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積木育兒
-
2 # 甜甜圈伐木累
甜甜圈接觸三歲的孩子任性不聽話,是個普遍現象,這是因為孩子到了第一個“叛逆期”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而且還不止一次。“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其實,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學會尊重孩子,親子衝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結果了。
從個體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從幼年到成年,會經歷3個特別的時期,期間都會表現得很逆反——父母可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區別對待。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的行為,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第一叛反期:兩歲半到三歲左右,自我意識萌發
孩子的第一個逆反期出現在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一般是在兩歲半到3歲左右。不過現在的孩子大約1歲前後就開始表現的“叛逆”了。就這一點,我的分析是:一方面現在孩子的確越來越聰明瞭;另一方面是父母們養孩子更加小心,也因此對孩子更早、更多說“不”。孩子們說出的第一個“不”,就是從父母這裡學來的。
這個時期的孩子,行動上,常常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不同意、反對的態度;語言上,則開始說“不”,什麼都是“不”,做與不做都是“不”。這是孩子從意識上最早開始的與父母的分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感受與他人分離的快樂,並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優秀的個人品質。
比如一位媽媽問:
老師,您好!我的女兒兩歲八個月了,一個月前我剛送她上半天制的幼兒園。在此之前,她不執拗,不愛發脾氣,凡事有商有量;但這之後,她好像突然就叛逆、任性起來,稍不如意就撇嘴,甚至做出打人或者拍打東西的動作,“不”“就不”時刻掛在她的嘴邊,彷彿時刻等著反駁大人似的。究竟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她的這種變化呢?她很愛幼兒園,從未表現出抗拒上學。但是這突然性情大變,我該如何引導?
案例裡這個孩子,其實就是進入了她生命裡的第一個逆反期。說“不”,是她新學會的一種能力。這說明,孩子長大了,而且心理非常健康!瞭解到這一點後,父母還需要反思。想一想,是不是平日面對孩子的所作所為經常採取命令、要求的態度和語氣,甚至簡單粗暴地打斷孩子的行為?那孩子習得的,也將是粗暴的處理方式。
簡言之,面對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辦法是接納,並引導。有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即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讓孩子做一道選擇題。如,進家後,父母與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換成可供孩子選擇的陳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邊或是放在鞋架上。”睡覺的時候,父母給出的選擇可以是:“咱們是現在上床,還是五分鐘後上床?”
父母給出的選擇其實是事先篩選過的,並且自己可以接受的。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方面,父母可以對孩子的行為做到良性引導;另一方面,孩子也不會產生被控制感,相反還可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如果孩子不要你給出的選擇,而想要額外的,可你不能接受,那就直接告訴孩子,他們所提出的不是一項選擇。然後再重複你給出的選擇,讓孩子決定。
除了粗暴迴應孩子,我還注意到有一部分父母,他們對孩子過於耐心、“民主”,經常會反覆問孩子“好不好”“行不行”。如:“我們現在出門了好不好?”“你自己穿衣服好不好?”等。這種方式是否可行呢?事實是,多數情況下孩子都會回答:不好,不行。其實,父母所做的只是給孩子提供了又一次說“不”的機會。這些父母還需花費大量的口舌,向孩子解釋、勸告、講道理。他們其實已被孩子左右,並未起到很好地引導孩子行為的作用。
孩子在面對固定的那個照顧者(比如媽媽)時更容易出現逆反行為,建議家中其他人多參與到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來,特別是爸爸要多陪伴孩子。爸爸陪的少,孩子缺乏規矩、不能等待、脾氣大的情況,會更容易發生。而爸爸參與孩子成長的要點,即多帶孩子玩,而非找問題、苛求孩子改正某個行為習慣。和孩子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做好榜樣,孩子會自然地模仿爸爸的行為,並且更容易建立規則意識,因為爸爸的一言一行裡都是規則。
第二叛反期:7-9歲,準大人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同於嬰幼兒時期的寶貝,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成人,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願意讓家長拉手,不讓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對著幹,大人說東,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不講道理,愛哭、比較嬌氣等。
一位媽媽就曾這樣問我:
老師,您好!我女兒快9歲了,過去一直比較聽話,近幾月不知怎麼了,總頂嘴。什麼事都要給自己找一個開脫的理由,哪怕是巧克力明明是她吃完的,非要說是爸爸媽媽吃完的,她只吃了三四顆。寫作業、彈鋼琴,我讓她做,她總要找個理由跟我辯解。今天我陪她聽寫單詞並幫她記不會的,她不是摳鼻子就是摳手,我制止她,她不聽。我生氣之下打她手兩巴掌,她又哭又鬧跟我吵,還要摔我的手機。我很傷心,我在她身上下了那麼多心血,可她怎麼變成這樣——處處挑剔、厭惡、指責。我該怎麼辦?
