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嗅事江湖
-
2 # 莫忘初心242650426
古代兵法尤以《孫子兵法》最著名,是中國最早的兵法,也是富含哲學思想的專著,及其之後的"三十六計",無不滲透著古人們無窮的智慧,也是先古優秀軍事思想的結晶。
《孫子兵法》是"三十六計"的源泉,"三十六計"是對《孫子兵法》的傳承和弘揚,同時又豐富拓展和昇華了其精神內含。
其中成套的陣法,是在諸多戰爭基礎上總結而來的,是克敵致勝的法寶,在遠古時代的防禦和反敵入侵廝殺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以今天人們的眼光,拋開歷史現狀去思索,用現代化戰爭的理念,評價冷兵器時代的戰略戰術和陣法,是不全面的。
即使是時過境遷的今天,那些陣法依然是悠久文化歷史和傳統軍事思想的寶貴財富,對於未來的戰爭及其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具有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網路圖片)
-
3 # 國哥愛生活
古代許多兵法中的陣法,在實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戰場上的勝和飯和它有很大的關係,一個優秀的將領,會熟練地運用各種陣法。殲敵致勝,所以古代敵對兩軍將帥都非常認真地研究陣法。時至今日各種陣法也是在實戰中使用,可以說是克敵致勝的利器。
-
4 # 薩沙
不要小瞧陣法,其實用處是很大的。
簡而言之,古代戰爭都是叢集作戰,不是打群架,必須各兵種互相保護,形成有效的組織。
以羅馬軍團為例,分為很多橫列。
交戰開始,首先是用大型弩弓、投石器、弓箭遠距離對敵人進行殺傷。
這些發射性武器,多被保護在步兵陣營中!
隨後,開始兩兵相接。
還沒接觸的時候,羅馬軍團方陣前最前面幾列的年輕士兵,會投出大量的重型標槍,殺傷敵人的步兵。
這些標槍可以破甲和穿透盾牌,相當厲害。
隨後,這幾列士兵後退,轉為拿著大盾牌和西班牙短劍的重步兵上千進行肉搏。
而在這些重步兵後面,還有很多列年輕步兵,不斷投出重型標槍,殺傷敵人縱深計程車兵。
這種陣型不但靈活而且實用,比起蠻族散漫的作戰方式要厲害的多,所以羅馬軍團作戰的勝利率很高
同樣的,戚繼光的鴛鴦陣就是小陣型,可以互相保護,對付缺乏火器和長兵器的倭寇,非常有效。
就比如鴛鴦陣裡面的狼筅大毛竹,對抗倭寇的長矛極為有效。
而戚繼光到北方對付蒙古人以後,就改變了鴛鴦陣,以戰車為主,主要依靠火器的火力對抗蒙古騎兵。
所以,古人的陣型不是像今天橫店那樣為了好看,都是為了實用。
-
5 # 本草百曉生
這是什麼問題,打仗不是打群架,若沒有規矩,沒有陣法,戰場就會亂成一團,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陣法依然在戰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只不過叫法不同。
就拿現代戰場中,最基本的步兵班為例。通常一個步兵班,滿額是11人,班長則是整隊的中心。一般整班出巡,基本分為橫隊,或縱隊。
碰到敵人,基本的戰鬥隊形,分為左翼迂迴、右翼迂迴或正面移動這三個基本進攻隊形。
若換成古代得叫陣法。
由於裝置、及戰略思想的不同,古人作戰自然不同。
最基本的區別就是,他們加入部隊不久,首先得清楚金鼓旗幟各自代表的不同含義,金鼓是透過聲音來控制部隊進攻與否。在條件比較惡劣共和國時期,軍號常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衝鋒聲。
透過揮舞不同顏色、大小的旗幟來調整部隊進攻節奏,比如太平天國對陣清軍,紅色旗代表火銃隊先開槍,接著用三角旗代表弓箭手放箭,最後揮旗,用步兵作最後了斷。
在這裡說句題外話,有人說古代戰場不殺旗手!
這自然是扯淡,因為人一旦上戰場,敵人以消滅有生力量為己任,只要是敵人,他們不分男女,也不會老幼,什麼旗手、長官自然不管。
只不過在古代,旗手不是一般人都能勝任,選拔條件也比較苛刻,首先自然得跑得快,其次還得機靈。在野史上,就記載。有次太平天國的旗手,因過分靈巧,總是能躲過清軍的火炮。後來,清軍只得動用倆人瞄準,才將其狙殺。
陣法、隊形隨著歷史的推進,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這歸結到底是戰爭技術的不斷更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條規律:古代一打仗,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到了現代,除了二次世界大戰,大家投入戰爭的人數呈遞減趨勢。比如區域性戰爭最大的“越南戰爭”,美軍出動的總兵力,也不足30萬。到後來的伊拉克戰爭,英美聯軍才25萬多點。這又是為什麼?
