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果橙電影
-
2 # wely716
孩子自信的獲得與建立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靜心的呵護和引導。
- 1 -
父母陪伴與認可的孩子才有理由自信
得不到父母陪伴與認可的孩子,潛意識裡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所以父母才不喜歡自己、不願意陪伴自己、不願意肯定和鼓勵自己。這種自卑會逐漸深入骨髓,甚至影響一生。
很多孩子長大後,明明在外人看來有很突出的一面,但依然會因為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從而各種折騰,將自己好不容易努力得來的好日子攪和得一團糟。比如明明擁有了一份還不錯的事業,卻無法堅持,明明找到了一個心儀的另一半,卻難以維繫持久的關係。
所以,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就是高質量地陪伴孩子,並且及時給予孩子肯定與認可。尤其是在孩子3歲以前,你的一個微笑,一次鼓掌,一句“你真棒!”,都是在幫孩子一點點累積她對自己的信心,對這個世界的信心。
- 2 -
找到自己長處的孩子才有底氣自信
自信不是盲目自大,因為盲目自大帶來的自信就像一隻“紙老虎”,是經不起現實檢驗的,一旦遇到挫折,反倒更容易否定自己,甚至因此一蹶不振。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對自己正確的認知與評價基礎上的。
你的孩子長處在哪裡?有什麼優點和可愛之處?孩子自己知道這些嗎?每個人都有長短優劣,看到自己長處的人會接納和欣賞自己,而盯著自己短處的人勢必自卑和消極。所以,家長必須引導孩子在實踐中看到自己的優點,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並適時加以鼓勵。
- 3 -
見多識廣的孩子才有眼界自信
在親子類節目滿天飛的當下,你可能已經發現了一個事實:那些明星家庭的孩子通常會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更有自信,面對各種大型場合、面對閃個不停的鎂光燈也能像個小大人般鎮定自若。
原因很簡單,這類孩子因為父母職業的關係,經常有各種機會出席各類場合,去到世界各地,見得多了,自然眼界就寬了高了,自信心也就上來了。這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頭次來是畏手畏腳謹小慎微,倘若次數多了,估計氣質自然就上個臺階了。
所以,多帶孩子外出遊玩,接觸更多的不同場合與人,嘗試更多的新鮮事物,增強孩子的見識,拓展孩子的眼界,孩子自然就會因為了解、熟悉而變得自信勇敢。
- 4 -
獨立自主的孩子才有能力自信
一個自信的孩子,一定是一個具有獨立自主能力的孩子,無論面對什麼環境,他都清楚該如何合理地應對。沒有這個前提,自信也是盲目和空洞的。
獨立自主能力從哪裡來?有家長問,我兒子二歲七個月了,做什麼都要人陪著,拿個東西都要陪他一起去拿,自己都不能獨立去做,我應該怎樣引導他呢?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具有獨立自主的“先天基因”,根本不需要培養,關鍵在於,父母有沒有把握住這個基因覺醒的關鍵時期,放手給予孩子獨立自主的機會。
多給孩子一點自由和自主的權利,允許他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允許他去探索和嘗試,允許失敗,這就是提高孩子獨立自主能力、提升自信心的基本法則。
這種權利,小到允許幾個月的孩子在地上到處亂爬,允許他翻箱倒櫃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允許他偶爾自己一個人安靜地待著無所事事,大到允許他選擇吃還是不吃,允許他選擇穿什麼衣服、穿多少,以及什麼時候做作業、看哪些課外書、交哪些朋友等等。家長要做的,只是適時提供合理的建議與引導,而不是越俎代庖一手包辦。
-
3 # fefe喆媽
孩子怕生並非天生如此。而是與生活的環境有關。
我家孩子半歲之前也非常怕生,因為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是我自己帶孩子,因為孩子小,很少帶著外出,接觸陌生人的機會很少,所以只要出門看到陌生人就怕,甚至聽到陌生人大聲說話都會被嚇哭。
此時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爭取每天半上午或者下午都帶孩子出去與其他的寶寶一起玩,開始總是看到陌生人就趴我身上躲起來,後來慢慢的發現還有其他的小寶寶在旁邊,就會被別的小朋友所吸引,慢慢就會放鬆警惕,接下來就開始想與小夥伴一起玩的想法了,每天到點就一定要出門,別以為寶寶小沒有時間觀念,雖然小人兒不認識表,卻有著自己的方式記憶和判斷,知道每天什麼時間是可以出去玩的。
