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牧5

    明憲宗土木堡之變後穩定局勢恢復國力既要穩住文官還要提拔武將和宦官平衡朝堂,明武宗既要收拾明孝宗留下來的爛攤子(大力提拔文官導致文武失衡)又得提拔宦官和武將對抗文官加強皇權(而文官集團打壓武將的手段就是和平比如放棄邊疆國土都是文官鬧的,這一點清朝做的不錯對文官集團如屠雞殺狗般的態度保障了邊疆)。其次就是萬曆和天啟

  • 2 # 愛的頂點

    其實明朝能拿出手的皇帝實在是太多了,明朝的每個皇帝都各有千秋。這裡我要說一說

    明仁宗朱高熾,歷史上能當得起“仁”的皇帝,都是不簡單的。在仁宗還在當太子的時候,就顯示出他很強的執政能力,成祖能登上皇帝的寶座,與朱高熾是功不可沒的,朱棣在前方領兵征戰,朱高熾在北京堅守,以一萬人的老弱。頂住了李景隆50萬大軍的進攻,,這就顯示出了仁宗皇帝的剛毅和處理變局的能力。

    朱高熾在1424年9月登基,卻在1425年5月就駕崩,在位時間還不到一年時間,可是雖然朱高熾在位時間很短,卻在歷史上評價極高,廟號“仁宗”,是仁宣之治的開創者,他登基之後,仁義本色盡顯,沒有報復一直窺視皇位的幾個兄弟,給他們很高的爵位和俸祿,對於皇室之間的爭鬥,仁宗皇帝的做法,真是仁至義盡。在位期間還推行儒家思想,開放朝堂,使百官敢於提出建議,促進了國家發展。同時廢除了好多苛政,對建文帝時期的大臣進行赦免和平反冤案。

    他還大力發展生產,重視農耕,停止了對外作戰,使百姓休養生息,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他在位時間很短,確對明朝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成就不在於朱棣之下

  • 3 # 偷陽栽花

    你說的這“拿得出手”是個什麼定位?如果說的是十全十美大一統中華開國皇帝的話整個中華歷史也沒幾位,如果說是功過相抵或功大於過甚至創造太平盛世的就有這幾位明朝帝皇:洪武朱元璋、永樂朱棣、洪熙朱高熾、宣德朱瞻基、弘治朱佑樘、隆慶朱載垕,其中弘治皇帝朱佑樘甚至被稱為一個近乎完美的好皇帝,至於後來數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則發動了三大戰役抵禦外敵全部勝利,末代崇禎皇帝朱由檢也留下來“任賊分裂朕屍 勿傷百姓一人”的悲情遺言,這又算不算“拿得出手”?呵呵。

  • 4 # 竹史鐵驪

    說起明朝的皇帝,其中十三位葬在北京十三陵,明太祖朱元璋葬在鳳陽,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祁鈺被朱祁鎮剝奪封號,合計一共一十六位,按血脈和時間和性格、可以分為前期、中期、後期,三期之間,涇渭賢愚分明。

    威武的前期

    前期三位,明太祖洪武和明成祖永樂聲名赫赫就不用多說了,他倆之外,建文帝朱允炆雖然被能征善戰的四叔朱棣奪走了皇位,但並非他有什麼不堪。

    其中大部分原因源自他像父親朱標,比較柔軟和仁慈,受儒家思想影響至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重用方孝孺的皇帝大致什麼樣可以想象。如果在他治下,也許明朝完全會走向另一個樣子。

    除了土木堡之變,基調昌明的中期

    中期六位,基本都挺拿得出手,第四個皇帝仁宗朱高熾和他兒子宣宗朱瞻基的統治時期,被合稱為仁宣之治。兩人能聽得進意見,與大臣關係融洽,致力經濟發展。還是相當清明的。

    明孝宗朱佑樘,年號弘治,他更是史上公認氣度恢宏自制力極強的好皇帝,並且是整個中國歷史上唯一奉行一夫一妻的皇帝。

    中期向後期的轉折點

    朱佑樘的兒子武宗朱厚照雖不羈但個性十足,為許多青年讀史者所喜愛。包括兄弟相殘的朱祁鎮朱祁鈺,一個重用於謙保北京,一個雖有土木堡之敗,但在塞外苦寒地堅韌生存下來,也有亮點。

