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虛若大叔

    草莽怎可與國師相提並論,雖說吳用在梁山水寨的維穩與拉攏人才上很有幾把刷子,但是諸葛亮面對的敵人不是梁山水寨可比的,無論周瑜還是曹操,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諸葛亮可以憑藉自身才華斡旋其中,更是輔佐劉備開拓出三分天下的局勢,絕不是神機軍師一方水寨可以比擬的。

  • 2 # 說文馭史

    單以小說來看,諸葛亮的水平較吳用更勝一籌。

    《水滸傳》中的吳用被稱為“智多星”,他本是鄉村教師,因生辰綱案發,不得已落草為寇。諸葛亮屬於《三國演義》中的蜀漢一方,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高人,一心一意地為漢室出謀劃策。之所以諸葛亮的水平更高,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1、宏觀戰略

    吳用上梁山之後,並沒有提出什麼建設梁山的戰略性規劃,也沒有擴充本方勢力的長遠眼光,他充其量只是有些市井小智,在一群莽漢中看起來有文化、有智慧而已,不算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同諸葛亮在天下三分局面下的運籌帷幄以匡扶漢室的志向和眼光相比真的遜色不少。

    2、軍事謀略

    從歷代流傳下來的故事來看,吳用的典型事件算上去是有“智取生辰綱”和“智賺盧俊義”,再有別的功績也往往是機緣巧合下形成的,不少計謀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破綻,比如偽造蔡京書信一節裡,書信中的破綻還是被黃文炳發現了,而吳用是在送信之人去了許久之後才想起其中失誤的。而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七縱降孟獲、空城計、火燒赤壁、水淹七軍等謀略都是大智慧。

    3、個人氣度

    吳用缺少承擔責任、敢於決斷的氣度,取生辰綱時,晁蓋問吳用“軟取”還是“硬取”,吳用說:“力則力取,智則智取”,並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征討方臘前,眾人詢問吳用意見,吳用假言辭色,推卸責任。反觀諸葛亮,作戰決斷時毫不含糊,劉備死後為劉禪所代表的漢室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樹的樹齡是怎麼測量的?