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們一起玩經常會吵架。
5
回覆列表
  • 1 # 幽默愛笑吧

    家長別幻想能夠公平地解決孩子們的矛盾,這根本不可能!家長也別指望著孩子們會永遠和諧相處,孩子間有矛盾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實際情況是,孩子們不用一定要喜歡彼此或者每時每刻都相處融洽,但是他們要學會尊重彼此的感情,學會換位思考,為全家和諧穩定的氣氛作貢獻。如果家長強調這個基本原則,孩子們反而會相處得更好(畢竟,任何深厚感情的基石都是懂得換位思考和相互尊重)。

    問題表現

    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會不時地吵嘴、爭論,有些情況不用管,他們自己會解決。但是家長要注意,下面的情況就意味著你要出面干預了。

    1.爭論升級。孩子們開始激烈地罵入、大喊大叫或者動武(打人、踢、出

    拳頭)。這時家長就要把孩子隔離開,不能再讓他們待在一起。2.敵對情緒升級。開始破壞對方的東西或者和其他人的友情。3.情緒變得越來越低落。兩個孩子(或者其中一個)感到大家不再像以前

    一樣愛自己,自我認可程度和家庭歸屬感也受到負面影響。

    4.家庭和睦的景象不再。儘管家長盡了全力,兩個孩子的關係還是變得很僵,或者衝突依然在升級。孩子間的矛盾已經開始影響到全家的歡樂氣氛和穩定。

    最新研究與發現:大部分家長都偏心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家庭社會學家凱瑟琳·孔哲在三年裡對384名有

    兄弟姐妹的青少年進行了三次家訪,瞭解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情況。她把家庭成員共同解決典型糾紛的場面錄了像,得出的結論是,650i1)的媽媽和70%的爸爸都有明顯的偏心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們會偏向老大。另外,孩子們也能向研究人員明確說出,父母偏心哪個孩子。雖然不被父母偏愛的孩子試圖輕描淡寫地對待這種情況,但是他們明顯地感到傷心,自我價值認知也受到負面影響。因此,家長們請注意:孩子們非常敏感,他們會察覺到父母的情緒和偏愛,尤其是父母會偏向誰,不被偏愛的孩子可能會怨恨父母一輩子。

    為什麼要讓孩子作出改變?

    “媽!雅克布擰我了!”“咱們把詹妮弗送人吧?”“我恨弟弟!”“莎

    拉為什麼老和我們一起玩,不找她自己的朋友?”

    聽到孩子們整日吵來吵去是不是覺得煩死了?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們親密無間,但是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有些吵鬧是在所難免的。孩子們的年齡差距越小,就越容易吵嘴。家長要記住的是,研究表明,孩子們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空閒時間都和兄弟姐妹在一起,多於和父母、老師或者朋友們相處的時

    間。雖然家長沒法強迫孩子們互相喜歡,但還是可以採用下面的教育方法減少孩子們之間的吵鬧,教會孩子們克服嫉妒心理,學會彼此欣賞,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相處(甚至更加喜歡對方)。

    簿》髫解決方若i蘿i鬻鬻攀l簿溱襟鬻攀鏊《鬻鬻顰饔蒸蒸攀蒸鬻l麟囊澄

    第一步:問題出現前,提早預防。

    1.找出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

    下面列出了孩子們吵鬧、衝突的常見原因。家長對照一番,看看哪一條符合自己家的情況,然後想想有沒有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法。

    ·孩子們的脾氣、個性、能力、重視的事情和風格截然不同。·目前的家庭是再婚家庭,兄弟姐妹並非同父同母。

    ·孩子們總是壓抑自己的不滿,敵對情緒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孩子們無法按照自己的興趣做事或者隱私沒有保障,沒有單獨的時間發展自己的友情。

    ·家裡財務困難、父母關係不合、生病或者心理創傷造成家裡氣氛緊張。·孩子們不會用正確的詞彙、技能或者成熟的心態來解決問題或說出自己的煩惱。

    ·孩子們在模仿大人的行為舉止(父母正在和孩子、孩子的祖父母或者老闆鬧矛盾)。

    ·其中一個孩子是特需兒童,或者非常好鬥、做事衝動。

    2.找到孩子閥矛盾的導火索。

    家長先在孩子們不知情的情況下觀察他們吵架的情景,特別留意雙方在矛盾爆發前的行為。

    ·哪個孩子有不文明的行為(如言語刻薄、打人、罵人或者咬人,從而導致衝突升級)?

