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好像經常看到《自由引導人民》這幅畫,其它經典作品還有嗎?怎麼全面認識畫家?
15
回覆列表
  • 1 # 千千千里馬

    德拉克羅瓦是非常了不起的偉大畫家。如果說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描繪了獨一無二的女性肖像,那麼德拉克羅瓦的《自畫像》堪比《蒙娜麗莎》的獨一無二,是描繪了男性最傑出的一幅肖像畫。德拉克羅瓦《自畫像》

    僅此,你就可以想象一下他有多厲害。

    德拉克羅瓦幾乎就是一個畫神,你知道他畫畫有多厲害嗎?告訴你,世界上幾乎沒有像他那樣厲害的畫家!比如說,他要畫獅子,那麼,有一隻貓給他做模特就可以了。如果他要畫一隻老虎,那麼,那隻貓還在的話,貓模特也就是老虎模特了。雖然老虎獅子的模特是貓,但是,德拉克羅瓦筆下的老虎獅子,那是栩栩如生的老虎獅子,誰也看不出來,這些老虎獅子的模特原來是貓,這就是德拉克羅瓦的厲害了!

    德拉克羅瓦畫畫非常快,他的速寫如同狂塗,一兩分鐘就能畫出一幅肖像。他的油畫也很快,但是色彩形象都很好。

    被法皇指斥為“繪畫的屠殺”的作品《希阿島的屠殺》

    德拉克羅瓦是古典主義的叛逆者,也是西方著名繪畫體系“印象派”繪畫的先驅,如果找一位華人熟悉的大師,那麼明代的徐渭和清初的八大山人與德拉克羅瓦有驚人的相似,那是一點都不過分的。所以說,德拉克羅瓦堪稱法國的青藤八大。

    德拉克羅瓦除了以人物畫著名,他的畫馬也是非常厲害的。應該說徐悲鴻畫馬是深受德拉克羅瓦影響的。

    但是,歷史上的所有先驅的命運基本都是相似的,他與中國的青藤八大一樣,生前並沒有得到當時社會應有的認識。這正是他高於他的同時代古典繪畫巨人安格爾的地方。

    他旅行阿拉伯地區的摩洛哥阿爾及爾以後,畫了一些異國情調的作品,在巴黎引起一時的轟動,但是,皇家舉辦的美術展覽卻拒絕了他的偉大歷史性作品《希阿島的屠殺》。這件作品展出時,還遭到法國皇帝的腳踢,並且說“這簡直就是繪畫的屠殺”!

    德拉克羅瓦畫馬。這匹馬在照相術發明以前,對劇烈運動馬的現象刻畫很難達到如此生動的程度。德拉克羅瓦的老師席裡柯所畫的賓士的馬,四肢還很僵硬,但是德拉克羅瓦畫馬,猶如杜甫詠馬詩所描寫的“磊落騰驤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的境界。這就是繪畫邏輯思維的運用。

    德拉克羅瓦最為中國讀者所知的是著名的世界繪畫名作《自由引導人民》。這件作品反應了1830年7月27日到29日法華人民在巴黎推翻波旁王朝的一場革命,史稱“光輝的三天”。畫面主要人物是一個平民女性,代表了人民歷史的開始。一個女神一樣的平民形象,如此高大,如此美麗,這是史無前例的,這個女性的形象具有希臘文化特色,這也是德拉克羅瓦那一代人,尚未完全從古典主義美學轉向現實主義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印記。

    我在《杜甫的馬詩與唐代畫馬》這部書中,提到《自由引導人民》這幅畫,我說,每觀《自由引導人民》,誦讀歌德詩,賞徐悲鴻畫馬,感覺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確確實實可以從德拉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這幅畫中感受到一種,起來!前進!如此的巨大精神力量。

    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這幅畫,大概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專機的繪畫作品。為了能夠適應在世界各地展出的需要,也為了顯示作品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和知名度,法國政府不但有一架屬於《自由引導人民》的專機,而且機身的圖案也是《自由引導人民》這幅畫這真是“真宰上訴天應泣”了。

