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俞瑜營養師

    提綱:

    一、食物消化

    二、兩天沒有排便,我便秘了嗎?

    三、不排就算了?

    四、飲食注意需分清便秘型別

    五、瀉藥使用需有的放矢

    正文:

    一、食物消化

    正常人食物透過牙齒的充分咀嚼磨碎後進入胃腸道,經過消化、吸收,最終將殘渣變成糞便排出體外。這個過程大約需要24-48小時,所以兩次大便間隔時間一般是1-2天。

    每個人的排便習慣不同,有的人每日1-2次,也有一些人2-3天才一次,雖然排便間隔或次數不同,但只要大便黃軟成型,排便時自然不費力,應該都屬於正常狀態。

    二、兩天沒有排便,我便秘了嗎?

    便秘是指排便困難或者費力、排便不順暢、次數減少、糞便乾結量少

    表現為每週排便少於3次,排便困難,排便時間長,分辨乾結如羊糞且量少,排便後仍有未排盡的感覺。

    所以兩天沒排便不代表你是便秘。

    三、不排就算了?

    便秘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社交,還會引發焦慮等心理問題,便秘會引起腹脹痛,食慾減退,疲乏無力,頭暈、煩躁、焦慮、失眠等症狀

    過於用力還可能帶來其他危害:1、以痔為主的直腸肛周病變,2、誘發心腦血管意外,3、體內代謝毒素排出不暢,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所以,便秘一定要解決!

    四、提到飲食注意還得分清楚便秘的型別

    便秘按有無器質性病變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便秘,

    按病程或起病方式可分為急性和慢性便秘,

    一般認為便秘時間大於12周為慢性便秘。

    不同型別的便秘治療上各不相同:

    (1)器質性便秘 主要針對病因治療,也可臨時選用瀉藥以緩解便秘症狀。

    (2)功能性便秘

    ①患者教育 增加膳食纖維和水,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增加體能運動,避免濫用瀉藥等。

    功能性便秘首選的治療方法:膳食纖維補充。因膳食纖維本身不被吸收,纖維素具有親水性,能吸收腸腔水分,增加糞便容量,刺激結腸蠕動,增強排便能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麥麩、蔬菜、水果等。

    ②藥物治療 經上述處理無效者,可酌情選用促胃腸動力藥、瀉藥及鹽水灌腸治療。

    針對不同的便秘特點,給予不同的飲食干預:

    ①對於老年體弱、多次妊娠、營養不良、肥胖以及運動過少導致的無張力性便秘,因大腸失去原有敏感性或緊張力,致使推動糞便的蠕動緩慢,使糞便蓄積。

    營養干預:增加飲食中膳食纖維的量,可以粗糙食物代替精細食物,多吃粗糧、蔬菜及帶皮水果。

    ②對於胃腸道疾病或某種神經失調、使用瀉藥過久導致痙攣性便秘,因腸道神經末梢刺激過度,使腸壁肌肉過度緊張或痙攣收縮。

    營養干預:此類患者飲食應採用少渣飲食,給予質軟、光滑、低纖維飲食,可減輕腸道刺激。可選食蛋類、饅頭、蛋糕、嫩肉、魚、牛奶、奶油等。禁食蔬菜及膳食纖維多的水果。

    ③因機械性或麻痺性腸梗阻或因腫瘤壓迫腸道而引起腸道不全或完全梗阻導致的阻塞性便秘。關鍵在於去除病因;不完全梗阻者可給予清流。

    具體指導:1. 多吃含膳食纖維的糧食及蔬果,如燕麥、蕎麥、黑豆、紅豆、紅薯、嫩蠶豆、嫩豌豆、芥藍、菠菜、莧菜、西蘭花、青棗、蘋果等。2. 多活動,體力可行的便秘者還可增加耐力運動,因為透過運動使排便肌群得到鍛鍊。如慢跑、騎腳踏車、快走、游泳、仰臥起坐、跳舞、做操等,建議每週不少於150min中等強度體力運動。3. 建立良好的排便行為,即定時排便的習慣,不要忍著不排便,排便時集中精神,不要邊排便邊看報紙或玩手機等。4. 減少或避免服用引起便秘的藥物,如鎮痛劑、抗抑鬱藥物、抗高血壓的鈣通道阻滯劑等。如疾病需要必需服用,建議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如多飲水,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多運動、睡眠規律、心情放鬆、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等。

    四、瀉藥

    對生活方式和膳食調整無反應的患者,推薦容積性瀉劑。

    對容積性瀉劑無反應的患者,應考慮試驗性使用滲透性瀉劑。

    對使用滲透性瀉劑失敗的患者,應考慮結腸促分泌劑(魯比前列素)。

    便秘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綜合治療,特對是對於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及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注意個體化,減少藥物用量或者選用一些副作用小的瀉劑。

    -容積性瀉劑-

    含有天然或合成的多糖或纖維素衍生物,主要透過吸收水分和增大糞塊而發揮其輕瀉作用。 這些瀉劑在增加排便頻率和軟化大便方面有效,具有極少的不良反應。包括:車前子、聚卡波非鈣、小麥右旋糖酐、甲基纖維素。

