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骨科譚師兄
-
2 # 德國普大利
若我們發現自己的動作受到限制,並且還伴隨著疼痛,這很有可能是關節炎的鍋。
如當我們的膝關節患有較嚴重的關節炎時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活動,其中包括了上下樓梯、步行、下蹲、如廁等。
關節炎指的是我們人體關節或周圍組織出現的一種炎性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一般患有關節炎時會表現出疼痛、腫脹及關節僵硬。
最常見的關節炎型別是骨性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也叫做退行性關節炎,它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惡化,導致關節內的軟骨(覆蓋形成關節的骨頭末端光滑、堅硬的組織)破裂。從而出現一些關節疼痛和僵硬。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疾病,其中免疫系統從關節內膜開始攻擊關節,疾病最終會破壞關節內的軟骨和骨骼,導致關節的功能活動下降。
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是由於尿酸鹽結晶、堆積引起的。它較嚴重時會表現出比較強烈的疼痛。
造成這些關節炎的外部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
關節退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所造成的關節磨損;
創傷:創傷所導致的結構改變或關節功能退化;
肥胖:過大的體重,特別是對於膝蓋、臀部和脊柱等的壓力會過大;
怎樣預防關節炎:
1.合理飲食:對於高嘌呤的飲食儘量不要過度攝取,例如少吃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等外源性嘌呤的攝入,減少尿酸產生;
2.控制體重:體重過重時膝關節等承重關節壓力較大,所以合理控制體重也是非常重要的;
3.注意保暖:氣溫下降時,常備小毛毯等保暖物品;
4.科學鍛鍊:增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及穩定性,減少關節磨損和損傷的風險。
以膝關節炎為例,給大家介紹幾個訓練的小方法:
1.單腳坐下-站起訓練:加強大腿前側肌肉及單腿支撐的能力
注意:訓練過程中注意安全,老年人最好可手扶物品保持穩定哦。
2.靠牆下蹲: -
3 # 忽而相遇a
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骨關節病,多見於50歲以上者,因此被稱作“中老年人致殘殺手”。骨關節炎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負重關節。通常表現為上下樓梯、蹲起時感覺膝蓋疼痛不適,早晨起床或久坐後膝蓋感覺發僵。隨病情加重,患者可能會有平地走路疼痛,甚至關節變形等症狀。
預防關節炎:
1. 避免關節的過度使用。
長時間的站立、步行、上下樓梯、登山等活動都會過度使用膝關節。尤其是在登山活動中下山時,全身的重量完全壓在一側膝關節上,關節承受的壓力是正常站立時的數倍。
2.避免體重超重。
肥胖和體型粗壯的人體重大,勢必增加關節負重,所以超重時需要控制飲食且適當運動鍛鍊以減輕體重。
3.避免關節受寒著涼。
關節受寒會使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血管收縮,造成血液迴圈不暢,關節得不到良好的營養,也會容易引發骨關節炎。
4. 貼劑
當時徹底解決我的關節炎還是炎啶安貼劑,這個貼劑對關節痛還有關節腫脹的效果都還挺不錯的,每次貼上關節就舒服多了,而且止痛效果很明顯,貼了幾天之後關節就沒那麼腫了,我當時貼炎啶安一共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困擾我幾年的關節炎給徹底治癒了,現在我的膝蓋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只要注意保暖應該不會有復發的可能。
回覆列表
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是一種關節逐漸退變、伴隨有骨質增生的慢性骨關節疾病。在中國,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患有骨關節炎,尤其是從事體力勞動或運動方式不當者。目前,中國骨關節炎的高發程度甚至不亞於糖尿病,但仍未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
1、亟待關注:骨關節炎正高發
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是一種關節逐漸退變、伴隨有骨質增生的慢性骨關節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軟骨的退化、損害,多發於人體頻繁使用的關節,尤其是負重較大的關節,比如膝、髖關節等。目前,中國的骨關節炎患者已超過一億,其高發程度甚至不亞於糖尿病,但骨關節炎卻尚未得到人們足夠的關注。
2、骨關節炎的病理特徵與高發人群
老化、磨損的骨關節,會隨之引發一系列病理現象。最常見的是疼痛,尤其是在活動時或活動後,嚴重時靠休息都無法緩解,甚至會夜間發作。有的人還會出現晨僵,即關節出現僵硬黏著之感。還有的則表現為關節壓痛、關節活動時發出摩擦音、以及關節腫脹、畸形等等。
在中國,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患有骨關節炎。尤其是從事體力勞動,或運動方式不當者,發病的機率更高。在中國50歲以上人群中,多達60%的人患有該病。從地區上來看,多山的西南地區發病率最高,而地勢相對平緩的華北和東部沿海地區則發病率較低。此外,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分佈還有幾大趨勢:農村高於城市、落後地區高於發達地區、女性高於男性。
3、關節如“軸承”,負重會磨損
人的關節就好像汽車的軸承,擔任著負重的功能。同樣的汽車,經過同樣長時間的使用,軸承的折耗卻可能差異很大。
那麼,在哪些情況下軸承磨損更嚴重呢?第一,軸承本身年事已久,耐受度下降,與此對應的就是身體素質較弱的老年人群。第二,汽車超載,軸承負重過大,這就對應了體重較大的肥胖人群。第三,軸承使用過度或使用不當,加速老化,這就對應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錯誤的運動方式。因此,要想降低患骨關節炎的風險,我們就應當找準問題,對症下藥。
4、保健之道:呵護自己的“原裝關節”
人體器官老化本是自然的規律,但透過科學的方法,我們可以延緩骨關節的磨損。與上述內容對應,肥胖人群應當儘量減肥來減輕體重對關節的壓迫。而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應改變既往運動方式,減輕關節負擔,比如避免長時間提拿、搬抬重物,適當休息等。最好避開登山、上樓梯等負重運動,選擇游泳、騎車一類的無/低負重運動。
以膝關節為例,由於膝關節角度越小,承重越大,我們在生活中就要儘量避免一些諸如深蹲起身、彎膝負重的動作。這透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可以完成,比如以坐馬桶代替蹲便、坐電梯代替走樓梯,坐高腳凳代替坐軟沙發和低腳凳等等。
如果骨關節炎錯失最佳治療時期,晚期關節已出現嚴重的不可逆改變,可能就需要透過外科手術如關節置換進行治療。
溫馨提醒
人工關節畢竟不等同於自體關節,且壽命有限。我們首先要考慮的,還是呵護好自己的“原裝關節”,提高它們的使用效率,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