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帶刀仙人掌

    我並不認為意識是物質產生的,物質可能是意識的載體,但不太可能是由物質產生意識。

    因為我覺得意識不可複製,它是一種很難解釋的存在,不同於我們肉眼可觀測到的所有物質,也很難用科學解釋。有的人認為,意識可能是五維空間的東西。而且它不知道從哪裡來,不能複製,也不知道載體消失後意識是以其他方式變化或消失。

  • 2 # 歐陽雨晴

    沒有人及其意識,物質不跟誰統一,象剩女一樣打單身。根據科學家測算:1>生命的初級產生→約在25億年前。

    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50億年→地球的年齡約46億年→生物的歷史至少也有33億年,→人類的歷史大概為300萬年.。

    太古生命→原核細胞的菌類生成約在33億∽25億年之間。

    6億年前→寒武紀→出現了無脊椎動物,海藻開始繁盛。

    約5億年前→奧陶紀〉出現脊椎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開始繁盛;

    4億年前→志留紀→出現魚類,植物開始上陸→泥盆紀→出現兩棲類,魚類開始繁盛;

    3.5億左右→石炭紀→出現原始爬行動物,兩棲類開始繁盛;

    約2.7億年前→二疊紀→,出現類似於哺乳動物的爬行動物.

    約2.25億年—7000萬年前→中生代→是爬行動物的時代.

    2>恐龍時代時→約2.25億年前。

    三疊紀(約2.25億年前)出現最早的恐龍;

    侏羅紀(約1.8億年前),出現最早的哺乳動物及鳥類,裸子植物繁盛,恐龍繁盛;

    白堊紀(約1.35億年前),出現有袋及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出現最早的有花植物,恐龍稱霸於世。

    約7000萬年前→誕生了高階的哺乳動物;

    3>古猿的生存→約6000萬年前。

    約6000萬年前→出現了最早的靈長類動物;約4000萬年前→靈長類中產生了猴類和古猿類;

    約2500萬年前→古猿在歐亞大陸擴散;

    4>人類產生→約300萬年。

    約1200萬年→古猿逐漸向人轉化.新生代約出現在300萬年前→,原始人開始向現代人演化。

    由此看出,在人類及其意思產生之前,自然界及其它生命→這些物質早己存在了N年,它們不與誰統一,只是真實的存在而已。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反作用於物質",它們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這個理論概念是個哲學概念,而哲學是哲學家創造的。

    →沒有人類,就沒有哲學家→沒有哲學家也就沒什麼對立統一規律。

    →在哲學概念裡,人被稱為:"主體",物質被稱為"客體"→所謂對立統一關係,在哲學概念裡的表達是→"主體和客體"的對立統一關係!!

    如果沒有作為"主體"的人,物質只是單單的存在而己,而不能稱為"客體"的

    故,沒有人的主體性,就沒有物質的客體性→也就沒有主客體對立統一關係!!哲學不是那好懂的,說了這多,不知題主是否懂了??