    在治療輕至中度便秘時,李子幹(西梅)作用更好。

    -滲透性瀉劑-

    對容積性瀉劑無效的患者,應考慮試驗性使用滲透性瀉劑。

    滲透性瀉劑可在腸內形成高滲狀態,引起腸道分泌水分,從而增加排便頻率,可用於輕、中度便秘患者,藥物包括聚乙二醇、乳果糖和硫酸鎂。需要注意的是腎臟和心臟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過量使用。

    聚乙二醇:含鈉量低,不良反應少,老年人可以使用。

    乳果糖:具有溫和的緩瀉作用,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

    硫酸鎂:由於滲透壓的作用會很快增加糞便中水分的含量,容易引起水電解質紊亂,有心、腎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

    -刺激性瀉劑-

    主要透過改變腸道黏膜對電解質的轉運而發揮作用,並且可以增加腸道動力。

    此類藥物有果導、便塞停、番瀉葉、大黃碳酸氫鈉等。雖然效果較快,但是會產生腹痛、水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不建議長期使用,只可以作為臨時應急處理。

    -大便軟化劑、栓劑和灌腸劑-

    這類藥物多在醫院裡使用,特別是對一些便秘嚴重的老年人,一般傾向於先嚐試性使用栓劑(甘油或比沙可啶),栓劑可以有效液化糞便,從而克服阻塞性排便。對於糞便嵌塞(直腸中存在乾硬不動的糞塊)患者首先應該解除嵌塞,必要時以手法碎裂開始,嵌塞解除後,推薦使用溫水灌腸(約150ml)。

    70歲以上的患者以及或者腎臟疾病患者不推薦使用磷酸鈉灌腸劑治療便秘,避免副作用其起的不良反應。

    如果便秘時間太久,而且程度嚴重,採用常規方式無用,則推薦前往醫院做出診斷。必要時腸鏡排除器質性病變。

  • 2 # 營養醫師三十年

    如果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並伴有明顯排便困難,如排便時伴有時間延長,難於排出,肛門墜脹、疼痛,或引起了腹脹、腹痛、多屁、食慾不振、頭暈乏力等症狀,排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排出的大便像羊屎樣,呈小球形顆粒狀,這種情況就稱為便秘。一般認為,當以下三種障礙中的任何一項出現時,都有可能是便秘:1、排便次數減少2、排便困難3、糞便過硬。

    除極少數便秘是因為腸道疾病之外,大多數便秘都是功能性的,普遍是由於飲食不合理造成的,對付便秘飲食上應注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多喝水,另外適量運動對緩解便秘也有很大的幫助。

    每天主食以全谷粗糧為主少吃精細糧,全谷粗糧包括全麥粉、糙米、燕麥、小米、蕎麥、大麥、高粱、玉米、紅豆、綠豆、扁豆等。蔬菜每天至少500克,多選擇膳食纖維含量高的芹菜、韭菜、洋蔥、蘆筍、豆角、菜花、木耳、香菇、金針菇、海帶、裙帶菜等蔬菜。水果每天半斤,多選擇蘋果、鮮棗、鴨梨等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每天喝豆漿,製作豆漿時剩餘的豆渣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以混入大米或麵粉中做成米飯或饅頭食用,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如果食譜中沒有上述高膳食纖維食物,也可以選擇專門補充膳食纖維的保健品如菊粉、魔芋製品等。

    糞便要在大腸內形成體積除了膳食纖維之外,還需要有足夠的水分幫助其膨脹。所以還要喝足量的水,每天飲水3000毫升,可以選擇白開水、淡茶水、檸檬水等,大口喝水幫助排便。另外,增加運動對緩解便秘很有幫忙,每天中等強度的運動至少1個小時,如快走、慢跑、跳舞、游泳等等,儘量減少久坐的時間。

  • 3 # 吳建平營養師

    導致便秘的因素有很多,年老體弱、營養不良、妊娠婦女等是高發人群,這些人多因腹肌吸縮無力、腸蠕動減慢而導致便秘。主要症狀是糞便在大腸停留過長,其所含水分被大量吸收,致使大便變得乾硬結實,難以排出。其中蛋白質的腐敗物吲哚類廢物被腸道吸收,輕者引起頭痛、頭暈、舌苔厚膩、食慾減退、腹脹腹痛等。長期便秘,毒素反覆吸收,則可導致腸癌、乳癌等重症頑疾。

    便秘可分神經性便秘、機械性便秘、飲食性便秘,病因不同,飲食原則也有所不同。

    神經性便秘,表現為腸脹氣,想排便又排不出,有時也會腹痛,糞便乾硬,色黑、類似羊糞。神經性便秘在飲食上不能吃纖維素多的食物,而應吃纖維較少、無刺激性、含水多的食物。每天最少要飲用1800毫升水,要增加有吸水作用的果膠、瓊脂等以軟潤糞便。可用瓊脂(洋粉)煮成稀糊狀加入果汁或果肉等,放涼、待凝固,即成果凍食用。

