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喜望軟體
-
2 # 認知框架
競品分析是產品經理的一項基本技能
每個自媒體作者其實都是一個產品經理,每天輸出的內容就是你自己的產品,對於一個產品經理來說,產品就象你的孩子,你要象孩子一個對待你輸出的內容,一個產品經理必須有愛、有情緒同理心、認知同理心、關懷同理心,才能做好自己的產品。
回到問題本身競品分析,是每個產品經理必須掌握的技能。如果你是做自媒體,同樣也要學會競品分析,我將從自媒體創造者輸出的產品來談如何做競品分析,這樣的切入點,大家比較好理解。
基於同樣產品的競品分析。自媒體在你所做的領域,做得最好的競爭對手是誰,有哪幾個。把他們找出來,去看看他們是什麼做的,內容是什麼組織的、圖片是什麼用的。
基於產品的某一功能做競品分析比如我是寫思維類的,我會就基於【系統思維】這個單一功能,進行競品分析,哪些系統思維的文章寫得比較好,有何借鑑之處。就象做礦泉水瓶蓋的借鑑水籠頭的閥門。
基於完全不同的產品做競品分析比如我是做思維類的,我可以借鑑其它行業的不同做法,比如時裝類的、農業類的、心理類的,借鑑其它行業好的手法,把應該於自己的行業。就象做紙尿褲的借鑑航天材料。
垂直類的借鑑在內容垂直領域,別人是什麼樣保持垂直度的,它們的手法如何。對於自己想做思維
垂直類的自媒體有何借鑑。
基於方法論的競品別人寫出文章背後是否存在一個方法體系,不借鑑產品本身,而是要借鑑他們是如何創造出產品的。
競品分析不是抄襲而是在競爭對手的產品基礎上要做微創新,或者從競爭對手的產品中得到一些靈感啟示,以幫助自己開啟思路。
結論:每一個自媒體者,如果掌握一點點的基本競品分析,自己所做的產品也會漸漸提高,競品分析是一種基本的思考方法。
競品分析有點象照鏡子:
-
3 # 資料技巧
要做競品分析,首先就得獲取競爭產品的資訊,可以透過網路資料的抓取建立競品資料庫,然後把各個渠道獲取的競品資料進行清洗,得到比較有用的完整的競品基礎資料,然後透過一系列的指標計算,發現競品的優勢及弱勢。在實際操作中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打壓競品的弱勢,同時把自己的劣勢往競品的優勢上靠攏,這樣才能把產品做好。
-
4 # 思維技術
作為產品經理,應該如何做競品分析?
一、競品分析1、競品分析的定義
競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一詞最早源於經濟學領域。市場營銷和戰略管理方面的競品分析是指對現有的或潛在的競爭產品的優勢和劣勢進行評價此分析,提供了制定產品戰略的依據將競品分析獲得的相關競品特徵整合到有效的產品戰略制定、實施、監控和調整的框架當中來。隨著競品分析在各個學科領域的擴散其概念已被多個學科所涵蓋在各個學科領域裡面的定義也有所不同。本文所提的競品分析主要針對使用者體驗行業而言。透過google、百度搜索關鍵詞“競品分析”絕大多數頁面所提到的競品分析來自使用者體驗行業,可見競品分析在使用者體驗行業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應用從另一個側面也體現出其重要性和應用的普遍性。在使用者體驗行業競品分析已經不侷限於競爭產品的分析而是更加傾向於類似功能產品的分析,特別是針對具體產品互動介面、視覺表現方面的分析。由此本文針對使用者體驗行業對競品分析提出的定義為所研發產品的競爭對手的同類型產品進行分析討論,並給出類比歸納的分析結果用以瞭解現有產品的發展優勢從而借鑑於研發產品中。
2、競品分析的目的與意義
競品分析是一種確定功能需求、績效標準和其他基準的非常有用的方法。在產品的使用者體驗設計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進行競品分析的目的與作用也不一樣,所以在做競品分析之前要先明確目的。在使用者研究階段進行競品分析分析的結果,可以作為即將形成的使用者需求文件(如人物角色)的參考,也可以對這些具體的問題做詳細的說明。在概念模型或內容模型階段,競品分析將作為一種附加的對比手段等同於日常的策略文件。
