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玄黃

    典故“床頭捉刀”中,曹操之所以追殺匈奴使者,我認為原因有二:一是殺人滅口,二是斬草除根。

    “床頭捉刀”這個典故出自南朝宋劉義慶組織的一些文人編寫的《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中的一篇故事《床頭捉刀人》。內容是曹操將要接見匈奴的使節,他自認為形貌醜陋,不足以威懾遠方的國家,就讓崔季珪代替他接見,他自己則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邊做侍從。接待完畢,(曹操)命令間諜問匈奴使節:“魏王這人怎麼樣?”匈奴使節評價說:“魏王風雅高尚、儀容風采,但是坐榻邊上握刀的那個人才是真英雄。”曹操聽後,就派人追殺這個使節。

    原文如下: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至於深究曹操為何要“追殺此使”,那就要從曹操的性格特點來分析了。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雄才大略的人,曾說過“寧為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正是這樣的性格才導致“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原因之一是為了殺人滅口。曹操猜疑該使者認出了自己,那麼自己由於自卑而讓人替代的事傳出去,就不好聽了。那麼,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殺他滅口,才不至於折損自己的威嚴。 原因之二就是斬草除根。從匈奴使者的言語中,曹操可能認為這個使者眼光非常毒辣,又會說話,非等閒之輩,放回去今後很可能成為自己的一個勁敵,無論是嫉妒還是謹慎,都是殺他的理由。

    至於最後,這個使者殺沒殺成,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這個在歷史長河中偶然一瞥的人物最終因為曹操而為人所知,實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綜上,曹操的梟雄性格躍然紙上。

  • 2 # 閒處讀書

    典故

    “床頭捉刀人”語出南北朝時期劉義慶寫的《世說新語·容止》,原文是這樣的: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翻譯

    故事內容大抵就是:魏武帝曹操將要見匈奴的使者,自己覺得自己長的不好看,不能夠威震到匈奴,就讓崔琰代替自己,而曹操自己拿著刀站在床榻旁。見完面之後,就派人去問匈奴使者:“你覺得魏王怎麼樣?”匈奴使者回答說:“魏王氣質高雅,不同於尋常人;但是床邊那個拿刀的人,這才是英雄啊。”曹操聽說後,就派人追殺了這個使者。

    原因

    一般人們認為曹操追殺匈奴使者,有兩個原因:

    1、曹操心胸狹隘,妒賢嫉能。

    2、曹操害怕使者對自己不利。

    這兩種看法,都有一個基礎,那就是匈奴使者能夠看出誰才是真英雄,說明他眼光獨到,一定是個有才能的人。而這樣的人才不為自己所用,卻在對手手裡,所以才會去追殺他。

    我覺得這兩種看法是有問題的。

    首先,曹操並非一個妒賢嫉能的人,而是一個愛才如命的人。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劉備來投奔曹操時,程昱勸曹操殺掉劉備,而曹操說:

    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了另一個故事,曹操擒獲關羽後,特別厚待關羽。後來關羽辭曹操而奔劉備,身邊人都要去追殺他,曹操卻說:

    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從這兩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並非一個妒賢嫉能的人。曹操能夠從小做到大,由弱變成強,其中一點就是對人才的重視。此外,曹操為了追求人才,曾經發了三道求才法令。這些都足以看出曹操對人才的重視,又怎麼可能因為別人有才能而殺掉別人呢?

    其次,兩個相交,怎麼可能殺掉來使呢?匈奴的使者來出使魏國,結果被殺掉,此事匈奴必然知道,那麼,一場戰爭隨時可能會爆發。這個故事不知具體的時間,但無論何時,曹操在國內還有很多對手沒有解決,又怎麼可能因為一個使者而惹來前後夾擊的局面呢?《世說新語》說到底是一部文學作品,他的史實可靠性是不確定的。

  • 3 # 任者為王

    這實際上是為證明曹阿瞞為人狡詐,慣於猜疑而設的一個無法證明事例,歷史上有無此事,是個懸案,敗壞曹阿瞞名節是成功的。

  • 4 # 默玄吟雷

    這個故事是來自《世說新語》原文是:魏武將見匈奴使,自認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

    既畢,使間諜問之:魏王何如?

    匈奴使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之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這個故事呢,首先我要解釋其中兩點易引起人們誤會的地方。第一就是這個床頭,這個床頭肯定不是今天人們想想的床頭,這個床也不是臥榻,那個時代榻就叫榻,並不叫床,那麼這個床是什麼呢?也不是那長條桌璣,當然也有可能是。不過古文家普遍認為這個床是井欄的意思。那魏王接見使者必在大殿,旁邊怎麼會有井欄呢?這個問題可以想想北京故宮,皇帝寶座是不一人高高在上,前頭有階蹬護欄,寶座旁邊也有護欄,所以這個床頭應當是指魏王寶座外護欄一角。

    我這不是信口開河,提問老師們完全可想想,當時接見怎麼會在榻上接見,床當時叫什麼?

