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黑嫂
-
2 # 常棣tandy
我認為是光緒帝召見袁世凱,和譚嗣同秘密會見袁世凱,計劃藉助袁世凱發動政變:(1)包圍頤和園,(2)殺死榮祿, 而他自己(譚)負責派刺客去幹掉那個『老朽』(皇太后)。”這應該是觸怒慈禧的導火索。而袁世凱把這些告訴榮祿,自然促使慈禧下定決心,先發制人。
其實慈禧和光緒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
一、光緒親政和慈禧的訓政繼位於多事之秋的光緒,雖因年在沖齡而不能全部理解時勢多艱的實際念義,但也給“典學授讀”時代的小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 。親政前 10 餘年,德宗深居毓慶宮,從帝師翁同龢接受教育,不稍懈怠。
在翁同龢的悉心教誨下,很早就有“民惟邦本,兢兢求治"的思想 。在用人行政問題上,認為天下之大,“必得賢人而共治之”,因為“使權盡舊於人君,而其臣皆無權,則天下亦不可得而治” 一個年僅十幾歲的少年,能思索治國之道,確實難能可貴。德宗少年時代的思想為後來親政時種種開明表現奠定了基礎。
光緒十二年(1886年),德宗已 16歲。對掌理朝政的興趣也與日俱增:“近來披閱章奏,論斷古今,剖決是非,權衡允當”。特別是在中法交戰中清朝所表現出來的軟弱,使少年天子發出“邊防不靖,疆臣因循,國用空虛,海防粉飾,對不起祖宗”的慨嘆,增強了他重振祖宗雄風的願望。德宗風華正茂,見解獨特,已被朝臣視為重振乾綱的希望。
德宗親政的條件已成熟,慈禧太后也找不出用以服眾的理由賴在簾內繼續聽政了,只好決定“歸政”。光緒十二年(1886年)六月初十日,慈禧頒佈懿旨,稱“前因皇帝沖齡踐阼,一切用人行政,王大歸等不能無所承稟,因準廷臣之請,垂簾聽政。並諭自皇帝典學有成,即行親政”並提出“自應欽遵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七懿旨,即行親政,以慰深宮期望之意。壇廟大祀,均應親詣行禮,以昭誠敬。即本年冬至大祀圜丘為始,躬親致祭。
並著欽天監於明年正月選擇吉期,舉行親政典禮”。慈禧太后似乎很信守 12 年前的諾言,並無戀棧之意。就在慈禧發出“歸政"懿旨後的第5 天,醇親王、禮親王等紛紛出面,上奏“合詞籲懇皇太后訓政”。“訓政”之請出臺後,慈禧在批示中先是裝模作樣地予以拒絕,又圓滑的辯解,“隨時調護,遇事提撕”,好像是她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前提是,"歸政後當永照現在規制”,這實際 上是對皇帝親政後仍聽命於皇太后所作出的明確規定。
十月二十五日《訓政細則》正式公佈,其要點有:第一,凡遇召見,皇太后升座訓政.擬請照禮臣會議,暫設紗屏為障;第二,中外臣工呈遞皇太后,皇上安折,應請恭照現式預備,奏摺亦恭照現式書寫;第三,近年各衙門改歸驗放驗看開單請旨及暫行停引見人員,擬請循照舊制、一律帶領引見,仍恭候懿旨遵行,排單照現章預備;第四,內外臣工摺奏應行批示者,擬照舊制均請硃筆批示,恭呈慈覽發下。
從這份“細則”的主要內容看,慈禧太后的“訓政”其實是以前垂簾聽政的繼續,並無本質上的區別,所不同的是,此前聽政是以“簾"遮其尊容,訓政後改為以“紗屏為障”,僅此而已。
《訓政細則》的頒佈,為慈禧太后繼續執掌大權披上合法的外衣,成為清朝統治者必須遵守的活動規則。慈禧太后的訓政方式,表面上給人的印象是在德宗正式親政後,再提攜“數年”,培養其獨攬乾綱的能力,但在背後則隱藏著她的目的,這就是借“訓政"之名,把德宗牢牢地置於自己控制之下。德宗畢竟不同於穆宗,他有自己的治國主張和政治抱負,也有自己的獨立性格和獨特情感,親政後不甘受制於人,必然要與慈禧太后發生矛盾和糾紛。
二、帝后兩派的形成及鬥爭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後,或泛舟游水,或寄樂優伶,或賞書品畫,似乎已超然於物外,盡心養性怡情了,實際上她須臾也不曾離開過宮廷政治的舞臺。宮中諸事,有親信代為傳達;每日章疏,皇帝閱後必送至園中,聽候裁決。天下諸務,雖彙總於紫禁城,但最終處置卻在頤和園。“同、光以來,內外重臣,皆孝欽所親拔”。慈禧當政多年,身邊早已形成親信集團,她的勢力遍佈朝野,密如羅網。
德宗親政後,慈禧太后所用之人,“皆有不安之意,恐帝親政之後,不能保其權位”,因此,凡慈禧所器重者,更加不遺餘力地向“老佛爺”靠攏,求得庇護。麇集於慈禧周圍的.內有醇親王禮親王、奕劻等宗室要員和孫毓汶、徐用儀等漢族重臣;外有李鴻章等地方督撫。這些人以慈禧為靠山,活躍於權力中樞和要害部門,大權在握。
德宗親政後,雖處處受制於慈禧,但他名義上仍是一國之主 他春秋方富,抱有大志,“圖治之心漸切”,“欲親擢一二通才以資馳驅"“以攬大權”。隨著政治思想成熟和處理政務漸趨老成,他對臣下的威懾力和凝聚力與日俱增,對慈禧太后的指手畫腳也益發反感 他想按照自己的意願治國,以開一代鴻基偉業。 鑑於慈禧勢力的根深蒂固,僅憑自己一人之力,絕難衝破藩籬,故有意延攬志同道合之土,引為股肱。
一些識時務者,目睹清朝的頹勢,痛心疾首,他們把希望寄託在年輕的皇帝身上,祈盼能有所作為。可是,傾向於德宗的有識之士,人數不多,能被德宗倚為臂膀者更形寥寥,如翁同龢、志銳、文廷式等人,是謂“帝派”。 他們反對慈禧集團的“後派”人物淺陋頑固,更反對慈禧太后長期把持朝政。
甲午中日戰爭以前,清朝統治集團中的這兩大派系尚無明顯分野,只是初具雛形,其鬥爭也若隱若現,並無水火不容的衝突。 中日戰爭爆發後,兩派各樹一幟,各執一詞,就抗戰與妥協的問題展開激烈交鋒,兩派的陣營遂驟然明朗。
光緒 二十年(1894 年)春,清朝的藩屬北韓爆發農民起義。
在心懷鬼胎的日本的竭力慫恿下,清朝派兵迅速鎮壓了這次起義。 起義平息後,清廷以“亂事敉平”,照會日本,要求同時撤出日本借保護僑民和使館之名向北韓派遣的大批軍隊。日本卻不予理會,不斷向入朝的清軍挑釁,滋生事端,處心積慮欲點燃戰火。戰爭危機迫在眉睫。
由對日本的挑釁,德宗主張予以嚴厲回擊,絕不姑息。但主持前方兵事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卻主張避戰自保,寄希望於英國出面“調停”。六月初,德宗就李鴻章的請英調停之說釋出諭旨,稱:“日人肇釁挾制北韓,倘致勢難收束,中朝應自保藩封,不宜藉助他邦,致異日別生枝節。”並稱李鴻章“此議非但小弱於人,仍貽後患,殊屬非計,著毋庸議。嗣後該大臣與洋人談論務宜格外審慎,設輕率發端,致誤事機,定惟該大臣是問“。
對於德宗的諭誡,李鴻章不以為然,為儲存淮軍實力,他有恃無恐地堅持“先定守局,再圖進取”,“步步穩慎,乃可圖功”。德宗對於李鴻章的遷延推託大為不滿,指出日本“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恃強,專行無忌",戰事似已不可避免,唯有備戰迎敵,方可奮而自救。因此,德宗再下諭旨“現在日韓情事已將決裂,如勢不可挽,朝廷一意主戰“。
增兵北韓 六月 二十三日,日本艦隊在豐島海面襲擊運送清兵的船隻。4 天后,又向牙山的清兵發起突然進攻。德宗以日本已公然揭開戰幕,遂於七月初一日(8月 1 日)正式對日本宣戰,諭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兵,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中日戰爭由此全面展開。
德宗力排以李鴻章為代表的妥協勢力的主和之見,毅然號召全國臣民戮力同心,共赴國難,激起許多憂國之士的愛國熱情。 他們紛紛上書言戰,輿論聲勢頗為浩大。特別是有政治傾向的“帝派”人物,他們不僅為德宗的“一意力戰”高聲喝彩,還以此為契機,大力抨擊妥協退讓的畏戰之徒。
其中禮部右侍郎志銳出力甚大,他“上疏劃戰守策累萬言”,痛斥李鴻章主持戰事“ 一味因循玩誤,輒藉口於釁端不自我開,希圖敷衍了事”。對日本宣戰後,志銳面對朝廷內外頑固分子的重重阻力,大聲疾呼,在七月十六日的奏摺中指出“方日人肇釁之時,天下皆知,李鴻章措置之失,獨孫毓汶悍然不顧,力排眾議,迎合北洋。
及皇上明詔下頒,赫然致付,天下皆聞風思奮,孫毓汶怏怏不樂,退有後言,著以皇上為少年喜事者”,“徐用儀起自章京,性情柔滑,事事仰承其(孫毓汶)意”,因而主張“立將孫毓汶罷斥,退出軍機,朝政必有起色,軍事必有轉機”。
孫毓汶 ,徐用儀都是慈禧太后安插在軍機處的得力心腹,志銳公然要求將其哭斥,無疑是太歲頭上動土。 在德宗下決心與日本開戰的感召下,一部分具有愛國熱忱的官僚也"迫值主憂臣辱之時,爭獻禦侮折衝之策”。一時間,支援德宗主戰的呼聲勢如潮湧。
德宗力主以武力解決中日爭端,是出於一時之義憤,至於雙方軍事力量對比,他是不清楚的,因此所制定的作戰方案和要求達到的目標,有不少是不切實際的。加之清軍武備廢弛,倉促迎戰,前線將領缺乏協調,指揮失當,因而在九月下旬,日本侵略軍長驅直入,突破鴨綠江防線,深人到中國東北境內作戰。面對“水陸交綏,戰無一勝”的敗局,德宗束手無策,只能仰天長嘆。
戰場上的失利使兩派的矛盾更加尖銳。當中日之戰的炮聲剛剛響起時,慈禧太后同德宗一樣,對日本侵略軍的力量估計不足,以為蕞爾島國,難以與大清王朝匹敵,因而傳懿旨亦主戰,還不準借洋債 。更重要的是,清朝統治集團對日本挑起戰端的嚴重性沒有足夠的認識,以為日本大動干戈,至多是為了吞併北韓,而對其“素有北進之謀”,則無所察覺。
故在戰事甫開之際,慈禧對德宗的主張並未介意,隨著“倭寇擾及奉境,畿境吃緊”,她開始感到事態的嚴重,後悔當初主戰是一種錯誤的決定,甲午年正是她的六旬慶典,她本想借慶祝之機張揚自己,沒料到這場戰火會蔓延開來,勢必影響六旬慶典活動。
