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鑑

    西門吹雪,東方不敗,一聽就覺得武功高強。可要換成張吹雪,李不敗,瞬間就成殺馬特了。為什麼複姓聽起來那麼高大上?其實複姓來頭不小。

  • 2 # 早上煙火

    百家姓中有一個姓氏人口非常少的姓氏,但它卻是一個古老姓氏,它就是複姓。我估計在大家所有接觸人中,複姓人幾乎是沒有。那麼關於複姓的來歷大家知道是怎麼來的呢?你知道在中國,哪些地方複姓分佈比較多?一起透過下文了解一下。

      一、複姓的來歷

      淵源一

      源於嬴姓,出自黃帝軒轅氏第七代伯翳,屬於以封邑名稱或國名為氏。按史書記載,少典氏第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七代有伯翳。伯翳能馴鳥獸,知其話言,事虞夏。初,採於嬴為,是為嬴氏、盈氏、鄗(高改盈)氏,以功受皂斿元玉,妻以姚女,而封於費,是為大費;生子三人:曰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啟,後分衍有鳥俗氏、路俗氏,後裔有孟虧、仲衍。孟虧能述伯翳之業績,封於蕭,是為蕭孟虧。夏朝衰敗,蕭孟虧去而鳳島隨焉。仲衍臣於商大戎,其裔曰戎胥軒者,娶酈山氏,生仲潏。仲潏生處父,處父善走,是為飛廉。處父生二子:曰革、季勝。革即惡來,事紂王,為周武王所殺。嬴姓後分衍有郯氏、寘氏、茲氏、蒲氏、沈氏、耿氏、譚氏、谷氏、巴氏、復氏、江氏、黃氏、鄠(妘)氏、弦氏、時氏、麋氏、白氏、葛氏、祁氏,皆為嬴姓一族。

      在嬴姓裔族的分封國中:江氏國、黃氏國、鄠(妘)氏國、弦氏國、時氏國、麋氏國、復氏國、白氏國、祁氏國皆滅於楚國,郯氏國滅于越國,寘氏國滅于徐氏國,茲氏國、蒲氏國滅於東周王朝,沈氏國、耿氏國滅於晉國,譚氏國、谷氏國滅於齊國,巴氏國覆滅於夔國。商朝時期伯翳的第四代後裔季勝分封在復陽,建國為侯國,史稱“用復國”,西周時期稱“復陽國”,故址在漢朝時期稱湖陽樂鄉(今河南南陽桐柏,一說今安徽當塗湖陽),在典籍《爾雅》中記載:“淮為滸。然淮水與醴水同源俱導,西流為醴,東流為淮。潛流地下,三十許裡,東出桐柏之大復山南,謂之陽口。水南即復陽縣也。闞駰言復陽縣,湖陽之樂鄉也。漢元帝劉奭元延二年(公元前47年)置,在桐柏大復山之陽,故曰復陽也。”唐朝時期將“湖陽”遷往今河南省唐河縣湖陽鎮。春秋時期為南申國的附庸國,在周莊王姬佗九年(楚文王熊貲二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親率大軍假道鄧國征伐申國,大概在公元前687~前684年之間,申國被滅,復陽國亦在同期被楚軍所滅。楚文王在回師途中又順手滅了孃舅之國鄧國。

      被楚國滅國後的季勝之後裔子孫中,有以故國名稱為姓氏者,稱復陽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復氏、陽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二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三十九世孫、伯夷二十五世孫海復,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炎帝姜姓,其分衍的支國有十三:怡國、伊國、紀國、淳國、甘國、州國、舟國、駘國、戲國、向國、薄國、列國、賴國。夏禹曾封怡國君以祀烈山,是為默臺氏。從第一代炎帝起,傳說到第五十四代為齊太公,自炎帝至姜太公譜系如下:炎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鰲→帝哀→帝榆罔→雷→共工→句龍→信→夸父(夸父)→垂→伯夷→先龍→玄氏→王宣→王定→王懷→王恆→王宙→王宇→王高→王許→王宰→王禪→王啟→王蒯→王正→志道→祖榮→杜成→濟公→林→承先→榮→永和→禹宣→恆車→海復→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仲調→訓元→先二→司會→輝前→公倫→豫仲→姜尚(即呂尚、姜太公、齊太公)。

      傳說,姜海覆在商朝太戊二十一年(公元前1627年)左右,被其父王姜恆車封於海復(今江蘇連雲港海州區),因名海復侯,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海復氏,後在西周時期分衍為單姓海氏、復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復氏史稱正宗。