    ·孩子們經常為了什麼吵鬧?例如,是不是都想玩同一個玩具?還是都想

    在同一個時間裡用電腦?還是都想著電視,但是想看的節目不一樣7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減少紛爭?例如,買一模一樣的玩具,安排電腦使用

    時間表,教會孩子學會在衝突升級前平復情緒。

    ·孩子們吵架的時候,家長會做些什麼?孩子們對於你的干預是什麼態

    度?你的干預會激化、緩和還是消解孩子們的矛盾7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降低日後產生同樣矛盾的風險?

    3.反省過去的做法。

    家長是不是偏心哪個孩子?還是對某個孩子要求得更嚴?反思過去的做法,家長有沒有:

    ·對某個孩子期望過高7·給予某個孩子太多關注7·向著某個孩子,數落另一個孩子7

    ·更多地採信了某個孩子的說法或者假定這個孩子就是對的7·當著孩子們的面比較他們7

    ·表揚一個,批評一個,鼓勵孩子們在學習、體育、人緣方面大比拼7·對於每個孩子的愛好、朋友、學校和興趣都一視同仁7

    ·公平地讓孩子們分擔家務,公平地給予孩子們獎勵和機會7·看到每個孩子都是同樣地眼前一亮?

    家長可以寫下每個孩子在自己眼裡的優缺點。在這份“孩子優缺點清單”中,如果優點太多或太少,家長都要反省,都要好好想想:我要怎麼改變呢?首先,你要盡一切努力降低孩子們之間的競爭。你要留意哪些日常活動會讓孩子們你爭我搶。下面列出了家長要避免的事情,以防孩子們相互怨恨。

    ①永遠不要比較孩子。不要說:“你怎麼不如哥哥球打得好?”“你姐姐在你這個年齡,拿回家的試卷都是滿分。”否則會讓孩子感到他在父母眼裡不如自己的哥哥姐姐。

    ②避免給孩子貼標籤。家長一定要記住:除非這個標籤或者外號是鼓勵性的,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否則不要給孩子下斷語或者貼標籤。這些外號(“小笨笨”“磨蹭鬼”“小胖子”)會對孩子產生心理暗示,讓孩子自暴自棄。孩子的自我認可程度也會受到負面影響,甚至直到成年後都有心理陰影。③讓孩子們學會合作。家長要停止讓孩子們爭當第一的遊戲(“看看誰穿衣服最快?”“這個星期誰刷牙次數最多?”)而是要讓孩子們進行需要彼此合作的遊戲,不必非要有輸贏之分。與其讓孩子們打敗對方、爭當第一,不如讓他們打敗過去的記錄,創造最快完成任務的新紀錄。

    ④發展孩子的專長。每個孩子都想證明自己,這通常會加劇和兄弟姐妹的競爭。可能孩子們擅長的領域並不相同,家長要了解每個孩子的專長,讓孩子在這方面多發展。例如,對於有藝術細胞的孩子,家長就應該給他買彩筆和素描本,鼓勵他上藝術類的課外班。關鍵是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自己的天分,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特長,這樣的話,孩子們就不再爭當同一領域的“明星”了。⑤允許孩子有隱私。如果孩子們老待在一起,家長要想辦法讓孩子們分開一會兒,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空間。如果孩子們住在一個房間裡,家長要把衣櫥甚至是房間均分,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書桌、留言板、書架、衣服、抽屜和玩具箱。如果家長不是特別忙,儘量不要把孩子的活動安排在一起。要讓孩子們在不同的時間出去和朋友們玩。這需要全家大人的協調。

    ⑥表揚孩子們的合作行為。在孩子們進行分享、一塊玩或者和平解決糾紛的時候,家長要當場提出表揚,讓孩子們知道家長為他們的合作行為感到驕傲。如果孩子們覺得家長欣賞他們的做法,他們就更可能重複同樣的行為。“我非常高興你們這次平靜地解決了問題,太棒了。”“我看到你們倆商量著怎麼把DVD拿出來,幹得不錯。”

    第二步:問題出現時,快速反應。

    ,,架搿乒立。大多數的研究發現,家長越介入孩子們的爭端,孩子們就越會爭吵不休。孩子們需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所以,家長要在爭吵升級前進行干預。如果孩子們吵起來了,家長要保持中立,只在孩子們無法解決矛盾的時候再提出自己的建議。

    2.安茄和每個芽子的貓筋fff/H]。家長儘量安排和每個孩子都有獨處的時間,這樣的話,家長的全部注意力就會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例如,一次只帶一個孩子去購物、看電影或者買冰激凌,請別的大人幫忙照看其他孩子。

