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安平

    一、必須有目的地預習

    —— 注意力穩定性理論:必須有目的地預習

    注意力穩定性理論: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比較穩定地把注意集中於某一特定的物件與活動的能力。

    也就是聽課質量;例如在聽課時大部分時間處在“溜號”狀態或者偶爾會出現“溜號”狀態,就會導致知識斷點比較多,直接影響聽課質量。而且注意力具有不能長時間保持穩定的特性,而是週期性起伏變化,通俗講就是如果課堂上課45分鐘,真正有效時間大約不到20分鐘。

    因此,要成為學霸,有效的課堂時間必須用來聽重點,聽難點,聽方法思路,而要做到這一點,有目的地提前預習非常重要,必須要帶著問題聽講,跟著老師的思路去思考。很多人覺得預習是浪費時間、沒有價值,要麼不預習,要麼稀裡糊塗預習,雖然瞪大眼睛聽講,最後只能自證智商確實存在差異!

    課堂聽重點太重要了,特別是對於上了大學之後,完全放飛自我的大學生,集中精神聽講基本不可能,上課、自習的時候,時不時就刷刷朋友圈、看看新聞,坐立難安。但是儘管大多數時候在開小差,只要我們能非常高效的吸收學習的內容,帶著問題聽課,一旦老師講解到問題內容,自然就全神貫注!這就需要我們在學習新知之前做好預習等準備工作,即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二、必須及時複習

    —— 記憶衰退理論:必須及時複習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程序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遺忘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程序很快,並且先快後慢。觀察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對所學知識和記憶效果及時進行復習和自測是艾賓浩斯記憶法的主要方式。

    從時間安排方面講,複習與自測可以定期的進行也可以隨時進行,複習與自測可以結合進行,對學過的知識,一段時間後先自測一下,不會的,或記的不牢的再進行重點複習。具體形式如下:

    複習自測

    1、 及時複習,可以抓住記憶的最好時機;經常自測,可以弄清哪些知識沒學好、沒記住,哪些地方容易混淆、有誤差,以便馬上核實校正。

    2、 及時複習和經常自測,可以培養我們的隨機應變能力。在考試中,考題往往變換了角度,與原來學習時的大不一樣。如果經常運用自我測驗法,對所學知識從多方面理解消化,必然會胸有成竹,臨陣不慌。

    定期複習

    即對自己所學的課程、知識定個複習與自測計劃,然後按時執行。

    ①日測:每晚上睡覺前,應該將當天所學的知識擇其要點複述一下,如條件不允許,默寫提綱或乾脆默想也行。

    ②周測:星期天休息,可將一週來所學課程的內容換個角度提出問題,寫在一張紙上測驗自己,發現存在疑難或模糊之處,馬上解決,絕不拖欠。

    ④全書測驗:一本書學完後,可以翻開目錄,逐次回憶內容,在單元測的基礎上,全書測就問題不大了。如果沒有時間,可以挑選那些重要內容先進行。

    隨時測驗

    即指隨時隨地測驗自己。

    這種方法用來學外語是非常有效的。先準備一些卡片,正面寫上5個外語單詞,背面寫上5個相應的漢語詞彙,揣在兜裡便可隨時自測了。自測的方法有兩種:①朗讀法:在不妨礙別人的情況下,你可以看外語念漢語,看漢語念外語,實在想不出時,翻過來看一看,再認一下。②學寫法:學外語不書寫是很難記牢的,況且不練書寫便無法進行筆譯。可以看卡片上的漢語寫出相應的外語單詞來。但是,很多場合是不允許四平八穩坐著寫的,怎麼辦呢?建議你試一試下面的方法:在禮堂聽報告、開大會前、在公共汽車站、在商店排隊時,可以用手指朝下在空中寫。不帶卡片也可以隨時自測,看到什麼事物,就試著用外語表述出來,或者在頭腦中默唸一下。這樣既利用了點滴時間,又會收到分散複習的好效果。持之以恆, 你一定會取得顯著地效果。

    複習點的確定(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制定):

    1. 第一個記憶週期:5分鐘

    2. 第二個記憶週期:30分鐘

    3. 第三個記憶週期:12小時

    4. 第四個記憶週期:1天

    5. 第五個記憶週期:2天

    6. 第六個記憶週期:4天

    7. 第七個記憶週期:7天

    8. 第八個記憶週期:15天

    (注:大家可以去某寶上購買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表,按照表格有規律的記憶和複習)

    其實驗給出的建議是5分鐘後重復一遍,20分鐘後再重複一遍,1小時後,12小時後,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會記得很牢,很難再遺忘。

    但對於較為繁重的學習,這近乎不太可能,個人的實踐是:即時複述很關鍵(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12小時或睡前溫習很重要(最好是透過題目鞏固),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複習,效果通常就已經非常不錯。

    三、必須動手構建知識樹

    —— 記憶編碼理論:必須動手構建知識樹(思維導圖)

    認知心理學研究指出,記憶效果取決於資訊編碼方式,“深層次”加工比“淺層次”加工更有利於知識的記憶和提取。換句話說,記憶和理解取決於

  • 2 # 源教育

    今年沒有考綱可以參考去年考綱

    有重點的複習 很多老師讓學生看課本

    大多數人課本不知道看什麼 一般來講中考不會超出課本

    建議把課本知識點梳理一遍 然後把課本練習真正的用心做一遍 把不會的用心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得了溼疹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