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戰亂紛爭,氣候變換等因素都會對人口造成影響,史上漢族最接近滅族的人口減少是哪一次?為什麼出現了幾乎滅族的情況,後來又是如何避免滅族之患的?
10
回覆列表
  • 1 # 廿六史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應始於中國商周時代,但是華人口的演變趨勢,如果畫一個圖表的話,那應該是一個反覆的曲線圖。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次人口大規模減少的時期,從東漢末年至三國,更是這種時期的“加強版”。這段時期華人口數量下降之大,人民非正常死亡之慘重,在前代後世,恐怕都很難找出第二個時代與之相比。解放初期,一代偉人毛澤東在研讀三國曆史的時候,也震驚於三華人口減少的驚人局面,發出了“原子彈不如劉關張大刀長矛”的感慨。

    但是,三國時期人口減少的原因,難道僅僅是戰爭這麼簡單?這樣的人口銳減,對中國歷史的演進,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在整個東漢王朝,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是東漢和帝、順帝在位時期,那段時代的中國,人口已經接近了6000萬。然而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中國的人口開始負增長了,但是下降的幅度並不大。到了東漢桓帝在位的時候,公元157年,東漢政府曾經清查過全國的戶口,在這次“人口普查”中,中國的人口是5600多萬,略低於漢和帝時代近6000萬的最高峰,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是經過隨後的黃巾軍起義以及董卓之亂,中原群雄的相互內戰,到了公元221年赤壁之戰結束的時候,中國的人口下降,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雖然各類史家列出的這時期人口數字出入比較大,但大幅度下降的情景,卻是讓人震驚的:唐人杜佑《通典》記錄,東漢桓靈時期黃巾之亂始,歷經董卓之亂,到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安初期,當時中國的人口就已經“人戶所存,十無一二”。但這時候的中國並沒有和平,在這“十無一二”的人口慘景下,又先後發生了曹操與袁紹的爭霸戰,曹操南下平荊州,戰赤壁的統一戰爭,以及劉備收巴蜀,曹操收河西的兼併戰。直到公元221年吳蜀彝陵之戰後,中國才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期。這期間的戰爭,場場都是傷亡慘重的殊死之戰,人口的減少可想而知。

    在“三國”中的魏國建立初期,魏國大臣陳群就曾說,此時魏國的人口,“比漢文景時,不過一大郡”。而“三足鼎立”後的具體人口數字,按照杜佑《通典》裡的說法,蜀國在公元221年劉禪登基時,人口是90萬,到了公元263年蜀國滅亡時,人口增長到94萬,這一年平定蜀國的魏國將魏蜀人口“通計”,中國北方加上四川,一共是537萬人。而《晉書》裡記載,吳國在蜀國滅亡時的人口,有230萬。這樣加起來,中國的總人口也不超過800萬。這還是三國時代進入了相對和平期後,長期恢復人口生產後才恢復到的數字。甚至在現代,許多研究者提出了更為驚人的結論:史料上的人口數字,依然還是注水的。三國時代華人口的損失要更大,在《歷史不忍細看》中就曾有觀點:三國赤壁之戰後,華人口只剩下了140萬。如果這樣的話,真可以說是“百不存一”了。

    三華人口下降幅度之大,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觸目驚心的。在三國之後,華人口下降最快的時期,應該是宋末元初。在蒙古帝國滅金朝與宋朝的戰爭中,華人口大約下降了40%左右,這算是近一千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災難了。但是和三國時代的情景相比,依然是“小巫見大巫”了。

    說到東漢末至三國早期的人口銳減,論原因自然可以總結出很多,有一些是我們今天可以想到的,比如從黃巾軍起義開始的全國性戰亂。當時的黃巾軍起義,採取的是全國各地同時舉事的策略,一爆發就是“全面戰爭”,戰爭蔓延到了全國。又比如東漢末期出現的梟雄們,都是漠視民力,濫殺無辜的奸雄,權臣董卓在把持大權後,採取的是殘暴壓榨的統治政策,為了擴充軍力更不斷抓壯丁,導致大量百姓逃亡。而且當時的北方軍閥,喜歡拿老百姓來做擋箭牌,在戰爭中,經常抓無辜的百姓做為“肉盾”充在前面,阻擋敵人的進攻。常年的相互戰爭,也造成了大批城鎮被毀,許多繁華一時的州縣,都變成了無人區。並且東漢末年至三國的戰亂,可以說是全國迴圈的,讓老百姓無處可逃。如北方剛打完官渡之戰,南方又爆發赤壁之戰,隨後西北、西南都爆發戰爭。漢帝國的疆土,除了邊遠的西域地區外,幾乎都被捲入了戰火,沒有受戰爭破壞的地方,可以說少之又少。如上原因,在後來史家的記錄中,也不止一次被提起。

