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4
回覆列表
  • 1 # jinian123

    漢人歷來都是有自己的民族服飾的,而且極為重視,歷代的服飾形制也有一些變化,漢人的服飾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漢服,比如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圓領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左傳有云“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這就是華夏的由來,春秋時的孔子曾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足以看出漢人對自己的民族服飾十分重視的。滿清入關時,漢人並沒有太多的反抗,當時的漢人在想,無論誰做皇帝我們也是一樣過,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滿清對漢人實施的是文化滅絕,大肆推行剃髮易服,於是激起漢人強烈反抗,滿清為了壓迫漢人制造了大量極為慘痛的大屠殺,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後來又大興文字獄,修四庫全書並篡改毀掉大量的典籍,閹割儒家思想,程朱理學從思想上奴役漢人,極大的摧毀了漢文化,幾乎使漢文化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 2 # 鄉村播報橙二狗

    漢族服裝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裝之一,大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用織好的麻布來做衣服,而後有出現了養蠶與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也日趨完備。在黃帝時期,服飾制度就初步形成,夏商以後,衣冠制度初步建立,而到了西周便逐漸的走向了完備。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制度的影響,各個諸侯國之間的服裝形式出現了明顯的不同,並且創造了“深衣”,冠服制度也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利益的一種表現形式,此後,中國的衣冠制度也變得更加詳盡,更加完備。漢族的這一服飾制度自周代至明代,儘管橫跨了三千多年的時空,儘管也經歷了許多的風雨洗禮,但漢人服裝的基本形式是沒有改變過的,但到了清朝,隨著滿族的入主中原,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也最終導致原有的漢服制度走向崩潰。

    一、清入關前漢族服飾的演變

    幾乎從服裝出現的那天起,人們就將其社會身份、生活習慣、審美情趣以及種種文化觀念融入到了服裝當中。服裝的形式,可以說是社會風貌最直觀、最真實的體現,。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衣冠大國,從遺留下來的豐富的史料來看,中國的服飾文化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考古發現大約二萬年前,在北京周口店生活過的原始先民,就已經開始佩帶飾物,當然這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服裝,但隨著農業的進一步的發展與成熟,到了新石器時代(約-6000年~-2000年)人們已經有了尾飾、辮飾甚至裙裝。先民將一塊大步對摺,在中間穿孔將頭伸出,在腰的部位用一根繩子繫住。這種富有張力、充滿立體感的衣服被稱之為“貫口衫”。當然了,社會在不斷的進步,等級也就逐漸的形成,各種區分尊卑等級的禮儀也就應運而生,這也促使了相關服裝的進一步繁榮。而中國 的衣冠制度最初形成於周代,上到君主,下到臣民,都有相關的服飾規定,並寫進了“治國典章”中。那時的服裝型別已經很全面了,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漢民族的服裝基本上定型了,這便是寬衣大袖的傳統服裝,肥大的衣袖不僅是區分其他民族的一個顯著特點同樣也給日常的穿著帶來了許多方便,這也是漢族服裝得以推廣並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漢族服裝的另外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衣釦,但由於沒有衣釦,所以必須用一根繩子把衣服束住,才不至於敞胸露懷,當時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階層穿“短衫”,上身叫“衣”,下身叫“裳”,在今天的漢語中還有“衣裳”一詞,對於那些有地位的人,以及不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讀書人,一般都穿“長衫”,即上衣下裳連為一體的袍服,也正是從漢代,袍服被用於朝服,此後,唐、宋、明等各朝代也沿用衣袖肥大不使用衣釦的典型漢族服裝來做為朝廷官員的正式服裝,因此,寬衣大袖的服裝也成為中原地區漢民族文明的一種象徵。

    同樣,寬衣大袖的漢族服裝業反映出了漢族人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即追求清閒幽靜不喜歡刺激冒險的生活。寬衣大袖的服裝對於賞月看花、吟詩作畫、撫琴下棋的悠閒生活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但穿這樣的衣服去騎馬打獵卻非常的不便,因此,中原周圍的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多穿著窄袖緊身的服裝以適應他們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同樣他們也試圖改變漢族所採用的衣冠形式。比如,趙國的趙武靈王曾經想推行窄袖緊身的“胡服”,但由於傳統勢力太過強大而沒有取得成功,在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窄袖緊身的胡服也曾經風行一時,但最終都沒有對漢族服飾產生過太大的影響。而這種歷經風雨流傳數千年的漢族服裝卻為何隨著滿清的入關而最終走出人們的視線呢?