    不過明朝皇帝的問題還是出在朱厚照,關鍵點是第九位皇帝朱佑樘只有一妻一子(次子夭折),而這第十位皇帝朱厚照無後!這下明帝身上一些好的,寬和的基因流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敏感與暴戾之氣。

    日漸西山的後期

    朱厚照無後,所以世宗嘉靖以藩王之子身份入京,他聰明但自負乖戾,任性又封閉倔犟,為之後的六位皇帝開了個很壞的頭。都說嚴嵩奸臣,其實是奸皇才會用奸臣。明朝在他身上開始了沒落的後期,另方面,嘉靖的極度自私也造成了他接班人穆宗的弱而平庸。

    之後神宗萬曆好大喜功,三大徵耗盡了明朝的元氣,所以有明亡於萬曆之說。萬曆在位太長,光宗等了39年,在位30天,然後就是悲催的兩兄弟天啟和崇禎了。

    即便亡國之君崇禎雖然沒能力維持明朝,但公允的說,他不能算是個爛皇帝。天啟亦然。之後南明福王不堪,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唐王系隆武帝,勇發英烈,令人扼腕。

    總體而言,明朝的帝王賢明的居多,夠資格稱得上明君的,太祖,永樂,仁宗、宣宗,孝宗五位當仁不讓,只是後期欲振無力,沒有誕生中興之主。

  • 5 # 冒牌東方朔

    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創者,在位31年,在建國伊始就開創了大明王朝歷史上的第一個治世“洪武之治”,明成祖朱棣雖說是篡位之君,但是,他在成為皇帝的22內,一心想做的也是不斷地壯大大明江山,同樣也開創了“永樂盛世”。

    不得不說,在明朝十六帝當中,他們二位的確是最拿得出手的皇帝,不過,我想列位也應該知道,實際上,大明王朝之所以能夠延續276年,主要便與大明王朝發展的最初階段連續出現的“三個盛世”為大明所打下的深厚根基有關。

    這裡有一點,需要列位重點注意一下,那就是“連續出現的三個盛世”,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在明成祖締造了“永樂盛世”之後,緊接著出現的便是“仁宣之治”。

    明太祖朱元璋

    說到“仁宣之治”,顧名思義,自然便是由明宣宗朱高熾和明仁宗朱瞻基這對父子締造的,既然他們同樣也締造了大明盛世,那麼,自然便是可以與他們的兩位先祖相提並論的了。

    不過,明宣宗朱高熾呢,比較特殊,因為他在位的時間滿打滿算只有10個月左右,是明朝十六帝當中壽命最短的一位。

    可是,即便如此,也並不能夠阻止他成為一位賢德皇帝,因為他在位期間,主要推行了“發展生產,與民休息”的政策,這與他老爸朱棣在位時,動不動就發動戰爭討伐北方的瓦剌等少數民主政權是完全不一樣的。

    明成祖朱棣

    而且,他還做了一件在很大程度上平息民怨的事情,那就是,赦免了許多原本追隨過建文皇帝的舊臣,同時,也平反了許多明顯帶有濃厚的“政治犯”色彩的冤獄,許多苛政也被他一併廢除,這便使得當時的大明朝廷更得民心,同時也為“仁宣之治”的開創打下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說完“仁宗”,就再來看一看“宣宗”為開創盛世做了哪些事情?明宣宗“朱瞻基”一共在位了11年,他登基之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平定了他二叔漢王“朱高煦”發動的叛亂,翦除了皇室內部存在的這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接著,他就著手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

    政治方面,他將整頓吏治和財政制度放在了首位,同時,他還提升了“內閣”的地位,使“內閣”成為了掌控著所有國家大事的中央核心機構,在內閣官員任用方面,他提拔了當時有著“三楊”之稱的楊士奇、楊榮和楊溥三人,再加上蹇義和夏原吉等人,組成了大明內閣的核心班底。

    明仁宗朱高熾

    可以說,明宣宗“朱瞻基”是把當時朝廷當中最有才能,同時又最有使命感的一批官員放到了內閣當中,這樣就能確保整個國家的執行不會偏離軌道。

    經濟方面,他跟他老爸一樣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同時,也透過具體施行一些惠政來緩和地主階級與百姓之間的矛盾,使得大明在更加穩定的社會環境當中持續發展。