    然而這時期的中國,人口減少的原因,也有許多被現代人所忽略,首當其衝的,恐怕就是大瘟疫。瘟疫是中國從西漢中期開始,歷代政府面臨的一個難題。因為與匈奴的戰爭以及後來南匈奴的歸附,產生於北方草原地區的“草原鼠疫病”,在之後的一百多年中,被不斷地帶到了中原地區。中國的大規模瘟疫,從西漢武帝開始就週而復始,西漢帝國的滅亡,導火索就是山東地區因為瘟疫而激發的農民起義。而且這種瘟疫以當時的中醫水平來看,基本屬於毫無辦法的絕症。即使是西漢滅亡,東漢改朝換代,瘟疫也依然沒有收斂,基本是每隔一二十年,就會在某個地方突然爆發。這種情況,基本貫穿了整個東漢時代,一直到東漢末年最傑出的醫學家張仲景橫空出世,寫出了流芳百世的《傷寒雜病論》,大規模瘟疫的破壞力,才從此開始得到遏制。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從東漢中前期開始,中國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我們今天說到東漢的科技成就,自然少不了說張衡的地動儀,地動儀這個偉大發明的產生,就是拜東漢時期頻繁的自然災害所賜。僅以地震而論,東漢中後期地震發生的頻繁程度,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比如東漢的隴西地區,在東漢和帝、桓帝、靈帝、獻帝時期都曾爆發大規模地震,正是因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才促成了與地震有關的發明相繼湧現。在東漢晚期,還出現了極其反常的大規模蝗災與旱災,比如東漢桓帝到靈帝的幾十年裡,北方大規模的蝗災出現過5次,其中最嚴重的1次,幾乎波及到整個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這麼大範圍的蝗災,在日後的中國歷史上,也就是唐朝開元年間以及元朝末年的幾次可以相比,堪稱是“百年不遇”。與此同時,東漢最後的50年裡,黃河有4次發生決口,長江流域的荊州與江東,先後發生了5次水災。同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居住的草原地區,也連續多年發生大規模旱災,北方少數民族為了躲災,紛紛南下到中原地區求內附,中國的人口遷移和流動,在這時期開始漸成高峰。

    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勢必造成大面積的饑荒,國家的經濟儲備會在饑荒中漸被掏空。這時候的東漢帝國,已經進入了門閥政治時期,所謂“州郡記,如霹靂”,世家大族的力量,正日益超過中央。許多地區,中央只保留了名義上的節制權,在正常年景,這樣的情況還算和諧,但一旦國家爆發戰爭和自然災害,中央控制的減弱,勢必造成災害破壞力加大。畢竟世家大族們都會選擇囤積居奇,關門自保,中央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賑濟,走投無路的老百姓,也就只能選擇造反了。事實上,後來蔓延整個東漢帝國的黃巾軍起義,就和持續多年的饑荒有很大關係。黃巾軍就是透過佈施恩惠,收買人心的措施,迅速聚攏了幾十萬信徒。而黃巾軍起義的結果,是造成了北方大規模戰亂。這是一個痛苦的惡性迴圈,人口銳減,就是其中的代價之一。

    這時期華人口銳減的最慘烈階段,應該是從董卓進京開始,到赤壁之戰結束。這段時期的中國,可以說是天災人禍並存。“人禍”方面眾所周知,權臣董卓本身就是個倒行逆施之徒,他進入洛陽,是整個中原的災難。他的濫用民力,大興土木,橫徵暴斂,讓中原大地一度赤地千里。他的“臨時政府”不知建設,只知破壞,比如他計程車兵每次在洛陽周邊巡邏,回來的時候馬背上都滿載著搶掠來的婦女,所過之處,富庶的村莊盡數被屠殺乾淨,物資全都被搶掠殆盡。

