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家居銳察

    商標註冊不是按月收費的。

    如今註冊商標,一般是由智慧財產權代理公司代為辦理。註冊一個商標,無論最終成功與否,都是先收取費用,再註冊。商標一旦註冊成功,就是十年的有效期。十年到期前,如果想繼續使用,可以續展,續展又是十年,費用跟當初註冊時差不多。如今註冊一個商標,費用不盡相同,在1500-2000之間。

    商標註冊的流程是:取名、提交智慧財產權公司查詢,或到中國商標網查詢,認為可註冊時,提供資質和費用,由代理公司註冊,註冊被商標總局受理後,發受理書,商標公示,公示期內如果沒有人或企業異議你,就會核定註冊成功,並頒發商標證書。

    如今,註冊一個商標,大概需要1年半到2年時間。

  • 2 # 使用者25737210741

    作為網際網路從業者,被外行的朋友們問及最多的問題是,“做一個網站需要多少錢?”或者“做一個APP需要多少錢?”。

    作為做過完整網站專案和APP的人,今天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一起來算一下中小型APP從無到有需要做哪些工作,以及為達成使命,需要付出多少金錢代價。

    以下內容的前提是:深圳、移動網際網路方向。包含研發一個新產品過程中一些常見的工作,並非十全十美。

    首先假設在做APP之前我們已經有了一個成熟的團隊(這是非常幸運的前提,很多產品研發進度極其緩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過程中不斷在招人),團隊的結構以架構師兼後臺開發1名+安卓1名+iOS開發1名+產品經理1名+前端開發1名+設計師1名。

    你可能也發現了這些人員配備都是單點的,一旦有人生病或請假,某個職位就會缺失,專案進度就會拖後,所以我們大約配備2個浮動名額,也就是,初始團隊大概有8名,我們假設團隊平均工資在13000左右(憋驚訝,深圳需要這個數,還是比較低的。。。),需要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詳見下表(假設我們是老實善良的公司,公積金按最低標準繳納):

      

    除工資的部分,還要平均為每個員工多繳納3653元的五險一金支出,員工部分的支出是(13000+3653)*8=133224元/月。

    好,有了團隊,下一步要解決的是工作場所的問題,8人團隊可以選擇創業孵化器(前提是你能找到孵化器)或者中低端的辦公場所(這類的辦公場所,深圳大約是120元/㎡,大約100平米)。這裡有必要稍微提以下孵化器,孵化器的租金會比較便宜(或者不要錢),在接納創業團隊之前一般會簽署協議,需要以場地作為股權置換條件,或者是優先投資權,是否划算,得創業團隊自己掂量。算上水電、物業,一個月15000左右算比較省了。

    有了場地和團隊,接下來置換辦公耗材、寬頻之類的(假設電腦自己帶),普通的人體工程學椅子價格在150元左右,如果不買工程學椅子也可以,用普通的椅子,加上桌子平攤成本,桌椅需要200左右的成本,這算一次性付出。拍腦袋,6000元可以搞定吧。

    唔,人、場地、作案工具齊活了,開始進入正題吧。

    一、產品定位、扯皮、早期工作準備階段

    做APP之前一般會有個老闆,老闆大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功能(對,老闆一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東西,需求是什麼,產品定位是什麼),這時候產品經理要出馬了,跟老闆各種扯皮、理清需求、找產品定位,這裡大概扯吧個兩週,好說歹說會把產品的定位、一期的需求想清楚(期間架構師可以開始構思產品的技術架構了,未能正式開工)。

    產品定位以及早期的需求確定出來之後,需要想個產品的名字、需求調研、競品調研分析、註冊域名、購置伺服器以及周邊基礎能力(如CDN儲存、簡訊服務、訊息推送等)、商標(未註冊商標、很多團隊就是吃了這個虧)、搶注域名、設計logo,這裡在老闆不中途改變想法、變更產品需求和定位的前提下,最起碼扯一週,這時候產品的原型、技術架構的雛形也出來了,基本可以進入真刀真槍的幹活了。這一步假設域名不需要花大價錢購買,全部費用算起來拍腦袋10000元/年可以搞定。

    二、產品版本策劃、架構設計階段

    看似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產品開始整理需求,按照需求優先順序規劃版本。架構師按照產品的發展方向構想,開始著手進入開發環境、生產環境部署、基礎程式碼研發階段。

    以原生的方式做開發,版本是尤為重要的。其一,APP開發完成之後,需要把上架到APP Store(假設我們只上iOS和安卓),iOS的APP Store有冗長的應用稽核週期,你必須提前把往後幾個中小版本的功能規劃好了才不至於在這個環節自亂陣腳;其二,你的APP安裝到使用者的手機上時你肯定希望他大部分時候執行的都是最新的版本,如果你的版本更新過於頻繁,使用者也會煩。

    看起來過程似乎非常順利,產品經理把產品的思路理清之後,開始準備產品V1.0的規劃。

    新產品從無到有常見的工作:

