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爭朝夕
-
2 # 記錄歷史人生
和親,也可以稱為“和戎”或是“和蕃”,是古代不同政權之間出於各種目的而達成的一種政治聯姻。因為和親大多數發生在漢人王朝與周邊四夷之間,而且基本都是漢人閨女遠嫁異族,再加上宋明理學持之以恆的大力抨擊,所以這是個一提起來就讓人百感交集,很容易會讓人產生諸如屈辱、失敗等鬱悶情緒的詞彙。即便是在文化多元、風氣開放的今天,仍有許多人尤其是在年輕人群體中,普遍對和親持否定態度,認為和親是一種喪權辱國的投降政策。而在學術界則普遍認為和親是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維持友好關係的一種策略,促進了民族間的和解、交流與融合。
與傳統觀念相反的是,史上越是熱衷於和親的越是強大的朝代
先不提和親政策的是非之分,回顧歷史我們卻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漢唐這兩個被普遍公認為是華夏王朝史上不可逾越的巔峰朝代,正是對於異族態度最為包容、和親政策使用得最頻繁的時期之一(分別達到17次和19次);而在面對周邊強鄰的態度和策略截然相反的兩個王朝——宋和明,卻幾乎沒有一例的主動和親事件發生。
然而讓人遺憾的現實是,在根本不把和親當成什麼大事的漢唐兩朝,雖然都曾被邊患所擾,但最終都以極為強悍的手段解決掉了外敵,並開疆拓土,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輝煌而不可磨滅的印記;秉持文化優越論、將和親與倫理道德掛鉤並厲行禁止的宋朝先後兩次亡於異族;而在事實上堅持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政策的明朝,最終也被沒完沒了的異族入寇拖垮了國防和財政,成為其最終亡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來說說和親的起源。
關於和親的起源,班固認為“昔和親之論,發於劉敬”(《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第六十四下》),司馬光也贊同班固的看法:“蓋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則懷之以德,叛則震之以威,未聞與為婚姻也。”(《資治通鑑·卷十二·漢紀第四》)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和親始於西漢——漢高祖劉邦主使、建信侯劉敬經手,隨便找了個“室女翁主”冒充魯元公主就把冒頓(音“墨讀”)單于給糊弄過去了。
即便在白登吃了大虧,劉邦依然不改無賴本色,在和親一事上坑了冒頓一回
其實和親這種事是我們的祖先在好幾千年前就玩濫了的小把戲,哪輪得著總耍無賴的劉邦拔得這個頭籌?
《周禮·秋官·司寇第五》就有載:“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傅王之言而諭說焉,以和親之。”不過這裡的“和親”指的是華夏與蠻夷間的修好活動,並沒有姻親關係。與之類似的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欒氏,而固與範氏和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也跟嫁閨女、娶媳婦無關,就是單純的結盟修好。
當然在先秦時期跟嫁娶有關的和親例子更多。
比如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就非常大公無私的把自己的婚姻生活搞成了外交活動——四個老婆分別來自不同的戎狄部落:
“帝嚳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簡狄,生卨;次妃陳豐氏女,曰慶都,生放勳;次妃娵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摯”(《文獻通考·卷二百五十三·帝系考四》)
夏朝則非常重視與東夷的聯姻交好,相傳禹就娶了東夷壁山氏的女嬌為妻,太康失國後,仲康也給兒子相娶了有仍氏女後緒,而後緒生下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少康。可以說夏朝能夠復國東夷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此後夏后帝族與東夷有仍氏和有萃氏保持了長久的姻親關係,而且這一傳統一直持續到了其後商、周兩朝。除了東夷,居於江淮流域的九夷(九侯)和位於西北的戎狄部落也是中原政權的主要姻親融合物件:“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史記·殷本紀》)“吾聞姬、姑藕,其子孫必蕃。姑,吉人也,後稠之元妃也。”(《左傳·宣公三年》)——這裡的“姑”據考證是居於今天甘肅靈臺的密國。