    這件作品的題目本來是一個富有歷史紀實性的標題《1830年7月27日》。作品創造於1830年,1831年展出,非常轟動,這件作品還曾經是法國100法郎紙幣上的圖案。

    為了讓華人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容,翻譯化用了德國詩人歌德《浮士德》中的一句詩“自由之女性,接引我們走”作為標題,使得作品的主題更加鮮明突出。

    這件作品大概是2012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的保險費就高達六千萬歐元。但中國觀眾欣賞作品的熱情非常高,作品的展出,不僅讓中國的美術愛好者一飽世界級美術大師真跡的眼福,也震撼了法國社會對中國的瞭解。

  • 2 # 南紅講堂

    在評價畫家德拉科羅瓦前,先跟空空來看這枚彩色的銀質紀念幣。

    庫克2013年世界名畫系列《自由引導人民》鑲嵌水晶20庫克元彩色銀質紀念幣。該幣圖案取自法國著名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油畫作品。

    庫克2013年世界名畫系列《自由引導人民》

    20庫克元彩色銀質紀念幣

    錢幣由999銀鑲嵌施華洛世奇白水晶製成

    共發行1830枚

    歐仁·德拉克羅瓦油畫作品

    《自由引導人民》

    《自由引導人民》又名“1830年7月27日”,以紀念1830年7月27日巴黎市民為推翻波旁王朝的一次起義,歷史上稱為“光榮的三天”,作品也是對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慘世界”的呼應。原作現收藏於巴黎盧浮宮。

    | 歐仁·德拉克羅瓦 |

    (Eugène Delacroix,1798年—1863年)

    法國著名畫家,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

    歐仁·德拉克羅瓦,1798年4月26日生於法國南部羅訥河畔的沙朗通-聖莫里斯。19世紀上半葉法國浪漫主義畫家。想像力豐富、才思敏捷,是印象主義和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驅。人們把他叫做“浪漫主義的獅子”。

    魯本斯是德拉克羅瓦眼中的最偉大的畫家,是他在形式、構圖、用色上的榜樣。德拉克羅瓦在他的畫作中透過不同的層面體現了魯本斯對他的影響。同時他也在盧浮宮仔細研究魯本斯的作品,並於1850年前往安特衛普觀察教堂和博物館裡魯本斯的作品。

    藏於盧浮宮的畫作《矛擊》(Le Coup de lance),它是受德拉克羅瓦在比利時旅行時看到魯本斯的同名繪畫創作的,並且他也在日記中評價了這幅作品。

    歐仁·德拉克羅瓦繼承和發展了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各藝術流派,包括威尼斯畫派、荷蘭畫派、P.P.魯本斯和J.康斯特布林等藝術家的成就和傳統,並影響了以後的藝術家,特別是印象主義畫家。

    德拉克羅瓦一生中沒有接收任何的學生,但他卻影響了很多的畫家,尤其是印象派畫家。這些畫家在藝術創作上都對德拉克羅瓦的用色非常感興趣,也非常崇拜他的明暗處理。

    他們同時也感嘆於德拉克羅瓦下筆的力量感,強調了物品的質感,這也成為了德拉克羅瓦的標誌。並且德拉克羅瓦的精神也影響了這些畫家,讓他們知道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事業。

    塞尚還擁有德拉克羅瓦的一副畫作,《花束》(Un Bouquet de fleurs),是商人Ambroise Vollard送給他的。

    他一直都非常尊照他的感覺,他總是能找到表達他感情的最佳方式,他也同時非常注重色彩給繪畫帶來的質感,讓觀眾可以立即感知到作品的靈魂。

    並且,在創作的主題上,他也經常透過不同的形式和風格表現同一個主題。回憶,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

