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派三叔

    朱棣沒有殺投降自己的人。盛庸、鐵鉉、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些都是不投降朱棣的建文遺臣,所以全部都被誅殺了。其中方孝孺最慘,被株十族。

    朱棣攻取南京後,對於那些不肯歸附自己的大臣嚴加懲治,無所不用其極。建文帝削藩的主要謀士黃子澄,先被砍去雙手、雙腿,然後方將其殺死,齊泰亦被“族誅”。朱棣對抵抗最為堅決的鐵鉉非常憤恨,命人割下了他的耳鼻後才將其殺死,妻女充為官妓。禮部尚書陳迪和兒子等六人同日就刑,朱棣在行刑前將陳迪兒子的耳鼻割下煮熟讓陳迪吃掉,並問味道如 何。陳迪沒有懼色,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鮮美無比”,坦然就刑。

    這些事件中,以方孝孺的“誅十族”最為慘烈。方孝孺是當時最有名的讀書人,就連姚廣孝也向成祖為其求情。成祖召方孝孺為其寫即位詔,方孝孺堅決不從。朱棣以死相威脅,自己 的性命不要了,難道還不顧及九族嗎?方孝孺大義凜然,朗聲回答“便十族奈我何”。成祖 盛怒,將其滅門十族。自古以來,最嚴厲的莫過於誅九族,從來沒有誅十族的先例。方孝孺一案,成祖可是開了先河,空前絕後。所謂十族,就是在九族之外將朋友門生牽連在 內。不久之後,朱棣又興“瓜蔓抄”。景清在成祖登基後並沒有馬上殉節,而是委身於朝班很長 時間。一天,他身穿緋衣,暗藏利刃,準備行刺朱棣。朱棣見其神色異常,命人搜身,得到 利刃。景清當庭辱罵朱棣,不屈而死。朱棣命人將他剝皮實草,繫於長安門示眾,並令用鐵刷子將景清的肉一層層刷下,還把骨頭打碎。他還不解氣,將其滅族,街坊鄰居也受到了牽連,後來乃至於和景清稍有些關係的人都被殺,猶如瓜之蔓,牽連甚廣,許多無辜的人慘遭橫禍。

    對於迎附自已的二十四人,朱棣沒有殺怎可能不殺?如果對方幹掉了己方將領,不殺怎麼安撫該將領的手下?自古至今,凡是抵抗越強的地方,被攻下來後往往屠城。不過,被俘之後,殺不殺的,不都靠人解釋嘛!凡是被殺的都可以說成不識時務,抵抗到底的,統治者稱為亂臣賊子(不服自己統治的不都這稱呼?),沒殺的就可以說是投降的。

    可到底誰是真正抵抗,真正投降,估計還得問其本人,歷史是別人寫的!朱棣是什麼人?!滅十族的啊!!怎麼能不殺!後來派鄭和出海,其實也是為了追殺那誰誰誰,,,這才有了鄭和七下西洋,,,殺了...平安、盛庸、鐵玄都殺了。只是先後問題。 因為他是後期殺的,一個一個來。比如平安就是在後來普查監獄的時候朱棣問“平保兒在否?”時殺的。

  • 2 # 珞珈山下話青史

    投降的如盛庸,李景隆都沒有被處死。

    忠貞不屈的大臣,在建文帝自焚後,依然不屈的抵抗著。如黃子澄,方孝儒等,有他們特殊的方式堅持抵抗。

    兵部尚書齊泰,被捕之後不屈被殺,株連九族。

    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被捕之後抗辯不屈,被處以磔刑(將身體肢解分裂的酷刑),株連九族。

    文學博士方孝孺,被誅十族。並且每抓到一人便帶到方孝孺眼前並殺死,以在精神上折磨方孝孺。最後捕到873人,全部殺死。其餘被髮配邊疆充當苦役者,不計其數。

    兵部尚書鐵鉉,被帶進皇宮時背對朱棣面向青天,朱棣令其回頭,鐵鉉不睬,被割掉耳鼻,又割了其肉,將肉燒過以後塞入鐵鉉口,朱棣連問:“甘否?”鐵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最後被磔而死。

    禮部尚書陳迪,其子鳳山、丹山等6人被捉來處以磔刑,劊子手將鳳山的鼻舌割下強塞給陳迪吃在,最後被凌遲處死。宗親780人被髮配邊疆。

    刑部尚書暴昭,被捕後不屈,被處以磔刑而死。

    戶部侍郎卓敬,被斬首,滅三族。

    吏部侍郎練子寧,被斷其舌,磔死。宗族棄市者151人,九族之親被抄滅戍遠方者又數百人。

    左僉都御史景清,剝其皮,草櫝之,碎磔其骨肉於長安門外。

    大理寺卿相胡閏,被打落其齒後縊殺,還用灰蠡水浸泡其屍,剝下皮,掛在武動坊。

    他們是中華民族鐵的長城,應該被尊重。

  • 3 # HannibalLecter

    這個答案可能比較血腥。

    公元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焚宮自盡,朱棣即位,殘殺寧死不屈大臣一百二十餘人,史稱壬午殉難。