在設計階段,這個時候產品已經基本成型,競品分析則是針對非常具體的設計問題被當作設計的源泉,競品分析的結果可以作為提出設計的依據。在可用性測試階段此時的競品分析主要是針對某一具體功能、問題做深入的對比,這時候競品分析應將可用性測試的結果作為依據來進行。在不一樣的階段競品分析的著重點都不一樣,作用也不一樣。總的來說在專案的早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使用者需求和業界的發展,在中期可以指導設計,在後期可以協助檢驗產品的可行性。
二、競品分析的理論基礎比較研究方法被認為是人類學學科的基本方法論,也是最早的人類學方法論,它在早期主要是古典進化論學者的研究方法之一。人類學中的比較研究法在使用者體驗行業的應用被稱之為競品分析,屬於使用者研究與市場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競品分析的理論起源與理論指導。人類學中的比較研究法一般分三個步驟:找出同類現象或事物;按照比較的目的將同類現象或事物編組作表;根據比較結果作進一步分析。
競品分析則是對所研發產品的競爭對手的同類型產品進行分析討論,並給出類比歸納的分析結果,用以瞭解現有產品的發展優勢,從而借鑑於研發產品中。同時也要分析競爭對手,關注該產品背後所隱藏的哪些文化內涵,這是反應使用者的文化現象及潛在需求的必要途徑。只有透過對其深層性質的理解,才有可能瞭解產品的發展趨勢,而不是盲目跟從。
三、競品分析的方法1、競品的選擇。競品一般而言有三種:直接競品、間接競品、潛在競品。直接競品就是研究這類產品,可以瞭解同類產品的功能範圍、互動形式、外觀細節等方面,即可以從中借鑑這類產品的優點,可以用此來避免出現同類產品的不足之處。間接競品指的是各自的著重功能點不一樣,但具有某部分相似功能的產品,這類產品會降低所要開發產品的使用率,研究這類產品可以幫助排列所要開發產品的功能優先順序,並確定產品所需要突出的功能。潛在競品是指開發它的競爭者在行業利潤達到一定規模,能夠進入市場並利用其現有資源對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產品。研究這類產品有助於預先提防它們進入的觸角或者提前避開它們可能會涉足的切入點。面對如此多的竟品,我們可以選擇優秀的產品進行分析,而不需要貪大求全選擇所有的競品。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了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20%,其餘80%的是次要的。所以我們只需要去關注那些佔領了80%市場競爭的20%的競品來進行分析就足夠了。
2、競品分析的維度。競品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對比分析:戰略定位、盈利模式、使用者群體、產品功能、產品介面(互動方式、視覺表現)等這些維度也是隨著產品開發的階段程序而發展的。開發前期注重產品的戰略定位、盈利模式、推廣方式,策劃階段更側重於產品定位、目標使用者、產品功能;設計階段設計師更側重於產品介面、具體的互動形式。每個階段的競品分析都有不一樣的目的,故所側重的維度也有所不同。但是這些維度是有機聯絡的不可以孤立對待。
3、競品分析的準則。在使用者體驗行業,競品分析除了為戰略定位、盈利模式、使用者群體提供輔助依據外,重點在於對產品功能、產品介面(互動方式、視覺表現)等提供設計指導。在這個過程中競品分析可以參照可用性準則來進行分析。當前在使用者體驗行業較為常用的10項可用性準則為:
一致性和標準性;透過有效的反饋資訊提供顯著的系統狀態;方便快捷的使用;預防出錯;協助使用者認識分析和改正錯誤;識別而不是回憶;符合使用者的真實世界;使用者自由控制權;美觀精簡的設計;幫助和說明。
4、競品分析的內容
1)特性羅列。針對競品的各個維度,分析方式可以分為橫向和縱向。橫向分析是將需要做分析方向的特性羅列出來,然後分別觀察和比較競品情況,因此能夠辨認出某一評測類別或所有評測類別中,哪個競品做得最好,但它所建立的使用者體驗畫面比較零碎,所以不易分析出每一個競品的整體使用者體驗水平。縱向是將所有對手或相關產品列出分別體驗,並撰寫需要分析的點。每個競品都有不同的背景及介紹,每個競品都由不同的評測標準來描述的。縱向分析為每一個競品都提供了一個整體的使用者體驗的視角,但它不易於作不同競品間的對比。