    最後,在對外關係方面,他下令徹底終止了“鄭和下西洋”這種大規模,同時也會消耗大量財物的航海活動,當然,雖然取消了航海活動,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外交活動以及海上貿易並未就此終止,當時的大明仍然是一個開發的國度。

    明宣宗朱瞻基

    除了航海之外,就是“對外戰爭”了,明宣宗在位期間,同樣也沒有主動發起大規模的戰爭,當然,這也取決於當時大明並不存在極為嚴重的“邊患”,要不然,大規模的戰爭自然就是在所難免的。

    國家不興兵作戰,外族也未興兵入侵,這同樣也給明朝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同樣,也能使得明宣宗在國內推行的所有政策全都落地生根,最終,大明王朝便在它發展的歷史上,出現了第三個高峰。

    說到這裡,就可以迴歸問題本身,不得不說,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也是大明王朝可以拿得出手的皇帝,應該就是實至名歸的了。

  • 6 # 一本夏聊歷史

    明朝奇葩皇帝很多,好皇帝也不少。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有著常人沒有的雄才大略。朱棣雖說得位不正,可也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事,過不壓功,在明朝歷史上是個有作為的皇帝。明朝有名的皇帝很多,有名的宦官也很多。有些皇帝並不是靠政績出名,而是靠太監出名,有意思吧!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確實殺了不少開國功臣,因為他知道江山來之不易,因此他要剪除對大明不利的勢力。設立錦衣衛,廢除宰相制度,建立內閣制度。錦衣衛後來衍生出東廠、西廠,朱元璋明確太監不能幹政,卻被他的後代們當作耳旁風。歷史有名的太監,明朝特多。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等。

    太監王振總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致使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大明差點滅亡。太監劉瑾讓明武宗玩得不亦樂乎,修建豹房。太監魏忠賢在明熹宗時期一手遮天。崇禎繼位後,魏忠賢被誅殺,崇禎做了17年皇帝,歷經了276年的大明王朝滅亡了

    在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明英宗朱祁鎮、明武宗朱厚照、明熹宗朱由校以及亡國之君明思宗朱由檢都算不上好皇帝。我們先來解讀幾個名詞,‘’仁宣之治‘’、‘’弘治中興‘’、‘’萬曆中興‘’。

    ‘’仁宣之治‘’是指明仁宗朱高熾和其子明宣宗朱瞻基時期的繁榮,雖說朱高熾在位不足十個月,但他任用賢良,廢除苛法,算個好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也是個相當不錯的皇帝。

    ‘’弘治中興‘’是指明孝宗朱祐樘統治時期的繁榮景象,明孝宗一生只有皇后一個女人,在歷史上絕無僅有,明孝宗也是個好皇帝。

    ‘’萬曆中興‘’是指明神宗朱翊鈞時期的繁榮景象,‘’萬曆中興‘’是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一手打造的,在張居正死後也就沒落了。萬曆皇帝雖有三大徵,可他卻近三十年不上朝,算上好皇帝。

    明朝十六個皇帝中,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是不錯的皇帝外,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祐樘、明世宗朱厚熜都是不錯的皇帝。 雖說明熹宗朱由校只喜歡木匠活、明武宗朱厚照喜歡玩耍。但明朝的皇帝都很有氣節,因此後人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來概括明朝皇帝,你認為明朝哪個皇帝不爺們呢?我覺得他們都是好樣的,分分鐘拿出手。

  • 7 # 玄坤文史

    似乎在很多人眼中,能被歌功頌德的皇帝只有開疆擴土,或是開創太平盛世的,很少會有人注意到那些守成之君。而事實上,任何一個封建王朝,最不能缺少的君王,恰恰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守成之君。

    明朝

    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繼任者朱高熾和朱瞻基兩代皇帝都十分傑出,朱元璋到朱棣的時代可以視為明朝的開拓期,一個王朝的發展雖然需要穩定的周邊環境,但持續的戰爭也會對內政造成很多負面的影響。

