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貳馬叄石説歷史

    元末明初,中原大地上群雄並起,到處都是稱王稱帝的地方割據勢力,這些“王”、“帝”大多數出身貧苦人家,哪裡懂得什麼朝廷禮法,我們這個年少出家的遊方和尚出身的明太祖也是不瞭解這些深奧的東西。然而統一了天下,建立了政權,進而也自稱皇帝之後,就必須建立自己的禮法制度。

    儘管朱元璋身邊不乏文人謀士和儒學大家,但畢竟大家都是從元朝過來的,經過了近百年的異族統治,根本沒人能說清真正的漢家正統禮法應該是什麼樣,那麼最簡單的便是“拿來主義”,元朝怎麼弄我們就怎麼弄。明初的各項制度就是照著元朝來的,除了一些種族歧視政策外,朝廷禮儀、行政規劃基本上全是元朝的翻版,其中宰相制度也是保留元制的重要一項。

    自秦設立丞相以來,君權與相權的鬥爭就是此後數千年的封建王朝的主旋律,到了元朝,丞相的全稱是“中書省丞相”,包括右、左兩位正職“丞相”和 幾位副職的“平章政事”。“諸大小機務,必由中書”,丞相們所把持的中書省權利很大,可以說是全國的政治中樞,深居皇宮內的皇帝只負責“簽字畫押”。

    元朝之所以出現丞相權利超級膨脹的現象,這與元朝的皇位長期不穩定有關,元朝立國108年,開國的元世祖在位36年,亡國皇帝元順帝在位41年,這兩個皇帝之間僅僅31年,卻換了9個皇帝。元朝皇帝之所以放權給中書省也是無奈之舉,爭皇位時需要依靠中書省,得到皇位了又要防止別人來爭,這還要靠著中書省,雖然這幾個皇帝中有幾個像要自己拿主意的,但下場也都挺悲慘的。

    明處和元末相比,政出中書的表象並未有所改觀,朱元璋從一個小小的遊方和尚到君臨天下,每一步都都走的極為艱難。擁有天下後,處理政事既是他的責任,也是他擁有天下以後的一種樂趣。但"奏事不許隔越中書"的制度卻使他無法和手下的各級官僚進行有效快捷的溝通。

    即使宰相對他忠心耿耿,但制度所在,一些在宰相們看來無關緊要的事情,他們自己就處理了,不必要脫褲子放屁,再交給皇帝去蓋章。但在朱元璋看來,這分明是利用制度的漏洞故意想要架空他這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於是皇帝和丞相之間的衝突就不可避免了。 在朱元璋自立吳王的時候,李善長是當時的右丞相,立國後李善長又變成了左丞相(元朝以右為尊,明以左為尊) ,可見李善長是深受朱元璋的信任的。到了洪武四年中原大地基本上已經平定,此時的朱元璋正是春秋鼎盛之時,可以說大明朝已經站穩了。所以朱元璋就可以放開手,開始改革沿襲於元朝的一攬子朝廷制度了,首當其衝的便是丞相制度。

    中書省的存在是朱元璋想要總覽大權的最大阻礙,要廢除丞相制度就不得不拿人開刀,否則貿然的廢除丞相制度,必然會引來朝政的非議。於是屠刀就伸向了當時的獨相李善長,李善長跟隨朱元璋多年,他了解朱元璋可能比了解自己還要多,他深知朱元璋不會做一個放手撒權的太平皇帝,自己所轄的中書省必然是皇帝的眼中釘。

    洪武四年,李善長以自己老病為由向朱元璋請辭,主動讓出了左丞相這個燙手山芋,之後經過一系列的鬥爭,胡惟庸傻乎乎的搶到了右丞相這個燙手山芋。胡惟庸在做右丞相是就收受賄賂、任意處分官員,雖然也有人彈劾胡惟庸,但朱元璋不但不去追究,反而將這樣的官員交給胡惟庸自己處理。

    洪武九年,朱元璋彷彿是為了讓他更好地專權似的,撤消了中書省編制中的平章政事和參知政事這兩個職位。到洪武十年,胡惟庸在當年正式被任命為大明朝最高行政長官的職務--中書左丞相,胡惟庸終於位極人臣,而朱元璋的網也漸漸開始收緊。

