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禮古貨運故事

    種植黃花菜割葉有什麼好處?黃花菜割葉有什麼害處?以下耕種幫就作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割葉指春苗經抽莛、開花,於採收完畢後把殘留的枯莛、老葉全部割除,促其早發冬苗。方法是黃花菜採收結束後 ...

     種植黃花菜割葉有什麼好處?黃花菜割葉有什麼害處?以下耕種幫就作簡單介紹

    一,割葉指春苗經抽莛、開花,於採收完畢後把殘留的枯莛、老葉全部割除,促其早發冬苗。方法是黃花菜採收結束後,立即將其從地面以上3~6釐米處割除。留茬過短,損傷隱芽;過長又會過多地消耗植株的養分。

      有人認為早割葉是促進冬苗早發、多分櫱的重要措施,中國南方對此非常重視。陝西大荔伏耕前無割葉習慣,都是讓其自然枯死。安徽也是要到霜降,當其枯死後再把花莛拔除,用鐵鏟 從地表剷除桔死的葉叢。

    二,透過割葉後雖能促進新芽萌發,但北方地區夏季一般雨少,葉部病害不甚嚴重,黃花菜採收完畢後葉叢仍很健旺,是否需要割葉尚待研究。江西省新建縣1978年曾試行割葉,證明割葉對黃花菜的生長髮育及產量等都有害, 割葉愈早,不良的影響愈大。所以應當加強採收前後葉片保護,防止提前老化枯黃

    三,割葉指春苗經抽莛、開花,於採收完畢後把殘留的枯莛、老葉全部割除,促其早發冬苗。方法是黃花菜採收結束後,立即將其從地面以上3~6釐米處割除。留茬過短,損傷隱芽;過長又會過多地消耗植株的養分。

    有人認為早割葉是促進冬苗早發、多分櫱的重要措施,中國南方對此非常重視。陝西大荔伏耕前無割葉習慣,都是讓其自然枯死。安徽也是要到霜降,當其枯死後再把花莛拔除,用鐵鏟 從地表剷除桔死的葉叢。

    [黃花菜種植技術] 黃花菜開花有什麼特點?

      黃花菜開花怎麼樣?黃花菜的花長怎麼樣?黃花菜一般在什麼時候開花?以下耕種幫種植網就作簡單介紹

    一,黃花菜的春苗長到5~6月間從葉叢中抽生花苔(俗稱“抽箭”),花苔項端分生側枝,其上著生花蕾,成傘狀花序,能陸續發生花蕾,花期可持續數十天。花蕾表面可分泌蜜汁,多數品種的花蕾於傍晚開放。二,黃花菜的花薹由葉叢中抽出,頂端生總狀或假二歧狀圓錐花序,有花枝4~8個,花蕾長約13~15釐米。每一花薹陸續開20~60朵花。花蕾的多少與品種和栽培技術等有關。花梗的粗細及結構與採收的難易有關,凡花梗粗壯,花與花蕾連線處凹陷不明顯的,較難採收。花梗細,凹陷明顯的,摘採容易。分枝處有披針形苞片,分枝上著生單花。花被基部合生呈筒狀,上部分裂為6瓣,子房3室分內外兩層,外層3瓣窄而厚,綠黃色或帶褐尖,內層3瓣寬而薄,淡黃、黃綠或黃色。雄蕊6枚,三強三弱,花葯隨品種不同為黃色,褐色或柴紫色。雌蕊1枚,復雌蕊一枚,長於雄蕊,三心皮,上位花,中抽胎座,胚珠倒生,常異花授粉。

  • 2 # 寧寧說的話

    題主所說的“割葉”就是典型的“切片種植”了,這個不管是大面積還是小面積種植當中都是可以用到的,題主又問到有哪些好處與壞處,自然是好處要遠大於壞處的,不然很多農戶怎麼會使用此類方式呢?這在我們甘肅平涼農村裡面很是常見。

    關鍵詞:黃花菜 割葉 好壞處

    首先種植黃花菜是需要割葉子的,這就是典型的分株切片的移栽了,這也正符合了黃花菜可以完全分開植株來繁殖的特性,使得在農村裡面種植的很多,分佈較為廣泛,不管是山坡地還是川地都有它的身影。

    至於割葉的好處與壞處,我在這裡就分別來根據實際的種植生長情況來說明,原則還是那樣,很明顯是好處要大於壞處的。

    黃花菜割葉種植的好處有:

    1、直接符合黃花菜分株種植的特性,可以適應大小面積與規模的種植,可以幫助有限的植株最大程度的分株移栽,特別是像我家蘋果園裡面所種植的黃花菜,這樣做的話,還是很省時省力的。

    2、有利於控制種植黃花菜的密度,割掉的葉子首先是乾枯死掉和太長的,這樣移栽起來一是方便,二是很容易把握其移栽的密度。這就和我們家那邊在農曆十一月移栽大蔥時候割葉子的做法是一樣的,那麼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把乾枯的長葉子給割掉,從而加快新的出苗速度。