    另有李白一首《靜夜思》也有這個問題,床前明月光的床是指什麼?臥榻,桌璣,還是井欄橫木?古文學家都排除了臥塌,普遍認為是井欄橫木。

    這是第一個易讓今人誤會的地方。

    第二個易讓人引起誤會的地方便是捉刀這個詞,很多現代人以為捉刀人就是警衛衛士,手按刀柄就叫捉刀,其實完全是誤會,捉刀這個詞其實是指文書工作。為什麼呢?因為過去的書都是用竹簡木櫝。很多字是刻的,用的是就象今人刻印章的一個小小的,一點點的刻刀。所以叫捉刀,有時也用毛筆寫,但有時竹簡吸墨不太好,淌了墨,仍用那小刀刻一刻,刮一刮。那個刀太小,捉刀這個捉字其實用得很妙。所以捉刀這裡是指在魏王旁邊的書記員。記錄政事史情的。而不是警衛手持腰刀。

    可以想一想,過去每朝律法,除了皇帝,大王外,沒有允許別人帶刀帶劍進殿的。怎麼會象現代人從字面看,用現代人思維去想想,讓一個警衛手持腰刀在床頭站著。

    這故事裡的立,也不是站的意思,而是那時代人同現在的日本人一樣,是跪坐的。屁股坐在腳上叫坐,屁股抬起,直了身子,便叫立,而不是站立的立。魏王可以坐,旁邊的文書是絕對不可以坐的,但還要伏案抄記文書,便要抬起屁股,示意工作需要,但尊敬大王,不敢並坐之意。

    所以這故事裡帝自捉刀立床頭一句,讓現代很多人誤會。

    事情既然是這樣,匈奴使者能看出曹操是真英雄便太也不凡了。誰人能識真英雄?只有英雄識英雄。可天無二日,曹操一心蕩平四海,豈容隱患他去。追殺之便是情理之中的事。

    這一條北國使者遠不如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為什麼嚇得失筋?因為說破英雄驚煞人,在曹操面前露出英雄相,只有一個死字。可恰好當時天上打了個雷,劉備竟馬上佯裝是被打雷嚇掉了勺子,使曹操誤認為劉備不過如此,便問了句:丈夫亦畏迅雷乎?劉備忙說迅雷烈風之事,顯示自己懦弱之氣。曹操便放過了劉備,劉備其實是泰山崩於眼前而色不變的人,豈會怕天上響個雷。曹操那句,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那是帶著殺機呀。北國使者露鑑英雄之識,露出了英雄氣,天無二日,曹豈容之。

  • 5 # 水一白聊歷史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匈奴使者“知道的太多了”

    曹操在後世人眼中,或是奸雄,或是梟雄,總之英明神武、氣質不凡。不過,曹操骨子裡還是有一種自卑心理的,這倒也不能怪他,年輕時,他總跟袁紹、袁術兩兄弟這樣的人物一起玩,一個個不但比他帥,還比他家底厚,想不自卑都難。

    後來,有一次曹操接見匈奴來的使節,本應該親自出馬,可他怎麼看自己都覺得不夠自信,於是就把手下謀士當中長得最帥的崔琰(崔季珪)找了出來,讓他當自己的替身去接待匈奴使節,而他自己則站在崔琰身後,做個捉刀人。

    結果,沒想到,匈奴使節走了以後,反倒傳出來一句話:“魏王確實儀容不凡,但是後面那個拿刀的人看起來才更像個真英雄。”

    曹操一聽,這不露餡了麼?趕緊派人去追殺這個匈奴使節。

    曹操好歹也當了這麼多年的軍閥領袖,氣質上自然與眾不同,也難怪匈奴使節會看出來這裡面的貓膩,可不自信的曹操又怎麼能容忍這種事兒傳到番邦外國去呢,只好殺之而後快了。

  • 6 # 詭狐w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使答曰:“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床頭捉刀”這個典故出自南朝宋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說的是曹操見匈奴的使者,他覺得自己相貌不好,不足以威懾遠方的國家,就讓崔季珪代替他,他自己則握刀站在坐榻旁邊假裝侍從。接待完畢,曹操令間諜問匈奴的使節:“魏王這人怎麼樣?”使節說:“魏王風雅高尚、儀容風采,但是坐榻邊上握刀的那個人才是真英雄。”曹操聽後,就派人追殺這個使節。我們探究曹操追殺匈奴使節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曹操很多疑,懷疑匈奴的使節認出來自己;二是曹操認為匈奴的使節有識人的能力,是個人才,而當時漢和匈奴是敵對的,所以要殺掉!

