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靠譜的小陳總

    【案例背景】成縣位於甘肅、陝西、四川三省交界處,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也是“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秦巴山片區扶貧縣”。2013年以來,成縣立足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貧困面積廣、脫貧任務重和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縣情實際,以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營銷為手段,以推動農產品網路銷售、助農增收為出發點和立腳點,以打造電子商務全產業鏈和建設縣域電子商務大生態為重點,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啟動了電子商務工作,進行了一些摸索實踐。透過近幾年的努力,成縣成立了西北首家縣級電子商務協會;建成了西北第一家、全國第十七家地市級淘寶網“特色中國·隴南館”;建成了甘肅首家電子商務職業學院隴南師專電子商務學院;建成了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隴南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初步構建了行政推進、基礎保障、產業支撐、平臺服務、宣傳推廣等五項電商生態系統,探索出了網店帶貧、平臺帶貧、資訊帶貧、就業帶貧等四條電商扶貧渠道;建成了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7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和135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在內的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和以順通電子商務物流園區為中樞、鄉鎮物流配送站為支點、村級物流配送點為終端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構建網店服務體系、網貨供應體系、網路物流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考核獎懲體系,基本實現了政策、培訓、網路、物流和金融支撐的全覆蓋。

    透過開展電子商務,成縣被阿里巴巴集團列為“千縣萬村”計劃西北首個試點縣,評為全國農村淘寶創新型示範縣;被財政部、商務部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農業農村資訊化示範基地、農業電子商務示範單位;"成縣模式:一顆核桃引發的電商扶貧之路"案例榮獲全國電子商務百家案例二等獎,“成縣模式”在業界被列為縣域電商十大模式;被亞洲旅遊文化聯合會評為“亞洲金旅獎·首批最富文化魅力、最美生態旅遊目的地”;在“中國新旅遊時代---2015品牌推介暨旅遊專案投融資大會”上被評為“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遊名縣”和“中國最美休閒度假旅遊名縣”;在第三屆中國旅遊業融合與創新論壇,成縣榮登第三屆中國旅遊業融合與創新論壇暨2015最美中國榜,榮獲“最美中國·綠色生態、民俗(民族)旅遊最佳目的地城市”;在首屆農村電商暨美麗鄉村建設論壇榮獲2016中國十大農村電商合作探索獎。先後召開了全省電商扶貧現場推進會、全省“精準扶貧·青年在行動”暨共青團“一村一電”工程工作推進會、全國電商精準扶貧現場會、全國巾幗脫貧行動現場推進會等全國、全省重大會議。成縣電子商務發展的氛圍日益濃厚,基礎配套設施趨於完善、電商扶貧效應更加凸顯、電子商務產業鏈重點專案建設初步完成、電商業態呈多元化趨勢、電商運營水平穩步提升、縣域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截至2017年1月,全縣共開辦網店920家,電商企業20家,自建電商平臺8個,物流快遞企業40家,建成縣、鄉兩級網貨供應平臺24家,組織開展各類電商培訓86期14860人次,累計電商銷售總額9.48億元,建成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48個,累計完成交易18萬單,交易額2100多萬元。

    一、電商與成縣結緣

    1、書記的思索和困惑

    網際網路+ 的興起,引領和驅動了農村電商發展,在三農領域掀起了一場有聲有色的“革命”。農業部、商務部等推出“示範縣”工程,既引爆了網際網路+精準扶貧,更引爆了網際網路+農業。

    近幾年,農村電商在成縣開展的很火熱,成縣電商的發展為欠發達縣域提供了網際網路時代彎道超車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撐。成縣電商在全國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別是在政府層面和縣域電商從業領域,縣域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但2013年以前,也就是成縣沒有開展電子商務工作之前,成縣還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小縣城。

    成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陝、甘、川三省交界,地處秦巴山地與岷山山脈、黃土高原交匯地帶,被無數大山重重包圍,山大溝深,是東出陝西、南下四川的交通要衝,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的說法。東漢時期,西狹山路險峻難行。武都太守李翕率領民眾鑿崖清障、削高墊低、截彎取直,開通新路,為民造福。被記載於東漢摩崖碑刻《西狹頌》,至今傳為一段佳話。唐代詩人杜甫在《泥功山 》寫到“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濘非一時,版築勞人功。不畏道途永,乃將汩沒同。白馬為鐵驪,小兒成老翁。哀猿透卻墜,死鹿力所窮。寄語北來人,後來莫匆匆。”,這形容的便是成縣境內二郎鄉的泥功山。隨著這兩年十天高速、成武高速、成州機場等相繼建設建成,交通瓶頸制約才相對得到緩解。

    那麼這樣一個山大溝深,運輸不便的山區欠發達縣域為什麼要搞電子商務呢?

