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空生物學
-
2 # 小小小米粥
地球是圍繞太陽執行的行星,地球的公轉軌道並非是正圓,而是有著500萬公里的起伏變化,日地距離最遠時為15210萬千米,在天文學上這個時候的地球處於遠日點;最近時為 14710萬千米,這時地球處於近日點。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
3 # 17047267874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第五大行星:
軌道半徑: 149,600,000 千米
(離太陽1。0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2,756。3 千米
質量: 5。9736e24 千克
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馬中得到的名字。
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裡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亥亞,大地母親)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
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
在空間拍攝的地球照片有很高價值;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而且這些圖片都非常漂亮!
地球由於不同的化學成分與地震性質被分為不同的岩層(深度-千米):
0- 40 地殼 2700-2890 D"" layer - D"層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過渡區域 5150-6378 Inner core - 核心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地殼的厚度不同,海洋處較薄,大洲下較厚。
核心與地殼為實體;外核與地幔層為流體。不同的層由不連續斷面分割開,這由地震資料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數地殼與上地幔間的莫霍面-不連續斷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們所居住的只是整體的一個小部分(下列數值×10e24千克):
大氣 = 0。
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殼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內地核 = 0。
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鐵構成(或鎳/鐵),雖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較輕的物質。地核中心的溫度可能高達7500K,比太陽表面還熱;下地幔可能由矽,鎂,氧和一些鐵,鈣,鋁構成;上地幔大多由橄欖石,輝石(鐵/鎂矽酸鹽),鈣,鋁構成。
這些都是透過地震技術獲得的資料(所謂地震技術是指在地表人工製造一個震源,如炸彈之類的,透過接受地下的回波來確知地下結構的方法);我們只能在岩漿中獲得上地幔的取樣,對於其它層則無能為力。地殼主要由石英(矽的氧化物)和類長石的其他矽酸鹽構成。就整體看,地球的化學元素組成為: 34。
6% 鐵 29。5% 氧 15。2% 矽 12。7% 鎂 2。4% 鎳 1。9% 硫 0。05% 鈦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
其他的類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結構與物質組成,當然也有一些區別:月球至少有一個小核心;水星有一個超大核心(相對於它的直徑);火星與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與水星可能沒有由不同化學元素構成的地殼;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顆有核心與外核的類地行星。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有關行星內部構造的理論只是適用於地球。
不像其他類地行星,地球的地殼由幾個實體板塊構成,各自在熱地幔上漂浮。理論上稱它為板塊說。它被描繪為具有兩個過程:擴大和縮小。擴大發生在兩個板塊互相遠離,下面湧上來的岩漿形成新地殼時。
縮小發生在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其中一個的邊緣部份伸入了另一個的下面,在熾熱的地幔中受熱而被破壞。在板塊分界處有許多斷層(比如加利福尼亞的San Andreas斷層),大洲板塊間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目前有八大板塊:
¤北美洲板塊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蘭島
¤南美洲板塊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極洲板塊 - 南極洲及沿海
¤亞歐板塊 - 東北大西洋,歐洲及除印度外的亞洲
¤非洲板塊 - 非洲,東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與澳洲板塊 - 印度,澳洲及大部分印度洋
¤納斯卡板塊 - 東太平洋及毗連南美部分地區
¤太平洋板塊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亞南岸)
還有超過廿個小板塊,如阿拉伯,菲律賓板塊。
地震經常在這些板塊交界處發生。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輕。在5億年的短週期中(天文學標準),不斷重複著侵蝕與構造的過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壞,這樣一來,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跡(比如星體撞擊產生的火山口)。
這樣一來,地球上早期歷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億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頭只有40億年,連超過30億年的石頭都屈指可數。最早的生物化石則小於39億年。沒有任何確定的記錄表明生命真正開始的時刻。
71%的地球表面為水所覆蓋。
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顆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態水(雖然在土衛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態乙烷與甲烷,木衛二的地下有液態水)。我們知道,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海洋的熱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氣溫相對穩定的重要條件。液態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蝕及大洲氣候的多樣化,目前這是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過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許也有這種情況)。
地球的大氣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氬、二氧化碳和水組成。地球初步形成時,大氣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幾乎都被組合成了碳酸鹽岩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給活著的植物消耗了。現在板塊構造與生物活動維持著二氧化碳的迴圈。
大氣中穩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透過溫室效應對維持地表氣溫有極其深遠的重要性。溫室效應使平均表面氣溫提高了35攝氏度(從凍人的-21℃升到了適人的14℃);沒有它海洋將會結冰,而生命將不可能存在。
豐富的氧氣的存在從化學觀點看是很值得注意的。
氧氣是很活潑的氣體,一般環境下易和其他物質快速結合。地球大氣中的氧的產生和維持由生物活動完成。沒有生命就沒有充足的氧氣。
地球與月球的互動作用使地球的自轉每世紀減緩了2毫秒。當前的調查顯示出大約在9億年前,一年有481天,每天18小時。
地球有一個由核心電流形成的適度的磁場區。由於太陽風的互動作用,地球磁場和地球上層大氣引發了極光現象。這些因素的不定週期也引起了磁極在地表處相對地移動;北磁極現正在北加拿大。
地球的衛星
地球只有一個自然衛星--月球。
未知點
-我們有關地球的知識全部是由極不直接的證據逐步匯出的。我們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資訊?