2)分析評價。特性羅列屬於客觀的描述,每個競品的特點分析評價是依照上述的可用性準則,對競品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評價。較特性羅列部分分析評價是帶有主觀色彩的。因為涉及一些產品層面的考慮,通常孤立地從操作體驗上很難評判哪個競品更好,所以主觀評價可以作為客觀描述的補充。
四、全文總結回到競品分析的理論依據:比較研究法,人類學中對於比較研究法的侷限性是這樣描述的:其主要缺點在於把文化要素和整個文化隔裂開來(文化要素是屬於整個文化的,也只有在整個文化中才有意義)並多少有點牽強附會,把一些表面相象、但發生背景截然不同的文化要素放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單純依靠競品分析來評判一個產品的優劣,它只是一種客觀比較的收集而已,它可能會存在以下造成結果誤差的問題:(1)元素與整體分離;(2)分析脫離了產品文化;(3)幾種競品雖然形式類似,但面向的使用者群或有不同,單純比較可能會有一定的誤差。雖然競品分析會有如上所說的誤差,但其積極意義會更大一些,只要我們明白以上會出現的問題就可以很好的繞開並做好心理準備。競品分析的積極意義包括知己知彼,能全面瞭解競爭產品。詳細分析過競爭對手所做的產品至少可以比對方多思考一步。可以由此借鑑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於大家都沒解決的問題開拓了提供方式的思路。當不知道如何決策時競品分析可以幫助做出選擇。
-
5 # PM宋先生
調研是產品經理逃不掉的工作內容之一。實際上說一句難聽的話: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產品基本上都是相互抄襲的。並不是因為大家笨,而是抄襲是最快速的學習方式,與其悶著腦袋想點子,不如借鑑同行的大佬怎麼做的直接拿過來用,然後再小步迭代。所以競品調研,實際上是產品經理的必修課程。
但是目前市面上很多培訓課,把調研這件事情講得太複雜了。使用者、商業模式、資料分析等等全部都講,讓很多剛剛參與產品工作的人覺得很頭疼,感覺做一次調研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但實際上對於產品而言,使用者、商業、資料等等的資訊調研和蒐集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這些完全是運營、市場的人應該做的事情。我就結合一下自己的經驗談一談產品的競品調研該怎麼做。
繪製詳細的業務流程和頁面流程:產品經理的核心是抓住產品本身的功能點是否準備實現了使用者的需求,否則開發出來只會為公司浪費資源。所以做競品調研,首要的任務不是去各種資料網站上扒二手資料,而是要專注於競品的業務邏輯和使用者走向。需要搞清楚調研的競品,一個新使用者從最開始進來,到老使用者使用,中間都經歷了哪些環節,以此來繪製出競品的業務流程圖;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截圖取樣,每一個步驟都要截圖留檔,然後匹配到相應的業務流程上去,這樣我們才能清楚競品的使用者流向是什麼樣的,才知道哪些地方是我們可以借鑑學習的,哪些地方是競品沒有做好的。
明確重要的通知機制:搞清楚業務流程之後,更加細化的就是要明確競品對於使用者的通知機制是是什麼樣的,比如說一個新使用者剛剛註冊後會給到什麼樣的文案刺激?一個老使用者長時間不登入會給到怎樣的訊息刺激?取消訂單的時候會有什麼挽留方式?調研清楚了這些通知機制過後,產品就要思考:我是使用者會被這些內容打動麼?如果是同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最佳化話術?競品有沒有哪些地方做得是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東西?瞭解真實的使用者反饋:業務流程、頁面流程、通知機制都清楚之後,就要大致瞭解一下競品的使用者反饋,各大APP商店的使用者評論是最好的調研方式。如果有官方論壇是最好的,直接去論壇裡面看使用者的各種需求和反饋,抓取出競品遇見的有價值的問題和使用者提出的需求,加以整理總結。