    先說一下結局比較好的:

    盛庸,靖難之役平叛中央軍主要將領,與朱棣的叛軍周旋了四年,曾經挫敗過叛軍,在朱棣攻入南京後投降。當時沒有被殺,後來辭官歸隱,但是被人誣陷,最後自殺。

    耿炳文,曾經跟隨徐達、常遇春等開國大將一起打天下,靖難之役唯一拿得出手的中央軍主要將領,官至大將軍,長興候。作為老將,正面抵抗朱棣可能不行,但是利用城防死守還挺有一套。無奈建文帝不信任他,臨陣換將。朱棣稱帝以後,永樂元年,御史彈劾耿炳文服裝逾制,他過於害怕,自殺。

    李景隆,曹國公李文忠之子,世襲爵位,靖難之役中官至大將軍,接替耿炳文討伐叛軍,後來在鄭村壩、白溝河大敗,損失官軍十萬,導致戰場形勢逆轉。這廝做的最沒有節操的事情莫過於開啟金川門迎敵,直接導致京師失守,叛軍勝利。朱棣稱帝后,被削去爵位,圈禁,但是命比較大,一直活到了永樂末年。

    然後就是那些忠貞不屈,卻死得很慘的了:

    方孝孺

    姚廣孝曾經勸說朱棣一定不要殺害方孝孺,理由是如果殺了他,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叛軍攻入京師後,朱棣待他不錯,希望他代表天下讀書人起草即位詔書。

    方孝孺誓死不從。後來被車裂,誅父系一族。

    民間傳說,當時方孝孺說,你誅我十族我都不怕,於是朱棣就誅他十族,包括了學生。當然這個並不可考。

    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

    兩人南京城破之前,被朱允炆召回,計劃潛伏下來秘密反抗朱棣,結果保密工作沒做好被告發,被朱棣派人抓住,受磔刑,被肢解而死,滅族。家中婦孺均被髮配到教坊司為妓。

    鐵鉉

    官至山東布政使、兵部尚書,鎮守濟南,多次打敗朱棣。

    戰敗後,朱棣令人割下他的耳朵、鼻子,煮熟後塞入他口中,問他滋味怎樣?

    鐵鉉回答: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後來被凌遲,然後被扔進油鍋,年僅三十七歲,其父母被髮配到海南,長子充軍,次子做了官奴。三十五歲的妻子楊氏和僅四歲的女兒淪為樂戶,被髮配到教坊司為妓。

    禮部尚書陳迪,被朱棣抓住,肢解於鬧市,肢解過程中把他兒子的鼻子,舌頭割下,塞到他嘴裡,後來又凌遲。

    刑部尚書暴昭,在叛軍攻破京師後被抓住,誓死不降,先被挖掉牙齒,然後又被砍掉手足,最後斬首。

    戶部侍郎卓敬,本來朱棣捨不得殺他,後來姚廣孝勸說他斬草除根,所以下令處死,誅三族。

    右副都御史、吏部侍郎練子寧,先是被割去舌頭,然後被磔屍,氏族151人被誅殺,371人被流放。

    大理少卿胡閏,誓死不從,先是被敲碎了牙齒,然後被絞死,屍體被泡在石灰水中,皮被拔下來,填充上乾草,懸掛在武功坊示眾。

    此外還有很多慘死的忠臣就不一一列舉,那時候的人為了一個忠恕之道,真的是可以置生命於不顧的。

  • 4 # 舊史今聞憶往昔

    建文帝,無疑是明成祖朱棣的心頭大患,此人不除,將來自己的皇位也不安穩。而對於建文帝的去向,一直眾說紛紜。

    至於建文帝的忠臣的一場,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1.在靖難之役中被明成祖朱棣殺死,有的還被割耳朵、割鼻子等,可謂是下場十分悲慘。他們忠於建文帝,所以換了皇帝,自己自然也要歸天了。他們選擇終結自己的性命。2.據清朝有人傳說建文帝后來躲到寺廟去了,當了和尚,至於具體是那個寺廟,就不清楚了。而建文帝的忠臣知道後,隨後便逃至寺廟,一生侍奉建文帝,跟隨建文帝。3.有人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建文帝逃到了海外,再那建立了一個國家,而那些忠臣自然也就去可海外,得到建文帝的分封,他們這也算是逃過一劫吧。

    4.有人說建文帝的忠臣去了日本,明朝倭寇很頻繁,倭寇來到明朝。這些大臣就藉助日本人的力量,去了日本。據說,現在在日本,還有很多人都是在明朝的時候從中國遷移過去的,有的後代甚至還拿出了自己祖傳的家譜來證實自己是明朝的後代。