  • 3 # 如來藏4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

    阿難,如你從前所理解的耳根與聲塵相互和合為緣,能生出耳識是錯誤的!佛接下來就要對阿難及與會大眾做開示,來說明耳識不是耳根攀緣聲塵所生出來的東西。

    【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講到耳根 聲塵 耳識,同前面的眼根 色塵 眼識道理是一樣的。佛接下來要破這個最主要的耳識。這三處啊破掉一處當下全部破掉。這是佛繼續講,這個耳識是耳根所生,以耳根立界生成的這個耳識界?還是耳識是因這個聲塵所生,以聲塵立界而生出的這個聲識界?這裡是兩問?接下來的經文吶,是把這兩問 分別展開來分析。再往下看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這裡的「動靜二相」大家回想一下!在前面講到耳根的時候,提到過耳根對應的是外面的動靜兩種妄塵,然後你能聽的這個能力才出來顯現的。這個動靜兩種妄塵,就是聲塵。“動”呢是指有聲音的時候,有聲音的時候啊就有震動,這時候你能夠聽見。那麼“靜”是什麼呢?靜是沒有聲音的時候啊也是一種聲塵,這個時候就是因為你聽到了沒有聲音;所以你才知道這個時候是靜音,所以這個靜音本身也是一種聲塵。‘動’就是指有聲音的時候是一種聲塵。‘靜’呢是指沒有聲音的時候,本身也是一種聲音。「阿難,若因耳生」阿難啊如果耳識,是因為耳根所生出來的話,「動靜二相既不現前」那麼這個‘動’‘靜’二相啊就應該撇到一邊去了,對吧!與動靜二種妄塵沒有任何關係了。你耳朵自己能生這個耳識,那你耳朵自己就去生吧,對吧!既然耳朵自己去生耳識,那麼會造成什麼局面啊?大家想一想呀?動靜兩種妄塵是屬於聲塵對吧!聲塵是屬於什麼呀?是不是屬於‘所緣’吶?是屬於‘所緣’、是屬於‘所知’。那麼現在你耳朵自己能生耳識了,也就是與這個外面的動靜二塵與這個所知沒有關係了;既然沒有了‘所知’能不能形成‘能知’啊?就不能形成!單根不立!必須有‘能知’有‘所知’、必須有‘能緣’有‘所緣’才能有這個‘所緣緣’耳識。既然你耳朵現在已經離開了外面的動靜兩種妄塵,那麼你的耳朵就不能聽,耳朵既然不能聽就不能叫做耳朵了,啊聽覺不存在了!「知尚無成,識何形貌?」你耳朵的這個聽覺功能都不存在,你的耳識都不存在;那麼外界呢什麼東西啊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響,你也無法知覺其形貌!什麼叫“識何形貌”呢?就是指你能聽的這種知覺啊!聽到聲音的時候,同時也知覺到這個形貌!比方說這個聲音的來源啊,你一聽就知道這個是拖拉機的聲音;那個是飛機飛行的時候發出的震動;這邊這個是放音樂的聲音;那邊呢是工地上啊機器的聲音;你都能透過聽到這個音聲而辨其形貌。而現在你聽覺功能不存在了,不能辨別外界的任何形貌;那麼你還談什麼耳識呢?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 這句經文裡的「聞」字,就是指前面提到了這個耳識。「若取耳聞」意思就是:如果你阿難啊,非要強詞奪理非要執著,非要說耳朵所產生的這個耳識啊,外界沒有了動的這種聲音,我才沒有的耳識,並不是這耳朵不能產生耳識的話,叫“無動靜故,聞無所成”。後面這句“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這句經文翻譯的時候非常的不理想,根本就沒有把這句經文的意思表達出來!後面這句寫得非常的混亂,其實他是想說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最基礎的都是這個身識。大家回想一下,‘身識’是什麼呀?在前講這個身根的時候,我講過身根攀緣外界的這個觸塵,從而呢我們這個觸覺也就是‘身識’它出來顯現。這個‘觸塵’大家能想起來吧!是離合的這兩種妄塵。比如說啊你左手摸右手,你知道右手的溫度知道右手的光滑度,是不是因為有離有合啊你才知道的呀?沒有離合,你就不能知道你這邊手的溫度!而且你還要知道光有離 沒有合或者是光有合沒有離的話,你也不能知道你這隻手的溫度。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沒有哪一個‘識’不是以身識作為基礎的!所以這裡呢,你可以把‘耳識’降低為‘身識’來觀照。身識啊也就是這個觸覺啊,它是離不開‘離’‘合’兩種妄塵的。如果離開了離合二種妄塵啊,這個觸覺就沒有。也就是說這個身識啊它就不會出來顯現。你就不會感到這個手到底是熱的、還是涼的、是粗糙的、還是光滑的,這一切就無從談起。那麼同理可證!‘耳識’如果離開了‘動’‘靜’兩種妄塵的話,它也不能出來顯現。當你聽到音樂在響的時候啊,是因為有聲音的震動你才聽到音樂的聲音;這個音樂的聲音就相當於動靜兩種妄塵裡面的這個‘動’相。那麼現在音樂停止了,沒有音樂聲音了,你聽不到任何聲音了,靜下來了;這個時候呢就是動靜兩種妄塵裡面的這個‘靜’相。沒有聲音同樣是一種聲音要明白!因為你這時聽到了靜音啊,你聽到了沒有聲音,才認為是沒有聲音的。這個靜相本身就是一種聲音。後面這句經文「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是一個反問句?但是這句經文表達的非常非常不理想,這句經文主體要表達的意思啊就是說:如果你非得認為是耳朵產生的這個耳識,而且認為是因為沒有聽到聲音啊,我才沒有這個耳識。你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並不是這個道理。而佛要闡述的是耳朵是不能產生耳識的!你聽不到聲音,當下為靜音!靜音本身就是一種聲塵,靜音本身就是一種聲音。就如同‘觸覺’要有‘離’‘合’兩種妄塵,你才能有這個觸覺。所以你不能講是因為沒有這個‘動’的聲音,你的耳根才不能夠生出這個耳識的,不是這樣!要明白啊當下這個‘靜’音同樣是聲音。其實對於其它的根啊,道理都是通的。比如說啊‘眼根’對明暗兩種妄塵吧!我們前面已經講解過‘明’‘暗’啊都叫色塵;你的眼睛現在看見外面的這種光明,叫色塵。那麼現在看不到光明,現在變成黑暗了,黑暗是不是同樣也是色塵啊?同樣是色塵!如果只有光明;沒有黑暗;你就是現在看到了光明,你都不知道這是光明!同理只有黑暗沒有光明的話,你都不知道黑暗是什麼樣子!正因為有‘明’‘暗’這兩種妄塵的對比,你才能分辨出~哎這是光明那是黑暗。那麼耳根對這個‘動’‘靜’兩種妄塵道理也是這樣啊!你不能認為啊有聲音就是一種聲塵,要明白靜音當下也是一種聲塵。你為什麼會聽到聲音,是因為有這個靜音的相對待比較,你才能聽到啊現在是有動靜!如果你時時都處在聲音當中,沒有這個靜音,你會不會知道你現在是聽到聲音了?你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有聲音。同理如果全是‘靜’音的話,沒有這個‘動’的聲音來對待比較,你就是處在這個靜音當中,你都不知道靜音是什麼概念;就不知道這是靜音。【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上面不是講到啊如果是耳根生出的這個耳識嗎?那麼耳朵自己就去生這個耳識吧,與外界的這個動靜二相,沒有任何的關係。既然與外界的這個動靜二相沒有了關係,那麼你這個耳識界如何建立呢?耳識界的建立是對外面的動靜啊做第一念的直覺判別啊!你現在都已經與外界的這個動靜二相沒有任何關聯了,對吧!耳朵自己就能生耳識了。所以這個耳識界不能成立,這句經文是一句反問?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這句經文是在從另一個側面來講這個耳識,如果說耳識是有聲塵生出來的話,叫“若生於聲”,「識因聲有」那麼耳識是因為聲音而有的,「則不關聞」那麼這個耳識呢就與我們耳朵能聞的這個聞性,沒有了任何關係。聲塵屬於外塵六塵境界之一。與我們自己的這個聞性沒有關聯!也就是說不管你的耳朵聽也好,還是不聽也好,這個耳識都應該存在!因為耳識是聲塵所生的嘛,「無聞則亡聲相所在」這裡的「亡」是無的意思,那麼既然耳識啊,與外面的聲塵有關係與我們的耳朵沒有關係了。所以呢我們的耳根也就無所聞,沒有這個能聽的能力。既然耳朵聽不到聲音,耳朵也就不能對外界去做這個聲音的辨別了!這叫“無聞則亡聲相所在。”那麼耳朵的存在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 「識從聲生?」這裡是一個問句?意思就是說,所以你講耳識是從聲音所生出來的,這怎麼能夠成立呢?這句問句其實就是來告訴我們這是不能成立的!大家想一下,如果耳識是由這個聲音生出來的,而這個聲音啊反過來又要被這個耳根去聽聞了別,啊去辨別。那麼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那麼當我們耳朵在聽外面聲音的時候,啊就應該同時能夠聞到由這個聲音也就是這個聲塵啊,由這個聲塵所產生的這個耳識才對!也許有人會強詞奪理,他會認為我聞的是這個聲相,聞的是這個聲音啊,我不是聞的這個耳識啊;叫「許聲因聞而有聲相」但是你不要忘了呀!你剛剛不是說啊這個耳識是由外面的聲相 外面的這個聲音啊所生出來的。既然耳識是聲音的產物,那麼你耳朵在聽聲音的時候,就應該同時能夠聽到有這個聲音所生出來的這個耳識才對!所以叫“聞應聞識。”而事實上呢這顯然是根本就不可能的,大家再深入地觀照一下啊!這個聲音啊這個聲塵吶它是什麼呀?它是無情的色法啊六塵之一。那麼耳識呢?是一種靈知性啊它能夠辨別外界的這個聲音。這兩個東西本身就不一樣,一個是無知;一個是有知;無知的聲塵是不能生出有知的這種覺知性的。

