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Ku影片
-
2 # 普者黑旅遊
我們來簡單分析一個問題吧,所謂古鎮,關鍵在於古之所以叫做古鎮,就是有一定的歷史遺留,有一定的歷史意義,更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所以稱之為古鎮,其實每個人去古鎮也不圖什麼,就希望看到自己之前看不到的東西而已,其實古鎮的價值有多大?只有看去的人有多多喜歡,有點歷史文化意識的,想追尋這種概念的人,會覺得與眾不同,有紀念意義,也就僅此而已,就是古鎮本身也有很多弊端的,基礎設施不完善,通訊電纜電線都不完善的,也就是說古鎮的紀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僅此而已。
-
3 # 老遲
我覺得你提的問題是非常好的,現在的中國古鎮問題很大,開發的人過於重視商業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發展,此外同質化也特別嚴重。很多時候我們身在國內某一個城市裡,感覺跟其他城市都是一樣的,如果你不說是福州,不說是濟南,或者不說是哪裡哪裡,你都不知道在哪兒。古鎮也是一樣,現在的古鎮都是按照一個模式設計的,酒吧、市場,賣的東西都一樣。去了江南那邊的古鎮,都是賣豬蹄兒的。
我想最早的一些成名古鎮,帶了比較壞的頭兒,比如說麗江、西塘、鳳凰、周莊。這些古鎮開發早,過於商業化,但是賺到了大量的錢。華人有個毛病,看到別人賺錢就眼紅,也要開發一樣的東西去做。所以搞得現在古鎮也都是一個樣子的,到處沸沸揚揚、吵吵雜雜的。曾經我跟兩個外華人經過一個古鎮,他們看了一會兒就搖搖頭,就不再逛了。他們說這不是他們想看的東西。而對於來說,早就已經麻木了,古鎮就是市場,這是我心裡的印象。
我最失望的地方是西江苗寨,不是因為這裡比其它古鎮更加商業化更混亂,而是因為這麼好的一個風水寶地,被開發的這麼亂,真是令人失望。如果說周莊西塘很差,可以不去。但是對於西江以及肇興侗寨這樣的地方,被開發成這樣真的是特別的失望。多美的景色呀,多好的人文風格,就被破壞的一塌糊塗。
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是,現在古鎮都是由大型的旅遊公司開發的,旅遊集團資金足,旗下景區,有成熟的開發模式。所以他們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去複製,在最快的時間買下一個古鎮,進行商業改造和開發,最後成了體系中的一個。這種複製的模式通常讓古鎮能更有名或者賺到很多錢,但是也失去了其本身的韻味。
批次生產的東西,不會是好東西。如果想長久開發,就一定要獨到有自己的特點。我覺得臺灣和日本在這方面比我們做的好多了。但是在國內,追求經濟效益是第一位的,是不能被動搖的,尤其是這麼多大集團介入。所以,對於國內古鎮的來說,未來是否會更好,很難說。畢竟,已經有一個鳳凰倒下了。
-
4 # 回首仰望星空1
一、旅遊價值
在現代高樓聳立的時代,人們往往更傾向於對古鎮風格的欣賞與觀觀;
二、經濟價值
古鎮一般都具有優越的區域位置,所以經濟價值不言而喻;
三、文化價值
古鎮都會傳承一些特定的文化,這些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價值不可估量
回覆列表
古村古鎮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歷經朝代的更替,見證歷史的變遷,反映獨特的民風民俗,傳承著文化的延續,是不可再生和不可代替的歷史文化遺產,必須加以保護開發和繼承利用。
山合水易機構多年來專注研究旅遊策劃及規劃,特別是在鄉村旅遊規劃、古村古鎮改造方面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與規劃設計實力。“根植大地,師法自然”的核心理念更滲透著山合水易對古村古鎮文化休閒開發的設計思想,以保護為前提,發展村鎮旅遊,帶動地區經濟騰飛。那麼,在實際保護與改造的過程中,我們要如何看待呢?
