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要追我
-
2 # 動漫愛好者阿東
題主不要感到迷茫或者恐慌,你的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現在很多人其實都被這種現象所困擾, 面對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卻很少有人能正常的社交,這是由於過多社會過度資訊化引發的問題,只要正視並且勇敢面對,就一定可以克服。
這裡給題主提幾個小建議,都是很簡單的方法,但是一定要記住堅持,一兩天也許看不到成效,但是保持住,一定會有所收穫。鑑於題主現在還是大一學生,和同學的接觸比較多,相信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1.注意儀表,乾淨整潔想要有社交的勇氣,首先要有對自己的信心。我也是從大學過來的,所以知道很多男生到了大學不修邊幅是普遍現象,但是如此下去,只會更加惡性迴圈,不敢與人接觸。
因此題主在邁出第一步前,一定要做到整理好自己,不求時尚美觀,至少就算穿白襯衫也要做到乾淨,整潔,這樣才會給其他人好的第一印象,會給接下來的社交加分。另外也要處理好髮型,收拾好臉,沒人不喜歡儀態端莊的男生。
2.走出寢室,多到公共場合接觸人寢室是睡覺的地方,在寢室待久了,對於人的精神和心理都沒有好處,極容易形成內向不愛與人接觸的性格。因此題主一定要走出去,既然是大學生,除了上課以外,平時也應該多去自習室或者圖書館學習功課,或者多參加社團和戶外運動,既然不會社交,不妨在這些活動中逐漸建立起與別人的關係,循序漸進。
3.訓練膽量,主動和其他人說話做到前面兩個,相信至少其他人會對你有初步的瞭解和印象,但是可能礙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你們還只是擦肩而過的關係。
請題主拿出勇氣,你是個男子漢,露出你最友好的微笑,勇敢的和對方打招呼。如果這樣難為情,也可以假裝借一些東西,橡皮啊,充電寶啊,用這種請求開啟隔閡,校園裡還是友善的人多,不要害怕,社交就是你來我往中熱絡起來的。
以上,希望題主能堅持住,做到這些。社交併不是可怕的事,要享受社交。
-
3 # 父母學點心理學
渴望社交又逃避社交的心理動力學解釋是,與人相處時對他人的反應充滿了掌控欲。但卻無力掌控,如果你不能以我的期待對我,我就乾脆不和你在一起。主動逃避,是另一種掌控。
人最早形成的關係叫客體關係,小嬰兒是主體,媽媽是客體。生命早期的主體完全依賴客體為自己當家作主,也就是說,嬰兒從媽媽的眼中才看到自己,媽媽在我就在;媽媽不在等於我不存在。
我們從與媽媽的關係體驗中,內化了自己與他人(外界)的關係模式。
越被媽媽看見的孩子,內在越堅固。內在越堅固,與人交往越靈活,對他人的期待越不執著。兒時,內心和諧的媽媽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感受為感受,孩子從小做自己,既認同自己,也不想控制他人。
反之,內在衝突重重的媽媽常常由於自己的狀況,而非孩子的行為給出不一致的評價。孩子無法內化一個統一的自我價值感,只能從他人的反應中確認自己好不好、對不對。外在是完全依賴外界評價,內在又渴望控制他人的行為。這樣的與人交往實在太累了,不得不逃。
跟人在一起時,越不想掌控他人行為的人,越不會用力過猛,就越能享受交往的樂趣。你自然而然的可以主動與人打招呼,主動與人溝通,主動表現自己,反正不想控制他人對你表現的反應,自己輕鬆,大家都輕鬆。
還有一個解釋,越拒絕成年人的社交關係,意味著自己永遠可以呆在狹隘的父母子關係中。不長大是子女對父母最大的盡忠。
關注《父母心法》,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鑑賞學。
-
4 # 了凡心療愈
您好, 謝謝邀請!對於社交表現出來的即渴望又逃避的矛盾的衝突心理是社交恐懼症的最大特徵,著也是跟內向型人格的區別所在,恐懼症是一種自主神經症,患者對某些特定的物件或處境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情緒,而且伴有明顯的焦慮及自主神經症狀,並主動採取迴避的方式來解除這種不安。患者明知恐懼情緒不合理、不必要,但卻無法控制,以致影響其正常活動。
