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南張小冉

    我查了關於義烏的發展相關資料,我個人覺得義烏的發展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對於義烏作為一座內陸縣級市,且交通也並非十分方便,為何會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小商品市場集散地的問題?從義烏髮展角度看義烏的市場快速擴張是從2003還是2004年,當時的義烏市長在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推薦小商品城開始。然後義烏慢慢形成了一整套配套從生產到供應銷售的產業叢集。再加上政府在早些年政府的宣傳,義烏小商品的名字才真正走上各大媒體,也是從那時候起,義烏的名字才真正開始響亮起來。

    總之在中國任何發展很好的地方,首先就是國家政策的扶持,這不是最重要的一點。然後就是地方勞動者的努力,中國的古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總之一個地方的富裕離不開國家的扶持,地方勞動者的付出,然後就是勞動者的不斷學習,堅持不懈的努力!

    我是小冉,一個懷揣夢想奮鬥的人!

  • 2 # 金華身邊事

    這個問題回答了許多次,就義烏本身而言能發展起來,我再綜合說3個方面的因素。

    一、人和

    義烏經濟發展離不開人和,就算手握好資源,不懂得利用,不懂得拼搏,也是難以成就義烏今天的繁華。

    在這裡不得不提下義烏老書記,是他帶領義烏人開創了義烏經濟繁華,在那時計劃經濟下,允許自由做生意,那是非常困難的,在他的堅持努力下,義烏人擺地攤、批發小商品、建國際小商品城,逐漸成為今天令人矚目的義烏。

    二、外貿

    義烏雖然是小商品之城,但當時內貿並不發達,於是做起外貿生意,這裡有三分之二的小商品訂單來自全世界,也就是說每年義烏小商品出口全球就佔有三分之二左右,你看看這麼強大的外貿生意,怎麼能不讓義烏快速崛起呢?

    三、地少

    義烏這裡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為了生存下去就得想辦法做事,剛開始大多數人在江西做生意,擔著紅糖到處換雞毛,將雞毛緩過來做雞毛撣子,然後再賣出去,之後再做各種首飾生意,這裡的首飾不是金銀珠寶,而是穿戴小物件起家,漸漸各種生活日常品也匯聚在一起。

  • 3 # 浙裡金華

    義烏到底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01

    義烏,是一座“非典型”的江南小鎮。

    從地圖上看,義烏恰好處在浙江省版圖的幾何中心,位於金衢盆地的東頭上。這裡東、南、北三面環山,義烏人的母親河——義烏江與中國江河浩蕩東去的主流相悖,特立獨行地自東向西貫穿整座城市,彷彿預示著義烏人敢於“逆流而上”的剛勇性情。

    與傳統印象中富饒的江南水鄉不同,往北,義烏和自古繁華的蘇、杭遙隔重山,在過去的歲月裡一直閉塞難行;向東,則與沿海的寧波、溫州相去千里,也無法享受海洋帶來的便利航道;只有西邊連通同樣身處內陸的金華和蘭溪,三者“義結金蘭”,堪稱難兄難弟。

    更讓人糟心的是,在義烏,中低山和丘陵的面積佔到九成以上,耕地則多為質地黏重的黃土和紅土,義烏人所說的“紅金泥”溼時泥濘、干時多孔,保水保肥性都很差,極不利於農植。因此,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行商坐賈”似乎成為了當時義烏人唯一的出路。

    我一向認為,當命運對你進行“圍剿”時,或許恰恰是在引導你走向一條繁花似錦的路。當第一個義烏人挑起貨擔,搖著手上的撥浪鼓,出沒于山區、農村和街巷之間,用自家熬製的紅糖換取雞毛、鴨毛和鵝毛時,一股強大商業基因開始注入義烏人的血脈之中。

    這種叫做“雞毛換糖”的商業模式,看似原始而簡陋,背後卻蘊藏著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紅糖,來自江邊大量種植的甘蔗,作為一種對水分需求遠勝於肥料的植物,甘蔗在精心灌溉下易於生長。當地人憑藉精湛的製糖技藝熬成的紅糖,深受各家各戶的歡迎,甚至成為一代人甜蜜的童年記憶。

    而以之換來的禽類羽毛,則被“糖擔”(義烏挑擔郎的別稱)們帶回家,大多與草木灰、人畜糞便等一同製成“塞秧根”的肥料,逐漸解決了土地瘠薄的問題;更上品的羽毛,則被用來紮成雞毛撣子,作為這條“產業鏈”用以盈利的副產品。