  • 3 # 林海

    關於名畫《自由引導人民》說幾個細節,供題主參考。這幅畫已經從歷史的記錄者,變成了歷史本身。畫面中定格的那個瞬間,出現在1983年版的100法郎鈔票上,出現在廣告、唱片和美術課本上。而這幅名畫也時運多舛,展出時曾被人用黑色記號筆畫上“AE911”幾個大字,所幸經過修復得以恢復了原貌。

    一、為什麼要畫這幅畫

    “因為埋首於工作,心情變好不少。這次畫的主題,離當下很近。也許可以說,是一道戰壕,一個軍事防禦工事。我雖然沒能為國家親自作戰,卻可以為國家作畫。”這是畫家寫給弟弟的一封信。

    畫家自己之所以想走上街頭,是因為這場戰鬥與其悉悉相關。大革命後,查理十世於1824年復辟。為了鉗民之口,他於1830年7月26日頒佈《聖克盧法令》,修改新聞出版法,限制出版自由——這直接影響了吃“文化這碗飯”的德拉克羅瓦和他的朋友們的“生計”。

    28日黎明,起義正式爆發。儘管德拉克羅瓦本人沒有參加這次戰鬥,但是巷戰爆發得最激烈的地方距離他的工作室很近。他親眼目睹了巴黎的工作、學生、民眾聯合起來,驅逐國王軍隊的一幕。這讓他拿起了筆。

    二、圖上的自由女神是誰?

    德拉克羅瓦想用畫筆來表現戰鬥的場景,卻為找不到畫的靈魂人物而苦惱。這時,他無意中看到了作家巴比埃的詩:

    “這是一個胸部豐滿的強壯婦女……晨曦中她堅定前行”。

    他突然有了靈感,在畫稿的中央添加了一個健美的女性形象。

    據說,他畫的,是一位名為克拉拉·萊辛的姑娘。她第一個在街壘上舉起了象徵共和國的三色旗。此刻的她既是克拉拉·萊辛,又是自由女神的象徵,在德拉克羅瓦的筆下,在硝煙瀰漫的巴黎街頭,面帶堅毅的神情,帶領人民勇往直前,並定格為永遠的經典。

    三、畫家把自己也畫了進去

    從構圖上看,這幅《自由引導人民》採取了頂天立地的形式。倒在地上的屍體、戰鬥的勇士以及高舉法蘭西旗幟的女子,構成一個穩定又蘊藏動勢的三角形。她的右方是一個持著雙槍的青少年,急速向前奔跑,表現了為了自由全民參戰的情景。

    一名受了重傷的青年工人正抬頭仰望自由女神所擎的三色旗,前景右側有兩名政府軍計程車兵倒斃在地上,左側躺著一位為自由而獻身的起義者。他們手持武器,踏著血跡和屍體奮勇前進。她的身後有兩個工人揮舞著尖刀,表情剛毅,顯示出憤怒的神色。

    有趣的是,大概是為了補償這種不能親自作戰的遺憾,他將自己畫到了畫布上,自己頭戴高禮帽,身穿燕尾服,手中緊握長槍,正在大聲疾呼。

    四、自由女神是Phantom還是真實?

    這位萊辛姑娘戴著的,是一種為名弗吉尼亞帽的紅色帽子。這本身即是自由的象徵,因為在古羅馬被解放的奴隸都戴著這樣的帽子。她光著腳,因為自聖奧古斯丁之後,神像往往光著腳,俗世的荊棘不能傷害其分毫。而她被扯破的黃色裙裝,象極了希臘式的斜肩式長袍。裸露的身體在晨光下閃耀生輝,彰顯著其神聖與古典。

    有意思的是,她的身邊,是身穿現代服裝的男士們。相比之下,這位姑娘更像一個抽象的符號,像一尊自由女神,代表著對自由的嚮往與追求。她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僅僅是晨曦下的Phantom,恐怕除了當時在街頭的人,任誰也弄不明白了。