    成縣雖然交通運輸不便,資訊閉塞,但正是因為這樣,很多優質資源都沒有被開發。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成縣物種繁多,資源豐富。成縣全境處於中緯度地區(東徑105°23′-105°57′,北緯33°29′-34°21′),海拔高度750至2377米,地貌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屬南北過渡性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2.1℃、降雨量 620.8毫米,相對溫度75%。自然生態資源富足,光熱水土資源豐富,為動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縣域內植物種類1958種,動物種類54種。全縣核桃種植面積50萬畝,2015年核桃乾果產量2.14萬噸,人均核桃收入達2300元,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也是“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秦巴山片區扶貧縣”,全縣農業人口占總人口60%以上,有4.2萬貧困人口在農村,脫貧壓力大、任務重。雖然成縣綠色無汙染的農特產品種類多、品質好,但長期受制於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資訊不暢、銷路單一等因素,賣不上好價錢,甚至賣不出去,農民增產不增收。守著青山綠水,但是卻不能讓群眾過上富裕的生活,這是成縣縣委書記李祥最頭疼的事,也是一直思考的事。

    那麼如何破解農民持續增收難題?如何破解農業提質增效乏力?如何破解農村經營模式單一?如何破解產品銷售渠道不暢?如何破解產品品牌影響力不夠的問題等一直是成縣縣委、政府思考和研究的問題,也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2、一顆櫻桃的啟示

    2013年6月,一個偶然的機會,縣委書記李祥得知,當時還是甘肅電視臺記者的某位成縣電商從業者透過微博,一天銷售了30公斤的成縣大櫻桃。這個事情給了書記很大的啟發,經過一番思慮,書記開始了他利用微博助農的之路,註冊了新浪微博,嘗試用微博幫助群眾銷售農產品,他在微博上發了這麼一條資訊:“今年的核桃長勢很好,歡迎大家來成縣吃核桃,我也用微博賣核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都已開始預訂……”短短一週時間,訪問量達到20多萬,而且很快訪問量就達到了50多萬。很多人在微博上要訂購成縣的核桃,還有很多人要給成縣核桃做宣傳,還有很多人在網路上點贊加油。一時之間,成縣和成縣核桃在網路上火爆起來。成縣核桃的市場銷售也大增的同時,也增加了成縣發展電子商務的信心。

    3、反思後的“浴火重生”

    雖然微博助農的路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同時一些質疑聲也出現。一方面是外界的質疑。在核桃書記走紅網路的同時,很多人也就縣委書記的主要職責進行了討論,一些人認為核桃書記為群眾推銷產品,這樣為民富民的做法值得肯定。另一些人則表現出了相反看法,他們普遍認為縣委書記的職責不應該是什麼都親力親為,不該親自去當推銷員,應該把精力放在謀劃全域性上面。另一方面是內部的質疑。2013年6月的一個下午,成縣開了個會,就成縣要不要開展電子商務,如何開展電子商務進行了討論。決策層面普遍認為,在這樣一個落後的縣域,經濟基礎、電商氛圍、基礎條件、配套設施都跟不上,特別是群眾乃至領導幹部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足。再者透過開設微博,實名認證為群眾站臺代言,一旦開設了實名微博,在方便群眾辦事和助推電商發展的同時,也會給輿情監測、綜治維穩、越級上訪等方面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是考慮到成縣長期以來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實際情況,決策層經過一番研究,最後決定透過新媒體探索開展電子商務。

    4、新媒體電商之路

    成縣在決定透過新媒體探索開展電子商務之後,自縣委書記以下,全縣四大班子、縣直單位、17個鄉鎮,幾乎全縣所有領導幹部、單位都開辦微博進行實名認證。透過打造微媒體矩陣,設定微博話題、開設微信欄目,宣傳成縣的生態環境、人文歷史、民俗文化、農特產品,講述電商創業故事,形成人人都是宣傳員,人人都是社會正能量,人人都是自媒體的良好輿論、宣傳、推介氛圍。初步形成“領導帶頭、幹部呼應、部門聯動、群眾參與、各界支援、資訊互通、聯動互推”的新媒體應用發展格局。