      淵源三

      源於墨臺氏,出自姜姓東海族的古孤竹國,屬於以歷史事件稱謂為氏。誕生於商朝初年(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孤竹國是今冀東至遼西地區第一個地方政權,是灤河之濱最早的奴隸制諸侯國。它的出現標誌著今冀東大地已從矇昧和野蠻狀態中甦醒,是今冀東地區文明史的開端,距今約三千六百多年,後分遷遼西地區。滅亡於春秋時期的孤竹國與商朝王室的關係相當密切,孤竹國君墨胎氏與商王同為子姓。史書記載:“孤竹君,諱初,字子朝,姓墨臺氏,襲孤竹君國,在遼西。”據史籍《遼史·地理志》記載:“興中府,古孤竹國(今遼寧朝陽)。”興中府即是今遼寧省朝陽市一帶地區。近年(21世紀)來,考古發現提供了新的佐證:在遼寧喀喇沁左旗蒙古族自治縣的北洞村,出土的銅窯上鑄有“孤竹”銘文。孤竹國是古代位於東北與山東半島之間的一個部落,據專家考證,她“興於殷商,衰於西周,亡於春秋。”從立國到滅亡,存在了約九百四十年(公元前1600~前660年)。大致說來,孤竹在殷商之前是原始部族。孤竹國興於殷商,衰於西周,亡於春秋。整個歷史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約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商王朝在北方的重要諸侯國;後三百八十六年(公元前1046~前660年)是周王朝的異姓諸侯國,最後處於燕國控制之下,政治地位極大下降。孤竹國滅亡之後,孤竹國的舊臣民企盼復國,遂有以“復”為姓氏者,稱復氏,世代相傳至今。

      故孤竹華人曾多次反抗燕國的統治,其後歷史上多次描述的戰國時期“山戎侵掠北燕”,實際上多為故孤竹華人所進行的反抗鬥爭,在戰國中期到先秦時期名人輩出,如戰國中期秦國名將、秦惠文王贏駟的異母之弟樗裡疾(姜姓贏支,又稱樗裡子,也稱嚴君,公元?~前300年)即原孤竹華人。一直延續到秦始皇滅六國而統一中國,秦軍中仍有不少將領都是孤竹國的後裔。

      淵源四

      源於姚姓,出自舜帝之後裔所建傅陽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源》的記載,在上古時候曾有一個諸侯國,叫傅陽國,有的史書亦稱其為“復陽國”,故址在今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澗頭集鎮西南候塘村,“城周十餘里,中據土山”。據典籍《國語·鄭語》中的記載,傅陽國為商王朝大彭國陸終所封,姚姓,為陸終第四子。這個傅陽古國在春秋時期,因孔子之祖孔紇(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戰,並以雙手勇託潰落的傅陽城門框、掩護士兵和民眾撤退而聞名遐邇。

      傅陽國後在周景王姬貴七年(楚熊郟敖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國所滅,其後,該地區的住民中即有以古傅陽城名為姓氏者,稱傅陽氏、復陽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傅氏、復氏、陽氏等,世代相傳至今。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後,該支復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

      二、複姓分佈

      復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八百位,在臺灣省也名列第一千一百十二位,族人多以東海、霍州、海州為郡望。

      今山西省的霍州市,山東省的德州市,河南省的駐馬店市,內蒙古自治區的通遼市,陝西咸陽市,北京市,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省等地,均有零星復氏族人分佈。

      中國現存的複姓有81個:

    歐陽、太史、端木、上官、司馬、東方、獨孤、南宮、万俟、聞人、夏侯、諸葛、尉遲、公羊、赫連、澹臺、皇甫、宗政、濮陽、公冶、太叔、申屠、公孫、慕容、仲孫、鍾離、長孫、宇文、司徒、鮮于、司空、閭丘、子車、亓官、司寇、巫馬、公西、顓孫、壤駟、公良、漆雕、樂正、宰父、穀梁、拓跋、夾谷、軒轅、令狐、段幹、百里、呼延、東郭、南門、羊舌、微生、公戶、公玉、公儀、梁丘、公仲、公上、公門、公山、公堅、左丘、公伯、西門、公祖、第五、公乘、貫丘、公皙、南榮、東里、東宮、仲長、子書、子桑、即墨、達奚、褚師。    小結:我們從上面也能看出,該姓在山西、河南等地都有分佈,但是也是比較零散。大家看完這篇文章,知道有這個就行了,因為類似於這種姓在百家姓中還有許多,都是大家沒有聽過的。