    五、這幅畫起初並未得到尊重

    《自由引導人民》這幅畫的命運十分耐人尋味。1831年5月1日,這幅畫在官方沙龍中首次展出,引發巨大轟動,同時伴隨著歡呼與錯愕。同時也有差評,舊貴族不願看到自己被打倒在地,新得權勢者又不願被人稱為“暴力篡權”。這幅畫在盧森堡宮展出不久,取得政權的路易·菲利普花3000法郎買下了這幅畫並將其悄悄還給了作者。

    據說,這幅畫一直被擱置在他的一個親戚的鄉間別墅。直到1848年,才重新在盧森堡宮展覽。然而同年6月,由於巴黎工人起義,這幅畫又被政府摘下——因為有人批評說該畫充滿了煽動性。直到1874年才得以進入藝術與歷史的殿堂——盧浮宮。

    而此時,作者德拉克羅瓦已經去世11年有餘了。然而有關這幅畫的故事並未講完。2013年2月7日,一名年輕的女性參觀者用黑色游標筆在油畫的右下角寫下“AE911”幾個大字。

    隨即該女子當場被博物館保安人員與另一名參觀者抓獲,並被送往警察局進行拘留審問。這幾個字的含義, 很可能與由1700名美國建築師和工程師在2006年起發起的聯名請願,呼籲美國國會徹底調查“9.11事件”真相有關——所幸,這幅畫在經過修繕之後重新展出,而它經歷的曲折,更是令其從歷史的記錄者,變成了歷史本身。

  • 4 # 瀟湘妃子琴蕪櫻

    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一幅畫好不好是要隨社會的發展而定的,可能現在這個時代認為不好,過不了多久我們的後人就認為好了。只要一幅畫有可挖掘的深意加上一個願意挖掘它的學者,和為此買賬的觀眾,那它就成了一副作品了。

  • 5 # 巴黎閒散日子

    篇幅有限,既然你提到《自由引導人民》這件油畫,德拉克羅瓦的生平你可能已經瞭解,我就不再重複。

    除了《自由引導人民》這張畫外,在盧浮宮浪漫主義大廳你還可以看到其他幾張作品,掛在席裡柯的《梅杜薩之筏》旁邊。我們按照展廳通常的排列順序來了解德拉克羅瓦作品的特點。

    在開始之前,你要了解德拉克羅瓦的師承關係和同門師兄弟對他畫風形成的影響。德拉克羅瓦是官二代,父親是法國外交部高官,從拿破崙時期到拿破崙三世時期,他雖然在父親去世後有過一段較拮据的生活,但德拉克羅瓦最後是皇帝拿破崙三世的座上客。學院派大師大衛給德拉克羅瓦的姐姐畫過一張很棒的肖像。他17歲進入學院派畫家蓋蘭的畫室,當時同門師兄席裡柯正在畫激動人心的《梅杜薩之筏》,對他來說影響巨大。另外格羅的作品也啟發了他。

    我們來看作品,首先從《希阿島的屠殺》開始。

    (《希阿島的屠殺》,1824)

    這張畫表現希臘希阿島的居民不滿奧斯曼土耳其的殘酷剝削統制,起義要求民族獨立,遭到土耳其士兵的血腥鎮壓。德拉克羅瓦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你仔細看右下角老婦人失神的雙目仰望天空,把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的無助與悲哀畫得特別催淚。這張畫的天空背景不同於其他作品。據說,在畫完這張畫之後不久,德拉克羅瓦在一個畫商家看到幾張英國畫家康斯坦布林的作品。康斯坦布林戶外直接寫生天光雲影的方式啟發了他,因此他改畫過這張畫的天空。

    傳統畫風景的方式是戶外畫小稿子作為創作素材,最終在畫室內完成作品,形像和色彩記憶對完成一件作品很重要。這件作品的天空色彩處理是德拉克羅瓦的一次創新嘗試。

    接著在展廳裡有《套房裡的阿爾及利亞婦人》。

    (《套房裡的阿爾及利亞婦人》,1834)

    1830年代在阿爾及利亞的旅行,讓德拉克羅瓦見識到了東方異域風彩。這張作品用色很獨到,擺脫了咖啡色調的束縛,物體的固有色突顯出來。北非明亮的Sunny,斑駁陸離的服飾和器具,為他打開了色彩之門。

