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天下
-
2 # 鳥哥筆記App
競品分析怎麼做?4要素+6大核心方法論教你迅速掌握競品分析精髓我需要怎樣超越競爭對手?我在這次競品的分析中學到了什麼?在我們接觸競品分析工作的時候,可能大家的第一感覺是,怎麼競爭?我需要怎樣超越競爭對手?我在這次競品的分析中學到了什麼?可能還會做一個自我對立的提問:在我們的產品和對方的產品做的差不多的情況下,究竟是我做了別人也在做,還是我想做而別人沒有做,或者是我們不做但別人在做?
如果做了很多功能,但是這些功能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幫助,那就沒有太大意義了。所以我們在做競爭競品分析之前,首先要有一個自我的認識,就是要怎樣認識、定位自己的產品。之後再來考慮怎樣分析競品,怎樣做競品分析報告。
1.競品的定義 首先要說一下競品的定義,定義包括以下四點: 第一,首先要清楚競品的分級。怎樣進行分級,分級又是怎麼定位的呢?如果以我自身的產品為核心,那些高於我的產品的競品會被列為重要競品。那些高於並且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會被列為核心競品。那些在我之下或者還不如我的產品會被列為一般競品。 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確定競品分析的關係。在之後的競品分析過程中,你就需要決定在核心競品、重要競品和一般競品當中,對哪些模組需要花多大力度去研究和分析。 在這一部分,如果對競品分級不夠清晰那後面的分析就無從展開了。就拿網易新聞和騰訊新聞來說,它們倆屬於非常核心的競品,幾乎是不分上下。但是,現在用一個很low的客戶端,比如說本地地區的一個APP和騰訊新聞客戶端做競品分析,很明顯這樣的分析是無法成立的。因為有兩點它是達不到的,第一點,兩者不構成競爭關係,這是從使用者角度來講的。第二點,競品從規模上和它的內容價值上沒有對我方造成影響。 所以從這兩點來看,我對這樣的競品的分析應該定位為一般競品分析,沒必要研究得那麼透。因為它對我影響不大,而且很多東西,都是借鑑我的。這樣的話,你和你勢均力敵的競品,比如說網易新聞客戶端和騰訊新聞客戶端,這兩者在你的分析中佔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因為可能一點點的小細節,就會有很多使用者轉化成競品的使用者了。所以,競品分級是至關重要的。第二,基礎架構。
基礎架構這一部分主要分三點。 (1)資訊架構。資訊架構主要包括:介面層次跟介面的UI佈局。從直觀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用最少的彈出介面,讓使用者知道我們要表達的事情。 (2)功能。這需要全方位地瞭解競品有哪些功能,並且對自己的產品做一個自我剖解。在自己產品的功能的基礎之上,哪裡需要一些細緻、最佳化的功能,包括一些邏輯的功能,甚至包括一些付費的功能。 比如充值功能,充值有兩個渠道,一個是IOS,一個是安卓,在我們的產品中都包括這兩個充值渠道。它們的充值操作行為是不一樣的。如果說一樣,就是沒有問題,如果說不一樣,那這個時候就值得深思了。為什麼A產品的某一個充值渠道會增加這一步,或者是減少這一步? B產品為什麼要保留第一步,保留這一步的目的是什麼?是提醒使用者充值安全的問題,還是說提醒使用者這一步是多餘的?這其實就是在很小的細節當中,讓使用者覺得我們的產品很貼心、很好用,讓使用者繼續使用。 (3)互動。因為最終的目是互動,所以要從一定的功能入口開始分析功能的主體。從入口開始之後,我們才能知道每一步產品的缺點在哪。入口的定義又怎麼來理解?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要註冊QQ郵箱和163郵箱。那麼在你註冊郵箱的過程中,你需要設定很多問題,有一些是可選的,有一些是必選的。你會發現,設定一些必選的問題,對你會有很大幫助;設定一些可選的問題,會讓你的註冊更有效率。所以,從基本的入口就會發現,我們的產品都會存在很多不同,進入的時候會發生轉變,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也會發生轉變。第三,策略分析。
