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在寧夏

    從音樂角度,不同的歌給人身體和情緒的影響是不同的,DJ做的就是將很多不同的歌連續起來給人一個完整的感受和體驗過程。這個過程裡,DJ安排不同的歌以達到過渡、起伏、高潮、休息或者驚喜等等各種作用。如果能夠跟隨DJ的思路聽或者跳很長一段時間,這個體驗是非常棒的。

    從技術角度,每首歌(單曲)的時間大概最短三、四分鐘,最長也不過十分鐘,它們的節拍(BPM,每分鐘的BEATS數)都不一樣,另外還有4/4拍,8/8拍的LOOP構成。DJ把前首歌的結尾和後首歌開頭的節奏和迴圈調到一致,從而把一首一首的歌串聯起來。這是DJ的最基礎工作。

    將多首歌連續起來放,聽覺和情緒受到的影響也是連續的,所以DJ選歌和排歌的功力決定聽眾的感受。現場DJ,除了有自己的思路,還需要觀察聽眾和客人的反應,來調整和安排接下來的歌,控制和帶領現場的反應。

    現在很多連鎖酒吧已經達到不同時段要放的歌都已經固定安排好的地步,一方面內容達到標準化算是商業管理的進步,另一方面DJ逐漸淪落成為操作工人,失去創意更不要說靈感。

    至於提到酒吧DJ現場很忙是在根據當時音樂的特點調節音量或者不同音訊的效果,當然也可以玩玩花活。

  • 2 # 過往雲煙噢

    DJ全稱Disco jockey可以理解成DISCO舞廳的司儀或唱片騎士。如果要講什麼是DJ,必須從DISCO的發展講起。

    前臺,負責在各種音樂中挑選出適合的音樂放給客人們聽。當時還沒有CD啦、LD啦, 早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有DISCO存在,不過那時侯沒有現在這麼瘋狂、這麼 HIGH,充其量只不過是一些節奏強勁一些的音樂,DJ那時侯只是在幕後的節目主持,就好象現在廣播的主持一樣。

    1972年"Cherry Lips"樂隊的一首"Playthe Funky Muisc"才能算是DISCO的真正起源。這種音樂風格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馬上受到廣大青年朋友的青睞,後來被命名為 “Funky”,一直到現在還深受人們的喜愛。而“DJ”則從幕後轉到了半幕後,參與了一些演唱、音樂製作和演唱會的主持等幕前工作,還不能稱為專業的“DJ”。 到了1981年,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時代出現了--霹靂舞的時代。霹靂舞的一直風格延續至今變成了大家知道的一種風格。他們同樣源自黑人街頭音樂,有著同樣的特點--就是在97年風靡一時的“RAP”。“DJ”在1981年便正式有幕後轉到DJ只是在玩一些叫做“Record”就是我們稱之為膠木碟或唱片(我們專業叫大盤)的東西。 講到這裡我必須講一下一個DJ必需的東西--唱盤機的發展,不要以為這無關緊要,沒有唱盤機就不會有DJ的存在。“Technics”公司是到現在還在唱盤機制造業中的龍頭,沒有一個DJ會不知道這家公司開發製造的膠帶式唱機和一直到現在的石英式唱機,但鮮為人知的是“Technics” 早在1979年就出產了第一臺專業的唱機,為DJ這一特殊的行業奠定了基礎。

    在八十年代初,DJ們還不會充分發揮唱機的優點,只是機械的操作。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不知誰發明了一種叫做scratching records(我也不知道怎麼向你們解釋,只好按我們的行話叫做“搓碟”。就是現在你們見到DJ在不斷搓一張唱盤,配合節拍發出吱吱吱的聲音。)的玩法,把DISCO推向了它第一個高潮。之後,DISCO在卡拉OK出現的強力衝撞之下消沉了數年,在95、96年又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再次席捲世界,它又回來了。

    現在,我認為是DISCO以及DJ的全盛時期,各種新風格的音樂層出不窮,搓碟的手法越來越不可思議。DJ這兩個字已經代表了最新、最勁、最毒、最HIGH的Muisc。

  • 3 # 尼古拉斯趙六127573159

    據我所知現在國內DJ都是團隊的趕好幾個場,技術啥的要求貌似不是很高,現在都是軟體打碟,曲子都是一套的,技術真的不要啥,從頭到尾都不需要帶監聽耳機,不像以前都要自己數拍子,是個技術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光是不是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