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動漫萌宅腐
-
2 # 燕處昭若
根據題主的敘述,您找的應該是這部動畫片:
《小太極》
故事分為神話篇和科技篇,神話篇包括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炎黃戰蚩尤、神農嘗百草、后羿射日、倉頡造字、堯舜禪讓、大禹治水、儀狄造酒、牛郎織女、夸父追日、燧人氏鑽木取火、愚公移山。畫風相比其他影視作品更有傳統神話故事的韻味。
每集一個神話故事,讓孩子們在動畫片中學到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這樣的動畫片實在是不多見。
要知道,中國的神話體系混亂,神話故事和神話人物都非常的複雜,不同時期同一歷史人物都有不同的含義,而製作出來的作品很容易出現穿幫,所以《小太極》這樣古典文化題材的動畫片很少,因為沒人願意去碰這個題材。
以下是本片前5集的劇情介紹,客官收好:
第1集 開天劈地精衛帶著大龍和小太極一起來到遠古世紀找盤古,但是小太極計算機失靈,於是跑到了一億五千萬年的年代,使他們遭受恐龍的追趕。在千鈞一髮之際,才脫離了遠古世紀,來到了更古老的盤古世紀。盤古從蛋中出身,在天地渾沌時,用自已的巨大身軀撐起天與地,將雙眼化做日月,毛髮化做草木,身體變成大地,頭髮變成星星,使大地花草繁茂,欣欣向榮。盤古犧牲自己的精神,令人敬佩,我們一定要好好的愛護環境,善待這個地球。
第2集 女媧補天 天上的大神女媧,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創造了人,人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長。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同打起仗來,天塌下半邊來,砸了很多窟窿。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來,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女媧決定採石補天,再用神龜的四隻腳頂住蒼天。眼看著補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卻發現材料不夠,大洞還沒補好,女媧只好用自己的身體來補。經過幾次努力,終於,女媧補好了天,天地間恢復了寧靜,一切生物又都生機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第3集 夸父追日大龍因為字寫得難看,於是小太極和精衛決定給大龍上一堂關於文字的歷史課,告訴他有關《倉頡造字》的故事。 原來古時候沒有文字,凡事都要利用打結的繩子來記載,就是所謂的“結繩記事”。然而結繩記事常常容易造成誤解,讓倉頡傷透腦筋,於是倉頡便積極研究,如何把圖畫變成文字。經過每天在沙地上的塗繪,倉頡漸漸地把圖畫轉變成文字,形成了中國文字的六種原理即“六書”。一天,黃帝召見會造字的倉頡,請他專心造字,以造福大眾。
第4集 神農嘗百草 大禹因為繁重的國事,無法安心睡覺。看著愈來愈瘦弱的大禹,禹的女兒十分心疼。一日,儀狄到深山打獵,偶然間發現一種奇妙的液體,回去後就潛心研究出一種好喝的飲料──也就是俗稱的“酒”,想不到這種汁液可讓人忘卻煩惱而睡得十分舒服。儀狄將酒上供給禹帝飲用,想不到卻搞的皇宮裡雞飛狗跳,差點鬧了大笑話!原來是禹帝因喝酒而誤了正事,從此後遂不再飲酒。而儀狄的造酒技術卻流傳至人間,變成人人皆知,流傳到現在的飲料。
第5集 燧人氏取火蚩尤手持長劍,指揮著部隊衝向炎帝的陣營。炎帝一面抵抗,一面帶著精衛、大龍和小太極倉皇地撤離戰場。沙場上風聲鶴唳,兩軍人馬拼命衝殺。在被蚩尤圍攻時,有一個叫風后的人,發明了指南車,使他們在霧中確定了方向,得以逃離戰場。戰鼓擊出轟雷般的巨響,使得士氣大振,最後終於將蚩尤擊敗於涿鹿戰場,而被俘的蚩尤不肯投降,黃帝便下令將他斬首,蚩尤的血染了大地而變成一片楓林。而炎黃部落最後團結一致,統一了整個中原。