所以,想要孩子不怕生,就要帶著孩子多出門,可以去專門供小寶寶玩的遊樂場所,那裡可以看到很多的同齡或者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如果孩子害怕陌生人,可以先不接觸,帶著孩子在一旁看著其他的小朋友玩,慢慢的孩子就會被熱鬧的氣氛所感染,就會忘記膽怯,每因為每天出去都可以看到這麼多人,而且經常見到的人,孩子也會有印象,漸漸的就會熟悉起來,也就想加入其中,這樣,孩子也就不知不覺中,自己克服了怕生的心理。我們只需要耐心的陪伴和引導。因為孩子的適應和調節能力實在很強,我們只需要給孩子創造適合孩子的、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己去學會適應。
-
4 #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這個問題如果換一種問法就更科學了,比方“如何防止寶寶因為怕生而留下心理陰影”之類,為什麼呢?且聽分解。
怕生原本是寶寶心智發展進步的表現。你有沒有注意到——小嬰兒是不怕生的,即使陌生人抱過來,只要能讓寶寶感到舒服就行,但到了早至半歲左右、大到一歲左右的時候,陌生人再要猛然接近寶寶就不行了,孩子會哭會鬧、會著急向親人求助。
因為怕生需要幾個前提:1、寶寶有了明確的記憶能力和比照能力,他們能夠把看到的人同記憶庫中的形象進行比較,立馬發現這是個陌生人,我從來沒見過;2、寶寶有了相當的預期能力,跟熟人在一起他們知道將會發生什麼所以很安心,而面對陌生人他們明白無法憑藉經驗預期可能會發生什麼,所以要小心;3、寶寶有了最初的計劃能力,他們不再主要是對外界做出被動的迴應,而是懂得提前採取預防措施——先跟陌生人保持距離,以免遭遇風險來不及求助或者逃避。
按照心智發展規律講,所有的孩子都會有一段認生的時期,只是有些寶寶表現強烈,有些寶寶表現溫和;有些寶寶這段時期比較長,有些則相對短;正如前文所述,假如一個孩子完全沒有任何認生的階段和反應,那應該不算什麼好事情。
孩子典型的表現是自己可以保持安全距離主動關注陌生人,但是不喜歡陌生人盯著自己,更不能接受陌生人貿然接近甚至接觸自己,在這一段時期,孩子會逐漸總結經驗:什麼樣的人比較安全、友善,什麼樣的人比較危險、“不懷好意”。假如在認生的時期,孩子經歷太多負面經驗,總是被陌生人“騷擾”或者“威脅”,那麼認生的反應就會比較重,情況特別嚴重的還會在孩子心理留下陰影;相反,如果孩子慢慢發現陌生人並不會威脅或傷害自己,他們逐漸就能收放自如了。
正常情況下,也就是孩子如果沒有經歷特別強烈或者非常頻繁的“陌生人恐懼”,當他們的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增強之後,也就是能走會跑、能喊會說而且自信提高之後,孩子自然就不再怕生了,因為他們相信假如發現陌生人是壞人,自己是有本領逃跑或者能夠有效及時求助的。
現在結論來了,父母不必刻意迴避和擔心寶寶怕生,而是要注意避免強化陌生人恐懼,也要注意防止讓孩子頻繁或者過度經歷怕生的負面經驗,至於具體情境中該要如何應對,就請活學活用哈。
-
5 # 勇赫大叔
寶寶怕生是一種正常心理反應,也可以說是一種“成熟”的表現。他開始意識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會給他帶來潛在的危險和不利,這就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誕生過度的害怕陌生,過度的恐懼,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寶寶過度敏感,就會出現社交焦慮,導致遠離群體。這個問題要以預防為主,在孩子3歲之前就早做準備。
1、避免過度關注與過度保護。
我經常給家長講到兩個育兒誤區,“哭必哄”與“摔必扶”,家長對於孩子的反應過於殷切,孩子便會變得更加敏感。過度保護,會讓孩子在離開父母的時候變得無所適從。
2、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
給孩子的自由空間是一種信任孩子的表現,更是一種提升其自我認同感與判斷力的方法。
3、用“模擬場景”遊戲進行訓練
透過玩偶去模擬場景,比如派對場景、過馬路場景、上課場景。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讓孩子增長社會經驗與社交技巧。
4、多帶孩子參觀瀏覽
帶孩子去外面多看看世界。瞭解知識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到了不同的環境後,都會一個從身體到心理適應的過程。當孩子見識越多,他對於環境的“駕馭感”就越強,也就不那麼害怕陌生了。
5、鼓勵小夥伴間的玩耍。
多創造機會,讓孩子與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同伴間本身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孩子可以和其他孩子學到社會經驗與交往方法。(via“親子游戲大王”劉勇赫)
-
6 # 父母堂幫助寶寶走出怕生心理,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在寶寶還不懂得怕生的時候,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多讓寶寶去接觸其他的人。如經常帶寶寶去鄰居家串門,讓別人和寶寶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遊戲等,透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寶寶適應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