    二、政治上徹底消滅漢族殘留

    早在清入關之前,北方的遊牧民族其服飾多以窄身緊袖為主,同樣也不帶帽子,這就與中原華夏民族的寬衣大袖格格不入。17世紀初,隨著滿洲的興起和擴張,這一特定的風俗習慣轉而就演變成民族鬥爭執間征服與被征服、奴役與被奴役的政治問題,而清代在與明的戰爭中以及滅明之後,清朝的統治者為了達到消滅漢族的民族認同感並進一步維護滿洲貴族統治的目的,進而大力推行甚至可以說是殘忍的推行本民族的髮型和服裝,並用殘酷的手段來禁止人們穿戴漢族服裝,在歷史上被稱作“剃髮易服”。

    明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後金為清,繼續推行“剃髮易服”的政策,還明令公佈“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洲式樣,男人不許穿寬衣大袖,女人不許梳頭纏足”①很明顯,皇太極的目的是防止女真人受到漢人寬衣大袖的影響,乃至危機滿洲的民族政權。為此,皇太極也曾經反覆告誡滿洲貴族,嚴格遵守滿洲衣冠的風俗習慣等等,“昔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語,……使後世無變祖宗之制”。②在他們看來,只要漢人肯剃髮易服,除去自己的傳統服飾,就會斷其復明之路,進而效忠滿清統治者,做一名滿清的順民。因此,在滿洲入關以後就變本加厲的推行這個血腥的民族政策。

    清軍入關後在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也就是清軍大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的第一天就下令剃頭政策。五月初一,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進通州,知州出來迎降,多爾袞便“諭令剃髮”。次日,多爾袞又給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別發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撫,而提出的唯一要求便是“投誠官吏軍民皆須剃髮,衣冠悉遵本朝制度”③。這是滿洲進入北京後正式下達的剃頭變衣冠的法令。但是,這一個政策卻遭到了漢人的強烈反對。在朝的漢族官員遵照政策剃髮的人寥寥無幾,不少官員觀望不出,甚至護法南逃,京畿地區的百姓更是揭竿而起,就連吳三桂也說“中國衣冠相傳上千年,若欲去發寧去頭耳”。而多爾袞見人們反抗十分激烈,而滿洲貴族的統治尚未穩定,自知操之過急,被迫收回了命令,並於順治元年五月二十日在諭旨中說“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願,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④。所以,清軍入關之後,剃髮、易服的政策讓也只實行了一個多月而已。然而,這一政策並沒就此結束,當滿洲統治者認為天下既定以後,立刻以民族征服者的姿態,悍然下令全國男性官民一律剃髮。

    順治二年六月十五日,清軍攻佔南京,多爾袞便再次下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倘有不從,軍法從事,……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⑤。大家可以看出,這個佈告不單單要求民眾,同時也要求地方官員嚴厲執行,更不允許舊的衣冠發制的存在,同時針對說情的、包庇的也要加以治罪,甚至是“殺無赦”。這是一道死命令,是一道只許執行而不許違抗的死命令。在這樣的情況下,衣冠的形式已經上升到順逆之臣的標誌了,成了一個有著“區別順逆”功能的道具,而這一切卻都是滿清政府一手造成的。

    不可否認,在整個過程中,一部分膽小怕死的漢族官員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有記載的像孫之獬,他在明末清初的官場上可以說是聲名狼藉、臭名昭著。清兵進京之後,他為了投靠新主子,極盡巴結奉承之能,就是為了表示自己效忠滿清。“於眾人未剃髮之前,即行剃髮,舉家男婦皆效滿裝” ⑥,為了進一步表示自己對朝廷的忠誠,上奏順治帝“陛下平定中國,萬里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⑦。但是不是就可以說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是因為孫之獬而來呢?很顯然,並不是。“剃髮易服”本來就是滿清王朝既定的國策,有沒有人出面奏請,頭髮還是要剃的、衣服也還是要換的,只是推行的方式和策略不同而已。而且這一切也是隨著清王朝的統治實力而變化的。滿清“定鼎燕京”之後,當時還沒有佔據全中國的能力,所以那時多爾袞所下的剃髮的命令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推行,因為這個時期的滿清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應付由於剃髮所引起的矛盾,因此,剃髮的命令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推行;但當清軍佔領南京之後,滿洲貴族有了統一天下的野心,同樣也擁有了這樣的能力的時候,就露出了民族征服者的猙獰面目。這次,多爾袞也不會再考慮漢人願不願意就直接開始野蠻的推行起了這個醞釀已久的民族壓迫政策。