    一位媽媽的成功經驗

    我的兩個孩子,一個八歲,一個六歲,在一起就打架。我試過好多方法(當和事佬、不讓他倆單獨待在一起、哄過、罵過),但他們還是老吵架。我突然想到,可能是因為我對於他們的爭吵太過關注了,這種關注反而助長了他倆有點兒事就吵來吵去。想通這一點兒後我就不管他們了,讓他們自己有事自己解決。神奇的效果出現了,他倆吵架的次數反而比以前少了。

    j.世每爹茄子彩方祝會彪彪是客麼回{釔在孩子們打起來了,或者情緒激動的時候,家長讓每個孩子都輪流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每個孩子(特別是弟弟、妹妹或者話還說不利落的孩子)都需要感到家長也在聽自己的說法。每個孩子在說話的時候,你要告訴其他的孩子認真聽,不許打斷,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家長可能要計時,告訴孩子們每個人只能說上幾分鐘,到時間就不能再說了。聽完孩子的話後,家長再重複一遍他的觀點,表示自己聽懂了。家長可以隨後問孩子:“你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彳,提-u於須,分殷法摩力。看到哪個孩子要發脾氣或者不耐煩了,家長就要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或者不讓他倆待在一起。“你倆先別玩了。”“要不要來吃冰棒?”“你倆休息一會兒,各自待上5分鐘再回來玩吧?”家長要在孩子們的爭吵升級之前就採用這個辦法,這可以輕鬆改變孩子的壞情緒。

    簡單小妙招:

    5個小方法,阻止孩子們吵鬧不休

    下面列出了減少孩子們爭吵的5個方法,每個方法都要持之以恆才有效果。

    1.不要大喊大叫。家裡人都要用平靜的語氣說話,不能大喊大叫“妒果孩子們爭吵的聲音越來越零謄驀他人可以做一個“暫停’’的手勢,示意他該冷靜一下了。.

    2.不能不問自拿。告訴孩子們要是想借用或者拿走兄弟姐妹的東西,必須要事先徵得主人的同意(這是孩子們,特別是十一二歲的孩子們,爭吵的主要原因)。

    3.不能做出傷人的舉動。在家裡不能打人、罵人或者做出其他的傷人攀動,如果犯了這方面的錯誤,就要接受懲罰(把小孩子關在某個磚蠢疲省幾分鐘;限制孩子的某簍懿委’。

    辱.寨長只在確定誰錯的時候矛彳有在親耳聽到、親瞌攀辯孩子們為什麼起衝突的時候,家長才能介入。如果哪個孩子向你告狀,家長就建議孩子們用“石頭、剪刀、布”的方法自己解決。這樣的話,家長會保持中立,孩子們也會學著自己解決問題。

    5.不能告狀。這一招能夠有效地減少小孩子間相互怨恨。“是不是哥哥要惹上麻煩了?還是哥哥要受傷了?媽媽只關心這兩個問題,譽慧鏊蹇零想呀。”麓謄lji。。i;i;i

    第三步:問題解決後,引導孩子保持好習慣。

    2.芷藶子摩感憾例喲紅}場。在衝突中,孩子通常感到自己被不公平地對待了,而不會去想對方的感受。家長要問孩子:“現在想想對方的立場。姐姐會是什麼心情?”也可以問孩子:“剛才的事,姐姐會怎麼說?”有的家長讓孩子們從對方立場寫下衝突的過程,再互相比較。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3,-t刃:裝.蘑會及。不要讓孩子間的敵意愈積愈多,否則會導致更多的衝突和怨恨。家長要創造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煩惱,並解決他認為不公平的問題。家庭會議能夠讓孩子們暢所欲言,討論彼此間的矛盾。家長還可以乘機給孩子們講講什麼是“公平爭吵法”(見下文“簡單小妙招”)。在家庭會議開始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們先說說彼此的優點,放鬆一下氣氛(我知道一開始會很難,但如果家長堅持,孩子們會在家庭會議開始前就想好要說對方什麼好話)。有的家庭設立了“意見箱”,孩子可以請家長“仲裁”他和另一個孩子的矛盾。家庭會議的最大好處是能讓孩子們用健康的方式釋放自己的情緒。

    A-達成公平的解決方法(Agreeonafairaltemative)。除非哪個孩子受了傷或者發生的衝突大到孩子們無法自己解決,否則,誰都不能到爸爸媽媽那兒告狀。孩子們要靠自己想出公平的解決辦法,讓雙方都滿意。