    洪武十年七月,一個大棒突然打向了胡惟庸,朱元璋設立了通政使司,這個通政使司最重要的職能是"凡在外之題本、奏本,在京之奏本,並受之,於早朝匯而進之。"也就是說所有的奏章必須先經過這個通政使司收納整理,再轉交相關職能部門。 這個新的通政使司的橫空出世,正是朱元璋開始在制度上削弱相權的開始。

    胡惟庸扳倒那麼多敵人,好不容易從建國初年的地方小官爬到國家最高行政長官的位置上,還沒怎麼好好享受呢,就眼睜睜地被皇帝一點一點削弱手中的權力,這是胡惟庸所不能接受的。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起而爭之,反正都是個死,乾脆鋌而走險。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認為時機成熟開始行動,他計劃誘使朱元璋前往自己的府邸,讓埋伏的甲士刺殺朱元璋。

    然而朱元璋在半路被胡府的一個宦官攔住了去路,結果胡惟庸謀反的行跡敗露了,朱元璋急忙分派士兵前往圍剿,很快就捉住了那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中書左丞相,隨即將其押赴市曹正法。

    藉著胡惟庸謀反案,朱元璋大肆屠戮朝臣,同時歷史上最恐怖的特務機關錦衣衛也掛牌營業了,隨著錦衣衛工作的日益深入,捲入胡惟庸案件的人也越來越多,朱元璋下令取締中書省,朝臣終於意識到朱元璋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了,掣肘朱元璋多年的丞相制度終於被廢除了。胡惟庸死了,因為朱元璋不能容忍一個有可能凌駕皇權的政治制度存在,那數萬條人命不是胡惟庸的陪葬,而是這個制度的陪葬。

    講述我所瞭解的歷史,給你不一樣的精彩!

  • 2 # TonyDeng

    明太祖廢宰相,陰謀論者多說是預謀,蓄意集權,強化皇權。然而我並不認為有如此多的陰謀,這件事有點偶然,的確是因為胡惟庸謀反案而起。

    明太祖立國,仍然設立宰相,胡惟庸就是,而且是長期任用,從洪武三年拜參知政事開始(參知政事是參與宰相政事的副相職務,也算入相了),洪武六年由李善長推薦任右丞相,洪武十年進為左丞相,長年獨相,權力極大。然而,就是在他擔任宰相的這些年,很早就有逆謀了,派人出海招引倭寇,不過,直至洪武十三年他因被告發謀反被誅,勾引倭寇的事還沒揭露,直至洪武十九年,這事才揭露出來,不過事情還沒完,洪武二十三年,事情才徹底敗露,這次居然牽連了李善長(李善長其實早知胡惟庸要謀反,但不敢參與,這就是包庇,殺李善長不是什麼狡兔盡烹走狗)。看看,這事情的時間有多長?十多年!朱元璋非常震驚,權力這麼大的一個宰相,居然可以在十多年內策劃如此可怕的謀反陰謀,他矇在鼓裡,胡惟庸是李善長推薦的,李善長還知情不報,要看誰勝誰負站在哪一邊,不徹底查辦,那還得了!就是因為這案,才誅殺了大批所謂的功臣,調查結果顯示這些人在這麼多年內或多或少都跟胡惟庸勾搭過,無他,胡的權力真的很大,投靠他有好處。所以,胡惟庸案後,朱元璋再也不相信誰可以做宰相,乾脆廢了這個職務,讓自己來做。這事,說朱元璋有預謀,過於誇張了,他不可能刻意放縱胡惟庸搞多年去實現這種企圖,拿自己的江山搞陰謀,不是他瘋了就是陰謀論者瘋了。

    當然,正如錢穆所言,朱元璋大老粗出身,體力充沛,他可以跟秦始皇一樣,日以繼夜批閱奏章,親理萬政,然而他們的子孫不可以,所以朱元璋定下這個規矩,後代執行,卻沒有這種能力,反過來造成明朝著名的政治黑暗,不是權臣就是宦官干政,道理很簡單,自己做不來,又不願設正式職官,當然是借用身邊人幫手了,故實際權力歸了他們,更懶的皇帝,乾脆做甩手掌櫃,這就是明朝特色。這個弊端,說要怪朱元璋,固然可以,但不能怪他,也說得過去,因為雖然定了制度,但實際上後代是可以更改的,不敢更改,是後代的事,全怪祖先,那說不過去(宋朝也是這般)。