    3、割葉說實話在我們老家那邊不是怎麼常見,但是我家就這樣做過一兩次,特別是在春季分株移栽的時候是完全可以這樣去做的。

    注意我在前面3點所說的是在分株移栽上面的好處,這點還是很重要很常見的,那麼至於題目當中所說“種植割葉”的好處。

    4、一般多是在秋後進行割葉的工作,說白了就是“騰地方,清理菜園子”,特別是有一些比較愛乾淨的農戶,到了霜降節氣前後,這地裡面的黃花菜葉子乾枯掉之後就會直接割葉子,當然也是完全可以做的。

    5、加快越冬的適應性,從而在來年的春天裡面加快其發芽的速度與質量,因為這黃花菜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所以割葉子也是一種符合其植物生長特性的操作了。

    6、可以保持被種植土壤裡面的養分受到不必要的消耗,在我看來這個做法表現在這個方面是有一些多此一舉了,本來到了秋後裡面,這黃花菜就完成了今年的生長任務,也就進入到了冬眠裡面,所以也不存在消耗養分一說,當然有的人是尋求一種習慣性的安慰,也算是一種好處吧。

    黃花菜割葉種植的壞處有:

    1、如果是在春季進行割葉子的話,很可能是會增加一些病蟲害感染的,特別是在種植面積比較大的時候,建議不要這樣去做,特別是在這個時間段裡面。

    2、不怎麼有利於黃花菜植株的長高,雖然是加快了發芽速度,但是整體的植株茂盛性似乎沒有以前沒有割葉子時候的好一些了。

    3、不能為了割葉而割葉,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做,沒有做過的話,一定不要勉強,這個也是壞處之一。

    總結

    種植黃花菜是可以割葉子的,不過在我甘肅平涼農村家裡面是在黃花菜到了秋後收穫完畢,今年不再開花的基礎上面去做的, 並不是在生長當中這樣去做,所以在正確的做法之下,這好處是肯定大於壞處的。

  • 3 # 鄉村似歌

    一、黃花菜生長的基本特性

    1、黃花菜種植1年,可以連續收穫15年以上,在一般的栽培水平下,畝產乾花可達100公斤左右。

    2、黃花菜每年的2月底3月初進入萌芽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進入抽薹期,於6月下旬至8月初為開花期,進入開花采收期,歷時30天左右。

    3、黃花菜經過採收後就進入了枯葉期(18天左右),也就進入了黃花菜的秋季管理時期,8月上旬至秋季初霜前為秋季展葉期(髮根分櫱的秋苗生長期),霜後到翌年1月為冬季休眠期。

    二、黃花菜種植過程中要不要割葉?

    ②這種拔枯稈割老葉可促進秋苗發棵,增加翌年花枝數,能顯著提高黃花菜產量;同時把地頭和四周的雜草除淨,連同黃花菜的病葉一起集中燒成泥灰,這樣既能消滅病蟲源,又能增加肥源。  

    ②秋季黃花菜進入第2次排芽展葉,第2次的排芽和展葉與來年的產量密切相關,如做好秋葉管理工作,則能為次年的豐產奠定堅石的基礎。

    三、黃花菜割掉秋葉的害處及秋葉的管理

    1、割秋葉的害處或不割秋葉的好處。①黃花菜一年抽發春苗和秋苗,2次出現苗葉。秋天發苗是在黃花菜採收完畢後的秋天開始的,到冬季霜降後停止生長,苗葉枯亡。看到這些情況,我們有的種植戶會認為,這秋苗既不抽薹,又不結蕾,有的人就一次或者是多次割掉秋葉作為豬飼料等。也有的人就放任牲畜踐踏,不去好好管理,就不再施肥,不防治病蟲害。殊不知,這樣一來,黃花菜蔸部不僅不能積聚養分促進分櫱萌芽,而且還會把原有的養分消耗殆盡,極不利於苗蔸抗寒越冬,嚴重影響來年黃花菜的產量和品質。

    ②黃花菜的秋葉割得愈早,不良的影響愈大。多次試驗表明,頭年割苗次數越多,次年黃花菜的產量減產越大,一般會減產60%左右。同時在施肥、澆水和用藥等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對100蔸5年生黃花菜進行不割秋苗與連續割除3次的秋苗(割苗後10天左右長出的嫩苗又割掉)的對比試驗,不割的最長葉增長11釐米左右,葉多寬0.26釐米,每株葉數多2片左右,10株分櫱多2株左右,抽薹率增加18%左右。

    2、在秋後至越冬前夕,黃花菜蔸部萌發出蔥綠的秋苗不僅有用,而且對來年黃花菜植株健壯與否和產量高低起著重要作用。秋苗階段又是植株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有機養分的重要時期,也是充實根部的重要時期。黃花菜秋苗生長愈旺盛,製造和積累的有機養料愈多,來年春苗便發得更快而齊,且葉片寬大肥壯。

    3、黃花菜秋葉的管理應加強培育與保護。①為了使黃花菜秋苗生長健壯,應在秋苗萌發前夕施用1次秋苗肥,每畝用300公斤左右人糞尿或豬糞尿兌水淋蔸。

    ②秋季多旱,應適當引水灌溉,保證秋苗生長對水分的需要。

    ④讓秋苗早生快發,迅速達到一定的綠葉面積進行光合作用,累積營養物質輸送到根部儲存。在割老葉的同時,全面覆蓋一遍土壤,取土培蔸,以保證黃花菜能夠度過寒冷的冬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肚子怎麼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