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小百科全書

    按照常理來講,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這段大混亂歷史時期,真正的正統就只有漢獻帝。雖然當時各路軍閥紛爭不斷,漢室衰弱到了極點。但畢竟漢室沒有滅亡,所以正統就只有漢獻帝而已。但漢獻帝這個國家的正統主人卻一直受制於曹魏,成為了曹魏指揮棒下的傀儡。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講,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當時並沒有正統。在正統漢獻帝受制於人的情況下,其他各路諸侯統統都是軍閥。正所謂“天子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當蜀漢、曹魏、東吳三大陣營建立後,為了彰顯自身政權的合法性,三方各自都表示自己一方才是最正統的政權。但顯然東吳是最沒有底氣的。首先曹魏方面,因為曹丕的魏政權是從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手中禪讓過來的。所以曹魏政權一直以來都以自身為三國正統而自居。事實上也是如此!雖然曹魏傀儡了漢獻帝,並且強迫了漢獻帝禪讓皇位,但這都無關大局。大局就是曹丕接手了漢朝國祚。別管曹丕的手段如何卑鄙,但從大義上講,曹魏確實最為正統。這也是曹魏最大的優勢之一。

    蜀漢方面雖然沒有曹魏那麼大的優勢,但其也具備了相當一部分優勢。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這一層身份在漢朝還存在時,並沒有顯得多關鍵。但在漢室滅亡後劉備漢室宗親就顯得喜歡重要了。本來曹魏合理合法繼承了漢室江山,蜀漢和東吳就成了反叛勢力。但劉備有了漢室宗親這個身份後,他就可以藉口曹魏篡漢,自己是漢室宗族的延續。以這個理由來建立政權對抗曹魏。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曹丕稱帝后,劉備可以立馬稱帝,因為名正言順。

    反觀東吳就有些尷尬了。東吳既沒有掌握漢獻帝這張王牌,他也沒有漢室血脈。從頭至尾孫氏只不過是漢室的臣子。東吳想要建立政權難度很大,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曹丕稱帝后,孫權先是對曹魏表示了效忠。直到曹丕稱帝九年後才有了稱帝自立的機會。但歷史上對於蜀漢和曹魏政權的合法性並沒有過多的解釋,東吳則被詬病了許久。

    在史料記載上為何會把曹魏歸為三國正統呢?一方面就是因為曹丕的魏政權是由漢獻帝禪讓的,屬於傳承。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卻是因為,晉朝是篡魏建立而來的。所以晉朝必須要承認魏政權的合法性。否則晉朝不也成了偽政權了嘛。但最最重要的還是“成王敗寇”。這才是唯一的真理。

  • 2 # 唐不三不四藏

    魏蜀吳你支援哪家的“孝道”,哪家就是正統!

    漢朝宣揚以“孝”治天下,天子的諡號前面都會帶一個“孝”字,孝文帝,孝武帝。整個社會體系都是以“孝”為最高意識形態。在家裡子女要孝順父母,進入社會要效忠天子,考察推薦人才也是“舉孝廉”。

    天子是誰?是上天指定在人間的代言人,上天的兒子。兒子要孝順父母,天子就要孝順上天。

    什麼才叫孝順?

    我們知道古人常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什麼無後是最大的不孝呢?我們還知道“無後”還有一種說法,叫做“斷了香火”,在古時候有地位的有權勢的人都會為自己的祖先建一個祠堂,裡面供奉著祖先的排位,只要家族子嗣繁盛,那祠堂的香火就不會斷,一旦“無後”了,那就沒有後人為祖先祭祀延續香火了,也就絕嗣了,所以“無後”就等於“斷了香火”等於“絕嗣”。

    現在再看看天子作為上天的兒子,他需要為上天延續香火,怎麼延續?就是要讓自己的統治有延續性,不能中斷,自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為天延續香火。

    所以“以孝道治天下”,是要讓天下一直有皇帝!

    那好三國時期,魏蜀吳誰才能代表正統來為上天延續香火呢?

    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是要漢獻帝把祭天的權利移交給自己;劉備稱帝,是說曹丕沒有祭天的資格,只有自己作為漢室宗親,有義務承擔起讓漢朝不斷香火的重任,這既是對漢朝皇族最大的盡孝,也是對上天最大的盡孝;孫權就比較直接,說漢朝和上天的關係已經中斷了,但上天又必須被人祭祀,誰才有這個資格呢?既然上天給我降下這麼多祥瑞,顯然是把資格給我了,那我就義不容辭好了。

    他們三家各說各話,但只能有一個人有資格來“敬孝”,誰有資格就看你處在什麼位置去看,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答案。陳壽寫《三國志》必須要站在本朝的立場去寫,認可曹魏的正統,曹操作為本紀,而劉備孫權只是傳的級別。所以誰拿到了正統資格,誰就有了號令天下的正義性,而三國時期,給了後朝後代三種不同的正統性解決方案。

    所以我們在中國的歷史記載和小說演義裡,能看到以不同正營為正統的描述,也就是三國誰的正統性解決方案,最能匹配當時的歷史環境,就尊誰貶另兩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正確認識全域旅遊,全域旅遊規劃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