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環觀影少女
-
2 # 我是編導生
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喜劇之王》是星爺的自傳也是千萬小人物的自傳。起初尹天仇和柳飄飄都很介意別人叫他們死跑龍套或是舞女,而在接受現實併產生共鳴後卻不介意對方怎樣稱呼自己,懷揣夢想,互相取暖。悲觀主義的花朵中這樣寫著:在生活裡你可以隨意傷害我,我無所謂,但是你不能碰我的夢想。看了這部電影總有些畫面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影片的開頭,他的背影和一片大海,他大喊“努力!奮鬥!”這怎麼能算得上是喜劇呢?或者該說是一部勵志片吧。星爺講述了他的奮鬥史,其實那也未嘗不是現在或者將來你我人生的奮鬥史。那個眉間緊蹙、永遠一臉尷尬地堅持著自己自尊的年輕人,那個沒有多少底氣卻一遍又一遍地強調“我是一個演員”的死跑龍套的,那是尹天仇,那也是周星馳。柳飄飄穿著尹天仇的襯衫,散著頭髮,靠在窗臺上安靜的看著遠方。還有那句“我養你”沒有花前月下,也沒有生死別離,這就是市井小人物的真實愛情。對於小人物而言,真實的就是毫無美感。當我們用一顆成熟的心來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會笑,可是笑的時候多是心頭一堵。因為它賦予的意義更多,它會在你的心裡慢慢發酵,越是歲月流轉越是歷久彌新。

我一直把《喜劇之王》當作近似於《肖申克的救贖》、《當幸福來敲門》、《天堂電影院》一類的電影,倒不是說它有後者那些電影那般享譽世界的經典地位,而是,它像這些電影一樣,都具備了一種意味深長的意義,並由此影響著觀影者的思想、三觀。如果說《肖申克的救贖》之於觀眾的意義在於“自由與信仰”、《當幸福來敲門》之於觀眾的意義在於“堅持與勤奮”、《天堂電影院》之於觀眾的意義在於“友愛與世界”,那麼,《喜劇之王》之於觀眾的意義則在於:夢想與堅持。
在這個日漸浮躁的社會里,輕易的談論”夢想“二字逐漸變得尷尬,不是大家不再有夢想,而是大多數人不再相信夢想,以至於大多數人羞於談夢想。但是,當你生於此世,不總歸要有點夢想才有意思嗎?《喜劇之王》就是告訴觀者,擁有夢想和追逐夢想的意義,是那麼重要。

周星馳在《喜劇之王》裡對夢想追逐和堅持的表現,更多的體現在其生活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他在狹窄出租屋(我靠,下班了,回去補上......回到家了,迅速來補上)裡,靜默的看著貼滿各色演員的小牆壁若有所思;可以看到他在若無其事的社群裡自顧自的思考著如何排演話劇;可以看到他在片場像個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連管盒飯的大叔都看不上他;可以看到他對自己心愛的女人滿懷說不出的愛與苦悶......沒有太多的悲與喜,沒有太誇張的挫與敗,但誰都可以看到這其中的艱辛與不易。
但他沒有就此放棄——哪怕是總被稱呼為“死跑龍套的”,他也依舊在逼仄的房屋裡看著夢想的牆壁,以及《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有沒有那麼一部分人會聯想到自己?你也有夢想,也在為之追逐,你不遠萬里,背井離鄉,在大城市孑然一身地奮鬥,你租不起一千多的房子,稍好一點住隔斷,次一點住地下室,你每天擠公交地鐵,在一個公司當一個小職員只為填飽肚子,每天下班在路邊吃麻辣燙,每個週末宅家裡閉門不出,你穿著廉價衣服,吃著便宜飯菜,住著逼仄房子,你在很多人的眼裡被冠以“屌絲”標籤......但你有夢想,並且你也知道自己有夢想,並且願意在生活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堅持追逐自己的夢想——你也是尹天仇。
城市那麼大,能者那麼多,機會那麼少,夢想都不小,生活艱不拆,是什麼讓你覺得自己活得至少還有點意義?《喜劇之王》告訴我們,不要做鹹魚,要做有夢想的人,即便是影片結尾,尹天仇依舊沒能實現夢想,也還是顯得偉大——夢想的意義,就在於你是否相信併為之努力,所有奮鬥過的夢想,即使沒有實現,也值得尊敬。
《喜劇之王》在電影技術上,沒有格外突出;在電影藝術上,也談不上拔萃;但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在你看完之後,內心會為之深深觸動——一個小人物的夢想,在浩瀚的生活面前,原來可以這麼偉大。
很多人喜歡這部電影,大抵也都是有所觸動,或者產生了某些共鳴,這也正是《喜劇之王》值得人喜歡的地方。那麼多人喜歡片尾這個對白,是為什麼呢?請仔細看,然後聯想自己,聯想一下生活,你會發現,我擦,想哭。

-
3 # 馬小丘談基金
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光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可可西里的美麗傳說》,每部都有打動人心的地方。
《天堂電影院》
從小因父親參加戰爭而只受母親管教的多多調皮搗蛋,作為神父的助手卻經常使神父惱怒,他如此痴迷電影想跟小鎮唯一的電影院放映員艾費多學習如何放映電影卻被拒絕,即使如此,也依然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如何放映電影,後來也與艾費多了成了亦師亦友的忘年交。艾費多教會多多的,不只是放映電影,還有從電影獲得的智慧。他告訴多多對愛情要有尊嚴,離開小鎮,到更大的世界去。直到死,也不許多多再回到小鎮。
