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
2 # 練瑜伽伴侶
走在大街上,你是不是經常發現一些人的腿型像個大大的扭曲的O型?然後下意識會低下頭反觀一下自己的雙腿?你是不是疑惑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腿型的呢?
沒錯,這就是你偶爾會聽到的的俗稱叫“羅圈腿”的腿型,雖然沒有傳染性,但它嚴重影響我們的形體美觀啊?
這種腿型經常會發生在一些高瘦和年齡大的人群身上,這些人總是想除之而後快,變成名副其實的標準筆直而又健美的“大長腿”!
什麼是標準腿型呢?
古代判斷法:
曹植在《洛神賦》中稱讚洛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就是說,洛神的形影,走起路來,翩翩有致,好像受驚的飛鴻那樣流麗,柔婉好像遊動的玉龍那樣輕柔而活潑,“驚鴻”、“游龍”都是修長、柔婉的形象,特別是“鴻” ,更是以亭亭玉立的雙腿著稱,當然,這是多情大才子曹植想象的夢中的嫂子甄宓的模樣,估計此形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
現代判斷法:
“5並4空”法:五處併攏,四處空隙,×代表空隙,O代表併攏,大腿、膝、腓、腳脖子內側、腳尖併攏;大腿與根之間、大腿與膝蓋之間、膝與腓之間、腓與腳脖子之間分開。
請看下圖:
既然有美腿的參考標準了,我們現在詳細談談如何高效矯正O型腿吧。
O型腿的朋友一般認為自己的小腿不直,骨頭已經彎了,但是未必,因為絕大多數的O型腿除了缺鈣和遺傳兩個基礎因素外,更顯而易見的因素在於長期不正確的走姿、站姿、坐姿、以及一些錯誤的運動,如走路外八字腳、經常稍息的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蹲馬步、等會給膝關節向外的力量。
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鬆弛,大概外側副韌帶鬆弛的情況下,內側副韌帶偏大的力量就會牽拉小腿脛骨向內側旋轉,形成膝內翻。
小實驗:
檢測自己的O型腿是否和骨頭彎折有關係?
(1)面對鏡子,雙腿併攏站立,用力向內收緊雙膝,如果膝關節之間的縫隙能夠縮小,就說明O型腿不是骨頭彎曲導致的,因為彎曲的骨頭不可能因為用力而被拉直。
(2)依然面對鏡子,找一把椅子,坐立上方,小腿併攏,是不是發現小腿可以併攏了呢?這說明骨頭根本就沒有彎折,只是膝關節形成的角度彎曲了。
看一張O型腿的解剖圖,就醍醐灌頂,恍然大悟了:
O型腿在醫學上書面稱呼為膝內翻,俗稱“羅圈腿”、“弓形腿”,指的是在膝關節處,小腿的脛骨向內旋轉了一個角度,導致放鬆雙腿直立時兩膝之間存在距離。
O型腿有什麼危害嗎?
(1) O型腿的人,由於身體重量過多集中於膝關節內側,在行走時,不易保持平衡,容易左右搖擺,形成“鴨子步”,步態不美觀。
(2) 由於O型腿破壞了膝關節正常力的分佈,使關節一側所受的生物應力增大,都是腿外側肌肉用力,對側相對減少。長久下來,還會引起膝關節行走時疼痛,關節活動也受影響,進而易導致骨性膝關節炎。
(3)大大影響腿型美觀,失去自信。
(4)明顯降低身高。
......
想擁有“驚鴻”、“游龍”般標準的大長腿嗎?快來糾正吧!
仔細觀察上圖可以發現O型腿主要和踝關節、腓骨、脛骨、股骨、髖關節等部位排列不當有關係,矯正當然就拿這幾個方面“開刀”了。
針對股骨外旋:
1、仰臥側抬腿(拉伸髖外旋肌)
step 1:仰臥於墊子上方;
step 2:一側腿上提,下方大腿壓實墊子,然後向反方向落在髖部一側,如此反覆,每側做15下。
2、衝刺式(拉伸髂腰肌)
step 1:前小腿垂直與墊子,膝蓋、小腿、腳踝在一直線上;
step 2:髖部端正,雙手扶髖,保持身體軀幹中立挺直;
step 3:後腳腳背壓實墊子,減輕膝蓋壓力,避免擠壓膝蓋。
3、舞王準備式(拉伸股四頭肌)
step 1:下方腳跟和腳尖壓實墊子,微屈膝;
step 2:可在上提的腿的膝蓋窩處夾一塊毛巾,減輕大腿後側肌肉和小腿後側肌肉擠壓感;
step 3:用手握住腳背,腳尖保持回勾內收;
step 4:可手扶牆壁,不要弓背塌腰,保持軀幹挺直,脊柱延伸。
針對股骨內旋:
1、仰臥手抓腳趾上抬腿(拉伸膕繩肌)
2、站立弓步(拉伸腓腸肌)
step 1:可放鬆脛骨後肌;
step 2:後腳腳跟用力壓地面,不要抬離地面;
step 3:前小腿垂直於地面,前腳大腳趾壓實墊子,前後形成反作用力,使身體軀幹穩定平衡;
step 4:可一手扶住牆壁,另外一手扶住髖部,保持髖部端正。
3、坐立單腿背部前屈式(拉伸脛骨後肌)
step 1:腳尖保持回勾內收;
step 2:軀幹中立,背部延展。
