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利刃號

    海面上最快的軍艦毫無疑問非地效翼飛行器莫屬,其最大速度能達到幾百節,節是海軍節艦艇的速度單位,一節等於1海里/小時,一海里的概念是超過1.8公里,過去大航海時代,“節”的代號是英文“Knot”,是指地球子午線上緯度1分的長度,由於地球略呈橢球體狀,不同緯度處的1分弧度略有差異。在赤道上1海里約等於1843米;緯度45°處約等於1852.2 米,兩極約等於1861.6 米。1929年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透過用1分平均長度1852米作為1海里;1948年國際人命安全會議承認,1852米或6O76.115英尺為1海里,故國際上採用1852米為標準海里長度。中國承認這一標準,用代號“M”表示。

    所謂翼地效應,指的是一種使飛行器誘導阻力減小,同時能獲得比空中飛行更高升阻比的流體力學效應:當運動的飛行器掉到距地面(或水面)很近時,整個飛行器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這就是所謂地效翼。

    而就地效翼飛行器來說,這還要從前蘇聯當年的裡海怪物說起,前蘇聯早於1923年已開始研究地效翼飛行器。同年,尤里耶夫展開有關研究。1935年,蘇聯的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亦開始有關研究。二次大戰後,各國紛紛加入研究,但大多無果,只有蘇聯堅持下來。當時蘇聯有兩家設計局研製地效翼飛行器,分別是別裡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飛機,後者則製造船隻。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的地效飛行器主要是軍事用途。它可以用來發射導彈、反潛和突擊登陸。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工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西方國家到了80年代初,才透過偵察衛星發現這種飛行器。由於飛行器非常大型,且又在裡海航行,所以綽號是“裡海怪物”。“裡海怪物”的最大起飛重量接近500噸,航程接近8000公里,能攜載200噸搭載物,速度可以超過800公里/小時,而就中國目前研製的地效翼飛行器而言,和前蘇聯的大型化還有很大差距,速度也遠遠不如前蘇聯的裡海怪物!End!

  • 2 # 永恆的冰原

    美國現役的瀕海戰鬥艦能達到六十節,算是很快了,之前蘇聯曾服役過一型 "暴風”級導彈氣墊船,雙船體的,最大速度能達到五十五節,也算很快的了,中國的022導彈艇也能達到五十節的速度 ,但是除了美國的瀕海戰鬥艦,一般的速度比較快的艦艇都比較小,幾百噸,一千噸左右。

  • 3 # Sabot穿甲哥

    闢謠:地效飛行器不是船,不是船(≖_≖ )

    人家裝著固定翼,有的還裝著噴氣發動機,而且“航行”時機身與水面並無接觸,利用“地面效應”——低空飛行時機身與水面間空氣受擠壓生成的高壓區產生升力,將機體抬離水面,大大減小阻力(同等情況下空氣阻力遠小於水阻力)。而且個別地效飛行器是能夠在幾百米高度飛行的。明明就是飛行器,不是船舶,拿它來和正兒八經的船舶賽“艇”,太不公平,也沒有什麼意義……

    PS:1節(kn)=1海里/時≈1.8km/h

    ↑飛馬座級水翼導彈艇,使用水翼最大航速達到44kn,而用艇體僅能達到14kn。

    ↑美帝的LCAC氣墊登陸艇,最大航速也超過40節。

    首先要強調一點,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只討論千噸級以上的軍艦。因為千噸以下的軍艦,如巡邏艇、導彈艇、魚雷艇、登陸艇等等,他們的獨門絕技太多(如氣墊、水翼等),型號也眾多,難以統計。且許多小艇因為自身重量輕,吃水淺,阻力小,只需要裝上幾百馬力的動力就可以飈到50-60節,但只能在近海活動,而十萬噸的尼米茲級航母兩座核反應堆總出力260000馬力,也只能跑到31節。可以說這些小艇與千噸以上正兒八經的軍艦沒有什麼可討論和比較的意義。這篇文章,我們若只討論千噸以上的構型較為傳統的軍艦,或許更有價值。

    船舶能跑多塊,本質上是船舶自身動力與船體阻力的抗衡。對於幾十噸的小艇,諸如氣墊、水翼、多體船等減阻設計不難實現。但是對於千噸以上的軍艦,限於目前的材料、機械等技術有限,實現這些設計的難度會隨著軍艦更大更重呈幾何倍數上升。試想一下滿排一萬噸的氣墊船?或者長達200米的水翼船?要真正實現這些絕非易事。因此大艦多采用傳統的艦型設計。

    而且,現在衡量軍艦動力系統的更高一層指標並非是其極限航速,而是其續航能力——準確來說,高速續航能力。

    ↑鞍山級

    ↑051級驅逐艦↑052D型驅逐艦↑二戰鬼子妙高階重巡

    ↑上世紀50年代中國由蘇聯引進的鞍山級驅逐艦,最高航速可達39節。70年代建造的051級驅逐艦,最高航速也可達到32節。而21世紀才開始服役的052D最大航速也約為32節。而二戰的驅逐艦普遍擁有35節以上的最高航速,連鬼子的最上、妙高、利根等一眾重巡洋艦都能拖著12000-15000噸重的沉重身軀飈到35、6節(不是咱捧鬼子,這樣的高航速是由其雷擊作戰理念決定的,後文再提),相比之下052D排水量約7000噸,051和鞍山都是2000噸左右的小艦。軍艦越新越飈不動高速,那麼難道說,幾十年來軍艦的動力系統一直處於退化狀態?