2.如果寶寶開始怕生,媽媽可以先從寶寶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照顧者以外的人交往,逐漸擴大他的接觸範圍,讓寶寶逐漸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提升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一般寶寶都較喜歡和年輕女性或差不多年齡的小寶寶玩,因此,媽媽可以製造機會讓寶寶多接觸這一類的人群。
3.寶寶在跟陌生人交往時,喜歡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喜歡陌生人太親近自己。因此,當你抱著寶寶遇到熟人時,可以先跟他打招呼、交談,讓寶寶感覺到媽媽跟這個陌生人是熟人,待寶寶與陌生人熟悉後,才可以讓他們摸摸寶寶或抱抱寶寶,千萬不能很突然地讓陌生人去抱寶寶,這樣反而會讓他更緊張、更害怕。
4.對於“怕生”比較厲害的寶寶,媽媽應先給他一些適應的時間,不能一廂情願地勉強寶寶和誰接觸,更不能讓他單獨的和陌生人待在一起,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在遇見寶寶不認識的人時,媽媽可以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紹寶寶,並以輕鬆愉快的態度和陌生人交談,這樣可以幫寶寶消除顧慮。與陌生人磨合的機會多了,寶寶害怕的心理自然就 會慢慢消失。
5.媽媽平時要多觀察寶寶,看他對哪些事物較感興趣,然後根據他的興趣培養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這樣可以增強寶寶的自信心。寶寶自信心增強了,怯生的心理就會逐漸減弱。
6.父母照料寶寶、與寶寶接觸的時間最好固定,最好不要讓寶寶長時間見不到媽媽,更不能說“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把你賣給**”之類的話來威嚇寶寶。
-
7 # 親子溝通如何說
我理解您所說的怕生是孩子遇到其他不熟悉的人或者到一個新的環境中會表現出害怕、哭鬧、退縮等現象吧?如果確實如此或者有相似的情況。我的分析和建議如下:
1. 嬰幼兒對陌生人或者陌生環境表現出來的“抗拒”等各種“怕生”特點,其實是孩子內心有安全感的一種體現,試想假如他面對陌生人或者陌生環境完全沒有畏怯感,就也沒有意識識別周圍環境中的風險。嬰幼兒幾乎都有這個特點。進入陌生環境會有“適應期”,短則三五分鐘,長則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
2. 如果您所說的“怕生”主要針對“適應期過長”的問題,這點往往和家長的教養方式有較大的關係,比如,寶寶很小時有幾次“怕生”表現,從此以後,一遇到孩子畏怯陌生人或者陌生環境,家長立馬會補充到“這孩子怕生”等,久而久之,孩子會在家長的“提醒下”越來越“怕生”。
3. 建議家長:摘掉孩子“怕生”的標籤,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要在類似情況下 “提醒”寶寶“他怕生”,取而代之的是,對於五歲以內的寶寶,請告訴他,爸爸媽媽可以理解他在面對陌生人或者陌生環境時的反應,那是因為寶寶“還沒有準備好”,慢慢就好了。對於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克服“怕生”心理的小技巧,比如深呼吸,關注自我的進步,在看到自己的進步時為自己點贊,慢慢克服“怕生”,積累“自信”的成長故事。
-
8 # 刁蠻孩子
其實寶寶在怕生的問題上,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父母要多注意、多鼓勵、多調教,讓寶寶漸漸走出怕生的心理。這裡提供三種辦法給想要解決問題的父母一些指導。
1、對客人怕生
如果寶寶正在家裡玩耍,然後家裡來了寶寶不熟悉的客人。
這個時候,媽媽應把寶寶抱在懷裡,然後自己現跟客人聊一會天,讓寶寶有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熟悉,漸漸地消除他的恐懼心理後,寶寶才會高興地跟客人交往。
甚至也願意讓客戶抱著自己。當然如果寶寶出現了又哭又鬧的行為,就要立即抱著他離遠客人先,過一會兒再讓寶寶接近客人。
2、在寶寶怕生後,不要隨便替他說話
寶寶怕生往往和家長的教養方式有較大的關係,比如,寶寶有幾次在接近客戶的時候,開始哭鬧,出現了 “怕生”的表現,父母不是安撫他,而是替他說:“這孩子怕生”。
這樣會讓寶寶在家長的“提醒下”越來越“怕生”。
3、對環境怕生
寶寶平時在家裡,接觸父母比較多,也比較熟悉自己的居住環境。
當帶寶寶到新環境是,他也會產生懼怕。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陪伴在寶寶身邊,直到他熟悉以後再離開。
其次寶寶也是需要交際的。平時爸爸媽媽要經常帶寶寶出去接觸外界,多和陌生人交往,給他擺弄新奇的玩具。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寶寶怕生的心理。
總結:寶寶怕生最主要體現在:對陌生人怕生、對陌生的環境怕生、對不熟悉的東西怕生。作為父母要執行多鼓勵、多調教的策略,幫助孩子走出怕生心理。
-
9 # 小落9318