    【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 「不聞非界」這句經文緊接著上面這兩句經文,意思就是說你前面不是講,這個耳識是因為聲音生出來的東西嗎?那麼在耳根聽聲音的時候,也就應該同時能夠聽到有聲音所生出來的這個耳識才對!顯然事實上呢,我們是聽不到這個耳識的!我們只能聽到聲音聽不到耳識。由於耳識是聲音的產物,而你的耳朵呢,現在竟然聽不到這個耳識,聽不到就不能稱之為聲識界。這聲識界就不成立,叫不聞非界。再往下看「聞則同聲」這是在講另外一種情況,如果你的耳朵能夠聽到這個耳識的話,大家都知道耳識是心法對吧!是一種覺知性。現在竟然耳識能被聽到了,這就說明本來是心法的這個耳識啊變成了六塵之中的聲塵了,變成無情物了。耳識原來是能聞,現在啊竟然已經能夠被聽到了,它現在已經變成了所聞了。既然變成了所聞了,成了無情物了,就不再是覺知性;同聲音是一個東西了,叫“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竟然這個耳識現在已經能夠聽到了,叫“識已被聞”,它已經變成了塵法啦,既然是塵法啊它就沒有心了,塵法是沒有辨別能力的;所以呢耳識就失去了辨別聲音的這個作用;「誰知聞識?」耳識現在沒有能聽的這種能力了,失去了分別聲音的作用了。那麼誰還來分別這個外界的聲音的長與短呢?是這個意思!【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這是緊接著上面這句經文,因此啊耳識吶變成了無知者啊,沒有覺知性,不能分辨聲音。這豈不成了無情無知的草木了嗎?就跟無知的草木啊是一類東西了。《楞嚴經》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啊?越聽越開智慧,越聽心越亮。原來是這麼一回事!越聽越會發現我們的心法啊實在是太妙了!等到講到了已經第四卷的時候,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全盤托出。啊大家就會欣喜若狂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再往下看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這裡是破這個共生,意思就是說,總不該說是‘耳根’與‘聲塵’共同生出的這個耳識吧?要明白耳識就是指聽精啊能聽的這個能力。「雜成中界」這就類似前文在講解眼識的時候,提到那個「合則中離」那句經文道理是相同的,如果說耳識是耳根與聲塵共同的產物,那麼當耳根與聲塵啊合的時候,應該中間有痕跡必有界線才對!而事實上是根本不存在這種界線的。「則內外相」內相你可以觀照為耳根;外相可以觀照為聲塵;則內外相,就類似於前文講眼識的時候,所講的「離則二合」這句經文,當耳根與聲塵離開的時候,它們共生的這個耳識啊,這個產物啊,就應該一半分給耳根,另一半的分給這個聲塵;而且每一半呢都有‘有知’與‘無知’兩個合在裡面;因此呢所造成的這個體性啊,一定是雜亂不堪的。「復從何成?」就是說既然已經變成了這種內外相,有知與無知啊混雜不堪,所以這個聲識界啊是不能成立的;界不可成。這段經文啊文字表達了非常糟糕,本來這個經文字身不算很複雜,是讓這個文字相啊給搞得非常複雜!讓初學的人都難以看懂。大家要知道耳識就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是本來就有的;它就是這樣存在。不管你有沒有這個耳根,有沒有這個聲塵,這個耳識它都有都存在。耳識呢它是透過這個耳朵呀與外面的聲音的震動或靜止啊,這個因緣一現的時候,耳識它就跑出來啊顯現它能聽的這個能力。這其實是我們眾生的同分妄見;啊大家都認為要透過耳朵對這個外面的聲塵啊耳識才能出來顯現它的這個聽的能力!如果我們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共同認為~耳識是耳朵與外面的光因緣和合它才出來顯現的,那麼耳識就可以這樣現出來。全在於我們自己願不願意!我們這個心法是非常的妙。只要你能想出來的啊就存在!這個並不奇怪。就像現在有的人啊他能夠用耳朵來識字,他是前世經過艱苦的努力修出來的,這一生呢他把這種功夫啊帶過來了,他就可以用耳朵來識字。但是你要知道這種功夫其實是不需要修的,我們在中陰身期間,自然就會有這種神通出來。第三層天以上的天人們他們的六根是相互通用的;比如說這個耳朵它既能聽聲音,也能識字,又能吃飯啊非常自在。不像我們地球上的人,煩惱習氣非常重,六根呢各自工作,啊不能通用;而且呢心力已經到了這個強弩之末。那麼啊有利就有弊,天人是非常不容易開悟的;而且天人非常難以成佛,就是因為天人很難破除我執!他的眼睛能看、也能聽、也能吃飯等等啊,他就把這些當成自己,自然就有的呀!這時呢就不會再去深挖了,他覺得自己現在已經非常自在,不再去想那些細微的問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於他們的生活環境要比我們好,也比較自在,認為自己啊現在已經非常好啊!就忽略了修行,由此甚至啊把自己當成了佛,以為自己就解脫啊,這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天人的悲哀。天人啊幾乎都有神通,但是他們雖然眼睛能看到、耳朵就能聽到,卻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其實這些神通功夫啊,不需要我們今生去求去練,神通是我們的本能,每個人都具足的,等到了中陰身期間呢這些神通就會一古腦的全出來。那麼地球人為什麼容易成佛呢?是因為我們地球這邊有種種的分別對待!使你呢在平時生活中能夠往深處作觀照。當然我的煩惱習氣非常重,這是我們的短處。事情要一分為二的來看,雖然我們煩惱習氣重是短處,但是呢這也是我們的長處。打個比方來說吧!比如說你眼前有兩條河,一條河裡呢是爛泥巴爛草。