這種型別的恐懼症患者總是擔心自己會在人面前出醜,在任何人多的場合,都會感到焦慮與不安。他們會不自覺地想到自己在人面前出醜,當真與人接觸的時候會更加的不自在,有時候甚至不能說話。
社交恐懼症是原生家庭帶來的烙印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寫過一本書叫《自卑與超越》,他的最基本的一個觀點就是,驅動人類前進的不是自信,恰恰是自卑。根據心理學的基本結論是,童年的經歷將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我們的另一位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也就是說社交恐懼症是原生家庭帶來的烙印。
這其實很好理解,根據心理學互補效應,一個人小時候越是缺乏什麼,長大就會越去追求什麼。比如小時候自卑,長大就想成為一個自信的男人;一個從小缺錢的女孩,長大就特別愛錢;從小就受氣的人,長大就想人前顯貴;小時候缺乏關注的人,長大就想當明星得到所有人的關注。自卑和膽小是怎麼產生的呢,性格這個問題從古到今很少有人去思考這個問題,直到弗洛伊德開始研究精神分析後大家才慢慢開始關注。為什麼同樣的家庭的的兩個雙胞胎也能產生不同的性格,為什麼人從小時候就有自卑和自信的區別,就有外向和內向的區別,就有熱情和冷漠的區別,就有膽小和膽大的區別。當你內心極度渴望社交透過社交獲得認同感,實現自我的價值感,這是內在的你,但是童年的原生家庭帶來的限制性信念讓你不敢越雷池一步!這是真實的你,內在的你跟真實的你一直在掐架,當內在的你戰勝了真實的你,你就能活出自我,否則就會以一種一直衝突的狀態活在當下,陷入各種心理障礙之中,社交恐懼症就是其中之一。
幻想是你對社交恐懼症的逃避機制你還提及你會經常性的幻想,這是很自然的,因為當你不能實現內在的自我, 你會持續感到痛苦,這種痛苦比肉體的痛苦更為持久綿長,所以你不自覺進入你的頭腦,這其實是自我防禦機制,這就是小我,小我的出現在正常不過了,它其實是潛意識裡的保護機制,小我在我們生命中起到的是保護者的角色,它會壓抑我們所有痛苦不愉快以及不安全的感受,它的意圖是要是我們對排斥的體驗降到最低,然後它為我們在腦海之中營造出無覺知無意識的世界,它脫離於我們的身體而存在,我們會在精神上得到某種程度的愉悅感,並會儲存於我們的潛意識當中,所以人們都在享受他們的夢幻,他們在夢中盡其所能的讓夢境充滿五彩繽紛的色彩,他們裝飾夢境,並讓自己沉醉不已。所以每當夢想照進現實時,人們卻發現自己異常地可憐、悲慘,當你內在不喜樂,因此你才會欲求感官的快樂,一個不快樂的人一定會進入慾望,慾望是不快樂的頭腦追求快樂的方式。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方案平衡植物神經紊亂症狀因為這是一種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障礙,心理成分更多一些,所以在治療方案的權重方面,心理療愈要放在首位的,但是由於恐懼症導致的自主神經症的植物神經紊亂症狀可以透過谷維素維生素B1來平衡植物神經紊亂症狀,大部分要放在心理療愈上。
社交恐懼症的自我心理療愈社交恐懼症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疾病,所以心理治療能夠取得一定療效,但是不直觀,所以要改變認知,最好還是自我心理療愈,叔本華說: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從別人那裡獲得認同感,這是人際交往的核心所在,這就是“小我”的“他證”屬性,我們不斷從外界他人那裡尋求認同感,而事實證明這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投射就好比自己透過別人在照鏡子,而別人很多時候是歪曲我們形象的哈哈鏡,而我們不斷的去努力修正別人頭腦裡自己的形象。
當我們越是想將彼此關係拉得更近一點的時候,這種對抗就越強烈,我們為了修復這種歪曲形象的慾望就會越強烈,結果往往是徒勞的,其實很多處於社交恐懼症之中的人事做多很多類似的嘗試的,強迫自己到人群中去, 其實這樣做是適得其反的,然而會加重這種恐懼感!加重你的小我之心!
