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nly135028594

    當我們不斷指出孩子做錯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有牴觸情緒,而不太情願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應該做的,當這個情況發生時,孩子的磨蹭、拖拉、反抗就出來了,也就是說,孩子是故意的。

    那怎麼辦呢?只描述看到的問題。比如:喝完的飲料瓶,請把它扔到垃圾桶。而不要說:你怎麼每次都讓我幫你扔垃圾;廁所的燈還開著,請你把燈關掉。而不要說:告訴你多少遍了,上完廁所要關燈,你怎麼總是忘記關燈。

    改變不良的溝通方式,提示孩子正確的做法即可,對於孩子來說,接受提示比接受譴責愉快的多。

  • 2 # 生活映象館

    建立正常的反饋機制,以結果反映為主。比如亂扔東西,不要指責,你可以問他你看那塊看起來怎麼樣,我小妹兩歲的時候沒人說就把客廳的茶几收拾的好乾淨,擦完之後再歸置東西,好像做積木遊戲一樣,不過後來就不行了,現在八歲多,客廳整的一團糟。如果父母有好的反饋,當她收拾完東西時給句誇獎,相信她就不會亂扔東西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有一套健康的反饋機制,並持續下去,表現出來的很可能只是幾句話。認同的關注我,後期我會和大家建立聯絡,交流家庭教育問題

  • 3 # 李楠的學習樂園

    磨蹭孩子最怕聽到的話,恐怕莫過於“快一點”了!

    為啥呢?因為這句話是當媽的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啦!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催促孩子:“快點起床!”、“快點穿衣服!”、“快點吃飯”、“快點寫作業”、“快點!去刷牙!”、“快點!要遲到了!”“快點!別玩了!”

    當我們一遍又一遍的說著各種“快點快點”的時候,這些我們希望孩子趕快做的事情,結果就成了我們家長的事兒!孩子做這些事兒就成了給我們家長去幹了。自然的,孩子在做這些事時候,就失去了動力,所以“磨蹭”就這樣誕生了!

    所以,要想讓孩子不磨蹭,就需要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

    這裡給大家支個小招,那就是繪製時間圖(時間表):時間圖,讓我們瞭解孩子一天時間的安排。孩子時間管理的三個座標:睡覺、起床、做作業(幼兒時間管理的三個座標:吃飯、睡覺、運動量)透過孩子自己繪製時間表,ta自己重新掌控自己的時間,這就是改善磨蹭最關鍵的一步。

  • 4 # 優勢教養教練竹風媽媽

    對於孩子磨蹭,家長往往會發火生氣,說一些傷害孩子的話,對孩子造成傷害,事後又後悔不已。

    我認為孩子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家長在日常教養中,孩子大腦的自律神經迴路沒有形成,從而出現這種問題。其實這不僅是孩子的問題,更是家長的教養技術的問題,即家長的教養力技術需要升級了!

    我是優勢教養2.0訓練營創始人竹風媽媽,下面我用優勢教養2.0的教養技術思維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最近幾年的職業生涯中(優勢教養家庭教練),碰到家庭教養過程中出現這樣問題越來越多,並呈現上升趨勢。現在是網路社會,我們可以便捷的上網搜尋,找到各式各樣的分析和解決方法,有時候也能給家長一些啟示,似乎明白了一些什麼,但是回頭實施教養過程中具體是否有效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碰巧和孩子合拍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家長試過幾次,掙扎一下,又迴歸原狀……說來真是令人唏噓!

    然後,筆者在實踐中(尤其是對已經使用網上介紹的各種方法均是無效的情況下),指導家長使用優勢教養2.0的思維,效果更為顯著,由於優勢教養2.0的思維是需要具體分析家長和孩子的基本特點,才能準確給出方案,所以,在這裡我只能給出一個基本策略,而非具體實施方案,流程圖如下:

    總之,筆者認為:解決家長的教養思維和孩子內驅力,才是破解孩子這些行為的鑰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舊有信念受一個人的什麼方面影響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