以山東為中心的東夷是最早融入華夏的“四夷”之一,和親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和親成了處理和解決諸侯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常用手段。比如用和親掩飾軍政意圖——“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韓非子·說難第十二》)於是失去戒備的胡國被鄭國一戰而定。勾踐滅吳之前,也是先送上西施等越國美女,使得夫差沉迷其中而荒廢國事,最終被勾踐復仇成功;再比如小諸侯國依靠和親以圖存——紀國為了抵禦齊國的侵略,先後與魯國和周王室聯姻,最終憑藉兩位親家的面子與齊國在黃地會盟講和,暫免覆國之憂;至於大諸侯國間和親這種手段用得就更多了——春秋時期晉楚爭霸,晉國為了擴張勢力聯姻於秦(“秦晉之好”的成語便源於此)。後來秦晉交惡、秦楚聯姻之後,晉國又嫁女於吳國,於是吳國遂成楚國心腹大患。
在今人看來,無論是東夷、九侯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都是華夏一脈,這種姻親關係不應以和親論之,其實不然。且不論上古的三苗、東夷、九侯等部族在當時的華夏人眼中就是名副其實的“夷狄”,就連那些名義上臣屬於“周天子”的諸侯國,也因為長期的征戰與隔閡,在典章制度、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類似於今天的歐洲),彼此間缺乏認同感和同一心——如果我們今人有機會穿越過去,大肆宣揚什麼燕齊同出一脈、晉楚共屬一族、剛在長平被斬盡了舉國青壯的趙國與虎狼之秦其實有著同一位祖宗……誰能設想一下這位倒黴蛋的下場?就算沒被官府抓起來砍頭,也得被圍觀百姓生吞活剝嘍!
所以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就忙不迭的大搞“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結果還是被六國遺民搞得二世而亡。而只有在國祚綿長而且始終保持著大一統局面的兩漢之後,才有了“漢人”這一普遍的族群認同,而不再有像“秦人”、“楚人”、“齊人”這樣根本性的差別。
“漢人”這一稱呼因漢朝而得名,在此前一般稱“華夏”或“諸夏”
因此先秦時代的這種聯姻關係,也應屬於和親之列。
不過自漢以後,隨著宗族關係、尤其是父系血緣關係逐漸被看重以及男尊女卑觀念的盛行,和親的形式也相應發生了變化——與之前隨意的娶來嫁去相比,中原王朝的統治者開始認為把閨女嫁到周邊四夷去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明媒正娶一個異族媳婦進門、混淆了自家純正高貴的血統,這可是絕對不能容忍的(當然跟異族美女隨便開心一下倒是沒人拒絕,比如歷朝歷代都很受歡迎的“胡姬”)。
所以從西漢開始到清朝結束,中原王朝與四夷間的和親活動一直持續了2千多年(見下表)。
相比於漢人,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對於和親的態度更加開放,效果也更好
再來對比一下漢唐與宋明時期的和親政策。
西漢立國之後,立刻面對來自北方匈奴的強大壓力。公元前200年,韓王信(不是當淮陰侯那個)勾結匈奴入寇,漢高祖劉邦迎戰,在著名的“白登之圍”中戰敗。從此,西漢的數代皇帝為解決匈奴之患開始採取韜光養晦、休養生息的策略,“和親”便成為籠絡匈奴、維護邊境安寧的主要手段。直到60年後,漢武帝以軍事手段代替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徹底解決了匈奴的威脅。
西漢一朝共發生了和親事件17次,其中10次發生在這一屈辱而又無奈的時期,漢武帝時與烏孫的2次和親也是為了夾擊匈奴。但西漢初年的和親大體是失敗的,沒有達到阻止匈奴人入寇劫掠的預期目的不說,還使匈奴人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和物資,助長了他們的貪慾。
西漢初期的和親雖然大多出於被動無奈,但也開創了以“宗女”冒充公主騙“老外”的先河
但是設想一下,若是善於使奸耍賴的流氓無產者劉邦化身成死硬派的倔老頭朱元璋,堅持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跟匈奴人死掐到底的話,那麼國力孱弱的西漢面臨的局面將是持續的流血、持續的消耗。如此一來,即便漢武帝劉徹再雄才大略,又能掏出多少家底給衛青、霍去病們揚威域外、封狼居胥?