1、正確認識保護古村古鎮的價值
近年來,國內國外對古村古鎮歷史文脈的保護和利用予以極大的關注,積極採取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切實加以保護利用。
保護古村古鎮就是保護人類的精神文明財富。古村古鎮特別是相對完整的古村古鎮,保留著當地或者一定時期比較重要的建築,顯示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精華和成就,蘊藏著傳統優秀的民風民俗,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歷史風貌,傳承著歷史的文脈和足跡,是人類的精神文明財富。透過保護,可以繼承和挖掘利用其歷史文明財富,古為今用,建設特色村鎮,促進人類現代文明建設。
保護古村古鎮催生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保護中開發利用古村古鎮是當今國內外的潮流。在保護古村古鎮中開發利用,贏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效益主要表現在促進旅遊業和村鎮建設發展之上。
國外的不說,國內比較著名的湖南鳳凰和韶山、江蘇周莊、山西平遙、雲南大理和這次參觀浙江嘉善縣西塘鎮和桐鄉市的烏鎮等眾多的歷史古鎮古村及名鎮名村,透過保護和開發利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旅遊業快速發展,旅遊收入成為當地的主要財政收人,旅遊業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隨之村鎮建設突飛猛進,現代化城鎮村莊與古村古鎮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2、沉思正視古村古鎮保護利用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和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一些古村古鎮實施大規模拆遷改造,一些鎮民出於對現代生活的追求對住房進行拆除改建和大動作改造,傳統的粉牆黛瓦、磚木結構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高牆闊路、鋼筋水泥樓房。傳統民居、歷史建築被新建的方形建築弄得支離破碎,古村古鎮風貌受到日益嚴重的侵害,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格正在逐漸消失。人們對古村古鎮的保護意識仍然比較淡薄。
據調查瞭解,一些古民宅十之五六已不同程度改造和翻新,相鄰周邊新建樓房比較普遍,部分房屋破損嚴重,有如風中殘燭,岌岌可危,有的已倒塌破敗。問及居民,古村古鎮古屋為何不加以保護。回答幾乎一樣,破舊之屋修之何用,拆舊建新,住之舒適又風光。
政府對古村古鎮缺乏有力的保護措施。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前提下,一些當地政府對古村古鎮缺乏足夠的重視,甚至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更有甚者採取大拆大建改造古城古村,全部推倒重建,古村古建築古街區蕩然無存。一些古村古鎮雖然沒有全部推倒重建但拓寬大馬路、建起高樓大廈的現象普遍存在。政府對一些古村古鎮的保護,有的雖然編制了保護規劃和控制性規劃,但貫徹實施不嚴,隨意改變規劃建設;有的沒有一個統一協調保護利用的管理機構,保護古村古鎮可見不予足夠重視;有的面對待修復的危舊古建築,束手無策,等等。
強調商業價值大於保護價值對古村古鎮保護非常不利。
一些古村古鎮古街區處於商業開發的黃金地段,開發商一旦看中必然會出高價錢。在巨大的經濟利益誘惑下,當地政府、村民、居民拱手相讓,古村古鎮古街區就慢慢被蠶食掉。一些古村古鎮雖然保護下來了,但隨著旅遊購物人員的增多,許多門店、道路被拓寬改造以期獲得更大的商業經營效益,古建築、古街區幾乎已是面目全非。
保護與新建關係處理不好嚴重影響古村古鎮的保護和開發利用。雖然對古村古鎮古街區沒有推掉重建,名義上起到保護作用。但在相鄰周邊建起了幢幢高樓大廈、座座新樓別墅,層層密密包圍著古村古鎮古建築古街區,不但破壞傳統格局和古風貌,而且使之無法全面顯示真實自我,難以充分發揮開發利用價值。
資金嚴重缺乏是古村古鎮保護的瓶頸。縱觀國內古村古鎮的保護,缺乏保護資金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在經濟效益不明顯的前提下,要老百姓主動拿出不小的資金去維修、保護古建築,難度可以想象口當地政府特別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政府也不太可能拿出大筆資金去保護古村古鎮古建築。靠社會募捐、民間資助也是廖廖無幾。
3、以人為本保護利用古村古鎮
任何一個古村古鎮的歷史,都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是全社會和全人類的精神文明財富。以人為本,保護利用古村古鎮,使之流傳後世,永續利用,這項工作刻不容緩。切實提高保護利用古村古鎮的認識。保護利用古村古鎮等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進步、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保護利用古村古鎮等歷史文化遺產是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古村古鎮等歷史文化遺產是人們精神需求的重要內容,對古村古鎮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體現對人民群眾長遠利益的真正關懷,也是對子孫後代根本利益的真正關心,同時必將促使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保護利用古村古鎮等歷史文化遺產是現代村鎮建設的重要部分。村鎮不但需要現代化的建築共性也需要保留和挖掘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古建築個性,才能體現村鎮特色,打造村鎮品牌。著重做好古村古鎮的保護利用規劃。將古村古鎮的保護利用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列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抓緊編制古村古鎮保護規劃,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保護地段、保護街區、保護物件、賦之保護規劃的法律性,嚴格按規劃實施,杜絕侵害古村古鎮的違法建設行為。古村古鎮保護規劃制定後應及時納人當地總體規劃中去,並制定相應的規劃實施保護措施,同時加強文物文化部門與建設、土地、園林、宗教、旅遊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和溝通,一方面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提高保護利用規劃水平另一方面加強和發揮聯合執法作用,確保保護規劃順利實施。
保護規劃要立足於古村古鎮歷史,不但保護古建築,而且保護古街、古巷、古井、古樹等歷史遺蹟,挖掘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將古村古鎮和天然景觀以及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合理發展,使保護利用工作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在編制保護規劃時要啟動公眾參與機制,將保護意圖、保護目標、實施計劃與保護方法宣傳貫徹到村民、居民中,以便得到村民、居民的充分理解和重大支援,主動配合政府共同實現古村古鎮的保護目標,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保護方法。
加強對古村古鎮保護利用的宣傳和動員。利用走村入戶、圖片展覽、文藝晚會、電影晚會和專題宣傳片播放及專家講座等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古村古鎮保護利用的目的意義,提高群眾的保護利用意識。也可組織古村古鎮村民、居民代表到國內其他保護利用效果顯著的古村古鎮參觀學習,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典型事例,宣傳、教育、感染、引導和動員他們自覺、主動、積極參與古村古鎮的保護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