另一條河裡呢什麼東西都沒有,就是清水與黃沙能夠看到河底。那麼大家想一下,在這兩條河中,哪一條河能夠把這個魚養肥養大呀?一定是髒水的那條河!大家都知道水清則無魚;只有水髒啊才能養魚。由此大家可以觀察到,唯有在煩惱中才能夠轉菩提,成就菩提!沒有煩惱的人,他也就不能夠成就菩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煩惱?他也就不能夠懂菩提!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講,煩惱越重就越容易證菩提。三惡道的眾生煩惱是最重的,但是呢他也不能證菩提,因為他那個煩惱習氣啊有點太過頭了!那麼在人道的眾生比起天道眾生啊,比起阿修羅道的眾生啊,乃至阿羅漢道的眾生啊,甚至比通教別教 他的煩惱比較重;可是他和三惡道比起來呢,他的煩惱是屬於比較輕的;這個人道啊是最有利於修行成佛的基本道。人道的這個火候是剛剛好,是最容易證到圓教的菩提!所以呢人道叫基本道;他苦樂參半在人道容易明理成佛。你看諸佛出世,一般都是選擇在人道來應適教化眾生;別的道非常少。因此才說人身難得,人身難得啊!沒有說天身難得啊,道理在此。所以我們大家要非常珍惜啊,我們今生已經得到了人身;要利用好這個人身!去聽經聞法開智慧,為更多的眾生服務。為別人服務不就是為自己服務嗎!這就叫應供;自己應自己的供養。天上許多的天人啊,他都想放棄天身啊來到世間得法。所以得到人身是非常的不容易。像天上的七仙女啊,她不是到人間來談戀愛的,其實呢她是想到人間來修行的。再往下看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 所以阿難你該明白啊,以耳根為能緣,聲塵為所緣,所生出的這個耳識界,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是不對的!「三處都無」就是說這三處都是虛妄。是無源之水在法界當中找不到它的孃家,叫虛。但是呢它能夠現前,啊,你能夠知道它的存在,叫妄。佛在這裡已經把從前講的這個小乘因緣法,已經破掉。把這個耳根 聲塵 耳識啊,這三處已經歸到了如來藏妙真如性。再住下看 【則耳與聲及聲(識)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大家把這個聲界三,這裡的這個「聲」改為「識」識就是知識的識;寫的不對啊因為我們這段經文從頭到尾都在講耳根、聲塵以及這個耳識界啊,他寫成了聲界啊,這是對不上號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解釋呢和前面都一樣! 就是說,耳根聲塵耳識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接下來講解一下「鼻根 香塵 鼻識」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 佛又告訴阿難,阿難啊正如你從前所理解的那樣,你以前一直那麼認為這個鼻根和香塵,相互和合為緣,能產生這個鼻識,啊這是佛以前小乘法所講的,其實呢是錯誤的!你應該重新做觀照了。 【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這裡又是兩處提問,來分析這個鼻識啊是怎麼來的。那麼阿難這個鼻識是鼻根所生出來的,叫鼻識界?還是這個鼻識是香塵所生出來的,叫香識界?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必鼻?】 阿難啊,如果這個鼻識是鼻根所生出來的東西的話,「則汝心中以何必鼻?」那麼阿難你是以肉團鼻為鼻呢?還是以這個嗅覺為鼻呢? 【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 「雙爪之相」這是用來形容我們這個鼻子的形相。這句經文意思就是說:你是以這個像雙錘爪的肉形,這個鼻子為鼻吶?還是把這個嗅知性當成鼻吶?‘嗅知性’就是指我們能嗅的這個能力啊,是指這個嗅精。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 這句經文就是講,如果你是把肉團的這個鼻,當成你的鼻子的話,以這個肉團的鼻子立這個鼻識界的話,「肉質乃身」你要明白!這個肉團的鼻子是屬於身根,「身知即觸」既然是身根,啊身體有的這種觸覺叫觸精;觸精是解決離合 澀滑這種感受的。而我們現在講的這個鼻識呢,也就是這個嗅精啊,它是來解決通塞 香臭的問題的。所以分工是不同的!「名身非鼻」也就是說肉團的這個‘鼻子’是對外有這個觸覺,觸覺就是身覺啊,而不是嗅覺;叫‘名身非鼻’。 【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 這句經文緊接著上面的那句經文,你以這個肉團的鼻子,立這個鼻識界的話,「名觸即塵」肉團鼻是身根,也就是說你所講的就應該歸為觸塵了。而不是香塵。這裡“名觸即塵”的這個‘即’,如果改為‘味’就好了。「鼻尚無名,云何立界?」你現在已經錯把這個‘觸塵’當成‘香塵’了,連這個鼻入的名相都已經對不上號了,叫‘鼻尚無名’。「云何立界?」你還怎麼來成就這個鼻識界啊?【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這句經文意思是說,如果你把嗅知性當作鼻子的話。就是指如果你把這個嗅精,當成你的鼻子的話。「又汝心中以何為知?」那麼你是靠什麼去分辨外界的氣味呢?這句經文的這個問句?其實在提醒與會大眾,要讓我們明白嗅精啊是因為外界有通塞兩種妄塵的存在,它才有這個能嗅的能力,它能嗅的這個能力才能出來顯現。「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而如果呢你若是以肉團的這個鼻子,當成你能聞的這個嗅精的話,那麼肉團的鼻子是屬於身根,而身根呢它對應的是離合二種妄塵,從而呢有這個觸覺出來顯現,而觸覺呢非是嗅覺;叫‘元觸非鼻’。