德宗對戰爭的態度及其對李鴻章的處分,更加深了慈禧對他的不滿和疑忌。德宗對她不敬不孝的苗頭,慈禧早有覺察,但沒想到竟至如此嚴重的地步,她決定還以顏色。李鴻章被“薄懲”兩天後,慈禧太后發出懿旨,指責德宗的寵妃瑾、珍二妃“近來習尚浮華,屢有乞請之事”,“均著降為貴人,以示薄懲而肅內政”。處分二妃,實質上是慈禧對德宗打擊主和勢力的一個回擊,也是 一次嚴厲警告。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春,在慈禧太后的堅決支援下,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結果,以一紙《馬關條約》結束這場戰爭。在戰爭期間,“帝派”與“後派”為和、戰問題幾經交鋒,終因“帝派”實力不濟而屈從,但是,兩派爭鬥並沒有隨戰爭結束而銷聲匿跡,隨著局勢的發展,兩派矛盾仍在繼續,直至發生戊戌宮廷政變。
三、帝后鬥爭的白熱化和德宗被幽禁當光緒帝在康梁的支援下,如火如荼的變法之際,在國內宣傳維新思想的學會和報紙如雨後春筍大量湧現,而頑固派則紛紛出馬攻擊和彈劾宣傳維新思想者。御史文悌上書彈劾康有為組織的“保國會”名為保國,勢必亂國”,“徒欲保中國四萬萬人,而置我大清國於度外”。德宗針對如此誣衊之詞反駁說:“會為保國,豈有不善!” 即下令將文悌革職,保護了維新人士免遭誣陷。
這些新政措施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變革與參政的政治要求,必然會遭到守舊的頑固勢力的抵制和反對。康有為鑑於德宗受到以慈禧為首的頑固勢力的多方鉗制,為了緩解壓力,建議“就皇 上 現在之權,行可變之事”。可是頑固派首先抵制德宗提出的開制度局舉措,使之流產。德宗的詔令,地方大員除湖南巡撫陳寶箴尚能認真執行外,其他督撫,如兩江總督劉坤一採取“可辦辦之,否則靜候參處” 的消極抵制態度,而兩廣總督譚鍾麟對“於本年五六月間諭令之事,無一字復奏”,公然搪塞對抗。
在中央頑固派百般抵制、打擊和破壞下,其形勢更加險峻。
慈禧強迫德宗任命她的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統率甘軍,武毅軍,新建陸軍三軍,“身兼將相,權傾舉朝”,慈禧還強迫德宗下詔免去積極支援和參與變法的翁同龢的一切職務,驅逐回籍,藉以孤 立德宗。德宗決心頂著逆流推行變法,他頻頻召見維新派人士,共商變法大計。
所召見者,有工部主事康有為、刑部主事張元濟 ,江蘇補用知府譚嗣同、廣東舉人梁啟超、湖南鹽法長寶道黃遵憲等,皆為六品以下的小臣。德宗還打擊頑固派官僚。他命令將阻撓禮部主事王照上書的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騤等六人“均著即行革職”“至該部主事王照,不畏強禦,勇猛可嘉,著賞給三品頂戴,以四品京堂候補升,用昭激勵”。 德宗此舉在朝野引起很大震動。
七月二十日,德宗又特令內閣侍讀楊銳、刑部候補主事劉光第、內閣候補中書林旭、江蘇候補知府譚嗣同,均著賞加四品卿銜,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參預新政事宜”,時稱“軍機四卿”“所有新政奏摺,皆令(四章京)閱看,諭旨皆特令撰擬”,由此形成支援他的核心力量。
隨著德宗銳意變法,頑固派反對變法的活動越來越囂張。
慈禧太后在任命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統率北洋三軍、控制衛戍京津的軍權之後,便唆使御史李盛鐸奏請德宗奉皇太后懿旨“天津閱兵”。 於是,風傳慈禧太后陰謀威逼德宗“禪讓”,另立新君。慈德太后又任命懷塔布負責圓明園八旗和鳥槍營,任命剛毅負責健銳營,把京師和紫禁城的軍事控制權牢牢抓住。慈禧太后還在內廷密置心腹太監,對德宗的一切行動加以嚴密監視。
頑固派得知袁世凱晉京之事後,立即採取應急措施:調聶士戊的武毅軍到天津屯駐陳家溝一帶,以阻袁世凱新建陸軍西行京師;調董福祥的甘軍移駐京師彰德門外的長辛店,以備彈壓維新派的軍事行動。
就在維新派四處奔走,尋求日本的伊藤博文,英國的李提摩太、美國公使館等援助而無門的情況下,御史楊崇伊密報慈禧太后,“京、 津形勢顯得異常緊張。
德宗判斷事態即將劇變,即賜密詔於楊銳,明諭局勢逆轉。維新骨幹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在南海會館密商對策,最後決定由譚嗣同親會袁世凱,勸其“殺榮祿,除舊黨、圍逼頤和園”,興兵勤王,誓與頑固派作孤注一擲反抗。
袁世凱問德宗“請訓"之後,立即回津,向榮祿洩露德宗的“硃筆密渝” 慈禧太后得悉,急回皇宮發動政變,於八月初六日發出“訓政”旨令,把德宗囚禁於中南海的瀛臺。頑固派瘋狂地捕殺維新派人士及同情或支援維新的官吏。
這樣,帝后鬥爭最終以德宗被廢、慈禧掌權而結束。
(正文完)
-
3 # 高紅權先生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所謂袁世凱告密,是在慈禧發動政變之後,因此,慈禧之所以出面阻止變法,顯然另有原因。
1898年9月1日,禮部主事王照上書光緒,建議他出國遊歷,到日本等國考察。禮部尚書懷塔布以及許應騤等人不肯代為轉奏。
因此,9月4日光緒下旨撤銷了懷塔布、許應騤等禮部六堂官的職務。
9月5日,光緒又下旨,任命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四人為軍機章京。
後世史家多認為:光緒這一舉動,是從人事問題上入手來確立自己的權威,而高層人事任命向來是慈禧太后的禁臠。如果任由光緒做下去,那麼要不了多久,慈禧就會被架空,實權就會落入光緒之手,這是慈禧不能容忍的。因此,慈禧必然會採取行動。
因此,9月18日,御史楊崇義顯然是在榮祿等人的唆使下上書慈禧,請求她再次垂簾聽政。第二天,慈禧就突然離開頤和園,返回紫禁城,從此光緒就被囚禁到瀛臺了。
禮部主事王照上書引起的禮部六堂官被免職事件,是戊戌變法中一個最重要的節點。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提起這個問題,比較正面的解釋是光緒帝的“戊戌變法”觸及到了保守派勢力的根本利益,所以慈禧太后才發動了“戊戌政變”、幽禁了光緒帝。可細心的人會發現,這種說法根本講不通。
“戊戌變法”到底變了什麼從現存史料來看,“戊戌變法”的一百多天裡,光緒帝頒發的改革詔書主要侷限於經濟改革和教育改革等領域,並沒有涉及清王朝的政治體制改革,甚至連人事體制改革都沒有觸及!清王朝取消科舉考試,那是光緒帝被幽禁以後的事情了。
“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有:一、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任用維新派人事。但這一切都是在清王朝的政治體制框架下進行的,只是在原有體制下進行適當改良,並沒有改變清王朝的政治體制。換言之,絕大多數舊官僚的利益並沒有收受到明顯的影響。二、鼓勵私人來辦工礦企業,這個就更加不會觸及保守派勢力的利益了,他們同樣可以出資來辦私人企業來賺錢,對他們而言這是有利無害的。三、來辦新式學堂,如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就是在這個時候創辦的。這是教育領域的事情,對清王朝的政局影響不大。四、廢除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請注意,只是取消了“八股文”,科舉考試並沒有被取消。改考其他內容,對於官僚子弟影響不大,倒黴的只有基層士子。要知道,彼時能夠接觸西學的大多都是官僚子弟,此舉不僅沒有損害到他們的利益,反倒是給了他們一條躋身官場的“終南捷徑”。
因此,說“戊戌變法”觸及到了保守派勢力的根本利益其實並不太說得通。至少直到“戊戌政變”發生之前,清王朝的朝堂之上當權的基本還是原來的那些人,維新派大多都在一些如軍機章京之類的“中層幹部”崗位上,根本不足以影響清王朝的政局。那麼,慈禧太后為何要發動“戊戌政變”、幽禁光緒帝呢?
光緒帝“摻沙子”的做法讓慈禧太后警覺了平心而論,“戊戌變法”之初,慈禧太后並沒有反對光緒帝的所作所為,她只提出了一點——祖宗的大法不能變。說白了就是:“你光緒帝搞改革我不管,但不能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能影響到我手中的權力。”從“戊戌變法”的具體內容來看,光緒帝似乎並沒有超出慈禧太后的規定範圍。但是,有一點卻引起了慈禧太后的警覺,那就是光緒帝藉著變法往各級部門“摻沙子”。
在“戊戌變法”之前,光緒帝雖然名義上是皇帝,但朝堂之上掌權的卻幾乎都是慈禧太后的人,幾乎沒有光緒帝的所謂“親信”。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光緒帝想要奪權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為了達到奪權的目的,藉著變法的需要,光緒帝開始將維新派人事安插進各級部門,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摻沙子”。剛開始,這些人被安排得職位普遍不高,慈禧太后也沒有過度神經緊張,基本是由著光緒帝的。可時間一長,慈禧太后發現有些不對勁了,這些維新派佔據了各個部門,而各部門原來的官員又不懂變法。長此以往,變法想要繼續深入下去,就只能提拔、重用這些人。久而久之,原來只是“摻沙子”的小人物很可能就會佔據各級部門的重要職位!