    一批帶有成縣烙印的微博開始活躍在網際網路,他們都在圍繞成縣核桃和助農增收在展開鋪天蓋地的宣傳。核桃書記的走紅和成縣地區微博的活躍引起了新浪官方、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全國知名媒體、研究機構和有關國家部委等的高度關注,也讓我們從中對電子商務有了極大的期待,以這一事件為發端全縣上下各級幹部群眾由此開始了一場電商扶貧助農增收的探索。

    二、“觸電”前的“三座大山”

    1、新媒體營造氛圍解決思想觀念問題

    2013年,縣域電商、農村電商、電商扶貧的提法還不是太多,人們對電子商務認識還不到位,很多電商平臺還不夠完善,長期形成的傳統交易習慣在幹部群眾中仍佔主流,相當一部分年輕人至今仍對電子商務缺乏足夠的認識,參與電子商務發展的積極性不高。鄉鎮領導包括大多數縣上領導,還沒有意識到電子商務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重要性,開展電子商務工作的主動性還不強,思路不清、辦法不多、舉措不實。2013年後半年成縣開展了密集型電子商務業務培訓會和普天蓋地的電子商務宣傳,並於2013年9月舉辦了首屆成縣核桃節來營造電子商務發展的氛圍,這顯然是是成縣決策層領導充分認識到了思想觀念對開展電子商務工作的重要性。透過開大會、搞培訓、辦講座,成縣大部領導幹部形成了統一認識。

    普遍認為電子商務既可以促進縣域農業“小生產”與電商“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推動縣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又能推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帶動相關其他配套服務行業的發展。透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可以大幅改善了農村商貿流通環境,暢通消費品下鄉渠道,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到生產生活資料,實現代繳話費、電費等服務。透過發展電子商務,有利於化解農產品賣難問題,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產銷直接對接,增加銷售收入。同時,我們可以打造一批“拳頭”產品,比如的核桃、土蜂蜜等,培育優勢農產品品牌和市場體系,讓更多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走向廣闊的大市場。

    2、“巧載梧桐引鳳還”解決人才匱乏問題

    在解決了幹部和群眾思想觀念問題之後,人才問題又成了制約電子商務工作推進的問題。從政府層面來看,縣、鄉電商組織機構缺乏電子商務專業型、管理型、技術型人才,導致在全縣電商發展戰略制定、趨勢分析研判等方面能力不足;從市場層面來看,短期的網店運營、新產品研發、包裝設計、營銷推廣等方面的專業經營人才欠缺,長期的品牌策劃、企業管理等方面的高階管理人才更加難求。

    基於這樣的前提,2013年6月政府邀請了新農人和電商專家畢慧芳、趙新強、陳向陽等到成縣縣進行現場調研,透過召開專題會議、舉辦講座開展培訓。2013年7月成縣成立了西北首家電子商務協會,引導和鼓勵返鄉創業青年、大學生村官、退伍軍人和部分鄉鎮幹部加入電商協會投身電子商務創業。2013年11月,成縣政府先後組織成縣電商協會工作人員、政府考察團先後赴浙江遂昌電商協會、江蘇沙集、浙江義烏、福建世紀之村集團、阿里巴巴集團等調研學習。2013年12月份成立了成縣電子商務協會培訓中心,開展了電子商務普及培訓和提升應用培訓。2015年3月甘肅首家電商職業學院——隴南電子商務職業學院落戶成縣,為全市及全省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專業的人才技能培訓。

    一方面透過“走出去,請進來”方式自己培訓人才,另一方面透過政策吸引以華昌電商為主的浙商人才。透過這兩種方式,成縣電商人才匱乏程度有所減輕。

    3、市場化運作解決基礎設施落後問題

    長時間的欠發達,讓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成了,繼思想觀念和人才的問題之後的又一大問題。透過多半年的探索,成縣電商的發展引起了市委的重視,2013年12月隴南市市委把電子商務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把“實現電子商務集中突破”列入全市“433”發展戰略, 開啟了隴南市八縣一區發展電子商務的重要篇章。同時成縣按照品牌、物流、網店、宣傳“四位一體”跟進的發展思路,確定了圍繞打造一個核桃為主的“成縣牌”農林產品電子商務品牌、制定出臺一個扶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意見、建立一套電子商務扶持發展機制、成立一個電子商務協會、舉辦一系列電子商務知識培訓、培養一支電子商務隊伍的“六個一”的發展舉措。隨著一系列政策的配套,電子商務工作的在全縣深入推進,成縣的電商氛圍日益濃厚。2014年8月多次赴阿里巴巴談判,建成全國第17家、西北首家地市級淘寶特色館。透過招商引資,採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引進浙商隴南華昌集團投資9億興建佔地面地245.8畝,包含電子商務大廈、會展中心、電商廣場及華昌大橋的隴南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透過xx建成了順通物流孵化園,透過政策引導吸引社會資金投資物流、快遞、供貨等配套服務企業。透過洽談促進了三大運營商對農村網路的覆蓋面地和速度。