    不可能的。

    軍艦最大速度的下降,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海戰作戰理念的轉變。一戰時,戰列艦作為艦隊的中堅力量,重甲強炮,組團線列作戰,在實戰中並不需要相當高的航速。這一時期的戰列艦最大航速多在21-23節,我們也稱之為艦隊戰列艦或標準戰列艦。至於說戰巡,它的作用是用強大火力壓制對方巡洋艦與驅逐艦,並在遇到對方主力時倚仗其高速,可自由選擇脫離戰場或迎戰。一戰戰巡的最高航速多約為30節。

    任何一個國家,無論多麼強大,都不可能有如此財力、物力支撐起一個全數裝備大型水面艦船的“夢之隊”海軍。一直以來,驅逐艦、巡洋艦在各國海軍艦船比重中都佔據著絕對的數量優勢,只不過往往被大艦巨炮、航母雄風的光輝掩蓋了而已。不過,一眾屌絲小船在那時也有秒殺巨人的神器——魚雷。到二戰時期,出現了533mm乃至610mm的重型魚雷,內部的大裝藥讓其擁有了秒殺航母乃至戰列艦的能力。不過魚雷射程普遍較近,且早期非制導魚雷在面對機動目標的時候,需要人工預判目標軌跡“打提前量”,因此發射距離越近,命中率越高,攻擊越有效(3-5公里以內為佳)。但是發射距離過近,中小型艦隻在面對大艦狂風驟雨般的火力攻擊時的生存能力又著實堪憂。因此在兩次大戰期間採用雷擊戰術為主的驅逐艦、巡洋艦都能夠飈到近40節的高速,為的就是快速逼近目標,射出魚雷彈幕,一雷定乾坤,然後高速逃逸。

    當然二戰時軍艦高速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為航母艦隊護航。鬼子的二戰重巡是作為雷擊隊打頭的旗艦使用的,即是帶領一眾小驅逐利用高航速以及魚雷兵裝襲擾目標。而美帝的重巡乃至輕巡,如巴爾的摩、克利夫蘭、亞特蘭大級,根本就沒有配備魚雷,卻也能夠飈到32節左右,這就是出於為航母護航的目的了。

    航母不比戰列艦身披重甲,其核心戰力源自其搭載的艦載機聯隊。航空力量與傳統火炮相比一大特點便是反應速度快、攻擊距離遠,而高效發揮艦載機戰力,就需要航母自身能夠快速機動,迅速到達戰鬥位置發動攻擊。因此二戰時美日大型艦隊航母最高航速多可達到33節左右,能夠快速進入戰場,發動致命的艦載機攻擊。日本人的珍珠港奇襲、英華人的塔蘭託港奇襲,就是善用航母自身機動的經典示範。

    傳統大型水面艦只在航空力量打擊下的脆弱,航空戰術的巨大潛力,使航母迅速成為美日海軍的發展重點。航母快了,為其護航的艦隻可不能慢,而傳統意義上能夠跟上航母速度為其護航的只有驅逐艦,當然完全用這種小船為航母特混編隊護航是不現實的,續航能力太差,惡劣海況下適航性不佳,自衛火力更加薄弱。因此美日都發展了一批高速戰列艦,鬼子將金剛級戰巡加強裝甲改裝成能夠飈到30節的高速戰列艦,而真·土豪美帝則發展了北卡、南達、衣阿華三級高速戰列艦,均可伴隨航母艦隊機動。同時美帝一眾不裝魚雷,強化防空能力的巡洋艦,也是為航母量身定製的帶刀護衛。

    ↑同框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和佩裡級護衛艦。這裡必須強調一點,船舶提升航速是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的,因為動力是一點點增加的,而阻力隨船體增大是以立方數遞增的,換言之,理論上兩倍航速就要以八倍動力,八倍油耗,和慘不忍睹的續航能力為代價。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和佩裡級護衛艦。二者都是3000多噸的水面艦艇,前者是36兆瓦推進功率,最高航速30節,後者是72兆瓦推進功率,最高航速44節,而且採用了有利於高速的三體船型。動力翻一倍航速加一半,且動力系統要佔據大量寶貴的船內空間,從這就可以看出艦船提高航速的代價有多大。

    戰後反艦導彈的興起,令緩慢昂貴的戰列艦在飛機和導彈的夾縫中難以生存,幾乎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裝備了反艦導彈的驅逐艦終於也不用迫於魚雷射程不足而冒險高速逼近目標了——再快的船,和導彈比起速度來都是浮雲,而且導彈由幾十上百公里外發射,躲導彈不比躲魚雷,艦船的一切躲避動作都如螳臂當車,收效甚微。因此之前用於搶佔有利雷擊位置的40節的高航速成為了非必要的資料指標,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先進的導彈、制導系統、索敵能力等等外部“軟實力”了。

    導彈的普及極大地改變了海戰規則,過去衡量軍艦戰力的速度、排水量等指標都要讓位於導彈系統、電子戰能力、索敵能力等等新標準。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下絕大多數主流驅護艦都只有35節以下最高航速的主要原因。

    但是戰後各國海軍對軍艦最大航速的需求下降,絕不意味著軍艦動力系統發展的停滯乃至倒退。軍艦最大航速是沒提升多少,但是水面艦艇的平均巡航速度可是大大提升了。二戰大型艦艇如戰列艦(高速戰列艦),雖然其最高航速約達30節,但其巡航速度一般僅約14節。持續用高航速航行,軍艦的續航能力就會大打折扣,長時間高負荷運轉甚至也會導致動力系統過載損壞,能18節持續航行就很不錯了。而如今像美帝伯克級這樣的現代驅護艦,可以用30節持續航行三天,是二戰軍艦完全沒法比的。