當然,做產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完全信任使用者的話,按照使用者的意願來修改產品是比較蠢的行為,僅供參考。至於暴力測試、資料爬蟲等等,其實更多的是運營方面需要做的事情。產品工作的競品調研,核心永遠是功能,以及實現的方式,至於商業上的邏輯並不在產品考慮的範圍當中。我們總是要清楚,產品本身是滿足使用者需求的載體,介面漂亮是其次,快速上線,小步迭代,永遠不要期待一個版本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才是真正合理的產品邏輯。
-
6 # 紫鳥瀏覽器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產品銷量
首先就是產品銷量,要剖析就要剖析銷量多的競品,學習他人的優點。
2. listing頁面的文字和圖片
產品的銷量如何,listing是很重要的,做得好自然能夠進步轉化率。賣家需求理解對方的listing頁面能否有做的比擬好的中央,揚長避短。
3. Review的好評打造
檢視競品的評分,剖析能否存在TOP買手的留評,或者一段時間內呈現較多的好評,闡明賣家有去做測評。
4. 產品的亮點
剖析競品的產品能否存在比自家產品突出的中央,並且被買手肯定的,假如自家產品也有同樣的特性,就能夠突出表現。
5. 應用的站內站外推行方式和渠道
站內的能夠看產品能否經常參與諸如秒殺之類的活動,銷量能否會有增加。而站外推行大區域性賣家都會去做的,比方review好評打造,或者站外促銷引流之類的,主要是選擇一個效果最好效勞最佳的效勞商或者渠道協作。
-
7 # 認知框架
首先要搞清楚競品分析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目的是為了創新。
你在做競品分析時,更關注的是競爭對手產品背後的假設。找到假設之後,就是要從中建立起備擇假設[Alternate Hypothesis]。再從備擇假設[Alternate Hypothesis]出發去創造性的捕捉產品可能具有的功能,這些功能是競品沒有的。
如果目的為了創新,競品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釐清競爭對手原有的一些假設,從這些假設作為基礎去尋覓備擇假設。
如果目的是為了尋覓現有產品具有的一些功能
這就比較簡單了。
比如是不是要同一個平臺。【window android、iphone]。
是整體尋覓競品,還是整體中的一部分功能尋覓競品。比如一個礦泉水瓶,一個礦泉水瓶作為整體去尋找競品。整體中的一部分功能去尋覓競品,比如一個瓶蓋。功能的視角【是功能要完全相同,還是功能的本質相同】,比如礦泉水瓶蓋,如果從其它礦泉水瓶作為競品分析就是功能完全相同,但如果從啤酒行業,就是競品的功能本質相同,都是為了封閉瓶子。甚至可以把水籠頭作為競品,因為水籠頭的作用就是封裝水,這就是從功能的本質相同這個視角去思考。從功能的本質相同,可以跨過很多行業去尋覓競品,本質相同,但表現這個本質,可以有很多的表現形式,可以借鑑各行各業。從功能完全相同,就可以從同行業的視角去思考,比如拿礦泉水瓶蓋來說,就是其它品牌的礦泉水瓶是什麼樣的呢,有沒有可以直接借鑑的地方,在借鑑的基礎之上進行微創新。確定選擇競品的一些指標【使用者量、最熱、下載量最大等等】。競品分析,我談了我認為最關鍵的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 透過競品分析,去創造備擇假設。
第二個部分是,從功能的本質思考去跨行業的尋覓競品。
回覆列表
競品分析的維度既要有產品“看得見”的部分,比如產品做得怎麼樣(功能、使用者體驗設計等),還得有產品“看不見”的部分,比如為什麼這麼做(產品定位、目標使用者、盈利模式等)、如何做到(產品背景、技術、運營策略等)、未來打算怎麼做(版本迭代等)。
接下來,喜妹統計了十個競品分析的維度,咱們一一來講~
市場現狀、發展趨勢
競品分析首先要對整個市場進行研究,看看市場目前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盈餘的空間有多大,分析有沒有加入的必要等。
