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州同城
-
2 # 濤說精彩歷史
單論軍權,行軍大總管>節度使>都督;若考慮財權、行政權,節度使>行軍大總管>都督。安史之亂爆發後,皇帝不再相信武將,不設定行軍大總管這樣的“集團軍司令”。相州大戰九個節度使匯聚,最後卻由宦官魚朝恩擔任處置使,凌駕諸節度使之上。
1、首先,節度使>都督。節度使實授旌節,而都督沒有。而且,唐711年以後,節度使慢慢替代了都督,成為地方軍隊首長的代名詞。
唐玄宗老爹唐睿宗時候(景雲二年),因戰事緊張,以賀廷延嗣為“涼州都督並充河西節度使”,其中節度使實授旌節。
唐制,旌以專賞,節以專殺,可見節度使在李旦時候就有了地方的賞罰大權,並且還是雙旌雙節。
(唐河西節度《張議潮統軍出行圖》,請注意看圖中數量眾多的大旗、節杖)
2、其次,單論軍權(軍事管轄範圍),行軍大總管>節度使。但論及財權、行政權,節度使>>行軍大總管。
2.1 唐前期的行軍總管
在都督被比下去後,我們來看看行軍大總管——這個相當於今天集團軍司令或者方面軍司令的nb官職。
縱觀唐史,行軍大總管只存在於安史之亂前,擔任的人物有李靖、李勣、候君集、程知節等人,都是唐前期的名將。
但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皇帝對武將的不再信任。相州之戰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九大節度使兵合一處,對陣叛軍安慶緒,皇帝卻讓宦官魚朝恩擔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排程全軍,凌駕諸節度使之上。
(相州之戰,唐朝九大節度使群龍無首,最終失敗)
沒有了軍人總負責的方面軍司令,九大節度使各自為戰,最終六十萬唐兵不敵十三萬叛軍,尷尬落敗。
從以下唐朝初期、後期的行政區劃層級,也可以看出行軍總管級別比節度使高,位於“跨高層區劃”,即軍事管轄權範圍上,行軍總管>節度使。
2.2 節度使厲害的地方,在於軍政財三權合一
那麼節度使就全不如行軍大總管了嗎?不然,節度使最厲害的地方,在於軍政財三權合一,論財權、行政權這兩項,行軍大總管遠遠不如。
作為集團軍司令,“行軍大總管”臨時意味很重,一旦戰爭結束,下面士兵便各找各媽,最高領導還是自己的原來的都督、州刺史。行政、財政方面,也需要地方刺史、縣官的積極配合。
但節度使就不一樣了,唐睿宗設定初期,便同時擁有賞罰大權(都督達不到),是地方藩鎮的一把手,數州之地都得聽他的;唐玄宗末期更是"軍政財三權合一”,根本不把地方州縣的刺史、縣官放在眼裡;唐晚期節度使更成了土皇帝的代名詞。
所以,唐中晚期節度使禍害極大,出現了“藩鎮割據”的毒瘤。其中尤其以河朔三鎮為代表,這種割據狀態是行軍大總管所做不到的。
-
3 # 棒槌襖襖
唐王朝存在了二百九十年,其軍隊高階官員先後經歷了大總管、都督到節度使的演變。從品秩和權力大小來考量,應該是節度使最大,都督次之,大總管最小。
先說大總管。唐朝初期,沿襲西魏、北周、隋朝的府兵之制。府兵之制的基本特點就是“寓兵於農”,百姓平時務農,戰時為兵。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將天下分為十道,共有六百三十四折衝府。每府設定折衝都尉和果毅都尉,管領適齡丁夫千人左右,於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戰時抽調從軍。並且在中央設立十六衛,分別是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每衛有大將軍一人,正三品;將軍一人,從三品,這些衛率將軍平時隨朝侍駕,發生戰爭時,奉旨以行軍大總管的名義帶領若干府兵出征。戰事結束後,取消大總管名號,仍以衛率將軍官銜入朝為臣,府兵受賞賜後返回原先所隸軍府。所以,大總管是正三品或從三品。再說都督。唐代以州為基本行政機構,除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地區或城市稱為府之外,還在不少地區設定羈縻府州。靠近邊境的府州設立大都督府或都督府,以控御邊疆,安撫少數民族部落。據《新唐書 兵志》記載:大都督府置都督一人,從二品;長史一人,從三品;司馬二人,從四品下。下都督府置都督一人,從三品;別駕一人,從四品下;長史一人,從五品上;司馬一人,從五品下。所以,都督是從二品或從三品。最後說節度使。唐朝中後期,府兵制漸漸廢止,改成了募兵制。唐睿宗李旦委派親信大臣,率領朝廷所募士兵出任邊疆地區的節度使,統帥一方軍隊。節度使到地方以後,可以利用當地的賦稅私自招募軍隊,實力逐漸壯大,就形成了“藩鎮割據”之勢。節度使不但掌握軍隊,還控制了自己防區內的民政、財政和官吏任免。到唐朝後期,節度使一職基本上已經屬於世襲制了,可以傳給子弟,朝廷無力干涉。唐王朝為籠絡各節度使,不斷為他們加官進爵。資深的節度使一般都有兼中書令、兼尚書僕射、兼侍中的頭銜;資歷較輕的節度使兼六部尚書的職銜。中書令、尚書僕射、侍中是中央三省的長官,品級都是正二品;六部尚書品級為正三品。所以,節度使應該是正二品或正三品。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有唐一代,節度使無論從品秩還是實權來說,都是最厲害的。唐朝滅亡以後,五代十國幾乎所有的皇帝和國王,都是由節度使起家。其官職大小由此可見一斑。