  • 3 # 剛日讀史

    大唐開國,李世民繼皇帝位,他不僅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而且還加大了相權。李民世加大相權的目的,就是要用來制衡君權的。

    李世民的這一舉措,一是為了防止後世出現不肖子孫繼位,做出誤國殃民之舉;二是多用“寒門子弟”為相,用來平衡、壓制關隴軍事貴族以及關東世家門閥的勢力。

    而李世民在加大相權的基礎上,又祭出一件至剛至大的法寶——“科舉制度”。科舉制度首創於隋,然而李世民推翻了隋,他卻仍然還用“科舉制”來加速推進寒門勢力的崛起。

    (殿試)

    因此,初唐出任相國者,基本上都是來自於寒門。比如長孫無忌(破落貴族)、房玄齡、杜如誨、馬周以至到了女帝時期的狄仁傑等等。這裡的寒門,並不是指度層大字不識的老百姓。

    從大唐開國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前半生時代,唐朝的君王負責擬定國家的政策方針,宰相則負責國家機器的運轉,君權相權壁壘分明,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衡。

    直到李隆基用李林甫為相,剷除異己,加強皇權之後,這才破壞了李世民設定的權力格局。等到“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皇權減弱,相位又終於落入了世家門閥的把控之中。據記載, 七宗五姓之首的“崔氏”,終唐一代出任大唐相國者,就高達到23人。

    (三省六部)

    但是,到了宋代時,經過了五代十國的洗禮,世家門閥、貴族豪門終於被掃進了垃圾堆, “科舉制”得到完全的推行。於是,在中國政治史上,又誕生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勢力集團——文官集團。

    文官集團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大宋的不幸。

    眾所周知,武夫當國者,必然會帶來割據與混亂,因為武夫崇尚暴力,比如漢末諸侯割據、唐末諸鎮割據、民國軍閥割據等等;而文官治國者,因為文人對秩序的偏愛,使得國家相對的和平。但文官治國者,也往往使得國家武力積弱而被外敵所滅。比如宋被遼、金、元所欺,明也被清所滅。

    文官集團的崛起,制衡了皇權的行使,也導致了國家的法治不彰。官僚以權謀私、鄉紳大量兼併,導致了大宋農民起義次數高達493起,達到了歷史上之最。

    (宋朝士大夫)

    宋朝的文官集團的最終野望,其實我們也很清楚,那就是徹底架空皇權,奉行“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的執政野望。困此,宋朝的文官都死抱“不殺士大夫”的祖制不放,其實宋太祖壓根就沒說過這話。

    法制不彰,也導致了宋朝無法有效扼制土地兼併,使得國家財富從國庫流入私門,也無法“強公室,杜私門”來有效地整合整個國家的力量,導致了對外戰爭屢屢失敗,最終在崖山一戰軍覆而國滅。

    因此,朱元璋上位之後,他既吸取了“元失天下,失之以寬”的教訓,這裡“寬”指的是“管理鬆散”;也吸取了宋朝文官架空皇權的教訓,但他一時半會又找不到可以制衡這股力量的其它勢力。

    於是,在他嚴厲治貪的同時,也廢掉了“宰相制”。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

    但說,朱元璋比不上李世民的這個說法,個人覺得因為朝代背景的不同,所以沒有辦法比較。因為唐朝的社會上可以概括為5股勢力,除李唐皇室、文官集團、武臣集團之外,還有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和關東門世家。

    而明朝的就簡單得多了,就朱明皇室,外加文官集團和武臣集團了,因此,朱元璋並不需要這個“一個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文——千古

  • 4 # 清風鑑史

    公元1380年,胡惟庸伏法後,朱元璋下詔“今我朝罷丞相”、“今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至箇中國一千多年的宰相軌制遣散,統統權力歸天子。朱元璋為什麼要廢除丞相軌制?朱元璋廢除丞相軌制是對是錯?