很顯然,這就是光緒帝推行“戊戌變法”的終極目的——在各級部門安插、培植自己的勢力,以便將來奪權。對於這一切,即便慈禧太后剛開始時沒有在意,到後來恐怕也心知肚明瞭。如果由著光緒帝這麼搞下去,自己的權力就將面臨著被架空的危險!真要是到了那一天,不需要光緒帝奪權,慈禧太后手中的權力便已經無法走出紫禁城了……為了自己手中的無上權力,慈禧太后只能先下手為強。
珍妃干政威脅到了葉赫那拉氏的後宮地位再就是珍妃他他拉氏干政了,珍妃這個人並沒有一些主流記載那樣高尚。早年間,珍妃就曾經利用光緒帝的寵愛賣官鬻爵,觸及到了慈禧太后的某些利益,被慈禧太后當眾廷杖並降級。因為沒有涉及核心利益,事後不久,慈禧太后又恢復了珍妃的地位。可“戊戌變法”期間,珍妃又不安分了,開始利用光緒帝對自己寵愛以及接觸過西學的背景向光緒帝推薦維新派人士。
對於彼時的慈禧太后而言,珍妃此舉還威脅不到她的地位和權力,可問題是,慈禧太后總有老去的那一天,真要是慈禧太后死了,珍妃的“黨羽”遍及各個部門,慈禧太后的親侄女葉赫那拉氏(後來的隆裕皇太后)憑什麼很珍妃鬥?那可是一個不招丈夫待見的女人。因此,為了葉赫那拉氏家族未來的利益,慈禧太后必須拿下珍妃。可正值“戊戌變法”的當口,慈禧太后貿然拿珍妃開刀,總歸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只有否定了“戊戌變法”,一切才能顯得“理所當然”。不過,這只是一個次要原因,更主要的是光緒帝那群“豬一般的隊友”太過於急功近利了!
“豬一般的隊友”坑了光緒帝早在“戊戌變法”進行之時,康有為就曾經或明或暗地向光緒帝提出,殺幾個重臣立威!此舉雖然有損慈禧太后的利益,但還不至於讓慈禧太后算盤否定“戊戌變法”。可問題是,這幫書生太急於求成了,後來居然發展到想要發動政變、幽禁甚至殺掉慈禧太后奪權!如果說,殺重臣立威慈禧太后勉強還能容忍,發動政變奪權是慈禧太后無論如何也無法容忍的。這是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最直接的“導火索”,刀都架到脖子上了,慈禧太后豈能任人宰割?於是,在“戊戌變法”進行了一百多天之後,慈禧太后悍然發動了“戊戌政變”、幽禁了光緒帝。
試想,如果光緒帝能夠循序漸進,那幫隊友能夠不那麼書生氣……一點點地“摻沙子”、摻得不那麼刻意、不那麼明顯,等慈禧太后一死,到時候還有誰能制約光緒帝嗎?畢竟差著三十多歲呢,光緒帝熬死慈禧太后本來還是非常有希望的。秦昭襄王能夠等那麼久,光緒帝為什麼不能呢?還是修煉不到家,欠火候呀!
-
5 # 華夏問長安
持續了103天的“戊戌變法”最終在刀斧手手起刀落之下血腥的落幕了!這次變法失敗的原因,從教科書上我們知道是來自慈禧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彈,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卻充滿了曲折以及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實,今天我們就來試著剖析一下在這103天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慈禧太后最終向變法派舉起了屠刀!
一、國勢日下,大清已處於崩潰的邊緣光緒自繼位之後,朝中的權力實際上一直被慈禧所控制。長期處於“垂簾聽政”的陰霾之下的光緒皇帝一直在等待自己親政的機會,直到光緒十二年慈禧終於下達了“還政於光緒”的懿旨……光緒以為自己終於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但是醇親王、禮親王這些守舊派跳出來拽著慈禧出臺了一紙“訓政”詔書,讓光緒徹底絕望了。
因為按照“訓政”詔書的內容,慈禧依舊把持著國家的最高決定權,關鍵時刻更有否決光緒帝任何決定的權力。如此一來,國家則依舊被守舊派所把持,同時也讓光緒帝看清楚了守舊派的力量有多麼的龐大。
但是,隨著大清的國勢日漸衰落,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若是照著目前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政權真的要崩盤了。而這個時候,光緒皇帝聯合翁同龢、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提出變法革新,頓時得到了朝中諸多大臣的響應,其中甚至包括守舊派代表李鴻章。
此時此刻,慈禧太后實際上也對變法寄予了希望,所以她對光緒說:“汝但留祖宗神主不燒,辮髮不剪,我便不管。”
二、光緒皇帝要另起爐灶,卻找了一幫白面書生長久壓抑的光緒帝終於等來了機會,這一次他決定另起爐灶,因為他已經被守舊派壓抑了太久,所以他絕不會用守舊派的人。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光緒皇帝缺少的恰恰就是識人之明,他用的這些人都是些只會紙上談兵的書生。這裡簡單列舉幾項變法措施加以點評:
一是裁撤通政司、詹事府、光祿寺、太常寺、鴻臚寺、大理寺、太僕寺等衙門,以及湖北、雲南、廣東三省巡撫。本來搞個精兵簡政是個好事,但是一口氣裁撤如此多的政府部門,對於其大批的官員卻沒有任何的安置措施,這就導致大批人怨聲載道。要知道這些人當中有不少宗室皇族,還有顯貴官員,他們對朝政可是有極大影響力的!
二是廢除“八股”科舉。這也是件好事情,但是突然廢除之下卻直接導致國家幾十萬只會“八股文”的仕子沒了出路,這樣一來豈不就是斷了這些人的出路了嗎?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光是口水唾沫就能淹死你。
上面兩項並不是個例,在變法期間幾乎每天釋出一道這樣的變法詔書,如此激進的變法直接就把國家給高亂套了,不僅事情沒有推行起來,反而給自己樹立了一大批敵人,這就直接斷送了變法的民間基礎!
三、羽翼未豐,就想動慈禧太后的核心利益如果說單純是上面的激進式變法,或許光緒和“變法派”尚有迴旋的餘地,但是接下來他們做的事情卻是在自尋死路:
一是動了核心的人事安排。光緒皇帝直接將李鴻章趕出了總理衙門,任命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為軍機章京上行走直接參與新政。這就等於要把守舊派甩開,直接單搞一套了。守舊派這個時候一看,光緒這是要“另立中央”啊,那哪兒還坐得住?
二是大肆安插羽翼進入要害部門。如前文所述,光緒帝被守舊派壓抑了太久,如今初掌大權便想著把朝廷各個部門全部掌控在自己手裡,於是他便大肆安插低級別變法派官員進入中樞各個衙門。表面上看影響不大,但是你想,既然要變法,其他人不懂就只能依靠這些低級別官員,他們便能迅速獲得提升的機會。很快他們就能在朝中各大衙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一下守舊派更慌了,這是要給他們來一個“釜底抽薪”啊!
到了這個時候,慈禧太后就有所警覺了,她當然不能眼看著光緒斷了自己的權力根基啊,真要讓光緒做成了,那不就成了政令不出頤和園了嗎?於是她便有了以下幾個動作:
首先命翁同龢開缺回籍,這實際上是斷了光緒皇帝的左膀右臂。接下來是命二品以上大臣到太后面前謝恩,這實際上是在朝廷中樞重新宣示自己的存在。第三步是命守舊派的榮祿擔任直隸總督,同時又掉袁世凱的新軍和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進駐北京周邊,這是用武力掌控京畿地區了。
做到這一步,其實慈禧還是在觀望,看“改革派”還有什麼動作,但是康有為他們先沉不住氣了……
眼看著慈禧太后重新掌控京畿,康有為這些人頓時炸了窩,他們一方面讓譚嗣同去說服袁世凱,請他出手奪取榮祿兵權,然後率兵包圍頤和園;另一方面安排了維新成員畢永年招募百名勇士,潛入頤和園,刺殺慈禧。
這就是著名的“圍園殺後”了!
原本此事並不被學界採信,但是後來畢永年的日記在日本被批露,算是基本坐實了這件事情。所以這是康有為一邊先要下狠手,慈禧當然不肯坐以待斃,於是才有了後續誅殺戊戌六君子的事情。
另一方面袁世凱也假意應承譚嗣同,自己卻偷偷的向慈禧太后告了密。試想一下,袁世凱這樣的梟雄當然知道康有為這幫子白面書生成不了事,自己反戈一擊反而更能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怎麼選實際上也是很清楚了的!
總之,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就這樣草草落幕,從整個過程來看,光緒皇帝實在是志大才疏,左右也不得其人,失敗當在情理之中。同樣,這次維新雖然是一次強國的嘗試,但其中的過程卻實在不敢恭維。
-
6 # 農民阿偉
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是光緒皇帝等人不僅想要架空慈禧的實力,而且還想要殺死慈禧。這才使得慈禧出手反抗,否則或許百日維新還能夠多堅持一段時間,為當時的國家開啟一個新的局面。
要知道當時慈禧對於百日維新並不是持反對的態度,甚至還有些贊同。因為慈禧本身是很聰明的人,而且也很有政治眼光。她知道如果當時再不進行任何的改動,那麼國家必然是要滅亡的。
所以慈禧當時已經表態,這個維新運動只要不動搖國家的根本,而且沒有做觸及底線的事情,那麼她就會讓他們放手去做,不會進行干預。
但是沒有想到維新派的人想要一步登天,想要藉著這個機會把權利重新收回到光緒皇帝的手上。慈禧當時是說要不觸及她的底線,但是想要收回政權就已經完全觸及到了她的底線。
試想一下不論是換了誰,自己的權利要眼睜睜看著被人收走,那都是做不到的事情。而且,架空實權這只是第一步,緊接著第二步必然就是要慈禧的命。如果不進行阻撓,那麼就是坐以待斃了。
慈禧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女人,她進攻選秀的時候就已經17歲了。在當時的秀女中間,她的背景並不是罪強大的。但是她拼接著自己的實力,短短几年的時間就走到了紫禁城金字塔的頂端。
再加上她曾經幫助咸豐皇帝處理奏摺,為咸豐皇帝代筆,可想而知她是一個多麼厲害的女人。
-
7 # 澳古說歷史
首先明確一點,慈禧她並不反對革新。
為什麼這麼說呢?
