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風景、特色如何?步行可以看到哪些景觀?
14
回覆列表
  • 1 # 與君博覽天下

    這裡是登山的開始處!初次登山的朋友剛開始時,內心應該是小激動的,既信心滿滿,覺得很快登頂不在話下;動力十足,恨不得馬上登頂成功;又覺得還得一步一個臺階,一個一個景點慢慢欣賞,內心是忐忑的!下面讓我們一塊重溫一下登高望遠、山登絕頂我為峰的樂趣吧!

    紅門線路遊覽圖

    岱宗坊(紅門)—中天門遊覽區

    1、虎山公園

    位於王母廟北的虎山公園,原來是小蓬萊,澗深幽景秀美,1956年建虎山水庫,形成了一個山麓平湖。1960年在湖西畔建成了雙束碑亭。湖東有因清乾隆皇帝曾在此射虎而得名的虎山。清人趙國麟《雲月硯軒日記》載:“乾隆十三年三月初一,皇上下岱至東眼光殿前行圍殺虎。”山巔原有眼光殿,祀眼光奶奶,民國年間毀。

    1988年始建,1989年竣工開放,建成了以湖為中心建立虎山公園。園內有虎山、虎山閣、虎山水庫等景觀,相傳“苛政猛於虎”的典故出於此。南側是王母池、虯在灣,西側有兒童樂園,有石雕十二屬相;北側有游泳池,望嶽亭、牡丹亭、鴛鴦亭散佈其間,東為動物園,山巔建高閣與西北側的梳洗亭相對,東北角望嶽亭與西南隅鴛鴦亭相望。水面上可划船,輕舟徐徐,波光瀲瀲,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圖畫,湖光山色與亭臺樓閣相映生輝,使遊人不覺沉醉其中。

    2、王母池

    王母池位於環山路東首,古稱“群玉庵”,又名“瑤池”。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嶽間”的詩句,唐李白則有“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闕”的吟詠,足見建廟歷史之久遠。王母池臨溪而建,殿廡亭閣,參差坐落在三層臺基之上,紅牆黑瓦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 山門上嵌清道光年間徐宗幹題匾。門內為池,周環石欄,中架拱橋。池東立《泰山鑿泉記碑》,敘述馮玉祥於1932年在此鑿朝陽泉的經過。池西洞內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冽。池北洞內有宋代立《重修王母殿碑》。 沿階而上至正殿,內祀明代銅鑄王母坐像。殿兩側為耳房,前有配殿。東殿匾書 “觀瀾亭”、“咽石山房”;西殿是藥王殿,原祀孫思邈,今為泰山文物展室。 後院臺基上有七真殿,又名呂祖殿。殿內原供明代彩塑呂洞賓、李鐵柺、何仙姑及呂祖弟子柳樹精、苗慶、焦成廣、濟霄堂等七真像,栩栩如生,素稱名塑。1946年,陳毅登泰山時指示撥款加護玻璃罩,1966年像毀,1986年重塑。殿東有蓬萊閣與殿相連。殿前有悅仙亭。 廟前原有飛鸞泉,1956年改建為噴水池。池南有朝陽泉,系馮玉祥為解泰城居民飲水之難而鑿。 廟東臨中溪絕澗,《山海經》稱“環水”。舊時跨澗為王母築梳洗樓,故俗稱梳洗河,今柱礎尚存。溪中有虯在灣。《水經注》稱:“古者帝王升封,鹹憩此水上。 ”灣南有八仙橋。橋南有“將軍石”、“源清流潔”、“水不在深”諸刻。明代李養正詩:“攜磕踏秋遍,瑤池景更幽。水澄清似玉,松老曲如虯。乍冷依山足,高眠枕石頭。忽聞青鳥唳,彷彿到昆丘。”

    3、一天門

    位於泰山中路盤路起始處,是一座跨道而建的雙柱單門式石坊。創建於明代,參政龍光題額,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山東巡撫李樹德重建。坊兩側分立明隆慶年間欽差監兌戶部員外郎楊可大題“天下奇觀”碑、嘉靖年間登州府通判孫價書“盤路起工處”碑。

    4、紅門宮

    位於“孔子登臨處”石坊北。其地東臨中溪,西依大藏嶺,因嶺上有丹壁如門而得名。紅門宮建立無考,明天啟六年(1626年)重修。它以盤路為界,分為東西兩院,並以飛雲閣跨路相連,拱形門洞上題“紅門”兩大字。西院為道觀,宮門額題“紅門宮”,祀泰山女神,為碧霞元君中廟。東院為“彌勒院”,供奉彌勒佛。

