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0

    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北韓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延續至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清朝入關以後,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鑾儀衛。清朝的錦衣衛僅存在一年。

  • 2 # 星羅歷史

    我們都知道,明王朝有一個龐大而神秘的組織——錦衣衛,它直接受命於皇帝,令滿朝文武聞風喪膽。那麼,明朝滅亡後,作為明朝標誌性的特務機構錦衣衛的結局到底如何呢?

    在影視作品中,錦衣衛身著飛魚服,手持繡春刀,飛簷走壁,見人殺人,見鬼殺鬼,無所不能,錦衣衛的勢力不容小覷。錦衣衛是世襲制,規模是越來越大,最多人數達到15萬人。

    據記載,明朝最後一名錦衣衛指揮使名為駱養性,他的祖上都是錦衣衛的最高長官,他也承襲了他父親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官至左都尉,可以說是世代深受國恩了。

    但李自成攻入京城後,駱養性不但直接投了降,還獻上了3萬兩白銀。後來清軍入關,李自成被趕走,駱養性又趕忙出城迎接,再次投降於清軍。

    後來清軍為了籠絡人心,不但沒殺他,反而還給他大官做,但最終還是沒有得到朝廷的信任,一步步被降職奪權,最後抑鬱而終。那麼殘餘的錦衣衛去哪了呢?

    除了少部分自殺或被殺的,大部分錦衣衛存活下來了。清軍入關後,接管了明朝的官僚機構,其中錦衣衛也包括在裡面。

    一開始朝廷連名字都沒有改,只是取消了錦衣衛的偵緝、監獄的功能,讓這些人只是負責皇帝的儀仗職責。

    一年後,考慮到皇帝的安全,清廷把錦衣衛成員全部換成了八旗子弟,機構名字也改成了鑾儀衛。而錦衣衛自此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 3 # 愛影片影院

    崇禎朝當然一直都有錦衣衛,說什麼毅宗解散錦衣衛的那都是謠言。再說錦衣衛不光是秘密警察還管理皇帝儀仗,解散了明廷還搞不搞朝會了?

    先說崇禎十七年北京陷落時的錦衣衛。

    1、首腦降清了

    崇禎朝的末代錦衣衛首腦是駱養性。此人是錦衣衛世襲軍官出身,據說其祖先是從湖北鍾祥的興王府隨世宗進京的錦衣衛軍官之一、嘉靖二年(1523)到七年的掌衛事都指揮使駱安。錦衣衛是親軍指揮使司,級別為正三品,但其領導一般都是由都督、都指揮使級別的高階武將甚至公侯來擔任的。其父駱思恭,是萬曆四十四年(1616)到天啟三年(1623)的錦衣衛長官。駱養性雖非理應承襲駱家的指揮使世職的長子,卻也因蔭以錦衣衛百戶出仕。可謂世受國恩。

    崇禎末年,駱養性以左都督(武將在公侯伯爵以下的最高級別)銜執掌錦衣衛,並加太子太傅之虛銜,顯然毅宗對這位皇室的世臣頗為信任。他曾在崇禎十六年(1643)彈劾出京督師的首輔周延儒謊報大捷,成為扳倒周延儒的重磅炸彈。駱養性獲得周延儒活動的詳情,相信與錦衣衛校尉的偵查有關,由此也可見錦衣衛在崇禎朝政治中仍發揮重要作用。

    次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後,駱養性被順軍擒獲,拷打追贓。到了五月初,多爾袞、吳三桂聯軍在山海關擊敗順軍,西進北京。當時流言稱吳三桂奉崇禎太子朱慈烺回京繼位。駱養性與恭順侯吳惟英(永樂朝蒙古將領吳允誠之後)之弟吳惟華、吏部侍郎沈惟炳等高階官員在朝陽門外迎駕,結果迎來的卻是清朝攝政王的大駕。當時不少明官悄悄溜走,駱養性等人卻將錯就錯,馬上投降了清朝,將多爾袞迎到明宮武英殿,率眾朝見。

    多爾袞遂委任駱養性以左都督原官外任為天津總督。但到了當年十月,清廷就以駱養性擅自迎接南明使者左懋第、陳洪範等人為由,將其革去總督實職。

    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廷發表了一道給一些明朝降臣封爵升官的上諭,其中就包括駱養性:

    ○戊戌。敘迎順各官功。授恭順侯弟吳惟華、為恭 順侯。錦衣衛提督東司房太子太傅左都督駱養性、為太 子太師。海運副將都督同知海時行、為右都督。錦衣衛 指揮同知吳惟蕃、為指揮使。錦衣衛指揮僉事吳惟莊、 為指揮同知。御史趙開心、於應升京堂職銜加一級。

    可見這個駱養性與恭順侯吳家、武將海時行等都是支援清朝順利接管北京的明朝武臣,故多爾袞雖然革去駱養性的實任,仍要對他加以封賞。順治六年,清廷起用駱養性為浙江掌印都司,這實際是一個綠營中的中級職務。不久,駱養性就去世了。此人身為明朝皇帝最信任的錦衣衛首腦,在改朝換代之際竟果斷投靠新朝以自保,但並未獲得愛新覺羅貴族的真正信任,被削去實職。後來獲得外任機會,也沒來得及建立新功。錦衣衛駱家這一長期寄生於明朝國家機器上的貴族家庭,沒有找到新的宿主,大概也就此衰落。

    甲申北都之中,可考的錦衣衛官員殉國者只有武進士出身的指揮同知李若璉一人。

    =====

    6月23日修改 這裡是有些誇大,千戶高文采確有其人。應該改為堂上官罷。徐答主提到的王國興,實際是熹宗生母王才人(諡孝和皇太后)的堂兄弟王昇的兒子。天啟初年王昇封新城伯、進新城侯,王國興也先後以錦衣衛指揮僉事、同知職帶俸(掛名拿工資),後被魏黨下獄論死。崇禎初年釋放,後襲封新城侯,城陷時自殺。此人在某些書籍如錢邦芑《甲申忠佞紀事》中被稱為“王皇親”。毛奇齡《勝朝彤史拾遺記》較確。《明季北略》等書把他說成是錦衣官員,是用了他的舊官職。《甲申傳信錄》把他列在戚臣中,而仍稱之為錦衣衛都指揮使,不當。《清世祖實錄》順治元年八月載御史曹溶請旌表諸臣中有“新城伯王國興”,可為的證。明末錦衣衛帶俸人員數量非常龐大,說起來也算是錦衣衛吧,不過肯定不是現在帶有傳奇色彩的秘密警察人員……姑識之。

    =====

    2、機構被改編了

    清朝接管了明朝留在北京的官僚機構,也包括其錦衣衛。起初清廷沿用了錦衣衛的官名,但取消了錦衣衛偵緝、監獄的職能,只管理皇帝儀仗人員。順治元年十二月賞賜朝中漢大臣的名單中,有“錦衣衛掌印指揮王鵬衝”之名。然而當月清廷就“以內大臣輔國將軍錫翰總理錦衣衛事。”錫翰是努爾哈赤之弟巴雅喇的兒子,是清世祖福臨叔父輩的宗室。這種和皇帝直接有關的機構,畢竟還是由本朝宗室管起來比較好。次年,清廷將錦衣衛改名為鑾儀衛。從此錦衣衛之名就在北京消失了。順治三年七月, 清廷“革鑾儀衛緝訪人役,永著為令”。錦衣衛遺留下來的這一“特色”也不復存在。鑾儀衛這個機構一直延續到清亡才廢除。宣統朝避皇帝溥儀的諱,改名“鑾輿衛”。

    當然,明末錦衣衛人物裡也有其它“忠臣”。例如永曆朝的錦衣衛馬吉翔,武進士出身,任廣東都指揮使,因擁戴紹宗(唐王)而進入錦衣衛,後隨昭宗播遷,曾為昭宗乘坐的小舟划船。永曆十一年(1657)竟轉職為大學士,後晉升首輔,成為大明三百年由錦衣衛入閣的第一人,最後在緬甸殉國。

    3、錦衣衛幹部遭遇名單

    響應群眾需求,把王世德《崇禎遺錄》拿出來抄一抄。王世德本人是襲職的錦衣衛指揮僉事,毅宗的崇拜者,城破之後,他的老婆魏氏先把自己的女兒扔下井,又抱著侄女跳井而死,全家婦女死者17人。他自己抽刀自刎,刀卻神奇地被僕人奪去了。於是他跑到揚州寶應縣去當遺民,活到康熙三十二年(1694),上距甲申之變已50年。這書是他私撰的崇禎朝大事見聞錄,書後附有《殉難忠臣錄》《逆賊奸臣錄》其中載錄了一些錦衣衛官員的事蹟,現轉錄如下,並據《清實錄》新增內容。