    宰相軌制是在朱元璋的手上廢掉落的。朱元璋最初廢宰相軌制的時刻,他可能沒有想過,他由此創造了一段歷史。他的做法,對中國古代的皇權政治,孕育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最初之以是那樣做,著實初衷並沒有那麼繁雜,主如果由於他不知足自己選的那些宰相。他先後選了李善長、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等人當宰相,然則這些人的行事氣勢派頭他都不知足。不知足的緣故原由,主如果由於這些人獨斷專行,朝廷中的很多工作,他們不向朱元璋請示申報,就自行做主。

    原先,他們自行做主,朱元璋撿得輕鬆從容,照理說朱元璋應該很痛快才是。但關鍵的問題是,朱元璋是草根身世,本身是沒有什麼威信,他擔心這些人做主今後,就越來越把自己當主人,權力越來越大年夜。到了著末,可能全部世界的人都只聽他們的,而不聽朱元璋的。這樣的話,江山也就落到這些人的手裡。

    除了擔心這一點外,朱元璋更擔心的,是他去世後,這些人對他的接班人朱允炆構成要挾。朱允炆年幼,沒經歷過戰鬥,又沒有社會閱歷的履歷。他當天子後,肯定鎮不住這些老臣們。那樣的話,江山就要變顏色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朱元璋廢宰相,著實並非他的真實目的。他的真實目的,是想把那些給他和他的後代帶來要挾的元勳們給殺掉落。也便是說,朱元璋所做的,著實只是個案,最初他並沒有想得那麼遠。

    不過,雖然是個案,然則朱元璋的一個舉動,在後世所有天子那裡孕育發生了共鳴。為什麼我說朱元璋廢宰相的舉動,在後世天子那裡孕育發生了共鳴呢?由於後世沒有一個天子樂意規復宰相的職位。此後的封建期間,還有五六百年的光陰,從來就沒有天子有過這樣的動議,由此可見,朱元璋的做法,後世的天子多麼迎接。

    那麼,天子們為何那麼迎接呢?廢除宰相軌制,對付天子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最大年夜的好處,便是天子不管昏不昏庸,不管有沒有能力,不管年編大年夜照樣小,他都不用擔心權臣把持朝政了。最顯著的例子,便是明朝萬曆天子、嘉靖天子,他們都妄想享樂,多年不上朝,別的一個天子朱由校以致醉心於木工活。但就算是這樣,都沒有任何人對明朝的江山構成要挾。為什麼不構成要挾了?便是由於沒有宰相,天子的權力異常大年夜。

    別的,廢除宰相,對天子的大年夜一統江山,也有好處。明清之前,中國總會賡續地形成濁世。朝中的權臣造反,地方的諸侯造反,由此輪番對皇權構成衝擊。然則在廢除宰相軌制今後,這種環境險些沒有呈現過了。為什麼沒呈現呢?由於中國是一個很不均衡的國家。有一個強有力的絕對天子,才能隱隱這種不均衡,維持國家的穩定。

    有人可能會說,你這樣說紕謬,我們不是不停否決獨裁嗎?你怎麼還說有一個強大年夜的天子,對付大年夜一統的國家有好處了?著實,這得看我們生活在什麼期間。古代封建社會,本身便是一個尊卑不雅念異常強的禮治社會。這樣的社會,對秩序的要求異常高。秩序亂了,國家也就亂了。而有一個強大年夜的天子,就能夠很好地掩護這種秩序。

    當然了,廢除宰相的害處,也是異常顯著的。最大年夜的一個害處,便是天子異常輕易怠政。曩昔是宰相,贊助天子方案朝政,天子不會那麼累。現在宰相沒有了,所有的工作都堆在天子那裡,等著天子去裁決,天子怎麼會不累呢?