    5、萬仙樓

    位於紅門宮北,為跨道閣樓式建築,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始建,舊稱“望仙樓”。原祀王母,配以列仙,後改祀碧霞元君。北向門洞額題“謝恩處”,相傳舊時帝王登泰山,地方官員送駕於此,帝令回府,群官謝恩。又傳朝山香客返回至此,叩謝泰山老母保佑平安。樓四周鑲有明清善男信女朝山的題名碑63塊,樓東南側有“隱真洞”。

    6、革命烈士紀念碑

    位於萬仙樓北部的盤路東側,為紀念1946年夏季第一次解放泰安時被敵機轟炸犧牲的新四軍烈士而建。方錐體碑首,南面貼金題額“革命烈士紀念碑”,繞碑環刻新四軍一縱三旅轉戰祖國各地的壯烈事蹟和708名烈士名單。石欄環繞,古柏掩映,莊嚴肅穆。

    7、鬥母宮

    位於萬仙樓北,古名“龍泉觀”。建立時間無考,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建後更今名。原為道教宮觀,至清康熙初年改為尼姑住持。宮內殿閣亭廊幾十間,分別座落在三進院落之中,佈局疏密得宜,建築深秀莊嚴。東有“聽泉山房”三間,可觀賞中溪的“三潭疊瀑”。這裡,重巒深澗,風景如畫紅牆碧瓦,古樸典雅,山能醉人,泉以滌心,古剎鐘聲,幽雅動人,自古便是聽泉、觀瀑、品茗、賞景的勝地。

    8、柏洞

    歇馬崖北的盤道兩旁,古柏夾道,濃廕庇日,人行其間,好象進入了蔭涼的洞中,故名“柏洞”。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張玢立石,上題“柏洞”二字,遂成地名。酷暑炎夏,遊人至此,頓覺清風拂面,涼爽宜人。

    9、回馬嶺

    位於壺天閣西北側,是一座跨盤道而建的雙柱單門式石坊。坊始建時代無考,1937年重修。回馬嶺之名,初見於唐大曆十四年(779年)《雙束碑》中。坊後盤路陡絕,梯雲御風,行使險要。“回馬嶺”三字,意即騎馬上山,至此嶺路陡絕,馬不能再上,只好回馬,足見這裡重巒疊嶂,峰迴路轉,陡峭難行之狀。

    10、醉心石

    北出紅門宮門洞後,山色為之豁然,山路右側中溪內水聲叮咚,泰山“小洞天”就隱在溪谷中。由盤道右轉,沿小徑去東北方向不遠即是小洞天,這裡幽草如茵,翠柏如蓋,流水潺潺。下到谷底,有一方巨大的石坪,片石如幾,廣12平方米,厚1.5米,南側有明代知;泰安州事甘應甲題、範廣書“小洞天”左側是一石澗,澗內奇石嶙峋,形態各異,谷底斷崖層疊,橫瀑飛流,每值雨季,清澈的中溪水便會從石縫中流出,年深日久,衝出了三個水灣:柳條灣、飲馬灣、石峽灣。每當水盈月圓之夜,月亮映在灣中,留下三個倒影,很有些詩情畫意。

    在這裡還有一種舉世罕見的泰山地學景觀-“醉心石”。醉心石學名稱作“輝綠玢岩渦柱構造”,是許多呈東西向,大小不一橫臥在谷底的圓術體。這些圓柱體的橫剖面中心有石核,圍著石核向外圈張裂。這種奇特的岩石形態,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與興趣,漢代學者枚乘稱它為“泰山之溜穿石”,俗稱黑石埠,為環狀節理輝綠玢岩,國內外罕見。更有人在一石柱斷截面上刻下了“醉心”二字,這正是古人對泰山奇石鬼斧神工令人心醉而發的感慨。醉心石的成因至今尚無明確定論,它每年都引著眾多的遊人與學者前來觀覽與考察。此處一壑曲繞,清溪碧潭,山林澗草,森森蔓蔓,別有洞天。