你要意識到沒人會在乎你而事實上,別人會對任何你所擁有的東西有深刻的印象,他們從來不會對你有深刻的印象。這種事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別人所認出的並不是你,而是你的外套,所以你一直在裝飾你的外套,一直在打扮你自己。《傳習錄》之《黃直錄》裡提到有的人舉止顯得很矜持,先生說:人如果太過矜持就會一味在容貌上用功,而不會照看自己的內心。為人處事不可有心,有心則不自然,不自然則憂,這心就是“小我”之心,也是我們注重自己在別人頭腦中形象的使然。我們就會一直在意別人的看法跟評價,生怕自己哪裡做的不對,我們在心儀的人面前會將自己裝扮盡善盡美,我們會刻意的討好別人,但總覺自己不夠完美不夠漂亮不夠有錢不夠幽默,事到臨頭卻還是會感到侷促不安感到手足無措甚至面紅耳赤,事後會後悔內疚慚愧自卑甚至抑鬱,這些都會降低我們的創造力在最尖銳的狀態下它會演變成一股結束生命的自責和怒氣。
停止小我之心在別人意識裡的投射當我們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從鏡子裡得到自己預期的答案,修正自己扭曲的形象的時候,我們會瞬間變得憤怒怨恨仇視嫉妒,可笑的是對方甚至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生氣的原因,因為他們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你害怕別人,別人害怕你,你的整個生活亂成一團,放下這種胡思亂想,放下這種惡性迴圈,不要在意別人。你的生活就足夠了,不要顧慮別人。我告訴你,如果你無牽無掛地生活,你的存在就會開花,別人也會分享你的存在。你樂意分享,你也樂意給予,但首先你必須停止顧念其它人,以及他們對於你的想法。
拉回意識開始關注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既然不能從他人那裡尋求到“他證”跟“認同”,為什麼不從自己入手,拉回你的意識,因為之前你太關注別人的,所以你在迎合你在討好別人,現在開始你要開始關注自己,跟別人的意識拉開距離,觀照打破了這種對抗性,並製造了一種隔離。你觀照得越多,距離就越大;距離越大,你的頭腦從你那裡得到的能量就越少,你就變得接納變得不那麼評判不那麼憤世嫉俗。我們不再是照鏡子的人,我們就是翔實反映彼此存在的鏡子,我們自己就成為了觀照者,當我們將覺知的意識從對方身上移開,不需要別人成為我的觀照者,我自己就能觀照自己,你所需要做的僅僅是觀照,好像是第三人一般靜靜的看著彼此的關係,所有能夠被觀照、觀看和觀察的,都是現象。不管它是物質、心理或靈性的現象,它們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沒有必要加以細分區別。
消滅小我將自己變成鏡子當你內心的自我已經戰勝了現實的自我,一旦變成觀照者,你就成了一面鏡子,你不會關注別人, 你只會關注自己的感受,此刻你也不必刻意注重自己的形象了,因為你知道自己已經夠好了,你會很自信, 你的一舉一動就好似行雲流水,我們舉重若輕讓人如沐春風,一點也不矯揉一點也不造作,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因為這一切都順應我們心的本體,而不是頭腦的思考,我們也徹底從“小我”的“他證”魔咒裡解脫出來。你此刻的舉止會散發一種前所未有的優雅,淡定跟從容。
-
5 # 內因心理學
恐懼,就是害怕,社交恐懼就是人在社會交往中,會伴有身體上的收縮,緊張,出虛汗,發抖,臉紅等軀體反應,社交恐懼症就是社交恐懼的程度已經影響,甚至嚴重影響了人在社會交往中所需的基本功能——融入社會,逃避一切社會參與,與他人和群體隔絕。
