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會行走的書櫃
有幾種,只有北方和山東不服朝廷,基本是一種組織體質,直到後來,唐中央控制力幾乎為0後,南方也割據自立了,不過唐之後也滅亡了
-
3 # 回憶還是要忘記
唐朝藩鎮制度在唐朝設立的初衷是為了保衛自身安全,防止外族入侵,最初在邊疆地區設立。後來到了安史之亂時,中央政府已經無力組織有力的平叛軍隊,隨即在全國設立藩鎮,逐漸形成了後來的藩鎮割據現象。
唐朝設立初期唐朝本身是府兵制,即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這一制度開始於西魏,西魏是由北魏分裂而來。北魏分裂時成東西魏,東魏繼承了北魏大部分的軍力,北魏不敵,隨即讓漢人進入軍隊體系,逐步形成了府兵制。再到後來的北周、隋直至唐朝初期達到鼎盛。
府兵制有自身的缺陷,戰時兵,閒時農。到唐中期開始特別是唐朝安史之亂後,戰事頻繁,老百姓兵役繁重苦不堪言,府兵制也隨即沒落。這時候藩鎮制度逐漸興盛,藩鎮的設立初期就是為了抵禦外敵,兼具開疆拓土。也就是說藩鎮設立一開始的權利就很大,稅賦、軍隊、地方治理全在其範圍內。到後來藩鎮遍佈唐全境,那就形成了原來意義上的分封國家。封建制度最忌諱的就是分而治之,沒有大一統就沒有安定,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唐朝滅亡的原因就是藩鎮制度!
其實,這個對也不對。有人就說了,說這個跟放屁差不多。且聽我慢慢道來。藩鎮的設立與推廣確實是唐王朝的政策失誤,唐的這一決定確實最終導致了它的最終滅亡。這是對的。不對在這是封建制度在一個王朝發展中的必然,封建制度最大的特色不就是封建主與農民之間的矛盾嗎?封建主在封建王朝的發展中逐步強大,它的強大就意味著農民階級的衰落,農民的負擔就會越來越重,大封建主越來越強悍,小封建主與農民就會變得水深火熱。隨後小封建主就會不平衡,農民的境遇就更糟糕了,再然後小封建主就會領導農民造反,去搶大封建主的東西,有些農民就會成為封建主,小封建主成功了就會成為大封建主,迴圈罔替!
說到這裡就又有人不滿意了,會說胡謅八扯,歷史上不是有農民起義嗎?怎麼成了小封建主領導的造反了?是這樣,嚴格意義上,中國歷史上沒有真正的農民起義,即使發生了,也從來沒有成功過。朱元璋不就是農民嗎?他不是建立了大明朝嗎?他也不是主動帶領農民起義的,他是參與農民起義,在農民起義大軍中不斷學習成為了地主階級,有了學識有見識才在大浪淘沙的元末農民起義中脫穎而出的,然而他參加的農民起義隊伍其實並不是農民領導的,就是個小封建主郭子興保家護院拉起來的隊伍,朱元璋成了他女婿也就是進入封建主行列後才逐步強大的。
好了,話說多了,迴歸原題。唐朝本身是多民族大一統的國家,他的成功在於他的相容幷包,他的失敗在於尾大不掉。封建王朝之前的毛病他都有,什麼地方割據啊、宦官專權啊、朋黨之爭啊,他都有!地盤兒太大不好管理,封建王朝的弊病染一點就完蛋。這一是大一統封建王朝的最大詬病!