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就是艾費多執意讓多多離開小鎮,甚至不惜欺騙,破壞多多年輕時美好的愛情。這種欺騙是出於一種“父愛”,偏僻的小鎮待久了,就會讓人誤認為這就是世界的中心。出於對多多的期待,艾費多必須逼迫著他離開。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還為多多錯過了一段美好的愛情而遺憾,後來稍微成熟了,才明白老頭的良苦用心。說的勢利一點,年輕的我們就該出去闖一闖,去京津冀,去長三角,去珠三角,哪裡有機會就去哪裡,哪裡繁榮就去哪裡!到不了的地方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鄉,家鄉就是用來懷念的,不要被故土情節困住了前行的雙腳。畢竟從某種角度來說,人的一生註定都是孤獨、漂泊的。(矯情了)
《海上鋼琴師》
這部電影才是真正的讓人感到滲入肌理的孤獨。以前有一個發過小哥介紹呂克貝松的《碧海藍天》時說看完之後,好幾天都沉浸在那種憂鬱之中。《碧海藍天》如此,《海上鋼琴師》也是這樣,看完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電影裡有一段很美的情節,主人公1900在錄音室裡錄製創作的鋼琴曲,室外一位姑娘把窗戶當鏡子梳理妝容。1900就這樣被深深的吸引了。
主人公陷入了愛情,從未下過船的他,決定下船去尋找那個深深迷戀的女子,但走到旋梯上的那一刻,他還是退縮了。
到最後,站在船梯上,扔出了帽子,又回到了船上。與麥克斯在最後的見面時,他說出了沒有下船的真正原因:
這些城市,你唯一看不見的是它的盡頭。當我在舷梯上時,一切都很完美。我的大衣也讓我很體面,我看來很帥氣。當時,我真心的想下船。那不是問題所在,阻止我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麥克斯,而是我無法看見的東西。在無限延伸的城市中,什麼都有,唯獨沒有盡頭,根本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盡頭,世界的盡頭。拿一臺鋼琴來說,琴鍵有開始有結束,你知道它有88個鍵,沒人會有其他答案,琴鍵並非無限,但你確實無限的。在這些琴鍵上,你能創造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這樣,那是我能接受的生活方式。當我站在舷梯上,在我眼前鋪展開的,是有幾百萬幾億個琴鍵組成沒有盡頭的鍵盤。那是真的,無限的鍵盤,意味著沒有任何樂曲能在其上演奏。你選錯了位置,那是上帝的鋼琴。
最後,明知船要爆破銷燬,1900仍然選擇待在船上,從生到死,從未離開。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慕名莫尼卡·貝魯奇的美貌,看了這部電影,也是三部曲裡看的最早的一部,原因你懂得。這部電影拍出了每個男孩子年少時都有的那種悸動,透過裙子看兩腿之間透過的光,晚上各式各樣的幻(yi)想(yin)。。。好的作品,讀者或者觀眾,總能從中找到自己曾經的影子,就像看《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看《請回答1988》那時還不富裕但鄰里融洽的童年。。。
當然電影不止表達這些,還有更深刻的諷刺意義。瑪麗娜低頭走過街道,引來多少男人的注目,多少女人的嫉妒。還記得課本上《陌上桑》裡的秦羅敷嘛,就是那樣一種場景。但小鎮怎麼能容忍這麼美麗的存在,造謠,中傷,瑪麗娜沒有生活來源,只好被迫去接客。等到德軍戰敗,被憤怒的群眾拖拽者遊行,並剪掉了頭髮,被迫離開小鎮。
但故事被沒有結束。幾年後,瑪麗娜和參軍回來殘疾的丈夫重回這個小鎮,繼續生活。清晨瑪麗娜在菜場買菜,起初周圍的市民會不好意思的迴避。有一個主動的婦女,拿了一份蔬菜塞在瑪麗娜的籃子裡,主動示好,周圍的人也快開始熱情的招呼她。人性啊!容不得美,卻對不如自己的人表示出莫名的關心,好諷刺啊。
-
4 # 俊俊電影
《爆裂鼓手》,一部讓我隨時看,隨便從哪個地方開始看,都可以看下去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一個大學青年,立志做一個優秀鼓手的故事。因為他對打鼓的熱愛,所以遇到教授指揮。指揮很變態,他很拼命,所以最終他崩潰了。
壓榨太多,崩潰了。不是技術不行。
但是他把指揮告了,虐待壓榨學生,致使學生崩潰。
指揮被學校開除了。後來兩人又相遇,指揮和他和好,並邀他再一次去演出。
他心動了,還是太熱愛打鼓啊。然而,在很重要的演出現場,指揮直接耍了他,讓他出醜。
最後,他悶頭開始打鼓,是啊,反正一切都失去了,難道就不能自由自在的盡情演奏自己心愛的音樂?而指揮和整個樂隊,也被他帶動,一起來了一次非常讓人,,,,,我要怎麼表達,非常精彩的演出。
而電影到這裡也就戛然而止。
我特別喜歡這個結局,因為他給人真實的感覺。他的愛好,後來也許並沒有什麼出名,什麼成名燃燒走上巔峰。他只是在一場表演中,盡情的演奏了一次而已。
但我們對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夢想,難道不就是如此麼?