    指揮以上幹部

    掌印都督駱養性 降順後獻銀3萬兩 後又降清

    堂上指揮王鵬翀、喬可用 獻銀得免。這兩人後來都降清任鑾儀衛正二品鑾儀使。

    西司房提督孫光 被順軍拷打追贓而死

    西司房堂上指揮劉應襲、馬國瑊、齊昌國 被拷死

    北鎮撫司理刑指揮梁清宏 被拷死

    北鎮撫司掌刑指揮吳邦輔 被夾 後逃往南京

    南鎮撫司堂上指揮李若璉 分守崇文門,城破後自殺

    東廠掌印指揮使趙泗洲 被拷死(東廠的辦事人員是從錦衣衛分派的)

    巡捕提督崔繼光 獻銀得免

    街道房提督黃涪 削髮為僧

    千戶以下幹部

    千戶高文彩 與兒子殺掉全家後自殺

    北鎮撫司理刑千戶寧光宏 被拷死

    百戶周某 自殺

    百戶冷逢陽 降順,為李自成管理鑾駕

    百戶蔣之鄂 被拷死

  • 4 # 6別無選擇6

    錦衣衛機構被清廷收編

    除了駱養性和李若璉,其餘錦衣衛人員怎麼樣了?

    有的跟駱養性一樣投降清廷。如堂上指揮王鵬翀、喬可用,都投降了清廷,並在清廷任職。

    有的被李自成軍追贓打死。如西司房提督孫光,西司房堂上指揮劉應襲、馬國瑊、齊昌國,北鎮撫司理刑指揮梁清宏,東廠掌印指揮使趙泗洲等,在李自成軍追贓行動中被拷打至死。

    有的逃走,如北鎮撫司掌刑指揮吳邦輔,在北京城破後逃往南京。

    有的拱衛南明小朝廷,如廣東都指揮使馬吉翔。他先後擁立隆武帝、永曆帝,成為錦衣衛指揮使。1657年轉職為大學士,後來更是晉升為內閣首輔。馬吉翔由此創造了一項紀錄:他是大明300年唯一以錦衣衛身份成為內閣首輔的大臣。

    清廷入關後,收編了錦衣衛,錦衣衛的官名等一律沿用,只是取消了偵緝、監獄的職能,變成了皇帝的儀仗隊。一年後,清廷將錦衣衛改名為“鑾儀衛”。從此,在明朝存在了近300年的錦衣衛從歷史長河裡永遠消失了。

    錦衣衛是一群作風彪悍的人。他們出現的地方,就會掀起一片腥風血雨——這並非誇張之語。“洪武四大案”之中的兩個,“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就是由錦衣衛直接策劃並辦理的。兩個案件前後株連蔓引了4萬多人。那可是4萬多條活生生的生命啊。

    錦衣衛的權力極大,從理論上說,他們除了皇帝本人不敢惹外,有權捉拿任何人:不管你是皇親國戚、王公貴族,還是統兵大將。所以,再狠的角色,見了他們都只有躲得遠遠的份。

    在電影《繡春刀》裡有這樣一幕,錦衣衛三兄弟奉命追殺魏忠賢黨羽許顯純時,竟然將兩個值夜的五城兵馬司校尉嚇得抱頭鼠竄。平日裡,五城兵馬司校尉也是橫著走的主兒。他們見了錦衣衛都怕得要命,遑論其他人?

    除了朱元璋曾經短暫取消過錦衣衛,明朝近300年都有錦衣衛活躍的身影。可以說,錦衣衛真正做到了與明朝“同呼吸共命運”。那麼,1644年,當明朝滅亡時,曾經威風凜凜的錦衣衛去了哪裡?