策略分析這一部分可分為三點。 (1)產品定位。包括產品的版本推送、版本的反響和版本介紹等,這部分不難理解,我們不多談了。 (2)運營策略。就是從市場和運營的角度來看,怎麼讓我的品牌、活動還有推廣被更多使用者知道,我的這個活動對使用者的影響有多大?這個影響來源於兩點,第一點就是它的福利怎麼樣,第二點就是它的使用過程舒服不舒服,體驗好不好。 運營策略從活動的角度來說,從一些充值或者活躍的角度來說,就是使用者願不願意在這個競品上花很長的時間來使用。使用者認同這個品牌價值,並且認同這個品牌底下的產品,這個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3)盈利模式。如果我要了解我的競爭對手和競爭產品,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的競爭對手是怎麼收費的,是在向投資人要錢、向廣告主要錢,還是向用戶要錢? 如果你是一個收費產品,對方是一個免費產品,你可能更需要擔心的是,這個收費產品面向的使用者中,有多少值得去收費,有多少願意被收費。可能部分使用者會覺得收費的比較好,但是大部分使用者更可能選擇免費那個。如果是向用戶要錢的產品,就不能有太多惡劣的彈窗、廣告。還有我的盈利模式究竟是為了做把盤子做大還是為了把收入做高,在做競品分析的時候,這些都是需要知道的。第四,發展潛力。
發展潛力不僅僅是指你的競爭產品的發展潛力,同時你也可以透過你的競爭產品來判定你們產品當前的使用者有多少,市場有多大?那麼這是一個多維度的綜合分析。比如說,你現在做一款產品,做到了200萬的使用者。然後可能你會感覺是不是不論再怎麼拼,市場的盤子也就這麼大了。但是如果你發現競爭對手已經做到1000萬或者2000萬用戶了,你會知道,原來你的產品還可以再往上走一走、拼一拼。因為我們的競爭對手把盤子做到那麼大也就變相地告知了我們的產品也是可以把盤子做到那一步的。以上就是競品定義的四大要素。 2.競品分析4大核心 第一,使用者習慣的消費體驗。這是兩方面內容構成的一個模組,首先我們要知道使用者習慣和消費體驗,從這個角度更適合做戰略競爭方面的分析。戰略競爭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力爭達到我的產品的確比競品好用。好用的核心就是,使用者覺得用的比較順手,或者說在某個點,刺激使用者的體驗,使使用者覺得用得很舒服。這樣的話,然後使用者就會去貼合我們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對我們的產品進行情感上的關聯和傳播。 第二,核心價值。主要覆蓋功能方面的內容,比如對於A產品跟B產品,在雙方的設計、細節和定位上賦予它們以價值。希望達到的效果是讓使用者覺得,在他的使用過程當中,是產品的細節讓他停下並最終保留了下來。這是產品方面競爭的問題。 第三,功能拆分。這一塊其實主要就是產品當中包含了哪些功能?在原有的功能基礎之上,我們的產品與競品之間有多大差異?比如,如果要做網易新聞和騰訊新聞的一個APP競品分析,可能需要把它的所有的模組全部列到一張表上面。從註冊到引導和轉化,甚至是新聞的每一個設定,包括顏色、夜間設定、字型設定等。 這些羅列下來後,最終的目的其實是想分析從功能上來講,是內容的佔比比較大,還是付費、活躍、展示還有效果最佳化的佔比比較大。大家往往會覺得,如果產品在功能性上面比較好,只是在一些小細節上的展示或者最佳化不夠好沒關係。但是,往往核心使用者會覺得這些小細節很重要,比如夜間模式上與競品的差距導致可能會導致產品損失夜間的部分使用者,導致使用者流失。
第四,使用者盈利的延伸服務。
使用者盈利的延伸服務主要表現在兩點。第一點就是客服,就是說我們的客戶服務做的最終有多好?我們是否能對使用者進行一對一地耐心引導,而不是純粹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第二點就是我們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是在產品以外附加一些服務還是產品以內的服務?3.競品分析究竟誰來做? 說了這麼多,可能大家會覺得還是會有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說,我們老大給我了這個任務,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或者說這個任務究竟是自己做還是交給他人來做?這個問題很普遍。 一般的員工可能會遇到這樣幾個問題:我沒有競爭對手的資料,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或者我只是一個運營或者市場,我認為這個東西需要研發或者產品來做,要麼就是市場部來負責。還有一種就是說,我只是一個打雜的初級專員,這任務需要我們部門老大來做。 誰來做?無非就是你我他,這三個人。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產品研發的初期、中期、還是釋出上線後,我們的需求都會增加。這些需求的增加,是從兩方面來講的,一種是從研發的角度來講的增加,另一種是從運營的角度來講的增加。 研發的增加針對的是產品的內在美,什麼叫內在美?就是產品實際競爭的內容,就是讓使用者能夠直接看到並且體驗到的內容,這是研發的內在美。運營的增加針對的是產品的外在美,這其中不僅包括運營的資料摸底還有它的引導、服務和活動,以及它的貨幣價值、新增的貨幣使用方法,這些都屬於運營的外在美。 當內在美和外在美同時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的產品肯定會遇到很多競品,或是比較接近或雷同的競品。產品內容就會因為分析上的不明確而沒有任何針對性。那麼就會出現一些迷盲期,不知道該怎樣下手,怎樣去做。 以上我們劃分了兩大部分:就是研發和運營所需要做的事情。知道做的事情之外,那麼接下來具體怎麼做呢? 實操篇:6個方法手把手教你做好競品分析1.掌握資源
