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V劇情

    一、增強編輯的策劃意識。從傳統意義上說,編輯就是“對資料或現成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換言之“成稿加工”就是編輯的任務。然而,現代編輯的內涵應該更深,絕不能囿於“成稿加工”,而要根據讀者的需求,進行運籌和創意,編輯的勞動應該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夫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編輯的策劃不僅僅表現為編輯對版面內容及其形式的謀劃,而且在更深層次上,反映了報紙及版面欄目規劃的價值取向和觀念定位,體現了在宏觀文化背景下編輯對策劃物件的思想引導。

    具體地說,編輯的策劃主要有三種。

    一是欄目策劃。欄目是版面的靈魂。各個版面上不同定位、不同特色、滿足不同讀者需求的欄目,猶如報紙的一個個支點,形成了報紙的特色和個性。因此,編輯根據欄目的設定要求,在認真篩選與欄目相對應的好稿優稿外,還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欄目創新。如在“商貿資訊”版面,“商貿時評”欄目根據商貿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刊發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文章,並增加刊發的密度,增強了報紙的指導性和針對性,吸引了讀者的關注。

    二是選題策劃。要將版面和欄目辦出鮮明的個性,編輯要根據版面的定位,並針對自己的讀者物件,作一些選題策劃。編輯的選題策劃要求編輯胸懷大局,站在有利於做好市委市府中心工作的高度,從宏觀經濟的大背景出發,來觀察和分析事物,凸現新聞價值,並能夠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從孤立的現象中總結出事物的普遍規律,敏銳地預見事物的發展趨勢,並予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如義烏市場是全國商品市場的視窗和晴雨表,極具典型性,因此,透視它的發展趨勢,對小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乃至於經濟學者瞭解並研究商品市場及整個商貿業的走勢都具有積極意義。對此,去年下半年,商貿版面策劃並刊發的“中國小商品城優勢行業透視系列報道”,收效較好。

    三是組版策劃。編輯將各類稿件組成一個版面時,也要予以創新,因為不同的稿件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組合,效果就不一樣,經過編輯精心組合的版面所產生的整體效應,遠遠超過原作各個單體的總和。如1月18日,8名自行前往伊拉克務工的中國工人在伊遭伊拉克武裝分子綁架,這一事件成為國內關注的熱點問題。1月19日,新華社有大量有關這一事件的訊息,在編輯時,我選擇了中國領導人關心伊拉克被挾持的中國公民安全、商務部提醒出國經商務工人員注意人身安全、家鄉人民萬分焦急等四則具有代表各個方面情況的稿件集束刊發,效果較好,也避免了雷同。

    二、增強編輯的讀者意識。讀者的需求是報紙生存的依據。《浙江日報》原總編江坪說:“心向讀者,為讀者服務,是辦報的出發點與歸宿。”作為“新聞產品”推向市場前的最後加工者,編輯與讀者離得最近。因此,為使新聞稿件能夠“鉤”住讀者,讓讀者樂於閱讀,這就要求編輯心中時刻必須裝著讀者。在選稿時,就要根據“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要求,以讀者的需求作為取捨稿件的標尺。同時,要運用編輯手段,努力提高稿件質量。

    首先,在改稿時,要把最具新聞價值的資訊“拎”出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其次,要增強文章的“易讀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及資訊獲取渠道的多樣化,讀者的選擇意識越來越強,在編輯時要想辦法方便讀者閱讀,從而吸引讀者。如在編輯篇幅較長的稿件時,可以採取在文章的前面加一段提要式的引言,增強導讀功能和閱讀興趣,同時,給文章加小標題,以方便閱讀。

    三、增強編輯的精品意識。報紙的質量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其中,編輯對稿件的選擇、修改到版式的設計是否精益求精也是決定報紙質量一個重要方面。