    另外一個艦船動力系統不斷髮展的佐證便是潛艇。二戰時期,潛艇水下航速就只有7、8節,而且以此速度連續航行2、3小時潛艇就要上浮充電。而現在彈道導彈核潛艇的航速普遍能夠達到25節以上,攻擊核潛艇更是能夠達到40節。而且核潛艇甚至可以直接橫渡大洋都不需上浮。馬島海戰中,英國海軍最早進入戰場的就是核潛艇——直接從本土以29節平均航速航行到馬島海域。

    ↑蘇聯P級核潛艇,跑得最快的潛艇,最高航速約44節,甚至比當時的多數魚雷都要快。雖然僅造一艘,但是同時期以及以後的攻擊核潛艇都多能飈到40節左右,如洛杉磯、海狼、弗吉尼亞、阿庫拉、奧斯卡等等。核潛艇跑得快是為了在水下相互追逐中佔領攻擊位置,所以對航速有很高需求,這也是戰後軍艦越跑越快僅有的幾種特例。

    至於你問的最快軍艦,說說倒也無妨,請允許我對此“八卦”一番,簡單盤點一下“跑的最快的軍艦”。

    ↑加拿大的布拉多爾號是一艘實驗艇,也是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軍艦。1968年7月23號服役,1971年退役。由其奇特複雜的水翼構型以及喪心病狂的螺旋槳佈置,不難想象這是一位高速飆車狂。事實上,她曾跑出過63節(約120km/h)的高速,連魚雷(最快約50節)都攆不上。

    然而,雖說是軍艦,布拉多爾號卻是未裝武器的實驗艇。

    ↑造型科幻的挪威盾牌級導彈艇,號稱能夠跑到60節,是現役最快的軍艦。

    ↑美帝的自由、獨立兩級瀕海戰鬥艦,武備不足,速度有餘。三千噸左右的排水量能夠跑出45節航速,相當不易,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跑得最快的(大中型)軍艦了。

  • 4 # dooge

    如果是普通排水型船型的話,在高速下對航速影響最大的是興波阻力,興波阻力和航速的六次方成正比,因此普通排水型艦船在35節之上要進一步提升航速相當的難,二戰時有驅逐艦和輕巡可以跑到40節的,現代艦船除了某些用特殊船型的輕型艦,基本上沒有能跑過35節的,潛艇在水下沒有興波阻力,只要動力足夠,是沒有這個瓶頸的。

  • 5 # 兵工科技

    圖注:布拉多爾號水翼艇,曾是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軍用艦艇

    要說起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軍艦,先得來說說一種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特殊的船舶型別,它就是水翼艇。

    水翼艇是指艇體下裝有浸入水中的水翼的艇。我們知道,軍艦要跑得快,主要是依靠推進系統馬力強勁,再加上船型設計合理阻力小。而對船舶航行產生最大阻力的,就是船舶浸入水中的部分受到的水阻力。水翼艇的高速原理非常簡單,那就是儘量減小船舶在水中的浸潤面積和體積,高速航行時水翼艇艇重完全由水對水翼產生的升力支援,使艇體全部離開水面,減少了水的阻力,故可達較高速度。水翼的作用原理與飛機的機翼相似。水翼就是在水中工作或割划水面的機翼,是水翼艇的基本部件。它在水中運動像飛機機翼在空氣中運動一樣產生一定的升力。由於水的密度約為空氣密度的800倍,在同等升力之下,水翼的尺度比機翼要小得多。靠水翼升力支援艇重的水翼艇比滑行艇阻力小、興波小、受波浪干擾影響也小,因而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適航性。一副水翼,一般由產生升力的翼板、翼板與艇體間連線的支柱及其他一些附件組成。有的快艇僅首部裝有水翼,使前部離開水面,後部仍在水面上滑行。常用作載客及軍用。

    自從水翼艇問世之後,打破世界船舶航行速度就成了家常便飯。1905年,一個叫弗拉尼尼的義大利工程師建造了第一艘水翼艇,並在瑞士的馬奇奧湖進行航行試驗,這艘排水量不到2噸的小艇,跑出了37節的驚人紀錄。隨後,美華人貝爾製造的水翼艇,創造了71英里/小時(約合61.7節)的世界紀錄。但當時水翼艇限於工程技術積累不足,仍處於技術驗證和試驗艇研究階段。

    20世紀50~80年代以來,水翼艇特別是軍用水翼艇得到了長足發展,實現了工程應用和海軍大批次裝備,並持續把持著“最快軍艦”的紀錄。比如1979年服役的蘇聯海軍1240型水翼艇,以鈦合金為材料製作水翼,最大航速達到驚人的60節(110千米/小時)。而1971年就退役的加拿大“布拉多爾”號水翼艇,最高航速達到63節(117千米/小時),這艘用於反潛作戰的軍用艦艇,將軍艦最大航速紀錄保持至今。

  • 6 # 小船人的夢想

    我自己參與過的船,最快的31節多一點,屬於常規船型。如果還要快基本上都是哪些小水面艦艇類別的,我所知道的最快的大概70節左右。可能有更快的,但是我們做民船設計的,最在乎的是經濟系,而不是快!

  • 7 # 歷史檔案館

    我們平時在瞭解某個裝甲車或者飛行器的效能時,都能看到他們的行駛速度為每小時多少公里,但是我們在看到關於海軍軍艦的航速的時候,一般都會說某某軍艦的航速是多少節,而不會告訴你某某軍艦的航速每小時多少公里。那麼為什麼海軍軍艦速度的表示單位這麼帖別呢?那麼一節到底等於多少公里呢?