    三、“六位一體”的電商頂層設計

    1、政府推動

    在發展之初,對於政府這個主體在欠發達地區縣域電商生態中該扮演什麼角色,就進行了思考和評判。普遍的看法就是,受制於群眾思想觀念、人才資源和發展基礎等關鍵因素制約,對於電子商務這種新興產業,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推動和支援,任其自生髮展,結果很有可能就是要麼“像冬天的竹筍出不了頭”- 沒人帶頭搞,要麼是“像營養不良的孩子,面黃肌瘦”- 因為配套要素不健全發育不良,甚至會“像剛冒尖的春苗,一場大雪就全打死了”。經過這兩年的發展,我們對於強化行政推動的必要性體會又更加的深刻。我們感覺到,一個強有力的發展推進體系,是欠發達縣域電商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在成縣,圍繞確保電子商務在基層農村“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這一目標,重點構建“成立一套機構、出臺一套政策、形成一個機制”的“三個一”的工作推進體系。

    成立一套機構,就是針對“誰來推”的問題,把電子商務作為縣鄉村三級黨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的縣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全縣電商發展的協調和領導工作,成立電子商務中心負責全縣電商發展規劃和業務指導,全縣17個鄉鎮也分別成立了以鄉鎮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電商領導小組、抽調專人組建了電商辦負責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推進。

    出臺一套政策,就是針對“推哪裡”的問題,出臺了以“一意見一方案兩辦法”為主的一系列政策檔案,在網商創業扶持、物流快遞補貼、供貨商獎勵等方面分門別類地制定了二十四條真金白銀的配套獎補政策,累計投入本級財政資金1100多萬元支援電商發展。“一意見”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實現集中突破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努力將全縣建設成為隴南市電子商務發展的“三大中心”(即全市農產品網貨供應中心、全市電商人才集聚中心、全市物流集散中心)、打造成西部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的目標(現已是國家電子的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從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完善配套服務體系,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明確了重點工作,在人力、物力、財力保障上做了安排部署。“一方案”即《成縣電商扶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透過建立完整的電商扶貧行政推進體系、網店服務體系、網貨供應體系、網路物流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搭建農產品網上銷售新平臺,拓展農村資訊服務新領域,進一步健全完善特色產業開發、包裝加工、網貨供應、快遞物流、網上營銷等貧困鄉村電商扶貧產業鏈,提高電子商務在貧困鄉村的普及程度和應用水平,擴大貧困鄉村農產品網上交易量,使試點村農戶經營性收入增幅達到20%以上,試點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縣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扶貧開發中的重要作用,探索走出一條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電商扶貧路子。“兩辦法”即《電子商務工作獎勵扶持辦法》和《電子商務工作督查考核辦法》,從全縣電商發展基礎和現實條件出發,堅持以扶為主、以獎為輔、以點帶面、重點突破的原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支援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槓桿撬動作用,激發全縣上下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活力,縣財政建立電子商務發展基金,每年預算安排500萬元,全縣各鄉鎮、縣直單位及在我縣範圍內從事電子商務行業的企業、團體、個人、網店、網貨供應商、電商平臺等採用以獎代補形式扶持發展。同時緊緊圍繞縣委、政府關於電子商務發展的長遠規劃和階段性工作目標任務的推動落實,充分發揮督查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對全縣17個鄉鎮黨委、政府,縣直各單位的電子商務工作進行督查考核,調動全縣各鄉鎮和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明晰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凝聚發展合力,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在全縣範圍內全面快速高效發展。

    形成一個機制,就是針對“怎麼推”的問題,有效整合政府、企業、協會等六個方面參與主體的力量,明確職責分工,形成了“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協會引領、市場推進、金融支撐、媒體助力”六位一體的工作推進機制,在解決最初“沒人幹、不會幹、幹不好、幹不大”等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社會參與