-
4 # 香茗史館
唐朝之所以強盛,與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分不開,而都督、節度使、行軍大總管便是唐朝常見的三種軍事官職,其中都督和節度使更類似於現代的軍區司令,不同之處在於都督職權較輕,而節度使則職權更重,且在掌握民政和財政之後成尾大不掉之勢;而行軍總管(大總管)則是戰時的軍事最高長官,不過卻是臨時職位,戰爭結束後便予以撤銷。我們分別來介紹:
都督:唐初設都督府,以都督(大都督)為主官唐朝的都督府其實源自於前朝的總管府,隋煬帝廢除總管府之後,唐高祖於武德初年又將其恢復,不久後改名為都督府,一般設置於“緣邊鎮守及襟帶之地”,即容易爆發軍事衝突的地區。
唐朝的都督府最初分為兩類,其中管理十州以上的為大都督府,不滿十州的稱為都督府,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進一步細分,戶滿兩萬以上的為中都督府,不滿兩萬的為下都督府。都督府設都督1人,其中大都督府為從二品,中都督府為正三品,下都督府為從三品。不過,大都督一般由親王遙領,而平時以長史代理其職。
唐代都督職權較輕,雖加使持節之號,但並不真正賜節,且從貞觀元年(627年)開始,內地的都督府便大多被裁撤了。景雲二年(711年)時,唐睿宗曾想要在全國(除京畿、都畿外)設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糾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惡,但也並未真正施行。
安史之亂後,邊關要地的都督府雖然並未明令廢除,但大多已成空名,就連其下屬官員長史、別駕也不常設,司馬則僅存其名,實際上已經成為了閒散官員。
節度使:初為軍事長官,掌握財政、行政後開始尾大不掉唐太宗去世以後,唐朝開始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為防止各地少數民族侵擾邊境,唐朝從長壽元年(692年)開始在邊關要地構築防禦工事、駐紮軍隊,景雲二年(711年)朝廷以賀廷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實授旌節,從此節度使代替都督,成為地方最高的軍事長官。
唐高宗以後,由於土地兼併日益嚴重,隨著均田制的崩壞,府兵制也隨之開始崩潰,隨著府兵逃散日益嚴重,以致士兵缺員嚴重,徵防難以調發。於是從開元十一年(723年)開始,募兵制逐步開始取代府兵制,到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時,各節度使麾下的軍隊基本都變成了募兵,而這些士兵由於身家性命和官職升遷全部掌握在節度使手中,導致他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節度使開始逐步掌握軍權。
而隨著邊境的駐軍越來越多,朝廷的後勤供應已經很難予以滿足,於是朝廷開始允許各地駐軍開墾農田,從而一定程度上實現自給自足,最初軍屯糧食還由朝廷統一調配,但之後為了便於邊軍作戰,朝廷不得不將包括軍屯糧食在內的防區財政權逐步交給了各地節度使,甚至連防區內食鹽資源的管理權都交給了地方軍隊,如此一來節度使又開始掌握了財政權。
隋唐以來,由於府、州等一級行政區太多,為便於管理,唐朝將全國劃分為若干道,由朝廷派風俗使、黜陟使、巡察使、巡按使、按撫使、存撫使、採訪處置使等到各道巡察,到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各道採訪使已經逐步成為常設機構,主要負責監察本道刑獄和地方州縣官吏,處置使則有便宜從事的大權。後來,為了降低各地官員對軍事行動的掣肘,從天寶中期開始,各地節度使開始兼領採訪使,結果導致節度使又掌握了轄區內的行政權。
從後太宗時代到天寶年間,隨著節度使一步步掌握軍事、行政和財政,各地節度使幾乎已經成為了國中之國,而在安史之亂後,隨著中央朝廷的持續衰敗,各地節度使更是徹底擺脫了朝廷的掣肘,進而為唐末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亂局埋下了隱患。