這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前面說了,我們要做競品分析核心的一些資料可能一般員工根本接觸不到。第一,要主動收集一些競品的資訊。這些資訊並不是非得到需要做競品分析的時候才會用到。在日常工作當中,偶爾看到的競品的資訊我們都可以把它記錄下來。第二,擴充套件人脈。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或者私下的交友當中,多認識一些行業內的朋友。在這個過程當中,對於一些我並不能直接得到競品資料,可以請朋友代為打聽。這樣得來的資料相比我閉門造車收集過來的資料更有說服力。第三,關注公司日常運營的狀況。要關注競品公司的日常狀況。競品公司的日常狀況,一部分是透過他們的入口網站、微信平臺、使用者反饋得到的。更大的一部分,來自論壇。現在很多人覺得論壇這東西沒有意義,但其實跟使用者接觸論壇是最可靠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可以知道有多少使用者是實實在在沉澱下來的,對你的幫助有多大。而且你還可以瞭解到哪些使用者可以為你所用,去做一些使用者調查。2.資源的把握
如果你不太瞭解這個資源的價值,或者資源無法調動起來,這個時候,你需要返回去跟擁有資源的人進行溝通,請他幫你協調,幫你把分化的資源進行整合。3.市場運營研究
市場運營研究包括這六點:第一,我們要知道競品的營銷方式。第二,要進行競品的流量分析。流量分析可能是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它的頻寬成本;第二種就是它的UV、PV。第三,分析競品的使用者成本。使用者成本無非就是兩點,第一點是一個註冊用或者一個活躍使用者多少錢?第二點是免費使用者跟付費使用者的比重,分別是多少。第四,預估競品的營收。如果我們大家沒有辦法直接看到它的產品資料流水,我們可以根據一些行業媒體的資料報告和業內的資料網站來了解。當然這個得需要長期做積累。第五,分析競品的盈利模式。當然盈利模式你可能不會分析地過於全面,但是你仍然可以從使用者的角度去體驗它,從運營的角度去分析它。第六,檢視競品的市場佔有率。市場佔有率必須完完全全根據行業報告來看,市場佔有率跟投資人佔有率都可以透過行業報告得到。在競品的官方網站上也會有一些投資介紹,你能夠知道競品公司他最近在做什麼,投資方向是什麼。4.競品的產品研究
第一,我們要研究產品的動態。包括之前和現在的版本以及預告即將釋出的版本。第二,我們還要研究物件的定位。它的代表功能是怎樣的,它的功能模組是怎麼玩兒的?第三,我想強調的一點是,非常希望大家扮演一個使用者去消費。只有你真正扮演使用者的時候,你才能知道究竟它哪一點比我做得好,哪一點值得我消費。第四,研究它的功能分佈。這方面可以透過查日誌,查一些歷代停滯產品以及過往版本的一些功能特色,來跟你現有的以及歷史的版本做一個對比,看看到底差異有多大。第五,UI佈局習慣。研究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是怎樣的,要尊重使用者之前積累的使用體驗,做一個比較另類的東西會影響到使用者使用習慣。第六,競品的技術點。當你做競品分析的時候,要去看它的產品架構,從技術方面來看,規避它們發生的那些問題,研究在當前怎麼才能創新。也可以針對某些系統遺留下來的BUG做一些最佳化和創新,把使用者遇到的問題進行一個很好的解決。5.使用者方向
第一,我們可以採取口碑調查的方式。我們可以去看競品的論壇、微信,搜尋它的關鍵詞,檢視它的官方的媒體。我們甚至可以扮演成一個使用者跟他們的使用者進行聊天,看他們的使用者在反饋什麼。第二,分析它的行為趨勢。可以直接用當前市場上已有的谷歌或者百度指數,各類的APP工具、搜尋軟體都是免費的,我們只需要合理地運用它們。透過這些工具我們能夠獲得很多使用者實驗資料來幫我們做一些合理的分析。6.一些容易忽略的部分
第一,可能我們前面做了很多內容和開發,但是也要注意,凡是大公司做的我們肯定需要做。大公司做的肯定是沒錯的,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凡是未來的趨勢性的也都要做。趨勢有兩種,一種是確定的,沒有風險的;一種是非常有風險的。因此,做之前你需要一定的資料支援,來判斷所謂的趨勢是不是一個假象。第三,競爭對手有的功能,我們也必須要有。不過有的功能可能使用者並不接受,因為我們的使用者跟競爭對手的使用者,並不是完全一樣的。所以這塊我們也要有所細分,不要盲目地去做。第四,如果認定這是我的需求,那麼也要去做。當然這樣決策的做出,需要運營配合的調研,否則方向很可能出現偏差。這四點是經常被大家所忽略的。 怎麼分析出競品的優勢和劣勢?1.如何定位競品的長與短?