無疑在說,科技進步,讓武器越來越強大,殺人數量也呈倍增趨勢,比如著名的原子彈,只要一顆,就能輕易毀掉一座上千萬的大都市。若放在冷兵器的古代,一杆長槍,殺個幾百人,就算創紀錄。實際根本達不到這個值,因為戰場人不是死,再說,連續刺殺這麼多人,個人力氣有限,武器也變鈍了!
-
6 # 當朝大學士
古代陣法在實戰中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陣法很早就記錄在兵書之上,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古人是非常忌諱紙上談兵的,所有的佈陣在實戰中都是有蹤跡可循的。
筆者就蒐集一些著名的陣法,來分享一下陣法後的實戰意義。①:火牛陣
咋一看,火牛陣似乎超出了兵法範圍,實則不然,火牛陣自古以來便是兵法陣型之一,只不過此陣法可變動。衝鋒的火牛可以更改為大象,這就是象陣;改為木牛,就是木牛陣。
火牛陣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一個人用他打出了驚世駭俗的成績,那就是“田單復國”,田單利用火牛陣衝破樂毅大軍,恢復齊國版圖。
②:八陣圖
相傳為諸葛亮在世時研究出的陣法,後來失傳。《三國演義》中,陸遜就是中了諸葛亮的的八陣圖,險些喪命,要不是諸葛亮老丈人黃承彥出面相救,陸遜基本上就狗帶了。
南宋宋威創立的專門對抗金國鐵騎的陣法。南宋與金國長期對峙,常常吃金國騎兵的虧。所謂騎兵,就是靠迅猛之勢,衝破敵方陣型,縱向深入,攪得敵軍內部不得安穩,然後後續部隊收割雜亂無章的敵軍。
撒星陣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機動。“分合不常,聞鼓則聚,聞金則散。”透過指揮者居高而望,利用聲音改變陣型。分分合合,避其鋒芒,使得金兵鐵騎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④:鴛鴦陣
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繼光用來對抗倭寇而創立的陣法。倭寇一般無紀律性,時常三兩成團,單個戰鬥力極高。尤其是日本刀,殺傷力極大。
戚繼光從實踐出發,創立了鴛鴦陣。鴛鴦陣12人為一組,避免了明朝官兵無目的的圍剿吃虧。12人最中間為指揮官,1人為全能後補。剩下10人分為兩組,1人為前鋒,手拿狼筅,抵擋倭寇的砍殺,緊隨其後的是一個盾牌手,剩餘3人一人為鏜鈀手,兩人為長矛,壓迫前進,極具威懾力。
陣法分析其實,所謂陣法,並不是玄學的東西。
陣法是軍事進步的產物,也是軍事理念的體現。所謂陣法,說白了就是利用某些特殊的部隊擺陣,來克服地方部隊的優勢,擴大自己的有利面。所以,陣法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會存在“一陣法御萬敵”的想象。要想打勝仗,陣法肯定是要跟隨敵人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舉個例子,對戰騎兵用的撒星陣就不可能在對抗倭寇的時候發揮最大功效,反而會適得其反。同樣的,鴛鴦陣也不能拿去抵擋騎兵,那是在送人頭。
結束語:陣法並沒有人們傳統觀念上想象的那麼神乎其神,但的確是指揮者智慧結晶。在實戰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夠達到以一當十的特殊能力。它們都是中國冷兵器史上的優秀軍事遺產。【文 / 楚南青史君】
回覆列表
陣法是在古代戰爭短兵接戰的條件下,為著要求戰場上統一的指揮和協同動作而產生的。中國古代很講求陣法,代有傳書。按照中國對古代軍陣進行鑽研的軍事學博士金玉國對“陣”的定義如下:所謂“陣”,就是軍隊在投入戰鬥時,根據地形條件、敵我實力等具體情況而佈置得戰鬥隊形,從基礎的一兵、一伍、一列開始,一直到全軍,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縱橫”。換句話說,陣就是各種戰鬥隊形的排列和組合。最早的陣應該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狩獵活動之中。
現在來說,陣法依然有用,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了而已,以前的陣法你可能用肉眼就能看到,但現在它可能遍佈一個國家全部領域,來完成戰略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