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語分分
-
2 # 塘主說歷史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要想做好一個合格的語文老師,肚子必須有貨,才能教給學生。
學生最敬佩的應該是是老師的學識。一個學識淵博的老師,更受學生的歡迎。 古有“學高八斗,學富五車”,現有“學高為範,身正為範”,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已得有一桶水,自已肚子裡的東西少了,課的內容也會越來越單調。別說學生不喜歡,自己也不喜歡這樣。
1.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孩子們課堂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一堂充滿情感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情感來自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
個人覺得: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課堂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教師要做課文作者的代言人,將自己的情感充分外化,使課堂效果最最佳化。
2.重視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刻意營造- -種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從情緒上受到感染,從而激發學習興趣,產生求知慾望。
3. 情境教學,對於小學生而言,不但能夠激發興趣,並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果都是把握好這-環節,教學效果將會不錯。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更加懂得如何給學生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藉助各種媒體創設情境(聲效、圖畫等)。學生模擬表演創設情境。學生髮揮想象力創設情境.聯絡生活,用例項創設情境。透過朗讀創設情境
4、有深厚的寫作功底。寫作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檢驗學生學習語文效果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有感而發,進行寫作,在寫作中進-步充實、豐富、學習和鞏固基礎知識。因此,教師必須學會自己善於寫作,進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寫作。
5.與時俱進。現在,多媒體普遍作為-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它以圖文並茂,直觀的聲像、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有助於學生合作、主動地學習,達到開啟學生思維,陶冶學生情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境界。傳統不能丟,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的教學模式,現在也需要。但是作為年輕教師,能夠熟練運用多媒體,掌握媒體技術,能製作精美的課件,是時代的需要,也是作為一名優秀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
以上這些你做到了嗎?如果沒有,那就趕緊充電吧!爭取早日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語文老師!
回覆列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使一棵小樹成材,需要很多時間,培養一個人才同樣也需要很多時間,而成為語文名師不僅需要很多時間,還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不斷精進。
因為題目比較簡略,所以我自己做了如下兩種情況猜想↓
【猜想一】
題主從小立志要當一位“名師”,自懂事起就樹立了“名師”志向。自此,圍繞該志向進行的各類主動學習。這其實已經是“名師養成”過程了。這樣的話,學生時代根本就是“名師”準備期,待到十幾年後踏上語文教師崗位,堅定志向,將相關技能打磨成熟,成為名師指日可待。從小就知道追逐理想並能堅持付諸行動的人,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大多數人都是踏上工作崗位以後,才想要成為一名更好的老師。
【猜想二】
踏上工作崗位以後,想要成為名師。
教師行業,是局外人看似簡單,實則百家爭鳴的職業。毫不誇張的說,一百名老師就有一百種教育理念。這些理念雖然都建立在教育教學基礎上,但區別是很大的。教師也都是人,每個人的習慣、際遇、心態、理念、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等等,都不相同。可能有些教師自己都沒有發現,自己的上課風格與身邊同事有何不同。
有趣的就在這兒。
這些不同之中,積極向上的、專業的、稀缺的方面,就是一名教師的核心競爭力。
想要成為名師,跑關係是不管用的,言之無物誰都不服,得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變得更加堅挺。
舉幾個栗子:
題主上課很有激情,小範圍內已經得到認可,那麼就應該嘗試讓自己的課程在保有激情的前提下,更具有專業研討性;
題主本身專業素質過硬,文化底蘊深厚,就可以嘗試讓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引人入勝,例如……學習一些脫口秀的能力;
題主本身條件已經很好,各方面素質都很出色,想成為名師,你可以跳過我下面說的積累階段,直接去不停的賽課吧,當更多人見識到了你的出色,你就是名師。
一位名師,本質上也是教育行業的明星。
普通的語文老師想要成為名師,不僅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還要經過一個長期積累打磨階段。
怎樣積累和打磨?咱們來探討一下吧。
(以下內容我是自己思考的,有何不妥請大家指正,以便使大家都從中受益。)
一、大量閱讀。
培養每日讀書的習慣,閱讀各種文學作品相關、各種教育教學技能有關的書。時間允許的話,還要多讀一些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只有解了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出的教案才能“人性化”的照顧到“學情”。比如一年級的學生,專注力就只有二十五分鐘左右。超過這段時間之後,課堂講解效果會大打折扣。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要合理安排時間,穿插恰當的教學活動,適時降低學習難度調動積極性。
毋庸置疑,當語文老師不僅要讀很多書,還要將《教學參考》當成情書看,把《課程標準》當作“生存指南”。《教學參考》是不把課上偏的保證,《課程標準》則是每一堂課、每一個教學活動的基本理念,這個自不必多說。
二、重視教學反思。
一個老師,寫一輩子教案成不了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華東大學終生教授 楊瀾成為一名老師後,備課、上課、改作業等工作忙都忙不過來,還被要求每堂課有反思。大家都知道這樣做有好處,但是好處到底是什麼?
有效的反思,是成為“名師”的養分,它是打磨教師核心競爭力的一雙手。
如果主動認真的寫教學反思,很久以後一一翻看,我們就能看見自己是怎樣從一隻菜鳥慢慢變得言之有物、老練獨到的。這是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開始的時候,你的反思可能是:“今天那個學生上課真討厭,一直不停搞小動作,連課文裡X字都讀不清楚……”,到後來你的反思可能是:“我在這個問題太囉嗦了,有個學生開始搞小動作,他的X字讀不清楚是因為我沒有考慮到這個層次學生的練習次數……可以……”那些被發現的小問題,有時候正是我們的弱點。如果這些弱點一點點的被消滅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無形中就能不斷提升。
三、參加賽課、評課或撰寫論文等。
是時候讓人看見自己了,讓自己與別人的思維產生碰撞的時候到了!也許,這時候的你覺得自己還不夠優秀,但是沒關係,你是想成為“名師”的人。每個行業的明星,都是需要脫穎而出的。
參加以上活動,特別是各類賽課,會有許多的人參與進來。一方面可以將自己的優缺點展示出來,不斷完善自身;另一方面可以蒐集別人的智慧,讓別人全心全意的幫助自己成長。畢竟賽課這件事,代表的並不是哪一個人,它代表了一個學校、一個地區、一個縣城、甚至一個市一個省。這背後得接觸多少人,得有多少高人層出不窮?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就像今天你在閱讀,我在答一樣,我們都是想成為“名師”或者對“名師”感興趣的人,我們都需要彼此指路,當我們的思維在這裡交匯碰撞產生火花,這些火花讓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過的智慧都走出黑暗,變成一條新的路。我們思考問題的不同角度,正是我們的與眾不同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