    R-要有禮貌(Remainrespectful)。不要說髒話,不要進行人身攻擊。等對方說完,自己再說,注意認真聽,不要打斷對方,直到雙方達成公平的解決辦法。

    不同年齡孩子的不同表現

    一般規律是,孩子間隔的年齡越小或者性別相同,就越容易爭吵不休。著名的葛塞爾兒童發展學院(GesellInstitute)研究了不同年齡的孩子和兄弟姐妹發生矛盾的情況。

    3~5歲——可以在家長引導下解決矛盾

    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比較自我中心、做事衝動,還沒有成熟到能夠解決問題,所以孩子們間的摩擦最多,但是他們也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學著想出解決辦法。2~4歲之間的小孩子每10分鐘就要吵上一通,3~7歲間的孩子每小時就會有3.5次摩擦。

    6~10歲——行為因年齡而不同

    5~11歲的孩子會對兄弟姐妹產生強烈的嫉妒。5歲的孩子沒有那麼強烈的“就得我說了算”的心態,能夠像個“小媽媽”一樣照顧弟弟妹妹,也能夠同意輪流玩玩具或者分享自己的玩具。6歲的孩子會更加唯我獨尊,不願意妥協,會和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吵上一通;這個年齡的孩子事事都要爭第一,不能接受失敗,也會常常抱怨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7歲孩子的攻擊性和好勝心都有所減

    弱,會保護弟弟妹妹,但是還是常常會和年齡相近的弟弟妹妹吵架。8歲的孩子口齒靈便,更會爭論不休,很難原諒或者無視其他孩子的錯誤;這個年齡的孩子非常不喜歡小弟弟或者小妹妹老黏在身後,雖然他們自己也想和大孩子一起玩(大孩子也不願意帶著他們玩)。

    11~18歲——渴望被同齡人接納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非常渴望被同齡人接納,並獲得(相對於家長的)獨立,他們需要有自己的朋友,需要發展自己的興趣。所以,家長不要讓弟弟妹妹跟著這個年齡段的哥哥姐姐。到了9歲,孩子們之間的關係開始好轉,通常會保護弟弟妹妹,為自己的哥哥姐姐感到自豪。在和兄弟姐妹發生衝突時,他們會計較“誰先起的頭兒”。10歲的孩子和兄弟姐妹間的關係明顯改善,到了11歲,孩子情緒變化快,又開始和兄弟姐妹發生摩擦、打打鬧鬧。12歲的孩子對於公平有了更加成熟的理解,與兄弟姐妹間的關係通常會有所改善。到了13歲,孩子們間開始形成真正的友誼,通常物件是兄弟姐妹中和自己年齡最接近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兄弟姐妹間最常見的吵架原因是不告而借或者損壞了對方的東西。

  • 2 # YoKID育兒寶典

    YoKID優兒學堂心理專家李嬌老師:

    這個問題是好多家長都會遇到的,尤其是二胎政策的推行,好多家庭都考慮或者已經有了二寶,但是大寶和二寶在一起的時候經常吵鬧、打架,很是頭疼。

    如果是因為大寶不喜歡二寶,造成倆人經常吵吵鬧鬧,這種情況下,就要做好大寶的思想工作。不能強制性的讓大寶讓著弟弟妹妹,因為在沒有二寶的時候,大寶倍受大家關注,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都很是疼愛家裡新添的大寶。但是二寶的到來,“搶”了大寶的位置,大家都開始關注二寶,或多或少的忽略了大寶。甚至有時候當二寶哭泣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就以為是大寶弄哭的,是我們這種“大寶不喜歡二寶”的觀點先入為主,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最好的做法是什麼,是平等對待,買玩具、買禮物,都要顧及到,不能偏頗年紀小的二寶。

    如果不存在上述的現象,只是正常玩樂,那家長完全可以淡然處之。寶寶要打要鬧是因為找到了同伴,可以娛樂,如果強制寶寶安安靜靜的,還可能會適得其反呢。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如果吵架了,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可能就是他拿了他喜歡的顏色,他拿了他的玩具這些小事,要去引導他們怎麼處理,比如說交換、溝通。不要一吵架就要去幹涉,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處理不了的引導他們處理。小孩子的世界很單純,無非就是喜歡或者不喜歡,而且情緒消退的特別快,前一秒還誰都不理誰,後一秒相視一笑,就又一起去玩耍了。不要將他們的情緒放大化,用成人的觀念去思考小孩子的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老是跟在美國的後面有沒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