寶寶怕生怎麼辦?在家時活潑愛說,一到外面,就躲在媽媽身後不敢跟小朋友玩。或者生人來家時就會害怕甚至大哭。
什麼是寶寶怕生?
“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係獲得發展的體現。
怕生與依戀
怕生和依戀這兩種情緒是同時出現的。6個月左右寶寶出現依戀,他就是不肯離開媽媽,或主要照顧他的人。依戀的另一種表現,就是分離焦慮。在媽媽懷裡,寶寶就有安全感,離開媽媽,就焦慮不安。
因此,當寶寶遇見陌生人時,只要是在媽媽身邊,他都不會表現出那麼害怕,至少是,他的怕生情緒會比較弱些。如果媽媽和陌生人有說有笑,交往密切,時間久了,寶寶也就認識這位陌生人了。
寶寶怕生的原因
嬰兒期的“怕生”現象一般在1歲半左右都會隨著認識範圍的擴大,接觸陌生人機會增多,逐漸消除了對陌生人的恐懼,也自然地消除了“怕生”現象。
但是,由於每個孩子所處的環境不同、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同,有的孩子到了3~4歲仍然存在“怕生”的現象。這就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造成這種“怕生“現象的原因有2個:
1、環境是很主要的因素
現代家庭多為小型化的3口之家,住的又是高樓獨戶,關上門就是一個小天地。獨生子女在家中多數時間僅面對自己的父母,長年累月無外人接觸,慢慢使孩子形成一種習慣,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定勢”,認為只有和父母在一起最安全,最自在,而見到陌生人則感到不安全。
2、教育不當會導致“怕生”
有的父母怕孩子單獨外出會闖禍,而嚇唬孩子,孩子變得膽小,怕見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別人的欺侮,怕吃虧、學壞,認為還是關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與人接觸傳染疾病,情願將孩子閉門獨處。
這些父母都是人為地限制了孩子的活動範圍和交往機會,使孩子不能獲得外界的資訊,過著封閉式的生活,就必然會使嬰兒期自然的“怕生”現象延續到幼兒期,甚至還會影響到兒童和青年時期的個性。
寶寶怕生的心理發展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在3-4個月時已能對媽媽做出反應,只要媽媽走近寶寶,他就會衝媽媽樂,以此表達自己快樂的情緒。當媽媽在屋裡走動時,寶寶的目光就會追隨媽媽的身影移動,並表現出明顯的想要得到媽媽關注的表情。一旦媽媽不予理睬,寶寶就會哭鬧。如果發現媽媽不在視線內,寶寶也會以大聲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5個月的時候,隨著寶寶自我認識和活動範圍的擴大,寶寶的識別能力不斷增強,開始有了明顯記憶力,對親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區分,而產生不同的反應,因為對陌生人不熟悉不喜歡,他會感到恐懼、不安全,所以產生了“怕生”現象。
6個月的寶寶已開始有了依戀、害怕、認生、厭惡、愛好等情緒,對熟人表現出明顯的好感,並且能夠根據家庭成員的親近程度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這個階段的寶寶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就會表現出過敏反應,對媽媽則最為依戀。
8、9個月的寶寶認生的現象更為常見。1歲多的寶寶已經開始有了獨立意識,對什麼都好奇,再加上活動範圍的擴大,就使得他們有了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探索周圍環境的慾望。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父母和親人仍然非常依戀,一旦遇到他從未見到過的人和物體,就可能表現出膽怯的樣子。因此,這一時期的寶寶是獨立性和依戀性並存。
即便到了2、3歲,寶寶仍然會對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懼,這是寶寶發展的共性。此外,由於遺傳因素的差異,寶寶出生以後所處的家庭教養環境也千差萬別,因此每個寶寶認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在寶寶剛有“認生”跡象的時候,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裡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餵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遊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透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
寶寶怕生的解決策略
1、提前預防