4、坐立單腿手抓腳背扭轉式(拉伸腓骨肌)
主要是手抓腳背向內扭轉,讓腓骨透過腓骨肌的拉伸得到正位。
-
3 # 王勝軍主治醫師
你好,O型腿在醫學上稱為膝內翻,俗稱“羅圈腿”、“弓形腿”、“籮筐腿”。指的是在膝關節處,小腿的脛骨向內旋轉了一個角度,故此稱為“膝內翻”
指導意見:
如果是嚴重的話,可以到醫院進行專業的矯正治療,常見的矯正方法有整骨手法矯正及矯正器、矯正帶矯正。
-
4 # 龍昊Blake
O型腿俗稱羅圈腿,在醫學上定義為膝內翻:雙腿自然伸直或站立,雙腳併攏,雙膝不能靠攏則稱為O型腿。
O型腿並不一定就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畸形,美國的《骨科檢查評估》一書中認為:雙側踝關節併攏而膝關節不能併攏時,要測量膝關節之間的距離,當這個距離超過4cm(或者雙膝之間間距等於或多餘兩個手指的寬度)則認為是過度,稱為膝內翻畸形,需要矯正。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與成人不同,兒童的膝關節正常發育是由膝內翻(O型腿)到直(約18-19個月),再到膝外翻(X型腿),最後到直的過程。6歲後就會保持直的雙腿,一直不變。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出現這方面問題家長千萬不能著急,因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發育過程。
O型腿的成因長時間蹺二郎腿,放鬆躺下或倚靠狀態下雙腳交叉,會直接造成大腿在盆骨的外旋,然後腿就開始慢慢偏離中心線而成O型腿。
O型腿的型別有多種,對應的,其成因也會有很多種,單一因素很可能不會直接導致問題發生,而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卻可以產生蝴蝶效應,不斷放大每一個因素帶來的後果,最終會導致我們肉眼見到的結果。
O型腿的危害 1.影響美觀美不美看大腿,O型腿導致腿伸不直,影響氣質、形象。
根據科學研究顯示:中度的O型腿會讓腿短2cm,不是你的腿不夠長,都是因為O型腿。
而且,O型腿狀態下,身體為了保持平衡有些肌肉增加有些肌肉萎縮,增強的肌肉大多在小腿脛骨兩側,發達的脛骨肌肉導致羅圈腿的形態更明顯,萎縮的肌肉在臀部兩側,使得臀部不豐滿,扁平。
2.慢性疼痛長期處於O型腿這種狀態,對於下肢的整體力線會有極大的影響,繼而導致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髂脛束摩擦綜合徵、彈響髖等一系列運動損傷問題。
3.影響整體身體是一個整體,身體的改變總不是單一的。一個關節出現問題,另一個關節會為了適應和代償做出相應的改變。所以腳踝、膝關節、髖關節、骨盆、腰椎等都會受到影響。
O型腿會導致下肢力線的紊亂,從而影響髕骨在股骨關節面的位置,導致髕骨不正常磨損;而下肢力線的異常,還會影響身體的力學平衡,導致身體其他部位,如腰椎的代償而引起腰椎的不適甚至影響頸椎。
O型腿的調整思路建議不要綁腿 !
單純綁腿不僅不容易糾正還容易造成其他嚴重的問題,例如肌腱或者肌肉受傷、骨頭變形。不解決骨骼旋轉和肌肉問題,單純的綁腿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其實骨骼之間並不是剛性連線,而是有肌肉在牽扯,所以只要合理地訓練出現問題的肌肉,一連串的股骨內旋、膝蓋內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正如中醫所說,筋(筋是中醫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總稱)不僅能束骨而利關節,還能輸送氣血,給骨骼以濡養。骨正筋柔,經絡氣血執行通暢,肢體行動就靈活自如。
如果是先天和缺鈣的病理性O型腿,問題可能是骨性畸形,那麼建議去醫院診斷。
回覆列表
站在鏡子前時注意一下,在自然的站姿中,你的膝蓋能否靠攏?用力夾緊之後能否貼到?
如果你的膝蓋能自然靠攏,那麼恭喜你,你的腿型不是O型腿:如果用力夾緊才可以併攏膝蓋者,也很欣慰,你只是中輕度的有O型腿,這時可以經常練習兩腳併攏動作來改善。
如果你的膝蓋用力夾緊也靠不攏,那麼你就是重度的O腿型,就需要花心思去矯正啦。
判斷自己的O型腿是否嚴重,也可以用一把尺子量一量:
常態膝距在3釐米以下,為輕度;
常態膝距在3-10釐米之間的為中度;
常態膝距大於10釐米的屬重度。
常態膝距就是自然站立
注意:常態膝距就是自然站立,不用刻意夾緊是雙膝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