    然後根據一個小時丟擲來的繩結的數量來確定船隻的航行速度,因此船隻速度以“節”為單位就一直被沿用至今。那麼一節的的距離到底是多長呢?透過現代科技手段的測量,一節的速度為1852米,也就是說時速1節=1.852公里/小時。

    當今世界上海軍軍艦的一般航行速度為30節左右,像中國的遼寧艦航速大約為30節左右,由此可以得出中國遼寧艦每小時大概能夠行駛54公里左右的距離,像中國的022型導彈艇,由於其採用了雙體設計,他的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55節,因此中國022導彈艇每小時能夠101公里。

  • 8 # 音速蝸牛

    那得看這個所謂的海軍軍艦是哪種種類,畢竟艦種不同航速需求也不同。像是航空母艦這類需要放飛艦載機大型水面艦艇,基本上航速都得達到33節以上。因為即便是擁有彈射器的航空母艦,彈射器本身也只能為艦載機提供飛機能順利起飛的加速度,而航空母艦必須同時為艦載機提供頂風升力才可以,而想要提供這種升力就必須達到30節以上,所以航空母艦的航速必須要達到33節以上。

    其次就是總被某些小白說的輕型航母,兩棲攻擊艦。兩棲攻擊艦這種水面艦艇在配合上垂直起降戰機,的確看起來像是輕型航母。但實際上兩棲攻擊艦根本就無法達到航空的作戰標準,首先兩棲攻擊艦本身是用來放飛直升機以及氣墊登陸艇,所以兩棲攻擊艦的船體設計區域扁平,這種設計有利於氣墊登陸艇下水,可相對犧牲的便是兩棲攻擊艦的航速,至多隻有20多節。另外直升機也不需要兩棲攻擊艦為其提供起飛昇力,所以航速自然無須太大。

    像是驅逐艦以及護衛艦這類大型水面艦艇,為了能伴隨航空母艦形成編隊,所以其自身航速也必須超過30節才行。可像是小型導彈艇這類突擊兵器,為了能夠製造突然性,所以船體普遍為雙體設計而且航速普遍高達50節以上。

    最後就是水下的潛艇,由於潛艇是在水下航行而且無法透過目視只能依靠聲吶來航行,所以航速要求不能很高,基本上只能達到水面航速十幾節,水下航速20節左右。

  • 9 # 鏡花影

    自從上世紀初艦船動力從燃煤過度到燃油,再到核動力,但大中型艦船的航速鮮有超過30節的,(大約50-60公里)從航母到潛艇。雖然日軍的二戰巡洋艦和驅逐艦基本達到34-36節,但之後都放棄了這種設計。現代水面艦艇是由俄羅斯“蘇霍伊”軍事航空工業集團研製出的一種最新型的快艇——“魚鏢”艦艇。它使用了兩個噴水式發動機,航行速度可達到60節,約110公里/小時,被認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水面艦艇。現役最快的潛艇是俄羅斯的阿爾法級核潛艇,水下航速高達42海里/小時左右,一度成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核潛艇。它把攻擊型核潛艇的耐壓指揮圍殼設計成戰鬥機艙蓋形狀,並把圍殼舵移至船首,減小了水的阻力,加之鈦合金的船殼很輕。

  • 10 # 下雨啦16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當空中及地面的導彈、飛機、戰車等都在追求極致速度時,水上艦艇也不例外的在追速前進。水上行船的速度受發動機和推進裝置輸出的功率、船型結構、抗風浪能力和水中阻力等影響較大。

    海軍艦船主要包括航母、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導彈艇、水翼船等以及其他保障用船等,海軍保障及輔助艦船一般速度都不夠高,基本在10-30節左右。與音速、公里等表示不同,艦艇速度是用節或海里來表示的。艦船每小時航程1海里為1節,用代號“kn”表示。國際上承認的標準1海里是1852米,地球橢圓子午線上緯度1分(一度等於六十分,一圓周為360度)所對應的弧長就是一海里,代號表示為“M”。鏈是航海上計量短距離的單位,1鏈等於1/10海里,用代號“Cab”表示。海水流速、海上風速、魚雷等的速度計量單位也通用“節”。

    航母幾乎是當今各國海軍最大型的軍艦。美軍宣稱自己的核動力航母都在30節的航速以上,而法國戴高樂航母還達不到25節。以美國的尼米茲級、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為代表,兩型航空母艦航速均大於30節,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被測到航速達33節。福特號配備有兩臺大功率一體化A1B反應堆,功率較尼米茲級增加25%以上,以蒸汽渦輪直接驅動四軸螺旋槳推進,推進功率將達到104兆瓦,極限速度能達到35節。據一已退役的海軍某艦長回憶稱,美國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出海時,目測其速度最起碼維持在37、38節。中國常規動力航母遼寧艦,8臺蒸汽輪機能輸出近20萬馬力,航速大概是30~31節。

    驅逐艦以美國阿利伯克級、俄羅斯現代級、中國055級等為代表。中國052C/D採用2臺QC-280/FT-25000燃氣輪機和2臺MTU-20柴油機,總功率超過73000匹馬力,而阿利伯克級採用了四臺燃氣渦輪主機,總功率超過10萬馬力。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持續航速29.6節,最大航速30.7節,航速20節時續航力為4900海里;055型驅逐艦採用燃氣和燃氣聯合推進動力裝置(COGAG),主動力是4臺QC-280燃氣輪機(每臺功率28MW),最大速度估計為30節以上。最快驅逐艦為法國1935年曾經建造的排水量3251噸的“恐怖 ”號驅逐艦,由4臺亞羅小管鍋爐和2臺拉託傳動渦輪機牽引,動力達10萬馬力 ,最高速度達到了每小時45.25節(834公里)。"弗萊徹"級是美國二戰中最快的驅逐艦,它採用雙軸雙槳推進,兩座高效能蒸汽輪機和四臺燃油鍋爐輸出功率為 60,000馬力,航速達到38節以上。中國051旅大級驅逐艦使用兩臺總功率72000馬力的雙軸蒸汽輪機在測試中跑到了37.95節的超高航速。裝有試驗渦輪機的日本島風級驅逐艦海試時航速達到40.9節。