-
3 # Aslan1
我覺得我大概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動畫。是不是一集一個故事,都和神話或者傳說有關,裡面有鵲橋會,七仙女,天井打水,指甲寄魂,這一系列的故事?動畫的每一集開頭都有兩個老神仙用聊天的方式來講出這個故事,不管是神話還是傳說。是不是大致就這樣。而且片尾曲也是從老神仙從火山口之類的地方出現
回覆列表
其實圖中的是《女媧補天》,不是什麼神話故事的系列劇的。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我們小時候在中央電視太看過的那些動畫。而小編我更感激的是這些動畫的製作者,老藝術家們,在那樣的時代,卻創造了這些畫工精緻,富有內涵的動畫,雖然短小,卻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女媧補天》(1985)導演:錢運達 編劇:錢運達、凌紓 片長:10分鐘
故事:上古時代,女媧用泥巴捏製出無數小人兒。後來,火神和水神打架,小人兒們便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女媧從腰際摘下一片綠葉,綠葉變作扁舟救下溺水的人兒。隨著火水兩神戰鬥的升級,天被他們撞出裂縫,滾滾落下的碎石砸傷了許多逃命的小人兒。女媧見狀,忙托起五彩巨石填補天上的一個個空洞,但風太猛烈,裂縫已經擴大,女媧就用自己的身體將天補好。
點評:該片由遠古傳說改編,畫面色調古樸,音樂氛圍神秘,人物造型設計更是極具代表性。
追憶:西方的神話故事大多都是希臘奧林匹斯神的,東方的神話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說起。小時候覺得很震撼,女媧一次次托起五彩石補天,像個女英雄一樣,最後將自己補到縫隙裡……好多娃娃坐在地上,都感動哭了。(長大才知道,好多人是覺得場面太驚悚,嚇哭的……)
《天書奇譚》(1983)導演:王樹忱、錢運達 編劇:王樹忱、包蕾 片長:89分鐘
故事:天庭有本“天書”被鎖在石龕門裡三千年。看守天書的袁公對天書的內容好奇不已,偷偷拿出觀看。原來,天書上記錄了一百〇八條法術,袁公偷偷下凡,把天書上的內容刻在石壁上。但本意造福人類的袁公此舉卻觸犯了天條,遭到了玉帝的懲罰。又有煉丹爐裡的仙丹不慎被三條狐狸偷吃了,她們變成精下凡害人。袁公便利用天書上的法術,和狐狸精鬥智鬥勇,為民除害。
點評:傳統動畫片經典作品,精彩流暢的劇情、誇張而特點十足的人設及背景、天馬行空的華麗視覺表現,代表了中國動畫電影逝去不返的巔峰。
追憶:“我叫蛋生,是蛋生出來的。”不能因為不是自己親生的娃兒,起名就這麼不費心啊。不過雖然起名的老爹不用心,蛋生還是有著眾多的爸爸,所以影片又名《十個爸爸》(誤)。放在現代的話,拼爹儲備豐富到令人嫉妒啊……
《天書奇譚》(1983)導演:王樹忱、錢運達 編劇:王樹忱、包蕾 片長:89分鐘
故事:天庭有本“天書”被鎖在石龕門裡三千年。看守天書的袁公對天書的內容好奇不已,偷偷拿出觀看。原來,天書上記錄了一百〇八條法術,袁公偷偷下凡,把天書上的內容刻在石壁上。但本意造福人類的袁公此舉卻觸犯了天條,遭到了玉帝的懲罰。又有煉丹爐裡的仙丹不慎被三條狐狸偷吃了,她們變成精下凡害人。袁公便利用天書上的法術,和狐狸精鬥智鬥勇,為民除害。
點評:傳統動畫片經典作品,精彩流暢的劇情、誇張而特點十足的人設及背景、天馬行空的華麗視覺表現,代表了中國動畫電影逝去不返的巔峰。
追憶:“我叫蛋生,是蛋生出來的。”不能因為不是自己親生的娃兒,起名就這麼不費心啊。不過雖然起名的老爹不用心,蛋生還是有著眾多的爸爸,所以影片又名《十個爸爸》(誤)。放在現代的話,拼爹儲備豐富到令人嫉妒啊……
《南郭先生》(1981)導演:錢家騂、王柏榮 編劇:熊耕發、王柏榮 型別:剪紙動畫 片長:18分鐘