    這種野蠻的民族壓迫政策,引起了漢族人民的極大憤怒。漢族人民把堅守自己民族的傳統服裝作為一種民族大義的表現,也是“齊民心,別戎狄”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把放棄自己本民族的服裝看作是亡國的表現。因此,在面對的橫徵暴斂的滿清統治者時。漢族人民為了維護自己本民族的尊嚴同滿清統治者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清軍佔領南京之後,剃髮的命令便依次到達蘇州、常熟、嘉定等地區,所到一地,人心大譁,紛紛起身進行武裝鬥爭,而滿清統治者也隨之進行殘酷的鎮壓。七月初六,清軍攻破崑山,總兵王佐才帶領人們一起進行抵抗,因寡不敵眾,而穿戴整齊在衙署中自殺。可殘忍的清軍面對無辜的百姓卻絲毫沒有手軟,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有史料記載“總計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墮井投繯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倖免者十之一”⑧。可見當時的慘烈景象。

    遭屠城的並非崑山一地,嘉定,因剃髮不盡而遭到三次屠殺,還有大家所熟知的江陰人民反剃髮鬥爭。江陰人民壯烈的據城抗清就是在滿清委派的知縣宣佈剃髮之後爆發的。從閏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兩個多月期間,清軍對江陰屢攻不下,喪亡“三位王爺和十八員大將”,而江陰城中糧食眼看就要告罄,但戰士們卻士氣越發的激昂,高唱著“江陰人打仗八十日,寧死不投降”的雄壯軍歌。清軍又調來西洋大炮轟城,八月二十日,江陰城被清軍攻破。清軍攻進江陰後,十分痛恨江陰人民的頑強抵抗,就下令屠城,“滿城屠淨,然後封刀”。全城人民皆以先死為幸,無一人順從。“大砍大殺了三天,被屠殺者達17萬2千人,未死的老小僅有53人。江陰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達80多天之久,打敗了清軍二三十萬的大軍,殺死了七萬五千多清兵,使滿清侵略者付出了極大的代價”⑨。在嘉定三屠後,當滿清統治者如願以償的將“削髮令已行”的大旗插上城頭的時候,滿城已是白骨累累,即使是這樣,在滿清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內卻沒有一人投降。

    相應的,為了保證推行剃法令能夠執行到底,滿洲統治者對起義反抗的義軍不單單進行武力鎮壓,還伴隨著搶掠和血腥屠戮,以及滅絕人性的獸行。

  • 3 # 達瓦里希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傳統服飾,但是中國的漢族傳統服飾卻難導蹤影,這是為什麼,現在在一些需要使用民族服飾的國際場合,中國使用旗袍、馬褂,這是中國主體民族漢族的傳統服飾嗎?這種有著顯著馬上生活特色的服裝顯然不是耕讀為生的漢族人的服飾。把有清一代培養和形成的傳統服飾放大作為我們的民族服飾也是不妥的。

    古代漢族的傳統服飾是極為講究的。華人強調禮,是以禮治國,服裝是禮的一部分,並發展出了冠服制度。幾歲戴什麼冠穿什麼衣,什麼身份戴什麼冠穿什麼衣都有約定的禮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漢民族的服裝基本上定型了,這便是寬衣大袖的傳統服裝,肥大的衣袖不僅是區分其他民族的一個顯著特點,並且因為方便生活而流行。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階層穿“短衫”,上身叫“衣”,下身叫“裳”,合起來就是“衣裳”一詞,那些有地位的人,以及不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讀書人,一般都穿“長衫”,即上衣下裳連為一體的袍服。寬衣大袖對應的是一種儒雅恬靜的生活態度,而遊牧民族為了方便騎馬和獵牧生活一般都是窄袖緊衣,史稱胡服。兩者非常不一樣。

    清軍入關後,為了真正使被佔領地區的漢人順從,開始了強行的漢人胡化,其中髮型和服裝是重點,所謂的留髮不留頭、留頭留髮,漢人意識中髮膚受之父母,剃成胡人的一綹頭髮是奇恥大辱,在滿人髮型裡,漢人的冠冕都不能用了。所謂衣冠南渡,衣冠成為中原文化禮法的代稱。

    滿人髮型極為醜陋,可想而知文化繁盛之地江南士人的絕命反抗,嘉定三屠等清軍在蘇中、蘇南地區大肆屠殺。在清代,反清復明的口號在民間一直存在,即使康雍乾三朝也有。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的最初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壯大之後才提五族共和。新中國成立以後,忙著用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現代化方式重構中國,西來的意識形態仍然是主流,傳統文化一度被作為四舊拋棄了,所以重建漢家衣冠一直不在官方日程,另外也可能顧慮到一旦主體民族的民族意識抬頭會使民族問題更加麻煩,所以用西式的——現代化的服裝如西服、婚紗來代替中式的——民族化的漢服,作為提倡的方向。

  • 4 # 閒看秋風999

    這樣的漢服你敢穿嗎?穿上以後,你的手機,車鑰匙,銀行卡,等等往哪放?