慈禧如果反對革新,根本就不會有洋務運動,北洋水師、幼童留美、北洋新軍等等改革舉措,這些都是經過慈禧的點頭,方才能實施的。
當時,若沒有慈禧的點頭,別說是訓練新軍、購買軍艦,你哪怕就想是換一個衙門的名稱,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慈禧本身並不反對改革,如若光緒只是單純的進行改革,慈禧也並不會反對他。
可是,光緒的改革實在是操之過急,在沒有完全掌控實權的情況下,就大刀闊斧的想著將慈禧和守舊派趕出朝堂,並徹底地改換清朝百年來所遵循的祖制,這等作法無疑是自尋死路。須知溫水煮青蛙永遠要比開水燙青蛙來得穩妥許多,在沒有徹底掌控局面之時,慢慢將青蛙弄死,這才是正道,如若不然直接用開水,不但有可能讓青蛙跳出,甚至自己還會被熱水燙的一身泡。
慈禧不反對光緒,只是反對光緒利用改革去剝奪她手中的權力,去傷害到祖宗江山的根基。
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來,百日維新的多數改革(不包括尊孔聖為國教、以孔子紀年)若能完美的推行下去,於國於民皆大為有利,好比制訂憲法、開國會、君民合治、滿漢平等、斷髮易服、鼓勵民辦企業、廢八股、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裁減冗官等等,這些改革舉措皆是利國利民之舉,若能實施下去,中國必定盛矣。
然而,這些改革舉措對於慈禧、守舊派官員來說,無疑是在剝奪他們的權力、挖大清的祖墳。
開國會、滿漢平等、斷髮易服、廢八股、裁減冗官,這樁樁件件都是慈禧和守舊派官員所不能容忍的舉措。在他們看來,什麼滿漢平等,什麼斷髮易服,這就是在掘大清的墳墓,大清何以為大清?滿人統治的大清才叫大清,要是滿漢平等,要是斷髮易服,這大清還是滿人能作主的大清嗎?這不就是要讓大清亡嗎?
大清若亡,他們的權勢、財富也會瞬間消失一空,你說就是這樣的改革,他們能同意嗎?
慈禧和這些守舊派可不是什麼大公無私之人,更不是為國為民之人,他們都是一群利已主義者,只在乎自己眼前的那點蠅頭小利,從來不會為長遠考慮,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以自己是否能得到利益為前提,若是傷害到他們的利益,哪怕只是一點點,他們也是萬萬不會做的。
以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等為首的“洋務運動”,它為何能夠成功推行?歸根結底在於洋務運動的改革都只是一些浮於表面的改革,並未試圖去根治清朝諸如官員臃腫、貪汙盛行、軍隊戰鬥力低下等核心問題,無論是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訓練新式海陸軍也好,還是選送留學生出國也罷,其核心思想並非是為了強大中國,而是為了給清朝打一針強心劑,讓它多活幾年而已。
簡單的說,洋務運動所有的改革都是為了保護慈禧這些既得利者的利益而服務,並非是為了中國自強而服務。
這也是為什麼慈禧不反對洋務運動推行的原因,因為洋務運動是在維護她和大清的統治,並非是為了剝奪她和大清對天下的統治,所以她這才支援洋務運動。
光緒推行百日維新的初衷絕對是好的,其所有的改革舉措都直擊現在清朝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諸如官員的無能與腐敗、腐朽的政治體系、戰鬥力低下的軍隊、落後的文化教育等等,他所實施的所有改革都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存在的,極具可實施性。
固然光緒的改革實質上也是在為了維護大清的統治,但相對於洋務運動,光緒的改革卻也同時在拯救中國。
然而,光緒雖有自強的願意,卻無治國的能力,他有雍正為國為民的心思,卻無雍正運籌帷幄的能力,他滿腹經綸,可卻只知紙上談兵。這樣的光緒,註定不適合當皇帝,更不適合當一個想要推行新政的皇帝。
要想推行新政,首要做的就是做一個實權皇帝,要鎮的住手底下的官員,光緒顯然做不到,他要做的到,袁世凱就不會背棄他,改投慈禧。
其次就是要會用人,雍正推行新政時所任用的李衛、田文鏡等,他們都是實幹派,都是久經官場的老油條,而光緒卻用的都是一些只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根本不懂官場那些彎彎道道,更不知道如何理政,讓一群書呆子去推行新政,這就等於是在自尋死路。
最後就是要會籠絡人,雍正推行新政永遠都是打一批人,拉一批人,聽話就升,不聽話就貶。可是光緒卻是一棒子打死,除了維新派那些人,其他一概不用,不管你聽不聽話,都不會用你,當時光緒連自己的師傅翁同龢都不用,反而還因為翁同龢勸他改革要慎重,將他直接棄用。要知道,翁同龢可是江浙派的領袖,棄用他,就等於是棄用江浙派,將他們推向自己的對立面。
光緒推行的百日維新,從一開始就註定會失敗,縱然百日維新的改革舉措都很好,可誰叫它碰到的是一個不會當皇帝的皇帝,而且還是沒有完全掌控實權的皇帝呢!
-
8 # 明月如初
光緒皇帝實行百日維新,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是什麼?
首先,慈禧絕對是贊成改革的,不然的話後來那麼多的洋務運動是怎麼實施的,這場戊戌變法,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就是權力,光緒難道不是想透過變法取得權力嗎?慈禧亦是想抓著權力不放,但是玩政治,光緒還是太嫩,只靠康有為梁啟超之流就想變法,實在是太過幼稚,而且康有為還是個大忽悠。
其實這次變法改革,是晚清少有的明智之舉,也是晚晴擺脫頹廢,重新崛起的一次很好的機會,但是還是敗給了政治,完完全全的政治鬥爭,至國家利益與不顧的政治鬥爭,從而使中華民族經歷了幾千年來從未有過的屈辱。最高統治者為了自身的權利慾望,把國家玩弄於股掌之中,實在的可悲。
光緒還是年輕,沒有絕對權利之前,就大刀闊斧的進行變法改革,沒有有實力的大臣支援,只靠一腔熱血,還有幾個書生的煽動,腦子一熱就變法了,註定會失敗的,你們觸動的是實力派的利益,其實一開始就註定了不會有好結果,就是可惜了戊戌六君子,以自己的鮮血來喚醒民眾,“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名垂千古,光耀華夏。
-
9 # 密探零零發
光緒皇帝實行戊戌變法,可謂聲勢浩大,但變法僅僅實施了103天就突然夭折。很多人認為戊戌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觸動了守舊派的利益,這一點不可否認。但這並不是真正觸怒慈禧的導火索,真正觸怒慈禧的導火索是光緒皇帝等人觸及了慈禧的底線,不得不下手,純粹就是光緒皇帝等人找死。
在甲午中日戰爭後,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的倡導下,透過已經親政的光緒皇帝企圖向日本學習變法圖強。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了“明定國是”詔書,變法正式開始。變法期間,光緒帝先後釋出上百道變法詔令。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空談誤國,急功近利。由於他們缺少執政經驗,制定的政策不現實,不具備操作條件,急功近利,一天幾道變法詔令,地方官員都懵圈了,再加上守舊派的阻撓,最後變法詔令成為一張空紙。
戊戌變法觸及守舊派利益,他們瘋狂反撲。所謂變法就是一次社會利益的再分配,就需要讓既得利益者讓出一部分利益,但到嘴的肥肉豈能輕易吐出來,並且這些既得利益者都是一些當權者,也就是守舊派,他們掌控著清政府的軍政大權,而維新派一幫菜鳥力量薄弱。在變法觸及守舊派利益的事後,他們瘋狂反撲,慈禧作為守舊派的大佬自然要維護小弟的利益,開始干涉變法。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看,這何嘗也不是一種維護朝局穩定的手段。
光緒皇帝等人慌了,棋出險招。1898年6月16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緒連下三諭,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區的軍政大權。光緒皇帝聽說慈禧要廢除他的皇位,甚至除掉他,這一下他慌了,召集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商議,君臣抱頭痛哭,最後商議決定讓袁世凱派兵“圍園截後”,但袁世凱回頭就把他們給賣了。於是,慈禧先下手為強,囚禁光緒,抓捕維新派人士,戊戌變法變法就這樣戛然而止。
實際上,真正觸怒慈禧的導火索並非是觸及她的利益,而是光緒皇帝等人要殺死慈禧,這嚴重地觸及了慈禧的底線,慈禧豈能束手就擒?並且慈禧並非完全是反對維新變法的,1901年的清末新政簡直就是維新變法的翻版,由此可以可以看出她也知道要變法,否則清王朝就玩完了。只是光緒等人觸及了慈禧的底線,是逼著慈禧下死手,維新派就是找死。
總之,變法必然要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要想成功,就必循要講究策略,並且要循序漸進,顯然光緒皇帝等人沒有做到,最後玩完了。清王朝又一次錯過了一個變法圖強的機會,接下來就讓革命來打破一切舊的勢力,實現利益的再分配。
-
10 # 歷史三日談
其實康梁的變法對於大清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場及時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就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這對於大多數普通大清老百姓雖說是無感的,但還是引起了一些“急公好義”者的驚醒和疾呼,這部分人既有康梁這些無甚資歷和閱歷的新銳派別,也有清政府中那些早已睜眼看世界的大佬如李鴻章、張之洞以及袁世凱等等。
因此,由於課本的誤導,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康梁才是變法派,而慈禧太后以及她的一眾智囊團都是酒囊飯袋,坐吃等死的主。
其實對於康梁的變法措施,慈禧太后及整個統治集團來說並無不可,畢竟當時國內的矛頭都指向清政府指向慈禧太后,壓力也是大得很,也需要有人想出個辦法,老路不同,走走新道,不管行不行,轉移矛盾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玩歸玩,康梁提出的什麼“歸政光緒”,甚至還要密謀除掉慈禧太后,這才是真正觸動慈禧太后神經的地方。
內政層面的改革是必須的,這政治層面,豈是康梁這些小人物所能左右的?那不是亂套了,再說了慈禧太后這種強權人物,最敏感的就是人們對她手中權力的覬覦,就如當初的紫禁城一樣,普通人連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
因此,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就是康梁對於她手中權力的安排!