    而這時候,中國的自然天氣,也進入了“反常”階段,中原各地紛紛鬧災,比如豫州的旱災,按照正史的記載,一次性就餓死了300多萬人,數字雖然有些誇張,但在當時,中央政府都自身難保,哪裡還管得了老百姓?後來董卓在關東諸侯的打擊下逃離洛陽,將整個洛陽的人口全都遷到了長安,結果活著到長安的,只有區區10萬人不到,其他大部分都倒斃在路上了。北方糜爛如此,南方也好不到哪裡去,江東的孫家,荊州的劉家,都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並不是《三國演義》小說裡讓人豔羨的世外桃源。後來曹操南下荊州,對長江沿岸的打擊也非常巨大。

    人口的持續銳減,對那時候的格局,以及各路諸侯的主要政策,都產生了影響。凡是有眼光的政治家,在這場戰亂的後期,都開始把人口當作主要的爭取物件。曹操在滅掉袁紹後,從戶冊上發現冀州地區有30萬人,竟然讓他喜不自勝。劉備在赤壁之戰後,之所以不顧孫權有可能抄他後路的危險,一心西進四川,重要的原因就是荊州本地人口凋零,就像龐統在投奔劉備後勸他的那樣——“荊州荒殘,人物殆盡”,這樣的地區,自然不能作為爭霸的本錢。在得到四川后,劉備一度勢力大興,也是因為當時的四川有盆地的阻隔,是整個中國受到戰亂破壞最輕的地區。四川當地的人口,特別是漢族人,大多屬於逃難到這裡不久的難民,能夠有力氣逃難過來的,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年。除了爭奪人口之外,許多政權也開始採取恢復人口的政策。

    按照南北朝以及唐朝許多史料的說法,建立東吳的孫權,從登基開始,就下了強令婚配的政策,即男子在12歲之前必須成婚,否則就要法辦。曹操之所以採取屯田政策,也是由於人口銳減,特別是農民大量減少,軍隊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食。最重要的影響是,我們雖然把赤壁之戰當成三足鼎立的開始,但是在赤壁之戰後,中國的內戰並沒有停息。一直到公元222年蜀吳夷陵之戰結束後,才真正進入一個和平期。在《三國演義》小說裡,夷陵之戰雙方動用的兵力,蜀國有70萬,吳國也有10多萬,真實的數字,卻是蜀國8萬,吳國10萬,小說的數字嚴重“注水”,真實的數字卻更值得深思:一場關係兩個政權命運的大戰,雙方只拿出了這麼點兵馬,只能說人口下降得太厲害。在此之後,三國的歷史,進入了一段時期的“和平期”,原因也就很簡單了。人這麼少,再自相殘殺下去,大家都要完蛋。

    三華人口的回升,是從公元221年開始的。如果說這一年之前,各路梟雄之間的注意力,主要在戰爭上,那麼這之後相當長時間裡,就主要在人口上。

    在恢復人口的問題上,當時的魏蜀吳三國都有自己的政策,魏國的政策是屯田,大量士兵兵農合一,增加北方勞動力。吳國的政策,一是招撫北方流民,二是向南擴充套件,同化南方的“原住民”山越民族,孫權甚至還多次組織軍隊騷擾北方的蘇北、淮南地區,主要任務也是搶掠人口。蜀國方面,無論是諸葛亮做“相父”時期,還是“扶不起的阿斗”劉禪親政的時候,在人口問題上從來不含糊。比如對蜀國和魏國的邊境地帶,蜀國就多次策動魏國境內的邊民逃亡到蜀國,劃分土地安置。除了搶對方的人口外,在生孩子方面,三國也唯恐落後於對方,魏蜀吳三個政權,都不約而同地出臺了有關獎勵生育以及強制婚配的政策。事實證明,中華民族的自我療傷能力一直都很強,在這場有關人口的“和平競賽”裡,中國的人口總量,開始緩慢地回升過來。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權,在人口恢復方面走在最前面,本身中原地區人口的基礎就比其他地區雄厚,而且在人口增長方面,曹魏也很重視“科技革命”。曹魏統治時代,是中國農業生產的又一次革新期,如改良水車等新式農具的推廣,加快了農業恢復的速度。曹丕登基的初期,大臣杜恕曾說,現在曹魏的人口總數,不及當年東漢的十分之一,這已經是一個比較樂觀的數字了。曹魏滅亡蜀漢的時候,曾經把兩地的人口做過統計,除去蜀漢地區的人口,曹魏當時的人口,大約有400萬了。蜀漢方面,在公元236年,曾經有過人口數量的記載,當時的人口剛剛突破了90萬,在曹魏滅亡蜀漢後,以蜀漢方面提供的數字,這時候已經有了95萬人。東吳滅亡後,按照王浚清點的吳國政府統計資料,人口已經到達了200萬。也就是說,在蜀國和吳國的鼎盛時期,他們兩個國家的人口總數,仍比不上北方的魏國,三國歸一的最後勝利者,從這一點上或許就可以決定。