-
4 # 生生不息鋼鐵俠
藩鎮割據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外地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續百多年直至唐朝滅亡。其發生是由於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添了許多節度使,而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唐朝中央政府本以為,可以透過藩鎮來平定一些叛亂,不料藩鎮就是導致唐朝混亂乃至滅亡的總根源。
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的《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裡,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
實際上,從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平定,到唐懿宗在位期間黃巢起義爆發的乾符年間,大約110多年時間裡,藩鎮的形勢是比較穩定的,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在中晚唐,這四個鎮的節度使曾一度稱王,在朝廷的軍事鎮壓下他們很快都自動廢除了王號。還有幾個稱帝的,比如朱泚、李希烈、秦宗權、黃巢,全都被鎮壓下去。河朔三鎮,又稱河北三鎮,是指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時位於河朔地區的三個藩鎮勢力,是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三個節度使的合稱唐朝後期出現在河北地區的盧龍、成德、魏博三個藩鎮。安史之亂後期,史朝義部將張忠志、田承嗣、李懷仙於寶應元年(762)、廣德元年(763)相繼投降,史朝義自殺,安史之亂結束。唐朝為了籠絡河北降將,先後任命張忠志為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統恆、趙、深、定、易五州(今河北省中部),不久增領冀州,駐恆州(今河北正定);田承嗣為魏(今河北大名北)、博、德、滄、瀛五州(今河北南部、山東北部)都防禦使(不久升為節度使);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統幽、營、平、薊、媯、檀、莫七州(今北京及河北東北部),駐幽州。這些原屬安史的叛將名義上歸順朝廷,實際上並不服從中央,自己署置將吏官員,各握強兵數萬,租賦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唐末黃巢之亂,才開始出現大量藩鎮割據。
黃巢起義,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黃巢領導的民變,是王仙芝起義的後續。也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轉戰近半唐朝江山,導致唐末國力大衰。黃巢起義失敗後,唐朝又勉強維持了二十三年統治。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宣武節度使朱溫受禪,建國號為梁。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
5 # 丶丨小敗類
如果不是黃巢起義唐中央完全有可能消化藩鎮,有東南經濟藩鎮對中央進行給養,中原藩鎮北方藩鎮保護中央,河北三鎮遲早被滅,黃巢一起義藩鎮只能出線自保,本來就有兵有糧實行自治,這一下直接就割據了,心像唐的忠臣還是不少的。
-
6 # 蕭武
前面的唐粉把藩鎮吹得如此勞苦功高、忠李愛唐,考慮過中唐以後的唐朝皇帝的感受嗎?從代宗起,哪個唐朝皇帝對藩鎮不是恨得牙癢癢,又無可奈何?