-
11 # 萍風竹雨123
"戊戌變法"僅僅進行了103天,被稱為百日維新。這次變法的失敗,人們往往以為是觸動了守舊派的利益,被慈禧太后強力扼殺的,其實真正原因應該是:光緒皇帝與那些只會空談的書生們自作自受,誤己誤國。
光緒實行變法,順應歷史潮流,這對正處於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大清來說,可是一場及時雨,不僅清政府中那些有遠見的風雲人物如李鴻章、張之洞以及袁世凱等人支援,就是慈禧也並不反對。慈禧曾對光緒說:
“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違祖宗大法,無損滿洲權勢,即不阻止。”
這句話亮明瞭慈禧對變法的態度:只要你們不動國家根本,做的不是太過分,我就睜隻眼,閉隻眼。這本身就有放權的意思,如果以光緒為主的維新派不急於求成,急功近利,而能穩紮穩打,踏踏實實,將改革凌駕於奪權之上,那麼這次變得很有可能會取得圓滿成功。
可是光緒帝太想掌權了,竟想架空守舊的軍機大臣,掌握軍政大權,甚至提出了“歸權光緒″的要求,進而架空慈禧太后,這就觸及了慈禧的底線:我可以看著你變法,但你的利益必須不能危及我的利益。
因而慈禧太后進行了有力反擊:她要求光緒帝一連下了三道命令:
一.下令免去帝師翁同龢的協辦大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職務,逐回原籍;二.凡授任新職的二品以上大臣,須到皇太后面前謝恩;三.任命慈禧親信榮祿出任直隸總督,掌握大權。
這引起了維新派的恐慌,他們密謀讓袁世凱派軍隊圍弒慈禧太后,而袁世凱轉身就將維新派出賣了。而"圍園殺後”就成了壓倒慈禧太后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她發動了政變,囚禁光緒帝於瀛臺,斬殺變法六君子於菜市口。
-
12 # 白楊樹下談歷史
“百日維新”運動猝然夭折,其背後的歷史文化背景值得深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其夭折的原因。
1875年,光緒繼位,但在此後的很多年裡,清朝的真正統治權掌握在慈禧手中。
慈禧是咸豐帝的遺孀,是同治帝的生母。
她所居住的宮殿坐落在紫禁城西部,故稱“西太后”,另外她還被尊稱為“老佛爺”和“老祖宗”。
從1875年開始,慈禧實際上是攝政王。按照中國傳統,女人不能名正言順地成為攝政王,如果想發揮攝政作用,就要“垂簾聽政”,也就是在處理國家政務時把身體隱藏在簾子後面。
這個成語自唐高宗以來沿用至今。當皇帝成年後,皇后將權力移交,稱為“歸政”或“撤簾”。1888年,清廷頒佈了兩個重要詔令:一個宣佈光緒即將大婚(按照中國風俗,結婚表示他將成年),另一個宣佈來年2月太后歸政。
同年,官方宣佈頤和園即將竣工,宮廷內部的人知道,頤和園是慈禧撤簾後的休養生息之所。
光緒大婚是在1889年初,當時他18歲。婚禮過後不久,他又舉行了親政儀式,開始擔負起大清帝國的統治權。
他的皇后(後稱隆裕)是慈禧兄弟桂祥的女兒,太后希望透過這個婚姻親上加親,加強她和她所屬的葉赫那拉氏的地位。
按照慣例,皇帝還要娶若干妃子。在這些妃子中有一對姐妹,時年分別為15歲和13歲,姐姐被稱為瑾妃,1924年去世,諡號端康;妹妹被稱為珍妃,25歲時悽慘地死去。
在第二次攝政之後,人們既沒有因此而讚美她,也沒有對她起過疑心。當時她54歲,已經到了隱退的年紀。
太后歸政之後,但其地位仍然超越皇帝。對“老佛爺”而言,這種榮耀並不過分,因為她在皇家譜系中的位置無人能比;即使她沒有兩次攝政,也應該列於光緒之前,因為她不僅是前皇帝之母,而且輩分較高。
不僅如此,如果光緒死在她之前,那麼她將成為繼位者的二世祖,有資格獲得更高的“太皇太后”頭銜。
中國的“太”字,實在是意蘊非凡,它就是要使人們相信,她一定具有非凡的能量,否則一個寡婦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國家最有權力的人呢?
事實上,在中國傳統禮教裡,輩分大,地位就高。
所以,不僅“皇太后”,就連“太妃”也居於皇帝之前。
當皇帝在自己的宮中接駕或去覲見時,如果沒有得到太后或太妃的允許,是不能落座的。
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遺孀都能代替皇帝執政。
太妃必須升至太后才有這個資格,即使太后得到了執政的機會,也只能“垂簾”(如“老佛爺”那樣),而不能徹底代替他。
從法律角度看,之所以讓太后擁有如此高的地位和權力,是為了便於牽制皇帝,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暫時或永遠地廢黜皇帝;她甚至不用“垂簾”,而是按照規定頒佈“緊急詔令”,其權力幾乎不受限制。
在清朝,如果發生這樣的事,並不會遭到太多指責,至少不會被看作謀反。雖然如此,太后也不會輕易使用這項特權,除非她確信自己在統治階層內部擁有足夠多的支持者。
太后的這種地位使她很容易成為“反對派”的領袖,他們會聯合起來,與皇帝身邊的羽翼抗衡。
可以說,中國皇太后的作用類似於英國議會上院。
如果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在中國甚至連最忠誠的保皇黨人也對光緒的不幸遭遇不聞不問。
他們忠於皇權,但皇權的代表者並不只是光緒,還有慈禧太后。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容忍慈禧的錯誤和罪惡,才會忽略光緒的苦痛。中國的倫理道德講究“孝為綱常之首”,華人認為,長輩在青年人面前永遠享有權威,而青年人永遠不能不尊重或不服從長輩。
一個典型事例能說明太后擁有怎樣的權力。
道光二年(1822年)11月頒佈的詔令宣佈,道光謹遵皇太后之命,立繼妃佟佳氏為皇后。
本來,皇妃頭銜的升降純屬個人私事,但道光卻不能自由釋出,必須由他母親皇太后代勞。
這是嚴格按照規章行事的。只要太后健在,嬪妃升遷之命便只能由她頒佈。
甚至必須由皇太后主持皇帝的婚姻,由她來挑選皇后並擇定婚期。
現在我們可以明白,慈禧的地位有多麼穩固,而她所掌握的權力有多麼大。
我們將不難理解,她是如何從幕後走出來,壓垮悲痛的皇帝,並使維新黨陷入完全混亂和絕望的境地。
許多人認為,慈禧的勝利足以證明她在性格和智力方面的強大,而光緒的失敗足以證明他的軟弱和無能。
這種觀點是不準確的。
皇太后權力的確很大,超過了光緒,但這不是因為雙方自身的能力。從理論上講,慈禧擁有更高的等級,但她之所以獲得如此之高的等級,不是因為能力出眾,而因為她是長輩;從現實方面看,她的地位使她凝聚了帝國中所有的保守派,共同反對維新。
保守派圍著她轉,不是因為她治國有方或者充滿智慧,只是因為她可以成為一個好鬥的保守派領袖。
保守派可以依附慈禧來摧毀維新運動,而且完全有法可依。
-
13 # 望風瑟瑟
無他,惟權利耳!光緒帝實行的維新變法本意也非富國強兵,實質上就是藉著變法之名、維新派之勢搶奪大清實際控制權而已!
經歷了甲午中日戰爭的屈辱,1898年春夏之交,隨著維新運動的高漲,不甘於做傀儡皇帝的光緒帝終於下定決心實行變法,推行新政。6月11日,頒佈了《定國是詔》,拉開了戊戌變法的序幕。
《定國是詔》頒佈後的第四天,慈禧太后下達了三條諭令:一、命翁同龢“開缺回籍”。二、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三、命二品以上大臣到太后前謝恩。此後,又命董福祥甘軍、聶士成武毅軍與袁世凱新軍進駐京津周圍。慈禧太后在既無洋人兵臨城下,又無內亂威脅京師的情況下這樣隆重的軍事部署為何?說到底還是怕光緒帝奪取大清的實際控制權!
佈置好軍隊之後,慈禧太后就沒有做出其他針對變法的大動作了,她對光緒帝說:“汝但留祖宗神主不燒,辮髮不剪,我便不管。”這就是後世影視作品中經常攻擊慈禧太后的“祖宗之法不可變”的來源。可見,實際上慈禧太后不僅不反對變法,很大程度上是支援變法革新的。
但是眾所周知,慈禧又是一個對權利上癮到無可救藥的人。光緒帝變法可以,但如果變法要削弱甚至消滅她的權利,那麼她肯定會反對變法的。而光緒帝在戊戌變法中都幹了什麼呢?
7月14日,裁詹事府、通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常寺、太僕寺、大理寺等衙門。裁撤湖北、廣東、雲南三省巡撫。7月16日,下詔吏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騤交部議處。7月20日,任用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為軍機章京上行走,參與新政。7月22日,逐李鴻章出總理衙門。事關慈禧太后的人事大權,而且這些大多並非新政內容本身,所以引起了慈禧太后警覺,並對光緒帝多次責問,太后與皇帝的矛盾逐漸尖銳起來。直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再次發動政變,百日維新結束,六君子被殺,康梁逃逸,而光緒帝則被囚禁在瀛臺。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慈禧太后從扶持變法到反對變法的轉變呢?從主體而言,是由於光緒帝排斥慈禧親信,組建自己黨羽,削弱了慈禧太后的人事任免權。按照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想法,光緒帝在朝廷制度局下另設十二個分局,幾乎可以全面替代慈禧太后控制下的三省六部,這種急於掌管政府機構的動機,顯得那麼明顯,其改革背後的真實意義豈能矇蔽了以精明著稱的慈禧太后?光緒帝每一個人事變動,無不體現著強烈奪權的願望,這讓惜權如惜命的慈禧感到了威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慈禧才會再次發動政變,把權利再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再從變法而言,康梁等書生過於激進,變法詔令幾乎每天一道,讓人應接不暇。劉坤一有段話就可以證明當時變法詔令之亂象:“時事之變幻,議論之新奇,恍兮惚兮,是耶非耶,年老懵亂,不知其然,不暇究其所以然……而其責成合督撫者,可辦辦之,否則靜候參處。”整個大清朝已經被這群書呆子整亂了,政治、經濟都亂了套,上到各省督撫,下到黎民百姓,對變法有好感之人無幾,這種態勢下,廢除變法相當於給自己的權利加碼,所以慈禧太后也是應運“撥亂反正”。
如果說權利的爭奪是廢除變法的導火索,那麼“圍園殺後”就是這個導火索引爆的炸彈。康有為本人當然對此事是否認的,但是個人以為,以康有為的無知與無恥,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乾的出來的。事實上康有為逃到日本後,他的密友王照曾對日本人說:“圍禁慈禧之謀,蓄之已久,南海(康有為)因言用兵奪權之計,餘已再三面駁,故又令他人言之……”可見,清廷以“謀圍頤和園,劫制皇太后”的罪名通緝他,不是捏造罪名。但此舉讓慈禧極為震怒,在關乎權利和生命這件事上,她的容忍度為零,最終導致了慈禧從支援變法到反對變法的完全轉變。
結語從慈禧太后的一生可見,其著迷權利,也最相信權利,這在一個君主專政的國家裡,無疑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她支援變法是因為正確的變法的確會富國強兵,從而更加增強其手中權利,但是光緒帝主持的變法顯然已經觸犯了她的根本利益,發展下去也許權利不在,甚至還要丟掉性命,這讓慈禧不能忍,而發動政變正是她最擅長的,所以再發動一次又何妨?