故事:齊國好講排場的國君齊宣王最愛聽人齊吹竽,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也自薦加入了合奏班。雖然他壓根不懂吹竽,卻還是用花言巧語哄得齊宣王非常開心。隨著行情水漲船高,南郭先生越發得意,甚至做夢自己成了國君。哪想到,齊宣王突然駕崩,而繼位的齊愍王是個不喜熱鬧專愛聽人獨奏的國君……
點評:本片改編自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濫竽充數》,取材於中國傳統剪紙技法,畫面古樸極具歷史感,人物造型簡潔生動,故事內容更是直指內涵發人深省。
追憶:現在好多寓言被新解,濫竽充數也是其一。用現在的人的思維去分析,南郭先生可是人才:一方面,南郭先生不會吹竽還能在人群中混得風生水起,說明其情商超高;一方面,他能夠及時警覺危險,全身而退,更是人精級別的存在。
《三個和尚》(1981)導演:徐景達、馬克宣 編劇:包蕾 片長:20分鐘
故事: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小廟,廟裡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唸經、敲木魚,生活過得安穩自在。不久,來了個高和尚。他一到廟裡,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兩個人只能抬一隻水桶,而且水桶必須放在扁擔的中央,兩人才心安理得。後來,又來了個胖和尚。他也想喝水,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水,立刻獨自喝光了。從此誰也不挑水,三個和尚就沒水喝。
點評:影片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的,透過生動活潑的畫面形象講述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人物設計造型別具一格,寥寥幾筆就完全表現出了三個人物的不同性格;場景造型採用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畫風格,又將西方現代漫畫表現手法巧妙結合其中。
追憶:無論是這個故事還是這首“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呀沒水喝……”的歌謠,都是家喻戶曉。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現象,在現代依舊發生著。
《九色鹿》(1981)導演:錢家駿 編劇:潘潔茲 片長:25分鐘
故事:從前有隻美麗的九色鹿,看到波斯商人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迷路,就為他們指點了方向。花喜鵲得知此事,擔心波斯商人會把九色鹿的故事說出去。不久,九色鹿又救下落水的弄蛇人,告訴他不用說出見過自己。波斯商人拜見國王時,如花喜鵲擔心,講了他們在荒漠中的奇遇。王后聽到,執意要用九色鹿的鹿皮做衣裳。弄蛇人向國王告密,更在遍地尋不著九色鹿的情況下假裝落水,引誘九色鹿出現。
點評:本片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故事畫贊改編,具有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的風格,主要講述一個普度眾生與善惡因果的故事。
追憶:那個忘恩負義的弄蛇人的表情奸詐狡猾形狀可恐,童年的陰影……看《幽靈公主》靈鹿出現時,想到九色鹿,閃閃發光如聖母一般。感慨儘管我們長大看不到它了,但它一直都在。
《猴子撈月》(1981)導演:周克勤 編劇:凌紓 型別:剪紙動畫片 片長:11分鐘
