要認真背書了,你好好聽啊!”我笑著點頭答應了,在背書時,他很快地背完了,我跟兒子說:“崽啊,媽媽一年級背書都是讀十遍才能背下來,你讀了兩遍就會背了,實在是太了不起了。”聽了我的誇獎,兒子樂了。背完課文,他開始做數學的《綜合自測》,主要是學了6和7,兒子特別喜歡數學,所以輕輕鬆鬆就把數學做完了。做完了作業,兒子開始和我聊天了,他說他一下課就去找菜菜籽和聊聊姐姐玩,姐姐給他吃了麻辣,他說好好吃。我問兒子是不是也想在學校買麻辣等垃圾食品吃,他說特別想,他班有個孩子有好多錢都是用來買垃圾食品吃的,我問兒子有沒有拿自己的零花錢(注:他有212元紅包錢)去買過零食,兒子說:“沒有啊,怕被媽媽罵。”看著一臉真誠的孩子,為了不讓他這麼羨慕別人,我就對兒子說:“崽啊,你的控制力太好了,你知道垃圾食品對你的身體不好,你想吃,自己有錢也不去買,小小年紀能有這樣的控制力,媽媽覺得兒子很了不起,可是你真的想吃,一個星期媽媽同意你用自己的錢去買一次零食,但是要告訴媽媽,媽媽不會罵你的。”兒子高興極了,抱著我的臉親了我一下。

    你看,母子之間親密無間的溝通,是不是令人羨慕啊!

  • 5 # 積木育兒

    孩子有的時候比較衝突,管理不好自己的行為與情緒,這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成熟,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依賴於神經系統抑制功能的成熟。通常來說2歲之後,孩子才開始能夠進行自我控制,在4-5歲有顯著的提升,到5-6歲才基本實現自我控制。當然,家長的良好教育也有助於孩子發展出更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遊戲

    在家裡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自我控制類的遊戲,比如,對喜歡大喊大叫的孩子,可以玩“我會說悄悄話”的遊戲,讓孩子可以學會控制自己說話的音量;對於很衝動的孩子,可以玩“123木頭人”的遊戲,讓孩子在動與靜之間,學著控制自己的動作。

    培養規則意識

    家長可以在平時的教育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比如耐心地向孩子解釋規則,大家都想玩滑梯,但是滑梯只有一個,所以我們需要排排隊;比如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在公眾場合大聲說話或者在樓上使勁跺腳會給別人帶來什麼困擾。最後,還需要清楚地告訴孩子期望孩子怎麼做。

    利用自我語言

    對於3歲以後的孩子,鼓勵他們使用自我言語來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看到正在燒水的熱水壺,孩子會告訴自己“不能碰熱水壺,會燙到手”,於是看了一下就走開了。還可以學會計劃,對自己未來的行為進行控制,比如去超市前,可以提前與孩子計劃好,我們要去哪兒,要買什麼,在逛超市的時候,還可以問孩子,買了什麼,還要買什麼。

  • 6 # 侯媽家庭教育

    寶寶在兩三歲的時候,中樞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善,因而自控力比較弱,這不是寶寶故意與大人做對,只不過是他缺少自控力罷了,那父母如何培養寶寶,讓寶寶學會自控呢?

    一、讓寶寶有更多的自我意識

    讓寶寶有更多的自我意識,平時要鼓勵寶寶大聲說話,鼓勵寶寶表達自己的看法並給予尊重。

    二、讓寶寶學會控制情緒

    三歲左右的寶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說哭就哭,讓父母很煩惱,這時父母要引導好他,讓寶寶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三、制止寶寶的攻擊行為

    寶寶之間打鬧很正常,但是有些寶寶有很強的攻擊性,特別是一些男孩子動不動就打人,如果寶寶出現攻擊行為,無論是否傷害了他人,都應該及時制止。

    四、制定家庭規則

    寶寶自控力源於其規則意識的培養,父母要制定一套家庭規則,告訴寶寶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當皇帝真的是因為祖墳埋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