    華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應該是蜀國滅亡後的三國晚期,到西晉太康之治的這段時期。在西晉武帝時代,中國的人口總數,已經回升到了1600萬。之所以有此規模,一來經過長期的對峙,三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發展。另一個原因,就是三國滅亡後,透過重新清查戶口,查出來許多被隱瞞的人口和土地(用來逃稅)。西晉早期為了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採取了“重新入籍”的政策,即各地原本的戶籍作廢,重新由政府進行統計,同時減免賦稅。許多逃亡的農民,重新入冊,這樣一來,人口也就大大增長了。東漢末年中國戰亂造成的創傷,因此漸漸癒合。

    東漢末年至三華人口的減少以及恢復,對中國未來的歷史,產生了微妙影響。在常年人口銳減的形勢下,三國都注意招攬北方遊牧民族入漢地,以增加勞動力,大量北方遊牧民族內遷,在這時候到達了高峰。同時北方人口的流動,也改變了不同民族之間的力量對比,後來的動亂,與之不無關係。雖然西晉時期華人口處於回升中,但長期戰亂造成的損失,不是短短一二十年就能抹平的。西晉在建國後,採取了錯誤的統治政策,最後滅亡的結局,也就不奇怪了。

  • 2 # 歷史大學堂

    在“三國”中的魏國建立初期,魏國大臣陳群就曾說,此時魏國的人口,“比漢文景時,不過一大郡”。而“三足鼎立”後的具體人口數字,按照杜佑《通典》裡的說法,蜀國在公元221年劉禪登基時,人口是90萬,到了公元263年蜀國滅亡時,人口增長到94萬,這一年平定蜀國的魏國將魏蜀人口“通計”,中國北方加上四川,一共是537萬人。而《晉書》裡記載,吳國在蜀國滅亡時的人口,有230萬。這樣加起來,中國的總人口也不超過800萬。這還是三國時代進入了相對和平期後,長期恢復人口生產後才恢復到的數字。甚至在現代,許多研究者提出了更為驚人的結論:史料上的人口數字,依然還是注水的。三國時代華人口的損失要更大,在《歷史不忍細看》中就曾有觀點:三國赤壁之戰後,華人口只剩下了140萬。如果這樣的話,真可以說是“百不存一”了。

    三華人口下降幅度之大,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觸目驚心的。在三國之後,華人口下降最快的時期,應該是宋末元初。在蒙古帝國滅金朝與宋朝的戰爭中,華人口大約下降了40%左右,這算是近一千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災難了。但是和三國時代的情景相比,依然是“小巫見大巫”了。

  • 3 # 路人甲49494796

    中國歷史上多次遇到天災人禍,改朝換代的戰亂,如東漢末年、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隋末、唐末、南宋末年、明末。因為戰爭、屠殺、饑荒、瘟疫等等大量人口滅失。

    以東漢末為例,我們瞭解到公元157年東漢全國普查的人口達五千六百多萬,而經過黃巾軍叛亂以及東漢末的軍閥混戰等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人口損失大半。

    到了景耀六年(263年)蜀漢滅亡時的人口,離黃巾之亂(184年)過去約80年,官渡之戰(200年)約60年,赤壁之戰(208年)約50多年,經過了一定休養,根據王隱在《蜀記》中記載“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就是說大約108萬人口。

    (魏)景元四年(263年),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減去同年蜀的資料,則魏有戶約66萬,人口大約430萬。

    而吳國的人口根據《三國志·吳志·孫皓傳》注引《晉陽秋》記載吳國滅亡時(280年)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也就是說大約250萬。

    按照這個演算法,三國末年全華人口大約為790萬,算800萬。和東漢末157年的5600萬人口,只剩14.3%,大約1/7。而剛剛經過大規模戰亂的三國初年應該更少,十不存一。

    但是這些就是非常的機械性思維,是一種靜止、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學的方法看待歷史資料。而假如運用辯證的,運動的,聯絡的方法如何分析呢?