    多疑是曹操性格的基本特點

    我們先從性格上對曹操進行分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多疑。"孤好夢中殺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等等,多疑是曹操的一個基本性格特徵。

    我們先來看這個典故,曹操讓別人代替自己是為了威懾匈奴,沒想到卻被匈奴的使者認為自己是英雄。曹操一定會想是哪裡出了問題?如果是匈奴的使者認出了自己,那自己豈不是成為了笑話了麼,自己手下會不會恥笑自己,傳回匈奴會不會外邦恥笑自己,所以一定要殺。如果沒有走漏風聲那這個匈奴的使者就了不得了,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識劉備,一個外邦的使者也有這個本事不能放他回去,也要殺。不管原因是什麼,多疑的性格決定曹操一定會選擇殺人!

    當時漢朝和匈奴的局勢

    三國是漢王朝的延續,與北方匈奴的戰爭從未停止。漢朝和匈奴的第一次交鋒正是發生在漢高祖劉邦年間,劉邦領兵北上,結果前200年被匈奴大軍圍困於白登,也就是著名的“白登之圍”。劉邦震驚於匈奴大軍的強橫實力,因此西漢初期便對匈奴採取了和親政策,並不大舉交兵,而是崇尚黃老之學,與民休養生息。直到漢武帝時期衛清、霍去病北擊匈奴才轉為優勢。此後的幾百年間,雙方一直征戰不斷,漢民族和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由來已久。

    三國時期,曹魏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其中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匈奴。當時曹操統一北方,匈奴表面上臣服,實際上一直藏有二心,曹操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就敵對雙方而言,不管匈奴使者是提前認出曹操,還是本身有識人之能,從敵人的角度都不是什麼好事,殺掉可以減少一個隱患。

  • 7 # 面朝大海1225

    怕使者回去說有英豪,必不會久居人下,中原會大亂,匈奴會趁機造反,擾亂中原的,魏國當時沒有能力的,所以殺之才會不生事。

  • 8 # 希望星晨58298869

    床頭捉刀是南朝宋劉義慶主編的《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中的故事。“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匈奴派來使者,曹操長得不好看,對自己的顏值他也有自知之明,不願意讓匈奴看到自己的真面目。於是靈機一動,就讓崔季珪喬裝打扮坐在位子上。自己則拿著一把刀站在“魏王”後面裝成侍衛,暗中觀察接見情形。

    接見完匈奴使者以後,曹操又派屬下去問那位使者:“你認為我們魏王怎麼樣?”,匈奴使者倒乾脆,不假思索地回答:“魏王(其實是崔季珪)氣度非凡,但,依我看,在魏王旁邊站著的那個持刀侍衛才是真英雄。”。屬下回去向曹操彙報後,曹操立刻派人趕去館譯殺了那個使者。

    曹操為何要追殺匈奴使者?

    以曹操多年的識人經驗,他判斷那位匈奴使者也不是一般人,短暫的會面,就能看出拿刀的人才是真英雄。也就是說,這位使者只見一面就已經看出曹操的足智多謀、狡猾多疑、胸懷大志和心狠手辣了。

    曹操苦心孤詣地讓相貌俊美,生有一部虯髯,威風凜凜的崔季珪當“魏王”是要樹立國家形象,以征服遠國。他是梟雄,是人中豪傑,他當然知道他和自己手下臣子在外人眼中,於氣度和風度上是有差別的。而匈奴使者是因為發現並識破互換身份才招來殺身之禍的。也就是說曹操此舉類似於秦朝趙高的指鹿為馬,他在試探匈奴使者的臣服度與忠誠度。

    遺憾的是匈奴使者不能把識人之明上升到政治高度,他沒達到這個境界。再則這匈奴使者絕對是個人才,留下他,對曹魏來說是個禍害。所以,曹操也當即立斷了。

    正是由於這個典故,後來人們常用“捉刀”形容假冒某人身份去做事的人。如某領導發言稿都寫不好,讓秘書代筆,我就就說領導沒有水平,請秘書“捉刀”。比如請人冒名頂替為我做事,做事人就是為我"捉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床”不是指我們現在睡覺的工具,這裡指古人的座位。