    【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 大家要注意一下,這上下幾句經文啊寫的是非常的彆扭。本來要講述的這個意思是非常的簡單明瞭,可是讓他寫的讓人一看覺得非常複雜!「以空為知」是緊接著上面這句經文,緊接著上面這個‘以肉為知’來講這個嗅知啊是以什麼對外界的氣味進行來分辨。「以空為知」就是說如果你把虛空當成你的這種能嗅知性的話;本來我們的能嗅知性啊,是透過外面的通塞這兩種妄塵來感知,那麼現在呢,你如果是以虛空作為你的能嗅知性的話,那就變成了虛空能夠去聞了,它能夠分辨外面的味道;虛空能夠知覺外面的香臭的這種氣味,那麼虛空自己知道就可以了。「肉應非覺」那是虛空自己能嗅到這種感知,與你有什麼關係啊?與你的這個肉鼻沒有任何的關係。大家還可以這樣觀照~虛空呢是頑頓之體;而鼻識呢是一種靈覺知性;虛空能夠知覺外面的香臭通塞啊,那就不叫虛空了。好再往下看

    【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這是佛繼續說,況且啊虛空如果是你能嗅知性的話,虛空就成了你阿難了。「汝身非知」那麼現在你阿難這個肉身啊,當下就應該是多餘的了,虛空就是你阿難了;而你現有的這個肉身啊將什麼也聞不到,才對!叫‘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虛空能聞,那你阿難就成了虛空了。虛空是通達之相,沒有一定的處所;啊不像你現在阿難還有一個肉團身在這裡。由此推理呢,你阿難也應該沒有一定的處所存在,才對!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以香為知」如果認為鼻識是香塵所生出來的話,香塵就是指通塞香臭等等;香塵屬於無情的色法。而你能嗅的這個能力啊是屬於靈知性。無情的香塵是不能夠生出這種靈知性出來的。再說即使香塵能夠生出這個嗅知性出來,那麼也是香塵自身能夠感知外界的香啊臭啊這些味道,「何預於汝?」那麼就是香塵自己的事情了。與你的這個鼻根有什麼關係啊?沒有任何的關係!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 這段經文啊寫得有些顛三倒四,已經在重複前面所講過的內容了,「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啊這是一個假設,假如說香氣臭氣都是由我們這個鼻子生出來的話,「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那麼香臭兩種氣啊就不應該生在伊蘭樹與栴檀木裡。伊蘭是一首非常臭的樹,它散發的這首氣味呀就像人的這個屍體腐爛了以後,發出的臭氣。這種樹呢開的花非常好看,是紅色的花;如果人吃了這樣的花,就會發狂死亡;這種樹非常的臭,它的這個氣味可以散發到40裡,這麼遠的距離。那麼 栴檀樹呢?正好也生在這個伊蘭樹中,栴檀香啊釋放出來以後啊,你就再也不能聞到伊蘭樹的這種臭味了。其實呢大家想一想!這是不是在表法呀?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在煩惱中證菩提,大乘菩薩就是講入世修行在煩惱中證菩提。而不是自己封閉起來去修行,或者到深山老林裡去修行,或者呢自己把自己關起來,不與世間的人過多的來往,他認為這是修行。