    我們看看明朝的天子朱佑樘,以致開設了早朝和午朝。他為什麼要搞早朝和午朝呢?便是由於有幹不完的工作。而雍正天子一年四時都在皇宮裡批奏摺。他為什麼會這樣?也是由於有幹不完的工作。總之,只要這個天子輕細勤政一點,他都邑累得夠嗆。

    以是,天子很可能剛開始的時刻,興高采烈做事。然則輕細乾的光陰長一點,就會累,乾脆損掉落朝政自己去享樂。天子是朝廷中獨一的主心骨,當天子不理朝政的時刻,朝廷就沒有人來主持了。這樣一來,朝廷就會亂成一團,大年夜臣們每天爭吵,然則沒有一小我敢做主,也做不了主。是以,全部朝政的效率異常低。

    當然了,廢除宰相軌制,顯然是一種獨裁,是與今世文明背道而馳的。以是封建軌制在顛末明清兩朝後,就壽終正寢了。

    朱元璋是個對付權力極端執著的人,用普通一點的話來說,是一個很專制的天子。他不能忍受任何人分享他手中的權力,也不樂意讓任何人代替他對國家事務做抉擇。於是,他把丞相這個職務給撤銷了,並且留下遺訓說子子孫孫都不能設丞相。自此之後,中國延續了兩千年的宰相軌制就消掉了。

    我記得我讀書的時刻,歷史教科書裡面對付歷史上的每一次軌制變更釐革,都很愛好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感化和意義,便是“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這句話從商鞅變法講到漢武帝獨尊儒術,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到朱元璋廢除丞相軌制,都不絕地呈現,給人的印象彷佛是中央集權程度越高越好,任何釐革只要加強了中央集權,就必定是好事。

    但事實上,並不是每一次加強中央集權都是好事,也並不是中央集權程度越高越好。我們華人的哲學理念是不偏不倚,考究過猶不及。古代中國幅員廣闊,古代通訊前提又後進,中央的權力假如散掉,當然會危及國家的穩定,但假如中央權力過於集中,同樣會造成很多不良的後果。例如朱元璋取消宰相軌制,便是一個範例的例子。

    在這裡首先闡明一下宰相和丞相的細微差別。宰相,是古代政府主要執政人的統稱,在有些朝代這個職務是丞相,有些朝代這個職務是中書令,有些朝代只有一個宰相,有些朝代有多個宰相。以是丞相是一個實際的職務名稱,而宰相,是一個統稱。

    宰相軌制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起源於春秋期間,它的建立和延續,基於兩個很現實的條件。第一,君主是世襲的,每一任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意願都是不穩定的,以是必要有專業的人士來認真政治的運作。而很多優秀的君主也都承認,這個天下上有比他們自己更有能力管理國家的人,能用這些優秀的人才來管理國家,是一個君主的美德。

    也正由於如斯,在歷朝歷代中,君主和宰相是有分工的。君主的角色類似於今世企業的董事長,而宰相的角色類似於總經理和職業經理人,君主辦論上對國家擁有主權,對重大年夜事物有決策權;而總經理則對日常事務進行治理。當然,在歷史上,有宰相權力高出於天子的案例,以致有篡權奪位的案例,但一樣平常來說,君主被覺得不應該處置懲罰過於囉唆的日常事務。

    第二,君主是弗成調換的,假如他的小我能力低下,對國家的影響就很大年夜,以是不應該把所有事務都交到他的手上;而宰相是可以調換的,假如干得不好可以換,以是他管的工作不妨多一點,君主只要緊緊把握住這個任免的權力,就能經由過程宰相去實現對國家的治理。但朱元璋不樂意承認這兩個事實。

    在他的腦筋裡,天子是最得當治理國家的人,這既包括他本人,也包括他的子子孫孫,以是根本就沒有需要設立宰相這樣一個陰礙自己執政的職位。而只有把所有權力都緊緊掌握在天子的手裡面,也便是所謂的“加強中央集權”,他的江山才能永固,才不會擔心被亂臣賊子謀朝篡位。很可惜,朱元璋雖然貴為九五之尊,權力極大年夜,但卻不能違抗歷史規律和客不雅事實。

    在廢除了丞相職務之後,朱元璋每天批幾百個奏章,天天累個半逝世就不在話下了。問題是他的子孫十個裡有七八個都不是當好天子的料,不是無心政事便是能力低下。於是朱元璋心目中絕對弗成以假手於人的權力,照樣無聲無息的轉讓到其他人的手裡,這些人裡面有內閣大年夜臣,也有秉筆閹人。