  • 2 # 我就是張張張啊

    無論是哪行哪業的編輯,它對編輯者本身的要求都特別高。而對於圖書編輯來說,首先第一點想到的就是文字功底以及與人在溝通交流方面的一些重要的能力,如果在文字上問題不大,那麼也是做到了最基本的東西。其次就是你的營銷策劃的能力,你做出來的東西要讓大眾所接受認可,才會有很好的銷售業績,這樣在資金方面也就有了一定的支援。其實更多的還是融入到生活當中吧,在實踐當中去尋找最真最純的東西,給自己一些靈感來源,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寫出來的東西就不會太虛,也能幫助自己在這一塊兒做得更好。

  • 3 # 陸燕青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圖書編輯最重要的能力,乃具有慧眼解文識人的伯樂素質。任何優秀作品問世,都離不開一個或幾個稱職的編輯,一位出色的編輯往往是出版界的“無名英雄”。

    圖書編輯是編輯職業的一種,主要工作任務是根據圖書市場需求以及讀者的喜好策劃選題,或者根據出版公司策劃的選題。再根據選題要求尋找合適的編委,約稿、審稿、校對並組稿出版。

    對於圖書編輯的要求一般如下:

    一、文字功底好,有圖書編輯組稿經驗,中文、新聞等專業為好;

    二、有創新、創意思維,善於接受新生事物,踏實肯幹;

    三、教輔編輯和專業書籍編輯要求有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

    四、有較強的電腦操作能力,能夠熟練使用多種計算機軟體,掌握圖文編輯工具;

    五、圖書編輯熟悉排版、製作、分類等各項工作。

    六、編輯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環節相互聯絡、制約和促進,具有嚴密的整體性,而每一環節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各環節中有許多工序,相互之間同樣具有制約性和相對獨立性。

    步驟

    1、資訊

    資訊是選題之源。選題不是來自閉門造車,而是來自對資訊的廣泛收集、積累和提煉、研究。

    2、選題

    選題源於資訊,但資訊不等於選題。選題是對準備出版的圖書的構思和策劃,以及各個學科的研究狀況和產業發展狀況,對資訊提煉、集中、昇華的結果。

    3、組稿

    組稿同選題密切相關。選題有些由編輯人員提出,有些由作者提出3年度和長遠選題計劃中,有些已有作者,有些則要物色作者。

    4、審稿

    審讀活動貫穿出版工作的全過程。在選題、組稿過程中的審讀是事先審讀,圖書出版後的成書質量檢查是事後審讀。

    5、加工整理

    加工整理是編輯工作不可缺少的環節。經過審稿決定採用的書稿,在內容、體例、引用材料、語言文字、邏輯推理等方面難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加工整理,使內容更完善,體例更嚴謹,材料更準確,語言文字更通達,邏輯更嚴密。

    6、整體設計

    整體設計是圖書外部裝幀和內文版式的全面設計,包括封面及其附件、正文及輔文。以及開本、裝訂形式、使用材料等設計,是一個相互聯絡的整體。設計質量是圖書整體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7、發稿

    發稿是將經過加工整理和整體設計的書稿轉化成印刷符號的一箇中間環節,既關係到前段編輯工作的成果,又關係到後續工作的質量。

  • 4 # 獨觀見聞

    小編還真就做過編輯,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編輯?其他朋友說的都很好。小編就用大白話再挑重點幾句,一、腦補。就是要收集大量資訊,思維思想要有廣度更要深度;二、眼毒。能在一般中看到不一般。三、執著。發現好書稿好題材要一追到底,讓作者信任你的前提就是誠懇,然後還要會挖掘作者的潛力。

    編輯手中的作者資源決定了你是否能成為編輯裡的"大咖"。

  • 5 # 偽文藝小短腿

    現在成為一位編輯的門檻比較低,但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編輯就需要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1.研究讀者

    首先你要想清楚你出的書是給誰看?這群讀者有特定特徵嗎?他們最關注什麼?如今圈子文化流行,現在的讀者和將來想要的讀者,就是你要悉心研究的圈子。

    2.精通研究物件,見聞廣博

    編輯的所謂精通,未必是執行層面的精通,但起碼是紙上談兵式的精通。趙括要是不當主帥,當個軍事雜誌、圖書的主編,必是一代名編。財經編輯無需在股市上覆雨翻雲,但須在股評上翻雲覆雨。很多中文專業人士在專業媒體上發展遠不如其他專業人士,原因就在於研究的習慣,大學學了幾年中文,習慣了只研究中文,忽略了研究報道物件,而非中文專業者,習慣先研究本專業,再研究文字。