-僅管太陽"常數"的有所增加,地表的平均溫度卻數十億年來非常穩定。最好的解釋這個的理由是:由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數量改變,控制溫室效應來完成。
但這到底是怎麼完成的?亥亞假設主張是由生物圈的活動維持了它。更多的有關金星與火星的詳情可能會提供某些線索。
-在形成像金星一樣大氣前我們能將多少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
回覆列表
地球以每小時107000千公里的速度,圍繞著太陽轉動,這個速度相當於每秒鐘飛越了30公里的空間,地球圍繞太陽1周要恰好需要一年的時間。
地球的名字哪來的?
地球的英文名是earth,十八大行星中唯一沒有采用希臘天神和羅馬神話人物命名的星球,而是來自德語裡的土地earth。
位於美國德州的earth 市是地球上唯一一個和地球重名的地方,
一天有多少個小時?
大家都說一個標準日有24個小時,是因為地球自轉一週需要24個小時,但其實地球轉一圈,只要23小時56分4秒,這叫恆星日。
一年有多少天呢?
計算天數看地球自轉,計算年數看的卻是地球繞太陽轉的軌道週期,這就產生了一年360.2425天的尷尬,為了方便記數,我們每隔4年就給2月多加一天(即是2月29日)於是就有了閏年。
地地球最高點在哪呢?
地球不是完美的球形,赤道周圍是外凸的,假如從地心算起的話,地球最高的地方是“欽博臘索山”,比珠峰還高2414.04米
地球的圓的嗎?
其實不是的,地球只是一個橢圓形的。
我們在圍繞太陽運動,但我們的運動軌跡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的,而且在每年1月初的這段時間裡,我們距離太陽最近,可是如果這時候我們距離太陽最近,那為什麼天氣又這麼冷呢?這是因為對於地球的季節來說,地球在軌道上的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差別影響微不足道,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轉軸並不嚴格的垂直於地球公轉的平面,而是傾斜的,這段時間北半球正朝向遠離太陽的一方,北半球的夜晚就變長,白天變短。還有一個更重量的原因,由於地球的自轉軸是傾斜的,在不同季節裡Sunny入射到不同緯度地區的的角度,也就是傾斜的長度大不相同,在赤道區域Sunny垂直的入射這裡的溫度是非常高的,可是在北半球Sunny卻是傾斜入射的,結果同一道Sunny鋪開的面積相比赤道區域大了3倍,產生的熱量也因此比赤道區域少了3倍,地球傾斜的自轉軸給我們帶來了一年4季的變化。
為什麼地球會有自轉?怎樣才能感覺到地球在自動呢?
白天Sunny折射的影子在不停的移動,透過折射的Sunny照出來的影子,影子部分在不停的移動,這樣每日每時即使不透過任何天文儀器,你也能觀察到地球的轉動,地球表面轉動的速度是考察地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赤道區域轉動速度是最快的,每小時1600公里,如果在這裡發射火箭飛向太空,在這裡地球自轉已經自動的給火箭賦予了每小時1600公里的初速度。在北極非常接近於地球自轉軸的位置,地面的轉速只有每小時3公里,這相當於人們散步的速度,在南半球為什麼我們的澳洲朋友不會掉到宇宙空間中去呢?這是由於地球的引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