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共飲桂花酒
-
2 # 毛園老龍
寂靜的夜裡,手機音樂裡那林黛玉"葬花吟"時悲痛的呼喊,“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聽得人五臟六腑都碎了一般。那一段悽美的唱腔,唱得人柔腸千轉百回…… 葬花吟是根據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所改編的一曲越劇唱腔。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現實摧殘下的心靈世界,表達了她在生與死、愛與恨複雜的鬥爭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焦慮體驗和迷茫情感。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 一聽到越劇,我就聯想起夢裡蘇杭、眼前散發著一種輕靈而俊秀、清新又純樸的氣質,像霧裡看花,如夢如幻,像水中望月,若斷若續!那悽美、婉轉的旋律、朦朧得讓人有些淡淡的憂鬱……。 喜歡上越劇音樂,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初期、在老家雙峰縣農村上演的越劇電影《紅樓夢》。那時十六、七歲,青春年少、影片中那林妹妹,一舉手,一投足,一掩面,一回首,把江南女子的清麗秀氣演繹得美到極至!我年少青春柔軟的心、宛如受到輕輕一擊,就被這越劇音樂那婉轉纏綿、流暢委婉、柔媚的唱腔吸引,從此、我迷上了越劇!工作後我添置的第一件家用電器、就是雙卡錄放機。從那以後、只要有休閒時間,我就聽越劇、痴迷其中、樂此不倦! 江南是多情的,也是多愁的,而越劇中的兒女呢?《紅樓夢》裡的“知音已絕,詩稿怎存?;《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樓臺一別、傷心欲絕;《白蛇傳》裡的斷橋寄情、纏綿悱惻的故事,之所以能在千千萬萬觀眾、聽眾的心潮蕩起漣漪,這正是因為越劇音樂、淋漓盡至地演繹了普通人的人性與命運!讓每一個品嚐過越劇唱腔的人、從此情也繾綣、夢也繾綣!(雙峰青樹大聯毛園)
-
3 # 戲曲空間
作為一個四川人,對越劇,已經不能用喜歡來形容了,是非常痴迷了
我愛越劇,愛她的低調,不張揚。看越劇舞臺上的演員們,並沒有很濃的妝容,清新脫俗,過重的妝容,給人一種壓抑感,除非是角色特別需要,越劇演員們的妝容一般都比較淡,符合我們的審美。
我愛越劇,愛她的悠揚,愛她的婉轉。越劇的唱腔,雖說吸收了其他劇種的精華,比如說崑曲,但她依然有她自己的特色,曲調悠揚婉轉,十個流派,十種唱腔特色,無論是哪一派都不忍割捨。
我愛越劇,愛舞臺上的“假書生”。之所以說是“假書生”,是因為越劇舞臺上大多男性角色,就是生角,大多都是女扮男裝,當然也不排除有男演員的。越劇本就有一種陰柔之美,而女性來提現這種陽剛之氣,正好契合,女性的陰柔之美故作男兒的陽剛之氣,正好提現越劇的這種柔美和溫婉。
我愛越劇,愛越劇演員們的操守和執著。“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唱戲”是越劇老前輩沒始終奉行的準則,同樣,徒弟們從老師身上學到的,除了技藝還有這種終身有用的做人準則。並且她們執著用心,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傳承越劇,來發揚越劇。無論是茅威濤的大膽革新,還是其他演員們的專一執著,都是為了越劇的發展著想。因而,他們為了越劇,奉獻自己的一生,可欽可佩,是真正的守藝人。
回覆列表
從小就喜歡,作為一個山東人,是不是很另類。只是我所喜歡的僅限袁雪芬時代的那些老演員,他們在四十年代大膽改革創造,使越劇成為曲調優美,表演細膩,流傳全國的大劇種,現在的演員不僅沒有繼承老一輩越劇演員的吃苦耐勞,專心做戲,反而讓越劇走向浮躁走向華而不實,不說新生代演員,就是如今活躍在舞臺上的錢惠麗趙志剛一代的演員,比起老一代無論從颱風還是到唱腔氣息的運用,都不可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