故事:一天,藍猴看到天上又圓又亮的月亮,想要擁有它,就把大夥喊過來用竹竿去摘,可是怎麼也摘不到。又一天,“不好了,月亮掉到井裡去了!”藍猴又發現,於是大家一個接一個倒掛著想要把月亮撈上來。這次還真撈到臉盆裡了。大家為誰擁有它卻打起架來,臉盆落地,月亮“碎”成一片。可不知怎的,大家抬頭又看到一個月亮在頭上。
點評:一部純粹意義的剪紙動畫片,其風格完全取材於中國傳統剪紙技法,色彩明亮飽滿,人物動作細膩逼真,表情擬人生動有趣。
追憶:動畫片與小學課本的雙重記憶,當時並不能夠理解,現在想想真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雪孩子》(1980)導演:林文肖 編劇:嵇鴻 片長:20分鐘
故事:寒冬季節,兔媽媽要出門去,她怕小兔一個人在家孤單,便給他堆了個雪人。小白兔和雪人玩得非常開心,後來她累了就回屋休息了。可不小心取暖的爐火燒到了小白兔的被子,雪孩子為救小白兔,奮不顧身地衝進了房子裡,化成一灘雪水。
點評:影片整體富有兒童情趣,抒情而優美。前半部分非常歡樂甜蜜,後半部嚴寒與烈火的強烈對比,給孩子們以極大的視覺和心靈上的衝擊。
追憶:看《雪孩子》沒哭的同學請舉手?在那個男孩子哭泣也不丟人的年紀,大家是集體飆淚的。當時電視上會反覆播,有小朋友想看又HOLD不住結局,所以每次都看到最歡樂的時候就換臺,假裝之後沒有火災。
《哪吒鬧海》(1979)導演:嚴定憲、王樹忱、徐景達 編劇:王往 片長:65分鐘
故事:商末時期,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夫人懷胎三年六個月,生下一個肉球。肉球中跳出一個小男孩。李靖當他是妖孽想殺掉他,太乙真人卻來賀喜收他為徒,賜名哪吒,還送了乾坤圈和渾天綾兩件寶物。哪吒七歲那年到東海玩耍,用混天綾攪動海水,撼動龍宮,惹出巡海夜叉和龍王三太子,言語不和還殺了這倆人驚動天庭。四海龍王齊聚陳塘關索命,為救一方百姓,哪吒決定交出生命……
點評:本片根據《封神演義》故事改編,是中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被譽為“色彩鮮豔,風格雅緻,想象豐富”的作品。影片具有濃郁的悲壯色彩,造型美術都極其古典唯美,不乏瑰麗浪漫的幻想場面。
追憶:看該片彷彿是第一次接觸死亡的題材,當時覺得李靖太殘忍,對哪吒又非常難過。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是:一人做事一人當!現在中國動畫人們對哪吒也有著集體追憶,《十萬個冷笑話》也再三調侃靖夫人懷胎三年六個月生出個純爺們兒……
《大鬧天宮》(1965)導演:萬籟鳴、唐澄 編劇:李克弱、萬籟鳴 片長:114分鐘
故事:花果山猴王沒有件稱心的武器,便去東海龍宮借寶。龍王許諾,如果猴王能拿動龍宮的定海神針,就奉送給他。當猴王拔走寶物,龍王又反悔,還去天宮告狀。玉帝就採納太白金星的主張,騙猴王上天,封他為弼馬溫,將他軟禁起來。猴王知道受騙後,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豎起“齊天大聖”的旗幟,與天宮分庭抗禮。
點評:影片根據《西遊記》前七回改編,透過獨特的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使原著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得到充分展示。
《人參娃娃》(1962)導演:萬古蟾 編劇:包蕾、張士傑(原著) 型別:剪紙動畫 片長:26分鐘
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美麗的小山村裡有個小長工一直被財主欺負。一天他被迫連夜挑水,在井邊遇到一個穿紅布兜的小娃娃,兩個人成了好朋友。又有一天他夜裡磨豆子睡著了,捱了財主一陣毒打。小娃娃心疼他,送他一隻大人參。財主發現也想要,就偷偷跟在小虎子身邊,抓住了小娃娃。後來小虎子和小娃娃合力逃開財主,財主也因為掘洞找尋人參,被埋在了山洞裡。
點評:一部極具中國特色的美術動畫片,娃娃採用剪紙造型白白胖胖飽滿可愛,配音嗲氣十足聽得人心旌神搖。
