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玩講堂
    雙層透氣性,透氣不漏水

    紫砂壺屬於陶器,普通的陶器的內部結構決定了滲水的特性,所以很多陶缸和陶杯需要掛一層釉水。

    泡茶香

    這個觀念不知道什麼時候變了一條眾人皆知的理論,就好像蘋果熟了自然會落地一樣……

    泡茶香是一個結果,需要很多因素做支撐,水質的好壞,水溫的高低,茶葉的品質都有關係。

    想簡單的透過一把紫砂壺解決泡茶香的問題,明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更通俗的說,一把高碎泡在紫砂壺裡就想泡出頂級茶葉的味道?

    隔夜不餿

    這個好處聽起來也很神奇的樣子,當然這個是由紫砂壺的透氣性所致。

    這個優點確實很厲害,能夠長時間的保持茶葉和茶湯不變質。

    長期泡茶後,空壺注水也有茶香味

    這個也是由紫砂壺的內部結構決定的,茶汁殘留在內壁,附著其上,再衝水固然會有一定的茶葉味道殘留。

    能養出包漿

    紫砂壺經年累月使用,在外壁確實會養出漂亮的包漿來。

    這一條確實是實際情況,毋庸置疑的實際情況,至於如何養壺,請自行度娘求解釋。

    導熱慢,不易燙手

    目前喝茶的器皿大體有玻璃、瓷器、紫砂這幾種,導熱速度依次降低,紫砂是導熱最慢的,因此不易燙傷手(注意並不是不燙手)。

  • 2 # 老林侃砂

    泡茶,茶湯美而不走味,品味好,高階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藝術性好,文人雅器,毫無疑問,佔據茶器最高階

  • 3 # 單行道167495082

    人者見人,智者見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喝茶可以聚茶香,可以把玩的礦石,一種文化傳承之一吧,可惜現代商人把這種文化弄的變了味,哄高價高,東西劣跡班班,可愛的小商人也有,我認識一位女孩就是賣紫沙壺的

  • 4 # 有待山房

    紫砂壺作為五百年泡茶利器,其礦料燒成後雙氣孔結構的特性,使紫砂壺保溫,悶香,透氣不透水,茶味更適。同時,還可由內而外因茶油而包漿,就是最大的好處了。

    圖為雙氣孔結構。不悶茶葉,又不失茶性。

    這是我師父給我用同種底槽清礦料做的壺,左邊的泡養一年左右,右邊的沒有泡養,顯而易見,可用可玩可賞。

    這是包漿這把的細節圖。

  • 5 # 涵舍逍遙談紫砂藝術

    紫砂壺是中國傳統陶藝紫砂器的主要代表,由江蘇宜興所特有的紫砂泥精工製作而成,一經產生,很快就受到文人雅士矚目。除了相較於瓷器和其它玻璃容器,紫砂壺易於保持茶色、茶香、茶味的效能更適合作為飲茶用具外,紫砂溫潤內斂的色澤,壺形的端莊大方使飲茶者目舒神怡,恣發才情,各方面均得到完美享受。

    後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融合其它藝術門類於一身,被賦予獨特的審美意味和較高的工藝價值。紫砂壺窯前刻藝是指在紫砂壺入窯燒製之前,於其壺身刻畫書寫的痕跡。或符號,或文字,或繪畫,也作紫砂壺刻藝。紫砂壺刻藝真正始於明代,盛於清代,以後通常以壺上鐫刻中國傳統的書畫為主,內容多為古人詩句禪詞和名人書體畫風。

    清中晚期之後,由於飲茶之風的推動,文人士大夫審美情趣的變化,一些書畫篆刻家以在紫砂壺上銘寫詩文繪畫為尚,革新了紫砂壺的裝飾風格。從不署款或署隱蔽之處提高到在壺身大面積題文刻畫,從簡單的署名做記號到一種裝飾表現手法,同時亦使紫砂壺由實用器轉變為工藝器進而成為言志寄情的佳器,掀起紫砂文化的新篇章。

    宜興紫砂創燒於明末,因茶文化的興隆與文人雅士相互聯絡,逐步從實用茶器發展到工藝精品,進而成為一種文化載體,歷久彌新.宜興陶人創作論文範文姿萬態的茗壺,造型難以數計,由於兼備“宜荼陛”與“觀賞性”,向來有“世間茶具稱為首”的美譽.