    護衛艦通常是執行快速作戰任務的一類小型水面戰艦。一般超過排水量500噸稱為艦,500噸以內稱為艇。義大利PPA級巡邏艦採用1臺4.3萬馬力LM-2500+G4燃氣輪機和兩臺各1.3萬馬力的MTU 20V 8000柴油機,最大速度超過33節。

    日本採用噴水式推進器的30DX護衛艦全速航行時航速可達40節。

    受水的阻力影響較大的潛艇,水下速度一般都是10--30節之間。前蘇聯孔雀石設計局設計使用鈦合金打造的661型巡航導彈核潛艇,曾在一次跟蹤美國海軍“薩拉託加”號航母歸航中,被監測到以44.7節(82公里每小時)航速航行12小時。蘇聯M級核潛艇,曾在試驗時達到水下50節左右,高速航行導致有些消聲瓦都剝落了。俄羅斯核動力A級潛艇,水下最大速度達到42節(76.65千米每小時)。

    現在速度最快的潛艇是美國的"海狼"級核潛艇,保守航速達到40節。美國《戰略之頁》網站指出,採用磁流體推進技術中國第4代核潛艇應是097型與098,理論上速度可達100節速(185公里每小時)。

    採用全新設計的美國自由級和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均安裝有兩臺MT30型燃氣輪機(單臺功率高達36兆瓦),最大航速可以達到驚人的50節,而且能在120秒內把艦船從靜止狀態加速到45節速度。

    速度最快的軍用船艇是義大利海軍的高速巡邏艇,航速曾達到70節。蘇聯“Sh-4”型魚雷艇的首艇Pervenez速度最快時可達驚人的56節。

    貼近地面、水面飛行的地效飛行器介於飛機、氣墊船、艦船之間,可能是最快的船了。它的航速一般是普通艦艇的10倍甚至以上、氣墊船的3倍以上.。中國領飛(LF910)地效飛行器在距離地面或水面1米左右的高度快速巡航時最大時速預估可超過每小時500~800公里。德國正在研發一種叫“FlyShip”的地效飛行器,速度可達250千米/小時。

    氣墊船航行速度一般可達每小時80海里。英國製造的SRN4- III 型氣墊船是世界上現有的最大氣墊客船,航速平均每小時100公里。速度最快氣墊船的是美國的側壁式氣墊船,每小時達167公里。

    俄羅斯“布拉風”級(50節)側硬式表面效應氣墊船,動力系統為複合燃氣渦輪/柴油機系統,總功率6600馬力,最高航速高達55節(102公里)。最出名的面效應船為前蘇聯/俄國的裡海怪物,共裝備10具(每具推力13噸)VD-7渦輪噴射發動機,利用翼效應貼水面飛行時,海面速度最大可達到500公里/小時。

    南韓新一代快速攻擊艇“尹永夏”級,動力系統採用2臺韓華/通用LM500燃氣輪機(單臺功率4570千瓦)、2臺斗山/ MTU 柴油發動機(單臺功率3240千瓦),最大速度44節(81公里)。蘇聯/俄羅斯“塔蘭圖爾”級導彈快艇,採用兩臺(單臺功率11000馬力)燃氣輪機主,最大時速達到42節(78千米每小時)。埃及“大使”MK III導彈快艇動力系統採用4臺MTU柴油機,功率22兆瓦,最大速度41節(76公里)。義大利弗拉尼尼設計的水翼艇1918年創造了每小時62.5節(114.3公里每小時)航行記錄。加拿大海軍1960年訂購的布拉多爾號水翼艇反潛船,最高航速高達63節(117公里每小時)

    挪威採用半氣墊半雙體的盾牌級導彈快艇最高航速可達60節。

    中國的022的導彈快艇最高航速也在40節以上;三體巡邏船最大可以達到80節;採用4臺大功率噴水推進裝置2208導彈艇可保持較長時間的50節以上航速 。

    水面艦艇的行駛速度一般都不會過快。特別是大型艦船更要考慮安全性、穩定性、經濟性等,海中行進時速度過快也不利於艦船機動。海軍軍艦的速度要取決於製造工藝、戰艦用途、安全考慮、經濟考慮、作戰需求等多方考慮,不是越快越好。

  • 11 # 海匯

    中國引進的前蘇聯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艦艇,最高航速可達63節(117公里),‘歐洲野牛’是世界上航速最快船體最大的海軍軍用氣墊登陸艇,艦長:57.3 米,舷寬:25.6米,擁有強大運輸運載能力,設有400平米麵積用於裝載,標準排水量480噸,滿載排水量555噸,可以運載3輛主戰坦克,或10輛步兵戰車加上140名士兵,若單獨運送武裝陸戰隊員500人。在浪高2米風速12米/秒的海況下正常行駛。動力系統功率強大,主輔動力裝置共由5臺高溫燃氣渦輪發動機組成,5×10000馬力,備用燃料56噸。武器配備箭-3M或箭-2M防空導彈系統,2門30毫米АК-630火炮,2套22管MC- 227型140毫米非制導彈藥發射裝置,裝配80枚魚雷和先進的電子作戰系統。中國自行建造的野牛級氣墊登陸艦艇,2015年7月在南海海域進行了立體登陸作戰演練公開亮相。