    隨著肩擔日月、揹負乾坤的“糖擔”隊伍不斷壯大,義烏逐漸形成了一支以撥浪鼓為“圖騰”、有著明確分工和組織紀律的團隊——“敲糖幫”。他們的經營範圍也不再侷限於雞毛和紅糖,而是轉向山區一直短缺的小日用百貨,明確了“使用者需求”;還形成了“出六居(進)四”讓利於人、“開四門”廣交朋友的行業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因為同樣面臨著地少人多的困境,或許是同樣具備“寄命於商”的信仰,義烏人對當年叱吒風雲的徽商們充滿了敬意,順流而來的徽州人也在義烏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帶來鹽、文具、典當等行業,同樣帶來先進的商業思想和徽州文化。至今,在義烏的佛堂老街中,依然存留著大量徽派建築中的馬頭牆、美人靠、徽雕和“四水歸堂”的天井

    而當徽商早已成為歷史的舊跡,義烏人卻把這股商業精神繼承下來,一遇風雲便化龍,成就了一座建造在市場之上的浙中雄城

    02

    市場不是一天建成的,老闆不是一天當成的

    義烏人對於商業的認同感,首先從稱呼上體現出來。

    我從來沒有見過哪個地方的人,像義烏人一樣喜歡將“老闆”“老闆娘”掛在嘴邊,甚至取代了“先生”“女士”,成為稱呼彼此的日常用語。或許在他們眼裡,天下所有人都有成為生意夥伴的可能;抑或是如坊間傳聞,每十個義烏人裡,就有一個在市場擁有攤位。

    而義烏的老闆和老闆娘們,大多都是在街頭集市上練攤練出來的。

    最開始是在廿三里鎮,當“敲糖幫”們放下貨擔,在鬧市中支起小攤,當地政府特地為他們發放了7000份《小百貨敲糖換取雞毛什肥臨時許可證》,形成了最初的鄉間小市場;而後幾經波折,在當時的時局下,縣委書記謝高華以烏紗帽作保,力排眾議,在湖清門的一條臭水溝邊,開放了“稠城鎮小百貨市場”。自此,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橫空出世,而這,只是一個商業傳奇的開端。

    市場建立起來了,義烏商人們彷彿接過了“敲糖幫”先輩們手中的撥浪鼓,重新挑起了貨擔,從當年的群山之間走出來——往北,經過江蘇、安徽等地,義烏人的生意能一直輻射到東北三省;向南,則從江西人、福建人那裡拿貨,直奔當時開放程度更高的廣東

    外界評價浙商,都說溫州人義烏人最能吃苦。從廣東拿貨回來,綠皮車上沒座位,義烏老闆們就連貨帶人往位子底下一鑽,甚至市場上流傳著“要當老闆,先睡地板”的說法;而家中做生意的小孩,往往有過在父母的攤位上寫作業的童年經歷,把書本擺在貨堆上,誦讀聲與叫賣聲一唱一和。

    “歷史的程序”“自我奮鬥”的作用下,三代義烏人經歷了五代日新月異變化的市場。到今天,以建立“自貿特區”為核心的第六代市場正蓄勢待發,意圖從過去國內生產、遠銷海外的出口貿易,轉向“買全球,賣全球”的轉口貿易,當起全世界“賺差價的中間商”。

    而在另一面,義烏的電商業務迅速崛起,憑藉上半年僅次於廣州的快遞業務量,成為了今年“雙十一”中,“三通一達”等各大快遞公司價格戰的主戰場之一;並與市場結合形成了“線上賣貨”“線下看貨”的經營模式。那麼,在電商衝擊下,義烏市場的實體店會消亡嗎?或許正如義烏人所說:

    “就像同樣是點外賣,假如見到過這家餐廳長什麼樣子,顧客或許會更放心一些。”

    03

    錙銖必較的藝術,誠信包容的胸懷

    外地人來義烏,總覺得義烏人有兩個缺點:第一是太摳,第二是排外

    前者主要體現在義烏老闆娘們冠絕天下的殺價本領上。在義烏市場裡買東西,就如同打一場拉鋸戰,戰場形勢變幻莫測——有時嗓門要大,氣勢要足,上來先殺到五折;有時得低聲細語,慢慢商量,讓他三分又何妨。在退之間需要達到一個完美平衡,才能拿到滿意的價格。

    而兩個義烏人談生意,不論殺價、抬價的過程有多激烈,似乎最後總是能談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價格。原因在於早在生意開始之前,大家心裡就有著一杆秤,幾輪試探下來已經互相看得明明白白,因此能很快達成默契,實現雙贏。

    然而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義烏人則顯示出他們豪氣的一面——全市風光最秀麗的地方,留給了全市最好的學校,義烏政府不惜斥巨資開山修路,建成了這座背倚青巖山坐擁白彥湖義烏中學。以至於義中學子考上大學後,還時常暗中比較,懷念母校的水色山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去面對一群生理機能有病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