漢武帝之後,漢匈關係完全顛倒,漢宣帝時期,匈奴王還得把兒子送到長安當人質,此時發生的幾次和親,更多的是具有賞賜、安撫性質,與漢武之前大相徑庭。
班固曾對西漢的和親政策做過如下總結:
“自漢興以至於今,曠世歷年,多於春秋,其與匈奴,有修文而和親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有卑下而承事之矣,有威服而臣畜之矣,詘伸異變,強弱相反,是故其詳可得而言也。昔和親之論,發於劉敬。是時,天下初定,新遭平城之難,故從其言,約結和親,賂遺單于,冀以救安邊境。孝惠、高後時遵而不違,匈奴寇盜不為衰止,而單于反以加驕倨。逮至孝文,與通關市,妻以漢女,增厚其賂,歲以千金,而匈奴數背約束,邊境屢被其害……至孝宣之世,承武帝奮擊之威,直匈奴百年之運,因其壞亂幾亡之厄,權時施宜,覆以威德,然後單于稽首臣服,遣子入侍,三世稱藩,賓於漢庭。是時,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第六十四下》)
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大體出於《後漢書·南匈奴傳》。而在更靠譜的《漢書·元帝紀》和《漢書·匈奴傳》中,都沒有昭君不屑賄賂畫工、因積怨自願請行、元帝一見驚為天人,最後砍了畫工腦袋洩憤的記載,只是說“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而此事發生的背景,是匈奴呼韓邪單于三次進長安朝覲,並向漢元帝自請為婿。而昭君嫁到匈奴之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據說日子過得也不錯。
作為一名普通的掖庭宮女,遠嫁匈奴其實並不是個很壞的結果
2、唐朝——如果有什麼是一頓拳腳解決不了的,那就嫁個閨女過去。
與西漢專注於匈奴和親不同,唐朝的和親物件五花八門,最著名的是吐蕃,其他還有吐谷渾、契丹、奚、回紇等,偏偏就沒有老對頭突厥。
通常只有表現很乖的蠻夷才有資格做唐朝皇帝的女婿
也許是受300年胡風薰陶,也許是受李唐皇室那說不清道不明的血統來源影響,唐朝的對外政策既強硬又不失圓滑。簡單說就是打得過就往死裡揍,比如對突厥,一直揍到跪在地上叫爸爸為止;打不贏也輸不掉的,比如吐蕃——你打進我家醉氧、我打進你家缺氧,乾脆咱們別再遭這個罪,高高興興做翁婿好了;至於那些老實巴交的、賣力效命的,也不妨嫁個閨女過去鼓勵一下,比如吐谷渾、契丹、奚、回紇什麼的。
有唐一朝,似乎從來沒把和親當成什麼大事,既沒有漢朝時那麼強烈而直接的政治動機,也沒有宋明時期對和親強烈的牴觸情緒。從貞觀之治到安史之亂前,初唐極盛時期國泰民安、四夷賓服,唐太宗到唐玄宗仍然對外和親11次,佔到了唐朝和親事件總數的六成。而安史之亂後大唐中衰至滅亡的150年間,則和親了8次(其中兩次為僕固懷恩嫁女),還有一次因唐懿宗反悔未成,另一次還是回紇英武可汗的毗伽公主嫁到了大唐。剩下的4次,則和親物件都是與唐關係一直友好,而且數次出兵替唐平亂的回紇。
也就是說,在唐朝強盛的時候,根本不在乎和親這回事。而等到實力衰弱時,則對和親物件則苛刻得多——如果關係不夠硬、賣力不夠多,根本甭想當唐朝皇帝的便宜女婿。
唐朝最著名的和親當屬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有人說文成進藏是後來吐蕃三破長安之禍源,其實是胡扯——吐蕃之勇在於野蠻而非文明
文成公主雖然只是李唐的遠支宗女,但也不是吐蕃贊普想娶就能娶到手的。唐太宗先拒婚,使松贊干布以為吐谷渾從中作梗,於是這個第三者被吐蕃人揍了個七葷八素。松贊干布因此驕狂,唐太宗馬上出兵教他做人,等把他收拾老實了才許之以文成公主。因為出嫁的場面十分宏大,加上公主對於吐蕃惡俗十分嫌棄,所以松贊干布在自慚形穢之下趕緊給老婆重築新居,並努力學習中國文化:
“聞突厥及吐谷渾皆尚公主,乃遣使隨德遐入朝,多齎金寶,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許。使者既返,言於弄贊曰:‘初至大國,待我甚厚,許嫁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有相離間,由是禮薄,遂不許嫁。’弄贊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遣使貢金帛,雲來迎公主。又謂其屬曰:‘若大國不嫁公主與我,即當入寇。’遂進攻松州……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進達先鋒自松州夜襲其營,斬千餘級。弄贊大懼,引兵而退,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太宗許之。弄贊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餘寶玩數百事。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於吐蕃。弄贊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於河源。見道宗,執子婿之禮甚恭。既而嘆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與公主歸國,謂所親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遂築城邑,立棟宇以居處焉。公主惡其人赭面,弄贊令國中權且罷之,自亦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又請中國識文之人典其表疏。”(《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六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這才是典型的唐之和親。
3、宋朝——割地賠款好說,滅了我也不是不行……想和親?沒得商量!
今天我們翻遍宋史,也找不到一個對外和親的例子,這並非是大宋的公主長得醜、沒人看得上,而是宋朝計程車大夫們可以接受割地、賠款和納貢,就是接受不了和親。
對於宋朝、尤其是北宋來說,交保護費是常規操作,根本沒啥心理負擔,但和親卻堅決不行
比如在慶曆增幣這一宋遼爭端中,遼興宗曾向宋提出以和親、增幣代替割地的要求時,宋朝君臣的答覆是允許增幣,甚至委曲求全的答應將歲幣由“贈”改“納”(等於認同向遼納貢),但依然強硬的拒絕和親:
“(遼臣劉)六符曰:‘吾主恥受金帛,堅欲十縣,何如?’(富)弼曰:‘本朝皇帝言,朕為祖宗守國,豈敢妄以土地與人。北朝所欲,不過租賦爾。朕不忍多殺兩朝赤子,故屈己增幣以代之。’……明日,契丹主召弼同獵,引弼馬自近,又言得地則歡好可久。弼反覆陳必不可狀,且言:‘北朝既以得地為榮,南朝必以失地為辱。兄弟之國,豈可使一榮一辱哉?’獵罷,六符曰:‘吾主聞公榮辱之言,意甚感悟。今惟有結昏可議耳。’弼曰:‘婚姻易生嫌隙。本朝長公主出降,齎送不過十萬緡,豈若歲幣無窮之利哉?’……及至,契丹不復求婚,專欲增幣,曰:‘南朝遺我之辭當曰獻,否則曰納。’……朝廷竟以納字與之。”(《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傳第七十二》)
對於宋人來說,可以繳納歲幣,但是拒絕和親;可以納貢,但是不能納女;可以稱臣、稱弟、稱侄甚至當乖孫子都行,但就是不肯當老岳父……
究其原因,在於宋人雖然文弱、不擅武事,但是經濟發達,隨手扔給蠻夷的那點錢不過是毛毛雨。而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宋人強烈的文化優越感,尤其是理學盛行之後,對“夷夏之防”極為看重和警惕——打不過人家這種事情,正人君子們只有乾瞪眼,只好把注意力都放到嚴防死守自家閨女的身上。
不過靖康之變後,許多皇室女眷被金人俘虜,僅史書中記載的就有十幾位宋朝公主被迫淪為金國貴族姬妾,甚至被虐待致死。雖然這不屬於正式的和親,卻比和親更加屈辱。
看看這些高貴的宋朝公主的下場,就知道為啥宋人對“靖康恥”恨得咬牙切齒了
而宋朝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中國王朝史上外交智慧和手段最為拙劣、甚至到了弱智程度的朝代。
4、明朝——和親是什麼?不存在的!