-
14 # 鄭說豫見
人們總是說光緒皇帝是傀儡皇帝,沒有權力,在實際上從1889年親政到1898年戊戌變法,將近十年的時間,光緒皇帝是有相當大的權力的。
雖然主要大臣仍然是慈禧太后一手提拔任用的,自然視慈禧太后馬首是瞻,但光緒皇帝可以任免三品以下官員,三品以上的官員任免需要慈禧太后同意。而且誰都能看出來,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母子一體,但光緒皇帝更有未來,沒有人故意要跟這個年輕皇帝對著幹。
而且以翁同龢為代表的帝黨,也成為光緒皇帝的重要支持者,從各方面看,光緒皇帝都是穩步成長的核心力量。
包括中日甲午戰爭,光緒皇帝包括帝黨一心求戰,也是希望透過拿下一場戰爭立威,徹底掌握軍權和政權。而且最好這個戰爭,規模、時間、結果都可以控制,當時看來小國日本是個比較理想的物件。如果打贏這場戰爭,既能實際上削弱淮軍實力,又能彰顯國威,皇帝英明果敢,大臣足智多謀,將士勇猛無前,總之益處多多。
可惜戰爭沒有朝光緒皇帝期望的方向去,反而一敗塗地,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這下光緒皇帝威信掃地,而且實踐證明了帝師翁同龢是好名誤國,被開缺回籍了,皇帝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戰爭,慈禧太后是不希望打仗的,她的心思都用在自己的六十大壽慶典上,她希望風風光光的辦個壽辰,自己頤養天年。但國與國之間的爭鬥,軍國大事,也不能丟了大清面子,戰爭的陰雲還是越來越近。
慈禧也不得不讓步,削減壽辰慶典。一是國家大事,不能為了慶典輸了戰爭。二是兒大不由娘,皇帝想要戰爭,大臣們摩拳擦掌,慈禧也不能硬擋,難到還怕小日本不成!
可惜戰爭沒有朝光緒皇帝期望的方向去,反而一敗塗地,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這下光緒皇帝威信掃地,而且實踐證明了帝師翁同龢是好名誤國,被開缺回籍了,皇帝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即便如此,慈禧太后都沒有收回權力,皇帝還是皇帝,繼續幹,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事情是後面的事情。
但戰爭失敗,對光緒皇帝來說太刺激了,太羞辱了,本想有一番作為,從而揚名立萬,卻被揍的鼻青臉腫,沒臉見人。光緒皇帝急於找回面子,行事風格更加激進,更加不顧後果!
光緒皇帝不僅將老師開缺回籍(從權力制衡的角度來說,光緒與老師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無法切割),而且架空了軍機處,清朝軍機處相當於內閣,光緒皇帝提拔了一批年輕的四品章京也就是秘書實際行使軍機處權力,軍機處的大臣已經基本上不召見了,這些大臣也都識趣的稱病不朝了。
這些章京就是後來的戊戌六君子,在這些章京的策劃下,開始了著名的百日維新,下了上百道聖旨,全是佈置的各種改革創新措施。但地方響應不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許多改革措施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好實施。光緒皇帝裁撤的官員紛紛抱怨,到慈禧太后處訴苦,慈禧太后也要求光緒皇帝不要急於求成,不要隨意改動祖宗之法。
光緒皇帝還向幾個章京抱怨,自己位置可能不保,有可能在天津閱兵時被政變,希望林旭等想辦法。主持變法的章京急皇上之所急,不惜用激進的手段來改變皇帝的不利處境!
章京們得出的結果,認為是太后限制了皇帝的手腳,可能不利於皇帝,只要控制了太后,就沒人敢阻擋皇帝了,從而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這種想法何等幼稚,殊不知太后才是光緒皇帝的護身符,只有完全接盤了太后的政權,皇帝才能成為真正的皇帝!也可見皇帝的新班底是多麼激進、幼稚和急於上位,不惜製造母子反目!
其中最有俠士作風譚嗣同,文武雙全,不僅結交了大刀王五這樣的江湖英雄,還要制定先發制人的計劃,大家熟悉的事情是譚嗣同夜訪袁世凱,要求袁世凱配合圍園殺後或者圍園囚後!
但慈禧太后得知了這個計劃,匆匆返回紫禁城,質問光緒皇帝竟敢謀我,這才是慈禧太后震怒的原因。慈禧太后立即行動,逮捕了光緒的章京們,而且未經正式審訊就將六君子斬於菜市口。這種事情沒辦法審訊,連罪名都沒法說,只能快刀斬亂麻!
她無論如何不相信,自己當親兒子養育多年的接班人,竟然敢圍園殺後,真是養了白眼狼!很難說光緒皇帝是否知道這個計劃,光緒皇帝是矢口否認的,但母子之間已經失和。慈禧又一次宣佈垂簾聽政,光緒被囚禁瀛臺,只有上朝時充當一下木偶。
但維新派沒有全軍覆沒,康有為和梁啟超則逃亡日本,成立了保皇黨,甚至偽造了皇帝詔書,與皇帝合影照片,編排了舞臺劇,康有為儼然成了託孤大臣,要救皇帝於水火之中。
保皇黨不斷的往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之間的傷口上撒鹽,慈禧動不動數落光緒不孝,是白眼狼,光緒皇帝百口莫辨,處境越來越不好。
帝后失和,還引發了皇室其他人對帝位的覬覦之心,雖然暫時妥協成為立大阿哥,仍然由此引發極端仇視外國使團、導致義和團入京和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西狩(逃往西安),一度瀕臨亡國的境地。這種失和,一直到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隔一天雙雙駕崩才算結束!
-
15 # 萬歲1148858845
唉!百姓是不懂上面的事情的,書生多數都是意氣用事,書呆子,慈禧太后是27歲就發動辛酉政變,勾結恭親王打倒顧命大臣肅順,算計了慈安太后,與曾國藩博弈的“賢明“的太后啊!古語云,予以取之必先予之啊!用老百姓的話說是挖坑讓你跳,跳進去了再活埋了你
-
16 # 折緣
談到百日維新之爭,絕大多數人認為是維新守舊之爭。
這個觀點其實並不準確。
百日維新之際,慈禧與光緒之爭,不是維新守舊之爭,而是變法方式、變法速度之爭。
慈禧曾對光緒這麼說:“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違背祖宗大法,無損滿洲權勢,即不阻止。”
這一句一語道破了慈禧太后對維新變法的態度。
同時,她還告誡光緒:“苛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製也。”
你可以去搞變法圖強,我不管,但是不能夠觸及我們滿洲人的統治!
而光緒是怎麼做的呢?
1898年9月15日,光緒給維新派一份密詔,是這麼說的:
“近來朕仰窺皇太后聖意,不願將變法盡變,並不欲將此輩老謬昏庸大臣罷黜,而登用英勇通達之人,令其議政,以為恐失人心。雖經朕累次降旨整飭,而並且有隨時幾諫之事,但聖意堅,終恐無濟於事......”
在這份密詔裡,我們至少能看到兩點:
一是慈禧並不反對變法,反對的是“將舊法盡變”;
二是反對“將此輩老謬昏庸大臣”盡行罷黜,“而登用英勇通達之人”,也就是用康有為他們這樣的維新派。
由此可見,慈禧反對的是變法方式,而不是變法本身。
而維新派以及光緒的變法思路,觸及到了滿洲統治的核心。
而且,在變法失敗,也就是戊戌政變後,慈禧並沒有廢掉所有的新政,而是有所取捨,取捨標準就是看社會承受能力。社會能夠承受的,基本保留下來,社會不能承受的基本廢除了。
比如教育,京師大學堂。以及各州府議設的小學堂,這些都保留了。
那麼,為何慈禧最終要戊戌政變,終結維新呢?