    3.策劃無處不在

    策劃無處不在,大到文字產品整體,小到文章一篇。沒有策劃的作品,就如沒有西服的紳士,沒有長裙的淑女,總是如此醒目。不僅如此,沒有策劃甚至可能讓紳士變乞丐,讓淑女變熟女。策劃在日常編輯中,常體現為選題、立意、謀篇佈局、畫龍點睛。策劃就是把|-|,組合成H還是A的技術。

    4.眼力、手力雙修

    編輯的三個境界,眼低手低、眼高手低、眼高手高。眼力始終在手力之前,可惜太多的媒體單位把編輯當寫手用,沒有培養應有的眼力。對一個編輯而言,文字手力深厚自然最好,但若手力一般,眼力如炬,能洞悉好文之所在,卻也不失為一名好編輯。培養一名好編輯,先眼力後手力。

    5.時代感和責任感

    武以衛國,文以載道。這是文章最重要的使命。  充滿時代感、責任感的編輯才能編出有時效、負責任的作品。文字不是遊戲,文章也不是古董。我們都活到當下,文章自然應貼近當下。編輯應該是這個時代中最活躍的人群之一,閱讀、娛樂、生活都應融入主流中去,別當世外高人,別20歲的人40歲的心。

    6.有用:為讀者而寫,卻要高於讀者

    我們研究讀者,為讀者考慮良多,但文章卻應該高於讀者。這好比海面上的燈塔,它不可以遠離海,但必須高於海,否則船長們有閱讀燈塔的必要嗎?

  • 6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一名好編輯還需要具備這些能能力

    策劃能力、審稿能力、計算能力、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和統籌能力。

    1.

    策劃能力,就是能夠敏銳地發現圖書市場的契機,喬布斯說過的,消費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就是我要的東西。圖書也是一樣,第一流的編輯,是能夠提前發現讀者的需求,填補市場空白,引導圖書出版的潮流。

    比如說《鬼吹燈》和《盜墓筆記》,開創了盜墓以及中國傳統風水術法的出版潮流;《杜拉拉昇職記》是職場類小說小說的開山之作;旅遊書裡邊的《揹包十年》也是早期暢銷作品。

    包括網文裡出了實體書的,《步步驚心》,是清穿一派的開山作品;《平凡的清穿日子》引領了過日子的言情宅鬥種田流。

    這些書,包括養生類、官場類,都是有那麼一兩本先出現,非常暢銷,引起了轟動,然後才有大批次的跟風作品。這都是編輯推動的。

    好的策劃編輯他還知道,如何去打造一本書。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編輯手裡邊,因為定位不同,就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圖書行業公認的策劃能力強大的讀客讀書,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們旗下的《藏地密碼》是一本現象級的超級暢銷書,但是他的作者何馬在天涯論壇連載這部小說的時候,反響平平,點選只有幾千。因為作為探險小說的話,這本書的情節只能說比一般好一些,人物塑造也相對平淡,不是一本純粹靠情節就能引人入勝的小說。直到讀客圖書的編輯發現了這本書,他覺得這本書不能定位為一般的通俗小說,而是要主打西藏這個招牌。

    因為西藏給人的印象是非常神秘的,很多人把西藏當做滌盪心靈的聖地,但是介紹西藏常識和文化的書也不多,或者一些太偏學術性了不適合大眾讀者。那麼讀客圖書就把《藏地密碼》的定位調整為:一部關於西藏的百科全書式小說,並且在裝幀上充分圖書了西藏特色,然後透過讀者強大的宣傳和銷售,最終實現了這套書總銷量達到1000萬。