(1)建立excel表另外,我們還需要知道我們競爭產品的長與短,怎麼來定義它的長與短呢?其實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我們可以建立一個excel表,從一級、二級、三級功能逐步地記錄,記錄下來之後,我們只需要在裡面打對和錯。我們的競品有的功能我們就打一個對鉤,我們競品沒有的功能我們就打一個叉。這樣做下來,光從列表上面就直接能看到我們跟競爭產品的差異有多大。
(2)透過版本釋出
我們的版本釋出了哪些東西?這個版本里面可能會涉及到新的活動、新的資源、新的圖片,然後也有一些新的玩法、新的介紹、新的內容。我們的競爭產品新版本的釋出頻率是多久,他們釋出的內容與我們相比又如何?這是從釋出的內容上面直接能夠看到的雙方的差距。
(3)把功能圖截圖
其實對於競品長短的分析我們並不需要做一個流程圖,因為流程圖真的很不直接,很不明顯。反而是我們比較笨的方法,把它每一個功能圖截圖截下來,然後對截圖的功能做一下說明,再把兩個對照產品的功能同時放到一起,很容易就能看出來兩者的差異有多大。為什麼不建議流程圖呢?從邏輯上面來說其實沒有問題,但是使用者看到的不是邏輯上的問題,使用者看到的是表現上面的功能。功能表現和邏輯是兩個事情。 2.自身的長與短做了這麼多瞭解後,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產品跟競爭產品的優勢和劣勢,以及誰的劣勢多,誰的優勢多。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做一個自檢自查。自檢自查的目的是什麼呢?我們解剖自己的長短,是想知道我們的目標人群、使用者定位、互動方式、核心功能跟我們的競品之間的差異究竟有多大。 從產品角度自檢自查完畢之後,我們還要從開發的角度來審視我們的產品的架構。包括我們的資訊架構、通訊協議和運營策略等,我們和競品的相同點、不同點在哪裡?此時雙方產品的優勢和劣勢就已經全面展現在面前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來分析我們的使用者及其需求,我們產品的優勢和劣勢,我們缺少什麼內容,應該怎麼去改。在改的過程當中,我們還會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有大量的空隙及其功能。 這裡的空隙是指什麼意思呢?空隙在這裡可以用來滿足某種需求,或者可以使用某種功能,實現某種心理價值。因為我們不能保證每一個產品設計都是滿滿當當的,百分之百的豐富和完美,肯定會有一些瑕疵。因此我們就有見縫插針的機會,新增新的功能或者將已有的功能進行調整。這也就是空隙需求的一個理論,這個理論是我們在工作當中總結出來的,我覺得是非常好用,大家可以借鑑。3.精準還原競品
最後一步就是來還原我們的競爭產品。這其中關於競品的戰略定位也許我們沒辦法清楚地描繪出來。但是其他三點一定要完完全全地高精度地還原。也就是產品競爭、使用者/盈利還有產品的覆蓋範圍。只有這樣,你才能透過資料還有分析,知道競爭產品的優勢究竟在哪裡。 但是,最後依然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當我們的資源、最佳化和整理分析的方法不同,我們的目的、分析重點不同,我們也沒有靈活地去分析競品和自身的優劣勢就隨便給了一個定論。這樣的分析報告是萬萬不行的,我們寧可不寫這個競品報告也不能蒙一個錯誤的結論。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因為當你做出一個錯誤的結論,就會影響到你的產品,甚至你的公司可能因為這樣一件事情就沒了。所以,當你不確定的情況下,千萬不要隨便給個結論。你可以把自己的個人主觀意識加進去,但是你的個人主觀意識也一定要基於你對競品的瞭解才可以。如果大家隨隨便便就得出結論,這樣的人哪家公司也不敢用你。哪怕你現在寫了這個報告,公司對你的人品也會有疑問。所以大家寧願沒有結論也不要去蒙一個結論,這是非常忌諱的。以上就是我對競品分析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做出優秀的競品分析,做出更好的產品。
--------鳥哥筆記 網際網路第一干貨平臺-------
-
3 # 愛合夥
創業者應該如何寫出一份思路清晰的競品分析報告?
網際網路創業除了早期的市場調研外,競品分析也是關鍵的一步。創業者市場調研的最終目的還是在開發產品上,所以,不妨研究現在市場上同行業領域做的比較出色的競品,說不定可以找到產品故事的一些靈感,早期的產品開發一定要短小精煉,解決使用者痛點的核心功能為主,至於其他的功能可以通過後期產品迭代逐步改進。
競品分析顧名思義就是對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比較分析。一般分為主觀分析和客觀分析,客觀分析需要確定考察的角度闡述客觀事實;主觀分析則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模擬產品體驗和使用者流程,分析的重點在於競品資料結構的搭建和競品分析管理。透過觀察和分析競品,創業者能夠及時洞悉市場變化,借鑑經驗,即使是失敗的競品,我們也可以分析原因少走彎路。
一份有價值的競品分析報告思路一定要清晰,不是說隨便找幾個競品列舉下功能,比較產品優劣勢這麼簡單。在下筆之前首先應該弄清楚寫這篇報告的目的是什麼,然後有側重的去進行闡述,不用像商業計劃書那樣寫的面面俱到。比如我的早期產品開發缺少一個爆款,那就先看看別人的爆款是怎麼做的,最後,競品分析最後的總結很關鍵,不要為了寫報告而報告。
我們先確定一下競品分析的框架,總體分為三個步驟。
1.選擇競品,確定分析目標。確定分析目標首先要知道這篇競品分析報告的目的,然後有針對性的確定要達成的目標。如果是學習競品產品功能的優點,那麼就側重分析競品爆款功能的優勢,為什麼這個功能這麼強大,我是否能夠頭腦風暴相出類似的功能呢?如果是學習對方的推廣策略,那麼我會從使用者需求下手,競品沒有滿足的使用者群體需求我們能不能滿足?