    針對欠發達縣域市場主體弱小,電子商務人才力量薄弱的問題,重點以大學生村官、鎮村幹部和回鄉創業青年3類群體為主要物件,鼓勵、帶動和扶持農村、城市、企業、旅遊服務業等各行各業開辦網店。

    為什麼是以這三類群體為主?成縣有自己的考慮,主要是立足農村基層的人才狀況和電子商務人才的基本需求。現在農村年輕人少,年齡大的農民又很多不會用電腦。而生活在農村的鄉村幹部和返鄉青年正好彌補這個人才的空白,他們一方面掌握電腦知識,另一方面幹事創業的積極性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強,因此我們想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3、協會引領

    在市、縣、鄉三級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透過電子商務協會觀念新穎、運轉靈活的優勢,透過示範引領、人員培訓、營銷服務、技術支援等方式,逐步催生孵化各類電商人才,培育電商火種。在新媒體應用方面,協會開通並運作了隴南美及其他九個縣區微信公眾訂閱號。人才培訓方面協會成立了培訓中心,由各部門整合培訓資金,對村官、網店店主、鄉鎮幹部等進行實用技術培訓。

    4、市場推進

    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遵循市場規律,引入了三家有實力的企業參與電子商務全產業鏈的打造。電子商務作為一個產業,要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最終還得依靠企業化運作,發揮他們在專業技術和資金實力上的優勢建設完善“一館兩園一中心”(即淘寶網“特色中國·隴南館”、隴南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成縣順通電子商務物流園、隴南農產品(核桃)交易中心)電子商務產業基礎設施。

    5、金融支撐

    主要是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以授信、貸款等各種方式參與、支援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在2014年8月成縣縣舉辦的核桃商貿洽談會上,各大銀行共向電商企業及農業合作社7個市場主體授信4.1億元。

    6、媒體助力

    成縣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特點就是新媒體“微營銷”。透過設定微博話題、開設微信欄目、講述電商創業故事,宣傳特色農產品、推介本地網店、開展網路預售。目前,全縣已開通單位政務微博629個,個人政務微博3500個,政府微信公眾平臺80多個。在新媒體應用方面,除了利用新媒體助推農產品銷售外,成縣還積極探索政務微博微信的推廣使用。透過建立縣級領導微信辦公群、縣直領導微信辦公群、鄉鎮領導微信辦公群等政務微信群以及覆蓋縣、鄉、村三級的政務微博群,可以實現政務處理“一鍵傳達,實時互動,全面反饋”。群眾有什麼意見、建議在網上提出,我們就可以在微博、微信上及時批轉到有關部門進行處理,還可以與群眾進行實時的交流互動,堅持“在網上也要走群眾路線”,增加幹群聯絡。

    四、成縣電商四個思維模式

    1、爆款思維:行政推動,集中力量做爆款。成縣在做電子商務之初,在資源、人才極度匱乏的情況下,自縣委書記以下,迅速統一思想,集中全縣力量,縣委書記帶領四大班子,開通實名微博,開展微博問政,微博助農活動。迅速的掌握民情民意,為群眾排憂解難,助農增收。在電子商務發展之初,大學生村官、村幹部開網店、網路叫賣,由於他們是一批高素質、高業務水品的人群,學習能力強,上手快,透過大家的集中推,確確實實為群眾銷售很多產品,起到了助農增收的目的。

    2、漁場思維:營造氛圍,引來資助造漁場。引用中國社科院汪向東教授的觀點來說,以前的扶貧是,授人以魚,但是我們發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於是我們教群眾捕魚,但是時間一長,我們發現魚塘裡沒有多少魚,於是我們思考是不是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和環境,先把魚養起來。成縣自然資源豐富,但是開發難度也是較大,資金、人力極度匱乏。一是成縣領導層面迅速達成共識,先透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推介成縣的人文歷史、自然風光、電子商務,同時和國內電商專家搞好關係,把成縣電子商務宣傳出去、把成縣宣傳出去,營造電商氛圍。二是透過招商引資的方式把電子商務發展的要素吸引過來,然後再就電商而論電商,逐步夯實和完善電子商務的發展。