    我們知道,東漢末,因為戰亂,很多百姓流離失所,或散落林間,或聚眾起義,如曹操“追黃巾至濟北。冬,受降卒三十萬,男女百萬餘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就是說僅僅青州一帶到處流竄的黃巾軍就有三十萬,連家屬就有百萬人口。此外還有黑山賊張燕也在河東地區聚眾數十萬,黃巾軍餘孽廖化也曾經佔山為王,這些賊寇、流民都不受官府的戶籍統計。而這樣的人口全國可能有幾百萬。

    此外當時還一些地方豪強為了少向成都、建業或者洛陽的朝廷繳稅,則多半刻意隱瞞自己控制的人口。他們一邊拼命的招收流亡的百姓,擴實自己的實力,一邊卻又向朝廷拼命隱瞞。可能也有幾百萬。

    這不,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全國有16163860人,剛剛說的,263年,魏國滅亡蜀國後,人口合計才530多萬,僅僅17年後,280年加上東吳的250萬,居然就是1600萬了?也就是說280年原魏國+蜀華人口有1350萬,17年增長820萬。17年的增長率大約155%。年增長率高達9.1%。今天的印度有名人口高增長,一年也不過1.6%。

    而到了太康三年(282年)則有377萬戶,約有24768900人。比兩年前,又增加了800萬,人口又是井噴式增長。很明顯就不是正常的人口生育可以解釋的。

    同樣的,蒙古滅宋,清滅明等等,很多危言聳聽的人口滅失八九成,大部分被韃子屠殺光的,同樣也是第一,靜止、孤立、片面的把戰爭造成的饑荒、瘟疫等等造成的人口死亡強行攤派到戰爭以及屠殺上去,第二,靜止、孤立、片面的把戶籍人口的損失,都歸納為死亡,而把死亡都歸納為戰爭和屠殺。而不考慮只是因為戰爭造成逃亡以及豪強的藏匿人口等造成的戶籍人口的缺失。