其實原因並沒有多複雜,簡單點講就是維新派的變法活動,威脅到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
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有這樣的記載:
1898年4月,康有為在京設立保國會,“京師大譁,謂開此會為大逆不道”,“謠諑之起,遍於全都”。
等到他們想要廢掉科舉的時候,當時參加會試的舉人近萬人,都以維新派為生死大敵。
變法雖然只有一百天,但變內容太多,心太急,阻力也是相當之大。這些都說明了變法條件不成熟,變法方式過激。
而在這種情形下,維新派沒有想著調整,反而以更加激進的方式進行變法。
先是要設制度局,接著要開懋勤殿;到了9月份,不但將禮部六堂官全行罷免,李鴻章、敬信都被趕出了總理衙門,甚至要“圍園劫後”,捕殺西太后。
維新派的作法不僅僅是損害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威脅到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安定。
在這種條件下,慈禧發動政變,也就是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戊戌變法,太急,太糙,憑藉著無甚威望的皇帝,以一腔熱血,就想來一場上面下令,下面無條件完美執行,這太過理想主義了。
維新派也就那麼些人,他們沒有搞清楚中國的社會結構,現實狀態,沒有去團結應該團結的人,沒有積蓄屬於自己的力量,像憑藉著“蒼白”的皇權,讓所有人聽話,這顯然是痴人說夢。
變一步,就要得罪一些人,變得越多,站到他們對立面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但把整個朝廷的人都得罪得差不多的時候,清王朝的統治,自然會受到威脅。
而慈禧,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順勢而為,發動政變,終止變法。
其實,維新變法的困境,跟王安石變法,本質上,區別其實不大。
-
17 # 蘭臺
戊戌變法這件事情一直到今天,依然有許多謎團沒有能解開。
這麼說,目前關於戊戌變法失敗的理解,愛好者在第一層,學界在第二層,但是事實真相可能是在大氣層。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戊戌變法至今有幾個不解之謎還沒有解開。
01、為什麼戊戌變法實際主持人是沒留過洋一句英文不會的康有為?而不是精通英文出使過美國光緒帝最信任的戶部侍郎張蔭桓?在光緒帝選中康有為實行變法之前,光緒帝最信任的大臣是戶部左侍郎兼禮部左侍郎加尚書銜的張蔭桓。
論資歷,論見識,張蔭桓比康有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張蔭桓是當時清朝三品以上高官裡唯一精通英文,並且擔任過駐美大使的官員。換言之,張蔭桓不但見過豬跑,還吃過豬肉,甚至在養豬場待了好幾年。
康有為公車上書時和張蔭桓搭上線,因為兩人都是廣東人,而張蔭桓對康有為的評價是“有熱血但是少見識”。
更何況說起來張蔭桓也是朝廷重臣之一,怎麼也比康有為這麼一個官場新人更受光緒帝信任,甚至康有為能成為“明星”,完全是張蔭桓在背後一手操作的,康有為被御史保舉的奏摺目前有確鑿的證據是張蔭桓花錢買的。
既然張蔭桓是康有為“爆紅”的幕後黑手,而且論見識論資歷論光緒帝信任度,張蔭桓都遠超康有為,那麼為什麼戊戌變法實際主持人是康有為?
02、光緒帝與翁同龢情同父子,為什麼變法前夕翁同龢故意觸怒光緒帝故意離開京城?傳統觀念裡都說翁同龢是被慈禧故意趕走的,但是學者們透過梳理翁同龢日記,當時的奏摺、上諭;目前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翁同龢不是慈禧趕走的,是光緒帝自己趕走的。
翁同龢被光緒帝趕走的導火索是光緒帝要翁同龢以他的名義保舉康有為,翁同龢大為不滿,公開頂撞光緒帝,表示張蔭桓本人是二品大員,完全有資格保舉康有為,為什麼張蔭桓自己不保舉,非要攛掇光緒帝讓他來保舉?
結果光緒帝被翁同龢激怒,當天就下旨罷免了翁同龢所有職務,讓他離京回家養老。
翁同龢日記裡詳細記載了這件事情。
不過翁同龢日記也暴露了幾個問題:在戊戌變法前光緒帝已經和張蔭桓密談了好幾個月,甚至光緒帝重用康有為,都是張蔭桓在背後指點;
(張蔭桓)
可是戊戌變法實際操作中為什麼如此操切?張蔭桓和光緒帝究竟在背後密謀一些什麼?
翁同龢知道了什麼?為什麼故意觸怒光緒帝藉故離開京師這個旋渦?
為什麼說翁同龢故意離開京師?
是因為翁同龢被罷職後沒有回老家,而是去到擔任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的侄子家,目的就是在侄子這兒,侄子因為是江西藩司(副省長兼民政廳財政廳人事廳交通廳廳長),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朝廷的資訊,換言之,翁同龢一定知道光緒帝與張蔭桓密謀的事情了不得,屬於“一步天王一步死亡”,所以翁同龢才藉故離開京師這個旋渦,可張蔭桓是納捐出身,就算謀劃成功,他也當不了軍機首輔,漢軍機大臣必須是進士,左宗棠當年也是破例賜了一個進士出身才當上軍機大臣的。
翁同龢其實是在等光緒帝與張蔭桓成功後,請自己回去做軍機首輔,畢竟帝黨裡除了他,沒有其他人有資格做軍機首輔。
而戊戌變法失敗後,翁同龢遭到慈禧太后“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的處分來看,慈禧雖然憤怒光緒帝,但是同樣不打算饒過“侍主不忠”的翁同龢。
03、李鴻章為什麼在戊戌變法失敗後當初宣揚張蔭桓想殺他?大家都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導火索是光緒帝罷免了禮部六堂官事件,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李鴻章也在同一時間被免除了總署大臣職務,而且光緒帝還專門叮囑不允許李鴻章在總理衙門行走。
當時清朝總理衙門其實就是外交部,光緒帝不允許李鴻章在總理衙門行走,其實就是不準李鴻章再幹涉外交事務。
而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是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訪華。九月二十日慈禧不但回到紫禁城親自和光緒帝一塊接見了伊藤博文,更在九月二十一日宣佈重新訓政,這也標誌著戊戌變法失敗。
而戊戌變法失敗後,一度傳慈禧要殺張蔭桓,當時日本駐華大使還拜託李鴻章營救張蔭桓,而李鴻章直接對日本大使表示,張蔭桓雖然曾經是他部下,但是張蔭桓在戊戌變法期間想啥他,不過第二天李鴻章還是上了保張蔭桓的奏摺。
這裡又有幾個問題,為什麼伊藤博文訪華讓慈禧如此暴怒?為什麼光緒帝罷免李鴻章總理衙門行走職務被李鴻章認為是張蔭桓想殺自己?為什麼日本駐華大使要李鴻章營救張蔭桓?
結論:光緒帝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不是內政,而是外交;張蔭桓和光緒帝密謀的是與日本英國達成英日清三國同盟,這件事日本是非常贊同的;而李鴻章以及李鴻章背後的慈禧支援的是“清俄聯盟”。
光緒帝和慈禧都知道“挾洋自重”的道理,慈禧也許不知道“清俄聯盟”和“英日清三國同盟”的區別,但是肯定知道英日清三國同盟一旦達成,她就再也制衡不了光緒帝,而光緒帝在英日支援下完全可以把她架空。
這也是為什麼戊戌變法的時候,光緒帝放著精通英文出使過美國和歐美列強關係良好的二品大臣張蔭桓不用,用康有為這麼一個土炮主持變法的原因。
(戊戌變法)
因為變法其實是幌子,或者說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秘密達成英日清三國同盟,這件事只能交給張蔭桓辦理。
罷免李鴻章總署大臣,接見伊藤博文(甚至可能任命伊藤做軍機首輔)這在慈禧看來是英日清三國同盟要達成的先兆,所以她先發制人。
這也是為什麼李鴻章說“光緒帝罷免他總署大臣職務其實是張蔭桓想殺他”的原因。
綜上所述,光緒帝和慈禧都知道“挾洋自重”的道理,光緒帝想借英日清三國同盟達到自己固權的目的;可光緒帝這麼做在慈禧看來,就是不給她留一條活路。在慈禧看來,如果光緒帝有“英日兩國”全力支援,那麼她的生死也就在光緒帝一念之間了。
-
18 # 鴻涵先生
晚清文豪王闓運(楊度的老師)的徒弟費行簡(解放後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在其著作《慈禧太后傳信錄》曾記載,在變法之初,慈禧對於此事的態度,慈禧很早就找到了光緒,對他說:
“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凡以圖富強也.若師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則是得罪祖宗,斷不可行。”
慈禧這句話的態度已經表明了,她對於洋人的學問和玩意是不反對的,她早在同治年間就已經同意了曾國藩的學習洋務、派遣子弟留學的請求,但是改革學習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能改變體制,不能把祖宗定下的規矩給推翻。
作為一箇中國末代封建王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的站位和思考方式有其自身的侷限性,她所要努力維護的是如何不讓這個行將朽木的王朝倒塌,如何讓自身以及皇家利益得到永久的延續,尤其在內憂外患下的大變革時期內,慈禧首要的目的是如何防守好自己的底線,如果拿打仗作為比方的話,慈禧打的是防禦戰,而光緒等人要做的是攻堅戰,這在本質上是有著很大差別的。
所以,改革和學習西方在慈禧眼裡,只是維護自己權力地位的一種手段,而維新黨卻要用這些改革和西方的制度來建立一個新的權力秩序,而在這個新的權力秩序中,慈禧的分量定要大大消減。那麼,既然如此就必然觸碰到慈禧的底線,所以慈禧肯定是要反對的!
光緒這個皇帝著實窩囊,他就沒做過一天的主,為了能夠讓變法順利進行,光緒幾乎事無鉅細的都要請示慈禧,把慈禧都給問煩了,她就告訴光緒,只要不違背祖制,你看著辦吧。
其實,慈禧並非反對變法,她上臺之時正值內有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運動,外有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廷慘敗的客觀歷史環境,為此,一批有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封建地主階層知識分子們要求改變,在皇家是以奕訢為代表,在官員中則以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為代表,他們率先提出了學習西方,試想,慈禧如果反對學習西方,那麼洋務運動還能搞起來嗎?
我們通常都把洋務運動的功勞算在曾國藩這些朝廷大員身上,往往忽略了慈禧,如果沒有慈禧的大力支援,想必也就沒有近代工業化的雛形了,所以,慈禧是支援學習西方的。
甲午中日海戰,清廷大敗,國內興起了維新運動,這首先是一場極大的政治運動,但是慈禧在最初的時候並沒有制止,應該是默許態度,當時康有為成立強學會,朝廷高官翁同龢、張之洞等人紛紛入會,康有為興辦《強學報》等宣傳維新辦法的報紙,言論也是相當程度的自由,這都是慈禧默許的,所以在關於是否變法的問題上,慈禧定然是在斟酌,還是細細的斟酌。
而當時維新變法的很多重要奏摺和條陳,慈禧都是過了目的,因為光緒不敢也不能自己獨自做主,一來是因為光緒沒有實權;二來是因為光緒實在是個人能力有限啊。
所以從上述來看,慈禧對變法的大框架是持肯定態度,那麼為什麼慈禧後來有堅決反對呢?