競品主要可以分為三個等級,直接競爭者、間接競爭者、潛在競爭者。不同的產品階段可以選取不同等級的競品樣本,在早期產品開發立項階段,創業者需要整體瞭解市場的趨勢,消費者需求,如果有時間精力盡可能從三個等級中多選幾個案例,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直接競爭者和間接競爭者,產品發展到一定規模需要開發新功能更新迭代的時候,可以側重分析間接競爭者和潛在競爭者的產品特點,在此基礎上創新事半功倍。
整體的思路是:瞭解競品。明確它的市場定位,使用者人群,主要功能,產品特色,與其他競品的共性和區別等等;頭腦風暴。透過篩選競品關鍵詞和自身產品關鍵詞來發散思維,詞語聯想;選擇核心關鍵詞。從競品關鍵詞中選擇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的詞語,製作競品詞庫;競品側重分析。選擇好競品進行歸納整理,確定分析內容和研究側重點。
2.競品比較和分析。競品比較和分析首先要確定分析的維度和分析的方法,下面列舉下幾種分析的維度以供參考,戰略定位、商業模式、功能特色、介面互動及運營推廣策略等等。戰略定位主要從產品定義和使用者需求兩個角度來思考,商業模式範圍比較廣,包括盈利模式、業務模式、渠道模式、使用者模式等,競品比較側重盈利模式多一些。
功能特色最重要的是基礎性功能和差異化功能,基礎性功能也叫無差異化功能,對產品本身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又不可或缺,簡要分析即可,至於差異化功能是能夠拉開產品層次的決定性因素,也就是俗稱的爆款。介面互動主要從色彩搭配,視覺設計和功能模組之間的協調入手,運營推廣策略可以分析借鑑競品成功的推廣活動,運營文案等等。
比較分析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者體驗五要素法:即戰略層(商業需求+使用者需求)-範圍層(具體功能+內容需求)-結構層(資訊機構+互動設計)-框架層(介面、導航、資訊設計)-表現層(視覺設計),自上而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其他的還有評分法,四象限分析法及Kano模型等方法,具體就不在此詳細描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詢相關資料。
3.討論總結。在做完前面的工作以後,最後一步就是總結了。無論你的競品報告是出於什麼目的進行分析的,結尾一定要有總結性的東西,不是說列舉完一堆的資料就完事了,回頭看看你競品分析的目標是否已經達成,透過競品的比較分析需要得出結論,例如哪些東西是可以現學現賣的,哪些東西是需要歸納整理並且改進的,這才是全文最精華的部分。
最後的最後,從書寫競品分析報告的角度提出幾點建議:閱讀體驗一定要好,圖文並茂,思路清晰才能激發讀者的興趣;結論一定要有理有據,包括分析總結和發展建議;觀點和闡述一定要客觀,不要出現“很好”,“不錯”這樣的主觀性詞語,非常不專業。
-
4 # 實戰銷售
好的競品分析,要3個角度出發,1自身 2競品 3消費者,要結合這3個角度來分析。
1從自身角度:要從這幾點來出發,1自身的產品定位 2產品優勢 3產品劣勢 4價格 5商業模式 6產品的賣點主要功能 等等
2從競品的角度:1競品的定位 2優劣勢 3定價 4商業模式 5以及什麼地方值得咱們借鑑學習的。等
3消費者角度:1消費者的購買力 2群體喜好 3購買行為 等
市調是一門大學問,解決問題都是從調查問題開始的。
毛主席也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調查問題就是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是一朝分娩。
-
5 # 雲閒老頑童
如何做出一份優秀的競品分析報告?
近年來,電商行業競爭逐年增大,要想在激烈的角逐中獲取勝利,勢必要花費一番功夫!
在淘寶天貓商業競爭之中,也唯有充分了解競爭對手,不斷向競爭對手學習,才能夠有所突破!今天分享電商行業如何做競品分析!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理,在淘寶天貓平臺,一個類目也有很多的店鋪,做的好的成為了TOP前幾名,做的不好的甚至不曾出現在搜尋頁面。
首先要有一個自我的認識,就是要怎樣認識、定位自己的產品。之後再來考慮怎樣分析競品,怎樣做競品分析報告。
競品分析的重要性
1、想賣好一個產品需要有個參考值和對比值。
做一個產品,首先考慮的是款式和價格,玩法和推廣手段固然重要,但產品能否做起來,與很多因素有關。並不是所有的類目都適合做爆款,需要根據你所在的行業及所在的類目做資料分析。明確這個行業目前賣得好的產品是什麼,處於什麼價格段,又是透過什麼途徑獲取流量,和競爭對手的差距在哪裡?
當你的心中有一個參考值和對比值之後,也許你會做的更有方向!