    透過歷史的煙霾,我們發現這則 故事體現出曹操作為政治家的作派與品格。

  • 9 # 當代曹植

    這個匈奴使者“知道的太多了”,一句話送了一條命,他真不應該說出來。

    這個故事教育我們,閉嘴很重要。我們用三年時間學說話,用三十年時間學閉嘴,可見閉嘴更難學。這個匈奴很有眼光,只因沒有學會閉嘴,枉送了一條性命。

    曹操英明神武、氣質不凡。不過,曹操骨子裡還是有一種自卑心理的。

    有一次曹操接見匈奴來的使節,本應該親自出馬,可他怎麼看自己都覺得不夠自信,於是就把手下謀士當中長得最帥的崔琰找了出來,讓他當自己的替身去接待匈奴使節,而他自己則站在崔琰身後,做個捉刀人。

    結果,沒想到,匈奴使節走了以後,反倒傳出來一句話:“魏王確實儀容不凡,但是後面那個拿刀的人看起來才更像個真英雄。”

    曹操一聽,趕緊派人去追殺這個匈奴使節。

    曹操追殺匈奴使節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曹操很多疑,懷疑匈奴的使節認出來自己;二是曹操認為匈奴的使節有識人的能力,是個人才,而當時漢和匈奴是敵對的,所以要殺掉!

    "孤好夢中殺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等等,多疑是曹操的一個基本性格特徵,這也是亂世中自保的手段,否則,早見閻王了。

    以曹操多年的識人經驗,他判斷那位匈奴使者也不是一般人,短暫的會面,就能看出拿刀的人才是真英雄。

    遺憾的是匈奴使者不能把識人之明上升到政治高度,他沒達到這個境界。再則這匈奴使者絕對是個人才,留下他,對曹魏來說是個禍害,所以,這個匈奴使者必死。

    正是由於這個典故,後來人們常用“捉刀”形容假冒某人身份去做事的人。如某領導發言稿都寫不好,讓秘書代筆,叫“捉刀”。

    三國時期,曹魏佔有整個華北地區,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其中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匈奴。當時曹操統一北方,匈奴表面上臣服,實際上一直藏有二心,曹操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就敵對雙方而言,不管匈奴使者是提前認出曹操,還是本身有識人之能,從敵人的角度都不是什麼好事,殺掉可以減少一個隱患。

  • 10 # 讀書文史

    每天一“品”,從不同的視角讀經典:

    今天說說“做人”。

    自古以來,溜鬚拍馬這種圓滑的處世方式,一直被世人所鄙夷。但是,人生在世,似乎又沒有幾個人真正做到剛正不阿,不為了點啥而溜鬚拍馬。雖然說,溜鬚拍馬這事對做的人來說,略顯不適,看的人更顯不適,但是聽者卻非常舒適。

    不過,歷史上卻有個著名的人物,對溜鬚拍馬這事非常“反感”,此人便是曹操。

    話說,有一次,匈奴使者前來拜訪曹操。而我們都知道,曹操長得並非是一表人才,風流倜儻那種瀟灑人物,而是矮、胖,五五身材(據說約150公分),大圓臉……

    總言之,稍微有些差強人意了。

    當然,曹操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不是靠臉吃飯的人,用古語說那叫“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於是,他便找個了名叫崔季珪的帥哥替他接見匈奴使者。而自己則是假扮成了武士,提刀站在一旁。

    會議結束後,曹操便非常著急地想知道使者對魏王的印象看法,便派人去傳話打探訊息。

    訊息很快傳回,匈奴使者稱:

    “魏王看氣宇軒昂,非同凡人也。但他身邊的捉刀人更是豪傑,乃真英雄也!”

    要說一般人聽到了這樣讚美自己的話,那肯定是心情愉悅,嘴角上揚。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曹操卻一臉不悅,最後派人砍了使者的腦袋。

    後人感慨,使者死得實在是太冤,不明不白。

    其實,使者被斬殺,並不難理解。

    眾所周知,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喜歡猜忌,而使者明知身旁提刀的那位武士曹操,其實長得並沒有他口中說的那麼好。而曹操是個多疑的人,容易想到許多。如他可能想:

    說我曹操(假扮者崔季珪)還不如一個邊上提刀的?這不是笑話我,諷刺我嗎?說我(提刀者)長得比崔季珪還真英雄豪傑?眼睛是不是瞎了?難道他知道我的底細,有意說給我聽的?到底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是故意睜眼說瞎話的嗎?這使者是不是太虛假?又或者太聰明,知道得太多了?是不是在耍小心機,玩陰謀?……

    最後,思來想去,還是“先下手為強”,把人斬了。

    這事告訴我們:凡事不要太過,溜鬚拍馬也是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辭工,工廠不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