  • 5 # 學之味

    據說建文帝靖難之役逃出時,有二十一從亡大臣,曾到福建寧德開展復國運動。後胡濙奉永樂帝命,剿滅了朱允文苦心經營的復國力量,浙南、閩中的古官道幾十座寺廟幾乎同時被摧毀,幾千僧眾戰死被指與此事有關。這場建文帝的復國戰役終因朱允文和朱棣雙方實力懸殊太大,以朱允文的慘敗而宣告結束,曾經追隨朱允文逃亡的部將大多傷亡,能夠逃出生天的寥寥無幾,朱允文字人也被軟禁在寧德支提寺中。當時,民間歌謠傳唱:“羅隱做皇帝,鄭堂做軍師。羅隱不成帝,鄭堂不成師”,講述的就是這一段歷史(羅隱指建文帝,鄭堂指鄭洽)。現已發現,鄭洽和部將餘六虎等人得以倖免於難。

    【鄭洽離群索居,成了鄭岐村開山始祖】

    鄭洽(1343—1422),浙江金華人,浙江浦江鄭義門鄭氏第八世孫,洪武壬申(公元1392年)考中進士,官擢翰林待詔;建文壬午(公元1402年),隨建文帝出奔,是追隨建文帝出亡的22名大臣之一。浦江鄭氏的《詩文錄》中記稱頌鄭洽忠義的詩句:“孝義初緣御筆親,今將移孝作忠臣,蠻煙蛋雨同艱苦,長使君王戀此人。”刻畫了鄭洽追隨建文帝在閩東同甘共苦的歲月。

    戰後,鄭洽為保對建文帝的忠義,沒有選擇亡命天涯,而是找到一個離建文帝不遠不近的地方舉家搬遷到此,繼續他的護君使命。由於他是異鄉外姓人身份,所以他要找個不引人注目的住處。他一路走來,注意到了有一戶人家離群索居,於是上前討水喝,在聊天中,得知這戶人家也姓鄭,主人名叫鄭鏐。由於兩人志趣相投,所以,鄭洽讓兒子認了鄭鏐做了兄長,把鄭鏐的名字改為鄭錢,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鄭岐。“岐者,洽之反也”,就如“分歧”與“融洽”是反義詞,“歧”與“洽”相對,鄭洽巧妙地將“水之合”的“洽”改為“山之分”的“歧”。鄭洽與其子改頭換面後,就長期隱居為此。現今,他們居住的地方已發展為一個村落,就是現在的寧德鄭岐村,鄭洽也就成了村裡人的開山始祖。600多年後,經浦江鄭義門驗證,鄭岐鄭氏宗親得以認祖歸宗。如今,鄭岐村鄭宅的門楣上,懸掛著刻有“離明既照”字樣的匾額,這四個字,讀來耐人尋味。

    【餘六虎下落】

    餘氏祭祀圖

    在蕉城區洋中鎮鍾洋村源自清代的“帝”字形“餘氏祭祀圖”(古畫)和餘氏祠堂內的神秘神龕,也疑似與建文帝在閩活動蹤跡有關。

    這幅古畫歷經滄桑邊框已經破損,但色彩依然鮮豔,工筆流暢,人物栩栩如生,無落款。畫作最下方為餘氏宗祠大門及大門外景,畫著一位餘氏族人在大門口,恭迎絡繹不絕回鄉祭祖的宗親。大門上方懸掛的一方匾額內書“文淵閣檢閱”,表明古畫作者(主人)的身份為清朝的四庫館官員。圖作中部,香案上方神龕正中端坐的神像,是餘氏的祖宗,其中之一即這位“文淵閣檢閱”大人。畫作最上部分六角形“香亭”之中端坐著兩位神像,身著明代服裝,女性頭戴步搖。族人不知這兩位是何身份。

    畫中一副對聯“須知宗祖在;莫作畫圖看”,傳達著某種難以言說的秘密。寧德建文帝研究小組成員在調研中,發現整幅圖片格式像隸書的“帝”字。畫作上的對聯說明了畫中人物的身份。畫中上方香亭內兩副對聯“繪形追祖德;薦食報宗功”,“春夏頻繁慶祭典;廟堂跪拜表誠心”,說明香亭內坐著的一男一女是廟堂之主;中間部分,對聯“國族聚於斯,相府芳聲未艾;宗祊藏之久,後賢俊烈重興”,說明餘氏家族非普通家族,是國族。

    神龕

    無獨有偶,在餘氏祠堂還發現供奉有“明門諸佛”的神龕,神龕內有文字註解:“明門諸佛”,而其他文字已模糊,神龕內供奉著三個人物。(在蕉城區漳灣鎮鄭岐村鄭氏宗祠內神龕內供奉著普安禪師、浙江“正義門”祠堂裡同樣也供奉老佛爺(建文帝)的神龕,均與余姓幾百年傳下來的奇怪習俗一致)。據此,專家們認為古畫中一男一女為建文帝及皇妃;神龕內坐在左邊身穿道袍的人應該為餘六虎,中間一人為建文帝,右邊則是鄭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孝莊到底是不是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