2、透過外觀、價格、風格、圖片、功能等判斷差異性。
3、透過核心詞在搜尋頁面找到熱銷競品,藉助生意參謀瞭解此款產品的核心資料維度數值做判斷。
4、透過資料對比,我們可以瞭解到爆款達標後可能會產生的效果,並且通過當前行業爆款瞭解類目單品天花板。
競品分析幾大出發點
1、、主圖
5張主圖,可以說是顧客停留時間最長的模組,如何透過主圖吸引顧客,可以參考競品的做法,看下他們5張主圖呈現的是什麼,哪些是可以借鑑的。比如安全褲的主圖,有不同顏色,不同的款色,還有不同的拍攝角度,因為有5張圖片的限制,有家店鋪就使用了拼圖來展示不同款式,若是顧客看到了喜歡的,可能就會移步詳情頁繼續瀏覽。
2、價格
分析競品的價格設定,需要檢視頁面顯示的最低價,區間價分成了幾個,以及區間價設定的梯度。
3、SKU設定
檢視競品的SKU,需要看它的數量以及玩法,比如行李箱,就是很多尺寸和顏色的選項,而有些產品,則可能採用sku打包的玩法,可以增加客單件數。
4促銷文案
檢視競品的促銷活動是如何玩的,文案是如何呈現的,優惠力度怎樣體現的,可以關注同行的玩法,再根據自身的成本與盈利模式設定優惠。
5、頁面賣點
圖會給顧客最大的感觀體驗,看下同行的頁面賣點是如何提煉的,再反觀自身,或許會有不同。
6、流量結構 7、日均單量 8、轉化分析
透過資料可以得出競品的週期玩法,切記:一定是權重起來之後,再用直通車帶流量。
歸結來說,競品分析是個繁雜的工作,因為你需要把競品的所有資料歸到在一個表格裡進行分析,把共性和差異點提煉出來,從而得出對自己店鋪有意義的對策及方案,只有這樣的分析才是有意義的。
無論是選購商品還是產品評測,橫向對比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看自己的需求,對自己關心的功能和引數進行對比,從天花亂墜的產品介紹中理出頭緒。
-
6 # 辦辦學苑
當你不知道該如何最佳化運營工作時,做競品分析是最能指明你方向的事。沒有之一做競品分析能讓你在極短的時間裡快速成長
作為運營,始終逃脫不了被競品分析虐,還記得自己在寫第一篇競品分析時候的手忙腳亂嗎?不知所措、迫於壓力的你不得不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份競品分析報告。
從普遍性的角度來說,競品分析的目的就是用來指導我們的平臺/產品進行改進,我們需要透過競品分析,瞭解市場行情,競品的戰略以及功能等資料資訊,或者瞭解我們與競爭對手的差距。然後得出一些有用的分析結論和獲得一些新的切入點,從而借鑑於平臺/產品的研發和迭代,用來增強我們自身平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佔領市場的目的。
篩選目標產品
在選擇競品數量方面,我建議不宜太多,如果是做全方面的競品分析,那麼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這樣的競品分析一次選擇1-2個優質競品即可;如果根據目的只是做某一個方面的功能或者設計的比較分析,那麼可以多挑選幾個一起進行比較分析。 大家一般都說可以根據二八原則,密切關注20%比較突出的競品即可。常用分析方法1、使用者體驗五要素法戰略層(企業願景、產品定位、需求把控、使用者習慣、商業模式)範圍層(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級功能、功能架構、業務流程設計)結構層(資訊架構、常規功能、特色功能、實現情況、使用者流程分析)框架層(操作情況、重新整理、頁面跳轉、查詢、互動框架、介面設計、導航設計、標籤設計、細節點)表現層(視覺表現、佈局、配色、排版)2、Yes/No法主要適用於功能層面,簡單來說就是將功能點全盤羅列出,具有該功能點的產品A便標記為“Yes”,沒有該功能點的B產品標記為“No”,透過比對可以清晰地瞭解功能點上產品間的異同。3、評分法這個方法在使用者研究工作中常會用到,通常適用於定量研究的問卷調研中,即給出1-5分的區間,根據產品中的某一方面或某點進行打分。4、分析描述法指將不同產品特性以比較的形式描述出來。5、SWOT分析法針對所要分析的競品,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個維度進行比較和梳理。6、Base+Solution分析法Base:目標使用者是什麼?目標使用者的核心需求是什麼?透過什麼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同其他產品相比,解決方案有什麼差異化和賣點?如何推廣營銷?市場效果如何?Solution:解決方案如何實現?還有多少空間?陌生使用者進來如何使用?資訊組織、互動如何?為什麼要這麼做?是否符合使用者預期?配色、UI是否符合使用者審美?使用者會在哪裡困惑?使用者開啟產品的頻率如何?使用者是否會向他人推薦產品?7、Kano模型(卡諾模型)(Kano模型)8、四象限分析法多在問題點羅列或安排下步計劃時使用,可將自身產品的要素、特點、功能點、問題點根據實際情況和對比分析劃歸為四個象限區域,如急需改進區、競爭優勢區、次要改進區、繼續保持區。
