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炳哥私廚
-
2 # 漫徹思特
歷史上蜀中政權的首要問題是走出去,但是成功的例子似乎很少。
縱觀歷史上成功走出去的似乎只有劉邦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有拼命掙扎想出去的比如蜀漢北伐、闖王出川。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蜀漢政權多是安樂政權,如成漢、前蜀、後蜀等。
蜀中天府之國作為後勤基地來說,無疑是非常合適的,如果按照原定計劃,也就是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既定方略來看,同時佔據荊州、益州,從兩個方向北伐曹魏,劉備的蜀漢政權還是有希望的。這就是為什麼關羽失荊州後,劉備不顧一切發動夷陵之戰的根本原因。劉備在此事上還是表現出了獨到戰略眼光的。
綜上,劉備得蜀中並沒有被制約其發展,真正制約劉備發展的是關羽丟失的荊湘之地。
-
3 # 信陵小司徒
劉備得到蜀地,可以說,不但沒有受到限制,反而是一飛沖天,蛟龍入海,為什麼呢?請您接著往下看:
在得到益州之前劉備雖然佔據著荊州五郡的土地,但是夾在曹操與孫權之前,荊州的發展前途,十分堪憂,戰略迴旋餘地相當的小,異常危險。
因此,益州的獲得,劉備首要得到的,便是廣袤的領土,可以說,在在漢末的各個州里揚州、荊州、益州是為領地最大的,加在一起,從地圖上看去,這就是大漢的半壁江山。
益州的實際控制面積大約在66萬平方公里到106萬平方公里之間,比揚州、荊州還要大,得到了這裡,又連線著荊州五郡,天下三分,最起碼從地盤上來說,劉備已經壓制了孫權,益州的獲得,這就是巨大的戰爭潛力的獲得,不可謂不重要。
(二)金城險阻 天險獨特劉備得到了益州,還是得到了一個險要的戰略防守要地,李白,在自己的名篇《蜀道難》裡,開篇便是“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雖然頗多誇張,但是益州的地理險要也由此可見一斑。
如果從關中進攻益州,勢必要走崎嶇蜿蜒的小路,險關異常之多,不管是褒斜道還是子午谷,還是箕谷等,一旦季漢據守天險,若敵軍不佔有絕對的優勢兵力,是不可能打進來的。
而如果從荊州方向進攻益州,那更是難上加難,因為益州扼守長江,對荊州居高臨下,形成俯衝之勢,沿江逆流而上,是具有相當的難度的,而劉備之所以能夠從荊州入川蜀,恰恰是因為先期他已經在川蜀大地駐軍一年,擁兵數萬。
饒是如此,尚且還費時近兩年,所以,在三國那個特定的年代裡,益州的地理形勢的確得天獨厚。
(三)戶口百萬 國富民豐而第三點,便是益州的戶數,也就是人口的多寡,而這一點,對於任何一方諸侯勢力,都是至關重要的。那麼這裡,就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益州總共的實際人口有多少?
這一點,歷來有著相當的爭議。根據《三國志 後主傳》注引王隱的《蜀記》所記載,蜀漢後主炎興元年(公元263年),蜀漢有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甲兵十萬二千人、吏四萬人。是三國之中人口、兵力最少的一國。
而同樣的,在蜀漢先主章武元年,益州(包括漢中郡)的人口為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因此,很多人據此認為,蜀漢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弱小的一方。
領有益州之地五十年,人口基數一直保持在九十萬人的基礎上,甚至是五十年間只增長了四萬口人。但是,這個數字,真的經得起推敲嗎?