    而正由於這種權力轉讓長短正式的,見不得光的,名不正言不順,更是孳生了很多腐爛和各類問題,明朝的天子理論上毫不分權,但實際上真正能有效地掌握和行使權力的,也就兩三個而已。

    明朝在取消了丞相之後,由天子直接治理六部,原本的中書省只留下中書舍人這個職位。但天子再勤奮再有能力,也終究只是一小我,要治理的事務其實太多,也不能不找人協助。朱元璋的法子是設定幾個顧問,幫忙自己辦公,這些顧問必須如果飽學之士,也有必然的行政履歷,既有學問有履歷,以是稱為大年夜學士。後來明成祖參考著組建了一個內閣,幫助自己治理政務,內閣成員稱為那個學士,這便是明朝的內閣軌制了。

    原先理論上講,內閣學士只有建議權,大年夜臣呈給天子的奏摺,內閣學士看完之後可以寫一個批覆的建議讓天子參考,夾在奏摺裡面,這建議稱為“票擬”;而天子參考票擬用紅筆作批覆,稱為“批紅”。但跟著明朝的天子越來越不務正業,這個票擬的實際履行率就越來越高,學士的建議權就垂垂變成了決策權,內閣也就垂垂變成了一個沒有宰相名分,但有宰相實權的機構。

    這個內閣軌制對付明朝的實際運作和穩定性有很大年夜的感化,但也必然程度上分薄了天子的權力。於是後來的天子又想了個法子,他感覺這幫內閣學士未必可靠,於是讓閹人幫著自己批奏摺。

    天子身邊有個閹人秘書機構,叫司禮監,領頭的閹人叫“秉筆閹人”,理論上是天子的大年夜秘書,但實際上在天子不幹活的時刻,秉筆閹人就擔負了宰相的事情。由於他掌握的是天子的御筆,幫天子寫字,至於這御筆的主見是出於天子本人,照樣閹人擅作主張,外貌的大年夜臣也搞不清。

    如斯一來,票擬的感化又徐徐低落,權力又垂垂轉讓到閹人的手中。於是明朝後期閹人擅權的環境也就越來越嚴重,而大年夜臣與閹人的牴觸也越來越大年夜。

    外面上看,這種朝廷大年夜臣與內廷閹人分權制衡的模式,彷佛包管了皇權的安枕無憂,但這兩個機構的明爭暗鬥極大年夜地耗損了明朝的行政效率,也造成了大年夜量的腐爛和冤案。

    明朝著末也便是在這兩個集團不共戴天的鬥爭中走到了終點,末代天子崇禎在他的“職業生涯”裡最痛切的感想薰染便是“沒人可用”。

  • 5 # 大飛熊騎士

    丞相制度在朱元璋手裡廢除,一方面是歷代君權和相權的矛盾,一方面朱元璋本身勤政,又最忌諱大權獨攬,結黨營私,於是藉著胡惟庸案,乾脆廢了丞相制度。

    (漢武帝設“中朝”,就是不想受丞相干擾)

    丞相是百官之長,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歷來,有作為的的君主會透過打擊相權,來鞏固君權,集中權力到皇帝手裡好辦事。比如,漢武大帝設立中朝,繞過丞相,讓大司馬,尚書,常侍等幫忙處理事務,此後權力慢慢轉到尚書檯。到了隋唐,三省長官都為自然宰相,成了群相制來分相權。宋元明時期,最有權重的尚書省被打壓,中書省成為權重最高的部門,綜理全國事務,中書省長官成了宰相或左右宰相。

    (朱元璋)

    明初之時,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對權力,對大臣的言行十分敏感的皇帝,不但設立了“錦衣衛”機構來監控百官,本身也對朝廷事務抓得牢固。到了胡惟庸當丞相,劉伯溫不久去世(疑是胡惟庸乾的),淮西集團也達到頂峰。胡惟庸又喜歡擅權專斷,這犯了老朱的大忌。於是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賜死,丞相制和中書省被廢除。以李善長為代表的一大批功臣,淮西集團勳貴被清理,一直持續到“藍玉案”後。

    (胡惟庸)

    值得一提是,丞相制廢除後,取而代之的是以大學士輔助皇帝處理事務,同時六部長官的地位開始崛起。

  • 6 # 戲看天下_

    丞相廢除,這是一個皇權專制加強的過程,秦三公九卿制,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唐三審六部制,丞相權利三分相互制衡!