在寶寶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裡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餵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遊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透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
2、逐步擴大交往範圍
對於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後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之後,再擴大他的接觸範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3、彆強迫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決寶寶怕生問題時絕不能一廂情願勉強寶寶和誰親近,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當陌生人到來時,如果寶寶怕生,可以允許他熟悉情況後再逐漸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寶寶不願意跟陌生人親近,不要強迫他,更不要讓他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
此外,在遇見寶寶不認識的人時,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紹寶寶,並且不管寶寶多認生,都以輕鬆愉快的態度面對陌生人,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快消除顧慮。與陌生人磨合的機會多了,寶寶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緩解並最終得到克服。
4、嘗試投寶寶所好
一般寶寶比較喜歡年輕女性和小寶寶,因此,讓寶寶接觸陌生人可從這些人群入手。當帶寶寶到戶外玩耍、去親友家或有友人來自己的家中做客時,父母可抱著寶寶先與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講幾句話,讓寶寶逐漸意識到除了家裡人外,周圍還有許多別的人,他們也都是和藹可親的,用不著害怕。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這些特點,儘量圍繞寶寶的喜好來擴充套件寶寶的社交圈子。
5、找機會發揮寶寶強勢
平時多觀察寶寶,看他究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後根據他的興趣培養寶寶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這樣可以增強寶寶自信心。寶寶的自信心增強了,怯生的心裡也就會逐漸減弱。
6、培養寶寶安全感
父母對寶寶的態度、情感要穩定,不要忽冷忽熱。照料寶寶、與寶寶接觸的時間最好固定,儘可能避免寶寶長時間見不到媽媽,尤其不能以“再怎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寶寶。
7、切忌溺愛寶寶
被溺愛的寶寶很多會膽小。比如看見寶寶正爬向床邊,不要表現得過於吃驚;寶寶磕碰了一下,不必過分安撫;寶寶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讓寶寶自己拿等等。多數寶寶對成人的態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對寶寶總是很擔心、很焦慮,寶寶多半就會變得比較膽小。過分認生就是這種養育方式造成的後果之一。
8、交往的方式要得當
寶寶在跟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時,喜歡離對方有一定的距離,不喜歡陌生人觸及自己的身體。因此,當你抱著寶寶遇到熟人時,可先自然地與對方打個招呼,談談話,待寶寶習慣後再告訴寶寶對方是誰。等到寶寶與陌生人熟悉之後,才可以讓他們摸摸寶寶甚至抱抱寶寶,千萬不能很突然地將寶寶交給“陌生人”抱,以免加強他的戒備和緊張心理,反而讓他更為害怕。
9、創造機會讓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鼓勵寶寶多進行戶外運動,多在戶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遊戲。對害羞的孩子來說,嘗試玩沙子、抓蟲子、拍皮球等“髒髒”的遊戲,在臺階上跳上跳下、相互追逐、搶皮球等“危險”的遊戲都需要一點勇氣。孩子在戶外活動中難免嗑嗑碰碰,家長不要大驚小怪,這些“勇敢者”的遊戲可是幫孩子練膽量的好辦法。
分享一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歷了,寶寶今年3歲了,開始讓他識字,認字。之前都是從淘寶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
然後我下載了好多軟體讓寶寶學習,一開始是不錯,但是呢用到後面都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頓時有種坑爹的感覺。