  • 12 # 雲霓影視

    在目前現役的一些軍艦和航母中,其航速一般都是在30節左右,小夥伴們注意,這裡的軍艦航速使用“節”,就像海上的距離我們一般用“海里”一樣,節是軍艦的國際專業使用單位,並且朋友們也要知道一個知識點,就是航母的航速一般是不超過30節。

    節為海事距離單位,為地球子午線緯度上一分的長度。是海里/小時的簡稱,也是艦艇的一項重要效能指標來表示,就像。科學性和具體化可分為最大航速、全速、巡航速度、經濟航速和最小航速。

      一般情況下,一節=1海里/小時=1.852公里/小時,為國際通用標準。一般水面艦艇的航速會遠遠高於水下潛艇,目前像航母、驅逐艦這種好幾千噸或數萬噸的水面艦艇航速一般不超過三十節,而之所以控制在30節左右,一是考慮到編隊體系要求航速大致統一,如補給艦等航速偏低,如果作戰艦艇航速偏高,會影響整個編隊協同作戰能力的發揮;二是三十節是最合適的經濟航速,同樣里程下30節一般比40節要節省60%燃料;最後則是抗風浪性,海上航行環境是難以預料的,如果大型艦艇航速過高,很可能在高風浪的海況下發生危險。而千噸級或以下的水面艦艇最高航速有的可以達到60節,如中國的022型隱身導彈艇航速就可以達到50節。因為輕型艦艇人員編制不多,追求的是機動性和應急反應能力,航速偏高是必須要求的。當然航速偏低是不被提倡的,像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就是因為動力系統的“心病”,最高航速僅僅27節,看似比正常的三十節只低了一點,可是如若戰爭爆發時,會嚴重影響航母編隊的實力發揮。

      現役水下潛艇中跑的最快的是俄羅斯阿爾法級核潛艇,最高航速達到42節,一度成為世界上跑的最快的潛艇。而前蘇聯神父級巡航導彈核潛艇最高航速曾達到44節。潛艇的設計和理念決定了潛艇在水下航行的速度要比在水面航行高很多,空氣阻力消失,興波阻力減小,所以潛艇在水下要遠快於在水上,這是需要了解的一個知識。

  • 13 # 王牌武器庫

    相信大家對於軍艦都並不陌生,作為海上武器,不僅可以進行軍事任務,還可以保家衛國,但很多人對於軍艦都有一定的誤解,認為軍艦的速度比較慢,甚至一些大型軍艦的速度還沒有汽車快,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軍艦最快的速度到底能有多快。

    首先,我們先從航母說起,一般情況下,航母的航速設計一般在30-35節,也就是每小時55.56-64.82公里。但從實際角度來看的話,其實航母的最大速度可以保持在45節。當年美國航母“企業號”,因為安裝了8個核反應堆,讓它的動力實在太多於強大,再加上設計上採用了巡洋艦的艦體設計,讓它的速度更加的快速。

    其次是戰列艦,雖然這種戰艦現在基本看不到了,但美國的紐澤西號戰列艦的速度可以達到35節,而且是6小時滿速的行進,而且由於體型較大,相當於一艘中型航母,最重要的是,它只採用了常規動力,所以這個速度還是挺可怕的。

    日本的巡洋艦“最上”號,它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巡洋艦,其速度可以達到37節,值得注意的是,這艘巡洋艦隻有1萬噸,這種小馬安裝大發動機的設計,也讓這艘巡洋艦的速度得到了超強的提升。

    世界上最快的驅逐艦是法國在1930年建造的“空想”驅逐艦,雖然已經年代久遠,但它的官方航速是37節,但當年在試航的時候,滿速可以達到45節,這個記錄連美國的驅逐艦都沒有打破,這種驅逐艦主要是用來對於潛艇的,所以在速度上保持了一定的優勢,最令人驚訝的是,這艘驅逐艦隻有3000噸,而它卻安裝了10萬軸馬力的功率。

    世界上最快的護衛艦,來自蘇聯時期的“狼蛛”護衛艦,它的速度可以達到42節,由於這種護衛艦的火力太猛,深受很多國家的青睞,當年也是熱銷的軍艦之一。

    說了這幾種常規的軍艦,其實超過40節就已經非常強悍了,畢竟海上作戰拼的不一定是速度,所以很多國家都沒有讓軍艦提升更大的速度能力,但下面要說的這個,可能是人類歷史上跑得最快的水面武器了,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講,它並不能算是軍艦,但由於其戰略定義與戰艦一致,所以今天就來介紹一下。

    作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戰艦WP-18,其實來自於一個小廠阿布扎比MAR,這種戰艦的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65節。這種戰艦身材比較迷你,只有18米長,重量上僅有13噸,甚至還沒有一輛重型卡車的重量大。最令人意外的是,這種戰艦隻安裝了2臺柴油發動機,可以通過水麵進行快速貼水飛行。

    別看體型小,武器種類包括了30mm火炮以及防空反艦導彈,可以執行多項海上軍事任務,最重要的是,這種戰艦具備隱身功能,所有裝備的武器,在不用時可以伸縮到艦體內部,非常有科幻的感覺,雖然這種戰艦並不是各個國家必須具備的武器,但如果進行滲透作戰以及特種作戰時,可以與驅逐艦進行有效配合。,目前WP-18的主要用途是為了打擊海盜,但未來如果無人戰艦的研發得到一定的進展,那麼未來的戰艦可能都會像WP-18一樣小巧。

    無人武器目前已經進入了新的研究階段,很可能未來的戰艦都會在體型上,甚至在只保留航母的情況之下,將驅逐艦以及護衛艦進行迷你化處理,這樣不僅提升了速度,同時也增強了隱身效果。雖然美國現在研究的無人戰艦速度只能達到45節,但已經與航母的速度一致,未來可能會更加的先進。