    宋設立參知政事分宰相行政權利!設樞密院分宰相軍權!

    明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和五軍都督府!

    清軍機處的設立皇權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

    明雖廢除宰相,其實內閣首輔和宰相權利沒什麼區別,甚至權利更大,當然明朝內閣和內廷太監相互牽制,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皇權的集中!

  • 7 # 科勒小迪2229816

    明朝最大的牛逼獨到就是廢除丞相,建立內閣制度和錦衣衛,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把軍權從內閣剝離出來制衡內閣,導致後期崇禎很多正確的意見無法實施,因為內閣不同意不票擬,皇帝的意見無法實施,因為內閣權利很大,所以明朝大臣很任性!

  • 8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君相兩權相爭應該從郡縣制度確立起就開始了,綿延到朱元璋的明朝達到了高潮,最終導致丞相被廢。

    究其根由,這還是人性自身運作的結果。作為一個皇帝來說,他的理想就是既要享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又要不用幹什麼活,出什麼力。當然,這明顯是違背這個世界基本規律的,因為天底下最聰明的一句話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皇帝要有權,就得做事,但天下事太多,一個人做不過來,做不過來就得讓別人分擔一部分,事分擔出去了,權力自然也分擔出去了,不可能存在不給權力而能做事的情況,因為沒權就無法任事。但是皇帝還是想權力都在自己這裡,事情讓別人去做,因此想攬權的帝和任事的相,就這個做事的權力歸屬問題的鬥爭就開始了。

    漢武帝首先想了辦法,就是設內外廷。外廷歸丞相,只做事,內廷由宦官擔任官職,只發號施令,攬權。實際上傻子都能看出來,這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內外廷之所以能發揮作用,根源還在於內廷完全聽皇帝的,不像位高的丞相那樣可以和皇帝討價還價。

    這樣發展到隋唐,內廷的尚書啊,中書啊,門下啊都發展成正式行政機構了,君相鬥爭又迎來了新的挑戰。這時候再分內外廷顯然沒什麼用了,就開始執行一帝群相制!我把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長官都設成宰相,叫他們互相制衡,互相分權,皇帝總其成,這樣來達到既攬權又不做事的目的。

    後來,分成三個都嫌太少,乾脆設立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官,想弄多少宰相弄多少,這樣皇帝才能切實的抓到流失到群相手裡的權,還不用做事!

    到了宋代,趙匡胤更狠,他從精神上摧殘宰相,降低他們的地位,唐代還得給宰相設座,宋代宰相就只能站著了。

    前面那些鬥爭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為啥?因為你圖省事,因為你懶啊!下面來個勤快的,把上面那些辦法都變成了浮雲,他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心想,我這麼能幹,還要宰相有個屁用!那時候,僅僅七天,送達中書省的奏本就有近兩千本,裡面的事情五六千件,朱元璋一人就全辦了,這是什麼效率?

    既然事情我能全做,權力自然我要全攬了,這就是為啥你覺得明朝皇帝都喜歡不上朝而清朝皇帝都很累的原因,因為集權啊,他們要處理以前宰相該做的事,的確累。

    但是累一點也無所謂,因為權力大了,也杜絕了奸臣篡奪的可能,因為臣基本沒什麼權了,明代的內閣,清代的軍機處,那都是聽喝的嘍嘍了,他們名義上是相,實際無權。你問朱元璋為啥要廢丞相,為了權嘛!