有關明朝諸如“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類的說辭不管是否確有其事,但大體算得上事實。不管史實如何、效果怎樣,有明一代確無一例和親事件發生。
明朝的對外政策與之前的歷代王朝不同,既無漢朝的忍辱負重以圖後報,也無唐朝的相容幷蓄,陰招陽謀層出不窮,連跟同樣面對嚴重外敵威脅的宋朝也不一樣。明朝的對外政策只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懟——打得贏就往死裡打,打不贏就全面設防、拼命的堵,因此明朝一直被一些民族情緒強烈的朋友所讚賞。
成熟的外交政策應該是圓滑變通的,一味的懟固然看起來很爽,但效果可能會讓人很不爽
不過凡事無絕對。當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瓦剌人抓了俘虜,侍講學士周敘就向當時監國的郕王朱祁鈺建議跟瓦剌和親以換回英宗:
“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殿下宜臥薪嚐膽,如越之報吳。使智者獻謀,勇者效力,務掃北庭,雪國恥。先遣辯士,卑詞重幣乞還鑾輿,暫為君父屈……若能即返聖駕,則結好和親,世世利賴。”(《明英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二·正統十四年九月》)
不過周敘顯然找錯了彙報物件——朱祁鈺恐怕巴不得瓦剌人趕緊幹掉朱祁鎮,他好名正言順的繼任為帝——還和親?和你個大頭鬼!
萬曆年間明軍入朝跟日本打了一仗。戰後雙方談判,豐臣秀吉提出的七項條件中的第一條就是迎娶明朝公主為天皇皇后——本子當然是在異想天開,結果除了被明人當成笑話,還害得中間人沈惟敬被砍了腦袋。
反正一句話——不管是你想娶還是我想嫁,和親這種事在大明朝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關於和親的幾個基本事實。
1、關於和親的負面評價,大多源於西漢初年韜光養晦的時期,以及宋明之後那些秉承“文化優越論”計程車大夫群體的觀點。
這個前文講過,在此不復述。
2、歷史上中原王朝在對外關係上處於強勢地位時,往往對和親的態度更包容。
比如漢武帝反擊匈奴之後;比如把四方強鄰揍了個遍的隋朝,短短38年和親6次;比如初唐盛世;比如打下疆域最大的元、清兩朝,也是和親進行得最頻繁的時期。
此時和親更多的是作為“天朝上國”恩賜給弱小鄰居,讓他們繼續變得很乖的一件禮物而已。
3、當中原王朝處於分裂狀態時,也是和親發生比較頻繁的時期。
比如永嘉之亂後到隋統一,不到300年間有史可載的和親就發生了16次;五代十國70多年間,和親發生了7次。
這時候的和親大多是為了“攀親家”拉關係、“團結一大片,打擊一小撮”,最終目的除了強大,就是自存。
4、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對和親的態度更寬容,也更善於使用這一手段解決邊患問題。
元朝統治中原不過97年,和親了38次,而且物件包括汪古(突厥)、畏兀兒、高麗、吐蕃等,有元一朝幾無邊患;而把和親這件事玩到了登峰造極的還屬清朝,以至於數量多得沒法統計:到乾隆末年下嫁到蒙古外藩的就有70多人;到了道光年間,僅科爾沁達爾漢王旗下有公主子孫臺吉、姻親臺吉2000人,土謝圖王旗下公主子孫臺吉500餘人,敖漢旗下有600餘人,巴林旗下有170餘人等等。
桀驁不馴了近500多年的蒙古人在清朝以後變得服服帖帖,以和親為主的同化手段功不可沒
“我大清”的結局很慘,到現在也被罵得體無完膚。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僅在處理與少數民族關係上的策略與手段,清朝堪稱集古今之大成,沒哪個朝代比得上。