    3、倒逼思維:成縣電子商務發展之初,可以說是要什麼沒有什麼,也不知道具體要去做些什麼。決策層的意見是先做起,透過營銷,先把成縣,把成縣的產品推薦出去。一開始產品沒有商品化、商品沒有網貨化、網貨沒有品牌化,那麼就開始先賣自己種植的。等到賣出去了,這個時候需要解決包裝和物流的事,物流和包裝的事解決了,又發現沒有品牌、沒有標準,那麼又開始打造品牌,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這個就叫倒逼機制。透過這樣的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攻克,成縣電商的發展倒逼了農村水、電、路、寬頻網路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加快改變貧困農村落後面貌;倒逼了農業特色產業結構調整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透過開展電商扶貧工作,有效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把更多的農產品轉化成了促農增收的商品,極大地激發了種養殖大戶調整種植結構的積極性;透過加快電子商務在基層農村的普及應用和鼓勵扶持有一定知識文化水平的農村參與電子商務創業,使農民思想觀念得到較大轉變,依靠自身發展改變命運的志氣和自生髮展能力得到提升,培育了一批“網際網路+”時代“新農民”和新型電商創業“網軍”。

    4、民生思維:把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手段,開展電商扶貧。國家層面提出了兩個雙百任務,明確指出要在建黨100年之際,即2020年實現全華人民奔小康的目標,要實現全華人民一道奔小康的目標,必須解決貧困問題。電子商務特性,決定者其可以打破空間限制,對接廣域大市場,實現助農增收的目的。成縣一開始發展電子商務的目的就是圍繞如何破解農民增產不增收、持續增收難等問題,成縣把電子商務和扶貧開發深度融合,把電子商務當做改善民生,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促使農村改革發展,促使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探索出了網店帶貧、平臺帶貧、資訊帶貧、就業帶貧等四條電商扶貧渠道,形成了一店帶一戶、一店帶一村、一店帶多戶、一店帶多村的帶貧方式。

    五、成縣搭上了電商的高速列車1、電商扶貧讓成縣出彩

    成縣在發展電子商務的同時把電子商務和扶貧開發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條新的扶貧開發路子,形成了四條電商帶貧渠道。

    網店帶貧。鼓勵鄉村幹部、大學生村官、扶貧志願者、成縣籍在校大學生開辦網店,引導幫助群眾自己開辦網店,電商協會組織開辦網店,這三類網店與貧困村戶結對幫扶,簽訂帶貧承諾書、發放便民聯絡卡,形成了“一店帶多戶、一店帶一村”的帶貧體系。

    平臺帶貧。透過引入了農村淘寶等第三方平臺,自建了農村市集、螞蟻市集、村玩兒、同谷商城等電商平臺,將其作為電商扶貧的又一途徑,幫群眾代銷代售“賺錢”、為群眾代繳代購“省錢”,實現了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雙重受益。

    資訊帶貧。藉助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使得資訊傳播速度更快、渠道更多、範圍更廣,建立了鎮村兩級電子“黨務、村務、商務、農務”資訊化綜合服務平臺,探索推行了資訊化與電子商務“兩輪驅動”的發展模式。不僅透過電子商務幫助群眾銷售農特產品,而且透過鎮村兩級自建平臺,開展農村基層黨建活動,為群眾釋出惠農政策、法律法規、勞務輸轉、安全生產等資訊,幫助群眾購買生產生活資料,實現電子商務富民、電子政務便民、電子農務惠民。

    就業帶貧。透過發展電子商務,驅動電子商務產業鏈延伸,在打造農村電商生產、加工、包裝、物流、營銷等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過程中,不斷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優先吸納貧困人口就業。

    2015年6月,“全省電商扶貧工作現場推進會”、全省“精準扶貧•青年在行動” 暨共青團“一村一電”工程工作推進會在成縣召開,2016年9月全國電商精準扶貧現場會在成縣召開,向全國各市州總結和推廣隴南電商扶貧的經驗和做法。成縣因電商扶貧從此大放異彩,一系列榮譽接踵而來。隴南市由原來的電商扶貧試點市變為電商扶貧示範市,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2、縣域電商的一道風景