    11、關帝廟

    泰山盤道起點處的關帝廟,坐北朝南,建立年代無考,裡面供奉著關公,現在廟裡的建築是明清時期山西商人捐資修建的。明清時泰城的鹽商和當鋪大部分人是山西人,與關公是同鄉,便把關羽奉為福氣之神,並常在這裡聚會祭祀,所以這裡又叫做“山西會館”。廟門前影壁上的“神威巨鎮”四個大字,是清乾隆登泰山時題書的。

    關帝廟是依山就勢而建的,整體佈局錯落有致,建築是分別坐落在三進院落之中,主要建築有山門、戲樓、拜棚、正殿、配殿等建築組成。進入山門,山門之上的建築是戲樓,戲樓是當時商人舉辦慶典活動的地方。

    在關帝廟第一層平臺石階兩側有兩株古槐,枝葉連理,好似一龍一鳳,親密無間,相依相偎,被稱之為“龍鳳槐”,相傳為唐代所植。

    沿著石級而上就是拜棚,拜棚設計十分精妙,可謂一堂多用:北向可拜神,南向可觀戲,而平時置以几凳更是品茗小憩的好地方。在拜棚的正方就是正殿,殿內供奉的是關公坐像。關公名關羽,字雲長,出生於公元一六0年,卒於公元二一九年。關公在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戰群雄,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分的大業。被後人推舉為“忠”、“信”、“義”、“勇”集於一身的道德楷模,被尊之為“武聖”,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聖偶像。

    在東山門內北側,有一露井,又名“靈井”,早先井水供廟內道人及香客飲用,因水質甜美,猶如甘露而得名。在露井旁,有株百年凌霄,藤本植物,實測樹齡已近200年,如今它老幹已枯,新枝茁壯,每年夏季,凌霄花盛開,花冠呈鐘形,外面橙黃色,裡面鮮紅,光豔照人。此樹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關帝廟內古樹繁茂,從正殿右側進入後院,有一株古柏,其形態奇特,樹體的主幹、枝幹都是扭曲生長的,在樹體的主幹處又分出三大枝幹。樹幹高僅0.8米,而直徑達1.1米,三股枝杈扭曲盤旋而上,盤曲疊密,就像是蟠臥的虯龍,給人以古拔挺秀的感覺。這株“漢柏第一”已被列入世界遺產保護名錄。

    此廟是泰山盤道起始第一廟,就關帝廟整體佈局而言,建築的設計和選址構思,可以說是獨具匠心。

    12、壺天閣

    位於鬥母宮北,是一座跨路閣樓式建築,始建於明代,原名昇仙閣,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拓建後更今名,蓋因道家稱仙境為“壺天”而得名。清嘉慶間泰安知府廷璐於閣上題聯:“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造極頂千重尚多福地。”門洞上雙柏橫生,盤結向上,奇偉壯觀。

    13、經石峪

    經石峪位於泰山斗母宮東北,有岔路盤道相通,過漱玉橋、高山流水亭、神聆橋即至。峪中有緩坡石坪,上刻隸書《金剛經》,俗稱曬經石,明隆慶年間萬恭書刻“曝經石”。

    經石峪金剛經刻位於鬥母宮東北經石峪,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經摩崖刻石。

    經文刻於面積2064平方米的緩坡石坪上,自東而西刻《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採用後秦鳩摩羅什譯本,原本全1卷、32分目、5172字,經刻只刻到15分目“特經功德兮”,計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凡2799字,字徑50釐米。經刻歷千餘年風雨剝蝕、山洪衝擊、遊人踐踏、捶拓無度,已殘泐磨滅過半,現僅存經文41行、 1069字(包括可認讀的殘字和雙勾字)。

    刻石無年月和書刻者姓名可考。明王世貞認為,“傳王右軍書,非也,然筆力古勁,非唐人不能作”。明孫克宏《古今石刻碑貼目》則稱:“今考其筆法,與鄒縣北齊韋子琛刻經同出一手,其亦為韋氏無疑。”清聶劍光《泰山道里記》記載:“北齊武平時,梁父令王子椿好內典,嘗於徂徠刻石經二,並勒諸佛名,字跡瑰異,與其如出一手。是經當亦子椿所作也。”1989年《書法》第二期載王恩禮、賴非撰 《鐵山(石頌)的初步考察與研究》認為,此刻與鄒縣鐵山摩崖經刻如出一人之手, 字徑、書體、風格極為一致,由此斷定為東嶺僧安道壹所書。以上諸說皆無定論, 察其筆勢風格疑為北齊人書。據史書記載:佛教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後迅速得以蔓延,歷經東漢和西晉300多年的發展,至東晉時傳入泰山。南北朝時,佛道盛行,周武帝深知沙門禍國,便於建德三年即公元574年下令滅佛;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武帝仍然下令毀滅齊國境內的佛教。這就是被佛家所說的“四大法難”之一,因此經石峪的經刻被迫中斷。在這裡我們還可看到最後第15行的十幾個描紅雙勾字,只勾勒出了主體輪廓。因此,整個刻石沒有落款,給後人留下了千古疑案。