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簡單,寶寶自己都能獨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軟體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
而且我們家鄉口音特別重,就怕寶寶跟著學以後改不了,要是上學了帶有這種濃厚的口音,肯定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寶寶現在特別愛學習,每天下班都纏著我給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裡面的遊戲,不僅學的快,還讓我這做麻麻的人也輕鬆了很多。
-
10 # 久隱517
家長都希望孩子是個大方懂禮貌人,所以在遇到熟人的時候,都希望他可以去打個招呼。但是很多時候,孩子都是縮在你的背後,甚至別人想要抱抱孩子都不行,一靠近他就哭鬧起來了。孩子如此的不給面子,很多時候讓媽媽很沒面子。
一、孩子認生的原因
1.孩子從小都和親人呆在一起,很多接觸外人,所有見到外人會覺得很害怕。
2.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跟外人相處的時候,很難很好地融入,因此表現得怕生。
3.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經常打罵孩子,使得孩子見到外人也會心生恐懼。
4.孩子認生也是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必經之路,只要長大點,一般小孩子都會有所好轉的。
二、孩子認生的壞處
1.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可能不利於孩子長大後走出社會,會造成待人接物方面的障礙。
2.不善於與他人溝通交流,可能會對孩子的交際能力帶來很大的問題。
3.發現問題了不會及時和他人求助,可能會繼續壓抑著自己,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三、孩子認生該怎麼辦
1.孩子處於認生期的時候,家長不要過於緊張,只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和外人接觸,就可以慢慢走出認生的階段。
2.孩子認生期間,家長不要把孩子單獨放在一個陌生地方,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恐懼,可能會加重認生的嚴重性。
3.孩子認生,不要責備孩子,要多關心呵護孩子,讓孩子的心理健全起來。
4.不要突然把孩子帶到人多的地方,驟變的環境容易讓認生的孩子覺得很難適應。
5.多引導孩子跟別人之間的交流,不要去到外邊就變得一聲不發的,這樣不利於孩子放開自己。
6.如果要帶孩子去到一定新的環境,家長一定要先和孩子做好預告工作,不然很容易使孩子適應不來。
7.平時多讓孩子接觸一些小動物,使孩子先從與動物的玩耍中學會了交流,然後讓孩子多跟其他的小朋友接觸,循序漸進的,孩子就慢慢變得不那麼害怕外人了。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各種收費不斷。(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識字】,不說別的,就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11 # 琦想媽媽
寶寶一般從4個月起就能認媽媽了,6個月開始認生,8~ 12個月認生達到高峰,以後逐漸減弱。有些父母會認為自己的寶寶怕生是天生的,其實不是的,認生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一種社會化表現。認生程度與寶寶的後天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那麼如何幫助寶寶走出認生的心理?1.從小教寶寶和人溝通:當寶寶開始區別父母和陌生人時,爸爸媽媽就要開始訓練寶寶形成與人溝通,適應新事物、新環境的能力,以防止寶寶過於認生,從而形成膽小。害羞的性格。
2.多鼓勵寶寶:平時要注意多鼓勵寶寶,不拿寶寶的缺點去和其他寶寶的優點比,要讓寶寶覺得自已的並不比其他寶寶差。
3.鍛鍊寶寶的膽量: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鍛鍊寶寶的膽量,比如爸爸媽媽短時間外出的時候,試著讓寶寶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待一會兒;讓寶寶學會主動向別人問好和說話;讓寶寶獨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等。透過這些事,從而鍛鍊寶寶的膽量。
5.不要對孩子溺愛、嬌寵:因為父母對寶寶溺愛、嬌寵,只會造成寶寶怯懦、任性、膽小的性格。
總之,當發現寶寶有怕生後,爸爸媽媽多鼓勵孩子和人說話,和同齡人接觸。相信寶寶很快就能克服這種心理。只要教育得當,年幼的寶寶就會得到健康發展。
-
12 # 福林媽咪
如果寶媽怕孩子怕生會對寶寶產生不好的影響,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幫寶寶走出怕生心理。
