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桑代克的貓er

    用品德的力量征服他人。人並不僅僅具有自私的品性人,同時具有高尚的道德感,這體現了人性的對立和統一。從心理學角度講,道德感也是一種思維的知覺,主要的體現就是人們對事物的主觀判斷。我們所說的道德感指的是人們從道德原則出發,從社會所規定的道德範疇出發來認識客觀現實的各種現象時所體驗到的情感。人所感受的這種或那種道德感(反映著一種獨特的形式)其社會根源的複雜性。人有著各種不同的體驗。然而,只有當一個人體驗到道德標準,對於他是一種比起,只是從表面上限制他的願望和影響更為重要的東西時,他的情感才能成為道德感。這些標準在他的意識中是以某種他必須服從的東西的面貌出現的。

    在這種情況下,道德標準已經不只是一種不管你願不願意都應該服從的異己力量,而成為人所自然接受的法則,成為在觸及他的道德意識的一定情境中,採取一定態度或行為的動機。這也說明道德感體驗本身的這個特點已經成為這個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的道德感行為不是出自自我意志產生的動機,而是出自社會有要求的時候。由於社會對於人的教育過程的影響,社會對人的行為的要求轉入到個人的意識中來,逐漸變成人對於自己本身提出的要求。比如,有的人道德感來自於對國家的忠誠,對自己職責的責任感,這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她在受教育過程中學到的,在長期的個性發展過程中已成為他自己個性的一面。當利己主義情感和動機與道德感發生衝突時,希望保持自己的安逸的生活和習慣了的生活方式的願望,可能暗示人不去幹預他認為不合理的事情,因為這樣做很可能給他招來一些麻煩。

    一個人可能由於性格脆弱而沒能去做道德義務提示他去做的事情,就會引起它在道德感方面的不滿不安和內疚。道德感強的人會由於戰勝了自身的利己主義自私自利而感受到道德上的滿足。

  • 2 # Angsengia

    首先,何為道德?按我的理解就是個人的修養和品德,那麼肯定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養成的,胸有詩書氣自華,後天的學習才是道德形成的條件,一個人的生活環境,物質條件,文化氛圍都會有影響。

  • 3 # 菩提樹花盛開

    一半天生,一半後天養成。 人一生下來所擁有的基因就對他的性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後來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又無時無刻不在塑造著他的性格。到了18歲,可以說性格比較穩定了,這時他身上擁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性格和後天培養的性格的綜合體。

    至於性格里哪種成分佔的多一些,這是因人而異的。但是一般來說,後天環境對性格的影響要多一些。

    你說的對,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應該由自己負責。但是對那些我們沒有辦法選擇的事情,個性起的作用不大,這個可以理解為天意;至於那些可以作出選擇的事情,個性會起很大的作用。

    命運的確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不可改變,智慧的人會改變所能改變的,接受不可能改變的。

  • 4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在漢語中,道德一詞最早是分開使用的。 “道”,指“規律”。“道”是看不見的,透過“德”表現出來。“道是裡,德是表;德是道之用、道之現。” 道德二字連用,成為一個概念,始於春秋戰國時的《管子》、《莊子》、《荀子》等書。荀況不但將“道”和“德”連用,而且賦予了它較為確定的意義,即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質、道德境界和調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德原則和規範。

    “道、德”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的出生、成長、死亡都是順應著一定的規律的。萬事萬物的產生與湮滅遵循著一定的規律。樹木的生長遵循著“道、德”,但不遵循道德。

    道德與道德感不是與生俱來的。道德是後期形成的,是人們在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中,總結出的某些行為規範等,用以規範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使人們的行為合於“道、德”。剛出生的孩子像一張白紙,不懂道德,在他後期成長的過程中,透過父母的影響、家庭的影響、學校的影響、社會的影響、法制禮法的約束,包括他自己的實踐體驗,理解了道德,並形成了從內心遵從道德規範的意願。

    在其體驗及理解過程中,道德感是非常重要的感受。道德感是基於與道德標準相背或相合而形成的某種感受。與道德標準相合的,便感到和平、喜悅;與道德標準相背的,便會感到混亂、不安。於是,為了得到內心的和平喜悅,為了遠離混亂不安,人們更願意主動去遵循道德規範。而有一些對道德規範不遵守的人,或者會受到輿論的譴責,或者會受到律法的制裁,或者會受到自己行為所產生的直接後果——“道”的後果。

    另外,在人們所形成的道德規範與真正的“道、德”之間,是有一些偏差的。所以,遵循了道德規範,不一定就是遵循了“道、德”;不遵循道德規範,也不一定沒有遵循“道、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蘇格拉底的“道德”的故事)。這種偏差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逐漸縮小,但最終仍然無法代表真正的“道、德”。因為“大道無形,不可說”,能說出來的已非“道”,可統一的已非“道”。明朝心學大家王陽明提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顯然是對“道、德”與道德規範的另一巨大推動。有興趣的朋友自己瞭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懂得女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