  • 14 # Flyzico

    在目前現役軍艦當中,航速最快的是挪威的盾牌級小型護衛艦,最高航速可以達到60節,約合110公里/小時(69英里/小時)。

    盾牌級導彈快艇

    盾牌級小型護衛艦採用雙體船設計,滿載排水量274噸,船雖然不大,但動力卻很強,配置雙燃氣輪機+雙柴油機,燃氣輪機為普惠的ST40M,兩具總功率為12170千瓦,與排水量約1500噸的056級護衛艦動力相當(12200千瓦)。可想而知這樣的大馬拉小車會有多強勁了。

    盾牌級小型護衛艦至今已經建成6艘,全部在役,為什麼挪威要建造航速如此高的軍艦呢?這與他們的防務需求有關,挪威是北約成員國,海上防衛壓力主要來自於俄羅斯,特別是要防俄羅斯潛艇,所以挪威需要一種高速的小型護衛艦用於近海防禦。如果要大打,那有身後的北約撐腰。因此研發了盾牌級小型護衛艦。

    另外說一下,美國對小快靈的盾牌級小型護衛艦也很感興趣,曾經租了一艘長達一年時間,用來研究,不過沒有後繼訊息。要我說,盾牌級小型護衛艦可比美華人自己搞的瀕海戰鬥艦強太多了。

  • 15 # 知兵堂光亭

    海軍軍艦的航速單位是節,1小時航行1海里約1.8公里為1節。航速最快的是水翼快艇,都在50節以上,WP18快艇最快,達到了65節。常規水面艦艇的最大航速一般在30節上下,超過30節就算很牛了。美國的企業號核動力航母,舷號CⅤN65,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就曾創造了45節的最高航速紀錄,到底核動力,確實不一樣。

  • 16 # 隕落星辰898

    應該是美軍的瀕海戰鬥艦

    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裡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艇計劃的一部分。瀕海戰鬥艦的核心就是一個“瀕”字,是冷戰後美國海軍可能面對的戰術情景而研製的。瀕海戰鬥艦與傳統的護衛艦相比,它的打擊火力減弱了很少,並且在艦體的構建上也是用一種能兼顧高速、耐波能力與隱身效能和輕量化的高科技材料建造。

    美國海軍2005年開始建造兩型瀕海戰鬥艦,各2艘。至2013年12月,4艘均已建成並服役,分別為“自由”級“自由”號(LCS-1)、“沃思堡”號(LCS-3),“獨立”級“獨立”號(LCS-2)、“科羅拉多”號(LCS-4)。①“自由”號(LCS-1)。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建造,首艦試驗型已於2007年1月交付太平洋艦隊。排水量2840噸,長115米,寬13.1米,吃水3.7米;採用半滑行單體船型,裝4臺發動機和4部噴水推進裝置,高速航行時用2臺燃氣輪機,巡航時用2臺柴油機,在高海情下航速可超過45節

  • 17 # 梁老師說事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咋說呢?目前為止最快的軍艦,應該是前蘇聯造出的一艘,叫做布拉多爾的水翼艇,這傢伙的最大航速可以達到了六十三節。

    換算一下這六十三節的速度,擱到陸地上大約是一小時可以狂奔一百一七千米的樣子。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嘛叫水翼艇呢?”

    一聽這名字估計大傢伙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了,這玩意在水底和水面上有兩倆小翅膀,形狀和飛機那倆翅膀差不多。

    開著這水翼艇,您腳下一踩油門,水就會對這倆小翅膀產生一種向上的託力,油門踩的越是狠辣,這小翅膀產生向上的託力就越大,以至於最後都可以將這小船給抬出水面的狂奔,跟帖在水面上飛的飛機也差不多了。

    其實他這原理和飛機的翅膀也差不多。

    那麼這水翼艇為嘛會有這麼高的速度呢?

    簡單的說,您這船都離開水面了,沒有水提供的阻力礙事,他的速度可不就要快很多嗎?至於空氣那點子阻力和水比較起來,那就不叫個事。

    而這個布拉多爾水翼艇,造他的目的,是用來反潛作戰的,事後證明,軍艦開那麼快,啥用都沒有。

    所以布拉多爾水翼艇,在1971年退役之後,這種水翼艇基本上就被廢了,之後各個國家就沒有將軍艦的速度納入到研究的範疇。

    所以到目前為止,一般的軍艦都在三十節左右,再快也不會超過四十節。

    還先下手為強,你可拉倒吧。

    咱舉個例子,您自己就能體會到,如今軍艦三十節的速度,是如何一個恐怖的概念。

    說真心話三十節的速度在海里挺快的,但擱到陸地上差不多是五十五千米每小時。

    一說這裡,估計 有些小夥伴要笑噴了:“就這,國內高速限速都在一百二十千米每小時,你這也叫快?這可有點丟人了!”

    哎!這就是您考慮不周全,您這光注意速度了,也不想想,軍艦那是啥玩意?擱到秤上秤一秤,整個就是一個八千噸左右的鐵疙瘩,除了這他還要克服水給他帶來的阻力,跑個三十節,您應該樂呵了。

    別忘了法國的戴高樂核動力航母,它都沒有三十節呢?