    飲食性便秘:由於膳食中長期缺乏食物纖維或因進食少,食物過於精細,飲水、油脂量不足, 老年人體弱、營養不良、肥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引起便秘,可伴有頭暈、頭痛、食慾不振等全身中毒症狀。飲食性便秘,應在正常飲食基礎上多用高纖維素的食物。如玉米、玉米渣、小米、糙米、紅薯、黑麵及各種雜豆等;蔬菜:芹菜、韭菜、豆芽菜、菠菜、油菜、白菜、筍尖及其它葉子菜類;水果:富含果膠和有機酸的水果如檸檬、蘋果、香蕉、無花果 、香蕉、枇杷。還應多飲水,一日至少飲水約1800毫升,最好晨起飲一杯溫水或蜂蜜水以通便。此外 , 還要增加富含B族維生素 的食物,如豆類、洋蔥、蘿蔔等,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

    機械性便秘:主要是因腸道腫瘤或梗阻導致食物殘渣執行受阻引起的便秘,也叫阻塞性便秘。如果完全性阻塞要禁食。不完全性阻塞可吃少渣半流質食物,如果凍、藕粉、爛面片等,每天飲水要不少於1000 毫升。便秘緩解後,應逐漸增加食物纖維量 ,以達到平衡膳食的要求 。

  • 4 # 家庭醫生雜誌

    香蕉沒吃對,便秘更嚴重哦

    一代相聲大師馬季,當年如廁時由於“便不出”,引發急性心梗,驟然離世,讓人惋惜不已。

    便秘非小事。中老年人若是長期便秘,容易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症。

    據2013版的《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中解釋:便秘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硬和(或)排便困難。其中,排便次數減少指每週排便少於3次;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排便費時及需手法輔助排便。若是慢性便秘,病程至少為6個月。

    便秘從病因上可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類。功能性便秘主要因為進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纖維素、攝入水分不足,排便不規律,結腸運動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徵),濫用藥物(形成藥物依賴)等非器質性疾病引起的便秘。

    器質性病因主要有: 腫瘤、先天性巨結腸、糖尿病合併周圍神經病變、甲狀腺功能低下、腦卒中後遺症等。

    年輕人以功能性便秘為主,要改變生活習慣。

    老年人的便秘尤其要積極解決。很多老年人都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在廁所中發生腦卒中、心肌梗死的老年人不在少數,這其中很多就是便秘導致的排便費力引起的。

    良好的生活習慣:

    1.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

    香蕉要吃熟透的,沒熟的香蕉反而加重便秘。

    2.每天快走30分鐘。

    3.定時大便。

    4.早起一杯水

    5.飯後1~2小時吃水果。不要飯後立即吃水果。

    6.按摩腹部:自右至左順時針按摩,每次按摩10分鐘。

    7.提肛運動,有助於緩解便秘。

    8.必要的時候,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 5 # 睿恩營養

    便秘是指體內糞便不易排出的症狀。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同時排便困難、糞便乾結。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週排便少於2次,並且排便費力,糞質硬結、量少。

    一般糞便在體內18-24小時就需排出體外,若不及時排出,在腸內會產生毒素、抗原和未被消化的食物殘渣,誘導疾病。例如闌尾炎、口臭、疲勞、痔瘡、腹脹、消化不良,吸收不良等。嚴重時可發生糖尿病、偏頭痛和潰瘍性結腸炎。

    便秘的成因是因為膳食中缺乏膳食纖維和水分,其他原因是衰老、運動不夠、肌肉乏力等等。

    便秘的營養組合調理方法:蘆薈:每天清晨(空腹)與晚上各喝半杯蘆薈汁,可與茶一起飲用。大蒜精:每天2次,每次2個膠囊,用餐時間服用。維生素C(最好用酯型或緩衝型):2000-5000mg,分次服用。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大於等於600億菌落數。蘋果果膠500mg或者是纖維素組建25g/d。苜蓿或者是苜蓿中的葉綠素:每天三餐前一湯匙服用。必須脂肪酸:根據說明書使用。亞麻籽粉(新鮮亞麻籽磨成):每天三次,每次一湯匙,用餐時同服。多酶片:根據說明書上劑量,餐後服用。

  • 6 # 中國臨床營養網

    便秘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臨床診斷的便秘,是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超過72小時。一種是亞臨床便秘,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是24小時,但是大便乾結,排便不暢,是一種沒有便盡的不爽快感覺。

    大多數便秘與飲食有關。

    (1)保證足夠水份的攝入,每天2000ml以上,晨起空腹喝200~400ml溫的蜂蜜水或者淡鹽水利於排便。

    (2)保證足夠膳食纖維的攝入,每天500g新鮮蔬菜,200g新鮮水果,每天150g薯類和雜豆等粗雜糧,可以適當生吃紅薯或板栗。每天補充醫用食品膳食纖維粉如菊粉10~20g。

    (3)每天1杯酸奶,約100~200g。每天補充醫用食品益生菌粉一包。

    (4)烹調方法清淡,不宜用熱性調料,如辣椒、胡辣、八角、桂皮、花椒等。

    (5)每天晚上10點上床,11點入睡,不熬夜。

    (6)每天烹調油30g左右,一半來自動物脂肪,可吃適量芝麻核桃等潤腸通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花茶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