和其它複合負性情緒的反應物件類似的是,恐懼的反應(選擇和控制,簡稱擇控)物件也是價值(抑鬱針對得失、焦慮針對利害、敵意針對好惡、強迫針對有序無序做選擇),有所不同的是,恐懼的選擇物件則是真假,真是自己身上真實存在的短板或不足,假是指可能出現的假性風險或危害。針對真的短板進行掩飾,對假的威脅進行逃避,且提前做出逃避式反應,此三點是恐懼者在戰略上的行為選擇。
在具體事件的控制上,恐懼者對恐懼的事情不瞭解,或者缺少相關經驗,其目標期待過高且脫離現實,是其行為能力所不能夠匹配的,即行為能力滿足不了目標的要求,又缺少去失敗的勇氣,不敢去嘗試,因為他們欲的層面的期待佔據了整個注意力,不去關注和研究道的層面事情的組構機制,因此無法習得相關的經驗和能力,這是恐懼者在戰術上的行為控制。
綜上,恐懼者戰略選擇不可行,戰術控制無效,擺在自己面前或自己設定的障礙也就長期無法跨越,這樣他們自己畫地為牢,無法將自己從沼澤地裡帶出來,形成死迴圈,具體表現如下:
恐懼者在欲的層面上的不可行的具體期待,一是他尊,即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讓別人把自己當回事兒,二是在乎結果,只要成功,接受不了失敗。這些欲上的期待成了他們的行為目標,這種目標,無論是誰,都無法直接訴求,更不可以強求,它們是不自己可以選擇的因素,而是他人或社會的選擇,因此它們是不可行的選擇。這樣選擇背後的深層原因是憂患自己的群體中的位次,實則小人活法。
在不懂、不會、不瞭解的事情面前,正常的控制方式是先參與,先交學費,就像玩遊戲一樣,需要輸得起,從而積累相關經驗,甚至付出不求回報,把自己忘了,去鑽研事理,才能夠掌握其中的門道。而恐懼者往往缺少了這個環節,不打地基,就想蓋房頂,這是其行為結構上在具體的事情控制上的不合理表現。
其實,恐懼者並非行為能力完全不足,而是其預先的評估不足,就像在落水者,把注意力全放在了救命的呼叫上,忘記看看其實水只到自己的腰部,是淹不著自己滴!只是自己的評估出現了偏差而已,一句話,社交恐懼就是怕輸不起而不敢參與!
當然,在西方行為主義心理學看來,社交恐懼形成了一個聯接,反覆出現刺激——反應的反射弧。其實,這種反射弧出現並不是必然的,刺激在無腦人身上起作用,在有腦人身上就不起作用,這個正規化忽略了個人選擇和控制因素,擇控是否起作用,起怎麼的作用,是起建設性的正作用,還是起破壞性的反作用,與參歷者的行為結構合理與否正相關。擇控無效,對真的短板和假的威脅的選擇和控制起了破壞性的反作用,才是恐懼生成關鍵性的內因。
首先要接受恐懼:很多恐懼者認為自己害怕不正常,其實恐懼猶如面板劃傷後會疼痛,感冒之後有流鼻涕、打噴嚏一樣,是系統出現問題之後的反饋,屬於正常現象。想讓自己好起來,首先要接受自己在社交場合出現的恐懼心理,把它當朋友,甚至不去理會它,然後去專心幹正事。當然不把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兒當敵人,培育納容感取代敵意,是所有心理治療的基礎,治療社交恐懼症也必不可少。
其次辨清並還原真假:自己真實的短板或不足,是不是可以坦誠,是否有勇氣主動向別人講出來自己的弱點?再去分辨一下哪些威脅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假的威脅對自己構不成傷害,真的威脅自己是否有能力去面對?坦面真假才是智者的選擇。
再次要放下面子:愛面子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適度愛面子有助於規範自己的言行,但是,過度愛面子容易讓人把評判自己好壞的權利不自覺地交給別人,容易用別人的方式來看待自己,自己變得不合理起來,前者是常人的情感訴求,後者則是恐懼者的情感訴求。後者的選擇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因此無法做有用功。