這就有必要全面的瞭解一下,益州的人口數量。
益州,在東漢末年,設定有十二郡一百一十六個縣,如蜀郡、廣漢郡、漢中郡、益州郡、永昌郡、巴郡、巴東郡、巴西郡、犍為郡等。
據《後漢書 地理志》所載,在漢順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益州十二郡共有戶1517319,口7204877,是一個人口基數相當龐大的州。
這其中,作為益州腹心地區的幾個郡,人口戶數更是相當多,人口分佈極其密集。例如蜀郡,在公元140年的時候,有戶300452,口1350476。巴郡有戶310691戶,口1086049,人口均過百萬。
那麼,這個數字,是否可信呢?可以說,這個數字,可信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也存在著一個較大的問題。
那就是,在益州南部的兩個郡,益州郡,下轄17個縣,有戶29036,口110820.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個縣有1700戶,6000餘口。益州郡地處偏遠,人口稀少。
這樣算下來,到也還合理。而在益州郡西南的永昌郡,人口數則更為有趣。
時永昌郡有8縣,共有戶231897,口1897344,平均一個縣有29000戶,237000人!
也就是說,公元140年的時候,益州僅僅一個永昌郡的人口數便要遠遠超過我領益州時的總人口數。那麼,永昌郡在那裡呢?
答:今天的雲南昆明周圍一帶地區。
到這裡,大家也許就明白了。漢末的雲南地區,雖然已經設定郡縣,納入了中央政府的管轄範圍內。
可是人口數量絕對達不到《後漢書 地理志》所記載的程度。雖然當地有較多的少數民族。
可是,東漢中央政府對於當地的少數民族,只是一種類似於隋唐時的羈縻統治,或者說,雖然有較強的控制力,但是卻並不能夠將其真正的變成編戶齊民。
所以,永昌郡的人口,絕對是不真實的,其真實情況,當與益州郡差不多。
所以,從這裡也能夠看出,當時益州的人口數量,是存在水分的。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一是地方郡守為了誇大政績的謊報。反正對於此地的少數民族又用不著繳納人頭稅,人口數量隨他的喜好,愛說多少就說多少。
另外,東漢中央政府難道不知道,這樣的人口數量,存在著虛假成分嗎?當然知道。只不過,這裡沒有什麼亂子發生,倒也正好印證了大漢天威遠播四夷,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話雖如此,可是益州地區的真是人口數量,當也不在少數。如果將公元140年益州人口數削減一半的情況下,也許會更加的接近於真實的編戶在冊的人數。
保守估計,要有三百五十萬接近四百萬人口。
那麼,到了建安年間,或者說,到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七十四年後,益州的人口就已經從數百萬,下降到了九十萬人了嗎?
這一點,顯然不可能。影響人口基數的因素,在當時看來,有以下幾點。
一便是自然因素。也就是有無自然災害大規模的發生。如水災、旱災、地震、蝗蟲災害、瘟疫等。
得益於學術界的成果,可以知道東漢明帝二年(公元57年)至漢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劉璋領有益州這一百三十七年間,全國共發生水災、旱災、地震、瘟疫等重大災害四十餘次,而這四十餘次,沒有一次是在益州發生的。
而學術界還有一項成果,那就是根據《三國會要》、《資治通鑑 三國紀》等史料的記載:
在三國期間(公元220年至公元263年),三國各地發生的災害情況為,魏國,水災三次、旱災三次、地震五次、蟲災兩次、瘟疫三次。
吳國,水災八次、旱災三次、地震四次、蟲災無、瘟疫兩次。
季漢,水災無、旱災無、地震僅有蜀漢滅亡時也就是炎興元年(公元263年)一次,蟲災無、瘟疫無。
因此,透過以上的對比,益州地區二百年間,幾乎可以說得上是風調雨順,天府之國。
所以,幾乎可以排除,大的自然災害造成了益州地區的人口銳減這一情況。
其次,再來看社會因素。社會因素裡,政治動亂、政府施政方略,對於人口數量也有著相當的影響。
我們先來看一下政治動亂。漢末天下大亂,各地軍閥混戰,動盪不安。
關中地區因為戰亂,戶數更是十不存一。白骨曝露在野外,比比皆是,人口銳減情況極其嚴重。
那麼,益州地區是否也是如此呢?