9、比較研究法設定分析目標,將同類功能模組或外觀細節編組作表,根據比較結果作進一步分析。10、不同維度下的比較方法根據具體需求可選擇就某一問題點來比較、某一功能點來比較、某一核心點(焦點)來比較等。收集競品資料1.資料的引用 資料從何而來?包括百度指數、西瓜資料、清博指數、新榜、易觀智庫、CNNIC、新浪微博、微信、上市公司財報等都是比較主流的平臺和渠道等等都可以作為資料來源。2.對比時有截圖作參照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保證整份報告保證清晰可讀、重點凸顯、結論突出。3.必要時可加任務或案例如果引入一個貼切的典型案例或一個模擬的任務會讓讀者更加有代入感,更便於說明。另外,在這裡也可以適當的引入真實的使用者評論,如:他們是如何看待我們和競品都有的功能,他們是如何比較這個功能的;我們沒有的功能但是競品卻有的功能,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功能的,使用者會不會因為這個功能而選擇用競品而不是我們;我們有的功能但是競品沒有的功能,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功能的,這個功能能不能幫助我們從競品那裡搶奪使用者。收集資訊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說:1、知乎、應用軟體社群、產品行業網站、諮詢公司的一些相關報告,行業內的一些紅人或者牛人的部落格以及自媒體,還可以是競品的官方微信、微博的評論等等;2、從公司同事瞭解一些關於我們產品和競品的評論資訊,與我們產品的客戶進行溝通,瞭解他們對我們以及競品的評價,與朋友家人也可以進行相關討論;3、還有一點,別忘了自己要經常關注並熟悉競品,還可以諮詢對方的客服,把自己的感想和評論也要記錄下來。同時,潛入敵營,透過微博等等方式勾搭上競品的員工,瞭解他們的想法。有些競品可能還會有一些社群或者論壇甚至是微信群或者QQ群,在社群論壇微群裡面你也可以收集很多有價值的資訊。輸出競品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結構(結構並不固定,供參考):1. 體驗環境2. 市場狀況(市場容量、競爭格局、市場佔有率分佈)3. 行業分析(歷史變化、發展趨勢)4. 需求分析(扮演使用者、選擇研究物件)5. 確定競品(產品諮詢收集、選擇服務/目標使用者相同或類似的產品)6. 競品對比(多種分析方法)7. 商業模式異同8. 業務/產品模式異同9. 運營及推廣策略10. 歸納和結論競品分析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工作,不同職位做競品分析的目的,角度和方法都是不相同的,分析者切記:要根據分析的目的,對產品進行重點分析,合理的制定競品分析的計劃,如靈活的選擇分析維度、分析關鍵點和分析方式方法,要做不盲目的競品分析。最後,一張思維導圖讓你明白如何做競品分析(以上是今天文章內容的腦圖,記得先收藏喲) -
7 # 烏咪姐
無論是選購商品還是產品評測,橫向對比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看自己的需求,對自己關心的功能和引數進行對比,從天花亂墜的產品介紹中理出頭緒。
一款產品是否值得買,是否買得值,價格是一方面,效能是一方面。現在的消費者並不盲目跟風,都會貨比三家,最終能掏腰包的肯定是經過層層篩選的,給自己選夠產品秉承實用、價優,給孩子挑選產品都會秉承著安全、健康。
在電商平臺上,搜尋想要選購產品,按銷量排行,排行前幾名中選取幾款,比如價位相當的,效能相當的,效能頂配的,進行引數比較。最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在沒見到實物的時候,引數是最直觀的評價。
最後選擇價效比,或者選擇顏值,或者選擇功能,因人而異。
-
8 # MindMaster思維導圖
競品分析的核心思想是:方案重於分析,分析重於羅列(方案=論點,分析=論證,羅列=證據)。
而我們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把大量精力耗費在簡單羅列上,無法對新品開發和產品迭代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既然如此,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先放上一張總括的思維導圖,下面我們再慢慢分說:
競品分析大綱 - 思維導圖mm.edrawsoft.cn/template/11858
一、選擇競品競品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直接對手:即直接競爭者,產品相同且滿足同一目標使用者的群體需要。例如騰訊影片、優酷影片和愛奇藝影片,抖音和快手,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等。
潛在對手:1)橫向產業相關者:提供大致型別產品/服務的企業;2)縱向產業相關者:上下游企業;3)擁有雄厚相關領域資源的企業
判斷直接對手和間接對手比較容易,但判斷潛在的競爭對手則比較困難,而且潛在的競爭對手的威脅相當巨大(有時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判斷潛在的競爭對手又顯得特別重要。
潛在的競爭對手可以參照其它資訊從下列公司中識別出來:
不在本行業,但不費力氣就可以進入的公司;進入本行業可以產生協同效應的公司(比如騰訊佈局智慧零售);其戰略的延伸必將導致加入本行業競爭的公司(比如位元組跳動佈局遊戲,對騰訊、網易都會造成衝擊);可能發生兼併或收購行為的公司(典型如BAT、TMD等大廠)那麼從哪裡找到這些優秀競品呢?