    成縣相繼建成了西北第一家、全國第十七家地市級淘寶網“特色中國·隴南館”;建成了甘肅首家電子商務職業學院隴南師專電子商務學院;建成了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隴南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被阿里巴巴集團列為“千縣萬村”計劃西北首個試點縣,評為全國農村淘寶創新型示範縣;被財政部、商務部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農業農村資訊化示範基地、農業電子商務示範單位;"成縣模式:一顆核桃引發的電商扶貧之路"案例榮獲全國電子商務百家案例二等獎,“成縣模式”在業界被列為縣域電商十大模式;被亞洲旅遊文化聯合會評為“亞洲金旅獎·首批最富文化魅力、最美生態旅遊目的地”;在“中國新旅遊時代---2015品牌推介暨旅遊專案投融資大會”上被評為“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遊名縣”和“中國最美休閒度假旅遊名縣”;在第三屆中國旅遊業融合與創新論壇,成縣榮登第三屆中國旅遊業融合與創新論壇暨2015最美中國榜,榮獲“最美中國·綠色生態、民俗(民族)旅遊最佳目的地城市”;在首屆農村電商暨美麗鄉村建設論壇榮獲2016中國十大農村電商合作探索獎。

    可以說成縣是集眾多榮譽於一身,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極具表性的模式之一,與浙江桐廬、陝西武功等列為縣域電商十大模式。

    3、古縣電商的又一春

    2015年7月,成縣被商務部、財政部列為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成縣電商雖然在政府的推動下,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由於長期以來發展不足,很多基礎社會比較落後,配套設施跟不上,招商引資有限,特別是在網路和物流方面,示範縣專案的申報成功給成縣電商帶來了指導意見和配套資金,這讓基礎落後的古縣電商經歷了有一個春天。

    成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充分發揮示範資金撬動市場資金的作用,圍繞建設縣域電子商務大生態和打造電子商務全產業鏈的目標,培育壯大農村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支援搭建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加快促進農村電子商務普及應用,探索電商助推精準扶貧的新途徑。初步構建網店服務體系、網貨供應體系、網路物流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考核獎懲體系;實現了政策、培訓、網路、物流和金融支撐的全覆蓋;初步建立了“三個鏈條”,即建立計劃、生產、交易、運輸為一體的特色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供應鏈,健全了開發、加工、推廣、銷售的產品銷售產業鏈,提升品牌、品質、文化等產品價值鏈,打造一批農村特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搭建農產品網上銷售新平臺,拓展農村資訊服務領域,提高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應用水平。全縣245個行政村無線寬頻網路覆蓋率98.5%,197個村實現有線寬頻網路覆蓋,農村有線寬頻網路覆蓋率達到80%,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81個村,增長率達70%,農民寬頻使用率為66.3%。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17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130個。建成投用3400㎡的快運物流區和以農產品冷藏為主的,容量為4200m³試驗性冷庫一座。建成鄉鎮農村物流服務站16個、村級物流配送點和農特產品收購點131個。

    六、回頭再看成縣電商

    成縣電子商務推進過程也呈現出了階段性特徵,不同的階段面臨不同的特點和問題,成縣政府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1、摸索階段-播撒火種

    自2013年5月份到同年11月份前後。從核桃書記走紅網路開始到成縣核桃節阿里巴巴農村電商講習所首期培訓班成縣開班。這一階段成縣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從政府到草根對於電子商務這種新事物不太熟悉。成縣政府的主要人物就是由政府帶動探索宣傳、播撒電商火種。這一階段主要的成效和意義是透過宣傳和培訓使得全縣行政幹部對電子商務有了初步的瞭解,按照品牌、物流、網店、宣傳“四位一體”跟進的發展思路,確立打造一個核桃為主的“成縣牌”農林產品電子商務品牌、制定出臺一個扶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意見、建立一套電子商務扶持發展機制、成立一個電子商務協會、舉辦一系列電子商務知識培訓、培養一支電子商務隊伍的“六個一”的發展舉措。

    2、探索階段-單品引爆

    在2013年11月份到2014年底。這一階段成縣面臨的問題,是在成縣沒有一個樣板,誰也不知道電子商務該怎麼做。成縣政府 一方面整合人力、物力、財力各類資源率先在成縣核桃的生產、加工、營銷、銷售方面積極作為,縣委書記帶頭賣核桃,全縣上下推核桃,意圖打造一個核桃的爆款。另一方面透過打造樣板、打造典型來直觀的告訴大家電子商務是什麼,該怎麼搞。諸如農民小段、村官張璇都是成縣政府在推進電子商務工作中塑造的典型。  回顧這一階段的工作,用@陝西魏延安 的話說,最重要的啟示是,選擇一個優勢品種,集中推、整體推,在一點率先突破,帶動電商全面發展和全民電商創業,值得總結和推廣。