    在這個伊蘭樹中,當栴檀香釋放出來以後,你就再也聞不到 啊伊蘭樹的這種臭味了。這是來比喻在凡夫當中,如果出現一個修行人的時候,修行人走路啊吃飯啊說話呀言談舉止,都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種氣質出來!這種氣質呢,能夠把大眾的注意力轉移到修行人的身上,就像英雄一登臺啊,所有的燈光都會匯聚到他的身上,這就叫熒光尊者;啊光都已經被吸引過來了,其他人的光了都不看了,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覺。比如說我們平時啊遇到了有的修行人,他不用開口多說話,人家一看見他這個人啊,就知道這個人是正人君子;這就叫佛光普照!他身上流露出一種氣質!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能攝受你。所以大家用好自己的心,這是非常關鍵的;你的心怎麼用的,你說出的話和你的行為都是由這個心驅使的。 如果能夠把持好自己的心,依報一定是隨著正報轉的;這個正報就是我們的心!你的心地光明啊自然就會流露出那種慈悲啊,那種柔軟能夠攝受人家。學懂了《楞嚴經》啊你的智慧一開,自己能在順境當中把持住自己的心,當你面對各種各樣的逆境的時候啊,你也就能很自然地把心沉下來,能夠自如地面對!每一個眾生接受正法的這種機緣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啊,是身邊有學佛的師兄來感染了他,然後他就去學佛,越學覺得裡面確實是非常有智慧,他就入了佛門。還有的師兄呢,他是經常能夠路過一些法寶流通的地方,他就順便呢去請了一些法寶啊,回家要研究研究,到底這個修行啊,大家都在學什麼東西吶,我也要請一本回去看一看,啊是這樣進入佛門的。還有的人呢,他是比較執著求什麼神通術啊,執著算命啊,讓人給他去看事情,本來自己不相信這些因果,後來發現啊裡面講的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來把它吸引進來了,一點一點呢他最後終於接觸到了正法。以至於還有的修行人,他是重病纏身啊,或者是妻離子散了,家庭遇到一些變故,兒子不孝啊事業不順啊等等,於是呢他有這個機緣向佛門靠攏,嚐到人間的苦頭啊,這個時候呢他才能想到佛。所以不管我們遇到了是順境還是逆境,你都要有這種感恩的心,哪怕來到道場只有一天的時間,你只要聞到《楞嚴經》正法,你就有機會去解脫!有的修行人只聽了幾講《楞嚴經》他就明白了。還有的修行人吶他是隻聽了幾十分鐘的《楞嚴經》就已經開悟。能不能聽懂《楞嚴經》與這個人的學歷啊,有沒有文化知識啊,沒有任何的關係!只要你能夠把心定下來,用恭敬的心去諦聽,並隨文入觀啊,而且有恆心一講一講地就會開大智慧。世間的這種智慧啊知識掌握越多的人,並不代表他就能夠一下子接受《楞嚴經》的法理。因為他執著世間的這些學問,不知道世間的這些學問,掌握的越多 本身就是一種所智障!啊你掌握的越多離真實的智慧越遠。這句經文意思就是說,如果是你的鼻子能產生香 臭的話,那麼就不需要伊蘭樹與旃檀木了。再往下看 【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 如果說這兩個東西不來,啊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兩種極臭極香的氣味的話,「汝自嗅鼻,為香為臭?」你自己去嗅你自己的鼻子是香呢?還是臭呢?你不是剛剛講你的鼻子的能生出香臭嗎?那麼你就自己聞一聞你自己的鼻子是香的還是臭的呢? 【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 這是緊接著上面這句經文,如果說你的鼻子能生臭的話,那麼你的鼻子的同時就不應該能生出香出來。同理如果你的鼻子能夠生出香,那就不應該啊能生出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如果你的鼻子啊同時能夠聞到香臭這兩種氣味的話,「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如果你香臭都能聞的話,你到底有幾個鼻子呀?那麼你一個人啊應有兩個鼻子了。