    上衣,秦漢時名目繁多。大別之,有以下幾種:

    禪衣。禪衣是一種單層的長袍,源於先秦的深衣而與深衣又有所不同。深衣由衣和裳縫合而成,肥大臃腫。禪衣上下相通,不別衣裳,較深衣輕便。秦、西漢之時,禪衣是一般地主和貴族的常服。據《漢書·江充傳》載:“初,充召見犬臺宮,自請願以所常被服冠見上,上許之。充衣紗糓禪衣,曲裾後垂交輸。”據《漢書·蓋寬饒傳》,至遲到宣帝時,司馬等武官開始服用禪衣。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一件用素色紗做成的禪衣,衣長128釐米,袖長190釐米,重量只有49克。

    襜褕。襜褕為禪衣之變種。禪衣曲裾,襜褕則是直裾,所謂“直裾謂之襜褕”。在漢代,襜褕為婦女常服,男子雖也有服用者,但較少。綠林軍將士服襜褕,三輔舊官吏和士人譏笑他們“服婦人衣”。

    袍。袍源出於深衣。《釋名·釋衣服》雲:“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內衣也。”又說:“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袍有裡有面,也謂之“復袍”。有時還填以綿絮。故袍多為春秋服和冬服。

    襦。襦是一種及於膝的短衣,有面有裡,也謂之“複襦”,為禦寒之衣。古詩《孤兒行》曰:“冬無複襦,夏無單衣。”

    汗衣。《釋名·釋衣服》曰:“身受汗垢之衣也。”汗衣是一種內衣,其作用相當於現代的背心,而樣式則近似於現代的馬甲。

    下衣曰“裳”,所謂上衣下裳。裳主要有以下幾種:

    袴。“袴,謂脛衣也。”似後世的套褲,穿於兩腿,分掛於腰帶上。顯貴子弟以紈作袴,故稱“紈袴子弟”。

    褌。裙。裙也作“帬”,男女皆可服用,但以女子為多。

    犢鼻褲。褲腿較短的褌,曰“犢鼻褲”,近似現代的褲衩。司馬相如在成都當酒保時即曾穿過犢鼻褲。這是一種盛夏之服。

    秦漢時的衣和裳皆用帶子系扎。用帶子系扎,需用帶鉤。考古發現的帶鉤,長者幾近半,短者僅二至三釐米。就質料而言,多為金、玉、銅、鐵,也有石、骨、木、陶等。帶鉤的用法大致有三:一是將鉤紐嵌入革帶一端,鉤弦向外,與腰腹弧度貼合,鉤首鉤在革帶另一端的穿孔中。二是將兩個或更多相同規格的帶鉤並聯起來使用。三是帶鉤並不直接鉤在革帶上,而是在革帶的一端先置一環,鉤首掛在環上。

    鞋,有單底、復底之分。單底的鞋稱履。

    履有三種:一種是用皮革製成,也曰“鞜”。其深而大者,謂之“裒”;薄革的小履,謂之“鞮”;以柔皮製作、頭尖者,謂之“靸”。一種用絲製成,曰“綿履”,雲夢出土的秦簡《法律答問》說:“以絲雜織履,履有文,乃為綿履。”一種是用麻製成,也叫“不借”,所謂“不借者,小履也。以麻為之,其賤易得,人各自有,不須假借,因為名也。”也有以草為之者。復底的鞋,曰“舃”、“屐”。舃,乃履下有木底者,木底與履底大小相同,實心。屐則以木為之,或以帛為面,有的以漆畫之,下有兩木齒。《續漢書·五行志》:“延熹中,京師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初嫁,作漆畫屐,五色採作絲。”據《搜神記》載,男鞋方頭,女鞋圓頭。但男女往往通用。從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中的貴婦人的鞋和出土的四雙青絲鞋來看,女鞋的前頭有兩個昂起的小尖角。

    穿上這麼一套行頭,走上街頭會是怎麼一種感覺和效果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的有家長理解00後孩子抑鬱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