    有一點你要知道,德拉克羅瓦具有非凡的音樂天賦,如果不是家境變化,說不定他會以音樂成名。

    接下來還有《薩達納帕勒之死》。

    (《薩達納帕勒之死》,1827)

    傳說中的古代亞述王國暴君薩達納帕勒本人就是個秘。也許他就是每日獵獅的亞述巴尼拔,建起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圖書館。在叛軍攻陷城門後,他選擇自焚前命人在他床榻前殺死愛妃,俊馬。

    魯本斯式的人物處理方式和平面化的空間是這張畫最大的特點。紅色的地毯幾乎沒有縱深感。這也是受到拜侖文學作品的影響,德拉克羅瓦熱衷於表現古代悲劇英雄人物。

    當然還有最著名的《自由引導人民》。

    (《自由引導人民》, 1830)

    這幅作品介紹性的文字很多,不再重複。最大特點是浪漫自由不羈的想像。自由女神和現實生活中起義的巴黎人民同時出現的畫面,歌頌人民像古希臘傳說中的神一樣偉大。

    還有《但丁和維吉爾共渡冥河》(也叫《但丁和維吉爾遊地獄》)。根據但丁《神曲-地獄篇》的故事創作而成。

    (《但丁和維吉爾共渡冥河》,1822)

    這張畫是德拉克羅瓦早期作品,光線受倫勃朗影響比較大。

    (《十字君進入君士坦丁堡》,1840)

    《十字軍進入君士坦丁堡》這件作品是德拉克羅瓦42歲時畫的。歷史題材繪畫是法蘭西學院及沙龍展覽中地位最高的畫種,你可以看到德拉克羅瓦組織構圖,把握畫面整體感的超強能力。

    在盧浮宮法國19世紀繪畫展廳,他的一張《自畫像》也特別具有代表性。

    (《穿綠馬夾的自由像》,1837)

    德拉克羅瓦算是一位比較喜歡審視自己,愛畫自畫像的畫家。在畫這張畫時,他39歲,得了肺結核,他以為自己命不久矣,畫了這張遺言式的自由像,如同給自己提前寫下的墓誌銘。後來他又恢復了健康,活到65歲辭世。

    最後,德拉克羅瓦還為盧浮宮的阿波羅長廊繪製了天頂畫《阿波羅大戰巨蟒皮同》。

    (《阿波羅大戰巨蟒皮同》,1851-1852)

    (盧浮宮阿波羅長廊)

    盧浮宮的阿波羅長廊金碧輝煌,長廊中間的天頂是德拉克羅瓦畫的,能夠得到這個訂件,是對德拉克羅瓦繪畫成就的肯定,享有無尚的榮譽。這幅天頂畫在設計時錶現出強烈的仰視,當你站在這幅畫下面仰頭看時,強烈的色彩和明暗對比,定能讓你體會到天神之間的大戰超越了我們俗世的想像。

    總而言之,德拉克羅瓦作品的特點在於他大膽超凡的想像力,強烈的色彩,奔放的筆觸,無數後來的畫家都從他的作品裡受益,比如印象派、象徵主義等。

  • 6 # 魔韻畫手

    如何評價畫家德拉克羅瓦?他的作品好在哪裡?德拉克羅瓦的第一幅自畫像

    德拉克羅瓦全名歐仁·德拉克羅瓦,西方美術史上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浪漫主義大師,這是我比較崇拜的繪畫大神之一。題主提到的《自由引導人民》是在我初中時期見過的大師作品,當時好像叫《自由女神》,後來學習繪畫才慢慢的熟悉了他的其他作品和大師的藝術人生。

    德拉克洛瓦法國浪漫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浪漫主義之獅”。由於受到浪漫主義先驅,法國著名畫家席裡柯的影響,摒棄了學院派的一切標準,對於希臘和羅馬的所有說法都不接受。他強調色彩的在繪畫中的重要性,與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強調素描在繪畫中的重要性的論調截然相反,可以說是安格爾的死敵,其實也就是反對古典以及新古典主義過分強調素描的正確性以及模仿延續古典題材的做法。