脾氣秉性的突然轉變,以及強烈的逆反心理都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常見現象。孩子進入學校後學到了很多知識,他們急於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因此會開始要求獨立,行為上想要脫離爸爸媽媽的掌控,表現為說話做事老氣橫秋、獨立、有個性。
此時,父母是時候轉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和互動模式了。放棄家長一言堂的方式,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與孩子商量,也可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幫助和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比如對於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別的愛好、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等,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孩子高興,媽媽也輕鬆,學習動機增強,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所反映的“不聽話”的孩子,大都還會出現學業問題。為什麼會這樣?一方面是親子關係的不和,讓他們缺少有效引導,缺乏好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是他們將精力都用在了與父母對抗上。就此,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模式,化解與孩子的對峙狀態;其次,要知道,7-9歲的孩子出現學習問題,更多的是學習習慣不好所致。如,該看的書不看,該做的作業不做,看書時惦記著玩。
還有很多家長將孩子的學習全權攬了過來。正如上面案例中的那位媽媽所說:“天天盯著孩子學習”。這樣,學習就完全成了父母的事,跟孩子無關。與其天天盯著孩子學習,不如幫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制定好固定的作業時間、地點、正確姿勢等;孩子因為磨蹭作業沒寫完,也要定時收作業;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去打擾更不去點評,除非孩子求助;幫孩子確保規律的作息等
第三叛反期:12-15的青春期
一位父親曾找到我諮詢孩子的教育問題:
我家孩子十五歲了,近一年來他站著都比我高了,與個子成正比的是,他的脾氣也漸長,對他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老師三五不時地反映孩子逃學,為這,我沒少抽他,他也不反抗,就硬著脖子讓我打,每次打得我手痠、一肚子氣,末了他恨恨地來一句:“再打我就不上學了。”我還發現他在外面學會了抽菸喝酒,真怕他在外面結交一些社會上的小混混。他媽媽為這都愁得睡不著覺,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勸他,心情好的時候,他會跟他媽媽說:“我沒有交壞朋友,就是上個網什麼的。”心情不好要麼愛搭不理,要麼就用一句“我煩著呢”堵你。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已發育成熟,覺得自己已經很“強大”了,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常常遭遇到各種挫折感,這樣,在身體與心理矛盾的自我糾結和成長中,孩子開始有了更多樣的情緒體驗。對女孩來說,會變得內向並體驗到自我懷疑、愧疚或抑鬱等情緒;對男孩而言,則更多地體驗到暴躁和憤怒。正如這位父親所說,青春期的孩子大都處於“煩著”的狀態。
孩子的角色和身份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最明顯的是他們開始尋求同齡人的支援。表現為,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很好面子,自尊心強;重視同伴關係,易受同伴影響,可能會做一些並非自己意願但同伴認同的事,如抽菸、喝酒,這些行為雖然父母不認可,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成人的象徵,代表他們擺脫了對父母的依賴等。這也意味著青春期的孩子會面臨一些危險,如網路成癮、早孕、酗酒、犯罪等。有的父母會過度憂慮孩子可能面臨的危險。希望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我們必須首先要學會信任孩子有這個能力。事實上,大多數孩子也的確能順利度過這個特別的時期。
除了信任,還有什麼呢?我們要做好孩子們堅實的後盾。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與孩子保持親密而有間的親子關係:將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援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要重點提醒的是,針對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很有必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不要以為孩子大了就不用陪了。帶孩子去參加一些團隊活動,多與自己的親戚朋友走動。別讓孩子們把自己封閉起來,或者經常宅在家裡玩電遊。孩子們有自己的社交,擁有自己的朋友,或者是有自己尊敬的長輩等,這些都有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話,即使不能跟父母說,他們也還能有別的傾訴渠道。
同時,父親的功能尤其顯得重要。父親最好能夠跟這個年齡的男孩做朋友。記得,對你的男孩來說,要緊的不是你如何說他、批評他、指點他,而是他信任不信任你,在你身上,他能否看到一個成熟、有責任感的男人的樣子。
對於女孩來說,父親不能刻意疏遠。女兒長大了,不少父親不會再像對待假小子一樣親近女兒了。保持一定距離是對的。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對你的女孩情緒和情感上的關注、支援。這對她們很重要。
總之,不同時期的孩子有不同的困擾。對於他們的不聽話、叛逆,父母要有清醒的認識。下面是一些原則性的提醒,更是很多父母容易疏忽的:
1.不當的教育方式容易導致孩子逆反。孩子是成長中的個體,每天都在不斷髮生著變化。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需適時調整,切不可因孩子與自己的想法相左,而強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這樣做實際上漠視孩子真正的需要,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2. 教育孩子不能採取高壓政策,更不能諷刺挖苦孩子,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肯定和鼓勵孩子的進步和努力。研究表明,用低聲細語的方式教育孩子更能獲得好的效果。
3. 對於不同逆反期的孩子,父母需區別對待。對較小的孩子,可透過轉移注意力,給出選擇等方式引導;對於較大一些的孩子,可透過講道理、正面引導和肯定的方式引導。
父母言行不一或身處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更容易逆反。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領者和榜樣,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說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只會招來孩子的不滿孩子還怎麼聽從大人的話呢?另外,父母關係緊張,經常吵架,孩子要麼厭惡父母的行為,要麼逃避這樣的氛圍,父母將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孩子只會越走越遠。
幸運粉絲免費獲得下面這款可愛的圈圈杯!