    1、產品官網:產品官網是產品、公司、團隊的臉面,讓使用者進入之後能以最快的速度瞭解你的定位以及產品特性,也就是什麼樣的人在為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做著什麼樣的事情。

    2、使用者協議:是的,如果使用者要註冊、使用你的產品,你得起草你的使用者協議,跟律師或法務不斷溝通調整。

    3、種子使用者:嗯,你要思考你的第一批種子使用者從哪裡來,如何組織,怎麼管理,他們是檢驗你產品的第一群人,對於驗證你的產品定位、發現產品問題、提升產品體驗來說至關重要。

    4、基礎資料上報規劃:你要知道產品一旦釋出,在對使用者行為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需要收集什麼資料來最佳化、調整你的產品設計,思考你的產品方向。

    5、UI設計與互動標準制定:不能保證產品的UI以及互動一上線就有讓使用者覺得驚豔的效果,但是必須保證UI/互動在一致性上沒有問題。

    6、 後臺管理系統:如論是檢視資料還是內容管理,後臺管理系統是你工作的有效輔助,也不能少。

    7、 APP:這是你的產品的重中之重,密切觀察跟蹤。

    8、。。。

    如果一切順利,那麼在3-6個月之後,你的APP第一版應該有了第一個雛形了。

    三、內部測試、打磨階段

    在這個階段,你要跟設計、研發、種子使用者之間保持密切溝通,不斷收集問題、發現問題、最佳化、解決問題,期間可能需要釋出1-3個beta子版本。同時,你要想辦法保持種子使用者的活躍與配合的激情,這是一項艱鉅的工作,誰做誰知道。

    四、釋出階段

    釋出的時候,不算渠道宣傳費用,不打廣告,上線iOS APP Store需要註冊開發者賬號,購買證書,也需要花費一定的費用,不多,也就99美元/年。

    如果你做得多一些,找安全團隊幫你做安全評估,這裡也要花上一些錢,這裡就不算了。至於負載均衡、加速技術什麼的,你的APP剛上線,應該用不上。

    6個月的時間,算快,一個APP從無到有需要的費用大概這麼算:

    ●人工費用:133224元*6個月≈80W

    ●場地租金:15000元*6個月= 9W

    ●辦公耗材+桌椅支出:1W

    ●伺服器、域名、周邊IT基礎費用:2W

    大約算下來,不算營銷費用,第一個版本,你需要準備100W。

    是的,當有人問做一個APP需要多少錢時,你可以回答:

    “一個不太複雜的APP,從無到有做出來,半年第一個版本出來,需要100萬。”

    當別人做出很讚的東西,我們常感慨“啊,這個東西我早想到了”,作為創業者,想到了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重要的是:做出來,是的,執行力很重要。

    移動網際網路和相關衍生業務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前景最誘人的業務。在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使用者及市場規模均高速增長,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一季度,全國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規模達4.5億,移動網際網路市場規模預計全年將達到1500億。移動網際網路正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內容下載、移動音樂、手機遊戲、影片應用、手機支付、位置服務、線上購物、社交、圖片分享等豐富多彩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資訊時代的社會生活,它們的增長速度都是任何預測家未曾預料到的。

      

    App 是英文Application的簡稱,由於iPhone智慧手機的流行,現在的APP多指智慧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式。一開始APP只是作為一種第三方應用的合作形式參與到網際網路商業活動中去的,隨著網際網路越來越開放化,APP作為一種萌生與iphone的盈利模式開始被更多的網際網路商業大亨看重,如騰訊的微博開發平臺,百度的百度應用平臺都是 APP思想的具體表現,一方面可以積聚各種不同型別的網路受眾,另一方面藉助APP平臺獲取流量,其中包括大眾流量和定向流量。

    app開發需要多少錢呢?

    其實這算是個比較籠統的問題,關於開發一個app的價格有兩個決定性的因素,第一、架構的複雜度,第二、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時間。

    1、我想找人開發一個app,能實現我想要的功能就好,不需要考慮介面華麗程度和互動效果

    這種app基本一個程式設計師就可以搞定,而且如果有高手指點,一個計算科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就可以了。一般在幾千到2萬元左右.

    2、我想開發一個app只在固定平臺上執行

    大多數人都會先考慮iOS,因為用iPhone的人群相對高階,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能在iOS上執行良好,介面和互動都良好。價格一般在2萬-6萬元左右.

    3、我想開發一個app,需要跨平臺,全平臺通用

    目前移動終端主要分為android(安卓),iOS(蘋果),windows phone(微軟的),其他的比如黑莓等在國內不是太流行,主要就是以上三種。這種開發一般很難一個人搞定了,除非和系統層沒太大聯絡使用PhoneGap等中介軟體即可完成的。所以這塊投入的資金一般會在6萬-20萬左右。

    4、我想開發一個app,能夠產生千萬級的影響力

    您有了一個非常棒的想法,想在一個領域打造一款非常棒的應用,並且願意為之一搏,這時候的資金投入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了,需要不斷的設計、開發、測試,不段的快速迭代,需要長時間的打磨這個產品。這種情況app軟體開發外包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基本是自己組建研發團隊來幹了,投入起碼在500萬左右了,可以考慮部分外包。

    那麼開發一個app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呢?