    所以海里頭的東西和陸地上的真心沒法比,陸地上那汽車能有八千噸嗎?給他要來個八千噸,別說跑了,挪個位置都費勁的,不管走那都能把公路給壓塌了。

    好了,咱接著說事。

    咱家052D驅逐艦,大傢伙都知道吧,這哥們的最高速度就是三十節。

    您要是開著052D,打舟山出發,奔著大海開出去,這要是一路上保持三十節的航速,不帶腳剎踩剎車的,十二小時,回頭這就得撞到沖繩。

    您要是覺的這十二個小時有點長,咱就從上海出發,滿速度三十節,十個小時一準就得撞到一個叫九州的地方。

    而咱的海域線是不是很長啊,但您要是從三亞這塊奔著南海最南邊這塊過來,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事。

    在大海上,您要是拿眼睛一瞪,影影綽綽的瞅見前邊航道上有一個小黑點,好嘞您要是保持三十五節的速度,用不了二十分鐘,您這船一準就會撞上這小黑點。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二戰那會,隨便一艘軍艦這最高航速都在三十五節左右,三十節也太慢了吧!”

    這您就不知道了,整個航海的過程也是慢慢的發展過來的,這中間經過划槳的船,發展出帆船,然後是鐵甲船,再就是全鋼殼的現代化軍艦。

    這一路發展過來,最開始就是追求軍艦的航速,越快越好,但軍艦發展到一個階段,就遇到了難題。

    這就是航速快了之後,給軍艦帶來的麻煩,您比方說高速度的前提你必須破開水對船體的阻力,這就照成了超高的耗油。

    而整個機器全速開動的情況下,就要面對機器發熱,震動和磨損,最終您就會發現:“俺了個天啊,機器開始頻繁的發生故障。”

    一幫子維修人員,蹲在機器邊上開始冒汗了。

    而且,您別說三十六節了,就是三十節,全速開下去,你會發現你的軍艦就會和自己的補給船親切的說一聲:“嗨!哥們,咱下一個港口見!”

    好吧,補給船離開了軍艦,在戰爭中這是找死的行為,拉的東西多,他就算是想快,也快不起來呀。

    而你開著軍艦玩命衝鋒的時候,就會驚奇的發現:“哎!咋沒油了呢?”

    玩脫了吧?尷尬不?

    就算是你還有油,到了地這要開打了,這油能堅持多少時間?就算是油能堅持下一,這導彈子彈,哐哐哐砸的挺痛快的。

    “報告!沒彈藥了!”

    尷尬不?

    所以在二戰中軍艦發展出了三十六節的速度之後,就又將速度下降到了三十節左右。

    啥東西都是適可而止,月盈則虧嗎?

    而且,您要知道一點,這軍艦您要是無限制的想要提升他的速度,這船體的形狀也要相應的發生變化才成。

    換句話說,要想提高速度,您這必須讓軍艦瘦下來,變的苗條,這軍艦的速度就能提上來。

    但環球用的三體船,你擱軍艦上試試?別說塞不進去幾個人,武器都沒地擱。

    所以別提這種船,咱就說軍艦。

    那麼軍艦要想提升速度,他就得讓軍艦的體型變的苗條,越苗條越好。

    然後您就會尷尬的發現,你這船抗風浪能抗多少級?您以為大海上除了敵人和寂寞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了嗎?

    老天爺那張臉可是說變就變的,前腳還是萬里無雲的大晴天,誰能保證後腳他就不給你起點波瀾,整點小風小浪逗弄一下你這細長條的軍艦耍耍?

    而且咱前頭也說了,軍艦要是速度提上去之後,這船體因為和水體的摩擦產生的震動,加上機器運轉起來產生的震動,二合一,那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震動災難。

    這也是為什麼,咱看電影電視劇,軍艦還是潛艇遇到活了,要提升速度,一堆水兵包括艦長,一臉懵圈。

    因為這速度一旦提升上去,整個機器那那都是毛病,水兵都能炸了鍋,保不齊就沉了。

    尤其是這潛艇,埋到水裡頭,他要是來個七八十節的速度,也就別藏了,那機器的轟鳴聲,您就是在桅杆上掛一個高度近視的水兵,光憑耳朵都能捕捉到你這潛艇在那?

    而且您要知道,就現在的船舶,那艘沒有電子裝置,尤其是現在的軍艦,你沒有電子裝置也好意思叫自己是軍艦。

    這些個電子裝置,很喜歡穩定的環境,您要是提升了速度,這問題從何而來?穩定?開玩笑!

    再說了,你再快能快的過導彈嗎?一發導彈打出去,別說開動了,就剩下瞅瞅大海的深處是啥樣的念頭了。

    所以要想提升軍艦的速度,這必須改進現有的船舶動力技術才成。

    別的不說,就說現在螺旋槳式的船舶,在高速旋轉下,會在水裡產生大量的空氣泡。

    一說空氣泡,大傢伙感覺這沒啥,不就是一連串的泡泡嗎?

    你可拉倒吧,這種高速旋轉產生的泡泡,能量可不小,那就跟一個個的小炸彈,不斷的在螺旋槳上產生爆炸,時間久了這螺旋槳就能給你整廢了。

    您別笑話,舉個例子您就明白了。

    大傢伙都知道導彈的威力他沒有魚雷的威力大,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導彈是在空氣中發生爆炸的,而魚雷是在水裡發生爆炸的。那麼在水裡發生爆炸之後,這魚雷的爆炸威力還湊活,他真正的威力是,爆炸後產生的空氣泡,這個是一個相當大的空氣泡,這玩意從產生到破裂很快的,一旦破裂比魚雷的爆炸帶來的爆炸效果還來勁。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魚雷是在軍艦邊上爆炸的,依然能對軍艦產生危害的原因,魚雷的威力在於那個產生的空氣泡。

    所以就現有的技術水平,和船舶的執行方式,軍艦達到三十節到四十節就差不多了,再多軍艦自己就受不了了。

    當然據說現在已經有了改進技術,利用噴水推進,讓船舶運動起來。

    目前咱新型的海警船就是使用這種推進方式,那麼這種推進方式如果成熟的話,有望突破現在的瓶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H370遇難的人員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