第四要重參與,重堅持:享受過程,淡化或不在乎結果,絕大多數人都是為了有一個好的結果而去努力,並能夠在過程中去鑽研其中的門道,這樣好結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啦,而恐懼者的內行為選擇是不要過程,只要好結果,不想要不好的結果,因此他們的問題則是邏輯或順序錯誤。恐懼者在自己所不擅長的領域,往往缺少堅持下來的耐心和毅力,淺嘗則止,試過一次,甚至還沒有嘗試就認定自己不行,立馬放棄,迴避讓自己獲得了暫時性的安寧。因此,確立參與就是成功,堅持就是勝利的信念很有必要。
第五研究事情本身,內容為王:社交恐懼者往往在別人面前不知道說什麼,其背後的真實原因則是他們平時相關的積累比較少,或者說他們少年時代只專心書本學習,除了學習好之外,沒有什麼其它的興趣愛好,很多別人懂的東西,恐懼者卻很陌生,因此他們常常在社交場合不知道說什麼,因此他們即使有心去社交,卻缺少社交所必備的內容,如人情世故等等。
第六提高相關能力:在歷練中,去研究事理,事後去總結,掌握門道是培養能力的唯一路徑。掌握了社交技巧,培養了相關能力,當它們勝任自己目標訴求的要求之時,遇到未曾接觸過的新情況又能夠放下得益期待去參與,去學習,當能力大於期待之時,才會做有用功,做了有用功,才能解決問題或成事,成事方能走出恐懼。
第七重塑誠信體系:恐懼在誠信體系中的模式是不敢當而不敢做,勇於擔當是走出恐懼的必要條件,逃避或迴避事情或麻煩的習慣必須修正過來,否則,不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負責,不承擔相應的後果,是永遠無法真正成長的。
第八不能急於求成:想從社交恐懼中走出來,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切實際的目標放下尚且不容易,培養起來社交能力更不是短期內能夠達成的,所以想走出來,有遵循事情本身的發展速度和節奏,不能人為地加快速率。
第九做人上凡事為而不爭:恐懼者把精力都放在了爭上,去爭欲,不去為道,他們的模式是不為而爭,因此才導致恐懼情緒的持續發生,不爭就沒有人會爭得過自己,也就沒有了威脅,沒有威脅就不會生產恐懼情緒啦。
第十最佳化行為結構:恐懼和其它負性情緒的發生機制的共通模式都是行為結構出現了問題,在欲和道,以及勢的平衡和協調上出現了時機、方向、力量和節奏上的悖離,即以欲忘道散勢,即恐懼者把精力、注意力和能量全部投注到欲上了,忽略了事態的決定因素——道,不尊重情緒的生成力量——勢。用以道制欲合勢的行為結構升級它,是治療一切心理困擾的總體路徑,也是治療社交恐懼的總體通道。
-
6 # 南哥的心理學
你好,我給你幾個建議
1.你先動起來,先去社交,先不要去想社交的結果如何,你先去社交,先去接觸人。
2.突破恐懼,不要因為自我保護而把自己宅在家裡,一定要突破內心的恐懼感。
3.調整心態,凡事都有個過程,不能太過於急躁,走出社交恐懼的事,需要慢慢來。
4.不要給自己下標籤,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容易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自己的社交恐懼症,給自己的逃避找藉口。
回覆列表
首先找到自信,在想清楚為什麼逃避,可以先找跟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人溝通交流,如果自己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可以先培養一個,也可以多參加一些同城交友會,參加一些同城旅遊,當然要把自己打扮一下,穿帥一點,可能你討厭裝,但是外表很重要,不要逃避從現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