可以說,益州地區恰恰是一塊世外桃源。雖然也爆發過戰亂,如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馬相、趙袛二人的叛亂,二人在綿竹縣自號為黃巾軍,聚集疲睏百姓,一兩天之內便聚集了數千人。
而後攻殺時任綿竹令的李升,而後更是進一步聚眾數萬,攻破雒城,殺掉了前益州刺史。
更是在“旬月之間,破壞三郡”。這次農民起義,看起來聲勢浩大,可是影響範圍僅在成都、綿竹一帶。
並且,對於這夥農民起義的結局,史料原文告訴我們的是“數日破走,州郡清靜”,因此,造成的人口減少,當不在多數。
而除此之外,還爆發過犍為太守任岐與從事陳超、校尉賈龍反對劉焉的戰亂,劉焉先後派遣少數民族青羌的軍隊以及東州兵擊敗了任岐與賈龍等,平定了軍亂。
劉焉治理益州期間,僅爆發過這兩次戰亂。又如劉璋繼任益州牧後,也曾爆發戰亂,當時劉璋依靠東州兵在益州“侵暴舊民”而“璋不能禁”,由此爆發了趙韙等人的叛亂。這次叛亂,所影響的主要地區依舊是犍為郡、廣漢郡和蜀郡。
這三個郡,都是當時益州人口最多的幾個郡,六七年間,遭受了兩次動亂,人口數量一定受到了相當的影響。
但是正如上述材料引述,整個劉焉劉璋父子統治益州的三十年間,益州地區,可以知道的戰禍非常少,規模也遠遠不如中原地區的戰爭規模,因此,是絕對無法造成數百萬人口消亡這一情況的。
三:施政方略上從劉焉到劉璋,二人都是將益州作為自己保境割據的私產看待的。
因此,在治理方略上,極盡發展益州的經濟。暫歇不論益州的紡織業、造船業,單單說益州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
在結合著有利的自然環境下,在成都平原、都江堰等一系列有利於農業發展有利因素的催動下,劉焉統治後期(公元185至公元194年統治益州),綿竹縣、雒縣,一畝水稻能夠收產三十斛,有的甚至達到了畝產五十斛。
而根據《華陽國志》卷三《蜀志》的記載,當時的中原地區,畝產十斛的田地,便是良田。
由此,益州地區的農業發展程度以及糧食的儲備程度,似乎要遠遠強過同時期的中原各地。
另外,劉璋時期,也是“士美民豐”,上下一片和樂。因此,益州地區的整體經濟實力足夠來自給自足,這也正是諸葛亮所說的“天府之國”的由來。
更何況,在諸葛亮時代,也是對益州百般呵護,專門徵調了一千二百人來護理都江堰。而他每次北伐曹魏,大軍數出,後方足食足兵,而百姓無怨言,幾乎也可以從側面證明蜀漢的經濟實力。
等到後主劉禪向曹魏投降的時候,成都地區竟然一下子繳納出糧食四十餘萬斛!
因此,這也佐證了益州地區二百年間,風調雨順。所以,從這裡看來,益州地區的人口當不至於銳減幾百萬。
第三,在來看看人口流徙對益州地區的影響。相對於天下大亂時,天下其他州郡的人口外流現象來看,益州地區雖也有人口流出,但是更多的是人口流入。
比如在劉焉時期“南陽、三輔數萬戶流入益州”,而這些來自於荊州南陽郡、京都三輔地區的數萬戶,也成為了劉焉的一大依仗,他正是依靠著這數萬戶,選拔了一支擁有數萬人的親軍,號稱東州兵。
而除此之外,劉璋手下的一大批官員,他們大多是來自於關中地區以及荊州,而他們的到來,也大多以宗族、鄉里的形式來投奔,也就是史料所說的“率宗族西遷”,因此,可以看得出來,益州地區外流人口也絕對不足以使得益州地區人口銳減數百萬。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劉備領有益州時,只有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呢?
