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龍14992
-
2 # 依與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分不清方向。人在水裡的時候其實是處於一種類似失重的狀態,上下左右感覺一樣,根本分不清上下左右,一緊張,想著往水面掙扎換氣,可能實際上是在往水下跑。
這個也是為啥有很多人會被只到腰部左右的水淹死的主要原因,因為壓根不知道地面在哪裡。
-
3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不會游泳的人,落水後,為什麼越掙扎,越容易溺水呢?
小時候村莊裡有幾處池塘,每到夏天這裡便成為許多小夥伴們嬉戲玩耍的絕佳去處。而我在沒有學會游泳之前,根本不敢去池塘深處,偶爾不小心涉足其中,便心慌意亂、手足無措,手腳胡亂地運動,每每這時,就會越掙扎越容易往下沉,於是不免喝進很多髒水,幸好池塘不大,周圍的小夥伴也多,自己出現這種情況時,有人搭把手就比較容易將自己拽到池塘邊上。那麼,為什麼不會游泳的人落水時,為何越掙扎就會容易溺水呢?
人體的平均密度大約為1.01克每立方厘米,不過肥胖程度不同的人體平均密度會有一定的差異,越是胖的人平均密度越小,甚至會低於河水的平均密度。由於人體與河水的平均密度非常接近,所以理論上人體在水中是可以浮在水面之上的。
游泳有非常多的技巧,在此基礎上可以將游泳方式劃分為潛泳、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以及非正規的狗刨等,雖然游泳時人體在水中的運動方式不盡相同,但是說白了,都是利用吸氣和呼氣的調節、四腳和頭部的動作配合,一方面由於空氣的密度遠小於水,因此透過吸氣和呼氣來控制胸腔內的氣體總量,達到上浮和下沉的目的;另一方面,對水體的表面進行拍打或者水體內部進行划動,藉此擾動水流方向,從而獲得對身體的反作用力,從而實現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運動。
按照物理學中的阿基米德定律,一個物體在液體中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浮力作用,這個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相同,因此人體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也遵循著這個定律,即我們人體進入水中的體積越多,則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由於人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相近,也就是說理論上只有人體幾倍全部沒入水中之後,才有可能形成身體所受的浮力與重力相平衡的狀態。
會游泳的朋友相信在池塘或者泳池裡都做過這樣的實驗,就是能夠透過一定的手部和腿部運動,使得身體漂浮起來,甚至可以做到面部朝上,僅留鼻孔在外面出氣,這樣的幾乎靜止的狀態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當然這也是仰泳最基礎的技巧。這種處於水中的身體姿勢,由於排水體積達到最大,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身體受到水浮力的大小,保留在水外的身體部分越小,則越不容易下沉。
不過,不會游泳的人,要想做到一點非常困難,主要原因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不會游泳的人四肢在水中的協調配合能力很差。很難透過四肢的配合來使身體橫在水面之上,所以受到的浮力勢必會小於重力。同時,也不能透過四肢的運動,來有效地擊打水面或者推動水流的定向運動,從而獲得不了穩定的水體反向作用力,從而不能維持身體在水中相對穩定的狀態。
二是不會游泳的人遇到突發狀況時容易驚慌失措。不會擁有的人一旦不小心進入深水區,或者遇到抽筋,哪怕是在淺水區不慎喝了水,那麼本能地就會產生慌亂情緒,手腳便會胡亂地在水中擺動,而這種擺動對於水流的作用是沒有規律的,因此身體受到的水體反作用力也是不均勻且合力的方向隨時改變的,從而與水體對身體的浮力形成不了大於重力的整體狀態,因此身體在水中忽而下沉、忽而上升、忽而側向移動,更加重了自身的恐懼和慌亂,有時甚至連呼救都來不及或者意識不到。
三是不會游泳的人不能有效調節在水中的呼吸。剛才提到了不會游泳的人遇到突發情況很容易慌亂,此時大腦一片空白,由於平時沒有做過在水中呼吸的針對性訓練,因此什麼時候吸氣、什麼時候呼氣根本沒有概念也顧不上,因此在四肢劇烈掙扎以及身體不穩定的情況下,極容易發生嗆水問題,這個時候已經很危險了,在這樣的狀況下根本談不上利用控制呼吸,來調節在水中位置這樣的“高難度”動作了。
所以,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說,要儘量不去水流環境複雜、深淺不一、周圍人員較少的河流或者池塘去游泳,即使去了,也要配備游泳圈等裝備。而一旦遇到突發狀況,要儘量保持頭腦冷靜(雖然很難做到),及時呼喊求救,同時四肢不要胡亂地掙扎,慢慢調節身體,盡最大可能使自己仰躺,努力使自己的頭部、鼻孔露在水面以外,同時可快速大口吸氣,再慢慢呼氣,確保身體在水中處於相對穩定和平靜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較長時間地保持在水面懸浮的狀態,增加獲救的機率,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回覆列表
不會游泳的人,落水後,為什麼越掙扎也容易溺水。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有點難度呀,一般的人可能一下孑也弄不明白。首先,這個問題涉及到了物理領域。
物理課堂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壓力、壓強。物體所受的壓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在重力不變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壓強大了壓力就大了。壓強就是物體受力面積的大小與受力面積的比。
大家都知道,水是有浮力的,人體和水的比重,也就是密度是差不多的,不會水的人落水後,如果是站立狀態,對水面的壓力就會增大,躺著對水的壓力就小了,再加上水的浮力,還有人的肺部和體內有空氣和氧氣,眾聽周知,空氣比水的比重輕很多。
不會水的人落水後,在掙扎的時侯都會成為站立狀,對水面的壓力增大了,人就會往下沉,如果平躺水面上不動不掙扎的話,對水的壓力減小了,透過水的浮力再加上體內的空氣和氧氣,人就會慢慢地漂浮於水面,這就是不會水的人落水後,為什麼越掙扎越下沉的原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