    一千萬在圖書市場是什麼概念呢?現在首印三萬,基本上就可以說是暢銷書了;如果能上十萬,基本上整個行業都會注意到你這本書。

    讀客按照這個路子,出版了《我是個算命大師》、《清明上河圖密碼》、《東北往事:黑道風雲20年》、《餘罪》、《古董局中局》、《戰國縱橫》《京城往事》《侯衛東官場筆記》《山海經密碼》很多暢銷書,基本上都是以一個平時人們很感興趣,但並不真正瞭解的知識型別作為核心要素來打造,比如算命、黑道、官場、古董、山海經,讀者自己就稱之為知識小說,廣告語就是讀小說,學知識。

    如果沒有這樣強大的策劃包裝能力,這些書很可能就作為一般性的通俗讀物,賣個幾千一兩萬冊就完了。不會有這麼暢銷。

    這種策劃能力要怎麼鍛鍊呢?

    作為一個編輯,不能想象中的書生就坐在書齋裡,學得學富五車就完了。編輯必須隨時關注這個社會:

    有什麼大事件發生了,或者到什麼紀念日了。比如2015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那麼在2014年就要開始著手準備相關的圖書,今年是建軍90週年,去新華書店看一下,肯定也有相關的圖書。

    星球大戰是幾年出一部,那麼關於星球大戰的圖書最好踩著電影推出的時機上市,沾沾光。

    還要關注潮流,比如這幾年旅遊類圖書比較風行,就是因為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到一個程度,人民有這個閒錢出去看一下,加上前幾年人民幣升值,出境遊尤其是東南亞理由物美價廉,想去的人就越來越多,所以這方面的圖書也受到了關注。

    所以編輯還要關注自己的專業領域,你也會發現有哪些國外的經典作品還沒有引進,哪個專家最近有了新作,這些都屬於編輯的策劃能力。

    在圖書出版的整個過程中,或者市場對圖書編輯的要求,以及變現,通俗地說就是掙錢的能力,策劃能力都是被放在首位的。

    2.

    其次,是編輯的審稿能力。

    一本書光是策劃不夠,要把想法實現,還需要對內容的雕琢。這一步靠的就是編輯的審稿能力。

    通常大家指的編輯審稿能力,往往就是文字功底。最起碼的,錯別字要能認出來,用詞不當要能改正確。有一些是真不容易看出來,比如

    我等將軍凱旋而歸。這個有什麼錯?都這麼說對不對。但是人家就說,凱旋的旋已經有回來、歸來的意思了,再加上而歸就語義重複了。

    而且審稿能力不光是對文字的修改,還有整個圖書的體例。比如註釋的擺放,圖表的編號,前言目錄正文後續的順序、數字字母、標點符號豎排的時候有自己的規則。

    這些都是有標準的,但是很多東西是沒有具體尺度的。

    比如我(一位老師)編輯出版的一本書,美劇《24小時》的小說,作者是寫劇本出身的,場面描寫就很生動,讀起來如臨其境。但是領導說,這裡面血腥打鬥場面太多啦,刪一刪。

    那麼只能一點點改描述,比如他被一槍爆頭,鮮血濺到牆上,慢慢留下來,就改成他被打死了,這麼平淡。主角用刀把反派的手盯在桌上,搶走反派的槍,就改成主角搶走了槍。

    再比如言情小說,本來是本穿越小說,但是穿越不能出嘛,作者就說我改一下,改成失憶。然後調整時間線。但是大的情節改了,內文隨時隨地可能出現前世、現代、上輩子這樣的字樣,這說不過去,就得改。以及男女主角的親熱戲不能過分描寫,但有時候親熱中他們會說很多有關主線劇情的對話,也不能直接改成一夜過去,只能一句句調整。

    這些,都屬於編輯的審稿能力。這樣的能力不夠,稿子改不合格,書可能就過出版不了。

    第三點,我想說的是編輯的計算能力。

    編輯,給人的感覺是主要跟文字打交道,屬於一個文科專業。但事實上,編輯工作中會接觸到大量的資料,說到任何問題,編輯都會習慣性地算一算賬。你想下編輯要算一些什麼:

    一本書,有多少字,根據風格做多大尺寸,每頁能排多少字,需要排多少頁,排這麼多頁的成本是多少,印刷製作這麼多頁的書需要多少紙張,用什麼規格的紙,印多少冊,印刷裝訂的費用是多少。怎麼定價,定什麼價格的時候賣多少冊才能達到盈虧平衡。

    這是最基礎的,如果還涉及引進費用、翻譯費、開發票、各種稅費、給作者的報酬是稅前還是稅後、怎麼支付雙方都減少成本。

    計算器啪啪啪地按,不像書生,更像當鋪的朝奉。

    對數字的敏感還表現在能記住大量的資料,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做對比。

    比如各大網站連載小說,點選量的含金量是不一樣的。這個網站本身流量小,千萬點選可能是第一流了;但是換一個網站,千萬點選根本不能說是一個優點。或者同一個網站兩本書點選量差不多,但是一本書是三十萬字一本書是三百萬字,那肯定兩本書對讀者的吸引力也是不一樣的。

    這些對資料的感知能力對工作是很有幫助的,雖然這一塊有所欠缺,並不會讓編輯工作進行不下去,但是有這個能力效率會提升很多。

    再有一點,就是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因為圖書出版項目時間長,環節多,涉及到很多合作方。作者、翻譯、版權經理、設計人員、排版人員、紙張銷售人員、印廠工作人員、財務人員、還有各個部門的同事和領導,各個宣傳發行渠道對接的人員。非常非常多的人,這個不用我多解釋,大家都會明白和人打交道能力的重要性了。

    最後一點,是編輯的統籌與執行能力。

    昨天說了,一本圖書的出版就是一個專案,編輯就是專案經理。你需要去整合各方面的資源來完成你的專案,從一開始就要做好計劃,那一個環節給多少時間,整體完成需要多少時間,多少資金,效果是怎樣的。

    但是計劃做得再完美,始終是計劃。一本書的出版,從拿到全稿開始運作,順利的話,四五個月,一般留足六個月比較好。但基本上,我責編的書,沒有一本是順順利利從頭走到尾的,多少都會發生一些事故。

    比如我(同上)(同下)有綽號叫送子觀音,因為我連續好幾次,和作者那邊什麼合同都簽好了,過段時間,她跟我說她懷孕了,書不能寫了,或者翻譯進行不下去了,要養胎。怎麼辦,只能另外找人,甚至因為時間關係加錢找人處理後續的問題,才能保證專案按照預期時間完成。

    這些只是小事,很多事故一點不能拖,每多一分鐘,事情的影響就可能擴大一點,解決起來就更麻煩。

    比如我遇到過一個非常烏龍的事情。

    我因為關注了作者,我就看到那張圖,喜滋滋地點開一看,當時冷汗就下來了。因為這位讀者照了這本書內文的最後一頁,裡邊只有文字,沒有標點。

    不管怎麼樣,有這麼一頁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一本書的錯誤率是有規定的,不能超過萬分之一。整整一頁的標點沒有,那是多少錯誤?一本小說二三十萬字,這錯誤率高得沒邊了,這是大型事故。而且這種一頁上都沒有標點的錯誤太容易被發現了,沒辦法矇混過關存僥倖心理。

    我完全不知道這種錯誤是怎麼形成的。因為我看到的列印稿和電子稿都是有標點的,那是出片的時候有問題,還是印刷的時候有問題,還是排版人員交接給被人的是錯誤檔案?

    而且那個時候去追究誰的責任意義不大,因為不合格的圖書已經發往各個渠道,最迫切的就是馬上需要收回。多耽誤一點時間,就有可能有更多的書溜出去,被讀者買到。我是編輯沒有權利去命令庫房不要發貨,也不能去叫發行員和渠道聯絡退貨,只能一層層找領導,部門之間協調。然後還要打電話給印廠和紙廠,看有沒有合適的紙張和工期,書退回來了要準備修改。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我就一直在打電話,終於把事情理順了。然後我又去看那張照片,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標點的地方都相對模糊一點。又找到熟悉的技術人員,把那張圖片下載下來,發現原本應該是有標點的,是被修改了。