主要有以下幾個渠道(下面在“獲取資料”部分還會細講):
二、分析維度和決策依據分析維度的選擇取決於你的目標。比如你想知道哪些功能或功能屬性必不可少,想知道這些產品最突出細節特點是什麼,就可以進行功能窮舉(適合產品初期階段)。
窮舉之後可多找幾個人去打分,形成“大資料”,得出相對公正的結果(儘量避免自嗨、拍腦袋決定)。如果人數不多,則只打分除最喜歡的那個以外的產品,人數夠多則無所謂。
想要更細節的競品分析維度,可以參考下方的思維導圖,從市場、資源、使用者、產品、運營、崗位、處境等多個維度進度分析:
決策依據則反應了你的專業性。
不能只停留在有無的思考層面,應該挖掘除了有無之外的維度意義。一般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出發:
定性分析:說明我們和競品差距在哪裡(競品有但我們沒有的,我們有但不如競品的,我們有但競品沒有的...這些短期/中期/長期的可行性有多高)定量分析:說明我們和競品的差距有多大(可以從註冊使用者數、應用商店評分、百度指數等多個維度去做定量)三、獲取資料獲取資料和分析往往交錯進行,但此時不要急於下結論。
這裡整理了常用的獲取渠道、獲取手法(有很多套路的),以及獲取內容(就是你得知道你要找什麼資料):
1)獲取渠道
A.從內部市場、運營部門、管理層等收集資訊;
B.行業媒體平臺新聞及論壇及QQ群,搜尋引擎;
C.建立持續的產品市場資訊收集小組;
D.調查核心使用者、活躍使用者、普通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彌補和間接代替的產品;
F.季度/年度財報;
I.試用對方產品、客服諮詢、技術問答等等
2)獲取手法
1、訪問對應平臺的網站公開的文件,如幫助文件、論壇
2、模仿使用者行為去使用競品的網站,充當真實使用者諮詢客服
3、假裝競爭對手的用研人員(客服回訪等),對其平臺的一些使用者進行訪問
4、訪問一些諮詢公司,在其公佈的調查報告裡,會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5、假裝合作伙伴,諮詢2B的客服,瞭解一些業務流程
6、藉助一些公開的論壇/展會去接觸競品的參會人員
7、招一個競品公司的員工來面試
8、去競品公司面試
9、去百度貼吧、脈脈等輿情重點手戰場上搜集情報
3)獲取內容
A.公司技術、市場、產品、運營團隊規模及核心目標和行業品牌影響力;
B.實際季度年度盈利數值,及各條產品線資金重點投入資訊;佔據公司主盈利的產品線;
C.使用者群體覆蓋面、市場佔有率、運營盈利模式;儘可能瞭解到固定週期的總註冊使用者量/裝機量/有效轉化率;
D.產品功能細分及對比;穩定性、易用性、使用者體驗互動、視覺設計實力、技術實現框架優劣勢;
E.產品平臺及官方的排名和關鍵字及外鏈數量
獲取到資料後,根據之前的定義整理好資料。若多個數據渠道取得的資訊不同,則根據可信度去選取並說明理由。
四、分析方法以上都還是“羅列”,即找事實的階段,接下來就得基於上述事實展開分析了:
1)分析過程
1、提出合理的假設,比如:
我們認為某某競品的成功要素如下_________:
在這些要點中,他們形成了如下的閉環_________;
這個閉環的業務鏈條,對其所相關的使用者/商家等操作者帶來了如下價值_________。
2、對假設進行逆向確認,比如:
如果沒有某某功能要點,竟品的價值鏈條會變成以下這樣_________;
這可能導致的結果有_________。
3、對自己的產品進行解剖,比如:
現在我們對標的竟品,其在應用價值方面,優缺點如下_________;
我們的價值鏈條用如下方式閉環_________;
我們對相關的使用者/商家等操作者帶來了如下價值_________;
與竟爭對手比,我們的整條價值鏈的差異在哪裡?_________
這些差異會導致我們和競品的對標存在這些強弱之處_________。
以上這個分析過程,其實也可以從使用者體驗的五個層次,即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一步步進行剖析。
2)兩個分析模型
1、SWOT:SW說的是自己,OT說的是自己與競品對比後的結果。
大家對這個模型相對熟悉,這裡就不做贅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待會可以移步之前的回答▼
怎樣進行SWOT分析?
2、$APPEALS:
$APPEALS是一種瞭解客戶需求的、確定產品市場定位的工具。它從8個方面對產品進行客戶需求定義和產品定位。具體如下:
$:指代價格,客戶願意為這個產品最多付多少錢?A:指代可獲得性,客戶整個購買經歷,包括他們購買的渠道P:指代包裝,視覺評估/捆綁P:指代效能,需要什麼樣的功能/效能?A:指代保證,有整個產品/服務所提供L:指代生命週期成本,什麼樣的生命週期成本考慮影響客戶購買產品?S:指代社會接受程度,什麼“形象”可以促進客戶購買我們的產品?客戶是如何獲得這些資訊的?經過這麼多輪分析,我們的最終目的當然是得出結論,給出可執行的方案:
經上分析,我們的產品改進方向如下_________;
要先抓核心_________;
改進的各個階段,我們對標競品的競爭優劣情況如下_________;
哪些是接下來自身產品的行動點?_________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開篇的競品分析思維導圖原始檔也一併放這裡了,大家可自行獲取▼
競品分析大綱 - 思維導圖mm.edrawsoft.cn/template/11858
回覆列表
那就按照現在的網際網路app來舉例說明: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我們都需要對這個市場要了解,才能知道這個產品的需求是否正確,這是最關鍵的,所謂的定位,就是發現市場,針對市場的需求來做產品,市場都不需要這個東西你做了沒人用做的在好在完美也沒用,第二點市場上面有無競爭產品,如果有那麼就需要了解對方產品,在對比自己的產品和對方的產品的差距在來做好最佳化,在這裡說的是團隊很重要,一個人的力量在大,團隊不行,那麼離倒閉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