    朱高熾上臺後,明朝開始轉向內部發展,他試圖將發展重心往南方轉移,他為一些靖難之役後的冤假錯案平反,朱高熾雖然在位僅僅一年,但在朱棣北征時,朝中的政務幾乎都交給朱高熾處理,朱棣五次北征,這都離不開明朝內政的穩定,而出力最多的正是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駕崩後,朱瞻基繼位,朱瞻基也是位非常傑出的皇帝,上任後,很快就處理了朱高煦,朱高燧,鞏固了自己的統治,選用人才更是傑出,“三楊”就是在朱瞻基執政時期得到重用的,在宣德一朝的名臣還有郭璡、顧佐、夏原吉等人。

    在朱瞻基統治時期,開始讓宦官接受正規教育,目的是為了讓皇帝信得過的人,協助處理一些文書和朝中大臣聯絡,雖然這導致明朝多次出現宦官亂政的現象,但從朱瞻基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的最初目的還是為了加強皇權。

    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在行政上也進行了大力的改革,加強了監察機構的權力,這對整頓吏治,懲治貪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也是在宣德一朝,朝廷開始常態化派遣中央官員到地方進行"巡撫",來幫助皇帝瞭解掌握地方民情,這在後來“巡撫”成為了一個具體的職務。

    在朱瞻基執政期間,大力發展農業,減輕百姓稅賦,讓百姓修養生息,對周邊區域的國家,主要採取軍事威懾的手段,維持邊疆穩定,由於長期政局穩定,宣德一朝的商業貿易也逐漸繁榮起來,朝廷的稅賦也逐漸增加了。

    朱瞻基統治時期,是明朝社會穩定,政治清明,經濟復甦,綜合國力不斷上升的一個時期,打天下易,受江山難,朱瞻基的執政能力不弱於歷史上任何一位傑出的君王,對於百姓而言,其實最需要的正是向朱瞻基這樣的皇帝。

  • 8 # 榮耀歷史

    某公知詆譭明朝,吹捧清朝時,說明朝無明君,清朝無昏君,更有甚者說明朝是個“三無”產品,無明君,無賢臣,無良將,被網友噴得狗血淋頭。大明國祚近300年,若無明君、賢臣、良將的加持,難道是一直靠混日子苟延殘喘了300年?

    不算南明,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外,還有像開創“仁宣之治”的仁宗、宣宗,開創“弘治中興”的孝宗等等,但是有一位皇帝一直被我們低估,他的成就絕對位居前列,他就是憲宗朱見深,明朝第八位皇帝。

    提到朱見深,總是要和萬貞兒萬貴妃聯絡起來,這是一場由“戀母”情結引發的“曠古絕今”的愛情故事。

    朱見深的父皇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征瓦剌,結果土木堡之變,全軍覆沒,自己也被瓦剌人俘虜,為了保住大明基業,朝堂之上重新推舉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即景泰帝。

    明英宗的母親孫太后被迫同意朱祁鈺登基,但是她提出要求不能更換太子朱見深。朱祁鈺表面是答應了,但是從登基那一刻起,他就想著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徹底把大明江山變成自己的。孫太后也看出了朱祁鈺的想法,怕他暗害朱見深,於是把自己身邊最機靈的侍女萬貞兒派到朱見深身邊,照顧他的起居,保護他不受暗害。此時朱見深3歲,萬貞兒20歲!

    朱祁鈺最終還是沒能忍住,他廢掉朱見深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歷朝歷代,廢太子往往必死無疑,朱見深身邊的人都找各種藉口離開,只有萬貞兒始終陪伴著他,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他,陪他渡過了最艱難的廢太子生涯。這期間正是年幼的朱見深塑造世界觀的關鍵時候,萬貞兒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後來明英宗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重新成為皇帝,朱見深也被重新立為太子。朱見深要求立萬貞兒為太子妃,朱祁鎮氣得半死,這個比自己兒子大17歲的宮女,容貌平常,還是犯官之後,他真不明白自己的兒子看上萬貞兒哪一點。

    朱見深登基後,因為太后朝臣的阻力,萬貞兒沒能成為皇后,但是她的地位比皇后還要尊崇,因為她得到了朱見深全部的寵愛。正宮吳皇后看不過去了,教訓了萬貞兒,萬貞兒找朱見深哭訴,結果吳皇后就被廢了;萬貞兒生下了皇長子,朱見深立忙升其為貴妃,還親口答應立這個孩子為太子,可惜這個孩子沒有這個命,夭折了,萬貞兒也沒有再懷孕,她自己無法生孩子,也不讓別人生孩子,朱見深偶爾臨幸其他嬪妃,有了身孕也會被萬貞兒打掉,朱見深心知肚明,但是他對萬貞兒的愛已經超脫一切,就隨她胡作非為了。

    萬貞兒去世時,朱見深悲痛欲絕,他預言自己也快了,果然思念成疾,半年之後便駕崩了,時年41歲!