    【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由此看來,你現在已經有兩個鼻子了,也就是說啊現在成了兩個嗅覺,兩個靈知性了。那麼站在我面前向我請法的,就應該有兩個阿難啦?「誰為汝體?」那麼我面前的哪一個才是真正的阿難 你呢?哪個是真阿難,哪個是假阿難呢?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覆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這句經文的意思就是說,如果說香臭是我們的鼻子生出來的話,你只有一個鼻子,卻能生出香臭兩種氣味出來;那麼就表明香臭不再是二了,啊香臭已經合二為一了,那就意味著臭也是香,香也是臭了,沒有什麼區別,那麼你的鼻子就不能分辨外面的香臭,那鼻子的嗅覺就成了聾子的擺設了;啊沒有什麼用了!就不能稱之為嗅覺了。「二性不有」這裡的“二性”就是指能夠辨別香臭的兩種功能。既然香臭合二為一了,鼻子也就不能分辨外面的香啊臭啊等等,「界從誰立?」現在鼻子都已經沒有用了,那麼鼻識界從何而立呢?是不能成立的。比方說你現在喊小李,根本就沒有小李這個人啊,你叫他怎麼成立呢?是不能成立的!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 「若因香生」就是說:如果嗅覺是從香塵中生出來的,那麼會怎麼樣呢?往下看「識因香有」這裡的“識”是指鼻識,就是指嗅覺,嗅覺變成了是香塵生出來的東西了,「如眼有見,不能觀眼」這是打一個比方:這就又如自己的眼睛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一樣!「因香有故,應不知香?」香塵能把鼻識生出來,這就意味著香塵能生出意識。香塵是什麼呀?是不是無情啊香塵是無情,鼻識和意識是什麼呀?是覺知性!無情能把覺知性生出來的話,那麼香塵自己是不能聞到自己的氣味的,這就如同我們自己的眼睛,不可能看到自己的眼睛是同樣的道理。