5、在和親嫁女這件事上,漢人往往都是大騙子。
從西漢到五代十國,有史可載的中原漢人王朝一共嫁了46位公主到少數民族政權或者異國,不過其中貨真價實是皇帝女兒或妹妹的,只有14位。而這14位中的8位還是在漢人政權之間互嫁——因為大家都是玩同一個套路的,實在不太好騙……
剩下的雖然大都也號稱公主,但史書所載的不是“宗女”,就是外甥女、侄女,甚至還有給宮女安個公主的名頭拿來湊數的(比如王昭君)。反正那些番邦外夷大都質樸憨實,非常好騙……相反像元、清等少數民族政權在這方面信譽非常良好,嫁出去的大都是正牌的公主,如假包換。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宋朝的建立標誌著因科舉制而興起計程車大夫階層,在實際上控制了國家政策的走向。尤其是理學的興起、與北方遊牧民族戰爭的屢屢失敗,使得“夷夏之防”不斷被強調和重視,打斷了自漢朝以來對外族開放包容、不斷交流融合的程序,漢夷矛盾逐漸尖銳,也直接導致了元、清兩朝的入主。
士大夫階層的崛起,尚武精神的退化,是導致漢人王朝對於和親態度大變的重要原因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主流輿論對和親的評價逐漸趨向負面。在強烈的此貴彼賤的民族偏見下,認為與夷狄結親是奇恥大辱,寧可賠錢也不能賠夫人,當然是不會去聯姻的。於是和親盛於漢唐,而在宋明兩朝絕跡——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因為(尚武精神退化造成的)軍事失敗積累而產生的自卑情緒在作祟,更是一種文化的封閉、文明的倒退。
就像當代的涉外婚姻,從普遍的負面評價,到如今的習以為常——這當然是一種文化自信的體現,更是一種進步。
回覆列表
所謂和親,不過是打不過之後的權宜之計,漢高祖劉邦曾經親率32萬大軍親征,因為高祖輕敵冒進,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史稱“白登之圍。”高祖被圍困七天七夜最後靠著陳平之計,賄賂單于小妾閼氏才得以脫逃。實際上漢軍投入32萬兵力,而匈奴更是投入40萬兵力。高祖回到長安之後,深知剿滅匈奴絕非易事,遂定下和親之策。
宋朝確實不和親,宋朝納歲薄幣,南宋更不必說,宋高宗12道金牌召回岳飛,上趕著向金國納貢稱臣。
事實上,漢朝和親,唐朝結盟,宋朝納歲薄幣。而明朝一朝沒有和遊牧民族妥協過,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因為內外交困,內有李自成,外有皇太極。崇禎曾經動過向皇太極和談的念頭,並秘密派人和皇太極接觸,皇太極對此很高興。於是崇禎讓親信大臣在朝堂提出,得到群臣激烈反對。早在朱棣遷都北京之時,明朝就流行“天下守國門”之說,群臣以祖宗成法不可破,所以,終明朝一朝,明朝沒有向遊牧民族妥協過。到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崇禎讓皇后皇妃自盡,自己親斬殺公主,崇禎選擇自縊。才有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說。
說明朝是最有氣節的王朝,毫不為過,幾次都城被圍,沒有皇帝選擇南遷,比起宋末的靖康之恥,崇禎的皇后、妃子大義凜然,說著願追隨皇帝於地下自縊。明朝一朝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不賠款。鐵骨錚錚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