原因很簡單,這九十萬人口只不過是當時編戶在冊的百姓。而有相當一部分人口,是沒有編戶在冊的。
這裡面包括豪強大族的附屬百姓、屯田戶、兵戶、官吏戶、少數民族部屬以及一些“黑戶”等六大種類。
當時的讓社會人身依附關係還很強,許多百姓都是從屬於豪強大族,這些豪強大族當然不會將自己的真實戶口數量上報。
另外,屯田戶、兵戶、官吏戶的百姓應該是不計入總戶數的。少數民族的以及一些黑戶難以統計,也是益州人口數的構成。
因此,以此看來,當時益州的總人口當有超過一百萬甚至是接近了二百萬的人口,時人龐統也曾說過,益州戶口百萬,當為可信數字。所以,益州的真實人口,絕對不會是九十萬人。這一點,還是需要明確的。
-
4 # 追尋歷史足跡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蜀漢政權在三國裡面是實力偏弱的,東臨孫吳,南臨曹魏,可以說在東南兩個方向,蜀漢政權的擴張空間已經基本上被限制了,那麼蜀漢的西南還有大片土地可以征服,如果一直向西南發展,那裡有人就打到那裡,而且南方一般都是些少數民族等等實力弱小可以將他們的男女老少都併入蜀國(人口最重要)等實力壯大再北伐勝算較大。
蜀漢政權和孫吳曹魏相比,整合資源的能力的確太差,東吳當於聯盟國家,周瑜陸遜這些人都是自己帶兵入夥的!孫權晚年乾的那些事都是為了鞏固權利!三國其實都是資源整合,包括魏國為什麼丟了皇位,主要還是士族與寒門之間的較量,曹操重用寒門,司馬家代表著東漢末期的世族大家利益,所以最終司馬家篡權,反觀蜀國有三大利益集團,劉備的荊州集團、劉璋的益州集團還有本土勢力,這三大勢力,蜀漢政權一直沒辦法整合,最終劉禪投降其實主要還是本土勢力想投降,所以劉禪不得不降!
但蜀漢也是沒辦法的,政權的不穩定性,造成了其不能向西南擴張的窘境,劉備作為漢獻帝的皇叔,漢朝中山靖王的後代,天然性的擁有了匡扶漢室的責任感和號召力。這個身份成就了他,也給他帶來了限制,如果劉備建立蜀漢之後,不再對北方用兵,而是想南方擴張,朝中的主戰派就會大失所望,進而造成軍心不穩,影響到蜀漢之後的發展。所以,蜀漢的國家發展在最初就定下了一個大方向,北上中原奪取天下!
後期諸葛亮為了北伐,需要的是後方穩定,不想拉仇恨。蜀漢國策就是北伐,也只有北伐,不北伐只有等待被伐。蜀漢3股政治力量組合一個國家,不北伐,騰出時間來窩裡鬥啊。曹魏不一樣啊,軍事人口土地都比蜀漢多。有精力收拾烏桓。蜀漢當時的口號和目標是光復漢室,這一點就已經決定了蜀漢的主要敵人是其他政權(如東吳,北魏)而並非異族。還有就是一種戰爭思想。自己的對手就已經夠多了沒必要再樹敵,精力還是要放在國內(指漢朝版圖)。
再者不是不擴張而是實力有限,蜀漢滅亡前控制的領土已經是極限了,一共也就20不到的兵力,需要駐防面對東吳的威脅,要北伐,還要鎮壓南蠻各部,向西蠻荒的高原,不要說組織足夠的兵力去征伐,就算是後勤都無法跟上,當然那時侯受各種觀念影響,中原必然就成了蜀國士人們夢寐以求的地方,誰會去打那些蠻荒之地。蜀漢實力不足且不會看準時機出兵必然不會成功。
還有就是是因為地形的關係,去趟四川來個自駕遊就知道了,成都往西就是大山。現在很多地方人跡罕至,古代基本就是無人區,往西就是橫斷山脈,且不說道路崎嶇難行,就算是強行進攻,一片高原,地廣人稀,拿來做什麼?往南,已經觸及到孟獲的地盤了,當時南方多沼氣,而且在中原人眼裡屬於未開化的地帶。能做到安撫不來搗亂就已經很好了,根本不可能越過孟獲地盤再往南發展,也不現實。
回覆列表
在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曾經靠著巴蜀和漢中的地盤,擊敗了了很多諸侯,讓他的實力得到發展壯大。等到壯大到一定程度之後,更是擊敗了強大的楚霸王項羽,從而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西漢王朝。而到了三國時期,他的後人劉備同樣也是在巴蜀和漢中,但是卻成為當時三方勢力當中最為弱小的一方。
再到後發展,更是三方勢力當中最先滅亡的一個。因為兩個人都是同一家族,並且同樣的佔據了巴蜀和漢中,所以後人就經常拿這兩個人來比較。為什麼兩個人的前期條件如此相似,但是後續的發展結果卻大相徑庭呢?