我們可以在網上找一些行業分析報告、產業鏈資訊等,例如:艾瑞諮詢、易觀、DCCI網際網路資料中心等。這些報告會涵蓋行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政府最新政策和所佔的市場份額等,幫助我們透過市場分析,瞭解整個市場情況,形成對未來的判斷和預測,制定或調整自己的戰略規劃。
資料表現、市場認可度
在分析市場資料和使用者認可度時,我們可以從軟體排名、下載量、使用者評價、付費使用者數和市場份額等多種資料去分析競品在當前市場處於什麼位置、我們的產品和標杆產品之間的差距在哪裡等。
透過資料所展示出來的資訊和差距,我們可以具體分析我們的產品如何突破或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提高,還可以制定一個追求的目標。
關於軟體下載量和使用者活躍數量,咱們可以從酷傳、百度指數、企鵝智庫、CNNIC或Questmoble查到,但有的可能需要付費。
產品背景
我們在分析競品時,很容易只在乎資料而忽視其背後的公司,不同公司開發出來的產品肯定是不有一樣的。公司的資源優勢、技術背景、文化信念、產品團隊,都對產品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產品定位、目標使用者
我們需要透過競品的宣傳語(slogan)、產品目標和上線時間等,找出他們的產品定位進行歸納,分析競品的目標使用者和使用者需求的異同。
由此我們可以策劃或調整自己的產品的定位和目標,設定目標使用者,根據使用者畫像和特徵等進行使用者分析,從而更好的做出使用者想要的產品。
業務邏輯、產品結構
關於競品的業務邏輯和產品結構,基本依賴於我們對競品的實際體驗和研究,梳理出業務流程邏輯圖,從而對比競品的業務運轉方式、商業模式和功能安排等,找到差異。
我們需要了解到競品在業務運轉過程中涉及哪些角色、相互的關係,使用者操作的方便程度、的流程邏輯、分為哪些步驟和環節?
通過了解競品獨到的業務模式,我們可以分析出該業務模式需要什麼樣的基礎、資源或技術等。如果競品的使用者引導和功能展示做得很好,那我們可以考慮進行學習借鑑,對自身產品的結構設計和流程邏輯進行最佳化。
功能對比、技術維度
功能對比是可以區別產品,且拉開產品層次的。我們需要親自體驗競品,快速瞭解競品的主要功能,拆解核心功能,結合具體的使用者場景和目標使用者來分析:使用者在什麼場景下會使用該功能?該功能滿足了使用者多少需求,使用者認可度如何,背後隱含的價值有多大?
技術維度主要是研究產品採用了什麼核心技術來提升使用者體驗感,該技術是否申請了專利、是否有技術壁壘等。
互動設計
我們需要分析競品所使用的互動設計,主要功能入口是否清晰明確?各入口之間跳轉是否混亂容易迷失?重要頁面是否有直接展示?
視覺設計
視覺風格分析可以分為很多的層面,比如字型、圖示、配色、排版和banner圖片等。有些軟體產品的視覺設計看著就很高階、有逼格,但有些就有點low。
在視覺設計時,我們需要注重細節。比如蘋果官網的設計看著很簡單,但他們的排版對每一個畫素都有要求,差一點可能就會導致整體不協調。
運營策略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同質化嚴重,不少脫穎而出的產品主要是靠運營。
對競品的運營策略分析,主要基於產品定位下的不同階段的運營手段和品牌策略。我們可以關注競品的使用者運營、活動推廣、新媒體運營等,瞭解其動態和發展,思考我們自己的產品未來的市場推廣策略。
版本迭代
我們可以透過對比競品的版本迭代和演化路徑,找出其關鍵的時間節點和版本更新情況,結合他們當時的運營手段,分析背後的原因,預測期未來的發展,從而獲得自己產品的啟發和借鑑。
我們做競品分析是為了分析自己的產品情況,學習競品的長處、規避短處,換成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它們。
競品分析的維度需要結合分析目標和關鍵成功因素等來選擇,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要選擇最重要的幾個維度深入分析,從而得到對我們自己的產品有價值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