追憶:還記得“小哥哥!小哥哥!”那清脆的聲音麼;還有那“小種子,快發芽,長綠葉啊,開紅花……”童年合唱必備曲目。
《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導演:張松林 編劇:任溶溶 片長:20分鐘
故事: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不高興”。“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拉四,總要出些差錯。“不高興”總是彆彆扭扭,你要他往東,他偏往西。別人勸這兩個孩子改掉壞脾氣,他們都不以為然。為幫他們改正缺點,作者暫時把他倆變成了大人。長大後的他倆錯誤百出,吃盡苦頭,於是決心改正自己的缺點。
追憶: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形象。影片從故事到人物,從技法到造型依稀可見無厘頭的雛形。更有人對應到日系漫畫,所有雙男主角人氣漫畫一般都由“沒頭腦和不高興”組成,如櫻木花道和流川楓……
《小蝌蚪找媽媽》(1961)編導:集體編導 原作:方慧珍、盛璐德 型別:水墨動畫 片長:20分鐘
故事:春天到了,池塘出現了許多小蝌蚪,它們在水裡快樂地遊啊遊,然後看到岸邊的小雞跟著它們的媽媽很親熱,小蝌蚪們十分羨慕,於是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媽媽。它們先後遇到了蝦公公、金魚、螃蟹等好多“人”,每個人嘴裡的媽媽都不一樣,有人說大眼睛,有人說白肚皮,有人說四條腿,總之他們找了好久找到自己都變成了青蛙才找到自己的媽媽。
點評: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成功將齊白石水墨畫的精緻與意境搬上螢幕。
追憶:最生動的科普片,看過之後印象太深刻,夏天抓了好多蝌蚪放在自家的荷花池裡,然後就恐怖啦……
《驕傲的將軍》(1956)導演:特偉、李克弱 編劇:華君武 片長:30分鐘
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很厲害的將軍在外打仗大勝歸來。慶功宴上更是大秀武藝,人人都誇他厲害,他聽了很高興也很驕傲。他覺得自己既然這麼厲害啦,就不用再辛苦練功啦,於是每日吃喝玩樂。可是好景不長,他大壽那天忽然敵人來進攻,他想要迎戰,發現大家都跑了,槍也壞了,只好束手就擒。
點評:《驕傲的將軍》開創了中國“民族風格”動畫片的先河,是“中國動畫學派”開山之作。影片在創作上借鑑了中國的傳統戲曲尤其是京劇的眾多因素。譬如人物造型借鑑京劇臉譜藝術,音樂大量運用京劇鑼鼓,人物語言和動作也依照演員表演設計,在場景安排上強調舞臺感和空間感。
追憶:壞人來了,將軍一個人在府內大喊“來人啊,來人吶啊”,好同情他。不過每次考第一名,媽媽也都會說,不能驕傲哦,不然……好可怕。
《神筆馬良》(1955年)導演:靳夕、尤磊 編劇:洪汛濤 型別:木偶動畫 片長:20分鐘
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久到還是封建社會的時候,有一個叫馬良的孩子很喜歡畫畫。他希望向達官顯貴們學畫,卻因為窮被瞧不起。馬良是個有志氣的好孩子,他沒有氣餒,隨時隨地苦練畫工。有位老神仙見他這麼努力,就送他一直神筆,用這隻神筆畫的東西都會變成真的。從此,馬良就用它幫助窮人,懲罰壞人啦。
點評: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美術片,更是中國在國際上獲獎最多的一部影片。生動的造型,精緻的畫工,深入淺出的人生道理蘊含其中,令人驚歎半個世紀前木偶動畫創作水平。
追憶:所有人的集體夢想,很希望自己也有那樣一隻神筆,畫個門就能跑出去玩,畫個搖錢樹嘩啦嘩啦就可以買好多好吃的!
(整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