行軍總管:戰時軍事最高指揮官,但只是臨時職位行軍總管源於北周時初設,乃是戰時的軍隊主帥,如《周書·宣帝紀》有載“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為行軍元帥,率行軍總管杞國公亮、郕國公梁士彥以伐陳”,隋唐兩朝沿用此制。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行軍總管、行軍大總管只是臨時官職,往往在戰時以大臣充任,專門負責率領大軍出戰,而戰爭結束後,便又予以撤銷。
例如貞觀十三年(639)十二月,唐朝討伐高昌,唐太宗以吏部尚書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薛萬均、鐵勒將領契苾何力副之,合兵15萬西征。又如顯慶二年(657)正月,唐朝第三次攻打西突厥,便以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燕然都護任雅相、回紇婆閏副之,率步騎10餘萬出金山北。
不過,行軍總管、行軍大總管這種稱呼大多出現在唐初,唐朝中期以後便已經很少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節度使和元帥等職務。
如上所述,我認為應該是行軍大總管、都督、節度使三者的關係應該是節度使>都督>行軍大總管。
-
5 # 尚宮女史
唐朝時期的軍事活動比較多,因此軍事方面的官職也比較多,比較著名的有大總管、都督和節度使等。很不多分不清這三者之間的區別,究竟哪一個官職更大一些。
實際上,這三者放在一起比較是不太合適的,首先來說,行軍大總管這個官職,端看“行軍”二字就知道,它是戰時的一種官職,也就是說是暫時性的一種官職。
而且就這三種官職在唐朝的發展來看,節度使是伴隨著行軍大總管和都督的沒落而產生、發展和強大起來的,以至於後來擁兵自重,造成部分藩鎮格局。
三者之間,單純就軍權來說:行軍大總管權力最大,官職最大,節度使次之,都督最小。如果看綜合權力,則節度使的權力是最大的,要不也不會在安史之亂中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行軍大總管:行軍大總管是戰時的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現在的集團軍或者方面軍的總司令,負責統管參與該戰的所有軍隊。行軍大總管是唐初任命較為頻繁的一個官職,多為貞觀年間李世民任命,其下還有行軍總管。
比如貞觀九年,李靖被任命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領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彥和高甑生的各道行軍總管攻打土谷渾。
再比如貞觀十八年,李勣被任命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水陸並進攻打高句麗,這是李世民第一次下令攻打高句麗,他自己於第二年的春天御駕親征。
除此之外,侯君集、程知節都曾在戰時被任命為行軍大總管,領軍出征。不過等到戰爭結束,他們就會回到各自的崗位上去,不再擔任行軍大總管。因此縱然行軍大總管權力很大,但也只是臨時選調派遣,並不是固定的一個官職。
正如《新唐書》所說:“行軍征討曰大總管,在其本道曰大都督。”
都督:都督府是唐朝時期的地方行政機構,起自前朝的總管府,都督府最高長官為都督,其職責就是都督諸州軍事,為地方軍事長官。而按照都督府的等級不同又有大都督、中都督和下都督,其區別就是所領的州數不同,兵力不同。
甚至大都督和中都督、下都督存在上下級關係。其中大都督在唐初為從二品官職,中都督為正三品官職,下都督為從三品官職。
就大都督來說,唐初為了防止武將專權,大都督一般由親王或者皇親國戚來擔任,多半是遙領,通常不負責具體的都督府事務,而其副手即大都督府長史則有正兒八經的武將擔任,也是都督府的具體負責人,其品級為從三品。
比如貞觀年間,晉王李治遙領幷州大都督,而李勣則為幷州大都督府長史,負責具體的幷州軍事事務。無論是大都督、中都督或者他們的副手,其實都不可能握有實際的兵權,這和唐初的軍事制度很有關係,唐朝延續前朝的府兵制。
大都督也好,中都督也好,手中並沒有那麼多兵力,兵權都在皇帝手中。唐初設十道約六百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三等,上等有1200人,中等1000人,下等800人,這些人組成了全國的府兵。他們主要有兩個任務,一是輪番宿衛京師,二是戰時被抽調出徵。
平時的話就是農忙時節回家參與農忙,農閒時節在折衝府參加訓練,所以即便是大都督,也並不真正擁有這些兵力,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擁兵自重的情況發生。