    那麼就是這樣一位看似用情至深,卻也頗為荒唐的皇帝,能拿得出手嗎?當然可以!

    因為朱見深施行仁政。他爹朱祁鎮不是一位好皇帝,土木堡事變之前任用宦官,朝綱混亂,復辟之後又濫殺于謙這樣的忠臣,趕走為朱祁鈺服務過的賢臣,沒有賢臣的輔佐,國家治理得一塌糊塗,荊襄地區流民起義,規模甚大。

    朱見深登基之後做了什麼?首先便是降低賦稅,全國免掉三分之一,與民休息,其次召回他父親趕走的商輅、李賢等良臣,朝堂風氣煥然一新。他充分肯定叔叔朱祁鈺在“北京保衛戰”中做出的貢獻,恢復了他的帝號,還下詔為于謙平反,公開承認于謙是英雄,是被冤枉的。對於規模龐大的荊襄流民,他一改前幾朝以剿為主的策略,改為以撫為主,對於頑固分子,堅決予以打擊,對於跟風的失地百姓,派遣大臣到荊襄地區主持分地,將百萬流民安頓下來,為禍明朝近百年的荊襄流民之亂就此平息。

    如此的仁政,時人都高呼“大明中興”!但是朱見深只有仁政嗎?他還有強人的一面。

    土木堡之變,大明精銳三大營全軍覆沒,整個明軍的脊樑被打穿,不復洪武永樂年間的氣勢,對蒙古人也是被動防禦。朱見深登基後,決定重振明軍氣勢,那麼他有沒有成功呢?這三件事情可以說明一切。

    朱見深時期,明軍開始主動出擊,打擊盤踞在河套地區的蒙古人,可是因為蒙古人機動性太強,明軍無法找到其準確位置,因此明朝大軍在河套地區到處搜查其下落,稱為“搜套”,不過蒙古人躲著明軍,所以“搜套”收效甚微,朱見深便下令在河套地區大規模修築長城。可以看得出,明軍已經恢復到仁宣時期,主動出擊。

    山海關外,女真人已經崛起,不再聽從大明管教,時常騷擾邊境。有一次女真人在他們首領董山的帶領下擄掠邊境,遇到了小股明軍,董山竟然滅了明軍,朱見深勃然大怒,調集大軍討伐女真,還向北韓發出調令,命北韓出兵配合,最後直搗建州女真老巢,擒獲董山斬首,董山是誰?他姓“愛新覺羅”,就是後來努爾哈赤的祖先。

    過了幾年後,又是女真人不聽話,老是挑起矛盾,朱見深決定“斬草除根”,發動了著名的“犁庭掃穴”,由名將朱永率領明軍進入關東,會同北韓軍隊五路出擊,對女真人展開“三光”政策,不留一個人,不留一棵樹,掘地三尺也要把女真人連根拔起,這便是犁庭掃穴,經過此役,女真的崛起之路硬生生被推遲了百年。

    再看看古人是如何評價朱見深的:

    憲宗早正儲位,中更多故,而踐阼之後,上景帝尊號,恤于謙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輅,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時際休明,朝多耆彥,帝能篤於任人,謹於天戒,蠲賦省刑,閭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於斯復見。顧以任用汪直,西廠橫恣,盜竊威柄,稔惡弄兵。夫明斷如帝而為所蔽惑,久而後覺,婦寺之禍固可畏哉。——《明史》

    恤飢察冤,求言課吏,先後史不絕書,而於胡僧幸閹斜封墨敕之濫,亦不能為帝掩也。當其時,朝多耆德,士敦踐履,上恬下熙,風淳政簡,稱明治者,首推成弘焉。而或有遺議,則在汪直、李孜省、繼曉輩蝕其一二,於全照無大損也。尺璧之瑕,烏足玷帝德哉!——《國榷》

    當然朱見深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君主,在位期間也有重用宦官,開設西廠的弊政,但是整體來看,這是一個頗有作為的皇帝,是拿得出手的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一共有多少天法定節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