    安格爾作品

    德拉克羅瓦非常推崇威尼斯畫派,也非常喜歡魯本斯。對於席裡柯簡直就是就是崇拜,視為自己的偶像,尤其對他的《梅杜薩之筏》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的程度。同時,他也非常喜歡19世紀英國的畫風和繪畫技法。

    席裡柯作品《梅杜薩之筏》

    受到這些影響,德拉克羅瓦在他的作品中經常運用補色和於色的關係,整個畫面色彩繽紛,而且他作畫從不掩飾筆觸,這種筆法風格和色彩運用使得畫面熱情奔放,具有非常強烈的動感,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看不到清晰的輪廓和講究的構圖,但畫面非常飽滿而且不受羈勒,完全把線條變成了從屬關係。

    德拉克羅瓦作品《但丁之小舟》又名《但丁和維吉爾共渡冥河》,這幅畫受席裡柯作品的影響極大

    有人評價德拉克羅瓦是一個打倒一切偶像的人,他強調藝術家的想象是有多麼的重要,甚至高過了知識的重要性。他一生有近萬幅作品,從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主觀情感和創作的獨特,畫面充斥著狂熱的情感和節奏感,他是在根據自己的感受來展現他所看到的世界。

    德拉克羅瓦32歲完成的作品《自由引導人民》,這幅畫曾被印入法國政府發行的100法郎的鈔票和1980年的郵票上,現藏巴黎羅浮宮。

    無疑,德拉克羅瓦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他對後來的繪畫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後世對他的評價是:

    在表達感情的深度與力量方面,除去倫勃朗外,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在表達運動的激烈和氣勢方面,除魯本斯外,很少人達到他那樣動人心絃的程度;

    在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的東西變成藝術形象上,除米開朗琪羅外,沒有人具有他那樣的才能。

    德拉克羅瓦作品《丹吉爾的狂熱教徒》德拉克羅瓦作品《希阿島的屠殺》德拉克羅瓦作品《十宇軍進入君士坦丁堡》德拉克羅瓦作品《阿爾及利亞的女人》德拉克羅瓦作品《坐在墓園的少女》德拉克羅瓦作品《肖邦》德拉克羅瓦作品《喬治·桑的肖像畫》德拉克羅瓦作品《在希臘邁索隆吉翁的廢墟上》德拉克羅瓦作品《基督渡海》德拉克羅瓦最後一幅作品《阿拉伯馬在馬廄中爭鬥》

    共同的視角,相通的視界,我是魔韻,歡迎同道交流互動

  • 7 # 道dao

    說起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其在中國的知名度遠不如同時代的很多畫家,但是提到他的代表作您一定知道,那就是影響力極高的《自由引導人民》。

    德拉克羅瓦18歲進入美術學院,臨摹過大量前輩大師的作品,學習了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荷蘭畫派,同時繼承了威尼斯畫派。年輕的德拉克羅瓦才思敏捷,極富想象力,是早期印象派和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驅。

    德拉克羅瓦只活到65歲,但他一生創作頗豐,題材很廣泛,留下9000多件作品,他愛好音樂和文學,給音樂家肖邦畫過肖像,給女作家喬治桑也畫過像,為歌德的《浮士德》畫過插圖。

    題主問德拉克羅瓦的作品好在哪?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是公認的女性肖像的傑作,那麼男性肖像的代表就是德拉克羅瓦的《自畫像》。在法國,他被稱為“畫神”。後期的很多畫家都深受他的影響,包括梵高、塞尚等印象派畫家,當然也包括了曾經留學法國的徐悲鴻大師。

    有機會去盧浮宮看一看德拉克羅瓦畫的壁畫還有關於他的大量藏品,感受大師的傑出與不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利小五郎的結局是悲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