    紫砂陶藝是最多署有作者名款的工藝品類,自始創以來名家輩出,據傳世茗壺所見,明末陶人制壺工藝已臻完備,工藝水平與民間日用茶具有天壤之別.據明代周高起著《陽羨茗壺系》一書記載,當時的人已經雅好收藏:“名手所作,一壺重不數兩,能使土與黃金爭價.”可見紫砂茶壺在當時已受人所重,身價不菲.

    在過去簡陋的製作條件下,壺工只有簡單的幾樣工具,全憑手藝拍打出來的茶壺,生動的氣韻得自神來之筆的率性;加上龍窯燒造的難度和風險,在窯內產生種種莫測的變化,高超的技術還要幾分天意,這種大巧若拙的妙趣、天人合一的哲理,才是令愛壺者鍥而不捨、痴謎不已的緣由.

    盛清康雍乾三代,宜興陶器因得到帝王青睞,更有了長足的發展,紫砂胎上泥繪、粉彩、髹漆、描金等各種裝飾技法得以運用,獨樹一幟,他窯鮮有所見.傳世作品中,康熙紫砂胎琺琅彩茶具上使用“康熙御製”官窯款,雍乾兩朝的《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屢次提到宜興窯製品,甚至對景德鎮官窯瓷器的造型產生了影響.

    紫砂的發展至嘉道時期,文人墨客開始參與制作,題詠詩文,使得宜興茗壺有了更深邃的文化內涵.陳鴻壽(號曼生)及瞿應紹(號子冶)等官僚雅士在茶壺上進行書畫創作,制壺名家楊彭年等人竭盡全力,共同創造出“文人壺式”,民間的日用茶器脫胎換骨,變成了經得起鑑賞把玩的藝術精品.

    古壺在器型上的渾厚沉著,被視為美學的高度境界,而經過歲月滋養風化後,所散發出來的一股靜謐的氣息,更是耐人玩味.過去紫砂壺工都有獨門的煉泥手法,所制砂壺出品,不論是質感或色澤都溫潤而凝斂,堪視為色正質堅的君子品德.

    和名家字畫等收藏品不同,紫砂由於其民間工藝的屬性,僅有部分作品入貢宮廷,更多的則保留於民間.因此,私人收藏所擁有的紫砂古器不論數量和質量,比之公家並不遜色.晚清民國時期直至近代,湧現出吳大激、龐元濟、杜月笙、龔心釗等紫砂收藏大家.

    在這些收藏中,龔心釗的紫砂珍藏最為人所津津樂道,其中囊括了時大彬、徐友泉等眾多名家重器.

    本文從刻藝基礎的造型佈局和刀工以及具有裝飾形態的書法和繪畫作品的鐫刻等方面對紫砂陶裝飾的影響進行綜合研究,欲通過幾把具有代表性的紫砂壺來具體分析紫砂壺窯前刻藝的主要表現手法,嘗試分析紫砂壺窯前刻藝的文化意義和發展的理念,以期使紫砂壺窯前刻藝向具有時代特徵的方向發展。再通過幾款紫砂作品展示紫砂壺的魅力。

    湯宣武老師的西施壺,採用原礦底槽青,經過還原燒製,容量大小為200cc,湯宣武老師為國家級高階工藝美術師,作為大師範澤鋒夫人,作品也深受影響

    東坡提樑壺,由窯變大師蒯良榮老師製作,採用紫砂原礦段泥,容量為200cc,此壺繫有感於東坡提壺所得,故文人氣息最濃。

    金律壺,採用原礦紫泥,容量在270cc左右,由六屆純手工比賽得主吳秀蘭老師製作

    金正四方壺,採用原礦老紫泥,容量270cc,由六屆純手工比賽得主吳秀蘭製作,使得方器基本嚴絲合縫不漏水

    其它形式欣賞:

  • 6 # 穿插游擊隊

    你喜歡喝茶嗎?要是你家裡有人喜歡喝茶,那我猜,他一定聽說過紫砂壺,說不定還喜歡用紫砂壺來泡茶。現在你在附圖一上看到的就是紫砂壺的照片。

    (紫砂壺)附圖一

    許多愛喝茶的人,都喜歡用紫砂壺來泡茶。那麼,紫砂壺有什麼奇妙的功能嗎?紫砂壺跟陶瓷茶壺、玻璃茶壺有什麼差別呢?下面我就跟你說一說這個問題。

    紫砂壺主要出產在咱們國家江西省的宜興市,它的歷史已經有好幾百年了。你可能會奇怪,為什麼不叫“紅砂壺”、“黃砂壺”,而叫紫砂壺呢?這是因為製作紫砂壺的材料叫紫砂礦土。

    紫砂壺很適合用來泡茶,是因為它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紫砂壺跟陶瓷不一樣,它的裡面和外面都沒有塗釉。釉這個字有點複雜,我把它寫在螢幕上了,你可以看一下。

    釉是什麼東西呢?其實,陶瓷表面都會塗一層釉,塗了釉之後,陶瓷會變得很光滑,容易清洗,看起來也會更漂亮。

    (塗了釉的容器)附圖二

    但是,紫砂壺沒有塗釉。如果你家裡有紫砂壺,你可以摸一摸它,再摸一摸用陶瓷做的茶壺,你會發現,紫砂壺的表面遠遠不如陶瓷光滑。

    不過,紫砂壺表面之所以不塗釉,這是有原因的。因為,紫砂壺的表面有許多非常小的氣孔,這些小小的氣孔可以增強紫砂壺的吸附能力。這麼一來,泡茶的時候,茶的香味就不容易跑出去了。

    除了能讓茶的香味停留得更久,紫砂壺還有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它傳熱的能力比較差。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在玻璃杯裡倒開水,那你肯定不能用手拿著玻璃杯,因為太燙了,這就是因為,玻璃的傳熱能力太強了。

    而紫砂壺呢,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因為,紫砂這種材料傳熱能力比較差,所以不容易燙手。

    而且,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你用玻璃杯倒熱水,那玻璃杯可能因為熱脹冷縮而炸裂。但是往紫砂壺裡倒熱水,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 7 # 洗心1969

    看看前面的回覆說得都很好,我來做個惡人,毒舌下。

    一般意義上,很多人甚至絕大多數人體會不到紫砂好處的。首先,紫砂入門級大概六七百一個都不一定靠譜了,價格限制群眾基礎了。第二,紫砂泡碧螺春龍井毛峰沒技術的話還不如玻璃杯或瓷蓋碗。因為芽茶講究水溫,不適合悶泡。第三,劣茶,調味花茶用紫砂壺還不如搪瓷茶缸。第四,紫砂壺其實適合發酵茶,如巖茶,熟普,單樅。當然,廣義上說僅僅作為泡茶器具,適合一切茶。第五,排除上述因素,您有了把工,料一流好壺,又有了上等好茶葉也未必能跑出一杯好茶。長年用壺的朋友就會知道,新壺哪怕開過壺後很漫長的一段時間,味道會比瓷蓋碗泡出來的味淡。因為紫砂會吸味……你得平心靜氣的等候歲月的回報。有一天,你會突然有驚喜的。這時候你會體會到玩壺的樂趣和妙處。那種拿支養壺筆,蘸著茶汁在壺上反覆塗抹,用茶巾搽拭。把殘茶留壺裡幾天不倒,養茶垢的,對不起,基本也不會領略到壺的好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珠最新劇場版布羅利與之前的布羅利不衝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