第一、給予關注每個孩子都喜歡被關注。
多花些時間跟寶寶面對面地交流,尤其是在最初幾個月裡。他會喜歡被你關注,跟你做鬼臉。他喜歡和不同的人交流,喜歡被寵愛和關注。
第二、多多體驗和認識他人。
寶寶有幾個階段和怕生,小時候不讓別人抱,大一點只喜歡和爸媽在一起,見了人總是躲在大人身後。
這都是一種認生的表現。如果你的寶寶表現得很怕生,不必感到煩心或尷尬。這種始於寶寶7個月左右的行為,是非常正常的表現。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強迫他,給予他安慰。熟悉他人總要個過程,所以不要太強求。
第三、給予孩子安全感。
寶寶離開父母或者監護人會感到害怕,這是正常的。他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去面對陌生,陌生大環境和陌生的人。他還小,不能獨立處理問題也很正常,他們需要安全感。到了一個陌生環境,你可以不斷在房間裡走進走出,最終你的寶寶會認識到即使有時你不在他身邊,你很快還是會回來的。“這就是一種安全感,不要讓孩子覺得你丟下了他,這樣他會非常畏懼和害怕。
第四、幫助寶寶交上新朋友。
學會懂禮貌是與人交往的第一步。當別人做得好時讚美別人。讓他看見你跟別人分享零食和報紙。為你的寶寶報名參加群體遊戲或各種親子班,使他有機會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很快,寶寶就能學會如何認識和結交朋友了。這也是個提升寶寶社交能力的好辦法。
-
13 # 小林子啦啦啦
寶寶長到半週歲以後,漸漸開始出現怕生的現象,特別是7個月大時,面對不熟悉的人會感到不安和恐懼,害怕陌生人靠近他或抱他,總是緊緊地抱著爸爸媽媽不放。
其實,“怕生”是寶寶心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說明寶寶已能敏銳地辯認熟人和陌生人了。
這時如果家裡來了或在外面見到不熟悉的人,寶寶就會心中不安,從而緊堅摟著爸爸媽媽,生怕他人將自己抱走。
尤其是在與人交往的方面,寶寶“怕生”的行為非常明顯,一見到陌生人就會趕緊藏在爸媽的背後。
並且,除了怕生人,寶寶還會對新環境產生懼怕行為。
怎麼辦呢?怎樣讓寶寶順利地渡過怕生期呢?寶媽可注意好這幾點:
1、不要長時間離開寶寶
寶寶出現怕生的行為以後,會出現對爸爸媽媽表現出過分的依戀。這時爸爸媽媽要儘量陪伴寶寶,不要長時間離開他。
2、不要讓寶寶一個人處在陌生環境裡
對新環境寶寶還會產生懼怕行為。這時候爸爸媽媽不要讓寶寶獨自一人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
3、多鼓勵寶寶接觸同齡寶寶
這時,爸媽應當多帶寶寶進行幼兒交流活動,讓寶寶多接觸同齡寶寶,慢慢就能克服。
4、多給寶寶信心與安慰
一般來說,寶寶出現了怕生行為後,家長就要多注意。要多鼓勵他,給他信心與安慰讓寶寶漸漸走出怕生的心理。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回覆列表
1、有些孩子對陌生的人或事物會比一其他的孩子反應會比較緩慢,是需要長一些的時間來適應,也有的寶寶過於敏感,易感覺到緊張,對不熟悉的人或事物都會本能地感到害怕。
對於這類孩子家長不需要過於的糾正,要讓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在尊重孩子的意願和不讓孩子受到威嚇的情況下,讓孩子慢慢地接受外界並接納其他的人和事物。
2、父母如果不善於交際,那麼孩子和外界的交往也會少。一些生活在公寓式的小家庭裡成長的寶寶大多數的時間都會被關在窒內,缺少 了和他人交往的空間,從而也就造成了孩子在交往中怕生、膽怯的心理。
因為環境影響而膽怯的孩子,父母應該多為孩子創造一些與外界交往接觸的機會和環境。這樣可以幫助孩子認識不同的人群,使孩子 能夠獲得更多的交往的機會,若是遇到了年齡相同的孩子,鼓勵孩子主動的接近,一起玩耍,就會讓孩子慢慢地走出膽怯怕生的心理。
3、有些家長喜歡讓孩子在自已的朋友面前表演,但孩子卻因為缺少心理準備而感到緊張不願時,就會受到父母的責備從而使得孩子產生了怕交往的心理。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時不要要求過嚴,孩子若做錯事受到了訓斥,孩子則會因為失敗而遇事就會退縮。父母若過分的照顧孩子,一旦當孩子遇到了新環境時,孩子就會喪失了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從而表現出手足無措。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正確的確立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這樣可以幫助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自愛心,不溺愛也不過於苛求孩子。在帶孩子參加活動時要事先指導孩子在客人面前的舉止行為,回家後也要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評價,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讓孩子體會到交往的愉悅,抓住孩子在交往中的點滴進步而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