截止12月31日,50名幸運粉絲兒即將誕生!
屆時幸運粉絲還有機會可參加5次價值468甜甜圈精品專家微課!
(活動最終結束權歸甜甜圈所有)
三歲兩個月了,做什麼事都要依著她,講道理也不行,冷處理也沒用,例如今晚我在洗腳,她脫了鞋子坐在沙發上,我讓她過來洗腳,她偏要我抱過去洗腳,我說你穿好拖鞋自己走過來,又哭又鬧死活不同意。
回覆列表
親子溝通是門技術,更是門藝術。處理得好,親密無間;處理不好,雞犬不寧。微信後臺很多父母向我們抱怨孩子不配合、不聽話、跟自己對著幹等問題,通常我們發現,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不恰當的親子溝通方式上。
1親子溝通首要原則,先回應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事情
如果父母能夠先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如她正在做的事沒有做完,或者她處於秩序敏感期甚至是完美敏感期,父母就能對孩子的無理行為更寬容一些。哪怕拒絕孩子,也更能看見孩子的失落;在孩子拼命哭的時候,更能看見孩子的委屈與憤怒。要知道,很多時候,孩子鬧,不過是為了獲得大人的關注,讓大人看到他的需求。
故,下次發火之前,我們是否可以給自己按一下暫停鍵。試著從事情本身跳出來。關注事情之前,先關注孩子的感受試試。想一想,孩子在他的情緒世界裡在經受著什麼?
2利用遊戲,把孩子要做的事情變好玩
有一位朋友分享過這個小故事:
真是位智慧的爸爸。他顯然懂得一個關鍵點:好玩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太重要了,那幾乎是一個孩子最看重的東西。媽媽命令式的語氣在孩子看來,只有要求,是冷冰冰、毫無生氣的;爸爸遊戲式的引導,則是活潑有趣的,孩子自然更願意接受。很多父母不願意採取這種遊戲方式,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早已失去了遊戲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們抹不開自己的面子,覺得“丟份兒”,怕孩子不尊重自己。這樣的擔憂完全可以抹掉,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爸爸在孩子心中仍舊是非常高大的。
媽媽是如何將一觸而發的親子衝突扭轉過來的呢?其實就是真誠地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並提供機會請孩子幫助自己。這麼做,其實就是營造了這樣一個溫馨、尊重的氛圍,從而培養孩子與家長合作的精神。
請孩子幫忙,從父母來說,需要放下自身姿態,放下一直端著的“父母架子”,站在與孩子平等對視的角度跟孩子溝通,孩子自然更願意配合父母,願意參與其中,甚至會努力做得更好,以獲得父母更多的認同。
正如勞拉·馬卡姆博士所說,“你不可能感覺自己是個壞孩子,同時又像一個好孩子那樣做事。”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警惕自己的言行帶給孩子“我是壞孩子”的感覺,要注意呵護孩子的心靈,幫助他建立積極的自我評價,他才可能像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去行動。
4給予孩子提示
我們常常用大吼大叫、發火等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感受,孩子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生氣了,但又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何生氣。對此,孩子的內心會焦慮:“我又惹媽媽生氣了,我是壞孩子。”
若父母換一種方式,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具體向孩子言明狀況:“我感覺很生氣,因為……,如果你這樣做,我會……”孩子不僅能從中能獲得很明確的資訊:不是“我”惹媽媽生氣了,而是“我的某個行為”讓媽媽不高興了;他還能明確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從長遠來說,這樣的溝通不僅不會傷害孩子的心靈,還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斷力。
當然,你可能會說,對別家孩子適用的方式,在我家孩子身上卻不一定適用。是的,確實有這樣的可能。因為所有技巧的秘訣都在於,你是否和孩子擁有好的親子關係。當你尊重孩子,與孩子有相互信任的關係,那麼所謂的育兒技巧,其實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