所謂創作,本身就只是創作而已。至於名氣,金錢,虛榮,難道不都是附加的麼?
我們最純粹的喜愛,難道不就是,創作本身而已。
哪怕只有一個觀眾,哪怕至此以後再也沒有關注,甚至不能再做自己的愛好
我也要,盡情的,揮灑這一次。
這就是我的人生。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出租車上,過江的時候,在大橋上,耳機裡聽著主角最後的演奏,到高潮那一秒,突然大雨從天而降,傾盆暴雨打在出租車上,我當時一下就渾身好像在過電一樣的高潮了,差點尿在人家車裡。
過癮。很喜歡這部電影。
回覆列表
《海邊的曼徹斯特》。我之前回答過一個問題,叫做“你看過最悲傷的一部電影是什麼?”,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為什麼是最讓我悲傷的?看到這個問題,我更明白了,因為它讓我產生了內心的共鳴,或者說是因為裡面的人物映射了我自己的人生經歷。
影片中其實摻雜了很多人都有過的各種悲痛經歷,但靠著一條明朗的主線聯絡起來,顯得完整而不至於太過雜亂。仔細考量你會發現,這部影片中有親人突然離世的悲痛;單親叛逆少年的敏感脆弱;一個弟弟的角色和他在家庭生活中的任性魯莽;一個普通中下階層修理工渾渾噩噩的頹廢;一個粗心父親和家庭生活徹底破裂;一個失職丈夫對愛情生活的不負責;一個社會透明人對生活的虛度和社交的恐懼……這一切情感就是真實地存在於生活中,以致於這部影片能在許多人心中引起共鳴,也許你不是因為影片的悲劇思想感到心靈的激盪,但只要有一個點能夠觸及那就夠了。
主人公Lee的哥哥心臟驟停去世,在波士頓當普通修理工的他,不得不回到海邊的曼徹斯特,一切來得太突然,他不得不在開車途中不停地安排手頭沒處理好的瑣事。等待他的是哥哥待料理的後事和照顧失去父親的侄子。但曼徹斯特埋葬了他最沉痛的回憶——他的疏忽大意導致三個孩子葬身火海,妻子也因悲痛離開。他最後還是沒能擺脫回憶留在家鄉,選擇了離開。這部肯尼斯·羅納根執導的《海邊的曼徹斯特》被稱為“年度鬱喪片”,斬獲了89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這是我當初選擇看這部電影的理由,看完真的覺得不無道理,我看了不下五遍,還是覺得走不出來。正如片中那句無奈的:“I can"t beat it.”