這是因為維新派觸及到了慈禧的底線,對於變法,慈禧希望是漸進而行,可是康有為等人卻急於求成,而且最關鍵的是維新黨開始“結黨營私”,這對於統治階層而言,是非常忌諱的,因“結黨”而“莠言亂政”才是觸碰慈禧的導火索。
慈禧開始否定維新派,甚至開始痛下殺手,這一點西方列強們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方面他們並不希望中國變法圖強,另一方面他們也同情這些被清廷屠戮的維新派們。但是,他們最希望的是中國一直亂下去,然後可以趁火打劫。
西方列強的這種思路和慈禧的賣國政策不謀而合,外華人一方面指責慈禧的同時,一方面還在施壓,裡外人全讓他們做了,最終目的就是渾水摸魚得到利益,而維新運動就這樣被抹殺了。
慈禧的要求就是維護自身的統治,所以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維新變法,只要不觸及底線,她都支援,畢竟透過洋務運動,清軍的整體戰鬥力和裝備有了質的飛躍,這樣的話慈禧個人的安全就有了保障,而維新運動裡面很多的主張也符合時代的發展,對國家是有利的,所以慈禧剛開始也沒有反對,只是由於後來維新派的活動並沒有服務於她的專制統治,所以她又佔到了守舊派一面,堅決的鎮壓維新運動。
總而言之,慈禧對於中國歷史而言,推動作用很小,她就是一個醜惡的存在,而光緒只是一個傀儡而已,也不要把他想的多麼偉大,光緒的一生無任何建樹,還不如他的堂哥同治皇帝,起碼同治還幹掉了安德海呢。
後來慈禧又開始支援義和拳,為什麼呢?是因為當時洋人反對慈禧,而義和拳可以打壓他們,結果局面沒控制住,引發了八國聯軍,歸根到底,慈禧一生的政治活動,大多數時期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什麼維新,什麼變法,在她眼中不過就是服務自己的工具而已。
回覆列表
我是黑嫂,我來回答。
百日維新,也就是戊戌變法。變革者是一直無法實際掌權的光緒皇帝,維新派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光緒的老師翁同龢也是骨幹力量,畢竟是他把康有為介紹給光緒皇帝的。
這裡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兩點,第一點是變法時,慈禧已經半放手,換句話說,她名義上已經還政於光緒帝,當然了,真正的實權還在她的手裡,畢竟撐權了那麼長時間。第二點就是,慈禧最開始時是既不贊成,也不反對。
慈禧就一個要求,就是有些能變,有些不能變,但具體什麼能變,什麼不能變,她又沒有給個定數,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她的利益不能動,她的權力不能動。
眾所周知的是,變法僅僅維持了一百零三天就告失敗,結局以光緒從此被囚禁在瀛臺,康有為和梁啟超逃亡,以譚嗣同為代表的六君子被殺為結束。
那我們就會奇怪了,為啥慈禧開始時雖然沒有明確贊成,但至少也沒有反對,可後來為什麼突然用雷霆手段殘酷鎮壓了維新運動?很多人說是因為袁世凱的告密。
其實,這件事有個先後順序,我們就來說一下當時發生了什麼。
一、慈禧為什麼突然由放任變成鎮壓甲午戰爭慘敗後,光緒悲憤欲絕,誓要改變國家積弱的一面。康有為看到了機會,他雄心勃勃,他此前已經寫過幾次關於變法的摺子,但是他實際上並沒有變法必定成功的把握,就連光緒也沒有。
可是,不變怎麼辦?不變就會面臨亡國的風險,光緒這個時候還年輕,他的人生還長,他是有使命感的。
梁啟超後來有過關於此時光緒帝的心理描述,準確命中了光緒帝當時的矛盾心理,總之,光緒認為不變就要面臨亡國的危險。
所以,變法是箭在弦上,也是勢在必行。
而慈禧是什麼態度呢?費行簡的《慈禧傳信錄》中記載,慈禧是這麼跟光緒說的:
苟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製也。
慈禧的態度其實也明確,就是如果你有使國家富強的法子,你自去施展,為孃的不牽制你。
但是,慈禧的態度為什麼後來發生了轉變?
這個時候,光緒這個時候卻非常膨脹,也可以說成是急於求成,心急火燎,他叫來奕劻,讓他轉告慈禧自己要變法圖強,拯救清王朝。按道理說,這個並沒有什麼,是可以說的。但是,光緒情緒很激動,他幾乎是拍案而起,大吼大叫,說如果不同意,自己就要退位,自己不做亡國之君。
這個就奇怪了,前面慈禧已經說過,你有富強的法子,自去施展,她是有個表態的,你這邊為什麼要用激的手段?再說了,你可以直接去說啊,你非得讓人轉告?
而且奕劻原本就不是變法的支持者,這個人是晚清非常重要的一個人,貪得無厭,貪到失態,讓人瞠目結舌,但咱們題不在這裡,所以不多說。
他轉身去頤和園見慈禧,慈禧還政後,一直住在頤和園。然後把這個話給傳歪了,他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惹得慈禧大怒,說他不願意當這個皇帝,我還不樂意讓他當呢。
然後這個奕劻轉回到紫禁城,又歪說了一番,說慈禧不反對,你該幹就幹你的。
這首先就沒有開個好頭。光緒這邊以為得到了慈禧的支援,所以馬上就著手實拖,光緒24年4月23日,公曆是1898年6月18日起,變法開始推進。
變法內容涉及到一百八十多條,全面囊括了生活、軍事、學習等等。
但是,變法剛開始,慈禧就感覺不爽了,古往今來,但凡是變法,是肯定會觸及舊勢力的利益,慈禧這個時候完全拋棄了自己之前說不幹政的承諾,直接發了三個命令。
第一,任命榮祿署理直隸總督,這等於掌握了京津地區的兵權。第二,規定以後新任命的二品以上大員,必須向她謝恩,等於是把握住了大員的任命權。第三,將翁同龢削職,直接把光緒的智囊給裁了。
這三個決定,每一個都等於是掐住了維新派的咽喉。怎麼辦?光緒氣得幾乎絕食,反擊也隨之而來,他的反擊從裁官開始,先把京城裡一些閒散衙門給裁了,許多貴族和官員強烈反對,並且在慈禧面前添油加醋的詆譭,這又觸怒了慈禧。
二、慈禧的雷霆手段7月30日,光緒又寫了一道聖旨,表明了自己變法的原因和決心,甚至說變法不成,自己皇位絕不能保這樣的話。不敢明發啊,讓人偷帶出去給維新派, 同時命令康有為去上海,這個時候的形勢已經非常危急,因為有無數人要求逮捕康有為、梁啟超等等維新派。
八月初三,公曆是9月18,御史們請求慈禧復出,捉拿康有為和梁啟超,而這個時候,光緒帝的聖旨才到康有為手裡,他們一看光緒的決心和皇位不能保這樣的話,頓時鬥志昂揚和感動痛哭,發誓要跟慈禧決鬥到底。怎麼鬥?他們決定殺了慈禧。
其實,變法派康有為他們同時準備了好幾個方案,其中一個方案就是刺殺慈禧。
但是這個方案需要兵,光緒手裡是沒有兵的,康有為他們當然也沒有兵。於是,這幫人想到了駐紮在天津的袁世凱。
見袁世凱的是譚嗣同,腰裡彆著手槍,袁世凱一聽要他帶兵圍住頤和園,雖然不用他動手殺慈禧,可仍然把他嚇了個夠嗆,連忙說自己有兵沒槍彈,怎麼圍?他其實並沒有真正表態。此外,譚嗣同並不同意拉攏袁世凱,但他說不服康有為,最終還是聽了康有為,去見了袁世凱。
而這個時候,慈禧也已經準備對維新派舉起屠刀,她幾乎是在譚嗣同見袁世凱的同時,決定重返紫禁城,重掌政權。造成這個局面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光緒準備在八月五日見伊藤博文,就是當年簽訂馬關條約的伊藤博文。
八月初四早上,慈禧天沒亮就回宮了,來請安的光緒撲了一空,他心裡非常害怕。轉回宮中,發現慈禧把他檔案都給收走,然後火Superb人將光緒押至瀛臺關押。
八月五日,光緒還是召見了伊藤博文,但全程被監視,所以這次會面沒有談什麼具體內容。還召見了袁世凱,袁世凱說了康有為他們可能會害了光緒,但光緒沒有表態。同在這一天,榮祿帶兵進入京城。
八月六日,慈禧以光緒名義釋出御旨,說了一通慈禧的好,而自己則老是犯錯,精力不足啥的,然後希望她重新訓政。
同時,命令陸軍逮捕康有為和他的弟弟康廣仁,罪名是結黨營私等等,慈禧開始對維新派下手。很多人說這是因為袁世凱的告密,那麼具體是怎麼回事?康有為為什麼逃跑了?
三、袁世凱告密了嗎?慈禧釋出逮捕康有為的命令時,康有為在船上,前面光緒不是派他去上海嗎?他坐船去的,坐的英國船。結果還沒有到上海,逮捕命令已經下發,士兵到碼頭等候抓捕的時候,英華人得到了訊息,馬上派人開了小船截停康有為坐的商船。
康有為一聽光緒被囚禁,自己要被抓,他氣得當場就要自殺,英華人阻止後,轉船將他帶走,沒上岸直接就跑了。
那麼,這究竟是不是因為袁世凱的告密?從跡象上來看,袁世凱這個時候還沒有告密,因為慈禧只是命令逮捕康有為和他的弟弟,罪名是結黨,並沒有謀逆,也沒有命令逮捕梁啟超他們,所以,慈禧這個時候並不知道維新派曾經制定過要殺她的計劃。
但是,逮捕梁啟超他們的命令很快就下來了,這時候慈禧已經知道了,從這方面來說,袁世凱還是說了。
他是什麼時候說的?前面不是光緒召見過他嗎?召見完,他就回天津了,回到天津後,慈禧在京城釋出了逮捕康有為的命令,這個時候袁世凱應該是害怕了,他怕自己牽連進去,所以就對榮祿告了密,說維新派們制定過一個圍頤和園而殺慈禧的計劃。
這個告密有個時間先後,並不能說袁世凱開始就告了密,所以導致了慈禧重新訓政和用雷霆手段關押光緒。
戊戌變法在慈禧的鎮壓下很快失敗,以譚嗣同等人被殺為結束,梁啟超逃跑時,其實讓譚嗣同一起跑的,但是譚嗣同沒有同意,梁啟超得以保全。而光緒帝則從此被囚禁到死。
最後:戊戌變法是清王朝的一次進步運動,但對愛新覺羅家族和舊貴族無利,所以被瘋狂鎮壓最終失敗。譚嗣同等六人更是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此次事件中,慈禧固然可惡,但光緒和康有為他們急於求成,毫無計劃,所託非人,最終導致了悽慘的結局。慈禧可是二十幾歲就發動過辛酉政變的人,這次的戊戌政變對她來說太容易了。袁世凱在其中充當了小人的角色,但頂多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康有為、梁啟超成功逃跑,留下光緒皇帝被囚一生,其中對錯,功過是非,各位就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