  • 3 # 楊小志的

    1.由封邑而來。

    令狐氏,《百家姓》中記述為:周朝時有個名叫魏顆的人屢立戰功,受封於令狐邑,後人遂以“令狐”為姓;

    段幹氏,老子裔孫李宗受封於段幹,其後人遂以“段幹”為姓。

    此外,還有梁丘、上官、羊舌等複姓,都屬這種情況。

    2.因居地而來。

    東郭氏,周朝時齊國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國都臨淄東郭的,後人遂以“東郭”為姓;

    閭丘氏,齊國有位名嬰的大夫居住在閭丘,時稱閭丘嬰,後人遂以“閭丘”為姓。

    還有南門、西門、南宮、濮陽等複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3.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司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馬、樂正、左丘等複姓由官名而來;

    公羊、子車等複姓由王父之字而來;

    公孫、仲孫等複姓由爵系而來;叔孫等複姓由族系而來。

    4.由人名而來。

    端木氏,鬻熊,仕於周,為文王、武王之師。鬻熊生二子,長子熊麗,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為姓,名端木典,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

    顓孫氏,春秋時期,陳國簪纓之後代有公子名顓孫在魯國做官,其後代子孫以他的業績為榮耀,於是以祖名顓孫為姓,稱顓孫氏。

    女媧氏: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她的名字為風裡希(亦或為鳳裡犧),女媧之後,社會逐漸由母系氏族社會轉向父系氏族社會,其部族民眾中有以女媧之名為姓氏者,稱女媧氏,是非常非常古早的原始第二氏。

    5.由部落名而來。

    獨孤氏,劉進伯的後代中,有著名的尸利,史稱谷蠡王,他以祖先劉進伯的自稱為號,稱獨孤部。其子孫後代皆以其部落名稱為姓氏,稱獨孤氏。

    尉遲氏,尉遲部隨北魏孝文帝進入中原,被命以族名的漢字諧音“尉遲”為姓氏,稱尉遲氏。

    呼延,夾谷,慕容,万俟,宇文等也是由部落名轉化為姓氏。

    6.自創姓氏。

    赫連氏,十六國時期,南匈奴鐵弗部劉勃勃稱大夏天王,自稱雲赫連天,他建立了夏國,王族以赫連為氏。

    7.由山水之名而來。

    澹臺氏:春秋時期有魯國孔子的弟子,字子羽,名滅明,南遊長江流域,居於澹臺山(今山東嘉祥),遂以山之名命姓,因取名澹臺滅明。其後代子孫遂以“澹臺”命姓氏,稱澹臺氏。

    完顏氏:“完顏”一詞,是從漢語“蜿蜒”音轉的女真語,是依傍綏濱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佈各地以後,就以蜿蜒河之名來作為姓氏。

    8.由賜姓而來。

    長孫氏:拓跋圭建立北魏稱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兒子,就賜他的兒子為長孫氏。

    9.由國名而來。

    鍾離氏:周朝時期,伯益的後人有封邑鍾離國(今安徽鳳陽

  • 4 # 大江侃歷史

    《百家姓》是中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該書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刻意安排的,有講究的: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的正妃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他判斷《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錢塘的一個書生所編寫的,當時錢塘所屬的吳越國還沒有歸降宋朝,所以百家姓的排序是和它有很大關係的。

    《百家姓》中的複姓起源有以下幾種:

    1. 封邑:

    例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記述為:周朝時有個名叫魏顆的人屢立戰功,受封於令狐邑,後人遂以“令狐”為姓; 段幹氏,老子裔孫李宗受封於段幹,其後人遂以“段幹”為姓。 此外,還有梁丘、上官、羊舌等複姓,都屬這種情況。

    2. 居住地:

    東郭氏,周朝時齊國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國都臨淄東郭的,後人遂以“東郭”為姓; 閭丘氏,齊國有位名嬰的大夫居住在閭丘,時稱閭丘嬰,後人遂以“閭丘”為姓。 還有南門、西門、南宮、濮陽等複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3. 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

    司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馬、樂正、左丘等複姓由官名而來; 公羊、子車等複姓由王父之字而來; 公孫、仲孫等複姓由爵系而來;叔孫等複姓由族系而來。

    4. 人名:

    端木氏,鬻熊,仕於周,為文王、武王之師。鬻熊生二子,長子熊麗,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為姓,名端木典,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 顓孫氏,春秋時期,陳國簪纓之後代有公子名顓孫在魯國做官,其後代子孫以他的業績為榮耀,於是以祖名顓孫為姓,稱顓孫氏。

    5. 部落名:

    獨孤氏,劉進伯的後代中,有著名的尸利,史稱谷蠡王,他以祖先劉進伯的自稱為號,稱獨孤部。其子孫後代皆以其部落名稱為姓氏,稱獨孤氏。 尉遲氏,尉遲部隨北魏孝文帝進入中原,被命以族名的漢字諧音“尉遲”為姓氏,稱尉遲氏。

    6. 自創姓氏:

    赫連氏,十六國時期,南匈奴鐵弗部劉勃勃稱大夏天王,自稱雲赫連天,他建立了夏國,王族以赫連為氏。

    7. 山水之名:

    澹臺氏:春秋時期有魯國孔子的弟子,字子羽,名滅明,南遊長江流域,居於澹臺山(今山東嘉祥),遂以山之名命姓,因取名澹臺滅明。其後代子孫遂以“澹臺”命姓氏,稱澹臺氏。 完顏氏:“完顏”一詞,是從漢語“蜿蜒”音轉的女真語,是依傍綏濱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佈各地以後,就以蜿蜒河之名來作為姓氏。

    8.賜姓:

    長孫氏:拓跋圭建立北魏稱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兒子,就賜他的兒子為長孫氏。

    8. 國名:

    鍾離氏:周朝時期,伯益的後人有封邑鍾離國(今安徽鳳陽、臨淮一帶),春秋時期鍾離國被楚國所滅,華人遂以原國名命姓,稱鍾離氏。 淳于氏:州國公族定居於淳于城(今山東安丘,原為州國都城),復國,名淳于國,仍為公爵,成為春秋時期的小國之一。亡國後,其族人以原國名命姓,稱淳于氏。

    9. 職業:

    漆雕氏:相傳漆雕最早出現時是職業稱謂,是那些油漆裝飾工的古稱。他們的後代就以祖先的職業或技藝的名稱中得姓,稱漆雕氏。 穀梁氏:古代有一些部落,農業相對比較發達,他們以能種出優質的穀子為驕傲,古代將穀子稱為粱,所以善於種植粱的氏族首領就用穀梁命姓。

  • 5 # 狐瓜

    感覺這個問題有歧義,到底是“復”姓的由來還是像司馬、令狐這樣由兩個及以上的漢字組成的複姓的由來呢?

    一、“復”姓的由來。

    複姓,又稱復氏,是中國姓氏之一,源於嬴姓、姜姓、子姓,是多源流古老姓氏之一。

    1.源於嬴氏。黃帝軒轅氏第七代有伯翳。伯翳能馴鳥獸,知其話言,事虞夏。初,採於嬴為,是為嬴氏。

    伯翳的第四代後裔季勝分封在復陽,建國為侯國,史稱“用復國”,西周時期稱“復陽國”,故址在漢朝時期稱湖陽樂鄉(今河南南陽桐柏,一說今安徽當塗湖陽),後以封地為姓,是為嬴氏複姓。

    2.源於姜姓。出自炎帝三十九世孫、伯夷二十五世孫海復,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傳說,姜海覆在商朝太戊二十一年(公元前1627年)左右,被其父王姜恆車封於海復(今江蘇連雲港海州區),因名海復侯,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海復氏,後在西周時期分衍為單姓海氏、復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復氏史稱正宗。

    3.源於墨臺氏,出自姜姓東海族的古孤竹國,屬於以歷史事件稱謂為氏。誕生於商朝初年(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孤竹國是今冀東至遼西地區第一個地方政權,春秋時期為燕國所滅亡,孤竹國滅亡之後,孤竹國的舊臣民企盼復國,遂有以“復”為姓氏者,稱復氏,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姚姓,出自舜帝之後裔所建傅陽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源》的記載,在上古時候曾有一個諸侯國,叫傅陽國,有的史書亦稱其為“復陽國”。後被楚國所滅,其後,該地區的住民中即有以古傅陽城名為姓氏者,稱傅陽氏、復陽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傅氏、復氏、陽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二、複姓的起源

    中國現存複姓81個,每個複姓起源都各不相同,但是可以大致歸類為以下幾方面:

    1.諸侯國號或所封的邑演變而成。

    如我們所熟悉的令狐,《百家姓》中記述為:周朝時有個名叫魏顆的人屢立戰功,受封於令狐邑,後人遂以“令狐”為姓。

    2.以居住地為姓氏。

    如東郭氏,周朝時齊國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國都臨淄東郭的,後人遂以“東郭”為姓;又如閭丘、南門、西門、南宮、濮陽等複姓,也是因居地而得。這類姓氏中,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裡、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3.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如司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馬、樂正、左丘等複姓都由官名而來;

    公羊、子陽等複姓由王父之字而來;

    公孫、仲孫等複姓由爵系而來;

    叔孫等複姓由族系而業。

    4.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氏。

    如獨孤,納蘭,拓跋等複姓由少數民族融入而來。

    5.由人名而來

    如端木氏,鬻熊,仕於周,為文王、武王之師。鬻熊生二子,長子熊麗,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為姓,名端木典,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

  • 6 # 老莊說故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我來試著回答一下吧。

    要說複姓的起源,我們先得用姓氏的起源開始說起。我們看《史記》上面講“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這說明了在黃帝那個年代,並不像現在一樣,每個人都有姓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擁有姓的。

    “姓”是在母系氏族社會有已經存在的東西,你是誰生的,你就跟誰的姓。在那個時代,人們都是隻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我們看史書上也經常這樣記載,比如神農氏的母親任姒“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再比如商朝的祖先契,他的母親簡狄“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周朝的祖先棄,他的母親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都是這種要麼碰到龍了,要麼吃了燕子蛋了,要麼踩了巨人腳印了,於是就都懷孕了。這隻能說明在他們那個年代,還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或者說是還殘留有母系氏族社會遺存的父系氏族社會早期,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母親,但是想要問自己的父親是誰的時候,估計他們的媽媽就隨便扯了一個理由來搪塞過去。什麼看到龍了啊,吃了燕子蛋之類的。就像我們小時候問父母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時候,一般的回答都是“垃圾堆撿的”、“討飯的送的”,差不多一個意思。但是關鍵的問題是這幫人後來都成了王朝的始祖,於是史官們就把當年的扯淡堂而皇之地寫進了史書,讓現在的人覺得簡直是不可思議。所以“姓”是用來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誰的。

    再來看“氏”這個字,“氏”是用來幹什麼的呢?簡單來說,當人類社會進入父系社會之後,由於生產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長速度加快,當一個氏族的人口達到它能維持的人口上限之後,只能透過拆分氏族來繼續發展,這時候,拆分出來的那撥人就要給他們一個特定的名號了,這就是“氏”的來歷,“氏”就是別其子孫之所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氏”是用來分辨一個氏族的子孫都跑到哪裡去了。

    這個不太好理解,我來舉個例子就好了,比如春秋時期,晉國有個人非常厲害,他叫荀息,他是晉國有資料記載的第一個相國(這裡插一句,荀息並不姓荀,他姓姬,就是黃帝的那個姓,他本來的氏也不是荀氏,而是“原氏”,他的名字叫“黯”,所以又稱“原氏黯”,後來他被封到了荀這個地方,所以又稱荀氏,叫荀息)。荀息有個兒子叫逝敖,逝敖比較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在晉國的政壇上並沒有留下什麼影響。但是逝敖的三個兒子都非常厲害,大兒子叫荀林父。當年晉文公在跟楚國進行城濮大戰之後,在原來的三軍之外,又擴充了三軍,但是又不能直接叫六軍,因為當時周朝的時候規定天子才能有六軍,大的諸侯只能有三軍,小的諸侯只能有一軍。現在晉文公打贏了城濮之戰,開始膨脹了,進行擴軍,雖然又增加了三軍,但是在名義上不能叫六軍,只能把新增的三軍叫做“三行”。那麼這個荀林父就是中行的領導,稱“中行將”,後來荀林父這一支的後人都稱自己為“中行氏”。荀林父有個弟弟叫荀騅,荀錐是後來程氏的祖先,荀騅的弟弟叫荀首。這個荀首很厲害啊,在後來晉楚邲之戰中,活捉了楚國的公子轂臣,射死連尹襄老(這個連尹襄老以後有機會也講講,很有意思的一個人,關鍵不是他,而是他曾經娶的一個老婆--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夏姬,特別傳奇),挽回了晉國大敗的局面,後來被封到了智邑,所以又叫智首。又因為他死後的諡號是“莊”,所以人們又叫他“智莊子”,這個智莊子就是智氏的始祖。所以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從荀息一個氏分出了三個不同的氏,雖然他們都姓“姬”,但是在真正稱呼他們的時候,卻又完全不同。如果外人不瞭解情況的話,還以為他們是沒關係的三家人呢,但實際上他們都是一個爺爺傳下來的(另外八卦一下,這個中行氏和智氏後來在晉國政壇上的結局都不太好。中行氏因為跟趙氏有過節,就聯合範氏一起攻打趙氏,但是趙氏手裡有晉國國君啊,於是假裝奉了國君的令聯合韓氏、魏氏和智氏(沒錯,就是和中行氏一個老祖宗的智氏,但這時候由於利益問題,智氏更傾向於趙氏而不是跟自己同一個姓的中行氏)把中行氏和範氏趕出了晉國,瓜分了他們領地。又過了50年,智氏和趙氏又有了矛盾,聯合韓氏和魏氏攻打趙氏的晉陽城,結果趙氏私下勾結韓氏和魏氏把智氏反殺了,智氏被滅族,地盤也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然後勢力極大膨脹的韓、趙、魏三家順手又把晉國國君給廢了,自己當上了諸侯,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這就是“氏”的由來。那為什麼現在我們都問別人“你姓什麼”,而不是“你的氏是什麼”呢?那是因為到了秦以後的漢朝,姓和氏基本上就沒法區分開了。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就已經無法區分姓和氏了,所以就把姓氏混在一起談了,到現在又過去了兩千多年了,哪裡還分得清姓和氏啊。