    雖然,蒙古滅宋,清滅明確實有過相當多數的血腥屠殺。

  • 4 # 小股民WZW

    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漢族這個稱呼是指接受華夏文化的人口統稱,並不是一個單一民族,她就是像含56個民族的中華民族一樣,與其說是一個民族不如說是信奉華夏文明的國民,這個說法更靠譜。因為華夏文明從未斷傳承,因此漢族不存在滅族的問題。 但是炎黃血脈的民族確實有滅族之說。炎黃子孫在宋朝及其以前是一個相對單一的民族,就是華夏族,在漢朝時稱為漢人,在唐朝時稱為唐人,華夏族好戰勇敢,有王者之心,在秦漢隋唐時期,由於國家統一,沒有內戰消耗,國力強盛,民族的好戰本質導致對外侵略頻繁,華夏族周邊民族深受其害,全部都對華夏族敬畏無比,同時也及其痛恨這個民族。 華夏族高傲、血腥殘忍,但又智慧卓絕、人才輩出,科技文化遙遙領先於全球文明,這樣一個科技發達血腥殘酷的民族自然成為東方霸主,地位無可動搖。 但是這個民族的文明走向歧途,自作孽不可活,沒人能打到華夏族,但華夏族自己打到了自己,最終導致這個民族消亡,泯滅於歷史。 其原因開始於秦朝,真正作孽是在唐朝,華夏族的強大根源在於諸侯和後期的世家掌權的社會管理政治,文化是祭司文化及其後續的道家文化,但是到唐朝時,皇權已走向強大而民權(即諸侯、世家)虛弱,皇權為保政權千秋萬代,消滅諸侯,消滅世家,導致皇權和民生對立,民生痛苦。而道家文化的消失同樣對皇權完成威脅,沒有道家文明對國民的約束,任何強大的軍事割據都可能推翻皇朝,建立新皇朝,唐朝、宋朝就都是這樣。為防止皇朝被顛覆,一個純粹為皇權服務的文化誕生-----儒學文化,這是個完全為皇權和官員服務的文化,這個文化道貌岸然、善於詭辯,但實際卻是民生和國家脫鉤,皇朝和官員富裕,而百姓窮苦。這個文化在唐朝時進入朝堂,宋朝興旺,明朝發展到巔峰,它重文輕武,導致國家兵源喪失,國家也屢屢被外族所滅。它對內壓榨,對外奴顏。宋朝就是這個文化所害滅國,華夏族在長江以北地區,人口基本被蒙古族屠殺一空,可以說十不存一。長江以南有北方千萬華夏南逃,但蒙古族渡江追殺,部分華夏族逃往深山躲避,但多數華夏族選擇與蒙古族決一死戰,從容就義,華夏族高傲而殘忍,對敵人是這樣,對自己也是這樣,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最後一戰失敗後,他們和華夏末代皇帝一起,數十萬人集體自殺,不論男女老少,全部如此,堪稱民族絕唱,是令人敬畏的民族。少部分華夏族族群逃入深山,存活下來,如現在的客家人,他們也不與南方的蠻族通婚,而落單的華夏族則與南方的蠻族形成新的民族,南方大多數少數民族都多少有華夏族的血脈。蒙古族統治中華時期長江以南民族為四等劣民,90年時間裡,即便殘存的華夏族也都低下了高傲的頭顱,與南方四等劣民的其它民族通婚,血脈變化,華夏族或者說炎黃子孫早已名存實亡。明朝建國後南方民族大舉北遷,但沒有文獻記載朱元璋有在北方大肆屠殺的傳聞。炎黃子孫的殘餘血脈再次在北方擴散,但總體來說,南方的炎黃血脈比北方要濃厚得多,直到今天,我們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奇特現象,一、南北方人口面孔長相不同,性格不同,北方人爽朗,南方人現實,二、改革開放後以長江為界限,經濟發展不同,北方科技創新步履艱難,南方則蓬勃發展,政策相同而效果不同。幾乎大多數改革舉措都源自南方實驗。

  • 5 # 小宇的一字一句

    三國的時侯趕上戰火連天,饑荒,風寒,霍亂等天災疾病。由本來的2000多萬人銳減到200多萬人。加戰火一直不停歇,之還有五胡亂華,漢人遭到屠殺。人數自很少。至於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那是對於漢,族而言的民族人數沒有到亡國的時候。往後人口都是過億,談不上少。

  • 6 # 哥倫比亞火槍手

    其實人口的減少不應當用數字來衡量,應該用這個數字與總人口的比例來衡量。我自我認為,漢族的第一次人口大滅絕應該是五胡亂華之後,若非冉閔和孝文帝,江北的漢人可能就要消失殆盡了。第二次我認為應當是安史之亂,具體的資料拋開,但從安史之亂後大唐國力的極速衰退上可以看出,安史之亂對大唐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這其中人口的減少肯定是佔到了很大一部分。杜甫石壕吏連老頭老太太都抓去從軍,那說明成年男子基本上已經打死完了。第三次滅絕應該是宋元之戰,蒙古人的破壞力遠比之前入侵中原的蠻族強悍的多,從蒙古所到之處:西夏党項人的沉默,女真人的倒退,契丹族的衰亡(契丹在女真興起後西遷還保留了很強大的實力)即使沒有具體的資料,也可以大概推測出,漢族的情況肯定好不到哪去(畢竟漢族,尤其是南方的漢族是當時的“劣等公民”)。這之後的諸如滿清入關、太平天國、抗日戰爭,雖然在人數的減少的資料上可以說是觸目驚心,但畢竟明清到民國的人口都已經過億(清末中國有兩億人,民國更是有嚇人的四億人,明末的具體資料我不太清楚,請原諒樓主沒查資料,從明朝的高階生產力來看,應該至少有一億了)從比例上來說,幾千萬的死亡還不是滅絕性的。但歷史的規律證明:漢族的人數永遠比異族人數要多得多,入侵中原的異族永遠只有兩個結局:同化或滾蛋;而真正對漢族能產生致命打擊的往往是漢族人之間的內戰。因此最後,樓主想說一句:停止炮口對內,停止崇洋媚外,不為別的,就為我們的血統、我們的文化能永遠的流傳下去,不被外族破壞,謝謝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量子力學裡面,角動量算符的物理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