    指揮使駱養性投降了清廷

    錦衣衛的首領叫指揮使,屬於正三品。在朝廷中僅低於正二品的六部尚書。最後一任錦衣衛指揮使叫駱養性,駱養性官至正二品的左都督,就與六部尚書平起平坐了。

    駱養性在崇禎朝作出的最大貢獻是彈劾出京督師的內閣首輔周延儒謊報大捷,將這位三朝元老扳倒。1644年3月,李自成大軍攻陷北京。駱養性被農民軍抓獲,被追出贓銀3萬兩。後來,多爾袞率領清軍趕走李自成,進入北京,駱養性向清廷投降。多爾袞隨即任命駱養性為天津總督。

    在天津總督任上,駱養性為天津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實事。他向清廷請求赦免明朝末年加派的各種稅賦錢糧,只徵收正額及火耗。多爾袞回覆:“著嚴行禁革,如違禁加耗,即以犯贓論!”

    後來,駱養性因擅自迎接南明弘光帝使臣左懋第,遭到革職處理。不過,清廷表示安撫之意,給他加了太子太傅、左都督的虛職。

    指揮同知李若璉自殺殉國

    錦衣衛的副職首領叫指揮同知,一般設定兩人,屬於從三品。李若璉是崇禎元年(1628年)的武進士,進入錦衣衛後任職指揮同知。李若璉是錦衣衛裡的一個異數。為啥呢?“長安士民畏廠衛如虎,見公執公秉正,頌聲載道。”

    李若璉曾經奉旨承辦袁崇煥案,審訊一名被懷疑是袁崇煥奸細的木工。李若璉覺得大有蹊蹺。因為以袁崇煥的權勢,就算有二心,也不用找一個木匠做奸細呀?於是反覆審訊,木匠才說出實情,“捕營苦刑,叫如此說,不然駁回,當時夾死。我是山西人,在京作木匠,何曾到遼東?”

    李若璉查實木匠的冤情,據實上報。可崇禎帝不信,命錦衣衛劉僑再審。劉僑審訊回來,彙報木匠的確是袁崇煥奸細。崇禎帝信以為真,將袁崇煥凌遲處死。李若璉因“失出降二級”。但他不以為然,笑著說:““吾不以人命博一官也。”

    1644年,李自成大軍猛攻北京,李若璉堅守崇文門,最終自殺殉國。死前留下絕命詞:“死矣!即為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

  • 5 # 青史雜論

    錦衣衛,最初是由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設立,主要負責護衛皇帝,巡查緝捕等工作。

    有明一代,對於錦衣衛的評價可謂是譭譽參半,毀的是其作為皇帝爪牙,自負深受皇帝信任而常常大肆迫害皇族忠臣,為天下所俱;譽的同樣是因為作為皇帝近臣,在陸炳等中正之人任指揮使時,一樣可以利用手中職權,為蒙冤之人洗刷不白之冤。

    那麼這樣一個為明朝皇帝所親信和依賴的軍事集團,在明朝滅亡之後,究竟落得了一個怎樣的歸宿呢?各位讀者老爺們且聽青史君一一道來。

    一、死戰盡忠

    作為明朝皇帝的貼身護衛,在國家危難,皇帝遇險的情況下,理應奮不顧身,拼死效命,為國捐軀者自然不在少數。

    李自成攻破北京前,因天災瘟疫,北京城守城將士已是寥寥無幾,錦衣衛便作為重要補充力量上城殺敵,城破之時大部分壯烈捐軀。

    南明建立後,不少錦衣衛同樣隨事在南明皇帝左右。

    錦衣衛最後一任指揮使馬吉翔便一直追隨於永曆皇帝身邊,並最終於在咒水之難中為緬軍所殺。此後明朝殘餘勢力中便再無錦衣衛的身影。

    二、自盡殉國

    皇帝自殺殉國,作為錦衣衛,其中也有不少人深受觸動,追隨先帝而去。

    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因守城失敗揮刀自盡;錦衣衛千戶高文采,同樣領全家上下自殺,寧死不降。

    三、多次降敵

    當然,除此之外也同樣有不少人選擇了投降。闖王攻破北京之後除一部分錦衣衛逃散之外,剩餘大部分都選擇投降大順。當然這部分人自然沒有得到善待,被迫交出大量財物才得以免死。

    隨後清軍入關,駱養性又復降滿清。因滿清承襲明制,便保留了錦衣衛的編制,只是改名鑾儀衛。從此後只作為依仗隊伍跟隨在皇帝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赫赫有名的貪官和珅便是由鸞儀衛發跡,因其相貌堂堂儀表不凡,被乾隆皇帝賞識並大受重用,最終成為了滿清一朝權力最大的貪官之一。