    這個時候,那位讀者也加我了,回覆說書上是有標點的,不知道為什麼照出來就沒有標點。後來我們分析,可能是因為她用的是美顏相機,自動就把圖片上的點點修改掉了。

    這個事是一個大烏龍,但是如果真的出了問題,也就是這樣的處理流程。

    四、踏上征途——如何成為編輯

    前面所說的編輯需要的能力, 如果覺得自己有著這方面的天賦,也願意在這方面努力發展,也就可以試試做一MISTRA書編輯。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這樣幾個問題。

  • 7 #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謝邀!首先,你要知道編輯是做什麼的,這個搞不清楚,你就很難做得好了。其次,編輯首先要對內容材料有辨別,審校,篩選等能力,起碼對作品的好壞有一個方向性的把握!不能把該發表的刪了,不該發表的確留下了,這是原則性錯誤。其二,要加強學習,每個行業,領域,專業都有其新的特點,新的內容要求,不可能一條規矩用到底!必須適應新的需要。第三,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哪怕是辛苦點,因為工作不是上學,沒有人有義務手把手教你,你跟著有經驗的人工作,多看多問總會有收益的,畢竟問題問準了,人家還是樂意回答的,雙方促進嘛!這個需要技巧的,慢慢磨練吧!

  • 8 # 農居潮哥

    謝邀,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編輯,編輯就是對所創作的作品或資料來進行整理,加工,說直白一點就是成稿加工,這就是編輯。那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編輯,這就需要增強編輯的策劃意識。一篇好的文章,首先要從題材方面來編輯,來觀察和分析事物,要凸顯所需的價值。再就是選題定位,要將版面和欄目編輯成有鮮明個性的,要不斷創新,始終要以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努力提高稿件編輯質量,來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掌握好編輯的技巧,以題材的內容吸住讀者的眼球,以真實的內容勾住讀者的心。

  • 9 # 樺甸劉sir線上

    用正確的視角對待每一條採編的資訊,吸引閱讀,傳播資訊的同時保持原則和底線,充滿有個性而不譁眾取寵,與時俱進而不忘傳統,個人覺得這樣才能成為好編輯。

  • 10 # 川江賈姐姐

    做好編輯,就必須具備有慧眼,有智慧還會跟潮流, 有些東西需要去潤色一下,編輯還得勤勞,還得有包容心,有些文章一看就想扔出去,但是想到作者不容易,就只能優雅的說:不錯不錯,你還得繼續努力想我相信你會成功的一天!忍忍就好了,否則氣得腦子出問題不好!編輯加油!

  • 11 # 寫作邦

    我第一個從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編輯,在編輯行業大概做了3年左右。介紹幾點自己的經驗,供參考。

    編輯是一個非常嚴謹和考驗智慧的工作,最基礎的就是對著文字修修改改,所以作為編輯最基礎的就是要細心。

    其次就是要有專業度。現在考初級編輯、中級編輯和高階編輯,都是有一定的專業書籍的。而且這些內容也一直在更新,比如說標點符號的使用,數字文字的一些書寫規範,引用參考參考意見的標準等等,所以我們需要看一些專業的書籍,提高我們作為編輯的專業水平。

    還有就是我的導師,一個位非常有經驗的高階編輯是告訴我的,作為一個編輯要做到的就是3點——信達雅。

    信,就是你的文章一定是具有準確性和可信度的,就是你編輯出版的書籍裡面的數字、觀點等內容一定要保證它是比較正確的,經得起考究。達,就起要使你編輯的內容能夠傳達給你的消費者,你的消費者能夠明白你要表達的意思。現在有些人為了追逐一些詞藻的華麗,而卻忘掉了文字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要傳達思想。雅,就是說你的文章一定要有好看。好看,有很多的層面,比如說,文章的詞彙用得特別的漂亮,比如說你的觀點的思想特別的新奇,比如說你這篇文章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他人還沒有做過這樣的文章,也就是你的文章具有特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畫家德拉克羅瓦?他的作品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