親人突然離開的慌亂影片開始不到30分鐘,還在馬路邊剷雪的Lee就接到哥哥離世的訊息,讓我想起了自己大一剛開學的時候,那是開學的第一週,我剛從南方的家鄉來到北京上學。中午正要入睡的時候,我接到爸爸的電話,“媽媽生病了,現在在XXXX醫院,你能回來一趟嗎?”(其實當時我媽是過世了,我爸特地撒謊騙我,怕我太難過一個人回去不放心)當時我就慌了,因為一切太突然,還來不及悲傷,舍友一邊幫我找輔導員的電話幫忙請假,我一邊整理東西,還要抓緊訂最早回去的機票。
回去的路上,我腦袋是空白的,和輔導員請假的時候哭到哽咽,一路上都沒緩過氣來。沒有像Lee一樣能有那麼多的往事不斷在腦海中閃回,或許是我還沒有達到那種閱歷,還是沒辦法應對突發的事件,只是一味難過。
最近的一班回去的飛機需要到天津轉乘,我趕到北京南站的時候是下午兩點,我衝到檢票口問乘務員,“我還來得及上車嗎?”她告訴我“你是三點的票,還有一個小時,當然來得及。”我又看了一眼時間,才知道當時自己真的已經懵了。(我知道不是很嚴重的病,家人是不會讓我請假回去的,畢竟那麼遠的路,我也是剛開學,而且爸爸說,“你能請一週的假嗎?”我當時卻也沒感覺不對勁,就是想趕緊回去。)
在機場等著登機的時候,我打了電話回去,“我想和媽媽說話。”爸爸告訴我,“媽媽生了和爺爺之前一樣的病,特別奇怪,現在也是說不出話了,等你回來,就帶你去看媽媽。”(我爺爺去世前得了腦梗塞,半身癱瘓,不能說話,堅持了兩年,高三那年元旦放假的前一天走的,爸爸說,“爺爺連去世都擔心耽誤你學習,選在了放假的前一天。”但是他走得太早了一步,我沒有看他最後一眼。)
和Lee一樣有親人突然離世的經歷,讓我忍不住繼續看下去。
Patrick該何去何從Lee的侄子Patrick的角色設定巧妙而關鍵,他年輕、火熱,面對父親的去世他同樣沒有悲傷的爆發,但實際上,看到冰凍的雞肉他也會忍不住想起冰櫃裡的父親,他的母親因為存在精神問題,早已和父親分開了,現在他撫養他的父親卻去世了。他選擇用音樂、周旋於兩個女友之間等方式來排解悲傷。
我們看到,Lee回到曼徹斯特後不斷地試圖離開,卻又不斷地被迫留下,這使得他的內心更加煎熬,也使得最終的情感表達達到高潮。哥哥的好友、侄子的母親都曾給他離開曼徹斯特的希望,原以為能夠找到照料侄子的人選,而希望卻一次次破滅,迫使Lee留下。
我的經歷和Patrick相似。我也成長於單親家庭,撫養權在爸爸手上,(所以我的媽媽其實在我6歲的時候就和我爸分開了)但是我和媽媽還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絡,關係也是微妙而複雜,我很能理解Patrick在失去父親後來到母親家的尷尬處境,和對完整家庭的渴望。
就電影本身而言,侄子的人設也為影片注入了一絲幽默,使得沉悶的影片有了活躍的情感。侄子藉著寫作業的名義和其中一個女友獨處,為了爭取多一些的時間,他讓李和女友的媽媽交談來拖延時間,而李本就不善與人交談,正想和女友親熱的侄子還是被女友母親的突然打擾所打斷。片中的黑色幽默和多段的細碎回憶一同加強了影片的觀賞性。
孤僻古怪的性格和火熱的內心相比Patrick,Lee對情感的壓抑則更加深沉,他寧願一個人用拳頭擊碎玻璃來表達內心的糾結、痛苦,他就像一座冰山。(這和我自己的性格也比較相似,由於家庭和成長環境的因素,我從小就很內向、敏感,不喜歡流露自己的情感。)
Lee性格古怪孤僻,他做著繁瑣而乏味的工作,修水管、修門、修風扇、修馬桶……性格迥異的房客對他的態度,或無視、或禮貌、或傾慕、或偏見……這就像有時候情緒會突然很down的我們,感覺全世界都在與我為敵。
逃避,不敢自我救贖的人性電影《萬箭穿心》的導演王競在一次交談中說到,“生活能給,我們才能給。生活不給,我們怎麼給?”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說《海邊的曼徹斯特》雖然結局不圓滿,但更像我們的生活。我們總欺騙自己時間可以抹平傷痕,因而不願面對那些不可磨滅的傷痛,實際上,我們都在掙扎著前行,不要執著於忘記傷痛,反正人生不就是這樣?
Lee和前妻蘭迪在街頭的重逢是影片中的決定性場景,羅納根曾說:“如果這個場景達不到最好,這部電影可能就達不到好。這場戲非常情緒化,非常悲傷,但又充滿愛意。”即使是這樣激烈的情感碰撞,Lee仍然沒有過多情感的爆發,妻子對當初的離開表示後悔和無奈,兩人渴望交談,但千言萬語又無從說起,那些語無倫次的對話把久別重逢後壓抑的情感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出來。兩位演員對情感的拿捏使得這場戲達到了調動情感的目的。
《海邊的曼徹斯特》結局是好是壞?我現在也不能給定論。也許每個人看過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海邊的曼徹斯特》真的有太多觸及我痛點的地方了,卻又讓我忍不住去回味,I can"t beat it,but so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