  • 6 #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用人重人品,為官重清譽,錦衣衛不講良知,兩百多年間殘忍之名遠播,人人畏而遠之。

    明末錦衣衛首領駱養性被李自成大順軍擒獲,先降大順,後降滿清,所部或死或降,或逃亡南京拱衛南明皇帝。在明朝276年的官吏體系中,廠衛這個互相隸屬的特務機構,跳出三界外,不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約束,直接聽命皇帝執掌“詔獄”,是權大於法的帝王家奴。闖王大順軍進京之際,官民四散,李自成放縱搶掠,任廠衛降將揭發檢舉追贓,摘瓜帶蔓兒,將北京城洗劫一空。例如,吳三桂一家老小被錦衣衛迅速挖了出來,愛妾李圓圓被目中無人的大將劉宗敏霸佔。山海關內吳三桂料定李自成不可託付,與清軍揮師進京。

    北鎮撫司掌刑指揮吳邦輔,在北京城破後逃往南京拱衛南明。廣東都指揮使馬吉翔先後擁立隆武帝、永曆帝,成為錦衣衛指揮使,1657年被授大學士,後晉升為內閣首輔隨永曆帝逃到緬甸,緬甸國王莽白約永曆帝朱由榔同飲咒水盟誓,以示永結盟好。

    次日,一眾臣子被緬軍包圍,寡不敵眾全部被殺,從此明末錦衣衛的官員永遠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清軍問鼎中原後,錦衣衛機構改稱鸞儀衛,主要負責掌管儀仗,漸漸淡出歷史~

  • 7 # 一米八的皮卡丘

    錦衣衛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一個神秘而強大的存在,現在與之有關的《繡春刀》、《血滴子》等等電影,基本都有勾勒出它的強大,不僅僅錦衣衛中的人們具有著極其強大的武功,而且還具備有非常高的權力,甚至於已經達到了讓百官心驚膽戰聞而色變的地步,那麼錦衣衛究竟有多強大呢?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有一個叫做宋濂的文人,我們應該不會太過陌生,畢竟都有學習過他那一篇著名的《送東陽馬生序》,他被朱元璋稱為“天下文臣之首”,而且還是太子的老師,很受信任。有一次上朝的時候,大家都已經散了,只有宋濂一人被留了下來,朱元璋問他昨天晚上都幹了寫什麼。

    宋濂向來是個老實人,他就很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自己昨天晚上請人吃飯,並且還將宴請人的名字都一一說了出來,又將彼此之間談論的事情也說了出來。朱元璋聽到以後表現得很欣慰,他隨後就給宋濂展示一幅畫,正是宋濂晚上宴客的圖,原來宋濂在請人吃飯的時候,暗處就有錦衣衛的人在看著並且還將其給畫了下來,當時宋濂就是一身冷汗。

    錦衣衛不僅僅具有著這種強大的情報打探能力,而且還具備有非常強大的司法權,通常官員們若是遇到有刑部以及三法司的同僚上門,基本就知道自己犯的某個罪狀被發現了,但是他們並不會因此而太過驚慌,畢竟入了刑部還是有機會出來的,但若是看見了錦衣衛的人守在門口,那就基本都是要在腿軟之下給家人交待後事了。

    可以說錦衣衛在整個大明朝都可稱得上是兇威赫赫,不僅僅在官員眼中,在百姓眼裡也是絕對不能惹的存在,但是明朝滅亡以後,如此強大的錦衣衛到哪裡去哪裡了呢?說出來你可別不信,那就是變成了負責皇帝皇后出行時管理車駕儀仗的機關:鑾儀衛。

    滿清在入關以後,大部分制度都是直接沿用的明朝,所以歷史學者們在研究清朝歷史的時候,會說“明清專制體制”,就是因為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實在太多了,這個錦衣衛制度一開始也有沿用,但是僅僅沿用了一年,在順治二年(1645年)就將其改成了鑾儀衛,不再有偵察、逮捕、審問等等權力,不過鑾儀衛在清朝野史一個很重要的機構,大致相當於現在的警衛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可以讓手機快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