    【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知即非生」這裡的“知”就是事實上呢我們大家都能夠聞到這個香塵。「知即非生」既然我們大家都能聞到香塵,就可以肯定證明不是香塵生出的這個鼻識,叫知即非生。這個知即非生,其實就是在講:非因緣!再往下看「不知非識」這裡緊接著是在講:非不因緣!就是在講你的這個鼻識,如果不能聞到外面的香塵,那就不能稱作鼻識;叫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意思就是說,這樣看來啊!這個香塵啊它也不能夠生出這個鼻識,香塵自己呢也沒有能聞的能力;因此呢香識界不能成立。【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這句經文緊接上句經文,上面剛剛不是講到這個香塵是無知嗎?而我們的嗅覺是靈知,它有這個覺知性。無知的東西是不能生出覺知的!現在如果說這個無情的香塵能夠生出嗅覺的話,那麼這個嗅覺反過來它是應該不能聞到這個香塵的。為什麼這麼講呢?剛剛佛不是在打比方嘛?說自己的眼睛永遠都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所以,如果嗅覺是香塵生出來的,那麼嗅覺也就無法聞到香塵的氣味!叫識不知香。而事實上呢大家觀照一下,我們是可以聞到這個香塵的。「因界則非」“因界”就是指香識界,既然嗅覺自己都不能聞到自己的這個香塵的味道,它都已經知覺不到這個香塵了,不能分辨外面的香塵了,那麼還能叫嗅覺嗎?「因界則非,從香建立」這句經文寫得非常的拗口,本來很簡單的一個意思!讓他這樣一寫呢,反爾讓人看不懂了。這句經文意思就是說,如果是香塵產生的嗅覺,嗅覺都不能夠聞到這個香塵了,因此以香塵而確立的這個香識界就無從談起。香塵不能建立香識界,怎麼能說是香識界呢?【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剛剛不是講到香識界不能成立嗎!香識界位於鼻根與香塵的中間,香識界並非鼻根與香塵兩者因緣和合的產物,香識界不能成立啊,叫‘既無中間’了。講香識界不能成立,其實就是說香識界不是因緣和合的產物,要明白。「不成內外」這裡的“內”呢你可以觀照為鼻根,鼻根屬於內六塵之一;“外”呢可以又見照為香塵,香塵屬於外六塵之一;前面在講六入的時候,已經把這個嗅覺破掉了。後面再講十二處的時候呢,香塵也已經被破掉了。其實鼻根、香塵、鼻識啊,這三處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它們之間不存在誰生誰,也不是因緣和合產生的東西。「彼諸聞性畢竟虛妄」“聞性”就是剛剛我們所講的這個嗅覺,「畢竟虛妄」“虛”就是指這個‘嗅覺’啊,它是不能夠拿出來給人家看的。嗅覺在十法界裡是找不到它的孃家的,它就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無所從來無所從去這樣存在。虛妄的“妄”是指~但是你呢能夠真實的感覺到它的存在。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 所以阿難你應該明白啊!你講的這個鼻根與香塵相互因緣和合而生出的鼻識,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鼻根、香塵、鼻識,這三處深入的追究下去,都是不成立的!鼻根你可以觀照為法人代表;鼻識呢也就是這個嗅知性啊,你可以觀照為法人;起法力作用的還是這個法人。「鼻香為緣」這裡的“鼻”觀照為鼻入,也就是嗅覺;“香”就是指通塞香臭這些香塵;鼻根可以觀照為能緣;香塵呢就是所緣;鼻識界觀照為所緣緣;是指這三處。以前佛早年講小乘因緣法的時候,是講這個鼻子啊,這個能緣攀緣外面的這個香塵,香塵就是所緣,所生出的這個鼻識界出來;以前是這樣講的。現在在《楞嚴經》這段經文已經把這三處全部破掉;歸入瞭如來藏妙真如性。這三個東西不存在誰生誰?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法!這三個東西其實就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三處都無」這裡的“無”觀照為沒有真實來源,三個東西無出處,雖有現相但是呢是無出處的。注意,我們講這個‘無’是對有說無,而不是對‘無’說無!如果你要講對無說‘無’啊,人家會認為你是神經病;沒有什麼東西你還講什麼呢?是不是啊!一定要注意三處都無,這裡的「無」不是指通教禪宗的那種無!那種無呢是進入了斷滅空。【則鼻與香及香(識)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裡「香界三」的這個‘香’啊,改為識,識就是知識的那個‘識’。變成「識界三」!因為這段經文從頭到尾都是在開示~鼻根、香塵、鼻識這三處;講這三處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就是講這三處啊,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諸位吉祥 如意 自在! 阿彌陀佛!

  • 4 # 河北師範大學郝瑞斌

    這是一個假問題。

    首先,讓我們看看什麼是物質。

    根據列寧的定義,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透過感知感覺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也就是說,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觀實在性。什麼是客觀實在性?即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

    這個定義,其實是從物質和意識的矛盾關係出發,指出了物質和意識之間誰是根源性的問題,也即是從本體論和認識論兩個方面解決了誰決定誰的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包括其最主要的概念物質和意識,也只是在這個範圍內起作用,如果離開這個範圍,就會鬧笑話。

    其次,當我們說這個世界的共同本質和屬性是物質的時候,物質只是一個概念,它並不實存。它只不過概括了實際存在著的一個一個的實物的共同本質和屬性,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這樣的客觀實在性。所以當人說物質的時候,一定是有人存在,而且人的意識已經高度發展的時候,這時當時物質和意識是對立統一的。

    而沒有人的意識產生之前,所謂的物質,也就是一個一個單獨存在的實體。它和誰對立統一呢?這個就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看。比如原子內部原子核和電子就是吸引與排斥的對立統一了。

  • 5 # 雲崗山人

    物質在產生意識之前,

    沒有對立,只有統一。

    沒有意識就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就都一樣。是一。也就沒有矛盾。也就沒有對立。

    只是統一。就是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言情小說在青少年中為何如此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