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塗鴉吐泡泡

    首先說下虛靜 。

    “虛靜”乃道家(道教) 慣用語,亦是凸顯道家(教) 修養之深的“境界”語。欲達到靜,首先要“虛”,若無“虛”之功夫,“靜”之境界則難以達到。故道家(教)所謂的“虛靜”可從此境地上做兩重觀。

    道家之“虛”雖有“空”之意,然卻又不完全類同佛家之空,當謂從外物的角度而言, 即要“虛”掉“外物”,進而漸次達到明靜之心。“虛”在老子視野中,乃是成就“實”,成就“有”,因為空虛,所以才能容納萬物,才可以長久。“靜”的層次高於“虛”,乃屬道的狀態,所謂“虛一而靜”即言由虛致靜。由虛致靜最終合於大道,自是修煉者的造化,-得虛靜、守虛靜者,得大道也。

    再談下無為。老子《道德經》:“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等多處提及“無為”,亦是老子著力倡導的,無為是《道德經》中的重要概念。

    道家所宣揚的“無為”是一種生存的大智慧,而不是終極目標。其並非消極避世,而是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通曉自然和社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所以說,“無為”是順應自然,不妄為的意思,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欲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平樂》演的是哪個朝代!為何不稱皇上!卻能自稱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