    14、風月無邊

    風月二字的繁體風月去掉外廓後剩下蟲字加一撇和二,意為風月無邊,用來形容風光美好宜人或一種由外部環境引起的無邊無際的舒適感覺。

    泰山一摩崖石刻,這塊刻石在泰山萬仙樓北側盤路之西,是清光緒二十五年曆下才子劉廷桂題鐫的,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劉廷桂,外號“劉十二”,因十二歲考中秀才而得此號。相傳,當年劉廷桂邀杭州友人登泰山至此,談及杭州西湖的無邊風月亭,劉廷桂受到啟發,當即揮毫寫下了“蟲二”二字,並對朋友說:這裡雖無無邊風月之亭,但卻有風月無邊之意。據說當時劉廷桂想直接題“風月無邊”,怎奈之前乾隆下江南時題過,因避諱,所以才靈機一動,題下“蟲二”。

    “蟲二”兩字本無意,且被文人雅士演繹得如此意蘊豐厚,從中,華夏文字文化之博大精深可見一斑。

    15、岱宗坊

    位於岱宗大街北側的紅門路南首,為登泰山的起點。明隆慶年間始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為四柱三門式石坊,造型粗獷、簡潔,額題篆書“岱宗坊”三個金色大字,有標誌導向作用。坊前分立《重修岱宗坊記》和《重修泰山記》碑。

    16、孔子登臨處

    位於一天門北,為四柱三門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文雅端莊,額題“孔子登臨處”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始建。柱聯曰:“素王獨步傳千古,聖主遙臨慶萬年。”坊兩側分立兩碑,東為明嘉靖年間濟南府同治翟濤題“登高必自”碑;西為巡撫山東監察御史李復初題“第一山”碑。北側為兩柱單門的“天階”坊。

    17、三潭疊瀑

    在泰山地區,由於地形高峻,河流短小流急,侵蝕力強,河道受斷層控制,因而多跌水、瀑布。在鬥母宮東澗內,由三個小跌水組成的三潭疊瀑,每級落差3米,潭瀑相連,頗具特色,因瀑流如龍飛舞,人們又稱它為“飛龍澗”。

    三疊瀑布的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的間歇性抬升、河流的侵蝕作用、岩石中發育的垂直節理有關。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明月高懸,便出現了三潭映月的奇觀,有“小三潭印月”的美稱。潭的北側有巨石,上書袁世凱少子袁克文的題刻“流水音”。遊人至此,聽泉觀瀑,品茗賞月,醉心滌慮,流連忘返。清代泰安知府宋思仁曾在《鬥母宮詩》中頌道:“滿澗松蔭塵不到,夜深風雨有龍歸。”

    18、中天門

    中天門是泰山登山東、西兩路的交匯點。此處為登頂半程,上下必經之地。 中天門建於清,為兩柱單門式石坊。泰山古時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廟祀黑虎神,現廟內塑財神趙公元帥執鞭跨虎,東為仿古茶樓,西南為中溪賓館,西北為中天門索道站。中天門位於黃峴嶺脊背之上,海拔847米。黃峴嶺因其土色黃赤而名,黃峴嶺東面為中溪山,1989年臺胞陳英傑捐資在山巔建慈恩亭,亭內放置澎湖同胞捐贈的澎湖石,上書碑文,表達希冀海峽兩岸早日一統之願。

    中溪山北側為東溪,俗稱大直溝,古為登岱東路,後廢棄。中天門峻嶺闊谷,樓閣簇擁。東有中溪山突兀俏麗,可觀日出,望晚霞;西有鳳凰嶺蜿蜓伸展,可遠眺傲徠雄姿,俯視城廓新貌。佇立坊下,北瞻巍巍岱峰,眾山拱立,林茂泉飛,纜車凌空,天然成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撐過異地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