    3、深耕階段-系統推進。

    2015年初到2016年7月。這一階段成縣已經有了一批典型、育了一批網軍、開辦了一些網店、有了一些銷售額、積累了一些經驗、群眾的思想觀念已經有所轉變。成縣面臨著新的問題,那就是支撐平臺、服務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問題。成縣政府經過一番努力,制定“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協會引領、市場推進、金融支撐、媒體助力”的“六位一體”的頂層設計;打造以“一館兩園一中心”為主的一條產業鏈;同時立足貧困地區發展現狀,藉助政府的大力推動,初步構建了以推進體系、配套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為主要內容縣域電商大生態,湧現出了以農村網店、本土電商企業、本土電商平臺三種類型的創業典型,探索出了五條電商帶貧渠道,促進了“三農”發展。這一階段的主要意義在於系統的推進工作,使得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政策規劃更加完善。

    4、模式成型-立體發展。

    2016年7月至今,這一階段,政府面臨的問題是,隨著電商氛圍的日益濃厚、市場主體持續壯大、配套體系建立健全、基礎設施逐步夯實、電商扶貧縱深推進、電商業態多元化發展、電子商務的應用普及逐步拓寬和縣域品牌的不斷提升的同時,一些制約著成縣電商發展的新問題開始出現,一些老問題重新抬頭。

    引用某第三方服務機構的考察結果來說“縱觀成縣的發展,感慨良多,既有深深的敬佩,也有十分的遺憾,敬佩的是成縣的努力和工作的紮實在全國首屈一指,遺憾的是做了這麼多工作,政府最希望,也是最迫切的農產品上行績效仍然欠佳”。具體是全渠道沒打通,網貨沒造好,在實現產品商品化、商品網貨化、網貨品牌化方面沒有做好。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成縣政府很熱、企業極冷,華龍、綠源等企業把自己定位在“供貨商”身份上,滿足於農產品大宗批次進出,不感興趣透過電子商務開展銷售,完全沒起到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當然“一館兩園”、縣鄉村服務站點全覆蓋、鄉村物流完善、人才培訓等電商支撐系統建設完善而紮實。獲得的全國電商榮譽也是最多的,成縣是商務部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阿里巴巴的村淘西部首個試點縣、隴南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是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等等一系列的全國性榮譽如集於一身,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

    面對這些問題,成縣政府一方面立足自身實際,重新構建了以行政推進、基礎保障、產業支撐、平臺服務、宣傳推廣等五項電商生態系統,圍繞打造電子商務全產業鏈的目標,不斷培育壯大農村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支援搭建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加快促進農村電子商務普及應用,探索電商助推扶貧開發的新途徑,以實現了電子商務的多元化和立體化發展。另一方面引進外地服務,確立了未來將圍繞解決制約當前成縣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確立“引服務、育人才、通銷路、造龍頭、塑品牌”五大核心戰略,意在取得實效,突破瓶頸,再創佳績。

    後記

    網際網路+ 的興起,引領和驅動了農村電商發展,在三農領域掀起了一場有聲有色的“革命”。農業部、商務部等推出“示範縣”工程,既引爆了網際網路+精準扶貧,更引爆了網際網路+農業。那麼,在新常態下,地方政府如何把握導向,有效參與推動?成縣作出了響亮的回答。作為很有代表性的模式之一,陝西農工部魏延安在《農村電商——網際網路+三農案例與模式》一書中將“成縣模式”定義“甘肅成縣:一個核桃的逆襲”;在《網際網路+縣域——一本書讀懂縣域電商》一書中“成縣模式”被解析為“甘肅成縣:一顆核桃引發的扶貧大戲”;在《第三隻眼看縣域電商》一書中。“成縣模式”被闡述為“成縣:從電商感受時代報的脈搏”;這次我把“成縣模式”定義為“一場與時俱進的電商革命——成縣模式再解讀”,是因為不管哪個版本的“成縣模式”都不能完全講清楚成縣電商的發展,因為成縣電商發展是與時俱進、不斷革新的,之所以把“成縣模式”稱之定義為一場與時俱進的電商革命,是因為成縣電商以及電商扶貧的發展為欠發達縣域實現網際網路時代的彎道超車提供了借鑑經驗依據和理論支撐。電商在成縣的發展是顛覆性的,在成縣,電商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倒逼了農村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完善;助推了群眾增收,農業升級,倒逼了農業特色產業鏈的調整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快了農村發展,改變了村容村貌,促進了鄉風改變,一大批農村留守婦女、創業青年實現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的人不喜歡我,不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