  • 9 # 青言論史

    朱元璋從來沒有廢除過宰相制度,因為這個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就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消失過,也沒有實際存在過。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製造了著名的胡惟庸案,砍掉了包括丞相胡惟庸在內的無數人的腦袋。事後,朱元璋宣佈廢除丞相制度,並且嚴令此後子孫後代不許再立丞相。這件事被視作是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的終點。

    但是丞相這個職務存在的真的有那麼久麼?並不是。“丞相”這一職務最早出現在秦朝,西漢也被用來稱為文官首領,但到了東漢,丞相就基本沒有了,只有曹操和諸葛亮復活過。他們死後,魏國和蜀漢也沒有再出現過丞相。此後,丞相的再次復活,就是要從南宋到元再到明初了。

    而宰相這個名稱,作為一個專有的職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一般只是對首席文官的尊稱而已,歷代的宰相都有不同的對應官名,比如丞相、司徒、尚書令、侍中、尚書僕射、同平章事等。

    朱元璋生前,確實是把原先的相權握在手裡了;但他死後,他的兒子迅速搞出一個內閣出來,內閣大學士也就變成了事實上的宰相。哪怕是專制如清朝,軍機大臣倘若身兼大學士,也仍可以視為宰相。

    宰相的幽魂之所以從未消散,因為皇帝也是人,也需要有人給他幹活。如果國家所有的事情都必須交給他一個人來辦,那皇帝遲早累死。有鑑於此,就必須有人來幫皇帝當管家,這些人就是宰相。不管皇帝願不願意,也不管皇帝怎麼制衡,只要他們沒強大到自己一個人把活兒幹完,就必須得有宰相。這是朱元璋怎麼也滅不掉的。

  • 10 # Lee畫意濃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廢除在中國延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

    眾所周知,中國社會大致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到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真正意義上的政權應該是出現在夏朝,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而夏啟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但是時間到了東周,禮崩樂壞,各國之間兼併戰爭激烈,最後以秦國勝利統一華夏而告終,同時也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的開端,當然這種封建制跟中國奴隸制社會時期周朝的“封邦建國”是有本質意義上的區別的。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六王畢,四海一,天下一統。那麼問題來了,統一之後該當如何呢?是繼續延續舊制還是設立新法呢?周天子的沒落就在眼前,這也是前車之鑑,於是在李斯等人的建議下,始皇帝決定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官制設三公九卿,地方則推行郡縣制,全國上下以皇帝為中樞,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代表的三公輔佐皇帝,從始皇帝設三公九卿始,中國歷史上開始出現了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丞相,也正是因此一直延續到明代1500多年。

    中國長時間處於城建社會之中,君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從來都不是平靜的,可以看出一個大的趨勢就是君權不斷強化,相權不斷弱化,直至明清,君權空前強化達到頂峰。從漢武帝的中外朝制度到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還是到明代的內閣制都可以看出君權和相權的激烈矛盾,直至最終廢除丞相制設立內閣制,而很多人容易把內閣首輔和丞相等同起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儘管他們職權類似但是首輔的權力可小多了,他只是替皇帝辦事而已,聽從皇帝的安排。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廢除丞相制呢,他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功臣宰相胡惟庸謀反,因胡惟庸案受牽連者達兩萬多人,一個宰相權力直接威脅到了皇權,皇帝留他不得,但是除了之後,萬一新的宰相也有異心又該怎麼辦呢,還不如以此為契機一舉廢除永無後顧之憂,而它的根本原因就是君權和相權的矛盾,皇帝不想被掣肘,想強化絕對權力。

    這是我的回答,鄙人才疏學淺難免有點小錯,如有小錯請指出來,望諒解,以後定悉心改正。

    一個年輕的歷史愛好者,學無止境,喜歡本文的可以關注哦@黃子久的小迷弟 。

  • 11 # 嶼黎

    原因一:

    丞相這個官位由皇帝看來只是用來給皇帝處理事情的,用來給皇帝分擔任務,使皇帝有偷懶的時間,而朱元璋呢?能幹又不偷懶,他幹了,丞相就沒用了。

    原因二:

    胡惟庸案。胡惟庸當了丞相後,朝廷文官方面成了他的一言堂,加上他拉攏淮西將領併成了代言人。使得朱元璋感覺胡惟庸威脅到了他的君主專制,為了加強皇權的高度集中,只能廢除丞相制度,拿胡惟庸開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每年都能流轉150多畝土地種水稻,如何種植能多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