    說完“姓”和“氏”的來歷,我們再來看看上古的一些姓氏。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八個姓“姜、姬、姒、姚、嬴、姞、妘、媯”,我們看這八個姓,每個字裡面都有一個“女”字,這也說明了這八個姓都是從母系社會就流傳下來的。等到了父系社會之後,出現更多的其實是“氏”,當然了,現在都被認為是“姓”了。

    姓氏的來源有很多,比如有以地名為姓氏的,像春秋時候的那些諸侯國“管、蔡、魯、魏、毛、韓、鄭”等等,這些國家被吞併了以後,他們的後人就以國家為姓;有以官爵為姓氏的,比如“司馬、司空、連、尹、司徒”等等,最著名的自然是前段時間播放的《軍師聯盟》裡的司馬懿了;有以職業為姓氏的,比如“張、車、巫、卜、陶”等等,張姓的祖先是黃帝時候的弓正,說白了就是一個制弓匠,後來慢慢的就演變成了張這個姓,卜就是搞占卜活動的人等等;還有一些是賜姓,現在為什麼那麼多姓李的,因為在唐朝的時候,李是國姓,所以很多外人都被賜姓李了,比如沙陀人李克用,他原來姓“朱耶”,後來被李唐王室賜姓李;還有一部分人是用先人的字或者號或者諡號等來當做姓的,比如“莊、孔、仲、季”等等,莊有兩個來源,一個是春秋時候的楚莊王,他的一部分後人就以楚莊王的這個諡號莊為姓,另一個來源是春秋時候的宋戴公,他字武莊,所以他有一部分後人就以他的字為姓。那麼剩下的,就是到了後來,還有一部分是少數民族的改姓。比如北魏時候的孝文帝改革,把很多鮮卑姓改成了漢姓。“拓跋”改成了“元”,“丘穆陵”改成了“穆”,“禿髮”改成了“源”等等。到了近代,清王朝覆滅之後,一部分愛新覺羅氏也改成了漢姓,比如金、艾等姓。上次還跟一個大學老師聊天,那個老師姓“竇”,我就跟他開玩笑說他的祖上會不會就是鮮卑人“紇豆陵”氏改的“竇”姓呢。他義正辭嚴地說不是,他們是河北竇氏,跟竇建德是一個支系的。問題是竇建德的祖上就是“紇豆陵”氏改的“竇”姓。雖然《魏書》中說“紇豆陵”氏是當年東漢的時候大鴻臚竇章的後人,後來在第二次黨錮之禍的時候,為了躲避迫害才跑到了鮮卑人那裡去的,這個是不太可信的。

    好了,說完了姓氏的起源,姓氏的的源流等等,現在最後來說說複姓的起源。複姓的起源其實跟姓氏的起源一樣,它是包含在姓氏的起源中的。

    有以官職得姓的,比如司馬、司徒之類的,有以住所得姓的,比如軒轅、東門之類的,有以封邑得姓的,比如令狐、柳下等等,還有少數民族的姓,比如拓跋、步陸孤之類的,非常非常複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祛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