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原因,孩子恐懼自己睡。深層兩個原因:1、想象/做夢與現實混淆;2、假想夥伴現象。第二個很多父母不知道,常常以此跟迷信掛鉤。下面重點解釋:
1、想象/做夢與現實混淆
記得阿瓜有一次發燒,三更半夜醒來後,滾燙的小手摸著瓜媽的臉,滿臉詫異的一句話把瓜媽問懵了:“你是誰?”
我擦,難道是被燒壞了?失憶?電視裡才出現的劇情竟然發生在瓜媽身上?(苦命的瓜媽!)
“我是媽媽呀!”
“你怎麼在這裡呢?你不是在廚房裡切水果嗎?”撞鬼了?誰會三更半夜在廚房切水果?!
“沒有啊,媽媽一直在你身邊睡著。”
“不對,有一個媽媽在廚房裡切水果。”
“沒有呀。”瓜媽心裡有點發毛了。
“有!你帶我去看!”無奈抱起阿瓜,開啟廚房燈,“你看,沒有呢!”
“我剛剛看到媽媽在廚房切水果!”
“是做夢嗎?”
阿瓜點頭,尼瑪呀,嚇壞寶寶了!
沒多久,阿瓜又沉沉睡去了。
到底怎麼回事?
這是6歲前的孩子都有的特點,他們由於心智未夠成熟,經常將現實與夢境混淆,逼真的夢境會讓孩子誤以為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比如他們可能起床時會跟爸媽說“我剛吃了一個大西瓜,好甜好甜”,甚至會哭著說“我剛剛被奶奶打屁股了,好痛”,“XX搶了我的玩具飛機,還用飛機敲我的頭”,“我剛剛坐了一趟小火車,太好玩了”……面對這樣的童言童語,爸媽們不要認為孩子瘋了或在撒謊,而是因為他們的小小腦袋還分不清夢境與現實。你們家也遇見過這樣有趣的瞬間嗎?
當孩子到了6,7歲後,他們由於生活經驗逐漸增多、認知水平提高、記憶力也變得越來越準確,他們的心智會上升到一個臺階,心理出現主客觀的分化,即"現實與夢境的分離",有些孩子會稍微早一些。這時候,他們夢醒後會知道,嗯,原來我剛才做了一個夢。
2、假想夥伴
AK(媽媽)說:“我家女兒有一天晚上悄悄告訴我,讓我不要大聲說話,說會嚇跑她的朋友。”這位媽媽問她的朋友在哪裡,女兒神秘地說“在床上玩玩具”,這位媽媽感覺毛骨悚然。
因為這些現象,很多父母因此以為,孩子能看得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
美國心理學家Lawrence Kutner經過研究發現,65%的孩子在他們成長的某個時刻會擁有一個幻想夥伴,高峰期是在兒童2.5歲到3.5歲之間,有些孩子甚至會擁有兩個以上的幻想夥伴。其中女孩比男孩更可能擁有幻想夥伴;大部分擁有幻想夥伴的孩子是初生子女(即家庭中的第一個孩子),相比起有兄弟姐妹家庭,沒有兄弟姐妹家庭的孩子更可能有幻想夥伴。
直接原因,孩子恐懼自己睡。深層兩個原因:1、想象/做夢與現實混淆;2、假想夥伴現象。第二個很多父母不知道,常常以此跟迷信掛鉤。下面重點解釋:
1、想象/做夢與現實混淆
記得阿瓜有一次發燒,三更半夜醒來後,滾燙的小手摸著瓜媽的臉,滿臉詫異的一句話把瓜媽問懵了:“你是誰?”
我擦,難道是被燒壞了?失憶?電視裡才出現的劇情竟然發生在瓜媽身上?(苦命的瓜媽!)
“我是媽媽呀!”
“你怎麼在這裡呢?你不是在廚房裡切水果嗎?”撞鬼了?誰會三更半夜在廚房切水果?!
“沒有啊,媽媽一直在你身邊睡著。”
“不對,有一個媽媽在廚房裡切水果。”
“沒有呀。”瓜媽心裡有點發毛了。
“有!你帶我去看!”無奈抱起阿瓜,開啟廚房燈,“你看,沒有呢!”
“我剛剛看到媽媽在廚房切水果!”
“是做夢嗎?”
阿瓜點頭,尼瑪呀,嚇壞寶寶了!
沒多久,阿瓜又沉沉睡去了。
到底怎麼回事?
這是6歲前的孩子都有的特點,他們由於心智未夠成熟,經常將現實與夢境混淆,逼真的夢境會讓孩子誤以為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比如他們可能起床時會跟爸媽說“我剛吃了一個大西瓜,好甜好甜”,甚至會哭著說“我剛剛被奶奶打屁股了,好痛”,“XX搶了我的玩具飛機,還用飛機敲我的頭”,“我剛剛坐了一趟小火車,太好玩了”……面對這樣的童言童語,爸媽們不要認為孩子瘋了或在撒謊,而是因為他們的小小腦袋還分不清夢境與現實。你們家也遇見過這樣有趣的瞬間嗎?
當孩子到了6,7歲後,他們由於生活經驗逐漸增多、認知水平提高、記憶力也變得越來越準確,他們的心智會上升到一個臺階,心理出現主客觀的分化,即"現實與夢境的分離",有些孩子會稍微早一些。這時候,他們夢醒後會知道,嗯,原來我剛才做了一個夢。
2、假想夥伴
AK(媽媽)說:“我家女兒有一天晚上悄悄告訴我,讓我不要大聲說話,說會嚇跑她的朋友。”這位媽媽問她的朋友在哪裡,女兒神秘地說“在床上玩玩具”,這位媽媽感覺毛骨悚然。
因為這些現象,很多父母因此以為,孩子能看得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
美國心理學家Lawrence Kutner經過研究發現,65%的孩子在他們成長的某個時刻會擁有一個幻想夥伴,高峰期是在兒童2.5歲到3.5歲之間,有些孩子甚至會擁有兩個以上的幻想夥伴。其中女孩比男孩更可能擁有幻想夥伴;大部分擁有幻想夥伴的孩子是初生子女(即家庭中的第一個孩子),相比起有兄弟姐妹家庭,沒有兄弟姐妹家庭的孩子更可能有幻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