安史之亂本身就不是被朝廷以武力消滅叛亂力量平定的,而是在一部分叛亂將領又反過來投降朝廷,名義上對朝廷效忠結束的。導致這個結局的原因當然是,朝廷根本沒有能力徹底消滅他們,而他們也不想繼續和朝廷打仗了。
河北三鎮率先脫離朝廷控制,為了威脅和控制,朝廷只好在三鎮緣邊的山東、山西也大量設立藩鎮。山東藩鎮跟著河北藩鎮一塊搞事情,朝廷只好繼續沿秦嶺—淮河一線設定藩鎮,結果淮西藩鎮也不聽中央的了。朝廷沒辦法,只好在全國普遍設立藩鎮。
這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居然也能被唐粉說成唐朝朝廷英明神武、穩操全域性、讓唐朝續命一百多年的成功經驗,真是“大唐中央在下一盤大棋”。這種大棋論要是唐朝的皇帝聽到了,大概要氣得從墓裡爬出來。
唐朝的藩鎮,尤其是淮河以北的各大強鎮,之所以能夠負隅跳梁,頡抗朝廷,不僅是因為他們掌握著轄區內的軍隊,還因為他們完全掌握著轄區內的人事和財政,朝廷基本上沒有什麼能夠制約他們的權力,僅有的也就是他們幹了什麼之後呈報中央,中央備案認可一下。而且,朝廷不認可的時候,他們也無所謂,心情好了拖著,心情不好就直接扯旗造反。
這時候的唐朝皇帝之於華北地區的藩鎮,差不多也就是周天子之於東周時期的諸侯列國。皇帝只是名義上的,各藩鎮對朝廷基本上不承擔什麼責任。至於說所謂的抵禦蠻夷,那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轄區當成自己的私人地盤,當然會抵禦了。問題是,他們不光抵禦滿意入侵,也抵禦朝廷派來的軍隊。
唐朝比周天子好一點的地方也在於,雖然河北、山東、河南乃至密邇畿輔的長安周邊的藩鎮也越來越不聽話,先是涇源之叛,後來乾脆出了一個歧王,但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始終保持著對朝廷的忠誠,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叛亂。所以朝廷仍然仍然能夠從這些地區抽調稅賦,來維持大體上的平衡局面。
這也是為什麼安史之亂在軍事上持續的時間和規模都要比黃巢之亂更大,但對唐朝造成致命一擊的並非安史之亂,而是黃巢之亂的原因。黃巢之亂破壞了唐朝賴以維繫的男方區域,朝廷為了平叛,也不得在男方區域同樣設定藩鎮,而這些藩鎮在設定之後不久,基本上也都逐漸脫離了中央的控制。
也就是說,安史之亂結束之後,整個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唐朝中央已經完全無力控制了。站在朝廷的角度來說,反正自己也無法控制,與其交給一個堅決反對自己的勢力(比如安祿山、史思明),不如讓至少名義上不反對自己的勢力,也就是藩鎮。
但朝廷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恢復安史之亂之前的狀態,削平藩鎮,重建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系,只不過是自身的實力做不到而已。而當時的各藩鎮相互之間誰也消滅不了誰,所以暫時處於均衡狀態,也沒有能力直接反對朝廷。這和春秋時期的情況大體相似,不是沒有人想取代周天子,而是不具備這個條件。
黃巢之亂髮生後,隨著朱溫、李克用的強勢崛起,這個均衡被徹底打破,就如同東周歷史發展到秦國強勢崛起,各國都難以再繼續劃境自守了,周天子作為一個吉祥物的價值也越來越低,最後被消滅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是唐朝第一次出現。東漢晚期實際上就同樣出現了這種情況,黃巾起義之後,各地都自己招募軍隊,一開始是保境安民,後面就逐漸變成專制一方的割據勢力了。無論名義是叫刺史、州牧還是什麼,本質上都已經沒有區別了。而各地的割據勢力相互攻伐,最後演變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而在南宋初期和南明政權初期,也都有人建議過,效法唐朝,在已經完全失控的地方大量設定藩鎮,讓各藩鎮自己去想辦法組織軍隊,為朝廷抵禦正面威脅。但最終結果卻都失敗了。南宋是沒有采納這個建議,而南明政權是同意了的,實際上給予江北四鎮的權力相當大,已經完全可以專制一方了,但仍然沒有成功,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北宋就是從五代十國這種割據局面中打出來的,所以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防治地方割據傾向,加強中央集權。而且從制度上做了諸多安排,軍事區劃與行政區劃完全剝離,甚至在對西夏戰爭中,也沒有完全將軍事與行政區劃合併起來,財政上更是另外單獨搞一套。