    加大人力投入會使開發週期變短,但不是簡單的除法關係,因為人多了,專案溝通、管理上回有損耗,就會出現 1 + 1 < 2的情況,一般專案的報價也都是按人月算,平均在3萬人月這樣,複雜的專案還會有一些其他因素.

    App裡如何賺錢?這裡面就太多方法了,估計能寫個幾萬字都不玩,因為商業模式有很多嘛。

    謀哥還是主要介紹幾種流行的方法,App裡賺錢,主要是:賣軟體、插入廣告、內支付。

    (一)賣軟體(不是賣原始碼)

    這個其實對App開發者或者經常玩iPhone的使用者來說,比較熟悉。蘋果的市場AppStore上就是有賣App的,就是付費App,你要想使用這個 App,需要購買。國內付費習慣沒有形成,大家都喜歡免費、破解,所以對於一般IPhone使用者,幸苦買一個IPhone打打電話、拍拍照,好用的同時能 裝點B就行,沒必要花那個錢購買付費軟體,且現在免費的軟體也越來越多。

    不過,國外的使用者付費就比較流行。所以國內的很多頂尖的開發者,都開發一些針對國外使用者的App,或者針對日本的。從蘋果付費方面的統計來看,前三名是美 國、日本、中國(你要想想華人口有多少)。昨天搜尋趣味App,居然搜尋到一款“情人節性愛App 嘿咻110招”,QQ影片上就有,鳳凰網影片也有。就是教性愛招式的,這種App你說它涉黃,它沒有,它是一個插邊球App,360市場上也有類似的 App,下載也很火。這款性愛招式App,售價是20臺幣,約4塊人民幣。

    (二)插入廣告

    這個估計是現在最火的App賺錢模式吧。廣告展示方式有很多,展示廣告(Banner)、積分牆、推薦牆、電商牆、插屏、推送、020廣告等等,都是玩流量的邏輯。

    說一說比較出名的積分牆廣告,這種廣告形式目前應該說在國內是比較來錢的。移動廣告平臺會給你提供一個SDK,你把廣告SDK嵌入你的程式後,就能透過禁 止某個高階功能,讓使用者獲取積分後才能開啟此功能。使用者需要做一個下載廣告App,安裝,開啟的過程,體驗一兩分鐘,就能獲得積分了。那麼你也就有了收 入,一般是一個使用者下載一個廣告App,開發者能夠得到5毛錢的樣子(Anroid 的,ios要高點,1塊到2塊),也就是一個CPA是5毛錢。

    個人開發者非常喜歡這種廣告模式了,因為來錢快。如果是Banner,其實收入相當慘淡,一千個展示,平均也就是得幾毛錢。推送這種廣告,被市場封殺,被 安全軟體封殺也挺嚴重。其他廣告模式,推薦牆和電商牆相對不干擾使用者體驗,插屏的話,遊戲用得比較多,《爸爸去哪兒2》就用的插屏廣告。

    現在廣告平臺對個人開發者慢慢變得冷淡了,因為個人開發者收入都不高,問題還挺多,各種基礎問題騷擾客服,弄得她們很疲憊。平臺都喜歡找大戶了,能接一個牛B遊戲,夠吃一年,懶得打理那些小戶。

    (三)內支付

    要說國內大部分使用者沒養成支付習慣,這個確實有,但是不排除使用者會購買。大家可以想想起點中文網的千字三分錢,就是看小說,前面幾十章是免費的,後面情節引得使用者慾火焚身,不看下去吃不飯,那麼就開始收費了。

    其實做App也差不多一樣,就需要這種代入感。

    App首先要做好基礎功能,讓使用者對App有依賴,慢慢地引導使用者去付費。付費方式也很多種,比如遊戲裡面,關卡需要付費才能解鎖;道具需要購買才能使 用;玩到一半,死了,購買復活卡能繼續;差不多都是這種讓你欲罷不能的時候,讓你付費。應用的話,比如瀏覽更多有價值的內容需要付費,高階功能需要付費, 開啟微信看看就知道一些表情是需要付費的。

    內支付很多種,需要結合自己的產品來設計付費的點,不是想加哪裡就加。不過據謀哥自己的App反饋,國內使用者已經慢慢接受付費,經常有人說:“你這個App,我能購買使用嘛?有廣告好煩啊!” 對比廣告的騷擾,使用者更願意為自己覺得值的App付費。

    總之還是那句話,實踐出真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未來怎樣讓人工智慧進一步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