但這種情況只存在於唐初,隨著戰爭形式的轉變,國內的戰爭基本不再存在,主要集中於邊境與外藩的戰爭。所以內地的很多都督都已經裁撤了,只有邊境地區的依舊存在,並且這種存在逐漸發生了轉變。
尤其是八世紀開始,府兵制受到了衝擊,逐漸被募兵制替代,而大總管也好,大都督也好,都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節度使的強悍崛起。
節度使:節度使最早是使持節的都督,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節度使的權力要大於都督。根據《新唐書》所載:“自高宗永徽以後,都督帶使持節者,始謂之節度使,猶猶未以名官。”
高宗開始,戰爭形式就發生了改變,由太宗朝的戰略進攻開始往戰略防禦轉變,隨之改變的就是邊鎮的兵力部署情況。
我們知道,貞觀時期的對外戰爭多是主動發起的,真正出戰之前需要調集各折衝府的府兵,還要臨時徵集兵力,才能組成一支強大的集團軍,而行軍大總管一般又是戰時臨時由皇帝選擇的,後期還要進行戰爭的各種準備工作,才能真正開始一場對外大戰。
但隨著局勢的改變,對外主要是防禦外藩的進攻以及隨時準備突襲,因此在邊境就需要常備軍的存在,這些常備軍多是在當地直接招募的,而非各地輪番戍邊的府兵,由此府兵制逐漸沒落,而募兵制逐漸興起。
既然有常備軍戍邊,就有專門的軍事長官負責管理,節度使因此應運而生,最開始,節度使也是臨時性質的,由使持節的都督臨時擔任,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更好地滿足戰爭的需要,節度使成為一種正式的職業。
“景雲二年,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這是節度使成為正式職業的開始,到了唐玄宗時期,為了應對邊境隨時發生的大規模戰爭,唐玄宗給了節度使越來越大的權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以佈列天下。”
節度使由此成為握有軍、政、財權的地方大佬,相當於土皇帝了。這本來是為了方便邊境的戰爭需要,但隨著節度使制度的成熟,節度使在邊鎮的權力越來越大,兵員都他自己招募,很大程度上都是他的私兵,這與朝廷的正規軍是有很大區別的。
安史之亂髮生的時候,各地的節度使兵力近五十萬,而正規軍不到二十萬。安史之亂之後,河朔三鎮割據,成為唐王朝半獨立的存在,其他的節度使雖然沒有割據,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謀求某些方面的獨立,因此,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割據是很嚴重的,幾乎拖垮了整個唐王朝。
而在整個唐朝中後期,行軍大總管和都督等並沒有被裁撤,只不過基本是是廢置了。在節度使強大的權力和皇帝對武將的不信任之下,行軍大總管不再設定,而都督也名存實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758年,郭子儀、李光弼等九大節度使領兵六十萬攻打安慶緒,結果唐肅宗不信任武將,以至於不肯選出一人做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節度使,反而讓宦官魚朝恩做觀軍容宣慰使,讓外行對內行指手畫腳,致使大家各自為政,一陣大風就把唐軍折騰的夠嗆,也難怪安史之亂能持續那麼久的時間了。
回覆列表
【唐朝時期節度使、都督、大總管哪個權利大?】
唐朝前期毫無疑問行軍大總管的權利最大!中後期節度使的權利最大!這個權利的分水嶺就是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前!節度使雖然存在!但是大唐中央王朝的權威不容窺視,也沒人敢挑釁大唐帝國!各地節度使也僅僅是朝廷的地方官而已,朝廷一道聖旨能把節度使調回朝廷也可以把節度使調到其它軍鎮!
但是“安史之亂”後,各地節度使看到了朝廷的昏庸無能,認為朝廷軟弱可欺,紛紛開始擁兵自重,到後期,朝廷只能依附於少數擁兵自重的節度使才能勉強生存下去!各地節度使也就在大唐帝國滅亡後形成了十國勢力範圍!
至於大總管!這個權利太大,遠遠在當時節度使之上!舉例:大總管相當於現在的戰區司令!在全國進去戰爭體制後,可以調動戰區內的一切資源和力量!而節度使相當於各省的軍區司令,是戰區單位的下屬單位!大總管在唐朝一般也只有戰時才任命!例如:蔥山道行軍大總管,嶺南道行軍大總管等!而節度使是常設建制,例如:范陽節度使,安國軍節度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