明朝也是一樣,領兵的大將只有軍權,但不掌握地方行政權力,財政和人事都要服從中央安排,根本沒有能力割據。所以,即使在遼東這種已經處於戰爭狀態相當長時間的地方,也必須由朝廷派出巡撫、督師這種高級別官員來統一協調,而且在程式上還必須依賴於朝廷的支援,根本無力建立唐朝藩鎮那樣的割據勢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唐朝確實透過藩鎮續命一百多年,但那種續命的質量非常低,而宋明雖然未能成功續命,但統治的質量要高得多了。無論宋朝還是明朝,始終堅持統治一體,不光要統,更要治,不能治的地方寧可不統。
-
7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個真不是
唐的藩鎮始於唐玄宗李隆基改府兵制為募兵制,早期藩鎮是官方封定的軍鎮,他們的權力來自於朝廷的授權,並非什麼割據勢力。只是唐朝在對藩鎮節度使的監管上出現了重大失策:節度使不僅掌握軍權,而且兼管轄區的財政和民政。節度使有權自行募兵,這些招募來計程車兵直接聽命於將領,而對朝廷基本無感。節度使長期任職從不調換轄區,甚至可以兼領數個藩鎮轄區。有兩項權力是必須操之於中央政府之手的——一是軍權,二是財權,節度使可以自行募兵實際等於軍權下放,節度使兼管地方財政意味著他們手中有一直聽命於自己且擁有自己獨立財政體系而無需朝廷撥款的軍隊,這對朝廷而言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藩鎮之禍最終以安史之亂的形式爆發出來,唐朝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平定安史之亂,但在平叛過程中唐朝絕不僅僅只動用了朝廷官軍,而是鼓勵沒參與叛亂的地方藩鎮自行募兵鎮壓叛軍。這樣做的結果是安史之亂雖被平定,但地方藩鎮的勢力不僅未被削弱,反而更加強化。但即使如此也不是所有藩鎮都是割據勢力:事實上真正能稱為割據藩鎮的基本上是華北藩鎮,而江南、四川等地的藩鎮很難稱之為割據勢力。
江南是李唐王朝的財賦重要來源地,尤其是安史之亂後經濟重心南移,朝廷幾乎完全依靠江南的稅賦供養,所以這裡是李唐王朝重點經營的地區。江南藩鎮大多地盤小,也沒多少實際的軍權和財權掌握在手中,實際上他們就是李唐朝廷設立在江南地區的軍鎮,其主要職能是維持江南地區的治安,同時保證運河暢通以便江南的賦稅錢糧能安全運抵京城。四川靠近關中,是李唐朝廷的大後方——安史之亂以及後來的黃巢起義過程中李唐朝廷都避難四川,所以這裡的藩鎮其實也是聽命於朝廷維持地方治安的。
相對而言華北地區的藩鎮基本上可以稱之為割據勢力了,但嚴格意義上即使在華北藩鎮中割據程度也並不相同——絕大多數華北藩鎮只是相對獨立於朝廷,但還是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從朝廷調遣,真正完全自立於朝廷之外的只有范陽、成德、魏博河北三鎮。這是因為河北三鎮嚴格意義上不是利用安史之亂的時機做大做強的割據勢力,而是他們本身就出自安史叛軍系統。處於半獨立狀態的華北各藩鎮雖遵從朝廷指令鎮壓安史叛軍,但其實他們深知:在朝廷眼中自己和叛軍一樣是威脅,如果真把叛軍鎮壓下去了自己就成為朝廷鎮壓的物件。於是處於半獨立狀態的華北各藩鎮同河北三鎮達成默契——河北三鎮以名義上投降歸順朝廷的形式被保留下來,成為完全自立於朝廷之外的絕對割據勢力,而華北地區的其它藩鎮則成為溝通二者之間的橋樑——如果朝廷削藩力度過大,華北藩鎮就會群起而攻之;如果河北三鎮公然叛亂,華北地區的其它藩鎮卻並不會把自己和河北三鎮綁在一輛戰車上。
-
8 # 在野武將
藩鎮和割據是兩回事。
那麼什麼是藩鎮呢?南宋初,範宗尹歸納得很好,他說,“藩鎮之法”是這樣的:
“少與之地而專付以權,擇人久任,以屏王室。”換句話說,作為一種地方行政體制,藩鎮有以下基本特點:(1)藩鎮長官一人,全權負責本地的財、政、軍、司法等事務(區別於宋代的分權制)。(2)藩鎮長官有穩定的轄區,且長期經營自己的轄區(區別於宋代因特殊情況、臨時設定的全權長官)。(3)藩鎮的基本職責是拱衛“王室”。範宗尹認為,“藩鎮之法”好處很明顯,我們現在也應該大力推行。
我們知道,範宗尹提出這個方案,是在1130年,這個時候趙構正在到處逃,全國亂成團。所以,研究南宋初期的學者很熟悉當時範宗尹的藩鎮法。這裡,我要講的是,範宗尹的藩鎮法,不是他自己設計出來的。往近裡說,他延續了李綱的思路,以藩鎮保衛河北河東;往遠了說,其實也反映出北宋思想史中,隱藏著的對唐五代藩鎮體制的再認識——即所謂“弱唐者,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
我們知道,宋太宗廢除藩鎮以來,北宋主流的政治話語就是把藩鎮等同於亂政。這當然是北宋時的一種偏見。但很多人其實已經意識到,不應該從根本上否定藩鎮——換而言之,太宗徹底廢除藩鎮的改革,做得有些過了);只要對藩鎮制度稍加調整,那就是非常好的制度。
不過,北宋大部分時期,大家很少說藩鎮有可取之處——這就政治不正確了。於是大家會變個法說,說我朝太祖的辦法好極了。我們知道,趙匡胤本身來自五代,他的做法基本是五代傳統;況且,趙匡胤本身根本就沒有罷徹藩鎮,尤其邊陲地區,都是節度使長期鎮守。既然北宋人不能說趙匡胤沿用唐五代藩鎮,他們就說,趙匡胤有了一個偉大的發明。什麼發明呢?就是延邊劃一些地方出來,讓將領長期把守,還給這些將領很大的權力。這樣一來,這些將領很熟悉邊陲的情況,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即時處理問題,那邊陲自然不成問題了。
這種做法,不就是藩鎮嘛~
回覆列表
先告訴你答案:完全不是。 唐後期的藩鎮事實上變成了普遍的一級行政區,相當於今天的省。 藩鎮的出現源於盛唐時期的節度使和觀察使的權力合一。唐玄宗時候邊境天天和吐蕃、突厥、契丹等少數民族打仗,戰爭規模很大,所以設立了大軍區——節度使,方便戰區管理。而這個時候唐朝的三百多個州都是歸中央直轄的,朝廷很多時候管不過來,就需要派一些位高權重的大臣作為中央特派員去地方政府巡視,每個巡視員固定巡視一些州,這就是觀察使。 第一個把節度使和觀察使權力合二為一的就是安祿山,這樣他就相當於把整個河北道變成了自己的地盤,所以才有和中央叫板的實力。安史之亂爆發後,局勢大變,為了方便各地平叛,唐朝在內地廣設節度使,賦予管轄下屬州縣的權力,於是節度使自此實際上就成為唐朝的一級行政區了。 安史之亂平定中與平定後的肅宗、代宗年間,藩鎮局勢還不太好,前安史餘部的河朔三鎮——魏博、成德、幽州節度使的鐵桿割據者,很多平叛藩鎮也擁兵自重,不聽朝廷的話。經過各種運籌帷幄的調整,情勢好轉。德宗是個血氣方剛的中二少年,上臺以後迫不及待要把不聽話的藩鎮全部幹掉,發動了針對河北三鎮的猛烈進攻,結果引發了四鎮之亂,從西北調邊兵增援,又引發了朱泚之亂,丟了長安,差點亡國。不過藉此機會,唐朝廷瓦解了中央方最強大的藩鎮——朔方節度使的勢力。到憲宗上臺後,勵精圖治,滅了河朔三鎮外最後保持割據狀態的淮西節度使和淄青節度使,河朔三鎮也上表歸順,是唐後期國家威望的定點。從這時到唐末僖宗時是藩鎮局勢的穩定期,全國大致有五十個藩鎮左右。張國剛先生把他們分為四種:邊疆御邊型,分佈於長安西北邊境,用來拱衛京畿;中原防遏型,分佈於山西、河南,用來防範河朔三鎮,護衛漕運安全;東南財源型,包括廣大南方地區,朝廷的後花園,負責經濟支援;河朔割據型,就是河朔三鎮魏博、成德、幽州。在河朔三鎮外的其他藩鎮,完全就是朝廷的普通政區,朝廷握有人事調動權在內的正常權力;哪怕是在河朔三鎮,他們也只能保持半獨立狀態,不僅節度使的任命名義上要朝廷授予,朝廷有戰事,他們照樣要派兵援助。 也就是說,割據的藩鎮事實上只佔唐朝藩鎮的極小部分罷了。 這樣的穩定局面持續了近一個世紀,黃巢起兵後國家大亂,各地藩鎮局勢劇烈變動,徹底變成軍閥,那是唐末最後一二十年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