首先,我們要全面客觀地看待這一個問題。找出影響事件發展的種種因素。如此龐大的事情,如此大的反差的結果,絕對不是一兩條因素就能夠導致的。對於這兩個人來說,導致他們結果不同的因素得從內外兩方面來說。對外來講,兩個人當時面對的外部環境相差非常大。
劉備是打著匡扶漢室江山的旗號來爭奪天下,但是當時他卻在人口非常稀少的巴蜀一帶。反而是曹操佔領的中原地區擁有最多的人口,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影響大規模戰爭的因素,因為人口多就代表著兵源多,兵源多勝利嗯對機會就更大。大哥比方說,一邊又100個人,一邊只有20個人。如果100個人這邊每犧牲三個人才能殺死20個人這邊一個人,最終勝利也是屬於人多的這一邊。
和劉備相比,劉邦當年和項羽一起推翻了秦朝的統治,然後項羽自立為霸王,分封十八路諸侯。這裡面就有劉邦。所以劉邦雖然也是佔據了巴蜀和漢中的地盤,但是因為諸侯總數量多,這樣就把每個國家的實力都給稀釋了,導致他們之間兵源的差距也不會很大。並且當時很多小諸侯實力還比較弱,而劉邦在這些人當中實力還是比較強的。而項羽又因為其他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這就讓劉邦有時間先消滅小諸侯,再消滅大諸侯。步步蠶食之下,劉邦的實力逐漸就擴張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了。
而如果我們看內部因素的話,就個人能力來看劉邦也是要比劉備強上一大截的。劉邦更善於發掘自己手下的人才,並且手下對他的建議和一件他都能夠認真聽取,然後馬上去按照他們的建議去執行。比如說在攻破秦國的都城之後,在手下的勸導之下,他就和當地百姓約法三章。正是因為劉邦願意守規矩,從而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支援,這為他以後佔領這裡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但是和劉邦相比劉備的心胸就差遠了,在夷陵之戰的時候,因為他不願意聽從手下的建議,堅持一意孤行,把軍隊帶入了很難展開攻擊隊形的崎嶇山道之中。真個山道長達二三百公里,進去之後別人把兩頭一堵劉備的軍隊就成了甕中之鱉。而在面對東吳軍隊的頑強作戰的情況下,還是沒有聽從手下的建議及時改變作戰部署,最終導致整場戰爭陷入被動的局面,最終慘敗而歸。
除此之外,在手下的人才水平上面,兩個人也有很大的差異。劉邦當年手下戰將如雲,文臣謀士也是比比皆是。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而劉備這邊雖然早期的時候又關羽趙雲等名將撐住局面,但是等到這些名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之後,整個蜀漢就陷入了人才凋零得到尷尬局面。甚至到了七十歲高齡的將軍還要帶兵出征的地步。所以在人才方面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劉備都差他的祖先太多了。
總的來說,雖然他們兩個人猛地一看面臨的情況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的話,那可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劉邦當年和敵人的差距沒有那麼大,而手下能人良將又多,所以有機會步步蠶食其他的諸侯國來壯大自己的實力,最終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劉備原本就是三方當中實力最為弱小的一個,手下又陷入了人才凋零的尷尬境地。這個時候自然就不能佔領別人的土地了。而如果沒有戰爭,所有人都安心搞發展的情況下,各方面基礎都處於弱勢的蜀漢只能和其他兩方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終導致最先滅亡的情況也是自然而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