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媽咪說MommyTalk

    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媽咪說來回答一下吧。

    大人眼中的“懂事”無非就是讓你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這裡就延伸出一個問題,中國的教育大部分是認知和道德綁架,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的祖先歷代相傳留下了一個“護犢子”的傳統。父母們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來教育我們,可是誰來判斷父母的認知和判斷是否正確呢?所以,我們現在的大部分認知來自於傳統。尤其是道德層面的。知識的學習我們可以透過老師,書本。道德的層面認知絕大部分來自父母。如果你不聽,就會背上一個“不孝”的黑鍋。

    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自己在某方面的認知和父母不能達成共識,怎麼辦?在這個層面上,我的看法是,辯論!不能妥協,萬一父母錯了怎麼辦?作為父母也應該思考這個問題,並不一定父母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完全是正面的。要學會合理的反抗。

  • 2 # 媽咪超人的親子時間

    按照大人的預期去做事情,不給大人添麻煩的孩子,就是大人們口中常說的“聽話、懂事”的孩子。即使是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愛好,也會自我抑制,儘量滿足大人的預期,有的是為了得到表揚,有的是因為害怕批評。不論是哪一種,都不是個好現象。

  • 3 # 人生心得

    大人讚揚小孩懂事、聽話,意思是小孩已經能夠明白一些道理,例如能夠體諒父母辛苦,能在某種程度上分擔父母的勞動,能夠不隨便埋怨父母、使父母心煩,能夠剋制自己不隨便向父母討零花錢,總之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了。

    孩子懂事、聽話是孩子懂道理的開始,是走向成熟的標誌,因此孩子懂事聽話會使父母感到欣慰。

    顯然,由於各人的悟性和經歷不同,小孩開始懂事聽話的年齡是不一樣的。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有的十五歲左右就懂事聽話,有的到了五十歲也未必懂事和聽話。

    小孩懂事聽話越早,父母越開心。當然,所謂聽話,不見得是父母的什麼話都得聽,隨著智力的增長,會有分析地聽父母的話。這已經是成熟。

  • 4 # 紫瑗

    我們從小在父母、老師、親戚長輩面前,都被要求要做個聽話的孩子。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吧。我們現在也會要求我們的孩子要聽話,懂事。這和我們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環境有關,儒家傳統文化首先教育人“仁義禮知信”,封建傳統的“三綱五常”。一代一代延襲下來的,對孩子的最基本要求便是“聽話”,因為“聽話”才會認為是“懂事”。

    大人們所謂的懂事、聽話的含義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遵從父母的旨意。

    父母的命令要無條件服從。父母的建議和意見要聽取。不要和父母相悖行事,用言語頂撞。否則就是不尊不孝。

    2、百善孝為先。

    這裡面的“孝”不僅僅是在物質上贍養父母,行為上順從父母,言語和精神上要尊重父母,體貼父母。理解父母。子女的一切行為都會被打賞“孝”的標籤。如果合乎情理,合乎父母心意便是孝。體諒父母的苦心,體貼父母的艱辛。

    3、行為準則符合社會公德和規範。

    作為家庭成員要遵守家規家風,作為學生要遵守學生行為守則,作為企業員工要遵守企業規章制度。作為社會公民要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

    大人教育孩子要求聽話,懂事從本質上來說,沒有錯。社會人必須要符合社會人的規則和生活秩序。紀律和自由是相對的。只有在紀律的保證下才能享受到自由。但是父母對孩子的聽話和懂事,也不要一味的強大,特別是強加父母主觀意願和意志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的控制慾望過於強烈。

    在控制慾下長大的孩子要麼毫無主見,依賴性過強,獨立生活能力較差。要麼是叛逆感比較強的人。喜歡和父母反著做,對著幹。這兩類孩子都會令父母非常的頭疼。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相處不融洽。矛盾衝突較多。

    建議:

    要求孩子聽話和懂事,適度。在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之下。在一個寬鬆、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引導孩子建立自己的規則和秩序,而不去強加。孩子的聽話和懂事應該理解為一個遵守規則,尊重長輩,孝敬父母。聽話和懂事在不同的時期應該給予不同的意義。

    紫藤家園,感謝來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藥裡的白芷起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